中国IDC圈讯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第43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发放名单,其中获得IDC牌照的企业40家, 获得CDN牌照的企业29家。
-第43批IDC牌照名单-
-第43批CDN牌照名单-
日前,中国人保北方信息中心项目正式落成。该项目位于廊坊开发区科技谷,计划总投资41亿元,占地3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数据机房楼、综合楼及配套设施。
据了解,该项目分为北区和南区两部分,先期启动建设南区,南区总投资大约21亿元,占地1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数据机房楼、ECC楼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机房10万平方米,可提供1.2万个机柜。
项目于2020年12月7日正式开工,历经近一年时间,南区一期项目在2021年11月2日完成封顶,并获得Uptime Tier IV设计认证。
据介绍,项目旨在构建信息一体化管控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智能高效的大型数据和保险系统服务中心。未来,中国人保北方信息中心项目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EDI许可证是一种特殊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经营范围中一般要求有“通过信息网络,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结算服务的业务”。EDI许可证又分为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结算两种,一种是在线处理,一种是交易/结算。互联网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分为两类: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是指通过一定的网络平台,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
1.经营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9号令)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种,前者需要办理 ICP经营许可证,后者不需要办理。所以对于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来说,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电信主管部门已取得经营许可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二是不在电信主管部门已取得经营许可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公用电信网、广电网、广播电视网或其他通信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结算服务业务”需要办理 EDI许可证。
2.办理时间
1.准备阶段:受理—初审—审批—发证
2.准备阶段:资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退回补充,补正时间1-3个工作日,补正后再次提交的,时间顺延。
3.初审阶段:受理后5-7个工作日通知初审结果;
4.审批阶段:5-10个工作日通知审批结果(不同地区办理时间不一样,部分地区要通过官网查询);
5.发证阶段:10个工作日发证。
EDI许可证办理是由各省、市通信管理局审核同意后发放证书,办理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以当地通信管理局审核为准。另外对于有股权结构的企业,还需要先注册公司营业执照,然后才能申请 EDI许可证。
3.办理要求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2、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5、有必要的场地和设施。
6、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8、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IDC许可证(Internet Data Center),是指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托管等服务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根据 ICP/IP地址/域名系统地址等多个维度,划分为不同的业务类别,主要包括 IDC接入、 IDC托管、域名注册等。
申请条件
(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二)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的情况;
3.公司与相关网站主体单位或域名注册商签订的具有从事相应业务的协议(如服务协议、合作协议等);
4.公司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保障措施(如用户访问数据的加密、存储备份等措施);
5.国家规定的其他材料。
以上所需材料请各企业参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办理指南》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表》进行准备。办理 IDC许可证需要提供5位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
申请流程
1.申请 IDC许可证所需资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及简历;
3.申请 IDC许可证所需时间:1-3个工作日
5.申请 IDC许可证所需时间:1-3个月,因各地区政策不同,建议及时咨询当地通信管理局;
办理要求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三)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六)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常见问题
1、我的网站是虚拟主机,可以办理 IDC吗?
可以,虚拟主机是指将传统意义上的主机租用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站推广等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租用虚拟主机空间,在线开发、设计、制作、发布、维护和管理各类网站。
3、公司有没有实际的经营地址?是否有实际办公场地?公司的注册资金多少钱?
4、是不是必须提供域名备案?
域名备案只是在 ICP备案的基础上,对网站本身提供一层保护。域名可以跟企业名称同时申请。如果一个企业有多个域名,可以一起备案。当然,如果没有,也可以单独备案。
ICP是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网络内容提供商)的简称,它是指利用网站向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的网站运营者,也就是通常说的网站。ICP许可证指的就是经营性 ICP。需要指出,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种。
电信主管部门对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实行准入制度,申请经营 ICP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公司;
(二)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ICP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2、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经营涉及 ICP管理办法中规定须要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的,须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5、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6、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8、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9、办理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带有“电信业务”字样。
申请流程
1、申请 ICP经营许可证前,公司需先进行企业 ICP备案;
2、到电信业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3、电信业务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对申请人进行材料初审,并在30天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审核通过的,颁发《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审核未通过的,将作出不予发放《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5、审批材料送达后,将材料退回。如果不符合申请要求,还将要求重新提交新的材料
办理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含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2、企业章程
3、验资报告或审计报告
4、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及公司股东身份证
5、社保证明(3人最近一个月的)
6、域名证书(域名提供中文域名注册证书,英文域名提供翻译件)
7、服务器托管协议(提供服务器托管商资质证书)
8、域名备案/组织机构代码证
9、公司情况说明,包括网站信息内容(包含网站名称,网站所涉及的业务种类,链接方式,导航结构,内容形式等)以及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范围。包括: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和管理制度。网站域名登记证明(所有服务器接入商出具的证明材料)
10、其他相关材料(根据当地办理要求)
办理条件
1、申请企业是依法设立的;
4、申请 ICP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其注册资金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5、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
6、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其业务系统必须接入地通信主管部门。
什么是 ISP许可证
ISP许可证是指经营性网站接入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也称 BSP许可证,即 BVI服务器接入服务。ISP业务是指利用 Internet和通信网络为上网用户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各种形式接入互联网的服务业务。
ISP许可证分为经营性 ISP许可证和非经营性 ISP许可证。根据国家规定,国内的网站都必须申请此证,没有申请此证的公司就是非法公司。
根据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经营者,必须依法取得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的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申请 ISP许可证需要满足的条件
2、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申请 ISP许可证的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全国范围内注册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
5、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 ISP许可证需要哪些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2.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3.公司章程(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
4.股权结构图和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若股东是自然人,则提供其身份证复印件);
5.公司最近三个月社保缴纳证明(五险一金,必须是在公司注册地址范围内);
6.租赁合同(必须提供房产证复印件并加盖租赁管理部门公章)。
7.域名注册证书或备案证明;
8.申请 ISP许可证所需的其它材料。
办理 ISP许可证的流程
1、受理;
2、审查;
3、办理;
4、领取。
ISP许可证办理,流程简单,需要的材料也很少,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申请,相关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后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的,颁发《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ISP证的有效期是多久?
ISP证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从办理之日起计算。有效期到期前60天内要完成续期,否则会被吊销 ISP证。
ISP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如果企业的业务是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则在其网站申请备案时,必须有3年以上的有效期。如果企业从事金融类业务或其他特殊行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则需要在取得备案后每年进行年检。若年检不通过,则会被吊销 ISP许可证。所有企业必须注意每年年检的时间,否则过期后就无法办理 ISP许可证。
VPN又称虚拟专用网络,是指建立在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上,通过专用的信息传送网络,以加密技术为手段,为特定用户提供公用数据服务的业务。VPN是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技术,通过内置于互联网或其他公用通信网中的专用网络,利用特定的 VPN协议进行无线接入,实现远程访问。
VPN是一种无线接入技术,在用户没有固定的接入点(AP)或者网络覆盖范围较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通过 VPN技术连接到公共互联网上访问资源。它可实现接入用户跨区域、跨地域的连接与访问。VPN在国外也叫虚拟专用网络,英文全称为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申请条件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2)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7)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2、法人身份证扫描件(注意:不能使用社保人员照片)
3、公司章程
4、公司法人股东股权架构图
5、三个月社保人员清单(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提供,只是要等核查结果)
6、技术人员简历(需要与之前提供的一致)
办理流程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公司公章;
2、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经营电信业务发展和安全保障措施研究报告;
3、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名单及持股比例;
4、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社保证明;
5、5年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业绩和相关指标;
6、企业资金证明(验资报告或银行资信证明)。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有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提供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司公章。
7、接入商证明文件。
8、其他需要的材料。
注:申请企业的注册资金需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且全部实缴(个人独资企业无需实缴)
注意事项
1.申请公司必须是内资公司,且注册资金要达到100万以上;
2.申请公司经营范围里必须含有“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内容;
3.申请公司必须提供3名人员的社保证明材料;
4.申请公司可以有外资成分,外资公司也可以办理 VPN,但是外资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有一些地方不让外资在本地经营 VPN;
5.申请 VPN公司的注册资金必须达到100万以上(有的地方不要求,有的地方需要);
6.申请 VPN许可证的注册地址必须和经营地址一致,且在同一个省;
7.申请 VPN许可证的注册地址必须是商用的。
办理资质
办理 VPN经营许可证必须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
VPN经营许可证办理标准:
2、公司员工不少于三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两名;
3、公司名下至少有3个地市,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分公司;
4、域名注册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
CDN许可证又称为内容分发网络许可证,是指基于现有的或已有的 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对网络内容提供商(或 CDN服务提供商,即 ISP)的内容分发和加速,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CDN许可证是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一种,是指通过为客户提供内容分发服务,以减少客户对互联网访问延迟及不稳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申请 CDN许可证时,公司需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有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机构;公司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条件
1.公司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2.公司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公司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5.企业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6.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7.企业网站已提供域名备案系统,可查询到网站名称、备案管理机构等相关信息。
8.提供第三方托管商协议;
9.域名证书(地市通信管理局);
10.企业网站已经通过 IDC或 ISP检测,报告未涉及前置审批要求。
申请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如有);
2.公司概况: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金、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股东及出资额等;
3.公司章程(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原件);
4.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扫描件;
5.社保人员身份证扫描件及劳动合同,其中非外资企业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还需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加盖社保局公章);
6.公司最新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原件(盖会计师事务所专用章);
7.提供不少于3名相关技术人员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学历、职称、荣誉证书等)(加盖社保部门公章)。
8.提供公司章程,公司股权结构图,股东身份证扫描件。
办理流程
1、申请人向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并根据规定缴纳申请材料的费用;
2、通信管理局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3、申请人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通信管理局提交整改报告;
4、通信管理局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申请人领取相关批复文件;
5、申请人持相关批复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6、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申请人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办理时间
办理 CDN许可证时间:一般1-3个月。建议公司在办理前,提前准备好材料,尽量压缩时间。
CDN许可证办理所需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三名员工最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与公司名称一致);
4、企业网站域名证书, CDN网络接入资质证书。CDN许可证申请材料需加盖公司公章;
5、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没有此项要求)。法人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
6、企业情况介绍(100字以内)。
8、前置审批文件。如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等。
云专线是为企业和互联网用户提供的基于运营商网络的安全、可靠、快速的专线服务,包括2G/3G/4G专线、 WLAN (无线局域网)专线、互联网专线等。企业用户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访问互联网,降低企业内部网络成本,提升企业内部数据传输安全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用户对安全可靠网络的需求。
优势
1、安全可靠:采用电信运营商专用网络,对企业用户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更加有保障,降低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
2、节省带宽:在使用运营商云专线时,可以通过优化线路设置,大幅缩减带宽,提升访问速度。
3、快速稳定:运营商提供稳定的线路资源和带宽资源,企业用户访问的速度更加稳定。
4、灵活配置:运营商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用户可根据企业应用需求灵活配置相应资源。
5、无忧管理:运营商提供专业服务团队,可以协助企业进行专线运维管理。
6、节省成本:企业用户通过使用运营商云专线,无需自行购买线路资源和带宽,降低企业网络成本。
7、售后服务:运营商提供7*24小时电话服务,响应迅速并可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使用方法
1.开通云专线需要满足企业需求,包括公网 IP、线路带宽和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2.开通云专线的企业用户需在使用网络前,将用户的上网方式设置为无线或有线(如用无线访问的需在企业设备上安装无线客户端软件),并开通相关功能。
3.云专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访问互联网,包括访问国内或国际互联网、使用运营商的 ISP提供的带宽、使用云专线 CDN服务、使用其他第三方网站或软件等。
使用限制
1、用户需开通业务才可使用,开通业务时必须先由企业向运营商申请开通专线后,方可使用。
2、用户在使用云专线服务过程中,如遇到无法连接的问题,可向运营商申请解决。
3、云专线仅限在运营商内部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则视为违约。若因用户自己原因造成网络中断或数据损坏,运营商不承担相应责任。
4、云专线仅支持通过运营商网络访问互联网。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利用云专线从事违法活动。如果用户违反上述规定并影响到运营商的正常网络秩序或造成其他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增值功能
云专线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多样的云专线服务,可以通过增值业务为企业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例如 VPN专线、企业网关路由、数据加密存储等。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将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 IT基础设施,云专线也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用户选择的专线服务。电信运营商是最大的网络运营商,有着强大的网络资源,并且还具备高品质、高可靠等特点。
电信运营商可以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满足企业和个人用户对专线服务的需求。电信运营商提供云专线可以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专线服务,全面提升用户网络体验。
SSL证书是一种电子认证证书,为网站服务器颁发的数字证书,用于验证网站和服务器的真实性。它可以将客户端、网站和服务器连接在一起,使之相互认证。它可以确保网站用户的身份安全,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的配置,可以帮助您保护企业信息、防止黑客攻击并保持网站对客户和其他用户的可信度。
SSL证书分为数字证书、 DV数字证书、 EV数字证书三种类型。目前最受欢迎的是 EV数字证书。
如何申请 SSL证书?
1、在办理商或者其他渠道购买选择一款数字证书,并获得一张受信任的证书。
2、把域名或企业信息填入域名证书申请表格中。
3、根据要求完成验证和审核。
4、获得新证书,安装到服务器后即可实现 SSL加密传输。
申请条件
一张 SSL证书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申请 SSL证书的公司必须是一个合法成立的公司,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因为只有合法成立的公司才能申请 CA机构颁发的 SSL证书。
2、申请 SSL证书需要对您的服务器进行认证,以确定它是否安全。在认证服务器之前,需要确认网站的域名所有权。
3、申请 SSL证书必须支付一定金额(一般为200元)以获得证书。证书颁发后,您可以使用它来保护您的网站和客户。
申请资料
1.域名(支持多域名)
2.企业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
3.法人身份证或其它证明(企业提供原件,个人提供复印件即可)
4.企业电话,地址,邮箱等
5.申请 SSL证书的应用场景
6. SSL证书品牌选择(如 Gworg、 Tomcat、 FastCopy)
7.申请完成后,根据要求完成域名和通配符认证工作。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天威诚信。
SSL证书如何使用?
SSL证书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它可以防止数据被别人截获并还原数据,从而使您的网站更加安全。
1.在浏览器中显示绿色小锁;
2.通过 CA认证机构验证网站真实性;
3.让用户更加放心地浏览网站,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4.保护网站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钓鱼网站;
5.提高企业形象,增强客户信任。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您节省更多的宣传费用!
SSL证书的有效期是多久?
SSL证书是有有效期的,目前最长的是三年,具体的有效期与您的服务器证书到期时间有关,如果没有及时续费,您的网站可能会被黑客攻击导致域名被劫持。另外 SSL证书还分为通用型 SSL证书和企业型 SSL证书,通用型 SSL证书一般在有效期内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你的网站需要使用到其他类型的 SSL证书,可以先申请通用型 SSL证书然后再去购买企业型 SSL证书,这样会有更长的使用期限。
ICP备案是指通过备案管理机构的审查,取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资格,从而使其网站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经营。ICP备案是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前置条件,未办理 ICP备案的网站,信息内容不予审查,业务经营许可也不予审批。
备案条件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有章);
2.公司法人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扫描件(仅限一人,原件彩色扫描件);
3.股东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扫描件;
5.公司章程(有工商局盖章的章程);
6.公司近期的企业法人年报情况、股权结构图(仅限一人,股东股权占比不能高于40%);
7.服务器租用协议原件扫描件,租赁合同复印件、机房地址证明文件等资料。
备案时间
备案时间是由网站建设企业决定,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中规定:“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有偿信息发布和分类目录查询的,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有关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如网站建设企业需要尽快办理 ICP备案,最好是在提交资料的同时及时办理。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因备案资料不全导致网站无法通过备案审查的情况。
备案材料
1、申请报告。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4、网站域名证书或域名注册查询截图。
5、公司章程复印件(加盖公章)。
6、专业技术人员的简历及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
7、所有股东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有法人股东,则要提供法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备案流程
1.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后,相关工作人员会将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申请企业可以在系统上查看审核结果,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企业,将会收到系统短信提示。
2.申请企业信息填写完整后,将进入正式提交环节。工作人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对不符合条件或材料有问题的,会予以退回并要求申请人进行补充。
3.准备好所有相关材料后,工作人员会进行人工审核。在这个阶段需要人工审核的内容包括:
(1)申请企业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原件
(3)法人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
什么是等保
等保是安全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方面,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要求,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对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所进行的综合评定。等保涉及等级保护的实施单位是全国范围内有资质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单位。
什么是等级保护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应用软件、数据和服务等实行重点保护。
对国家重要信息以及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实行重点保护;对一般政务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实行监督管理。
等保2.0标准,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三项核心要求:一是将安全管理中心纳入等级保护;二是扩展了测评工作中需要测评的对象;三是增加了测评工作中所需的工具要求。
什么是定级
定级就是对网络与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及其管理体系的安全状况进行测评,确定其等级。根据定级对象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的危害程度,按照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确定为第三级到第五级,共五个等级。
等级保护的重要性
等级保护制度是一种安全策略,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威胁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把整个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护信息系统在受到破坏后,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准确取证、有效控制、依法查处。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各单位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系统,不能让坏人有可乘之机。我国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依据我国《网络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对信息安全实行分级保护。
我国现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及各省市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即: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3.《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5.《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战略(2016-2020)》6.《等级保护测评管理办法(试行)》。
数据中心(IDC)是现代商业运营的核心。随着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IT基础设施来支持其业务。数据中心托管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将关注点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不必投入大量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数据中心。 本文将深入探讨IDC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企业应该考虑将IT基础设施托管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我们将详细介绍IDC的优势,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托管服务提供商。 首先,我们将详细了解IDC的定义和功能。数据中心是一个设备密集型的设施,用于存储和处理企业的大量数据。这些设施通常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管理和维护,并提供高度安全的环境,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提供了许多优势。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节省资金和资源。建设和维护一个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并涉及到硬件、软件、安全设施等诸多方面。通过选择托管服务,企业可以将这些成本转移给服务提供商,节省时间和精力,以便专注于核心业务。 其次,IDC提供了高度安全的环境,确保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数据中心通常配备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如监控摄像头、生物识别系统、防火墙等,以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安全漏洞的威胁。这对于那些处理敏感数据和客户信息的企业尤为重要。 此外,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经常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升级选项。由于业务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一个能够根据需求扩展和调整的解决方案。托管服务提供商通常具有灵活的合同和计划,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变化,并确保其始终具备足够的容量和资源来支持业务的增长。 当选择IDC托管服务时,企业应该考虑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服务提供商的信誉和经验非常重要。一个拥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的服务提供商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其次,企业应该仔细研究服务提供商的设备和基础设施。了解其数据中心的硬件配置、网络连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另外,企业还应考虑服务提供商的客户支持和服务水平。一个能够提供24/7技术支持和及时反应问题的提供商将帮助企业确保其IT基础设施的平稳运行。 最后,企业可以考虑价格因素。托管服务的价格因提供商和服务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应该仔细评估提供商的价格结构,并确保其提供的价值与所支付的费用相符。 总结一下,了解和利用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可以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通过将IT基础设施托管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获得高度安全的环境,并享受灵活的扩展和升级选项。选择合适的托管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信誉、设备和服务质量、客户支持和价格等方面。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数据中心托管服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持机制。借助高质量的IDC服务,企业能够获得数据安全、可靠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推动业务增长和发展。
7月31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的运营情况。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小幅增长,利润总额保持较高水平。 一、整体运行情况 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小幅增长。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1(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433亿元,同比增长2.6%。
图1 互联网业务收入累计增长情况(%) 利润总额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达到639.6亿元,同比增长27.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增长2.4个百分点。
图2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情况(%) 研发资金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305.4亿元,同比下降6.8%。
图3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研发费用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运行情况 (1)信息服务领域企业收入略有收缩。今年上半年,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包括新闻、信息、搜索、社交网络、游戏、音乐、视频等)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 (2)生活服务领域企业收入略有增长。今年上半年,基于生活服务的平台企业(包括本地生活、租车、旅游、金融服务、汽车、住宅等)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 (3)网络销售领域企业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主要提供网络销售服务的企业(包括大宗商品、农副产品、综合电子商务、医疗用品、快递等)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4%。 三、分区域运行情况 东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小幅增长。上半年,东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598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一季度增长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93.1%。中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217.4亿元,同比下降7.5%。西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212.2亿元,同比下降10.7%。东北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39.7%。
图4 2023年上半年分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近一半地区互联网业务增速呈正增长。今年上半年,北京(增长0.8%),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排名前五、上海(增长13.7%)、浙江(增长2.4%)、广东(下降5.5%)和天津(增长24.7%)共完成业务收入5640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 的87.7%。全国互联网业务增速实现增长的省(区、市)有14个。
图5 2023年上半年前五名省市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四、我国移动应用程序(APP)发展情况
据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统计,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市场已监测到260万个活跃应用(包括Android和苹果商店)。移动应用开发人员数量为83万,其中Android开发人员25万,苹果开发人员58万。今年6月,Android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量累计达到了696亿次。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笔记本电脑组装行业出货研究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由于全球笔记本电脑组装经济下滑遭遇行业市场需求不振,出货量仅为3400万台,环比下降14.6%,同比下降36.4%。
IDC全球专业代工和显示产业研究团队研究副总监徐美雯表示:“2023年是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最具挑战性的一年。由于全球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品牌厂商调整库存,以及新的显示技术(如OLED、MiniLED、裸眼3D)等产品价格依然较高,市场需求驱动力明显不足,导致笔记本电脑代工行业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IDC预计,尽管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由于品牌厂商库存水位下降,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从第一季度的谷底逐渐增加。展望2024年,疫情期间销量大幅增长的笔记本电脑将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迎来换机浪潮。在AI热潮的推动下,IDC预计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再次呈现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就生产地点而言,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仍然是笔记本电脑生产的主要据点,但主要品牌制造商正在寻求多样化的供应链。IDC预期越南有望形成一个完成的笔记本电脑行业聚落。
在市场份额方面,广达以29.3%的比例领跑全球笔记本电脑代工行业,仁宝以20.8%紧随其后,联宝、纬创、英业达分居三至五位。
IT之家此前报道,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29%,总出货量为5690万台,其中苹果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40.5%。
要加强顶层设计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不断优化算力布局,不断提高算力的利用效率;在产业链方面,要不断完善算力产业生态,多方共建,协调匹配,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加快绿色算力发展布局,降低算力基础设施能耗。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加强对算力产业的支持,出台促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目前,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算力被视为继热力和电力之后的新生产力,已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算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然而,要真正将算力转化为生产力并不容易,还需要解决供应和应用的诸多瓶颈。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上升。简而言之,算力是处理数据的能力。从早期的计算到后来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算力已经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算力水平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是承载和推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的决定性力量。可以说,ChatGPT的诞生不仅是算力爆发的产物,而且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支持。然而,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算力供应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算力需求的速度,算力供需的“鸿沟”已客观存在。
算力供求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也体现在利用率上。事实上,我国的计算能力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的算力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许多中外市场分析机构中,美国和我国都属于是算力的领跑者。中美之间的主要差距在于计算效率和应用水平。算力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门槛高。从源头上看,数据存储跟不上;从中间环节来看,数据处理实时性不足。同时,土地资源、电力资源等算力成本高,这也是我国启动“东数西算”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行业标准不统一、算网存在“两皮”等现象,大大提高了计算能力使用的门槛。
算力被认为是一种生产力,因为它可以释放数据元素的创新活力,赋能各行各业。算力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科研范式,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也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算力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算力相关产业规模更加可观。计算显示,算力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
然而,要真正将算力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多种因素的支持。我们不能避免使用门槛需要提高、整合技术需要突破、场景应用需要优化等问题。
提高算力的综合供应能力是首要任务,这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出台的政策的首要目标。推进计算架构、计算方法和算法创新,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强软硬件适应协调,提高产业基础的先进水平。如果算力像水和电一样被使用,这意味着承载算力流的网络变得至关重要。但目前,算网融合仍面临技术要求、标准等挑战,需要加快网络设施和算力设施的配套部署,优化升级网络体系结构,减少算力网络的延迟,提高算力网络的可靠性,建立满足各种算力应用需求的能力体系。
提高算力利用效率是关键。当供应上升时,每个人都能够负担得起、使用和使用得好它。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中计算能力资源的统筹调度,不断优化算力布局,不断提高算力利用效率;在产业链方面,算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多方共建,协调匹配,最大限度发挥算力性能,加快算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同时,加快绿色算力的发展布局,降低算力基础设施的能耗。只有实现普惠算力,才能激发算力的赋能效果,有效支撑实体产业创新应用,真正将算力转化为生产力。
据报道,中国电信在港交所发布了6月份的运营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达到4.02亿用户数,当月净增79万用户数,当年净增1073万用户数。其中,5G套餐用户数达到2.95亿用户数,当月净增424万用户数,当年净增2690万用户数。
此外,6月份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数达到1.86亿用户数,当月净增61万用户数,当年净增536万用户数。6月,中国电信固话用户数达到1.03亿用户数,当月净减7万用户数,当年净减177万用户数。
据报道,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今天也公布了6月份的运营数据。6月份,中国移动客户总数为9.85亿用户数,本月净增客户227.8万用户数,5G套餐客户7.22亿用户数。6月份,中国联通共有9.28亿用户数,其中5G套餐用户总数为2.32亿。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4日,根据IDC《2022年下半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市场跟踪报告》,2022年下半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为15.6亿元,同比增长29.8%,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6.2亿元,同比增长24.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政府和众多行业不断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市场认知度的提高,我国低代码零代码市场需求将继续上升。预计2023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4.7亿元,同比增长32.4%。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6.3亿元,未来五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3%.
IDC指出,从细分市场来看,2022年低代码子市场规模占88.3%,零代码子市场规模占16.7%:低代码开发产品需要少量的代码编写,需要IT人员或开发人员的参与,可以支持复杂应用场景的建设;零代码开发用户几乎不需要专业的开发知识,业务人员可以实现独立的应用建设,更适合国家开发场景。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未来小微企业和中大企业业务部门的零代码开发和应用将逐步提高。预计到2027年,零代码子市场规模将提高到20.7%,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0%。
从产品供应方面看,我国低代码制造商数量众多,发展多元化。制造商类型包括:独立低代码制造商、企业应用软件制造商、SaaS制造商、系统和制造商、云平台制造商等。许多各类制造商使中国低代码和零代码市场更加繁荣,生态建设更加完善,新技术集成和产品迭代更快,但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如客户获取成本增加、项目金额低等问题。
2022年下半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市场厂商份额如下:
2022年下半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子市场厂商份额如下:
IDC中国企业软件市场研究经理王楠表示,与两三年前相比,在政府和企业的采购招标中,低代码和零代码的独立项越来越普遍,市场对低代码和零代码开发概念的认识大大提高,实现了从“不知道对企业有什么帮助”到“如何更好、更广泛使用”的转变。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和行业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在一些政策文件中,甚至直接指出加强低代码和零代码相关技术的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将使中国低代码和零代码市场空间在未来几年进一步释放,预计到2027年,中国低代码和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2020-2021年,电子产品销量迅速回升,但自2022年以来,电子产品销量的下滑势头让市场大跌眼镜。本周,苹果公司还表示,PC销量同比下降40%。不过,IDC认为,2024年可能会看到电子消费行业的曙光。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但不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数据,但在第四季度同比下降28%后,不包括平板电脑和服务器在内的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9%。2023年第一季度,PC出货量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8020万台下降到5690万台,远低于2019年疫情前一季度(5920万台)和2018年第一季度(6060万台)。 根据IDC的数据,苹果Mac电脑的全球出货量暴跌40.5%,比其他四大PC制造商下滑幅度都要大。 但这并不意外。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今年2月表示,预计3月份Mac和iPad的销量将同比下降两位数。去年12月,Mac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8.66%。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当时表示,充满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了iPhone、Mac和AppleWatch的销量。 苹果、华硕、戴尔、惠普和联想在第一季度出货量下降了两位数,反映出需求疲软和库存持续低迷。但苹果的衰落是其中最大的一次。
IDC说:“即使有很大的折扣,渠道和个人电脑制造商也可以预测库存的增加将持续到年中,并可能持续到第三季度。” 个人电脑的价格在2020年和2021年的基础上疯狂下降。2020年购买热潮中,电脑、外围设备和智能家居助理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飙升,2021年9月达到峰值。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月和2月,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智能家居助理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比20219月的峰值下降了7.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 事实上,苹果在2022年的表现并不差,PC出货量只下降了2%,而当时整个行业的PC出货量却下降了28%。 IDC研究经理Jiteshubran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过去几个月渠道去库存已经结束,但它仍然远远高于健康水平。即使有很大的价格折扣,渠道和个人电脑制造商的库存压力也将持续到年中,并可能持续到第三季度。” IDC的Linnhuang在谈到设备和显示器时表示:“到2024年,老化的设备将开始更新。如果到那时经济呈上升趋势,我们预计随着消费者寻求更新,学校寻求更换旧的设备,企业转向Windows 11。但是如果主要市场的衰退持续到明年,电子消费品的复苏可能会很艰难。”
IT之家 8 月 7 日消息,据台媒《经济日报》今天援引消息人士报导,鸿海集团在苹果“一声令下”之后,通过旗下工业富联(FII)坐落越南的生产基地向苹果独家供给 AI 服务器。
不过按照鸿海集团的习气,其向来“不议论单一客户与订单动态”。消息人士弥补说,鸿海当前是苹果 iPhone 最大组装厂和苹果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供给商,因而当苹果决定向 AI 领域发力之后,考量到鸿海在 AI 服务器商场“名列前茅”且与苹果合作多年,自然持续选择鸿海作为其首选同伴。
台媒援引市调组织统计结果指出,鸿海集团现在在全球服务器领域的市占率到达约 43%,现在是亚马逊最大的云服务供给商,且现已向 ChatGPT 和英伟达供给 AI 服务器。
IT之家此前报导,苹果公司前不久公布了 2023 财年第 3 财季(今年第 2 季度)的业绩,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明苹果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包括生成式 AI 在此的各种 AI 技能。
库克此前总是逃避议论生成式 AI 技能,此前的议论总是会放大到更大的 AI 和机器学习技能上。
另据彭博社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早些时候爆料,苹果内部正在开发“Apple GPT”项目,足以媲美 OpenAI 的 ChatGPT 项目。
和 OpenAI 的 ChatGPT、微软的 Bing、谷歌的 Bard 等大语言模型类似,苹果为 AI 项目开发了一个“Ajax”结构,并开发了自己的内部聊天机器人,部分工程师称之为“Apple GPT”。古尔曼表明,苹果可能会在 2024 年发布该项目。
近日,网宿科技宣布升级GPU计算平台。GPU计算平台基于网络主机广泛分布的节点资源,提供高性能的GPU计算资源,可以显著提高图形处理和浮点计算能力,具有灵活性、低成本、简单易用,可广泛应用于AI模型训练、AI推理、图形可视化、视频处理、云游戏、AIGC等应用场景。
网宿科技Edge云平台部总监苏表示,网宿科技此次升级推出了全新的GPU计算平台,这是公司 在计算网络领域的不断深化,希望为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升级构建强大的计算支撑,共享AI时代的创新机遇。
众所周知,有了5G、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VR/AR、云游戏等新的应用场景加速变成现实,带来了大量的计算能力需求。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兴起,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进一步带动了计算能力需求的爆发,也推动了计算能力需求从通用CPU计算能力向高性能GPU计算能力发展。
根据数据预测,AI时代计算能力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摩尔定律每18个月翻番的速率,预测到2030年全球超级计算能力将达到0.2ZFLOPS,年均增长率超过34%。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GPU智能计算能力规模将增长近一倍,达到268EFLOPS,超过一般计算能力规模据估计,2010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0的智能计算能力规模将为52.3%
在巨大的计算能力需求下,业内厂商意识到,谁能提供真正的高性能GPU,谁就能赢得市场、掌握未来。依托海量的资源和深厚的技术能力,网宿科技已经在其中布局。
据悉,网络边缘的GPU计算平台有四大优势首先,一是它提供了对附近边缘的访问,这大大减少了延迟;第二,依托节点分布广的优势,边缘GPU资源可以覆盖全球主流区域;第三,灵活性,实现计算资源的按需使用、优化成本;第四是在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时提供强大的计算性能、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方面表现优异。
苏介绍,网络化的GPU计算平台实现了IaaS、PaaS、SaaS层的全面覆盖目前已经在AI大模型中训练完成、边缘渲染、边缘推理、转码、云游戏、AIGC文生图、登陆等虚拟场景。
以AI大规模训练场景为例AI训练涉及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计算任务,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空间,对硬件和基础设施构成巨大挑战,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的CPU服务器存在效率瓶颈,已经不能满足快速迭代和实时决策的需求。
GPU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能力使其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和模型,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在短时间内训练更大的模型、处理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网络化的GPU计算平台提供了计算实例类型和规模的灵活选择,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或收缩,成本可以得到优化,无需投资昂贵的硬件设备。
在更接近用户的场景中,包括虚拟人、云游戏等对实时渲染提出了超高的要求,网络主机的GPU计算平台采用边推就近、私有协议推流,可以减少延迟、保证安全稳定,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先进的图形渲染技术,实现高质量、逼真的渲染效果帮助客户提升应用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每一次颠覆性的应用从崛起走向大规模落地,都需要技术作为助推网宿科技希望一如既往地扮演好技术桥梁的角色,赋能客户实现创新应用的快速落地。苏学敏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AI计算能力的催化下,GPU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根据IDC 美国数据,2021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到约25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5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强劲需求此外,随着AI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加大对GPU的投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扩大。
5G驱动信息消费和产业互联数据中心推动算力提升、促进创新孵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松江区优化了通信网络、搭建数据中心、构建卫星互联网,全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智慧生产生活。
加密5G基站优化通信网络
正值炎夏,上海移动松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仍在忙着建设5G基站。该公司网络规划管理人员表示,基于 由广及深原则,松江移动在完成5G全区域广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5G在楼宇小区的深度覆盖今年上半年已开通200多个5G基站。
5G网络带宽高、低时延、个人信息消费中的广泛联系等特征、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应用广泛。近年来,松江区以弱信号覆盖区域为重点,加快5G网络基站建设区科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孙介绍,今年上半年,区科委组织铁塔公司和运营商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方案评估,征求了各镇和相关委办局的意见,制定了现场建设方案。截至6月底,松江已建成5G基站5134个,位居全市第三。
为扫除居民家门口的“数字障碍”,地下车库的信号覆盖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孙沛东介绍,“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今年松江区被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此有关部门早规划早布局早启动在去年完成基排的基础上,今年春节前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不少于80个社区的目标。春节后,相关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模型打磨、树立标杆、协同发力、复制推广,截至7月中旬,共启动206个社区,完成85个社区,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优化家庭宽带也是人民的需要。为此,区科委组织电信、移动、联通、四家有线运营商分析家庭宽带用户的订阅速率分布,查找短板,发现500M以上用户占22%100M以下低速率用户超过6万。相关运营单位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升级方案,重点提升500M以上用户比例,100M m以下用户升级。
建设数据中心和建设卫星互联网
随着5G、随着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中心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松江上报了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和生态产业园、中国人民大学s保险集团上海松江科创园配套数据中心、科技网松江大数据 计算中心二期3个项目通过评审,共计12050个标准机架。目前,松江共批准了7个大数据中心项目,共有3个.3万余个机柜。
传统移动通信可以 t reach,基站将“搬”太空中的卫星物联网更有优势。松江 美国的卫星互联网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源信卫星LEO卫星星座(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系统)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样获批的Guth Aerospace量产卫星数字化工厂已于6月通过建设项目综合竣工验收。此外,格斯航空航天公司s“宽带通信卫星智能制造与产业创新”该项目也得到了上海展新项目的认可。
在产业生态方面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据孙北斗柏杨和 一个宇宙已经开始全面合作,他们已被列入Xi 宇宙全球测量和控制网络;航天宏图“女娲星座”最初的四颗星被成功发射到轨道上;Deas总部项目已经签约;松江空间信息产业专项政策调研和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此外,地面站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相关部门已完成选址并取得临时用地规划许可,将按期开工建设,同时启动土地合规手续。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三条“设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有关要求,制定印发《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面调研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有关情况,在广泛征集APP主办者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开展APP备案工作,着力提升对APP监管效能,促进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二、APP备案是指什么?
自2000年起,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规定,电信主管部门对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开展备案核准工作(即ICP备案)。经过20多年的持续优化完善,已形成“电信主管部门-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三级架构的ICP备案核准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成熟稳定高效,对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APP已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APP与网站同属于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向电信主管部门参照网站备案的方式履行备案手续,登记实名、网络资源和业务等信息。
三、怎样办理APP备案?
为方便APP主办者办理备案,APP主办者在填写有关备案材料并实名核验后,由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或应用分发平台通过“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即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备案系统),向APP主办者住所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在线提交备案申请,APP主办者无需到通信管理局窗口排队办理。
同时,为降低主办者负担,减少信息填报量,APP备案信息沿用了原有网站备案信息,对于已履行网站备案手续的主办者,不需要重新填报主体身份信息,仅需补充APP有关信息即可。
四、如何获取备案结果?
省级通信管理局在收到APP主办者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并准确的,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发放备案编号,并通过短信、邮件形式告知,主办者也可以通过备案系统网站http://beian.miit.gov.cn自行查询。材料不齐全或不准确的,省级通信管理局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此外,APP主办者应在显著位置标注其备案编号,分发平台应在显著位置标注其分发的APP备案编号。
五、APP需要何时完成备案?
综合考虑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实际业务情况,《通知》中预留了10个月时间作为APP备案工作的过渡期。
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底,《通知》发布前开展业务的APP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底,电信主管部门将组织对APP备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仍未履行备案手续的APP依法进行处置。
《通知》发布后拟开展业务的APP,应先履行备案手续后再开展业务。
六、有关单位还须遵守的其他要求
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不得为未履行备案手续的APP提供网络接入、分发、预置等服务。
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违法违规信息监测和处置机制,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依据电信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为推动 5G 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协同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工信部今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5G + 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声称将联合开展“5G+智慧旅游”申请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据悉,两部门“将依托5G网络,并全面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所有文化和旅游空间,围绕相关旅游服务的关键环节开展‘5G+智慧旅游’应用创新来促进相关技术、产品、计划加快成熟,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性发展”。
根据官方通知,本次《试点项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主要方向:
5G智能出行服务 围绕提升游客体验,充分利用5G等技术,适应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品质化、交互化、沉浸式旅游服务等。推动5G与下一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与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有机结合,丰富在线服务模式,推进5G 4K/8K超高清视频、5G智慧导览、5G+VR/AR沉浸式体验等应用场景的规模化开发,满足游客在旅游全过程的智慧体验。
5G智慧旅游管理 充分利用5G等技术,加强文化旅游信息监测、风险防范、调控疏导、高峰时段入园的应急响应和智能管理能力。探索5G高清视频监控、5G无人设备自动驾驶巡逻、5G北斗定位等业务的应用模式,将推动立体化安全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进行业治理现代化,有效提升行业治理效率。
5G智慧旅游营销 通过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游客画像、消费统计预测等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营销决策支持。推动5G新通话、5G消息、5G全景直播等新业务与旅游目的地营销融合,培育5G互动直播、5G AR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方式拓展营销渠道,让旅游营销更加精准。
5G智慧旅游产品 加强5G和邮轮游艇、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冰雪装备等旅游装备的集成应用及产业化进程。加大5G+乡村旅游、冰雪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产品供应。推广基于5G的AI摄像机、VR/AR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数码产品与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深度融合,推动5G智慧旅游产品大规模推广。
8月8日,工信部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0483号关于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前期,工信部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参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并请国务院印发。参与《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编制,并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快完善数字经济顶层设计。二是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引导行业优化升级。三是深入实施支持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发布《中小企业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方案》《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让纳税人和缴纳人及时知晓、准确适用相关税费优惠。
下一步,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推进数据基础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重大任务落实。二是深入贯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继续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三是加强部门协作,继续落实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和工业基础设备改造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政策跟踪分析评估,不断优化税收管理和服务措施。
二、关于分类打造行业示范标杆
前期,工信部重点加强示范引导,充分发挥标杆效应,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一是组织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作,遴选813个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指导各地开展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通过标准,选择北京、山东、江苏等14个地区和电力、纺织等10个行业开展试点,加快提升企事业单位数据管理能力。二是以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数字领航”企业等方向选择873个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评选出209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630个优秀智能制造场景,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带动制造企业大数据 与智能化升级。第三,财政部与财政部启动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促进同行业中小企业“看样学样”目前,已遴选确定首批38个细分行业98家数字化服务商,推动20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财政支持计划为4.3亿元左右。四是开展产业融合试点城市建设,选择51个城市开展试点,举办投融资路演、线上线下培训、企业上市等支持产业互联网的活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及其融合、新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联合有关部门,围绕四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程、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引导各地积极推荐典型、项目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并在资助、政策等方面对入选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加快推进各地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实施标准,抓好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切实提高企事业单位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供应质量。三是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财政部将继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引领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四是实施“科技产业的金融整合”专项和“补贷保”联动试点,加大工业软件技术研发力度、试点应用、工程迭代升级等支撑力度,提升工业基础装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的软件供给水平。
三、关于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体系
前期,工信部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一是支持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开展工业数据空间试点,指导化工行业建设、房地产、智慧体育等行业数据空间试验台,深化工业数据空间集成应用。二是支持广东、江苏等地率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支持北京开展企业首席数据管理培训,推动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模型,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重点是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流通、管理和安全等重点难点,选择一批产业链协同技术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不断提升整个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公共服务能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下属单位制定工业数据空间等相关标准,深化工业数据空间整合应用,加快培育工业数据空间生态系统。二是探索首席数据官试点工作,引导企事业单位建设首席数据官制度,加快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三是鼓励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等开放数据资源,增加数据供给数量。四是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发展。
四、关于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前期,工信部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海量的优势,加快培育数据元市场,激发数据元价值。一是支持北京、上海等地加快数据交易所建设,支持河南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成立,推动各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易模式。二是探索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登记平台,并在金融、开展环保等领域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试点,推动数据资产评估等国家标准制定。三是开展数据授权研究,制定数据授权标准,探索数据授权新模式。
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支持北京、上海等地高质量建设数据交易机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易模式,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二是推进全国统一数据登记平台高水平建设,引导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试点,打通数据要素流转堵点。三是鼓励下属单位制定数据授权的标准、技术研发、平台应用、授权和认证等,探索数据授权的落地方案和创新模式。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二十三条 设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292号)
第四条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第八条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二、备案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主办者,应当依法履行备案手续,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通知》中APP是指包含智能终端预置、下载、安装的程序。以及基于应用软件开放平台接口开放的,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程序等。
三、备案内容
APP主办者应当如实填写
备案主体信息 APP特征信息 APP基础信息 APP接入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备案信息和有关承诺书要求进行调整
特别提醒:
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影视、宗教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主办者,在履行备案手续时,还应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级通信管理局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文件。
四、备案方式
通过预置或下载安装的APP,应通过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向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
基于应用软件开放平台接口开放的,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程序,例如小程序、快应用等,应通过其分发平台向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
五、备案流程
主办者申请
通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小程序平台、快应用平台的企业侧备案系统向主办者所在省级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
材料核验
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小程序平台、快应用平台对主办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核验
主办者确认
核验通过后,向主办者发送短信验证。主办者根据短信提示,登录https://beianmiit.gov.cn/进行确认。
材料审核
主办者确认后,省级通信管理局进行审核
结果下发
审核通过后,通过短信、邮件将APP备案号告知主办者。主办者也可通过https://beian.miitgov.cn/查看备案结果
结果公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https://beianmiitgov.cn/对备案结果进行公示
六、时间要求
在本《通知》发布前已开展业务的APP,应在2024年4月前完成备案手续
在本《通知》发布后拟开展业务的APP,应按照要求先履行备案手续后再开展业务
七、工作要求
备案监管要求
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备案APP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分发平台不得为未备案APP提供分发服务
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不得为未备案APP提供预置服务。
违法违规监测和处置:
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违法违规信息监测和处置机制,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依据电信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全球最大的云和运营商中立数据中心、托管和互连解决方案提供商里瑞通(Digital Realty)(NYSE:DLR,以下简称"Digital Realty"),今天宣布将新的冷却塔计划实施于其新加坡SIN10数据中心,旨在开拓新加坡数据中心节水和用水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
这是新加坡数据中心行业实施的首个举措。 Digital Realty采用一种被称为DCI废水电解处理法,消除了使用化学品来处理其冷却系统中冷却塔的排污水(为了去除矿物质堆积的水而从冷却设备排出)。 这使得Digital Realty的SIN10冷却塔中的水池在作为废水排放前的使用次数增加了三倍,从而每月节省124万升水。
新加坡的商业领域目前占全国用水量 55% 。 到206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70%,因此水的可持续必然成为新加坡数据心行业关注的重点。
自2月份实DCI废水电解处理法以,Digital Realty已将SIN10月排污量减少了90%。 SIN的用水效率(WUE)提了15%,比新加坡公用事业局(Singapore Public Utilities Board数据中心设定的2. Cu.m/MWh的行业基准出30%。
除了节水,SIN10的电力需求下降了,这是由于冷塔中所积累的矿物减少,从而使整个冷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运转。 污染新加坡水系统风险也被降到最低,清洁的废水从冷却排放出来。
Digital Realty致力于在全球数据中心行业中树立可持续环保的榜样,并专注于采用科学为基础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战略旨在提高能源、水资源、废物和碳排放等资源利用效率。
这个冷却塔项目体现了Digital Realty持续专注于实施实用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以全面保护全球重要资源。 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将其全球用水强度降低了7%。 再加上Digital Realty最近宣布针对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为其全球行动(到2030年将范围1和2排放量减少68%,将范围3排放量减少24%)做出贡献,这是公司根据科学碳目标倡议 (SBTi)在2020年制定的积极科学碳排放目标。
Digital Realty致力于极大地降低数据中心行业对环境的影响。Digital Realty亚太区运营副总裁Jon Curry表示:“这一冷却塔计划展示了如何提高用水效率,我们期望能为其他数据中心树立典范。”
"该项目已经获得了极具希望的成果,我们打算将这一举措扩展到我们在新加坡的另外两座数据中心(SIN11和SIN12),并竭尽全力优化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可持发展将永远是我们业务的心,我们将持续努力建设和维护中心,在最大限度推动户实现增长的同时,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响。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服务器的配置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还关乎着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恰当地配置服务器呢?下文将从服务器的选型、操作系统的选择以及硬件的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服务器的选型。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类型是配置工作中的首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在选型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器(CPU):处理器是决定服务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可选择英特尔Xeon或AMD Opteron系列,这两者在性价比上较为突出。
2、内存:对于内存而言,建议优先选择ECC类型以避免错误发生。
3、硬盘:硬盘可采用SAS或SATA接口,并推荐使用RAID技术以实现数据备份功能。
4、网卡: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通常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卡。
5、机箱:机箱应具备良好散热和隔音性能,并提供较强扩展性。
其次是操作系统的选择。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择操作系统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Linux还是Windows:一般来说,Linux更为稳定,更适合服务器应用;而Windows则较适合桌面应用。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开源或商业:开源系统通常免费,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商业系统则较易上手。
3、版本选择: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具备不同功能,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最后是硬件配置。正确的硬件配置能更好地发挥服务器性能。在硬件配置方面,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内存容量:内存越大,处理数据量的能力就越强。建议不低于4GB。
2、硬盘数量和容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硬盘数量和容量,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荐使用RAID技术。
3、CPU选型和数量: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选择适当的CPU类型和数量。
4、网卡数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网卡数量,通常建议采用双网卡或四网卡配置。
5、风扇和散热片配置:机箱内部所配备的风扇和散热片应足够多,以确保服务器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正确的服务器配置过程能使企业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并在运营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方能充分发挥服务器的真正价值。
8月15日消息,特斯拉宣布将开启一项前所未有的项目,即建设“同类第一个”数据中心。为此,特斯拉正在积极招聘相关人才,并已收购了一些现有的数据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斯拉正式进军数据中心业务领域,这是一个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亿)的庞大市场。 据了解,特斯拉在上周发布了一个新的职位招聘信息,即“高级工程项目经理,数据中心”。在职位描述中,特斯拉明确表示,该职位的主要职责将是负责特斯拉首个数据中心的端到端设计和工程,并将成为工厂工程团队的关键成员。 不过,特斯拉的这一新举措是在接管了推特的一些数据中心之后出现的。 去年年底,推特停止使用了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数据中心。当时,埃隆·马斯克对此表示,萨克拉门托可能是“最糟糕的地方来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尤其是对于推特空间(Twitter Spaces)这样的功能,他对那里的炎热天气表示了抱怨。 然而,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在几个月前接管了一座由NTT Data租给推特使用过的旧数据中心,并正在与Prime Data Centers谈判,以使用另一座推特曾经使用过的萨克拉门托数据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最近的“特斯拉禁入”事件中,特斯拉也确认,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的本地化。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会存储在中国境内。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证实了特斯拉对数据中心业务的重视和投入。 我们认为,特斯拉进军数据中心市场可能是基于其在电池技术、能源管理和AI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特斯拉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储存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技术可能会在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特斯拉在AI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也可能对数据中心的运营产生积极影响。例如,AI技术可以用于数据中心的故障预测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现在,特斯拉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无疑将为该领域带来新的竞争格局。特斯拉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也充满机遇的决策,需要面对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在内的强大竞争对手。特斯拉是否能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将取决于其如何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特斯拉宣布将展开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即兴建“首个同类”数据中心。为此,特斯拉正在积极招募相关人才,并已收购了一些现有的数据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斯拉正式进军数据中心业务领域,这是一个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亿)的庞大市场。
据悉,特斯拉上周发布了一个新的职位招聘信息,即“高级工程项目经理,数据中心”。在职位描述中,特斯拉明确表示该职位的主要职责将是负责特斯拉首个数据中心的全流程设计和工程,并成为工厂工程团队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管推特部分数据中心之后,特斯拉才采取了这一新举措。
去年底,推特停止使用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数据中心。当时,埃隆·马斯克对此发表看法称萨克拉门托可能是“最不适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地方之一,尤其对于像推特空间(Twitter Spaces)这样需要较低温环境的功能更为不利。
然而,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几个月前接管了NTT Data租给推特使用过的旧数据中心,并正与Prime Data Centers商讨使用另一座曾被推特所用的萨克拉门托数据中心。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最近的“特斯拉禁入”事件中,特斯拉证实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本地化数据存储。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车辆产生的数据都将储存在中国境内。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彰显了特斯拉对数据中心业务的重视和投入。
我们认为,特斯拉进军数据中心市场可能基于其在电池技术、能源管理和AI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特斯拉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储存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技术可能在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特斯拉在AI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也可能对数据中心运营产生积极影响。例如,AI技术可用于预测故障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如今,特斯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无疑将为该领域带来新的竞争格局。特斯拉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充满机遇的决策,需要面对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强大竞争对手。特斯拉能否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将取决于其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IT行业,简言之,是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构建信息技术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它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涵盖了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商业运营、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互联网IT行业:
1、软件开发领域 软件开发领域是互联网IT行业的核心之一,也是最早诞生的领域。目前,软件开发领域包括网站开发、iOS和安卓应用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和智能化软件创建等多个方向。软件开发的工作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特性设计、代码开发、调试、测试和程序维护。开发人员的职责包括编写代码、编写软件程序、进行调试和解决技术问题。
2、网络安全领域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互联网IT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支持。网络安全领域涵盖了信息安全、网络防御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包括安全措施的设计、安全工具的开发、网站漏洞修复、信息传输安全、用户身份验证等一系列领域。
3、电子商务领域 互联网IT行业的电子商务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客户进行网购交易和虚拟支付的重要平台。从传统实体店铺到全新的网店,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形态不断创新。互联网IT行业的电子商务领域涵盖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平台开发等多个方面。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成为在互联网上创业和发展的热点领域。
4、人工智能领域 工智能应用逐渐成为互联网IT领域的热门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改善决策和预测。工智能技术涵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和识别、智能对话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在些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人工智能技术域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景,并将对互联网IT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5、大数据分析领域
大数据成为互联网IT领域的又热门职业领域。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和处理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优企业运营。大数据分析工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掘、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数据分析工作需要使用转化了的分析工具和平台及数据仓库,需要了解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相关的IT技术和工具。
综上所述,互联网IT行业横跨了许多不同领域,从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综合性行业。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进步,这个领域的未来仍然非常有前途,而计算机技术和云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该行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在不断竞争和创新的同时,互联网IT行业将继续以助推整个世界科技前进为己任。
依据Omdia公布的最新报告,因担忧供应过剩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全球排名前十的尖端芯片制造商预计在2023年内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2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这是过去四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据报告显示,全球前十大芯片公司在去年纷纷选择扩大现有业务,总投资达到了146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根据最新报告,今年在这十家公司中,有六家计划降低投资金额,预计投资额为1220亿美元,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报道指出,处理器制造商今年的投资支出减少了14%,而存储制造商的投资支出则减少了44%。
报告还提到,包括英特尔、Global Foundries、美光科技、台积电、SK 海力士、西部数据和铠侠控股在内的合资企业均表示将削减资本支出。
根据Omdia的数据,截至6月底,榜单上的九家公司的库存价值同比增长了10%,达到了889亿美元,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体增长了70%。
除了人工智能系统,半导体件市场的增长也将长期受到电动汽车芯和车载主动驾驶辅助系统需求的支持。目前汽车零部件仅占全球芯片市场需求的10%
2023年的中国RISC-V峰会(RISC-V Summit China 2023)将在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MilkV今天宣布,将在这个峰会上展示他们的“Milk-V Vega”,这是全球首款开源的万兆RISC-V网络交换机。
据介绍,Milk-V Vega是Milk-V针对新一代网络架构开发的一款小巧而高密度的盒式开源万兆网络交换机。它提供了宽带、语音、视频、监控等多种业务的统一承载平台,实现了多网融合覆盖全业务的目标。Milk-V Vega采用国产的RISC-V网络交换芯片,能够大大简化企业与用户的网络架构,降低能源和运维成本。它适用于数据中心、园区、大中型企业网络、酒店、科研教学等各种场景。
Milk-V Vega支持完整的二层网络协议处理功能,包括L2桥接、L2组播和风暴抑制等。它还支持基于流、端口、协议和子网的VLAN功能,以及STP、RSTP和QinQ功能。此外,它还支持防DOS攻击、黑白名单和协议包过滤功能,以及滤镜、链路聚合、OAM报文发送和端口保护功能。入口和出口的ACL功能也得到支持,同时支持同步以太网和1588功能。
作为全球首款RISC-V开源万兆交换机,Milk-V Vega为开发者提供了以下特性:
基于开源Linux系统,方便二次开发和DIY 开放openSBI、u-boot和Linux kernel源码,提供交叉编译工具链 提供JTAG接口,方便底层开发 提供RS232和I2C接口,方便外接其他传感器 支持1U标准机柜,每个机柜可安装2台Milk-V Vega 双万兆光口+4千兆光口+8千兆电口,满足家庭实验室的需求 支持远程配置,提供WEB和SSH访问 提供命令行业务配置,实现VLAN配置、端口镜像、MAC地址学习、流量控制等功能 提供接口SDK和API,灵活实现业务配置
8月19日,2023中国计算大会上,《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发布“1+3”研究成果。
1”意思是《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结合计算力产业发展特点和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信通院进一步完善了综合计算力发展体系,更新了中国综合计算力评价指标体系、存力、运力、环境等维度衡量中国各省市计算能力发展的综合水平。
广东省综合计算能力指数、江苏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排名靠前。东部计算枢纽的节点所在的省份一般都处于领先水平。河北省计算力指数、广东省、江苏省排名靠前,宁夏排名全国第八,西北第一。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计算力产业加快发展,计算力水平显著提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功进入中国 s计算能力分项指数Top10。在计算能力质量和效率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广东省物质指数、江苏省、上海排名靠前。上海运输能力分类指数、广东省、江苏省排名靠前。环境分项指数,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二。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黑龙江省、甘肃省排名靠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全国第一。一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推进计算枢纽节点建设,保障用地、电力资源的利用和计算能力产业市场的扩大为计算能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是指三本白皮书:(《中国算力白皮书(2023年)》《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中国运力白皮书(2023年)》)三份白皮书 中国的计算能力、储运能力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带来了新的趋势、新认知和新思想。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计算能力建立在对数据的分析之上、加工、加工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在计算能力上,每投资1元,将带动GDP的经济增长3到4元。加快计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明,为了推动临港新片区不断深化和拓展其特殊经济功能,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沿,上海将出台一系列新的支持政策。 这次的新一轮支持政策总共涵盖了六个方面,共计二十九项具体任务措施,其中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词:“特殊”、“经济”、“功能”。具体来说,这六个方面的政策内容如下:
1、要加强对临港新片区特殊功能定位的强化。主要包括继续提供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创新支持临港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方式等三项支持政策。例如,在已经赋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级和区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放权赋能临港新片区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人才招引、综合执法等领域。
2、要打造更加吸引人才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优化人才引进落户的重点支持行业范围,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激励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以及进一步改善临港新片区住房条件等六项支持政策。例如,将支持临港新片区通过转化、配建、集中新建等方式,筹措建设高品质的人才共有产权房。
3、要加大财政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财力保障,加强土地指标统筹保障,鼓励土地节约集约混合利用等三项支持政策。例如,将继续支持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域内产生的地方收入留存于临港新片区,并优化完善资金结算机制,由管委会自行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实现自主使用。
4、要推动科技创新前沿产业的集聚发展。主要包括进一步赋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发展有关区级推荐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高能级低碳绿色数据中心等三项支持政策。例如,将赋予临港新片区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评审的区级推荐权,并支持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发展相关评审体系的建设。此外,对于效益产出水平较高的数据中心,在一定额度内市级将提供能耗保障。
5、要支持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支持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外商投资性公司,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级,支持离岸贸易的创新发展,完善技术贸易交易体系等六项支持政策。例如,将探索数据资源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制度和标准规范,率先在临港新片区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数据依法合规、便利化跨境流动等举措。
6、是升华都市服务功能。主要涵盖扶持临港新片区教育高品质发展、试点高水准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支持临港新片区率先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低碳城市、加快完善对外快速交通体系、优化对外主要通道差异化收费政策、委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履行海域使用审批权等八项支持政策。
据介绍,接下来,上海将把推动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作为上海全市改革工作的重要使命,切实推动政策的落实和落地,对政策推进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放大政策实效,不断推动临港新片区高品质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据Atlas团队的最新报告显示,拉脱维亚的消费者在全球移动数据使用方面名列前茅,每位移动用户平均每月使用的移动数据高达近42GB。
这份报告是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的信息进行的。研究人员指出,拉脱维亚之所以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该国城市地区能够享受到高速移动网络,并且运营商提供的数据套餐没有流量限制。
紧随其后的是芬兰,他们每月使用约41GB的移动数据。OECD认为,芬兰之所以位居第二,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和对技术的深入了解。此外,芬兰人通常被认为是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并且可以享受无限制的数据套餐。
排名第三的是奥地利,该国公民每月大约使用30GB的移动数据。在前十名中,只有智利代表了非欧洲国家。智利人每月大约使用19GB的移动数据。与此同时,英国、美国和德国每月的移动数据使用量都不到9GB。
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另一个重要因素:移动宽带订阅数量。在爱沙尼亚,每位消费者平均拥有两个独立的订阅,其中一个主要用于智能手机以外的设备。而日本人平均每人拥有近两个移动订阅。
随着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移动数据的使用量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智能家居设备、联网汽车以及其他物联网(IoT)设备的普及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智算中心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经历着高速建设的阶段。相关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算力在整个计算能力结构中的比例已超过25%。预计到2030年,智能算力将占据整个计算能力的70%以上。
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可以总结为“租用机柜、租用带宽”。然而,在智算时代,人工智能企业和用户更需要的是直接的算力服务,而“租用机柜”的商业模式与人工智能产业对算力服务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异。
智算中心可以被视为一种更高效、综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AI大模型训练和不同行业场景下的实时推理等需求。在提供最终算力服务的背后,包括了机房设计建设、芯片服务器、软硬件运维等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的变革。
与此同时,智算服务产业整体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算力产业链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投入,而目前市场上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导致行业内存在低效、重复和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智算中心的服务对象和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但目前市场上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和服务体验,导致供需不匹配、价值无法充分释放和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了应对产业变局,探索转型与创新的路径,将于8月3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IDC产业(长三角)年度大典”上,将设立一个名为“智算变局下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的圆桌对话环节,邀请行业专家、IDC服务商、云服务商、智能芯片企业等产业链代表,就智算时代的需求变革、技术趋势、服务模式和生态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的热潮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需求,这对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安全和云计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满足智能计算的需求,进一步实现计算与网络的融合,提升安全可靠性,以及提供高效的计算服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数据中心还面临着地域分布不均、资源利用率低、成本压力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发挥数据中心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赋能和驱动作用,就需要对整个行业进行优化升级。
为了分享当前的成功经验,并探索相关的解决方案,中金数据、腾讯云及中国IDC圈将共同主办一场IDC产业升级与转型合作研讨会,该研讨会将于8月31日在上海召开,正值第十八届中国IDC产业(长三角)年度大典期间。
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将通过主题演讲的方式分享腾讯云在分布式云和云网互联接入合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他们将详细介绍腾讯云分布式云的优势以及其在加速计算建设方面的作用,并阐述腾讯云如何优化IDC公司的网络性能和成本,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同时,他们还将分享中金数据集团的CDZ案例,通过实践证明腾讯云能够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如果想了解有关CDZ和腾讯云如何将公有云延伸到机房的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IDC最在意的事,腾讯云搞掂了)】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将为IDC的转型升级提供成功的范例和适当的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研讨会还将设置互动交流环节,以探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并讨论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的发展优化。通过促进行业合作,加强计算能力的供给,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日,阳高县龙泉镇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的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建成高功率机柜1.9万架,投入运行服务器18万台。这一进展充分展示了我市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的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凭借着生态环境、自然禀赋、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子软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迅速推进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为全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算力支持。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已经使用、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及以上规模数据中心共设计了20.4万个高密度机架,服务器规模超过300万台,总投资约397亿元。其中,已建成的高密度机架有4.3万个,约有41.6万台服务器。
作为全市最早开始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县区,灵丘县积极承接北京打造全球数字标杆城市的算力外溢需求。从2018年开始,该县相继引进了秦淮、京东、秦云等领先企业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以秦淮数据公司为龙头,以7家规模较大的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为支撑,涉及的关联企业多达14家的数字产业集群。
据了解,秦淮数据集团的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京东集团的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秦云基础灵丘项目等全部建成后,将有28座单体数据中心,形成一个拥有13.2万个机柜和210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这将带来超过200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并直接创造就业机会1400人,间接带动就业4000多人。
在这些数据中心内部,机房、机柜和服务器不断运转,归集、存储、分析和处理着海量大数据,为5G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数字能量。
今年以来,我市将与京津冀地区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并致力于建设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的桥头堡。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京津冀地区的数据服务中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样板和新典范。”
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什么?
电信业务分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语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办理条件:
(一)公司有涉及增值电信业务;
(二)有固定办公场地和设施;
(三)注册资金需要100万以上或1000万以上;
(四)至少为公司名下3名员工缴纳社保等。
三、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所需的材料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电信业务的种类、业务覆盖范围、公司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
(二)公司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公司概况包括:其基本情况,拟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人员、场地和设施等情况;
(四)公司章程,其股权结构及股东的有关情况;
(五)公司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技术方案。包括:申请经营电信业务的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技术方案、服务项目、业务覆盖范围、市场调研与分析、收费方案、预期服务质量、投资分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六)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的措施;
(七)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八)证明企业信誉的有关材料;
(九)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书。
四、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流程
1、企业准备申请材料
企业需要准备官方要求的材料进行签字盖章,比如营业执照彩扫、三个人员社保证明、符合要求的网站等,这个环节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繁琐的,每个省份要求也有些不同,材料是否符合,关系到后面申请步骤。
2、受理人员受理申请材料
对于企业来讲,这个步骤我们等待受理即可,受理时间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给与回复。
3、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①符合要求,发放【受理通知书】,并且开始计算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时间,也就是60日。
②不符合要求,受理人员会发出《补正材料通知》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在收到的通知,企业会看到哪些条件不符合,对应修改即可,在这里要注意,并不是把本次修改意见改完之后就没有新的问题!
4、初审和复审申请材料
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一般在这个阶段,说明企业的资料几乎是符合要求。
5、局长签发许可证
到这个步骤,有两种情况:
①签发许可证
②不予批准
6、出证人员颁发许可证
最终企业就可以等待邮寄,拿到自己的许可证啦。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的好处,我司官网介绍了很多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文章,该资质简称是软件著作权、软著。互联网的发展深入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各类软件也是层出不穷,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是明智的选择。
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的好处
软件著作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与商标权、专利权一起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企业投资、入股、融资等有效的无形资产: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虽不是国家强制政策,但软件办理登记,却是百利无一害。
1、防抄袭,明确权利所属,作为法律保护的依据,打击盗版、抄袭
2、技术融资、入股。增加企业或个人无形资产价值,可作为增资、融资抵押、技术入股等
3、高新企业申报、双软认证、游戏上线必备条件。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规定,高企申报条件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6件以上企业软件著作权。同时,是双软(软件企业的认定、软件产品的登己企业认定的基础,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增值税“即征即退”一系列优惠。企业申报高企及双软认定后,可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资金扶持(高企政府最高奖励200万元)等各类优惠政策!另外,在游戏行业
款游戏需要上架运营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必须拥有拥有软件著作权。
4、不涉及核心技术,不易泄密.
5、对于所有权人来说,也是由请职称、科技成果、资金项目的依据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由请须知
1、 申请人可以自己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登记。
2、 申请人应当将所提交的申请文件留存一份,便于在补正程序中保持文件内容的一致。
3、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可到登记大厅现场办理,也可使用挂号信函或特快专递邮寄.
为更好地向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提供版权登记服务,适应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已启动运营邮件处理中心工作,并于2021年3月29日起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邮寄申请材料的邮寄地址进行变更,变更为北京市密云经济开发区云腾路3号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邮件处理中心(邮编101500)。
现场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大厅办理的,需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微平台预约后,方可前往办理。
D软件登记咨询电话
软件登记业务咨询: 010 61090099
办理进度查询: 010-84195634
邮寄证书查询: 010 64097920
软件登记补正查询: 01084195640
2软件档案查询及补换发证书咨询电话
办理进度查询: 010-68003887-7050
3软件登记投诉及建议
rjdj@ccopyright.com
4、申请表应当在线打印,请勿擅自更改表格格式;申请文件都应当按规定签章,签章应当与由请表中填写的姓名或者名称完全一致。
5、申请人或代理人信息栏内的详细地址,请务必填写准确的实际联系地址,以便我中心邮寄证书或其它书面邮件
6、著作权人为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的应提交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并需加盖单位公章:
7、著作权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有效的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8、著作权人为外国自然人的,应提交护照复印件,及护照复印件的中文译本,并需翻译者签章
著作权人为外国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应提交申请人依法登记并具有法人资格的法律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须经过中国驻当地领事馆的认证或经当地公证机构公证方为有效。申请时需提交公证或认证的证明文件原件。目前国外法人因所在国家或地区不同,其提交的法人身份还明文件内容和格式会有所不同,但文件中的基本信息项应至少句括1,法人名称:2.注册日期、3、注册地、4、注册证明编号、5、证明文件的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著作权人为香港法人的,应提交注册登记证书和有效期内的商业登记证书正本复印件,并需经中国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公证。
以上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与登记有关的其它证明文件(例如:合同或协议等证明)是外文的,须一并提交经有翻译资质的单位翻译并加盖翻译单位公章的中文译本原件。
9、外地的软件登记申请人或代理人如需自取证书,应当在申请表中申请人或代理人信息栏内的联系人后加注括号写明联系人的北京联系地址,我中心将不做邮寄处理。
10、为提高工作效益,缩短工作周期,我中心办理登记过程中的各类通知(如,补正通知书等)将主要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在填写申请表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邮箱地址。
补正期限:根据计算机软件登记办法规定,自发出补正通知之日起,申请人需在30个工作日提交补正材料,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由请。
11、软件著作权人如果是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方式有两种:A类--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即以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B类一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登记证书”。即以转让方或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登记申请表”。
12、自然人在单位任职期间所开发完成的软件,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自然人可作为著作权人申请软件登记
(1)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
(2)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自然的结果
3)主要使用了单位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软件
13、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不兼容提示信息:目前操作系统兼容: WindowsXP、Windows7、Windows10,浏览器兼容: IE7、IE8、IE9、IE10、IE11、360,其中IE10、IE11请先设置兼容模式,再进行注册、登录、填写申请表打印等.
14、申请表打印格式串页或不规范,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正确的申请表格式应该是每页的右上角有条码和流水号:2如果发生串页现象,请调整浏览器器的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19.05 设置E浏览器的兼容模式,再进行请表打印。设置方式可参考:首页-用户指南-用户帮助中心-网站常见问题 如果已按照上述要求调试,但是还是串页请适当调整上、下页边距,然后一页一页打印(同word打印,可指定打印某一页)。
今天,我们认识了软件著作权,了解内容主要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的好处,最新软著申请须知如果您需要办理软件著作权,请联系云擎技术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020-38815864
一、什么是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文证”,是经文化行政部门批准颁发给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又称“文网文”百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市场合法准入资质/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需要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相关部门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一定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会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二、哪些行业需要办理文网文
1、直播类
直播必备,具有文化内容的传播属性,涉及到唱歌、跳舞、聊天等直播内容.
2、音乐娱乐类
从事网络音乐活动,如音乐娱乐产品的制作、复制、发行、进口及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音乐娱乐产品的浏览、使用下载等行为。
3、美术品艺术品类
网络艺术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以及将网络艺术品登载在信息网络上供用户浏览、欣赏、使用或下载的在线传播等行为。
4、演出剧节目表演类
通俗讲就是视频直播,做视频网址和直播类的用户必须办理,如直播网站,视频门户等.
5、动漫漫画产品类
设计动画、漫画作品,包括动画电影/电视剧/短片、漫画图书、FLASH动画、网络表情、手机动漫等。
6、展览比赛活动类
展览、比赛活动是针对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艺术品、演出剧节目、表演、动漫产品)而开展的在线活动。
三、如何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申请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由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可文化部提交初审意见,文化部应当自接到初审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是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说明原因。
四、由请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条件是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经营性与联网文化活动,均应申请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设立经营性与联网文化单位应当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具备以下条件:
1、有单位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确定的互联网文化活动范围:
3、具有合法的互联网文化产品来源渠道或互联网文化产品生产能力:
4、有适应互联网文化活动需要并取得相应从业资格的业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5、适应互联网文化活动需要的设备、工作场所以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6、符合文化部关于互联网文化单位总量、结构和布局的规划;
7、根据《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不受理外商投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申请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允许香港和澳门的服务提供者设立由内地控股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申请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材料有哪些?
1、由办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书面由请
2、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和章程:
3、资金来源、数额及其信用证明文件:
4、公司概况: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及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明文件:
5、工作场所使用权证明文件:
6、业务发展报告:
7、公司章程,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的有关情况:
8、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应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前置审批的审核司意文件:
9、从事经营ICP业务的可行性报告和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及保障措施,包括后续资金保障,技术力量保障,商业经营保障,内置管理模式.
10、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1、证明公司信誉的有关材料;
12、公司对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
13、依法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如果您还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其他问题或想办理,请联系云擎技术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020-38815864
2023年8月16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盛大的开幕仪式中拉开了帷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情况。机器人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工具,将加速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已超过1700亿元。
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多个积极的发展趋势。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的产量快速增长,品牌实力不断提升。在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了273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其中10家机器人企业更是成为制造业的翘楚。市场应用也得到了迅速拓展,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更是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此外,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在物流、医疗、建筑等领域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抓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开放共享合作生态,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应用引领为主线,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成熟场景的普及和推广,并鼓励在新兴领域进行先行探索。同时,将坚持创新驱动,根据行业应用需求,推动一批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软件的创新突破。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强央地协同合作,共同培育世界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基地,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检测能力。
近期,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公示》(以下简称《案例公示》)。
其中,公示名单分为行业应用领域、社会治理领域、民生消费领域三大领域,专注于十二个产业融合应用方向的推进。在行业应用领域,关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建造、智慧环保;在社会治理领域,聚焦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公共卫生;在民生消费领域,聚焦智慧文旅、智慧家居、智慧健康。
根据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的了解,2021年,工信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现代化治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民生消费水平的基础。具体的发展目标可以总结为“五个一”,即突破一批限制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示范带动作用的物联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孕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服务模式,推动一批具有显著赋能效果和综合效益优良的行业应用,构建一套完善健全的物联网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关于培育物联网领军企业数量、物联网连接数以及标准修订数量的具体指标。
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量已超过21.2亿,为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提供赋能。目前,我国移动物联网应用已涵盖车联网、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慧家居等四个规模达到亿级的应用领域,以及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三个规模达到千万级的应用领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百亿级规模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为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现组织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 APP)备案工作。
按照通知的相关内容,2024 年 4 月前 App 要完成备案工作,而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不得为未履行备案手续的 App 提供网络接入、分发、预置等服务。
什么样的APP、小程序、快应用需要备案?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小程序、快应用主办者,应当依法履行备案手续。
什么情况下APP、小程序不需要备案?
答:单机不联网的APP、小程序无需备案。
APP去哪里备案?
答:参照网站备案的方式,网站、APP主办者通过接入服务企业提交备案申请,由各省通信管理局审核。
APP以前办理过网站备案,现在还要重新办理吗?
答:以前通过网站备案办理了APP备案的,需要重新提交APP备案,提交APP的相关信息。
APP和网站是否可以使用相同的域名?
答:同一主体下,APP和网站可以使用相同的域名进行备案。
可以使用三级域名进行APP备案吗?
答:APP用到哪级域名就备案到哪级域名,支持备案到四级;允许单独使用三级或四级域名备案,其对应的二级域名如果未使用,二级域名无需备案。例如:二级域名http:// A.com 未使用,APP使用三级域名http:// news.A.com ,APP可直接备案三级域名http:// news.A.com ,而无需备案二级域名http:// A.com 。
最近,为了有效加强和规范互联网管理,提高互联网基础资源常态化监管的效能,辽宁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全省2023年“固源”专项行动暨APP备案工作推进会。会议邀请了省内各基础电信企业以及30余家网络接入服务企业的代表参加,同时还有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
会议向与会者通报了2023年“固源”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并解读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同时积极推进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工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APP备案政策依据、备案流程等三个方面细讲解了APP备案的规则和工作要求。与会业结合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会议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对互联网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认真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其次,要细化基础资源管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全面理互联网资源,聚焦解决问题的难点和瓶颈,及时进行整改。第三,要做好APP备案工作,全面审视和系统梳理备案情况,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确保APP备案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最后,要推进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不断提升适老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积极进行网站、APP、小程序的改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
接下来,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作部署,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持续做好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确保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了一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结束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立即组织了一次北京地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部署会,以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的备案工作。会议号召全行业提高站位、严格标准、落实责任,扎实开展APP备案工作。北京四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三十余家重点网络接入服务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以及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到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备案工作。会议强调,首先要坚持最佳标准,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工作。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APP备案是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支撑。其次要坚持责任落实,严格执行目标任务。各企业要自觉遵守《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聚焦重点任务,防范问题隐患。最后要坚持统筹协调,完善工作保障。各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加强内部协调和资源调配,确保APP备案工作按时完成。
接下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部署,坚持目标导向,统一行业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技术管理结合;坚持效果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对“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高品质环境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高效能治理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25日,为确保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备案工作的稳妥推进,进一步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召集了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来自省内各基础电信企业和70多家接入服务企业的代表参加。
会上,辽宁省通信管理局解读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展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的规则,对辽宁省的备案工作进行了次推进和再部署,动员全行业加强责任意、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规范,扎实地开展备案工作。
会议强调,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到APP备案工作对于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备案作有序进行。其次,要紧紧抓住时间节点,严格执行工作任务。根据APP备案工作的要求,细化具体工作措施,确保措施得到切实执行、责任人履职到位。要抓好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加强内部协调,加大人员调配,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最后,要强化责任担当,实承担接入责任。按照APP备案的相关要求,坚持“全面覆盖、高度精准、严格规范”的原则,高质量地完成备案工作,坚决杜绝任何“未备案开展业务”的情况发生。
近日,在人民网·人民数据举办的数据要素发展座谈会暨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仪式上,人民数据在集中签约环节,与各数据交易所、合作伙伴等正式签约。
签约仪式中,举行了人民数据(济源)大数据中心签约仪式。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庄建球和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潘建的见证下,人民数据董事长、总经理郑光魁,中铁十四局集团副总经理姜伟,河南政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共同签订合作协议。
据了解,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是全国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行业优势和管理优势。人民数据济源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将建设云计算中心、数据存储中心、互联网接入中心和大数据确权中心,实现政务、企业和社会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市场化应用。
本次活动中,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湖北数据集团(湖北省数据交易所筹)、数字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家单位共同发起数据要素联盟。
同时,人民数据成立“数据资产专家委员会”,集合行业专家智力共同推动数据上链、存证、确权、交易等发展。
主机托管(Hosting)是网络世界中常见的一项服务,它使用户能够将自己的网站或应用交由第三方服务器托管,并由这些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相应的网络服务和维护。简单来说,主机托管就是将个人的网络空间置于专业服务器之上,而由托管服务商负责维护和管理。主机托管的优点在于,用户无需购买、配置和管理服务器,只需将一切交由专业的托管服务商处理。对于那些技术能力有限或资源不足的用户而言,这种选择既方便又经济。此外,托管服务商通常提供24小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以确保网站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这对于网站的运营和维护至关重要。主机托管的费用通常取决于所选服务器类型、带宽容量、存储空间等因素。通常情况下,托管服务商会提供多种套餐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同时,托管服务商还会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如网站备份、安全防护等,这些服务需要额外收费。总而言之,主机托管是一项非常便利和实用的服务,尤其适合那些技术能力有限或资源不足的用户。当然,选择一家可信赖的托管服务商也至关重要,因为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网站和应用。
主机托管的优点如下:
主机托管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它允许企业将服务器硬件和相关设备存放在专门的数据中心内,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主机托管具有许多优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首先,主机托管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数据中心通常具有先进的安全措施,例如门禁系统和监控摄像头等,以保护托管设备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盗窃。此外,数据中心还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保安服务,以确保托管设备的安全。其次,主机托管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数据中心通常具有双路供电和备份发电机等设施,以确保托管设备的稳定运行。此外,数据中心还提供专业的网络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此外,主机托管还可以降低成本。企业不需要购买和维护自己的数据中心设施,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更好的电力和冷却系统,因此托管设备的运行成本也可能会降低。最后,主机托管可以提高企业的业务灵活性。企业可以将服务器硬件和相关设备存放在数据中心内,以便更快地扩展其业务此。外,由于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连接和带宽,因此企业可以更快地访问其托管设备,从而提高其业务性能。总之,主机托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服务,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同时提高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因此,许多企业都选择将服务器硬件和相关设备托管在数据中心内。
对于一些新手用户来说,可能会对云主机和云服务器的概念和区别感到困惑。因此,很多人会问云服务器和云主机是否相同,它们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尽管各个服务商通常将它们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按照严格的定义,它们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云主机?它与云服务器有何区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云主机,作为新一代的主机租用服务,集合了高性能服务器和优质网络带宽,有效解决了传统主机租用价格高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它能够全面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站长对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管理性的需求。
那么,云主机和云服务器有何区别呢?
首先,服务器是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放置在机房中运行,拥有独立的硬盘和带宽等资源。无论是性能还是安全性,服务器都相对较强大,但由于涉及硬件成本,服务器的价格通常较高。
其次,云主机可以被看作是虚拟服务器的升级版,它基于一组集群服务器,在其中划分出多个类似独立主机的部分,并在集群中的每台机器上备份云主机的镜像。当其中一台机器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访问其他镜像上的备份。因此,在相同配置下,服务器的性能会优于云主机,但这并非最关键的因素。云主机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更优化使用的合理需求,而且云主机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的网站会选择服务器,而中小规模的网站则倾向于云主机。当然,一些大型企业也会购买云主机服务器。
从技术角度来看,云服务器采用了云计算技术,该技术整合了计算、网络和存储等各种软硬件资源。而独立服务器则是独立存在的,不会整合这些资源。
在安全性方面,云服务器具有天然的防止ARP攻击和MAC欺骗的能力,以及快照备份功能,确保数据永远不会丢失。而独立服务器则不具备这些功能。
稳定性方面,云服务器具备故障自动迁移的功能,而独立服务器则不具备。因此,云服务器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通常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和作用相同,但它们的具体定义确实存在区别。因此,在选择时,我们应根据自身需求来判断是选择云主机还是云服务器。这需要用户在了解二者具体区别后进行决策。
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23〕26号,以下简称26号文)相关要求,推动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全流程服务感知及全链条管理能力,营造争先创优、互促共进的良好环境,我局决定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升优秀案例征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案例内容范围
围绕落实26号文相关要求,案例聚焦以下主要内容:
(一)优化服务体验
1.改善业务功能,提升用户在APP安装卸载、程序运行、用户交互、服务续费等方面的感知体验。
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格落实“最小必要”原则,充分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3.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提高客服热线响应能力,高效响应用户诉求。
(二)强化管理能力
4.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用户服务和权益保护的牵头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加强全流程合规管理,将相关法规政策要求落实到产品研发、推广和运营各环节。
5.研发部署检测、认证签名等技术手段,主动发现相关风险,及时响应处置要求。
6.强化应用分发管理,加强APP上架审核及在架巡查,APP合格率不断提升。
7.规范SDK应用服务,APP开发运营者加强SDK使用管理,SDK服务提供者公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优化功能配置、加强服务协同。
8.筑牢终端安全防线,强化APP运行管理。
(三)建设行业生态
9.助力行业监管治理,在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10.加强开发者人员培训、政策宣贯,带动行业相关方提高服务水平。
二、案例基本要求
(一)客观真实。 案例要真实可信,客观描述优化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二)创新引领。 案例要能够反映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质量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指引。
(三)具有实效。 案例所提供的问题解决方式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参考、启发作用,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案例编写规范
案例应资料翔实、主题突出、语言精炼、富有感染力,按照规范格式编写(详见附件),字数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为增强案例的鲜明性、生动性,可采用数字、图表、视频等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四、案例报送和遴选
(一)案例报送方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案例征集工作,组织企业积极报送(每家企业不超过3个案例),并进行审核评议,于2023年10月12日前,将本辖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报至我局(电子邮箱:yangmengke@caict.ac.cn),案例数量不限。
(二)案例遴选及推广。 我局组织专家对报送的案例进行遴选,综合考虑案例质量、创新性、影响力等因素,选出优秀案例面向社会宣传推广。
9月15日,2023世界计算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出席大会并致辞。
当前,以异构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已演进到质变的关键阶段,计算产业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不可估量的潜力。在各方积极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体系较完整、规模体量庞大、创新活跃的计算产业。2022年,计算产业规模达2.6万亿元,近六年累计出货超过2091万台通用服务器、82万台AI服务器,计算技术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列各行业分类第一,工业大脑、城市大脑、自动驾驶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
赵志国表示,要准确把握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夯实计算产业发展基础。 聚焦计算产业链,设立专项任务,支持智能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存算一体服务器等新形态、新产品研发。加快企业培育,完善计算产业发展生态。 围绕重点需求场景,加强产品生态建设和软硬生态适配,培育一批计算产业链优质企业,促进各地区计算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效能大的计算产业体系。深化行业应用,发挥计算产业赋能作用。 推动计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向制造、交通、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渗透,推进先进计算规模化应用,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和服务效率提升。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计算产业发展环境。 深化全方位部省合作,深入实施各类计算产业政策,加大对计算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建设完善计算标准和测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会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变革”为主题,集中发布了计算领域最新成果,设置开幕式、开幕论坛、主题论坛以及名家讲堂、产业对接等系列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及部属单位、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全省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全省通信企业深入学习领会近期网络运行事故的通报及有关要求,要求行业深刻汲取教训,开展网络运行安全的“学”“培”“补”“评”“练”专项工作,坚决防止类似事故在我省发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抓好一次全员学习。要认真分析解剖近期网络运行事故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开展全员学习、研讨,深刻认识网络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二、是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要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体网管、运维人员的网络运行安全集中培训,明确培训业务范围和重点内容。
三、是要补强一次制度短板。要在梳理完善并严格执行网络运行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高风险岗位和操作的管理,进一步严格规范协同运维和代维管理,高风险操作和重要网络策略配置必须由企业自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
四、是要组织一次全面评估。要运用风险评估的方法,立即组织开展一次以核心网、传输网、数据中心、云服务等为重点的网络运行安全风险专项评估,形成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时限清单,抓好整改闭环。
五是要做好一次应急演练。要组织开展高风险操作和跨区域协同配合的模拟测试,模拟不同场景网络运行事故场景,针对性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将组织行业持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坚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近日,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的具体目标和规划。到2025年,我们将努力实现高性能计算峰值算力超过120PFLOPS,构建具有1毫秒超低时延的数据中心网络城区;全市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量将达到2.5万个,全市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新建的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将达到4A级以上的绿色低碳等级,同时建成32个边缘数据中心;全市的算力将超过1.1EFLOPS。
根据《行动计划》,厦门市将坚持以科技引领为原则,适度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融合基础设施的发展,适时部署创新基础设施,致力于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市。
>>>>>《行动计划》条目(摘录)
《行动方案》确立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础设施体系将变得完善、智能高效、环保低碳、安全可靠,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每万人口将拥有33个5G基站,10G-PON及以上端口数将超过10万个,高性能计算峰值算力将超过120PFLOPS,打造1毫秒超低时延的数据中心网络圈,树立应用的典范,建设厦门数据港,成为全国“千兆城市”的典范,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
厦门数据港建设行动:致力于建设厦门数据港,打造高速互联、数据流通、优势互补的数据中心集群。探索数据流通交易,研究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加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应用,到2025年总用户数将超过1000家。加快建设中国电信海峡通信枢纽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厦门)数据中心、厦门联通智云数据中心等项目,争取央企在厦门建设“国家云”,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云服务格局。在港口、产业园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区域灵活布署一批边缘数据中心,以满足新型业务应用对极低时延的需求。到2025年底,全市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将达到2.5万个,全市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新建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等级将达到4A级以上,建成32个边缘数据中心。
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行动: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努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国家枢纽节点。积极规划云计算中心、边缘计算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等建设,构建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按需推进厦门鲲鹏超算中心、厦门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的升级优化,以支持多样化业务需求和产业生态需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厦门数字工业计算中心。到2025年,全市的算力将达到1.1EFLOPS以上。
最近,工信部、中网办、教育部、卫健委、人民银行、国资委等六大部门联合发布了一项名为《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文件。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在计算能力领域,算力规模要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的比重达到35%,并实现东西部算力的平衡协调发展。
关于"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数据中心上架率等指标监测,整体上架率低于50%的地区规划新建项目应加强论证。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业务需求,重点在西部算力枢纽及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地区集约化开展智算中心建设。
关于"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行动计划》表示,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海洋、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优化算力设施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碳利用效率,提升算力碳效水平。
《行动计划》同时对算力基础设施、计算力(CP)、算力中心、算力碳效、数据中心水资源利用效率(WUE)、数据中心碳利用效率(CUE)等名词进行了专业解释,并给出计算公式与参考数值。
算力碳效是兼顾服务器的碳排放量和算力性能的综合指标,指服务器使用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与所提供的算力性能的比值,为服务器设备设计、选型提供重要参考。根据实测,在5年使用周期中,单位算力性能的碳排放量一般在20~60kg之间,能效水平较好的CPU排放可达30kg以下。
数据中心碳利用效率 ( 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CUE )指数据中心 CO2总排放量与 IT 负载能源消耗的比值,单位是 kg/kWh。CUE 数值越小,代表数据中心碳排放强度越低。
计算公式为: CUE=E排放量/ΣPIT
E排放量——核算各个源头的能源(如电、天然气、柴油等)占比、碳排放因子、排放量,进行CO2当量转换,获得碳排放总量,单位是kg。
PIT——数据中心中 IT 设备耗电,单位为kWh。
点击阅读文件原文:https://www.miit.gov.cn/jgsj/txs/wjfb/art/2023/art_ed448f60021741729f7ee8e36aaafdd7.html
10月20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智算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举行。在大会智算产业成果展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展示区域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驻足。
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坐落于韶关芙蓉新城的核心位置,占地约283亩,总建筑面积约25.8万平方米。该产业园是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指挥中枢,旨在打造一个集大数据展示、安全、交易、体验、营销、研发、测试、存储、应用、科技等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园,同时还包括行政服务、商业、会展、酒店、人才公寓等业态。
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成为韶关数字经济服务商、粤北数字创新加速站以及湾区数字经济客厅,扮演这些角色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引领、加速赋能、孵化转化、应用示范和活力社区五大功能主题。
具体而言,数字引领功能主要是吸引数字企业,建立数据中心,以大数据为核心,推动韶关产业升级和转型;加速赋能功能则是依托大数据技术,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一站式加速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发展;孵化转化功能将根据企业的需求,建立孵化与转化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示范功能通过展示和推广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场景,以互动体验的方式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的示范;而活力社区功能则注重产业要素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打造一个开放的空间,多元的企业生态和活跃的产业社区。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的建设,韶关将更好地促进数字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数字服务生态,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中软国际、共济科技等众多企业已入驻该园区。
10月20-21日,2023年中国5G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出席大会并致辞。
目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各个经济社会领域,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实现数据资源的畅通循环。在众多努力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截至9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建成开通了318.9万个5G基站,并且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7.37亿户。此外,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超过2万个,而且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高达42%。此外,我们连续举办了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参赛项目累计达到了9.4万个,参赛主体从第一届的189家增长到了近1.6万家。5G应用已经广泛融入了我国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7个,其赋能、赋值和赋智作用不断显现。
张云明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任务。5G发展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以及新的战略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为中国特色现代化提供支撑,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首先,我们将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覆盖城市和有条件的县镇,同时加强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提升多元化的5G网络供给能力。其次,我们将持续进行创新,加强5G-A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加快推进5G轻量化技术的演进和商业化部署,不断进行5G新技术测试验证,促进产业的成熟发展。此外,我们还将继续促进应用的融合,充分发挥“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等平台的作用,推动5G应用的规模化和多样化发展,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5G与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四是持续增共识,进一步深挖合作潜力。深化在标准、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等领域国际交流对话,鼓励国内企业加强5G海外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
本次盛会以“5G扬帆促新质,产业升级创未来”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安排开幕式暨主论坛、分论坛以及投融资对接会等多项活动,宣布5G发展最新成果,构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5G扩容提质高品质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及部属单位、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此次大会。
教育部app备案的申请方式和步骤是必须熟知的。首先,需前往教育部中文在线备案系统进行注册。注册后,填写相关的企业信息并上传相应的材料。随后,进行App的基本信息填写,包括名称、类型、主要功能等。接下来,还需填写App的基本运营信息,例如运营方名称、联系方式等。最终,经过审核通过后,还需要按规定缴纳相应的备案费用。整个备案过程或许有些复杂,但唯有完成备案,方可合法运营教育类App。
如果你是一个从事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简称教育移动应用)的提供者或使用者,那么你可能需要了解关于教育部app备案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教育部app备案的目的在于规范管理教育移动应用,加强监管措施,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那么,如何进行教育部app备案呢?下文将为您介绍教育部app备案的申请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够协助您顺利完成备案工作。
一、教育部 app 备案的基本概念
根据《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教育移动应用是指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为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比如,一些课程管理、作业批改、在线学习、家校沟通等功能的app都属于教育移动应用。
教育部app备案分为提供者备案和使用者备案。提供者备案是指教育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或运营者向其注册地或住所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备案信息,并经过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编号的过程。使用者备案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等机构在选用已完成提供者备案的教育移动应用后,向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备案信息,并经过确认后获得使用许可的过程。
二、教育部 app 提供者备案的申请方法和步骤
假如你是一家教育移动应用的提供者,你需要按照下列方式和步骤进行备案手续:
首先,完成互联网信息服务(ICP)备案以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这是提供者备案的前提条件,也是符合国家法规的基本要求。你可以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或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等途径来办理相关备案手续。
其次,登录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体系),填写《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备案信息表》(附件1),确保填写准确无误。表格内容包括企业信息、业务系统信息和教育移动应用信息。你还需上传ICP备案证明和等级保护定级证明等材料,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
接下来,耐心等待注册地或住所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你提交的备案信息进行核验。如果发现信息有误或不符合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向你反馈,并要求你在10个工作日内补充提交所需材料。如果逾期未能反馈,将被视为放弃备案。
经过核验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提供者备案并为你编号,并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将你的备案信息向社会公布。你需要在你的教育移动应用中公示备案信息,方便用户查询。
若备案信息发生变更,你需要在10个工作日内登录公共服务体系更新备案信息,并重新进行备案核验。
值得注意的是,提供者备案实行“一省备案,全国有效”的原则,即在一个省份完成备案后,可在其他省份开展业务无需重复办理备案手续。另外,若你是小程序、企业号等平台的第三方应用提供者,你需要统一向平台方提交备案信息,并由平台方与教育部共享备案信息。
三、教育部 app 使用者备案的申请方法和步骤
假如您是一位教育移动应用的用户,您需要按照以下方式和步骤进行用户备案:
首先,登录公共服务体系,在已经完成提供者备案的教育移动应用中进行勾选,并填写《教育移动应用用户备案信息表》(附件2),以完成用户备案。
接下来,耐心等待您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您提交的备案信息进行确认。按照“逐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学校和所属单位的用户备案信息将由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确认,而教育行政部门的用户备案信息则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确认。
一旦您的备案信息通过确认,您就可以正常使用您所选择的教育移动应用,并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若是您的备案信息发生变更,您需要在10个工作日内及时登录公共服务体系,更新备案信息并申请重新确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自行开发了一款教育移动应用,并且该应用仅为本单位内部管理服务,不向外单位提供服务,那么您可以在用户备案时选择“自研自用”的选项,并提交提供者备案信息。
四、教育部 app 备案的注意事项和提示
最后,为了协助您更好地完成教育部应用备案工作,这里给您一些留意事项和提示:
教育部应用备案是一项常规工作,不定期会进行检查和评估。若您未能按时完成或更新备案信息,或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资料,或违反相关规定和要求,可能会面临撤销备案、通报批评、暂停服务、下架处理等处罚措施。
教育部应用备案旨在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而非限制或干预您的正常业务和服务。相反地,通过教育部应用备案,您能够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创新发展和优质服务。
教育部应用备案是一个互动和合作的过程,而非单向和被动的过程。若在备案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或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相关部门或机构联系沟通。同时,请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或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反馈问题和情况
随着A股市场三季报的集中披露,电信运营商的前三季度业绩也相继公布。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纷纷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两大公司在前三季度的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产业数字化业务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电信运营商在AI、算力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研发费用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就中国移动而言,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756亿元,同比增长了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5亿元,同比增长了7.1%。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了244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了3.8%。
中国电信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811.03亿元,同比增长了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1.01亿元,同比增长了10.4%。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了1224.2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48亿元,同比增长了11.1%。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5G用户数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达到了9.90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达到了7.50亿户,5G网络客户数达到了4.25亿户;流量业务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了16.2%;移动AR(月均收入/平均用户数)为51.2元,同比增长了1.0%。中国电信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1519.16亿元,同比增长了2.4%,移动用户净增加了1463万户,达到了约4.06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加了3965万户,达到了约3.08亿户,渗透率达到了75.8%,移动用户ARPU为45.6元,同比增长了0.2%。
今年前三个季度,上述两大运营商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持续迈入繁荣之路。其中,中国电信2023年前三季度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997.41亿元,同比增长16.5%。中国移动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DICT(即DT云和大数据技术+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业务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6.4%。
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电信运营商不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投入,研发费用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中国移动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5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90%。中国移动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紧紧把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宝贵机遇,深入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全面打造以第五代移动通信、计算能力网络、核心能力中台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创新构建“连接+计算能力+核心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中国电信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73.35亿元,同比增长24.0%。公司表示,这主要归因于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进的努力,围绕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量子、第五代移动通信等关键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能力。
日前,鄂尔多斯超算中心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并开工建设。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新区产业园的项目,是由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万界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的。该项目在今年10月20日的内蒙古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正式签约。
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利用已建成的国家A级数据机房作为厂房,并配套建设了电源系统工程、空调通风系统工程、机柜等11个子系统工程。
超算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9872.7平方米,按照绿色数据中心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其中包括950个8kW、12kW标准高密机柜,以及36kW、64kW的MDC模块高低搭配。为了实现有效制冷,该中心采用了风冷、水冷和液冷多种模式,并且设计的算力规模达到了350 PFlops,理论存储聚合带宽为500GB/s,Linpack效率不低于60%。
此外,该项目还将结合先进的芯片底座和AI算法,布局通算、智算、超算等多种算力。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3月底投入运营。
——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转型,努力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并专门对增强算力赋能成效作出部署。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算力设施融合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现象】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 的全国性平台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在广东深圳前海上线试运行……今年以来,我国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手机到个人电脑,从服务器到超级计算机,算力正在进入千家万户,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公共基础资源,如同水和电一般普及。然而,算力不仅仅指计算机硬件的运算能力,更是一种基于计算的服务能力。只有将全国各地的算力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调度的算力网络,才能实现算力像水和电一样“随时可用,取之即用”。
构建一体化的算力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及时、快速、经济地向用户提供算力,使用户能够随时调用算力资源,从而降低使用门槛,拓展算力的应用场景。近年来,云计算和算力共享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旨在将各种算力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根据需求进行调度,推动广泛应用和接入算力资源。
类似于电网和水网,一体化的算力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拉动有效需求,形成供需之间的良性循环。将算力与应用衔接起来是实现算力便捷化的过程,只有方便使用,算力需求才会不断增加。推动算力资源的服务化,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平台、应用和安全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外,还需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价格和相对统一的标准,不断扩大算力的规模。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资和交易算力时,将进一步降低算力产业成本,加快算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满足个人、家庭、中小企业和公共设施等对算力的广泛需求。
目前,我国的计算能力布局正处于点线成线、网密如织的阶段。东数西算工程、国家超级计算机互联网建设等项目相继启动,“东视西渲”、“东推西训"等应用场景也在加快实施,一体化的计算能力服务体系正从概念走向产业实践。然而,我国的计算能力服务市场发展仍不完善,资源分布不均衡,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计算能力的运营和服务交易机制,推动形成多样融合、协同发展的计算能力供给格局,打造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一方面,需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对现有的计算能力产品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完备的服务能力和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要引导各行业合理利用计算能力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不断缩小计算能力资源与应用场景之间的"距离”,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降低门槛、拓展应用场景,真正提高计算能力的普及程度。
正如用水离不开供水服务,用电离不开电力服务一样,推动计算能力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加快构建一体化的计算能力服务体系。就像建设电网一样建设计算能力网络,就像运营水网一样运营计算能力网络,才能让用户像使用电力和用水一样使用计算能力服务。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展迅速,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仍在迅猛增长。抓住这一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集成多方资源和开发平台的计算能力服务,推动计算能力的广泛应用,必将更有效地为各行各业提供支持,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APP市场规模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纷纷推出各类精品APP,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在发布APP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需要进行——APP备案。
在我国,APP备案是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必须进行备案并获得备案号。这项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规范APP市场,保护用户权益,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
那么,APP备案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首先,开发者需要登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备案系统,在系统中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包括APP的名称、安装包下载地址、服务内容等。同时,还需要提供企业或个人的相关证件材料。接下来,备案系统会对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一般会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在进行APP备案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开发者注意。首先,确保所填写的信息真实准确,不得提供虚假材料。其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APP内容不违法不违规。此外,如果APP涉及特殊行业或敏感信息,还需要提供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通过APP备案,开发者能够合法、规范地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升用户对APP的信任度。同时,备案号也能够为APP在市场宣传和推广中增加信用度。
总之,APP备案是发布APP前必须要进行的重要步骤。通过规范的备案流程,开发者可以合法经营APP,保障用户权益,同时也为APP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要充分利用云端资源,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连接不可或缺。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云专线的原因。
云专线是一种为企业提供直接、安全、高速云连接的服务。相比于传统的公共互联网连接,云专线具有诸多优势。首先,云专线提供独享带宽,确保您的数据传输不受其他用户影响。其次,云专线采用专用线路,通过优化路由和降低延迟,提供快速而稳定的连接。此外,云专线还提供高级的安全性,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措施,保护您的数据安全。
云专线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无论您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无论您的业务规模如何,云专线都能满足您的需求。它可以为您的企业提供高效的云计算服务、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安全的信息交换。通过使用云专线,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仅如此,云专线还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架构。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云专线还可以与其他云服务(如云存储、云备份等)相结合,为您提供全面的云解决方案。
在选择云专线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首先,您需要选择可靠的服务提供商,确保其拥有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经验。其次,您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带宽和服务等级。最后,您还应该考虑价格因素,并与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以获取最优的报价。 云专线是连接您与云端的最佳选择。它提供了直接、安全、高速的云连接,为您的企业带来诸多优势。通过选择适合的云专线服务,您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是否曾想过,当你浏览互联网上的网页、观看在线视频或使用各种应用程序时,背后默默支撑起这一切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它们是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广东机房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重镇,扮演着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角色。
那么,什么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由大型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以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组成的集中式设施,用于集中管理和存储数据。它们为各种在线服务提供了支持,包括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如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需求不断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广东机房作为中国重要的数据中心集聚地,成为了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的选择。广东机房以其先进的设施、可靠的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诸多优势,成为了数据中心建设的理想之地。
首先,广东机房拥有先进的设施和技术。这些设施包括高效的空调系统、可靠的供电设备和完善的安全系统等,以确保数据中心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其次,广东机房的网络环境优越,拥有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够满足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此外,广东机房地处中国经济中心,与各大城市紧密相连,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为数据中心的运营提供了便利。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想要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中心,广东机房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无论你是电子商务、金融、医疗还是其他行业,广东机房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为你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中心服务。
数据中心和广东机房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你是在寻找数据中心服务还是考虑数据中心建设,广东机房都是你不容忽视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您是否在建立自己的网站时遇到了ICP备案的问题?或许您对ICP备案一无所知,但它是网站上线的一项重要程序。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解答有关ICP备案的所有问题,并帮助您了解其重要性以及如何顺利完成这个过程。
首先,让我们明确ICP备案的定义和意义。ICP备案指的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备案,是中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 对网站的一种管理制度。如果您的网站涉及经营性活动,如网上商城、在线服务等,那么您就需要进行ICP备案。备案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站符合法律法规,提供安全、稳定的在线环境给用户。
那么,ICP备案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您需要选择合适的备案主体,通常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三种备案主体类型。其次,您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如公司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接下来,填写备案申请表格,包括网站基本信息、服务内容等。最后,提交备案申请,并等待审批结果。整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
虽然ICP备案的流程看起来可能有些繁琐,但它对网站的好处是不可忽视的。
ICP备案可以提高您网站的可信度和安全性,使用户更愿意在您的网站上进行交易和信息获取。其次,备案后,您的网站将获得一个备案号,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之一,没有备案号的网站有可能会受到处罚。此外,备案还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ICP备案是网站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完成备案,您可以提高网站的可信度,遵守法律法规,并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在线环境。如果您需要进行ICP备案,我们建议您提前了解相关规定,准备必要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备案服务商,以确保备案过程顺利进行。
你是否了解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的重要性?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通信服务行业的发展迅猛,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一张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可谓是进军市场的敲门砖。作为一家经验丰富的企业,你是否想要突破市场的局限,增加竞争力,开拓新的商机?那么,不要再观望了!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将成为你的利器,帮助你实现企业的增值服务目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的定义和作用。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是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一种经营许可证书,它授权企业在特定范围内提供特定的增值电信服务。拥有这张证书意味着企业可以合法地提供增值电信服务,例如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电信增值业务等。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收入来源。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根据相关法规,企业在申请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人员结构、经营场所等。此外,企业还需要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并经过严格的审查。尽管申请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繁琐的步骤,但一旦获得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企业将获得无限的发展机遇。
那么,如何更快地获取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呢?这里有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确保你了解和符合相关的法规法规定。这将有助于你在申请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其次,你可以寻求专业的咨询服务,他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你顺利通过申请流程。最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申请材料,以免耽误申请进程。
在结束之前,我想提醒你,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不仅仅是一张证书,它背后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在选择咨询服务机构时,要选择有经验、有声誉的机构,以确保你能够得到最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的重要性和作用,相信你已经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要再观望了!立即行动,为你的企业开启新的篇章!获取增值电信资质许可证,从此走向成功的道路!
软著电子认证版权证书上架应用商店示例APP上架华为市场示列APP上架应用宝市场示列APP上架小米市场示列APP上架OPPO市场示列APP上架VIVO市场示列APP上架豌豆荚(阿里)市场示列APP上架
软著电子认证版权证书上架 应用商店示例
APP上架华为市场 示列
APP上架应用宝市场示列
APP上架小米市场示列
APP上架OPPO市场示列
APP上架VIVO市场示列
APP上架豌豆荚(阿里)市场示列
APP上架百度市场示列
APP上架360市场示列
APP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要求汇总
1、首先在各大应用商店注册账号。法人手机号,名字,身份证材料准备好,完成开发者实名认证
2、软著是必要的,提前准备好,软著申请大概需要1-2周时间才能下来。提前把APP名字想好,然后同步准备软著;
3、需要注意,部分类型的软件要求 提供特定的许可证书。比如,华为应用商店要求金融征信类APP提供ICP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CP经营许可证》):
金融理财资讯 金融辅助工具
(1)ICP备系截图加盖公章
(2)如涉及证券投资,需补充提供《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
贵金属
(1)ICP备案截图加盖公章
(2)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文件证明或《贵金属交易会员证书 》
外汇
(1)ICP备案截图加盖公章
(2)《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或外汇管理机关准许经营外汇业务批准文件
保险
(1)ICP备系截图加盖公章
(2)根据业务范国,提供以下相关资质:
(保险公司法人许可证》
(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
《保险公估业务备案表》
《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许可证》
《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许可证》
信托 融资租赁 汽车金融 资产管理/交易
(1)ICP备案截图加盖公章
(2)《金融许可证》或当地政府的金融批文
征信机构
(1)ICP备案截图加盖公章
(2)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行出具的《备案证明》或《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商业保障
(1)ICP备宾截图加盖公章
(2)主管单位同息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的批文
某应用商店对不同类APP许可证的要求
4、部分商店、部分类型的APP需要提交免责书承诺函等材料。比如,vivo应用商店要求vivo提交承诺函,
5、ICON/应用介绍/截图,截图需要按照各个商店的尺寸以及规格要求上传;
6、提前准备APP的名称(注意要和软著的APP名字一致,用于应用商店搜索和下载至桌面显示)、关键词(几个词语,可展示本App主要功能、所属行业等信息,用于APP模糊搜索)、宣传文本(用于介绍公司或APP。会显示在APP描述上方)、描述文本(详细描述APP的主要功能、可实现效果、受众群体等),主要类别(可选择一个主要和次要分类,可针对本公司APP定位选择)、技术支持网站、隐私政策网站、APP版本号、版权信息(公司名称)、审核需提供测试账号(如APP需要登录则需提供账号以供测试)、审核过程中的联系人(姓名、电话、邮箱)。
注意:一定要注意各个商店对不同APP的分类,仔细阅读对应的要求,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和上传操 作:上传前APP一定要测试完全没有问题,以免延长审核周期,带来后续问题。
苹果(Apple)应用商店
1、AppStorex址:https://developer.apple.com/app-store/categories/
2、苹果应用商店审査指南网址:https://developer.apple.com/app-store/review/guidelines
3、苹果应用商店提交APP网址:https://developer.apple.com/app-store/submitting/
华为(HUAWEI)应用商店
1、华为应用商店上传APP网址: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appgallery/
2.华为应用商店上传APP操作指南网址: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distribution/app/agc-create_app
OPPO应用商店
1、OPPO应用商店开放平台网址:http://open.oppomobile.com
2、OPPO应用商店发布应用网址:https://open.oppomobile.com/newservice/capability?pagename=app store
3、OPPO应用商店应用接入网址:https://open.oppomobile.com/wiki/doc#id=10035
vivo应用商店
1、vivo应用商店开放平台网址:https://dev.vivo.com.cn
2、vivo应用商店上传应用网址:https://dev.vivo.com.cn/distribute/appStorevivo
3、应用商店应用提交流程网址:https://dev.vivo.com.cn/documentCenter/doc/52
小米(Xiaomi)应用商店
1、小米应用商店开放平台网址:https://dev.mi.com
2、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审核规范网址:https://dev.mi.com/console/doc/detail?pld=879
腾讯应用宝
1、腾讯应用宝开放平台地址:http://open.qq.com
2、腾讯应用宝应用发布网址:https://wiki.open.qq.com/wiki/首页
2、腾讯应用宝移动应用新手指引网址:
htps:/wiki.open.qq.com/wiki%E7%A7%BB%E5%8A%A8%E5%BA%94%E7%94%A8%E6%8%A5%E5%85%A5%E6%96%B0%E6%89%8B%E6%8C%87%E5%BC%95
360手机助手
360手机助手开放平台网址:http://dev.360.cn
2、360手机助手应用提交指导网址:http://dev.360.cn/wiki/index/id/76
阿里应用商店/豌豆英/PP助手
1、阿里应用分发整合了豌豆荚、阿里九游、PP助手、UC应用商店、神马搜索并联合YunOS应用商店等应用分发平台,实现全流量矩阵布局。只需要注册一个阿里开发者帐号即可在上述平台提交应用。
2、阿里开发者平台网址:http://open.uc.cn
3、注册开发者帐号流程以及应用收录方法等网址:http://aliapp.open.uc.cn/wiki/?p=35
AI算力机房
指基于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的机房,它包括了基建基础设施(机房基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完整系统。
AI算力机房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开发、模型训练关键作用
关键作用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此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打通,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的汇聚。
(一)公共算力服务平台
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开放给本地软件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解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算力需求问题。
(二)应用创新孵化平台
结合本地优势产业特点,编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机会清单,面向人工智能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进行公开发布,鼓励开展人工智能竞争性和先导性应用开发和场景试验,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做商用转化,形成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带动本地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
(三)产业聚合发展平台
依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配套园区,并联合AI头部公司联合建立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等生态运作组织,进行企业交流、初创孵化、技术赋能、人才培训、技术方案对接,产业推广等活动,促进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结合本地教育资源情况,鼓励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一批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创新科研组织,基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落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关键人才。[2][3]
现状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为计算算力底座,是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应用所依托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具备训练复杂先进模型和处理海量数据能力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属于投资较大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包含了机房基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当前的建设模式和现状主要为政府主导建设和头部企业自行建设。
政府主导建设
在国家层面,出于保持国家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等考量,各国政府纷纷出资或政策引导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我国人工智能战略和深圳“双区驱动”整体布局下,鹏城实验室和华为合作,共同研制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鹏城云脑,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面向全国的人工智能基础开源开放平台和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生态环境。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大应用需求、提升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基础地位与创新力和吸引全国人工智能资源、技术与人才。
头部企业建设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领先的企业已普遍开展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建设,部分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投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并依托人工智能芯片建设专有集群。如Google、微软、华为、科大讯飞、商汤、旷视。
发展趋势
(一)全栈一体化趋势:专用人工智能芯片与软硬件协同优化提升计算效率
各类人工智能加速芯片适应人工智能的算法特征,进行矩阵元操作的并行化加速,或进行针对特定人工智能计算任务的精简优化,发展方兴未艾。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当前华为、寒武纪等已推出商用人工智能芯片,还不断有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出现。
(二)技术融合趋势:云与人工智能融合
云平台带来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模式的改变,通过云上租户粒度的安全隔离、完善的运维运营系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按需使用、弹性伸缩、有服务等级保障的自助式服务。云化计算中心提供裸金属服务器、虚拟机、容器等多样化的算力资源和人工智能使能平台服务,人工智能服务与云上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服务的相互协同,满足新型应用场景综合复杂多层次的计算需求。
(三)平台赋能趋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赋能企业,形成算力生态
具备强大软硬件能力的核心企业集聚研发能力、生产经验和产业资源,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搭建基础应用使能能力,对平台上的小型人工智能企业和欠缺人工智能能力的传统企业进行赋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成为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和大量初创企业能力输出的主要方式,如通过平台开放接口的方式输出龙头企业的算法能力,资源、数据支撑、运营辅导和模式优化等。[5]
总体架构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总体架构划分为基建基础设施(机房基建)层、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层,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上,是行业应用层。
基建基础设施层包括土建、电气等底层设施。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空间、水电、散热等基本条件。行业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总体架构
关键技术
1.硬件基础设施
由人工智能计算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互联子系统组成。人工智能计算子系统主要提供硬件算力,由人工智能芯片、基于人工智能芯片的服务器与芯片间和服务器间互联网络构成。存储子系统、网络互联子系统围绕计算子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传输、人工智能网络模型参数传输更新等功能。其中,人工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中人工智能算力最重要的承载。
2.软件基础设施
软件基础设施层包含基础软件(AI系统软件包括AI开发框架和芯片使能软件,以及云平台)、AI使能软件、行业算法、AI市场。基础软件中,芯片使能软件驱动AI芯片,提供深度学习软件加速库(算子)的集合,AI开发框架封装了如卷积等基本操作,提供人工智能网络模型开发环境;基础软件还包括云平台,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鼓励,提供统一算力支持。AI使能软件支持作业的自动调度、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对AI计算子系统的算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和实时分配,提供算子开发研究、神经网络开发研究、全流程AI开发能力,帮助AI开发者和科研人员高效完成算子开发、算法开发、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模型部署等开发活动。行业算法通过行业知识和积累,预置行业经验,实现更快更高效的赋能行业。
建设指导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对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发展现状、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议作出了解释与介绍。
建设意义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旨在让人工智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
“用得上”是指构建一体化方案,通过一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让各种交叉技术一站式解决;“用得起”是指在不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条件下,把所有的成本降至最低,统筹规划解决人工智能算力,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标杆,解决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上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满足中小企业加入人工智能行业中所需要的算法需求;“用得好”则是指未来将推出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并实现平台迭代升级,让受益面更广。
概念
IDC许可证不仅是一个网络概念,还是一个服务概念,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和高速接入服务。数据中心提供给用户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为政府上网、企业上网、企业IT管理提供专业服务,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够迅速借助网络开展业务,把精力集中在其核心业务策划和网站建设上,而减少IT方面的后顾之忧。IDC改变了以往互联网的运作和经营模式,使得参加互联网的每一方都能专注其特长。
IDC许可证办理必须具备大规模的场地及机房设施,高速可靠的内外部网络环境,系统化的监控支持手段等一系列条件的主机存放环境。基于这一环境,IDC许可证对外提供依托于internet的一系列由主机托管到应用外包等不同层次的服务。数据中心不仅要提供快速安全的网络,还提供对服务器监管、流量监控等网络管理方面的服务,而且要有高度可靠的、安全的机房网络环境
IDC许可证申请条件 申请IDC许可证,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IDC许可证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2.有与开展经营IDC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IDC许可证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5.有必要的IDC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6.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7.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IDC许可证办理材料
满足办理条件后,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下列申请IDC许可证的材料:
1.申请IDC公司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法人当年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验资报告及电信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相关会计资料。
2.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的措施。
3.申请经营IDC许可证业务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和技术方案。
4.办理IDC许可证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 增值电信业务 的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经营电信业务的种类、业务覆盖范围、公司名称、公司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
5.办理IDC许可证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书。
6.IDC许可证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7.IDC办理公司章程、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的有关情况。
8.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9.证明公司信誉的有关材料。
10.IDC许可证申请公司概况。
包括:
公司基本情况,拟从事 增值电信业务 的人员、场地和设施等情况。
IDC许可证年检要求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对跨地区IDC许可证经营者在当地开展电信业务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有关检查结果 。
IDC许可证年检材料 IDC许可证发证机关对 IDC经营许可证 实行年检制度。IDC许可证经营者应当在报告年的次年第一季度向原发证机关报送下列IDC许可证年检材料:
(一)本年度的IDC许可证业务经营情况;网络建设、业务发展、人员及机构变动情况;服务质量情况;执行国家和电信管理机构有关规定的情况等。
(二)公司的企业 法人营业执照 复印件。
(三)发证机关要求报送的其它材料 。
IDC许可证年审流程
发证机关进行经营许可证年检时,应当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报送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对其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电信设施建设、电信资费和服务质量、执行国家和电信管理机构有关规定的情况等进行检查。
按时参加IDC许可证年检并且年检事项符合规定的,为IDC许可证年检合格。未按规定参加年检或者年检事项不符合规定的,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按时改正的,为经整改年检合格;拒不改正的,为年检不合格。
年检结果和处罚情况应当在经营许可证附件《年检和违法记录》中记录,向社会公布并通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IDC许可证备案材料
获准经营IDC许可证业务或者跨地区IDC许可证业务的公司,应当凭 IDC经营许可证 到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交下列备案材料:
(一)负责当地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等事务的相应机构情况。内容包括:IDC办理公司负责备案地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等事务的相应机构的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
(二)IDC许可证复印件。
(三)公司负责当地IDC许可证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等事务的相应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章程等有关材料。 (四)在当地开展业务的方案。 [1] IDC许可证备案办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收到前款规定的IDC许可证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在15日内出具备案确认书,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IDC许可证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在5日内书面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未办理备案手续的,不得在当地经营电信业务。负责当地业务经营、客户服务等事务的机构可以是获准经营电信业务的公司本身或者其在备案地之外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机构,但应当符合经营许可证的要求。
办理IDC许可证备案流程:
(一)IDC许可证备案人可登录云南省公安局联网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按照备案类型和单位所在地填写相关备案后提交,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将视备案人提交资料的行为为提出备案申请。办理IDC许可证备案人在提交备案申请后须记住系统分配的系统注册账号和备案密码,以便日后登录备案网站查询备案结果和更改备案内容;
(二)IDC许可证备案申请提交后,申请IDC许可证备案人不可对备案资料和内容进行修改,但可以提交“变更申请”
(三)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将在备案申请提交后对备案进行初审,备案初审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初审结果告知备案者。备案人可在初审完成后通过系统账号和密码登录备案网站查询初审结果,若初审合格,则进入复审程序;若初审不合格,系统提示进行整改;
(四)IDC许可证备案人在初审合格后进入复审程序,请备案人根据系统提示,在初审合格后的10个工作日内携带相关材料到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进行复审,备案复审将在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收到备案材料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复审结果告知备案人。备案人可在复审完成后通过系统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备案网站查询复审结果,若复审合格,公安机关将在备案单位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表》上盖章后交还备案人,证明备案人完成备案;若复审不合格需要整改。
(五)备案人领取加盖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公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表》后即完成备案。
(六)IDC许可证备案信息如有IDC许可证变更,或者备案人终止联网,IDC许可证备案人应及时通过系统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备案网站进行修改。若在备案进入初审程序后需要修改备案信息,备案人应首先通过备案网站向公安机关网络警察部门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将在收到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备案人可在提出修改申请的3个工作日后登录备案网站,依照系统提示进行修改;
IDC许可证续期申请
IDC许可证根据经营的种类不同有效期分为2年,5年跟10年。IDC许可证续期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办IDC许可证的申请;不再继续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善后工作。
IDC许可证变更办理
取得IDC许可证的公司或者其授权经营电信业务的子公司,遇有合并或者分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化、业务经营权转移等涉及经营主体需要IDC许可证变更的情形,或者业务范围需要变化的,应当自公司作出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其中,涉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化、业务经营权转移的,应当符合下列IDC许可证变更条件:
(一)变更后的公司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二)提出申请时,公司的业务已开通并且没有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行为。 办理IDC许可证注销 IDC许可证注销条件: 在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内, IDC业务 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终止经营IDC许可证业务的,应当符合电信管理机构确定的电信行业管理总体布局。
(二)有可行的用户妥善处理方案并已妥善处理用户善后问题。
IDC许可证代办流程
1.贵单位提交IDC许可证代办申请。
1.贵单位提交材料。
2.整理材料(5个工作日)
3.提交通信治理局审批(15个工作日内拿到开办增值业务申请表)
4.提交通信治理局审批发证(30-60个工作日内) 5.审批通过后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为客户发放IDC许可证。
IDC许可证审批注意
1.IDC许可证审批经营者被有关机关依法处罚,不能继续经营电信业务的,原发证机关应当将其经营许可证收回注销。
2.IDC许可证业务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施不正当竞争 3.IDC管理机构应当建立IDC许可证业务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记录和公示制度,对有违法行为记录的IDC许可证经营者实施重点监管。
以IDC为云业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引擎,消费金融和通信云的展示需要实现SDN/NFV技术网络重构;云专线 作为一个新的制高点,提供了核心动力。专线业务的主要类型分为四个方面:网络元租赁、电路专业、数据解决方案和互联网专线 。
客户需求
一、云专线IDC多云(阿里云,腾讯云,AWS,Azure等)数据快速交互,减少自建IDC公共云单点故障风险。
二、实现自建IDC从机房到云专线中转IDC机房冗余互联。
机房专线
数据中心间专线提供全国任意数据中心间的互联专线,分为本地、城际和长途,通过数据中心间专线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灵活的跨地域分布式部署、同城双活、异地容灾。同时在多个IDC托管业务时,借助数据中心服务商的网络能力,实现跨IDC的高速专网体验。云到机房专线方案:
云专线向机房托管客户提供物理专线,用于客户部署混合云网络环境,满足公有云-数据中心之间的业务交互。互联科技与各大主流云服务商深度合作,使得机房内客户更便捷、更快速接入公有云,满足客户高速数据传输需求以及客户多云连接需求。
云交换:以IDC作为客户云交换节点,通过全云连接,满足客户多云交互能力,赋能IDC核心价值,以吸引客户在IDC托管业务增值; 云交付:IDC与公有云之间通过云连接构筑能力曲线,提升客户获取公有云能力,并协同客户交付公有云资源,以资源协作交付方式输出。 方案一:客户机房交换中心
计划实施计划:
客户IDC拉裸光纤(带宽无限)到两个POP节点:优点:
1.客户IDC到POP机房带宽无限;
2.每个链路都可以实现冗余和Cloud3.路由转发控制强,自主性高;
缺点:
1.裸光纤成本高;
2.各Cloud客户之间的数据交互大数据IDC端路由设备控制转发,对客户本地设备要求高;
方案二:IDC做交换中心
计划实施计划:
客户IDC拉主备本地电路(带宽小)到两个POP节点:
优点:1.客户IDC到POP机房带宽小,成本低;
2.由客户在POP机房托管两台设备实现数据交互,可实现主备路由;
3.客户本地IDC异常,不影响各Cloud制造商之间的数据交互,降低风险;
缺点:
各Cloud数据交互需要在之间POP将路由设备放置在机房内会产生额外的设备和IDC托管 成本。
云擎技术致力于打造全球骨干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云连接服务。通过构建云接入平台,帮助客户可高效管理多云。在全球范围内已连接多个公有云,数据中心客户可零距离接入公有云,也可根据云服务商地理位置以及业务的需要,在多家云服务商间进行灵活的业务迁移。 云擎技术作为国内知名的IDC提供商,拥有包括数据中心专线、互联网专线、云专线以及SD-WAN 在内的多种产品,可为您提供专业、灵活、多样性的专线及SD-WAN组网解决方案,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云擎技术客服。
isp资质办理申请条件: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2、有与开发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3、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4、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
5、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6、涉及到ISP管理办法中规定须要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的,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ISP资质申请材料:
1、办理ISP资质单位介绍信。
2、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均为有效复印件(在复印件上加盖本单位公章),验资报告应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清晰复印件)。拟申办移动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非公司企业申请者,应提供《工商预登记核准通知书》。
3、公司近期财务报告,应包含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也是办理全网跨地区ISP资质申请办理的重要材料。
4、公司机构设置及其职能,主要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情况。提供详细的组织结构图,员工数量、学历状况、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各占多少比例,公司法人,股东及主要负责人的简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身份证复印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
5、证明公司信誉的移动网ISP资质申请的相关材料
6、公司与北京移动、提供专线接入的ISP、信息源等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书(清晰复印件)其中专线接入和主机托管的ISP提供商还要提供ISP证的复印件。注意事项:所有材料一律使用A4纸,以便于整理归档。材料第一页和末页落款处盖章,中间页要盖骑缝章。
ISP资质办理流程:
申请ISP资质办理流程:提交申请ISP资质意向——ISP申请资质满足条件——客户提交基本资料及信息表格——编写ISP资质申请材料——所有资料盖章,
签名——在相关部门申请办理ISP核准——领取通信局ISP资质受理协议书——通信管理局初审(ISP牌照申请时间20-60个工作日)——通知领取ISP资质证书。
ISP资质办理时间:
审核ISP资质工作安排 :
(一)自2012年12月1日起,拟经营IDC和ISP业务的电信企业,可按照《实施方案》及相关法规要求,向电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业务经营许可。电信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并对申请企业是否满足申请条件进行审查,依法做出予以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决定。
(二)电信主管部门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IDC、地网ISP资质业务许可申请受理工作后,将视实际情况开展规范、清理IDC、ISP市场工作。
从实践发展看,1999年以前IDC市场刚刚兴起还不太为人所知,但2000年它突然升温, 电信运营商 和IT巨头纷纷加入竞争。传统电信运营商,如 AT&T 和BT,2000年4月宣布 联合投资 20亿美元建立44个全球联网的IDC, 覆盖范围 也包括了 亚太地区 ;新电信运营商,如 Qwest 和Global Crossing,在提出在香港和日本等地建设IDC的计划;国际著名的IT厂商,如 IBM 、 Intel 也宣布了他们的IDC 发展计划 ,比如,后者2000年宣布将在今后4年中投资10亿到20亿美元建造下一代IDC。此外,著名 ISP 和 ICP 公司也不甘寂寞,如 AOL 也在当年宣布将在 东京 开通IDC,等等
国内的IDC市场2000年以来也一度出现过异常火爆的景象。国内有专业顾问公司预测,中国的IDC市场到2003年左右可达近50亿 人民币 的规模,尤其在 互联网产业 现实的收入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短期内吸引了许多公司纷纷涉足该领域。加入 市场竞争 的包括几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像世纪互联、互 联通 、首都在线等一批有互联网公司背景的企业;二是中国电信、联通、 网通 等运营商;三是 清华万博 、中关村科技等背靠IT技术的公司;四是首创、盈动等投资公司和后加入进来的有 房地产投资 背景的公司。另外,境外的IDC公司也准备进入这一市场。但随着 网络产业 泡沫的消退,IDC与托管市场也面临着供给过剩、 市场需求 有限和 恶性竞争 的问题。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 网络基础设施 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 存储数据 信息。
数据中心在早期巨大房间内的计算产业中是有根源的。早期的 计算机系统 操作和维护都复杂,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来操作。连接所有的组件需要很多电缆,进而产生供应和组织的方法,例如标准支架 来安 放设备,提高的地板,以及电缆盘子(被安装在头顶上或升高的地板下)。同样,旧的计算机需要大量的电源,不得不被冷却以防止过热。安全非常重要-计算机非常的贵,并且常常被用于军事目的。控制计算机房间 访问权限 的基本设计方针因此出现。
在繁荣的 微型计算机 行业,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开始高速发展,在很多案例中很少有或没有操作需求。然而,随着信息技术(IT)的发展,操作开始变得复杂,公司渐渐地认识到需要控制IT资源。随着客户端-服务器计算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微型机 (被称为servers)开始在旧计算机房间中寻找他们的位置。便宜的网络设备的可用性,外加网络电缆的新标准,使得在公司内的一个房间中,使用分层设计来放置服务器这种可能,在这个时刻被公认,并不断流行开来。
数据中心的繁荣在dot-com泡沫中来临了。公司需要快速的Internet连接,以及不断的部署系统并出现在Internet上。安装这种设备对于许多小公司是不可行的。许多公司开始创建非常大的设备,被称为Internet数据中心(IDCs),它提供了商业上的系统部署和操作的解决方案。新技术和实践被设计用来处理测量和如此巨大测量操作的操作需求。
从2007年起,数据中心设计、构建和运作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学科。标准文档来自于可信任的专家组,如电讯产业联合会,详细说明数据中心设计的需求。众所周知数据中心可用性的操作 韵律学 能够用来评估商业中断的影响。有许多开发在操作实践中被完成,并且设计了友好环境的数据中心。
IT业务是大部分组织的业务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主要的一个关注点是商业 连续性 ;公司依靠他们的信息系统来运作他们的业务。如果一个系统变的不可用,公司运作可能被削弱或被完全停止。针对IT业务保证一个可靠的基础构造组织,将破坏的可能减到最小,是很必要的。 信息安全 也是一个关注点,为了这个原因,一个数据中心不得不提供安全的环境以保证最小化一个安全突破口的可能性。一个数据中心为了它的主机环境的 完整性 和功能性,必须因此保持高标准。这个通过双份冗余的光纤光学电缆和包含应急备份发电电源被完成
一个数据中心占用一幢大楼的一个房间,一层或多层,甚至整栋大楼。大部分的设备常常放在具有19英寸的 隔层 的机架中。这些机架成排放置,形成一个走廊。这允许人们从前面或后面访问隔层。服务器从1U的服务器到独立 筒仓 的 存储设备 在尺寸上有很大的不同,存储设备要占掉很多块 地砖 。一些设备,像 大型计算机 和存储设备常常像他们的机架那么大,并被放在他们的旁边。非常大的数据中心可以使用集装箱来放置,每个集装箱可以放置1000或者更多的服务器;当有维修或升级需要的时候,整个集装箱会被替换而不是维修单个的服务器。 本地编译 的代码可以控制最小的上升限度。 数据中心的 物理环境 是严格受控的:
移动数据中心
IBM 的Portable Modular Data Center.
现时网上商贸、搜索、云计算公司需要快速部署数据中心,又或 灾难恢复 运用,因此厂商开发了移动数据中心(英语:Portable Data Center)解决方案,将服务器等设备装入货柜,而能够快速搬运数据中心并在短时间内安装操作。
一个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运行应用来处理商业和运作的组织的数据。这样的系统属于并由组织 内部开发 ,或者从企业软件供应商那里买。像通用应用有ERP和 CRM系统 。
一个数据中心也许只关注于操作 体系结构 ,或者也提供其他的服务。常常这些应用由多个主机构成,每个主机运行一个单一的构件。通常这种构件是数据库, 文件服务器 , 应用服务器 , 中间件 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数据中心也常常用于非工作站点的备份。公司也许预定被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这常常联合备份磁带使用。备份能够将服务器本地的东西放在磁带上,然而,磁带存放场所也易受火灾和洪水的安全威胁。较大的公司也许发送他们的备份到非 工作场所 。这个通过回投而能够被数据中心完成。加密的备份能够通过Internet发送到另一个数据中心,安全保存起来。
2021年,IDC发布《 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 》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 IaaS 市场规模为34.9亿美元, 阿里云 仍然占据 市场份额 第一的位置, 华为 与 腾讯 并列第二, 中国电信 和AWS位居其后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工信部称,自 2000 年起,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292 号)规定,
电信主管部门对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开展备案核准工作(即 ICP 备案)。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App 已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 App 与网站同属于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
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向电信主管部门参照网站备案的方式履行备案手续,登记实名、网络资源和业务等信息。
为方便 App 主办者办理备案, App 主办者在填写有关备案材料并实名核验后, 由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或应用分发平台通过“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 ( 即 ICP / IP 地址 / 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备案系统), 向 App 主办者住所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在线提交备案申请, App 主办者无需到通信管理局窗口排队办理。
同时,为降低主办者负担,减少信息填报量, App 备案信息沿用了原有网站备案信息, 对于已履行网站备案手续的主办者,不需要重新填报主体身份信息,仅需补充 App 有关信息即可。
IT 之家从《通知》中获悉,综合考虑 App 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 供者、应用分发平台、 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实际业务情况,《通知》中预留了 10 个月时间作为 App 备案工作的过渡期。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3 月底 ,《通知》发布前开展业务的 App 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级 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 2024 年 4 月至 2024 年 6 月底, 电信主管部门将组织对App 备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仍未履行备案手续的 App 依法进行处置。
《通知》发布后拟开展业务的 App ,应先履行备案手续后再开展业务。
《通知》还称,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 不得为未履行备案手续的 App 提供网络接入、分发、预置等服务。
云擎技术 (广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it生态基础服务供应商,长期服务于全球第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世界500强“南方电网”以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校、医院、多个行业不同规模的互联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2020年3月获得全国固定网数据传送业务/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SP(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VPN(全国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CDN(内容分发网络加速服务业务)资质,2021年获得pdx边缘计算算力调度系统、数据传输运维管理系统、区块链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虚拟网络管理软件系统、base cloud网络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跨平台网络监控系统等多个行业软件系统著作权。2023年与华为云、阿里云深度合作成功签约了大众汽车、车邻居等品牌客户。
立足广州、面向全国,为了实现“让网络世界更加安全”的愿景,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什么是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
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是指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要对本单位管理、运行的公用通信网和互联网及其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单元划分,按照《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11号)的规定开展定级工作,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系统”报送各单元的定级信息。
定级备案是工信部为防止通信网络阻塞、中断、瘫痪或者被非法控制,以及为防止通信网络中传输、存储、处理的数据信息丢失、泄露或者被篡改而开展的工作。
定级备案是工信部要求的网络安全防护项目,属于电信业务年报工作的内容。
通保重点检查对象
1、所有获得电信主管部门许可的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其中,互联网企业是指:取得ICP/EDI/ISP/IDC等许可资质的企业,即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
2、通过公共互联网收集、存储与处理用户信息和网络数据的重要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IP承载网、支撑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共云服务平台、互联网内容分发网络、域名服务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门户网站、即时通信系统、网络交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软件应用商店、移动应用程序及后台系统、公众无线局域网、公众视频监控平台等。
通保基本流程
根据《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已正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进行单元划分,并按照各通信网络单元遭到破坏后可能对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公众利益的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第八条规定,“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将通信网络单元的划分和定级情况向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通信网络运营单位需要将定级报告、符合性评测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材料上传工信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系统。三级通信网络单元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符合性评测和安全风险评估,二级通信网络单元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符合性评测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将相关符合性评测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报送通信网络单元的备案机构。
云擎技术 指导企业按照《网络安全法》、《通信网络安全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从网络安全专业角度帮助企业开展通信网络单元的定级备案、符合性测评、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协助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电信业务运营。
总是有很多人反馈
办理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真的太难了!!!
材料不全,驳回!
业务不符,驳回!
材料内容不对,驳回! 反反复复几个月,就是办不到证!
办理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真的很难吗?
是的,很难!
企业在自主办理的时候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容不符合,材料不合规,反复驳回修改~~~
所以,办证不成功的各位请认真听讲了。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全攻略
1、首先,需要知道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是什么?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有偿信息、网上广告、代制作网页、电子商务及其它网上应用服务的公司必须办理的网络经营许可证 ,国家对经营性网站实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许可证制度。
2、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简称ICP管理办法),国家对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ICP实行许可证制度。
增值电信许可证是网站经营的许可证,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经营性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非经营性网站要办理非营业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备案证。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超出许可的项目提供服务的,由所在地电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关闭网站。
注意:增值电信许可证的成功申办,将保证您网站合法经营的权利。
3、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具体包含哪些类别?
①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包含:
l IDC许可证(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l ISP许可证(互联网接入业务)
l VPN许可证(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l CDN许可证(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包含:
l ICP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l SP许可证(信息服务业务)
l EDI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
l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许可证
l 存储转发类业务许可证
l 呼叫中心许可证
4、您的业务具体需要什么证?
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办理要求
①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独立法人公司,内资公司;
②跨地区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③给至少3名员工近三个月交有社保;
④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6、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材料清单
①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法定代表人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1份;公司的公司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1份;(要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公司章程最好是最新的;
②公司的股东里如果有企业法人股东,需要企业法人股东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彩色扫描件;公司的股东里如果有自然人股东,需要提供自然人股东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公司的股东信息以企业信用网为准;
③企业联系人、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的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原件彩色扫描件;复印件加盖公章1份;(此三人在半年内不离职,学历没有要求);
④企业联系人、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近三个月的社保证明,社保证明包含:公司名称、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缴纳社保期限、社保部门公章;这一项最好在其他材料准备齐全后再办,社保时间必须是近三个月的;
⑤公司法人签字盖公章的从事国内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的依法经营承诺书和股权结构图(签订服务协议后,我公司提供模板);
有了攻略办证就容易了吗?
真不是!材料多、要求高,新手操作问题多,一言不合就驳回!
那怎么办呢?
云擎技术帮助企业快速办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快速取证,轻松过审,满足业务要求。
①渠道优势
l 稳定的办证通道,上报材料及时处理;
l 政府政策调整第一时间通知,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l 为会员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特色服务,包括云服务器、安全服务、负载均衡、域名注册等服务;
②服务优势
l 专属顾问团队,一对一专人贴心服务,客服24小时在线;
l 一站式业务办理流程更省心, 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小项目驳回率;
l 拥有专业的增值电信业务顾问实施团队,不仅能够保证客户顺利取得资质,还能为客户提供恰当的业务优化方案;
l 拥有强大的24小时客服团队,为客户提供全程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平台,让客户可以随时掌握业务资讯动态,随时查询资质申请进度;
l 为企业提供专属备案服务,平均备案速度4.2天,助力客户快速下证!(可提供资质证明)
③技术优势
l 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业务系统和网站;
l 专业的电信技术专家,可以为客户解决在合作资源方面的各种技术难题;
l 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商,拥有充足的服务器硬件和安全技术支持,为企业提供专属VIP三级安全防护空间,并可为企业提供流量负载均衡技术,保证信息安全。
1. (1)APP备案是新的事物吗? (2)是在给开发者带来新的门槛吗?
答: (1)不是新鲜事物;(2)不是在带来新的门槛。
解析: 备案并非新鲜事物,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制度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了。 以前做APP也需要备案,不过那个是给域名备案,然后才能用国内服务器作为后端服务器。 微信小程序很早就要求后端域名必须备案才能成功请求、不得使用IP地址作为请求后端的方式。此次APP备案,无非是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制度的一种细化,而不是新的门槛。
2. “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指的是谁,是三大运营商吗? 答: 为网站而非用户提供网络接入的ISP和IDC;不只是三大运营商。解析: 根据《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 》(信部电〔2005〕 501号) 第四条 本细则涉及的主体有:信息产业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讯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接入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网站主办者”)、IP地址备案单位、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等。 接入服务提供者是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经营者、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经营者以及以其他方式为网站 提供接入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统称。
那您可能会问,那不还是涉及ISP吗? 答: 仔细看,是“为网站 提供接入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统称”,而不是为用户提供接入的。ISP分为为网站提供接入的和为用户提供接入的。这个在ISP证申请表中就可以看到。
图1 ISP证申请表
3. (1)“不得提供接入服务”又是什么意思? (2)是三大运营商给用户安装的未备案APP断网吗? 答:(1)请看解析;(2)不是。 解析:还是根据《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信部电〔2005〕 501号)
第七条 接入提供者是为网站主办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主体。接入提供者应当按照“谁运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对所接入互联网站的管理。
…… (四)接入提供者要杜绝为未备案的网站主办者 提供接入服务,实时搜索已接入的未备案网站信息,及时停止并督促网站主办者履行备案手续。 看清楚,是不给未备案的网站主办者提供接入,也就是不给未备案的开发者用服务器。
而不是三大运营商给你一个上网用户断网。你想用的那些国外软件,不会遵守这个《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的,他们国外的接入商不会“杜绝为未备案的网站主办者提供接入服务”,所以你随便用,没有任何影响。
4. 通知第九条是要求手机给用户安装的未备案APP断网吗? 答: 请看图,《一图读懂APP备案》的第七点解读了那个第九条。
图2 《一图读懂APP备案》截图
5. “小黄游”、“小黄网”等还能上吗?盗版或破解版APP、“爬虫”、“梯子”还能用吗? 答: 能!都能!你现在能用到的任何软件: ①要么是用的国内服务器,肯定是做了网站备案的,到时候他们肯定也会去做APP备案;
②要么是用的国外服务器,不受备案制度的限制,即使他们不备案也能用。
6. (1)会不会有一批个人开发者、初创公司受到重创? (2)备案需要多久? 答:(1)不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大中小型公司,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更何谈“重创”?按规定申请备案即可。
(2)备案审核时长在1~20个工作日不等。备案审核只审查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符合法定形式,并不会下载您的APP审核,开发者可以一边开发,一边申请备案。
7. 个人开发者能做哪些类型的APP?
答: 根据备案制度,申请备案的个人网站、APP 不允许涉及经营性内容,如 “购买”、“买卖”、“交易”、“优惠券”、“电子商务” 等,也不能涉及到 “某公司”、“某俱乐部”等。如果您是个人开发者,APP内容仅是博客、个人经验分享、工具型APP等,您可以申请备案。
8. 必须备案吗? 答: 如果您要想使用国内服务器作为APP的后端,或您想要上架国内应用商店,您必须备案。
否则,您可以使用境外服务器,在境外应用商店上架。
9. 为什么境外服务器就可以不备案直接用? 答: 对于备了案的 APP,通信流程可以大致理解为: ①手机→②基站→③运营商各级交换机、路由器→④IDC网络交换设备及防火墙→⑤开发者租赁的APP服务器 对于没备案的 APP,通信流程可以大致理解为: ①手机→②基站→③运营商各级交换机、路由器→④IDC网络交换设备及防火墙,防火墙检测到未备案,拦截请求,并返回302跳转至未备案提示页面 所谓的“不得提供接入服务”,就是在这里步骤④在IDC机房体现的,而不是三大运营商拦截的! 对于APP开发者使用境外服务器 的,通信流程可以大致理解为: ①手机→②基站→③运营商各级交换机、路由器→④国际通讯业务出入口局→⑤境外IDC机房(没有 安装检测是否备案的防火墙哦)→⑥APP开发者租赁的服务器
境外 IDC机房压根就不安装检测是否备案的防火墙 ,所以境外服务器不备案就能用。
10. 到时候未备案APP不得上架国内应用商店,那么一些优秀的开源软件、国外软件该如何安装?
答: 可以通过境外应用商店或应用商店的国外区下载安装。安卓用户还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APK文件进行安装。
11. 开发者本地或局域网内仅用于练手、测试而不上架应用商店的APP,以及企业内部不使用公共服务器的OA系统、工作APP,或者是家庭NAS相关APP需要备案吗?对于像计算器、记事本这类没有联网功能的APP是否需要备案? 答: 不需要备案。也无法备案,因为不使用IDC机房的服务器的APP,无合法接入商,无法备案。
(注:合法接入商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面向网站而非用户的ISP或IDC资质的增值电信企业)
12. 手机厂商有没有可能会开启“白名单制”,禁止安装未备案APP? 答: 不可能。解析: 正如上个问题所说,那类APP不需要备案,也无法备案。如果只允许安装备案了的APP,势必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手机厂商顶多给你弹个警告,告诉你未备案APP的风险,你可以无视风险安装。
而且,根据APP备案相关文件,只提及了“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不得为未备案的APP提供预置服务”,而没让他们管安不安装、联不联网的事儿。
13. 手机厂商不会开启“白名单制”,那么如何解释“电报”等APP无法安装? 答: 不会。手机厂商目前采取的是黑名单制,只会屏蔽那些危害性极大的APP。解析: 还记得2020年秋那个一打开就会大声播放“O泡时间到”的APP吗?那类APP就被列入了黑名单。黑名单的作用仅此而已,否则,谁能保证以后那种APP不会再欺骗到小白让他们“社死”呢?
那么,您可能会问,“电报”有什么危害呢? 答: 此前,很多骗子诱导中小学生下载电报,然后给骗子租电话卡身份证啥的,影响很恶劣,那帮小孩儿也不知不觉成了帮信罪的罪犯。我们广州市的公安局就劝告过那些小孩早点跟老师报告,并向公安机关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毕竟电报那东西,能阅后即焚,十分不利于反诈啥的,国内警方办案也会因此遇到很多困难。
您看看,YouTube、Facebook、Steam什么的都没禁止安装对吧,唯独电报这种对我国危害性极大的APP才有必要列入黑名单。
14. 为什么十几年前,网上的个人站长那么多,现在很少了呢? 答: 资金问题,个人站长难以盈利,难以承受服务器、域名的花销。解析: 个人站长越来越少,我认为更多的,还是资金原因。因为搭建自己的网站还得注册域名、租服务器,这都是一笔笔开支,而个人站长很难依靠做自己的网站盈利。
而现在网上有很多的专业做博客平台的网站,比如博客园、CSDN等,能免费用,还能开通创作收益,不像自己搭建网站需要自己去各处拉广告商了。这么免费、便捷的东西,谁不爱呢,您说对不对呢。
15. 会不会现在政策很松,以后突然出现类似“版号寒冬”停批备案号的事情? 答: 不会。解析: 备案这东西,永远都不可能出现寒冬。备案就像是(不涉及前置审批的)工商登记,都属于只进行形式审查的东西,而不做实质审查。备案的本质就是,把你的信息登记在册,方便以后出问题能找到负责人。
纵观历史,看看咱们国家哪个备案制的东西出现过寒冬了呢?
16. (1)APP备案制度与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民营企业准入障碍”冲突? (2)工信部是否有权独自颁布规定? 答: (1)这个《意见》是要取消不合理的备案等等的准入障碍,而不是要取消所有备案制的东西,否则那国家不就乱套了吗? (2)另外,对工信部颁布部门规章是否合法,APP备案这个叫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 》,没有颁布新的规章,只是要求各部门、企业按照此前的《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开展工作。 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工信部有权制定。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一条(节选)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法律规定的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17. 这个政策会不会是“温水煮青蛙”,一步步试探人们的接受底线?UP主是不是过于乐观了? 答: 不会的,而且这玩意有什么乐观悲观的。APP备案本来就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恐慌,主要还是一些无良自媒体的歪曲解读、过度解读。
可能工信部的人看了都会感觉莫名其妙,以及对那些自媒体的脑洞感到惊讶。
18. UP主的视频解读是否只是一种对政策的推测?是不是会出现官方到时候的做法与推测不符的情况?
答: 不是推测,我的视频、文章中所有论证都是有法律、规定的原文支撑的,没有任何一句话是推测,都是有确凿的法律、规定作为证据的。
那些说“明年4月才知道什么样”“温水煮青蛙”的,我也不强迫你们现在就接受我视频中的分析,你们到时候看看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如果我视频里面有任何一句话与实际不符,随时欢迎你们来骂我。
附录
为了防止小白看不懂,最后给出文中出现的可能难以理解的法律、规定术语名词表
互联网信息服务: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下文不再重复给出公布及修订时间)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第三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四条 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
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很多人会有个疑惑,海外服务器为什么会比国内的贵呢,是海外服务器的性能比国内的好吗?
其实海外服务器如美国服务器、日本服务器的性能不一定比国内的服务器要高,两者各有优劣,
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海外服务器与国内服务器的区别。
一、服务器的备案
备案是工信部对国内网站的要求,只要网站是放在国内机房的都需要备案。而除大陆外所有机房因为不受国内的管辖范围,所以也就不需要备案。对于备案来说,国内服务器是必须备案的,阿里云后台备案大概需要一周时间,港澳台属于特别行政区,无需备案。而国外服务器是不需要备案的,即买即用,省去了备案的麻烦;所以想要备案的站长可以选择国外服务器或者香港服务器。
二、服务器的访问速度
国外发达国家很多数据中心规模大,接入的国际带宽,访问当地网络或者其他国家,网速是很快的;国内的机房一般都是接电信或者移动的线路,如果是国内用户使用,那在网络体验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是访问国外网络情况就不一样了。因而在访问速度上对于服务器进行选择时,最好以用户群体作为选择标准;比如用户群体在国内的话可以选择香港服务器等国内服务器,反之则可以选择国外服务器。
三、服务器的配置
国内服务器在线路方面受电信,联通和移动的影响,您可以选择不同的线路也可以双线或三线。带宽也有共享和独享之分,根据您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站空间,可以选择虚拟主机,服务器租用托管等不同的业务。国外主要在于网络资源的配置,带宽,线路以及机房规格等方面的差异;当然了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差异,分国家地区来说。
四、服务器的价格
由于国外对服务器的收费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国外服务器在租用的价格上会相对比国内的服务器低,而且国内服务器还有线路,宽带等对价格有一定影响的因素。
五、服务器的技术支持
国内服务器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国人使用习惯,国外服务器虽说在技术上比国内服务器略胜一筹,现在很多国外服务器商都提供中文站和中文客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极大地方便了国内用户购买。
海外服务器跟国内服务器各有优点,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云擎技术是信息安全专家,能无上限防御DDos攻击和CC攻击,阿里云战略合作伙伴,大家有问题欢迎来官网咨询!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互联网、云服务等协作办公的需求越来越多,组建一个高效适用的企业网络,对于提高企业办公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企业组网的方式主要有: MPLS专线、VPN以及SD-WAN等,至于哪一种才是好的解决方案,网宿君认为没有绝对好的解决方案,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解决方案才是关键。下文就不同组网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供参考以便选择。
方式一 MPLS专线
MPLS专线拓扑图(来源于网络)
MPLS专线是运营商提供的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广域网服务专用线路,该线路为企业的专用通道,以用于企业或行业集团用户各分支机构互联,组建内部信息传送网络,已在企业组网的市场上驰骋二十几年。其突出的优点主要有:
可靠性:构建在运营商的网络上,具有足够且灵活的带宽和传输可靠性;
安全性:采用了路由隔离、地址隔离和隐藏MPLS内部网络信息等,可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证。
但因价格高昂、部署周期长、运维复杂、难以规模化应用于云计算及SaaS等原因,在现代企业多样性的场景需求面前已捉襟见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高、预算充分的政府单位、大型企业,或者是企业的关键任务运行上,MPLS专线依然是良好的选择。
方式二 VPN组网
VPN组网拓扑图(来源于网络)
VPN组网是通过公用网络建立的私有数据传输通道,将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上下游合作伙伴、移动办公人员等连接起来的一项技术。这种组网方式的显著优势是:
较低的成本投入:VPN利用的是公共网络而建立的虚拟专网,企业无需花费高额的硬件设备、线路租赁、维护等费用;
部署时间较快:VPN一般是由防火墙或者VPN网关等硬件设备来实现的,路由设备到位后,进行网络配置即可完成;
可实现远程访问:无论是在外地出差还是在家中办公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连接VPN,即可访问企业的内网资源,为远程办公、移动办公提供了技术基础。
随着企业应用场景的变化,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原因,远程办公的场景爆发式增长,VPN业务体验不好、安全有隐患(网关暴露在公网,容易被黑客扫描到并发起攻击,一旦被黑客侵入,内网数据资源则都有被盗取的风险)等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但针对于预算不足、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小型企业,不失为一套适用的解决方案。
方式三 SD-WAN
SD-WAN 即软件定义广域网,其网络架构还是基于公共网络或者专线,但增加了SD-WAN控制器,这也是SD-WAN的管理核心。通过集中控制器,将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等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
随着企业上云、远程办公、数字化管理等场景应用越来越多,MPLS专线和VPN的组网方式已无法满足此类场景的需求,甚至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MPLS专线成本投入大:一方面专线单价高,对于大带宽需求的客户如共有云与IDC打通、多分支或项目部访问总部等,投入巨大;另一方面,专线的网络结构复杂,需要专业的IT运维人员负责,也得耗费较大的人力的成本;
VPN访问体验差:尤其是采用开源的VPN软件,基于互联网平台部署而成的点对点专线网络,不可避免会受网络高峰期的影响,常常伴有网络波动、网络丢包等问题。软件稳定性也有潜在风险,容易导致VPN通道中断,影响正常办公;
部署周期长:MPLS专线因为运营商都是本地化行政办公,导致跨区域、跨境的工单审批时间长,审批完后再进行部署,往往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VPN一般是由防火墙或者VPN网关等硬件设备来实现的,必须采购硬件设备,在大型企业中,硬件设备的采购往往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招投标流程。即使是中小企业无需招标,采购新设备到安装上架,也将耗费一周的时间;
VPN和专线的运维复杂:出现问题时不仅需要专业的IT人员,而且MPLS专线对于企业无监控机制,很难找出问题点,VPN也仅能监控自身的设备性能,无法监控网络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都增加了运维的难度。
而SD-WAN具备灵活组网、快速部署、高性价比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了企业组网的首选解决方案!据Gartner报告称,到2023年,将会有90%的企业采用SD-WAN来实现企业组网。使用这样的组网形式,可以给企业带来:
第一, 降本增效:SD-WAN的组网形式,在功能的实现上比专线更加丰富,而成本投入较专线相比可节省50%以上,尤其是SD-WAN可与公有云互通、进行移动端部署等,更适合企业上云、移动办公、SaaS应用等场景的应用;
第二, 提升访问体验:SD-WAN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实现链路无感知切换,保证访问质量。还可根据管理员的配置策略,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保证关键应用(如视频会议、OA系统等)或关键用户的链路质量和访问速率;
第三, 部署简单,快速接入:SD-WAN支持硬件、软件、客户端等多种部署方式,可实现“零接触部署”,最快15分钟即可完成,且分支机构无需专业IT人员也能完成组网部署;
第四, 运维方便快捷:可视化的运维管控平台,管理员可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能及时确认网络情况,快速定位网络问题,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
4 月 10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通告,部署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
通告提出,将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开展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对四地试点实施方案和实施条件等开展评估论证,并作出批复。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 数据中心(IDC)、内容 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试点开放业务经营主体注册地、服务设施(含租用、购买等设施)放置地须在同一试点区域内,不得购买、租用本试点区域外 CDN 等设施开展加速服务。ISP 业务服务范围仅限本试点区域,且需通过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接入设备对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他业务服务范围可面向全国。
通过试点扩大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推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丰富电信市场 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深入参与国际合作,形成立体化制度和安全监管 体系,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附工信部官方一图读懂内容: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是五年 ,次年就要进行年报。常见的资质包括ICP许可证、EDI许可证、ISP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 等等,那具体年报流程是什么,除了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报时间
如icp 年报的窗口期是每年1~3月,需要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填报年报信息,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每年4月,对未按要求报告年报信息的企业,限期一个月内补正。
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报操作流程
1、首先咱们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登录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2、然后填写登录名和密码,输入验证码 进入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然后选择年报月报管理
3、进入界面后,选择年报管理
4、需要填写企业借本情况表,企业服务质量表,网络信息安全表,和第二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统计表,
每一张表按照上面提示填写,一般填写基本资料,财务资料,网络信息安全等资料
第一张企业服务质量表
第二张是一个基础表
第三张表内容多的,需要填写的资料也比较多每一个框里都要填写相应的制度内容等
第四张表基本是财务数据,
根据自己报表上面的内容直接填报就可以了
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年报公示
提交信息
每年1 ~ 3月,各企业通过“通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地报告年报信息,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每年4月,对没有按要求报告年度报告信息的企业,在一个月内纠正期限。
社会公示
每年5月,通信管理局都会向社会公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公示的年报信息(关于商业秘密的信息除外)和参与企业选择公示的年报信息。
年报提取检查
每年5~9月,通信管理局通过书面检查、现场验证、技术检查等,检查各企业的年度报告信息及合规性等。提取检查发现企业有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理。
信用记录
每年5月,通信管理局都会将不履行年报义务的企业列入通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相关企业补充履行年报义务后,转移不良名单。所以说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年报是一定要做的。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5月2日,科技巨头微软的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吉隆坡宣布,微软将在未来4年中,投资22亿美元于马来西亚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包括此前在访问东南亚期间,宣布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的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50亿美元。
在印度尼西亚,微软承诺将投资17亿美元建设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并帮助印尼250万人接受人工智能技能培训。这一投资被视为微软在印尼经营业务29年以来的最大一笔投资,预计将极大地推动当地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
泰国方面,微软计划在该国投资10亿美元,承诺当地第一个数据中心的设立计划和AI基础设施的构建及AI技术培训等,可为超过10万人提供AI技能机会,并支持当地的开发者社区。
这些投资计划的背后,是东南亚地区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南亚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互联网经济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有望达到17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以新加坡为核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互联网经济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国内企业也正处于对外探索、寻求合作的发展进程中。
2024年3月,“中国IDC圈企业俱乐部”联合“数字产业商学院”发起『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全球行』活动,带领会员企业探访全球数据中心热点市场及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地区,共同探索国际市场,助力中企出海,致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链接国际顶级资源的交流平台。
全球行活动汇集国内外企业领导圈层决策人,一同参访知名数据中心、学习前沿科研技术、对话高科技企业、会见政府主管部门、汲取商协会出海经验等,现场实现业务拓展及合作接洽,有效积累圈层人脉、探索未来图景,全方位助力中企开展国际事业。
构建以智能算力为主,新一代超算、云计算、区块链等多元协同的城市算力供给体系。重点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石景山、门头沟)等E级智能算力高地。”——《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
“逐步合理提升智能算力占比,支撑大模型算法创新升级,为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普惠智算资源。到2030年,智能算力占比超过45%,智算中心数量突破20个。”——十问,读懂《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
“到2025年,新片区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级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体系。临港将大力提升算力规模与效能,力争总算力超过5EFLOPS,智算占比达到80%。”——《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集聚发展新型算力赋能新质生产力若干政策》官方解读
……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智算需求高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极,各地方正通过政策条文积极引导以智算为主的算力体系的建设。这一过程中,智算产业需要实现多个层面的升级。其中,智算中心的建设发展是关键点之一,而从传统数据中心升级优化为智算中心,则需要在散热、储能、新能源技术等方面需进行多种突破,且技术的应用还深受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技术创新挑战
智算中心的发展涉及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包括网络的高速互联、新进存储的应用、散热的高效低碳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具备复杂性与系统性,从技术创新本身而言便有着较大的难度。
以网络的高速互联为例,在构建高效安全算力网时,高效安全的网络是基础条件,这就需要研发部署400G、800G乃至带宽更高的传输网络,并要减小信号衰减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隐私性,要通过使用高速网络接口卡、高速交换机、网络智能化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等来实现,每项技术均需做好适配,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此外,技术的发展还强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这些均是智算技术亟待优化的方面。
产业链整合挑战
智算中心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体系,涵盖了上游的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中游的智算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等,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是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推广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智算产业上中下游协同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这表现为多个方面,如标准化与兼容性问题,以液冷为例,其被认为是智算中心的制冷标配,能够有效满足智算中心的散热需求、降低PUE、减少碳排放。但目前液冷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会造成不同系统与体系间兼容性较差,无法实现产业链间真正的互联互通,不利于液冷的研究、生产、推广等;如由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上中下游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协同难度较大,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研究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等。
人才培养挑战
智算中心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的行业,高层次人才是推动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因素。
这体现在方方面面,从智算的供给建设来看,智算主要以GPU的应用为主,功率密度、机房密度、制冷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这影响了智算中心的设计、建设、运营,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来进行优化创新;从智算的应用来看,如何更好地进行赋能,高效低成本地推动大模型的发展、业务的拓展等均同样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
针对此,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高校、产业、社会等正加快推动人才的培养,如中卫持续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九大保障性工程之一便是人才培养,如武汉大学提出体系化进行数智人才培养方案,数据智算是其中的重要模块。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设置专业的智算产业相关课程,通过多种手段,智算人才的培养体系正快速构建。
国际合作与国产化能力挑战
在智算中心领域,国际合作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此方面依旧通过健全国际合作机制等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智算供给与效率的提升,并为智算中心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这也意味着智算中心建设与发展需要增强国产化技术能力,加大投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确保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同时,为了推动国产智算产品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国产技术的产业化能力,促进国产技术的市场化。
综上所述,智算中心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提升国产化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产技术的提高。进而在多项政策引导下,在当前良好的智算产业的发展环境与条件下,实现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智算产业的生态构建与合作,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将于2024年6月中旬在深圳举办“中国智算生态发展大会”,大会将邀请院士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大模型企业、智能算力供应商、云厂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企业、服务器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共促产业链上下游交流与共赢。
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认证一直以密码为核心驱动,致力于为用户构建身份可信、行为可信、电文可信、数据安全的网络空间。2023年,数字认证聚焦数字中国建设,创新推出“鲲密”密码算力平台、数字政府、数据安全、后量子密码等解决方案,为政务、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电信、企业等数十个行业提供安全可信的数字信任支撑,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发展蓄势护航。
IDC报告还显示,由于经济环境较为低迷,2023全年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受此影响,同比增速放缓至4.7%,不及预期。但随着应用方案的逐渐成熟和用户部署场景的不断扩展,未来市场依然向好,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数字认证也将继续加大在数字身份、数字信任、云安全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紧跟数字发展趋势和潮流,不断赋能行业应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近,小编在浏览网站的时候无意间刷到了一条贴子,上面的内容是:网站没BA会不抓取?,那么网站备案是不是很重要呢,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
小编也是在网上找到了以下3点:据网传有搜狗搜索部门辞职的工程师内部消息传出,工信部疑似要求所有搜索引擎,对未备案网站人为降低抓取率
第一、域名因素
因为cn域名一般价格比较低,所以会被一些大佬用来搞站群和违规网站,所以cn域名比com域名难收录。
第二、服务器因素
因为网站的服务器如果使用国外服务器,国内对于这些网站内容管控不好搞,所以国外服务器比国内服务器难收录。
第三、域名BA因素
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几年新网站收录持续走低,圈内的站长应该都懂,但是根据透露,新站收录难原来不是百度,360,搜狗等这几家搜索公司有能力掌控的,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有关部门对他们下达了相关通知,大致要求就是在网站这块,对于未备案的新网站这些搜索引擎,需要人为的“帮”他们降低下抓取率和收录率,背后的意思就是希望国内的网站尽量都搞上备案,越来越正规。
对站长来说,网站被百度收录是非常重要的事,但是有时网站的收录很慢,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来让收录变快呢?
1、主动推送的收录速度是最快的,我们建议您定期将网站内新增高质链接通过此方式推送给百度,以保证该链接及时被百度发现。注意是新增高质链接,如果多次提交历史链接、低质链接,会导致我们不再信任您提交的数据。
2、自动推送:无需站长汇总URL再进行主动推送操作。借助用户的浏览行为来触发推送动作,省去了站长人工操作的时间。
3、sitemap功能可以用来向百度提交历史数据和重要数据,或者将一些定期例行更新的网页通过sitemap提交给百度。
4、在以上推送方式出现问题时,或者新制作的专题页无法通过实时推送提交时,手工提交也是值得信任的链接提交工具。
最后要不要备案? 如果我们是正规行业、如果我们有备案资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建议备案之后再操作网站。毕竟现在无论是百度、还是搜狗、都有要求。
—— 国内IDC同行关注度转移到海外
国内IDC同行在供过于求,IDC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疯狂内卷。笔者近期也和一些IDC公司资深人士进行探讨,目前国内IDC行业处于供过于求下,多少有点谷贱伤农。更简单一些说,尽管国内利率走低,但IDC价格已经变得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叠加用户需求不振,处于平缓下降/行业规模在萎缩的情况(整体市场规模下降,收入/利润率下降)。
或者大家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过去一些较健康租赁价格的时候,这些数据中心近1-2年随着租约到期,最终客户不断腾挪到其他更廉价数据中心,当然这个也和用户整合数据中心资源有关。但总体而言,互联网和金融型客户的有效IT 容量(MW)计算并没有增长多少,但租金单价下降很快(近3年的IDC价格出现腰斩甚至股斩),导致 MW容量 x 租赁单价 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市场的数据中心租赁市场的业务空间其实在下降。
于是乎,这个大环境下,国内主流第三方IDC投资变得很谨慎,投资决策要经过起码的三重保障(保底收益 + 保底承诺容量 + 保底租约年限),否则要么降低自身成本减肥增瘦,要么躺平不动。对应这三重保障考虑下,国内目前数据中心行业问题还是在于低价,低利润,低品质,低信用,低资产流动性……这些因素,导致在客户面前,只要大量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善,总会有一些公司用低价换取订单。改变客户采购评选策略,是非常难的事。除非客户指定使用某新技术或要求,并且支付合理的价格,否则大多数新技术价值,会被大环境吞没。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在追求Capex为优先指标,创新的产品/服务,必然有特殊价值或者有一定风险,这些决策需要灵活采购流程支持,同时有一定溢价才能形成正循环。
连IDC公司都不怎么赚钱,做产品和技术公司,从价值链角度分析,要挣更多利润,要么从IDC公司里面抠出来,要么从客户口袋抠出来,但下游价格已经锁死了利润空间,上游做技术和设备的毛利率也是相对透明,下游不行,上游市场竞争环境也很恶劣,很难有超额利润的空间,很多做设备制造的公司实际上日子过得非常难,很多都在亏损……
自身有实力的公司,会提前布局海外,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方式,业务方式等来迎合更多海外市场需求。例如万国数据,近2年不断减少国内投资,并增加海外投资金额,海外投资未来会高于国内投资。
国内IDC同行在供过于求,IDC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疯狂内卷。笔者近期也和一些IDC公司资深人士进行探讨,目前国内IDC行业处于供过于求下,多少有点谷贱伤农。更简单一些说,尽管国内利率走低,但IDC价格已经变得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叠加用户需求不振,处于平缓下降/行业规模在萎缩的情况(整体市场规模下降,收入/利润率下降)。
或者大家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过去一些较健康租赁价格的时候,这些数据中心近1-2年随着租约到期,最终客户不断腾挪到其他更廉价数据中心,当然这个也和用户整合数据中心资源有关。但总体而言,互联网和金融型客户的有效IT 容量(MW)计算并没有增长多少,但租金单价下降很快(近3年的IDC价格出现腰斩甚至股斩),导致 MW容量 x 租赁单价 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市场的数据中心租赁市场的业务空间其实在下降。
于是乎,这个大环境下,国内主流第三方IDC投资变得很谨慎,投资决策要经过起码的三重保障(保底收益 + 保底承诺容量 + 保底租约年限),否则要么降低自身成本减肥增瘦,要么躺平不动。对应这三重保障考虑下,国内目前数据中心行业问题还是在于低价,低利润,低品质,低信用,低资产流动性……这些因素,导致在客户面前,只要大量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善,总会有一些公司用低价换取订单。改变客户采购评选策略,是非常难的事。除非客户指定使用某新技术或要求,并且支付合理的价格,否则大多数新技术价值,会被大环境吞没。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在追求Capex为优先指标,创新的产品/服务,必然有特殊价值或者有一定风险,这些决策需要灵活采购流程支持,同时有一定溢价才能形成正循环。
连IDC公司都不怎么赚钱,做产品和技术公司,从价值链角度分析,要挣更多利润,要么从IDC公司里面抠出来,要么从客户口袋抠出来,但下游价格已经锁死了利润空间,上游做技术和设备的毛利率也是相对透明,下游不行,上游市场竞争环境也很恶劣,很难有超额利润的空间,很多做设备制造的公司实际上日子过得非常难,很多都在亏损……
自身有实力的公司,会提前布局海外,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方式,业务方式等来迎合更多海外市场需求。例如万国数据,近2年不断减少国内投资,并增加海外投资金额,海外投资未来会高于国内投资。
国内IDC同行在供过于求,IDC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疯狂内卷。笔者近期也和一些IDC公司资深人士进行探讨,目前国内IDC行业处于供过于求下,多少有点谷贱伤农。更简单一些说,尽管国内利率走低,但IDC价格已经变得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叠加用户需求不振,处于平缓下降/行业规模在萎缩的情况(整体市场规模下降,收入/利润率下降)。
或者大家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过去一些较健康租赁价格的时候,这些数据中心近1-2年随着租约到期,最终客户不断腾挪到其他更廉价数据中心,当然这个也和用户整合数据中心资源有关。但总体而言,互联网和金融型客户的有效IT 容量(MW)计算并没有增长多少,但租金单价下降很快(近3年的IDC价格出现腰斩甚至股斩),导致 MW容量 x 租赁单价 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市场的数据中心租赁市场的业务空间其实在下降。
于是乎,这个大环境下,国内主流第三方IDC投资变得很谨慎,投资决策要经过起码的三重保障(保底收益 + 保底承诺容量 + 保底租约年限),否则要么降低自身成本减肥增瘦,要么躺平不动。对应这三重保障考虑下,国内目前数据中心行业问题还是在于低价,低利润,低品质,低信用,低资产流动性……这些因素,导致在客户面前,只要大量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善,总会有一些公司用低价换取订单。改变客户采购评选策略,是非常难的事。除非客户指定使用某新技术或要求,并且支付合理的价格,否则大多数新技术价值,会被大环境吞没。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在追求Capex为优先指标,创新的产品/服务,必然有特殊价值或者有一定风险,这些决策需要灵活采购流程支持,同时有一定溢价才能形成正循环。
连IDC公司都不怎么赚钱,做产品和技术公司,从价值链角度分析,要挣更多利润,要么从IDC公司里面抠出来,要么从客户口袋抠出来,但下游价格已经锁死了利润空间,上游做技术和设备的毛利率也是相对透明,下游不行,上游市场竞争环境也很恶劣,很难有超额利润的空间,很多做设备制造的公司实际上日子过得非常难,很多都在亏损……
自身有实力的公司,会提前布局海外,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方式,业务方式等来迎合更多海外市场需求。例如万国数据,近2年不断减少国内投资,并增加海外投资金额,海外投资未来会高于国内投资。
来源:GDS 2024Q1季报
虽然海外业务增长潜力和市场健康度更高,但中国数据中心公司进军海外需要面临更多复杂的挑战,笔者在此列举一些主要问题,抛砖引玉:
挑战①:不同的融资环境和要求
这两年美元资本从国内撤离,而国内IDC其实缺乏流动性(很难上市和REITS),以前靠一级市场并购,但现在一级市场的买方背后的资本都不愿意投资,好些公司流动现金流或去债务杠杆情况下,过往并购标的有时候可以有资源型并购为目的,现在变成有经营现金流估值模式下并购为主。
而国内建设IDC方式,通常会利用总包垫资,设备供应商垫资方式,在有客户后再进行银行融资的方式。而国内银行融资利率都在下降(经济压力实在大),而国外融资环境其实很难,特别是美元利息高企的情况下。简单来说,如果买美债啥都不干,都有5%以上收益,那么IDC的投资回报要求就肯定要比这个基准更高,这也导致了海外的债务融资成本比国内高一截。同时海外融资往往会考虑项目融资,靠供应链垫资很难走通,项目融资方式需要更多收入保底(客户合约)。这就要求海外更复杂的融资环境下,还要确保能拿到客户订单,提升融资信用。
当然,抛开债务融资,还可以做股权融资,但海外融资就面临资本结构问题,需要评估如何选择不同的投资者,兼顾海外业务便利性和合规性。国内在海外业务做得比较成熟的公司,都逐渐改变股权结构适应海外业务变化,并且可以把国内和海外业务分别融资,例如万国数据最近财报披露的GDS-H和GDS-i 架构,就是为了更好开展海外业务而设立。
来源:GDS 2024Q1季报
挑战②:不同客户对IDC解决方案要求
海外数据中心,可以有各种不同产品和业务模式,对应匹配还有组织架构。笔者和好些国内IDC公司交流,其实对不同业务模式怎样做,对应技术方案到客户沟通,理解客户需求层面,对比海外公司差距蛮大……
国内所谓零售和批发,海外有更多Solution/product形态,要理解这些不同做法背后技术,商务合约,客户逻辑,财务分析,交付方式需要很多know-how,笔者在之前公众号文章有所解释,读者可以回顾以前文章。
DC公司产品,或者说解决方案,一般分为不同交付层面。主要:Powered Shell,即Shell-ready + Power;Data hall ready,即海外典型交付界面;Rack ready,即国内典型的包干到机架交付;
挑战③:电力市场理解
海外数据中心,如果用国内包电包租,很容易因为电力市场波动性太大中招……但是海外电力市场,在相关电力容量申请时候,需要了解当地电力政策,包括Sustainability相关情况,每个国家都和国内多少有差异。而且海外申请用电,牵涉到电力供应协议里面的保底容量部分,也就是Demand Charge里面,如果需求不达标会支付违约金,这是国内基本没有的情况。
Hyperscale项目的最大前期风险和门槛,未必是土地和网络,恰恰是电力和能源。
想象一下,现在大客户希望选择的场地已经不是10~20MW规模,起码100MW起步的话,变电站就是一个必选项。而变电站就需要前期投入成本,即使没有客户,同时海外电力政策要求用户承诺供电使用容量(负载),否则就有罚金……这些条件都使IDC生意变得更加苛刻,
---- > 没客户 = 无负荷,有可能赔钱给电力公司;
---- > 为了快速增加客户负载,就要求很强Sales能力,交付能力等……获客和交付能力就是瓶颈,而客户又希望看到变电站才会考虑租用……
除此之外,美国好些客户对Sustainability还有更多要求,如果要做美国公司,除了熟悉欧美数据中心市场外,还需要契合一些美国用户对Sustainability要求,这些都是挑战,当然也可以做成价值。
挑战④:工程交付能力和产品技术合规性
海外客户,还有相对成熟国家,租约里面对交付都有明确规定,而且有相应的违约罚则。国内很多时候交付质量可以采取后补的情况,但海外好些客户对测试验收有较高要求,并且和RFS深度关联,过度承诺交付时间出现交付质量问题,同样未必能够满足测试验收要求,一样会变成延迟交付违约。或者快速交付过程中,一些客户还要求有EHS报告,国内一些工程交付管理上不足,未必满足EHS要求,最后也会导致晚交付……
海外项目,面临着本地化设计顾问,交付管理,施工方的情况。使用的一些产品,都要满足设计和交付需求。欠缺国际化能力的公司,往往没有必要的英语文档,这会导致当地设计顾问不理解产品,或者安装商安装错误等一大堆问题。特别是,一些海外少用的技术/产品,这些对于海外工程设计到交付层面都是陌生的产品,使用时候要谨慎。一些国家,例如日本,一些本地很少用的品牌,或者产品技术,还会拒绝安装。
国内公司习惯国内环境,对海外技术合规性其实了解不深,国内设计院对海外安规也未必多了解。要获得这种know-how,稳妥方法当然是依赖海外设计顾问,还有增加各种产品选型和spec层面review,shop drawing审查等……
确保交付的产品,工程等符合质量标准和交付时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发现,国内一些电气产品,其实只有3C认证,没有CE/UL认证,合规性要求在数据中心独立第三方验收,安全性年度审查,还有后续运营出现问题,都会带来隐患。
简单一些讲,如果IDC开发商用了不满足客户,当地安规产品,客户是可以拒绝验收。当然,有些IDC公司把末端白地板的设备,例如机架PDU等放入客户界面,那么客户给出的Spec,就要注明电气安规要求,否则出现SLA问题,IDC公司完全可以把部分责任归咎于客户选用了不合规产品导致,这在SLA出现问题后的争议处理上,变得更加复杂。
总而言之,国内和海外产品认证条件,安规和海外不一样,具体购买前一定要确保认证满足当地要求。笔者曾经遇到一个海外案例,工业连接器使用某品牌,该品牌产品没有获得CE认证,然后带有该工业连接器产品需要拆除,重新更换,IDC公司为了赶交付期,不得不重新下单一批满足安规产品并且空运,这是个深刻的教训……
挑战⑤:政治与法律环境
中国数据中心公司在海外扩张时面临的法律合规挑战包括数据保护法规、隐私法以及网络安全法律等。例如,在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必须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并对数据泄露负有严格的责任。海外很多业务,无论采购产品,服务,工程,还是形成收入,首先要有本地注册实体,也会纳入当地征信系统。如果牵涉数据中心重资产开发,一定要满足开发/投资资质合法性为前提,合规运营不但是本地合规,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也要满足目标客户的合规性要求(例如资本结构和来源多样性)。不遵守这些规定可能导致高额罚款,这对中国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财务和声誉风险。
另外,国内数据中心合约有很多中国特色文档结构和条款,这些条款在海外未必适用。同时海外的当地法律体系一般为英美的基本法系,且法律文件往往是英文。很多合约文档都需要遵从当地法律体系,生搬硬套国内合同条款一不小心后续出现合约纠纷处理起来更吃力不讨好。
中美贸易战期间,一些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受到了限制,这直接影响了它们在全球数据中心领域的扩张计划。此外,不同国家对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这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持续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以避免潜在的政治风险。
挑战⑥:语言差异、商业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工作方式
海外运营,难免出现公司以中国人和华人为主,出发点当然是语言文化同宗同源,有更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但随着要接触更多欧美客户,就需要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中国数据中心公司在海外本土化将会面临不断融入海外工作方式和习惯。例如:
人才本土化:招聘当地员工,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才;
管理本土化:建立符合当地文化和商业习惯的管理团队和流程;
新加坡已经在逐步推行(非强制)的4天工作制,国外对雇员要求和保护,更多公众假期(通常有15~20天)。跨国运营需要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诚然中国本土有供应链优势,但具体落地层面需要更多人才和组织能力进行机制匹配。如果把海外业务拓展想象成一个创业的过程,首当其冲是组建一个靠谱的,经验丰富的海外业务端到端运营团队。相当于建立早期创始人团队,其实是很高门槛,这些人才都要花费不少钱,这需要资本,资源还有团队愿景等构建才行。
挑战⑦:客户AI技术方案需求
现在海外算力需求非常强劲,很大程度也是国内公司合规性以及中美贸易战对GPU算力芯片出口管制,在国内买不到英伟达的GPU。而且英伟达在生态环境中不断拓展,变成NCP作为签约方和技术选址方,整个IDC技术方案就变成要满足NCP(AI-Ready),北美和欧洲数据中心,好些客户已经在讨论60~80kW 机架供电和制冷需求。笔者预判亚太市场进入这种高密度应用也就12~18个月,但IDC开发周期也是18个月附近,那么IDC是否会有更多技术适配性风险,这都是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现在海外除了讨论液冷,高密PDU和母线等都会成为客户关注焦点。例如Vertiv 不惜花费巨资收购E&I,其背后也是看到高密配电的解决方案增长需求和潜力。国内很多技术路线和方案的争论,将会在这波AI高密度算力下出现更清晰的方向,大家拭目以待。
随着人工智能(AI)应用加速落地,数据中心作为支撑AI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这不仅将重塑科技行业格局,更将深刻影响能源行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
最新研究指出,受AI、数据需求增长以及能效提升速度放缓等因素推动,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有望在2015-2020年基本持平后,到2030年增加一倍以上。
这一趋势对美国电力行业影响尤为深远。研究预计,在制造业产出提高和电气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电力需求将从过去20年平均年增长不超过0.5%,增长为8%。其中,数据中心将成为最关键的增长引擎。
那么,数据中心和AI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024年4月28日,Goldman Sachs发布了一篇名为Generational growth Al,data centers and the coming US power demand surge的深度报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量化分析。
研究者预计,2023-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数据中心用电量占美国总用电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提高至2030年的8%。
若剔除加密货币挖矿,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比2023年增加约650太瓦时(TWh),相当于目前英国全年用电量的两倍。
其中,AI领域的用电量增长最为迅猛。按照基准情景估算,到2030年,AI领域的用电量将比2023年增加约200太瓦时,占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的20%左右。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是AI计算需求飙升的主要推手。以单次搜索耗电量而言,ChatGPT约为传统搜索引擎的6-10倍。
报告特别指出,随着AI从训练为主逐步转向规模化应用,以及算法迭代优化和芯片制程工艺的不断进步,AI芯片的能效虽在持续提高,但由于应用需求增长更快,AI领域的总体用电量仍将大幅攀升。
这意味着即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AI领域的用电量增长仍将超出预期。
面对数据中心和AI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美国电力公司需要投资新增发电装机和电网设施来保障电力供应。
据测算,为满足数据中心驱动的新增电力需求,到2030年,美国电力公司需投资500亿美元用于新增发电项目。
其中,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可能分别达到60%和40%。这将推动美国天然气需求到2030年新增约33亿立方英尺/天,相当于目前水平的10%。
报告强调,数据中心所在区域的电网改造压力尤为突出。以北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走廊"为例,当地电力公司多米尼安能源公司不得不暂缓数据中心并网,全面评估电网改造方案。
通过与区域电网组织的协调,该公司计划新建两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并购买50亿美元输电项目,以满足当地数据中心的供电需求。
放眼全美,预计2024-2030年,美国电力行业输电和配电领域将分别投资2600亿美元和4650亿美元,而发电领域投资将达到6650亿美元,这意味着"三位一体"的电力投资额将比前4年增长约38%。
在电力需求激增的同时,数据中心和AI的崛起,也为美国油气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根据基准情景,到2030年,数据中心将为美国天然气需求贡献约33亿立方英尺/天的增量。为保障供应,美国须新建约61亿立方英尺/天的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的管道建设规模,可能远超这一预测值。研究给出了两种乐观情景:一种情景假设,所有天然气机组满足的数据中心新增用电,都需要配套扩建管道,由此测算到2030年美国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需扩大123亿立方英尺/天,管道投资规模约150亿美元;另一种情景更为激进,假设到2030年,所有数据中心新增用电100%由天然气机组提供,且全部需配套扩建管道,据此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需扩大205亿立方英尺/天,管道投资额高达249亿美元。
图片
可以预见,天然气需求和管网投资的爆发式增长,将为美国油气行业中游公司带来巨大机遇,相关公司年EBITDA增量可能高达41亿美元。
显然,在AI推动下,数据中心正成为决定美国电力和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新一极"。对电力行业而言,数据中心不仅带来电量增长,更为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然而,能源供需的结构性变化,也给监管机构和电网运营商出了不少难题。保障电力供应可靠性,防范电网瓶颈,协调各方诉求,将成为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同样,数据中心的区位选择对当地电网改造压力影响极大,如何因地制宜完善机制,引导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也将是一大挑战。对油气行业而言,数据中心虽为需求增长打开新局面,但管网投资能否及时跟进仍存在不确定性。
开发商反复权衡投资回报率,环境团体对化石能源横加阻挠,加之土地征用难度加大,都可能延缓新管道投产进度。此外,各州在数据中心招商引资上的激烈竞争,也可能加剧管网规划的复杂性。
总的来看,数据中心和AI引发的能源变局充满机遇和挑战。电力和油气行业应主动求变,深化合作,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方能在AI新赛道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总结自该报告
自6月20日以来,印度尼西亚国家数据中心 遭受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200多个机构服务中断。此次攻击由名为Brain Cipher的勒索软件发起,黑客索要高达80 0万美元的赎金(约1082万新元)。印尼政府表示,不支付赎金
印尼国家和地方机构网站近日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导致包括移民局等政府机构网络瘫痪。
在此次攻击中,雅加达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的移民服务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大幅增加。尽管面临巨大压力,印尼政府坚决拒绝支付赎金。6月24日早上,移民服务已经恢复正常,其他受影响的服务也在逐步恢复中。
印尼通信和信息部高级官员萨穆埃尔表示,这次网络攻击不仅影响了移民服务,还中断了包括投资许可在内的多项公共服务。他强调,政府正在全力恢复这些服务,同时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合作,调查并试图破解黑客的加密。
印尼通讯和信息部长布迪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政府不会支付赎金,并强调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措施以防范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
这起事件不仅对印尼国内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随着印尼政府和安全专家团队努力应对这场网络攻势的后果,国际合作和积极防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起事件敦促各国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的紧迫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免受此类恶意攻击。
在IDC的调查中,技术决策、财务和运营系统被认为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最有可能影响其组织未来竞争地位或商业模式的业务领域之一。AI技术的引入将使得企业在技术决策上更加高效和精准,同时优化财务和运营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例如,AI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分析,帮助企业实现财务预测、风险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关键环节的优化。
在不同地理区域中,亚太地区的受访者特别强调了GenAI对客户参与、体验和支持的深远影响,AI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客户体验,通过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情感分析等手段,增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粘性。同时,AI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他考虑因素:
尽管IDC的调查主要聚焦于上述三个领域,但还考虑了其他四个业务领域:客户获取和销售、产品设计与开发、数据驱动的决策、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在这些领域中,AI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颠覆性影响。
例如,在客户获取和销售方面,AI可以通过精准营销、智能推荐等方式提高销售效率和转化率;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AI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创意设计和优化,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
IDC的调查揭示了技术决策、财务和运营系统以及客户参与、体验和支持是三个最有可能面临AI颠覆的行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I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它正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企业应积极拥抱AI技术,探索其在自身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和潜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2024年6月29日,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盛大召开,标志着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的崛起,为我国算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大会以“共筑绿色算力网络,共赢人工智能将来”为主题,会聚了政府指导、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等各界人士,共同讨论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融与创新开展。在全球范围内,算力已成为权衡一个国度或地域数字化程度的重要目标,而绿色算力则是完成可继续开展的关键途径。
此次大会在呼和浩特的成功召开为行业提供了政策解读和方向指引,有助于 推进 算力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智能化 晋级 。 经过 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可以促进产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 开展 。 同时,大会 展现 了最新的绿色算力技术和人工智能 使用 ,为行业提供了技术交流和创新 协作 的平台。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 推进 数字经济的 开展 。此外,大会讨论了绿色算力的 规范 制定和产业生态的构建,有助于 构成 一致 的行业标准,构建 安康 、可 继续 的产业生态。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所在地——和林格尔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 凉快 枯燥 的气候、 波动 的地质条件,为数据中心的 建立 和运营提供了 自然 优势。内蒙古 丰厚 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绿色、经济的电力支持,有助于降低运营 本钱 , 完成 绿色 开展 。 作为“东数西算”战略的重要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在 国度 算力网络中占据重要 位置 ,有助于促进东西部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和林格尔新区依托 国度 “东数西算”战略 规划 及政策 保证 ,算力产业 开展 迅速,产业规模与 开展 指数在 国度 一体化算力网的八大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中位居前列。 目前,已投用 规范 机架 到达 26.6万架,服务器装机 才能 超越 150万台,算力总规模 到达 24000P,其中智能算力21800P。 到2025年底和林格尔新区算力总规模将 到达 84000P,其中智能算力 到达 79000P,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云谷”,可以说和林格尔算力产业 开展 硕果累累。 大会上,“东数西算”工程“京数蒙算” 协作 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和-京-芜-贵”算力一体化协同 协作 启动,是落实 国度 “东数西算”工程一体化算力网 规划 的重要举措。 经过 本次 协作 ,和林格尔新区与北京、芜湖、贵州共同构筑“和-京-芜-贵”跨区域算力一体化协同调度体系, 完成 四地算力资源互联互通和高效调度,为内蒙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构建起算力 输入 通道, 推进 绿色算力“进京入沪下湾区”, 完成 “京数蒙算”、“沪数蒙算”、“粤数蒙算”。 大会 时期 ,《 国度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 研讨 报告》发布,一年来,“东数西算”各枢纽节点在 推进 绿色算力 开展 上均 获得 了 分明 成效,和林格尔绿色算力指数 逐渐 成为绿色算力行业的 权衡 标尺。 国度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是以 推进 区域算力绿色化发展为 根本 出发点,聚焦算力设备、算力载体两大算力 消费 载体,算力协同、算用协同,两类算力协调生态,针对绿色算力 开展 的高效性、节能性、清洁性、普惠性 停止 量化评价,是 权衡 算力产业高质量 开展 、可 继续 开展 才能 的综合测算。 从报告数据来看, 国度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均值为4.73,和林格尔新区6.72,位列第一梯队。内蒙古和林格尔绿色算力 开展 程度 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算力和可 继续 开展 才能 。 在大会上,智能算力基地、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基地、信创适配基地的落地,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信创及人工智能产业 范畴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三大基地的 树立 , 不只 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在信创设备制造 范畴 的空白,还为内蒙古打造了自主品牌的算力设备产业基地,促进了产业 晋级 和技术创新。 经过 引进超聚变服务器、诚迈科技等重点项目,呼和浩特市正积极构建起 完好 的算力产业链, 推进 了 中央 经济的高质量 开展 ,同时也为 国度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 晋级 奉献 了重要 力气 。 大会的成功 举行 ,提升了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绿色算力产业基地。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 构成 完好 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 展现 和交流新技术的平台, 激起 了企业的创新 生机 , 推进 了技术的 疾速 迭代和 晋级 。同时, 经过 大会的宣传和 推行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 可以 更好地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算力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的计算设备,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科学研究、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技术,算力服务器都能发挥其优势。 下面我们来看看算力服务器能用来干什么。
首先,算力服务器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计算和模拟,以推动科学的发展。算力服务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帮助科学家进行复杂的计算任务,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
其次,算力服务器在数据分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和组织需要处理庞大的数据集,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力。算力服务器能够高效地处理数据,利用先进的算法进行预测、分类和聚类分析,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竞争力。
另外,算力服务器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人工智能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来训练和运行模型。算力服务器提供了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大容量的存储器,能够满足人工智能算法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为机器学*和深度学*的任务提供强大的支持。
最后,算力服务器在区块链技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验证和记录交易信息。算力服务器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提供稳定的计算环境,保障区块链网络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算力服务器在科学研究、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帮助用户解决复杂的问题,推动技术的发展。
云专线,作为一种企业连接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的专用网络连接服务,其核心在于提供一条私有、直接、高速且安全的网络链路。这种连接方式不仅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降低了延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
云专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与低延迟 :云专线通过提供可预测的带宽和稳定的网络连接,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速性和低延迟性,这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高性能计算的企业尤为重要。安全性 :通过私有连接,云专线避免了数据在公共互联网上传输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篡改等,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云专线的高可用性和冗余设计确保了业务连续性,减少了因网络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风险,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网络环境。弹性扩展性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专线的带宽和容量,以适应业务的增长和变化,避免了资源浪费和初期投资过高的问题。应用场景 云专线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速、安全、可靠网络连接的企业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大规模数据传输 :如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大数据分析等,这些业务对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有极高要求。金融和医疗行业 :这些行业对数据隐私和网络稳定性有严格要求,云专线能够满足其高标准的网络需求。跨国业务 :云专线能够跨越不同的地理位置,提供稳定、安全的连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互联。多云和混合云策略 :云专线支持连接多个云服务商资源,使企业能够实施多云和混合云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优势分析 提升网络性能 :云专线通过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和减少网络拥塞,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降低了延迟,提高了用户体验。降低成本 :云专线通常采用按需付费模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支付费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过高的初期投资。同时,其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减少了因网络故障导致的额外成本。促进数字化转型 :云专线简化了企业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的过程,加速了云服务和应用的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其他网络技术的比较 与传统专线相比,云专线在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传统专线基于物理电路连接,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且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快速扩展和变化的业务需求。而云专线则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实现网络连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业务的发展需求。
与公共互联网连接相比,云专线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上更胜一筹。公共互联网连接虽然成本低廉,但存在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且网络性能不稳定,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性能、低延迟网络的需求。而云专线通过私有连接和加密技术,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供了可预测的带宽和稳定的网络连接。
综上所述,云专线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服务,在提升企业网络性能、降低成本、促进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不断发展,云专线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首选网络连接方案。
BGP机房,也称为边界网关协议机房,是一种高性能网络交换机房,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海外中转等领域。以下是关于BGP机房的详细解释:
BGP机房的定义 BGP机房是部署了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路由协议的专用数据中心或电信机房。BGP是用来连接Internet上的独立系统(即自治系统AS)的路由选择协议,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旨在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佳路由。
BGP机房的主要功能 路由信息交换 :BGP机房通过BGP协议与全球各地的自治系统交换路由信息,确保数据包能够沿着最优路径传输。这种信息交换是自动进行的,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况动态调整路由策略。
数据传输与转发 :BGP机房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通过高速网络链路将数据包从一个地方转发到另一个地方。这些机房通常具有低延迟、高带宽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需求。
网络稳定性保障 :BGP机房采用冗余设计和负载均衡技术,确保在部分网络设备或链路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仍能保持正常运行。这种高可用性使得BGP机房成为关键业务应用和在线服务的重要支撑。
BGP机房的优势 单IP多线路访问 :BGP机房通过BGP协议实现单IP多线路接入,不同网络运营商的用户都能达到较快的访问速度,解决了传统多线机房的南北互通问题。
高冗余性和高可靠性 :BGP协议本身具有冗余备份和消除环路的特点,当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线路,保证网络服务的连续性。
易扩展性 :BGP机房可以轻松实现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满足未来网络扩展的需求。
安全性 :BGP机房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技术,包括物理隔离、网络隔离和应用隔离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BGP机房的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 :为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接入服务,支持快速扩容和高负载情况下的高并发访问。
云计算 :为公有云和私有云提供高品质的网络接入服务,保障云计算应用对网络带宽、可用性、安全性和监控的要求。
ISP :为能够接入多个ISP的企业和机构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网络接入服务,实现流量负载均衡和流量转发。
海外中转 :为国际企业和机构提供跨境的网络接入服务,连接不同的国际互联网,实现海外数据中心的快速访问和数据传输。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BGP机房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化。未来,BGP机房将更加注重服务升级、WAN变革、云化网络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以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
壳公司,通常指的是没有实际资产或业务运营,但已经完成了合法注册和税务登记的公司。这类公司可能因多种原因被转让,如投资者寻求退出、公司重组等。关于壳公司转让的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壳公司是否可以转让 壳公司是可以转让的 。经过合法登记注册和税务登记的壳公司,其转让过程与普通公司的转让流程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其特殊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背景。
壳公司转让的程序 壳公司转让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股东会讨论表决 :欲转让壳公司的股东需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转让申请,由董事会提交股东会讨论表决。这主要是针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情况,因为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通常无需经过股东会表决。
资产评估 :对壳公司涉及的资产(尽管可能较少或没有实际资产)进行评估,特别是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商标等。
签订转让协议 :转让方与受让方根据股东会的表决结果签订转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转让价格、付款方式、债务承担等。
出资证明和公司章程变更 :收回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给受让人发新的出资证明书,并记载于股东名册。同时,召开股东会议,表决修改公司章程,以反映股权结构的变化。
工商登记注册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商注册登记事项变更,包括股东及其出资变更、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变更等。
壳公司转让的注意事项 调查公司状况 :受让方应事先积极调查壳公司的资产状况、信誉状况、债务情况和纳税申报情况,避免接手后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合法合规 :确保转让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利用壳公司进行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
明确债务承担 :在转让协议中明确债务承担方,避免因债务问题引发纠纷。
及时通知债权人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转让时应通知债权人,并在必要时提供担保或清偿债务。
专业咨询 :在转让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会计师的意见,以确保转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壳公司转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双方谨慎对待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专业的调查和咨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让过程中的风险。
互联网资质转让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要素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资质类型 互联网资质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ICP经营许可证、EDI经营许可证、SP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在转让前,首先需要明确所转让的资质类型及其具体要求。
二、转让条件 转让方条件 :转让方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格,能够提供相关证照和资料。 对于某些特定资质,如ICP经营许可证,转让方必须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且注册资本不低于一定金额(如100万元人民币)。 转让方需同意转让,并签署相关协议。 受让方条件 :受让方必须符合所转让资质的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 对于某些资质,如ICP经营许可证,受让方也必须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并满足注册资本等要求。 三、转让流程 尽职调查 :买方需要对卖方进行尽职调查,了解卖方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以确保买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双方协商 :转让方和受让方就转让事宜进行初步协商,明确转让条件、价格、时间等。 签署协议 :买卖双方需要签署正式的转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过户时间等。 提交申请 :转让方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资质转让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审核批准 :主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如果符合要求,将批准资质转让。 办理过户手续 :在签署转让协议后,买卖双方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过户手续,包括工商变更、税务变更、资质变更等。 完成转让 :四、注意事项 法律合规性 :资质转让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转让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互联网资质如ICP经营许可证是不得转让的,因此在转让前需明确资质是否可以转让。 风险评估 :在进行资质转让前,双方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合同细节 :转让协议应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纠纷。 税务处理 :资质转让可能涉及税务问题,双方应明确税务处理方式,确保税务合规。
华为云云专线(Direct Connect)是一种高安全、高速度、低延迟且稳定可靠的专属连接通道,它专为用户本地数据中心与华为云上的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简称VPC)之间的通信而设计。通过云专线,用户可以轻松实现本地网络、数据中心、主机托管区与云上VPC的无缝连接,充分利用华为云服务的优势,同时继续利用现有的IT设施,构建灵活、可伸缩的混合云计算环境。
云专线的特点 高安全性 :云专线采用物理专线与虚拟专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物理专线的私网连接不通过公网,网络链路用户独占,无数据泄露风险,满足金融、政企等高等级网络连接需求。
高速度与低延迟 :云专线通过固定路由配置,避免了拥堵或故障绕行带来的时延问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速和低延迟。
稳定性与可靠性 :云专线提供稳定可靠的连接通道,确保用户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
灵活性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多条云专线,一次性打通多地域的VPC计算资源,实现跨地域的业务部署和扩展。
云专线的类型 在最新的华为云版本中,云专线提供了两种接入方式:基础型云专线和增强型云专线。
云专线的配置步骤 购买物理连接 :用户需先与华为云合作,购买物理连接服务。这通常需要运营商进行施工,搭建物理专线链路连接线下和云上。
配置网络 :在企业路由器中配置VPC连接,将VPC接入企业路由器,并在VPC路由表中配置路由。
创建虚拟网关和虚拟接口 :在华为云控制台上,用户需创建虚拟网关并关联不同的VPC,然后创建虚拟接口接入VPC,实现本地数据中心和云上VPC的互通。
注意事项 在配置云专线时,用户需确认购买的云专线华为云接入点支持的运营商,并根据网络情况和计费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营商。
用户需使用单模的1GE、10GE、40GE或100GE的光模块与华为云的接入设备对接,并提前与华为云专线POP点对齐LC、波长、距离等关键参数。
端口必须禁用自动协商功能,并手动配置端口速度和全双工模式。
必须跨整个连接(包括中间设备)支持802.1Q VLAN封装。
支持BGP或静态路由对接,用户设备需支持边界网关协议(BGP)和BGP MD5认证或静态路由。
结语 华为云云专线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连接通道,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混合云部署和多云互联,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云专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华为云的强大计算能力和资源,同时保留和利用现有的IT设施,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展和持续创新。
阿里云云专线是一种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服务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用户提供与阿里云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直接连接。以下是阿里云云专线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一、主要特点 高速传输 :云专线提供高带宽的连接,通过物理专线传输数据,有效降低延迟和丢包率,提供稳定、快速的数据传输体验。 企业可以通过云专线快速上传和下载数据,支持大容量数据的高效传输。 安全保障 :云专线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相比公共互联网传输,云专线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 可靠性和冗余 :云专线提供冗余连接和故障转移机制,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一个连接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备用连接,以确保业务不中断。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云专线的带宽容量,无需长时间的等待和繁琐的手续。 这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扩展或缩减带宽,灵活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 可视化管理和监控 :云专线提供可视化的管理平台,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平台方便地管理和监控网络连接。 可以实时查看带宽使用情况、流量统计和连接状态等信息,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 二、应用场景 混合云环境 :企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传输数据、部署应用时,可以利用云专线建立专用网络连接,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多区域分支机构互联 :当企业有多个区域间的分支机构互联需求时,可以使用云专线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协同办公效率。 大数据传输 :企业如有大量数据传输需求,可以通过云专线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传输通道,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视频会议和在线媒体 :有视频会议和在线媒体服务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云专线轻松召开国际视频会议,高速连接在线媒体服务,以保证视频和音频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在线交易订单 :对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和在线交易的企业,可以利用云专线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数据传输和交易的安全可靠。
腾讯云云专线是一种为企业提供的高质量的网络连接服务,旨在实现企业数据中心与腾讯云之间的安全、稳定、低时延、大带宽的私有连接。以下是关于腾讯云云专线的详细介绍:
一、产品概述 腾讯云云专线通过物理专线连接用户的数据中心(IDC)与腾讯云专线接入点,再通过腾讯云内网实现与腾讯云上资源的互通。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高于99.95%的网络可用性和时延保障,适用于对网络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金融、政企等。
二、产品特点 高可用性 :支持双线或多线接入,通过多接入点和多路径冗余设计,确保在单点故障时业务不中断。 腾讯云专线网关基于DSR系统设计,集成了DSR集群,实现控制面路由双活机制,有效保证业务高可用。 提供实时监测机制和动态调整功能,确保单集群和跨集群的可用性。 低时延 :专线接入提供低时延的网络连接,有助于提升业务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腾讯云专线接入设备及网络转发设备均采用分布式集群化部署,全链路高可靠配置,保证应用平稳运行。 大带宽 :腾讯云专线接入单带宽连接线路最大支持100Gbps,还可以接入多条10Gbps链路做网络负载均衡,接入链路数量无理论上限。 大带宽网络连接能够满足用户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安全性 :专线接入提供与公网完全隔离的私有连接服务,避免数据泄露风险。 支持在网关上配置网络地址转换服务,解决第三方网络互联时的地址冲突难题。 灵活性 :用户可以通过申请一条物理专线,一次性打通多地域的腾讯云计算资源与本地数据中心,实现灵活可靠的混合云部署。 支持一点接入,访问全地域云上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网络需求。 三、申请流程 光纤铺设 :光纤铺设是专线接入的最长工期部分,开通工期取决于专线服务商的能力以及专线两端的接入条件。 境内同城专线约20天,境内跨城专线约30天;境外地区差异较大,如中国香港约1个月,欧美地区1个半到2个月等。 自助申请物理专线 :用户需前往腾讯云专线接入控制台,填写申请信息,包括端口类型、带宽等。 提交申请后,腾讯云专线交付工程师将在3天内联系用户确认需求详情,并发起建设。 准备资源 :从发起建设起,一般一周内可以准备好端口以及模块等资源,等候专线服务商光纤接入。 申请专线网关和配置路由表 :专线网关和路由表的申请及配置均为自动化创建,提交即可完成。 四、计费说明 腾讯云专线接入的费用由三部分组成:物理专线、专用通道、专线网关。具体计费标准和方式请参考腾讯云官网发布的最新计费说明。
云专线是连接企业本地数据中心与云服务提供商云资源的专用网络连接通道,具有以下主要用途:
一、实现混合云架构
企业可以利用云专线将本地的私有云或传统数据中心与公有云连接起来,构建混合云架构。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用于处理关键业务和敏感数据;另一方面可以灵活调用公有云的丰富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满足突发的业务需求或进行大数据分析等任务。例如,企业在本地进行日常业务运营,当遇到业务高峰期时,通过云专线将部分计算任务转移到公有云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二、数据迁移与备份
高效数据迁移
当企业决定将数据从本地迁移到云端或在不同云之间进行数据迁移时,云专线可以提供高速、稳定且安全的传输通道。相比通过公共网络进行数据迁移,云专线能够大大减少传输时间,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例如,一家大型企业要将大量的历史业务数据迁移到云存储中进行长期保存和分析,通过云专线可以快速完成数据的上传,不会因为网络不稳定而导致迁移过程中断或数据损坏。 可靠数据备份
企业可以利用云专线将本地数据备份到云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云专线的低延迟和高带宽保证了备份过程的高效进行,即使在本地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也能快速从云端恢复数据。 例如,金融机构需要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备份,通过云专线将数据备份到可靠的云存储服务中,一旦本地系统出现问题,可以迅速从云端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三、容灾与高可用性
跨地域容灾
云专线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地域的容灾部署。企业可以将关键业务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通过云专线进行数据同步和备份。当一个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数据中心受损时,另一个地区的系统可以迅速接管业务,保证业务的持续运行。 例如,一家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设有数据中心,通过云专线连接这些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业务的无缝切换,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高可用性架构
对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企业,云专线可以与负载均衡、自动故障转移等技术结合,构建高可用性的架构。当本地或云端的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其他正常的节点,确保业务不受影响。 例如,电商企业在购物节等业务高峰期,通过云专线连接多个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和自动故障转移,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访问网站和进行交易。
四、企业办公与协作
远程办公支持
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云专线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稳定、安全的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和云应用的通道。员工可以通过云专线访问企业内部的文件服务器、邮件系统、办公软件等资源,就像在办公室一样进行工作。 例如,企业员工在外出差或在家办公时,通过云专线可以安全地连接到公司的网络,访问所需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协作与沟通
云专线可以支持企业内部团队之间的高效协作和沟通。例如,通过云专线连接企业的视频会议系统、即时通讯工具等,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流畅地进行沟通和协作,不受网络延迟和不稳定的影响。 例如,设计团队成员分布在不同地区,通过云专线连接到共同的设计平台,实时协作完成项目设计,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五、业务拓展与创新
快速部署新业务
当企业有新的业务需求时,云专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部署新的应用和服务。企业可以利用公有云的丰富资源和快速部署能力,通过云专线将新业务与现有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业务的快速上线和拓展。 例如,一家零售企业要推出新的电商平台,通过云专线连接到云服务器上的电商软件和数据库,快速搭建起新的业务系统,满足市场需求。 创新业务模式
云专线为企业创新业务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可以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云专线连接到云端的创新平台和服务,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领域。 例如,企业利用云专线连接到云平台上的人工智能服务,开发智能客服、智能推荐等创新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竞争力。
企业部署云专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需求评估
明确业务需求确定哪些业务需要与云端进行连接。例如,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业务可能需要频繁地将本地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或者企业的某些关键应用需要从云端获取实时数据。 考虑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带宽、延迟、可靠性等方面。如果企业的业务对实时性要求很高,那么就需要低延迟的云专线。 分析现有网络架构评估企业本地数据中心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拓扑结构、安全策略等。了解现有网络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部署云专线时进行优化和整合。 确定企业内部哪些系统需要与云专线进行连接,以及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向。 二、选择云服务提供商
考虑因素
可靠性和稳定性: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高可靠性的云服务提供商,确保云专线的稳定运行。可以查看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级别协议(SLA),了解其对网络可用性和性能的承诺。 网络覆盖范围: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选择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的云服务提供商。如果企业有全球业务,那么需要选择能够提供全球云专线连接的提供商。 安全性:确保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强大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隔离等。了解其安全认证和合规性情况,以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 成本效益:比较不同云服务提供商的价格和收费模式,结合企业的预算和业务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云专线解决方案。 与提供商沟通
与云服务提供商的销售团队或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其云专线产品的特点、功能和优势。提出企业的具体需求和问题,获取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要求提供商提供测试环境或演示,以便企业在实际部署之前对云专线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 三、规划网络架构
设计网络拓扑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云服务提供商的建议,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定云专线的接入点、本地数据中心与云端的连接方式以及内部网络的配置。 考虑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在未来业务发展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和调整。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云专线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和设备能够访问云专线,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 与企业现有的安全体系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安全管理。 四、设备采购与配置
选择网络设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满足云专线的需求。 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进行升级和扩展。 设备配置与调试按照云服务提供商的要求和企业的网络规划,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包括设置 IP 地址、路由规则、安全策略等。 进行设备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网络连接稳定可靠。 五、部署与测试
云专线接入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完成云专线的接入工作。这可能涉及到现场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等环节。 确保云专线的接入符合安全规范和要求,避免出现安全漏洞。 业务系统迁移与测试将需要与云端连接的业务系统逐步迁移到云专线环境中。在迁移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网络性能测试、业务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云专线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开展。 六、运维与管理
建立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实时监测云专线的性能和状态。包括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 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确保云专线的高可用性。 定期维护与优化定期对云专线进行维护和优化,包括设备的升级、软件的更新、安全策略的调整等。确保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云专线的配置和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业务效率。 总之,企业部署云专线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准备,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采购和配置合适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并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云专线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顺利开展。
算法备案作为企业进入AIGC人工智能时代最基础资质要求,成为企业AI应用合规上线的入场券。我国相继出台多部管理办法对企业AIGC服务作一定规定,其中明确要求AIGC产品在上市前必须完成算法备案,否则将无法提供服务。
算法主体定义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只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相关规定,需要进行算法备案的主体包含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深度合成服务技术支持者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服务提供者 。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根据《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 》第2条,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 开办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 等信息服务或者附设相应功能;
2. 开办提供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或者具有发动社会公众从事特定活动能力的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
目的 :规范算法应用 :确保算法应用的公平公正、透明可释,防止算法被滥用或误用,比如防止利用算法进行不公正的信息推送、不合理的价格歧视等行为。保护用户权益 :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包括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等。通过备案,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监督企业对用户数据的使用情况,降低用户数据被泄露、滥用的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些算法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如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对这类算法进行备案,可以加强对其的监管,防止其被恶意利用。适用范围 :深度合成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例如篇章生成、文本风格转换、人脸生成、人脸替换、三维重建等技术。个性化推送技术 :基于用户画像而进行的内容、商品或服务的个性化推送技术,常见于短视频、新闻、广告等推荐服务。排序精选技术 :内容服务提供者的版面页面管理技术,如首屏、热搜、精选、榜单、弹窗等。检索过滤技术 :搜索引擎、内容检索、内容干预等服务或行为,像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排序、新闻头条的过滤等。调度决策技术 :应用于各类系统中的调度决策类算法,比如物流调度、交通调度等。备案流程 :准备工作 :企业需准备好主体证件和材料(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算法安全责任人身份证明、备案承诺材料、算法安全相关制度规范的材料、算法自评估报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申请表、技术文档、管理文档、证明材料等。登录备案系统 :登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写算法基础属性信息、算法详细属性信息、产品及功能信息等。下载并填写模板 :根据实际情况下载相应的模板,填写并上传。确认提交 :核对信息无误后提交。等待审核 :相关部门将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如有问题会通知企业进行整改。备案成功 :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获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编号。
一、语料安全评估:
(一) 评估内容
文本训练语料规模:
训练语料存储规模,即按文本格式存储时的语料大小。 训练语料数量,以词元 (Token) 计数。 各类型语料规模:
明确训练语料中的中文文本、英文文本、代码、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语料的具体规模。 训练语料来源:
梳理训练语料来源的组成情况,分为开源语料、自采语料、商业语料进行分类统计。 统计境外开源网站语料内各类语料规模。 统计自采语料内各类语料规模。 统计商业语料内各类语料规模。 语料标注数量:
仅限文本和图片的标注数量,按标注单元计数,通常以条数、张数为单位。 标注人员情况:
明确标注人员的数量和类型,包括内部人员和外包人员。 标注人员培训时间、培训数量等情况。 标注规则:
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要求制定标注规则。 标注内容准确性核验:
语料合法性:
核查语料来源合法性情况。 检查语料是否包含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排查语料是否包含违法违规的个人信息内容。
(二) 评估结论
判定语料是否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是否含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内容。
明确语料中包含个人信息语料的数量、种类,判断是否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进行因语料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分析。
提出防范语料安全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二、黑盒测试
功能需求验证:
确保模型能够按照预期执行任务,对各种类型的输入产生正确和合理的输出。 用户界面测试:
输出验证:
三、模型安全措施评估
模型适用人群、场合、用途:
明确服务的适用人群,判断是否适用未成年人、学生等。 确定适用场合,如是否适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动控制、医疗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 明确服务范围,是否限定或未限定特定领域。 服务过程中收集保存个人信息情况:
梳理服务过程中收集保存个人信息的情况,包括个人信息的类型、数量、用途以及保存期限。 收集个人信息征得个人同意情况:
受理处理使用者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个人信息请求的情况:
图片、视频标识情况:
确定标识的样式,按 1:1 比例贴入。 明确标识在图片、视频中的具体位置。 确定标识频度,如每帧、跳帧等。 接受公众或使用者投诉举报情况:
服务协议情况:
检查上述 1 至 6 内容是否已经写入模型服务协议。 非法内容拦截措施:
明确监看人员的数量。 预置关键词拦截情况,并提供预置关键词拦截列表。 说明分类模型的研制情况和准确性。 拒答率:
统计拒绝回答或者以简单模板回答数量占总测试数量的比率。 模型更新、升级:
确定在何种情况下重新进行预训练,如较频繁发现生成非法内容时。
四、性能评估
响应时间:
测试模型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确保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任务。 资源消耗:
五、稳定性评估
长时间运行:
测试模型在持续运行下的稳定性,避免内存泄漏、性能下降等问题。 大规模数据输入:
六、安全性评估
隐私保护:
确保模型的输出不会侵犯用户隐私,对个人敏感信息进行隐私保护。 防止攻击:
测试模型对恶意攻击或异常输入的鲁棒性,确保模型不易受到攻击。
七、可解释性评估
对模型的输出进行解释和验证,确保模型的决策是可解释和可信的,避免模型黑盒化带来的问题。
八、法律和合规性评估
隐私法规遵守:
确保模型遵循隐私法规,不违反用户隐私和数据使用规定。 合规性检查:
九、应急管理措施
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技术措施。
制定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且开展应急演练,保存演练记录材料。
警用接口建设。
十、材料准备
安全评估报告。
模型服务协议。
语料标准规则。
拦截关键词列表。
评估测试题库。
拒答测试题库。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应急处置预案和记录材料。
用户投诉举报处理、用户管理制度。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安全培训制度。
网络安全负责人任命书。
十一、【线下流程】大模型备案线下详细步骤说明
第一步:企业向当地网信办申请大模型备案,先确认模型是否需要进行备案(有些只是用开源做微调的,这种小模型一般做算法备案就好,算法备案也简单,具体情况跟网信办确认,不同地区的网信办要求也会有差异)。
第二步:填写《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备案表》,准备自评估报告材料,评估点参考表格里面提到的 6 个点进行撰写,每个点进行评估的方法、风险点及应急策略,报告尽量详细点。
第三步:当地网信会将报告递交中央网信技术管理局进行审核。
第四步:网安多个支队对工作流程及大模型进行上门检查。检查点非常多很多企业被卡主在这一步。
第五步:等结果。
重点内容讲解
自评估和准备材料
语料安全评估:
模型安全评估:
安全措施评估:
明确模型适用人群,如是否适用未成年人等。
确定适用场合,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相关敏感场合。
明确用途,判断是否限定领域。
梳理服务过程中收集保存个人信息情况,包括类型、数量、用途、保存期限。
确定收集个人信息征得个人同意的方式。
明确受理处理使用者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个人信息请求的情况,包括条件和途径方法。
规划好图片、视频标识情况,包括样式、位置、频度等。
建立接受公众或使用者投诉举报情况,明确途径及反馈方式。
完善服务协议,将上述多方面内容写入。
建立非法内容拦截措施,明确监看人员数量、预置关键词拦截列表、分类模型检测及准确性等。
统计拒答率,即拒绝回答等数量占比。
规划模型更新、升级条件,如发现频繁非法等情况时。
材料准备(以下是常见材料举例):
《算法备案承诺书》。
《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较复杂且重要,100 页左右,包含附录各种证明材料等;需明确算法原理和逻辑、数据来源合规性、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安全漏洞检测与应对等)。
《拟公示内容》。
大模型上线备案表:
基本情况:模型名称、主要功能、适用人群、服务范围等。
模型研制:模型备案情况、训练算力资源(自研模型)、训练语料和标注语料来源与规模、语料合法性、算法模型的架构和训练框架等。
服务与安全防范:推理算力资源、服务方式及对象等、非法内容拦截措施、模型更新升级信息等。
安全评估:基本情况、评估情况。
自愿承诺:承诺所填信息真实性,并签字确认。
附件及备注:附件包括安全评估报告、模型服务协议、语料标注规则、拦截关键词列表、评估测试题。
安全评估报告(涵盖语料安全评估、模型安全评估以及安全措施评估,并形成整体评估结论)。
模型服务协议(包含产品及服务的各项规则及隐私条款等,需协同法务共同制定提交)。
语料标注规则(包括标注团队介绍、功能性及安全性标注细则,标注流程等)。
拦截关键词列表(总规模不宜少于 10000 个,应至少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a.1 以及 a.2 中 17 种安全风险,a.1 中每一种安全风险的关键词均不宜少于 200 个,a.2 中每一种安全风险的关键词均不宜少于 100 个)。
评估测试题集:包括生成内容测试题库、拒答内容测试题库、非拒答测试题库。要严格覆盖 TC260 的 5 大类,31 小类。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业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于在广东从事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来说,办理 ICP 许可证是确保业务合法合规运营的关键一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广东 ICP 许可证办理攻略,助力您的企业在互联网浪潮中稳步前行。
一、什么是 ICP 许可证?
ICP 许可证,即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它是企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必备资质。简单来说,如果您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就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
二、广东 ICP 许可证办理的重要性
合法合规经营 在广东,未取得 ICP 许可证而从事相关互联网业务属于违法行为。办理 ICP 许可证可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因违法经营而面临的罚款、停业整顿等风险。
提升企业信誉度 拥有 ICP 许可证的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和信誉度。客户和合作伙伴往往更倾向于与合法合规的企业合作,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拓展业务范围 一些互联网业务平台,如电商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只有取得 ICP 许可证后才能正常开展业务。办理 ICP 许可证可以为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广东 ICP 许可证办理条件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 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四、广东 ICP 许可证办理流程
准备材料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2)法人及股东身份证。 (3)公司章程。 (4)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身份证。 (5)社保证明。 (6)域名注册证书。 (7)服务器托管协议。 (8)业务发展计划及技术方案。 (9)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者线下窗口进行提交。
审核材料 通信管理局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能会要求企业补充材料或进行现场核查。
领取许可证 审核通过后,企业可以领取 ICP 许可证。通常情况下,办理时间为 40-60 个工作日左右。
五、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要充分、真实、准确,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申请被驳回。 严格按照办理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申请过程顺利进行。 办理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及时咨询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或专业的咨询机构。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在企业之间传输商业文件(如订单、发票、报关单等)的电子化手段。在广东,许多企业如果涉及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如电商平台、在线交易平台等),就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
合法经营 对于从事特定电子商务和在线交易相关业务的企业,EDI 许可证是合法开展业务的必备证件。没有该许可证,企业面临被相关部门处罚的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 业务拓展 许多大型企业和合作伙伴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会要求对方具备 EDI 许可证,这有助于企业拓展业务范围,与更多的优质客户和供应商合作。 提升企业信誉 拥有 EDI 许可证可以向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展示企业的合法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企业性质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内资公司注册资金应在 100 万以上(含 100 万)。 人员要求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例如,需要有熟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流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 场地与设备 有开展业务相关的办公场地、设备及相应的技术方案。办公场地应具备稳定的网络环境,设备包括服务器等必要的硬件设施。 网站要求 有自己的网站或平台,网站内容应体现出企业从事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相关内容。网站要具备信息发布、交易处理、用户管理等基本功能。 企业信誉 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股比限制 外资比例不超过 50%。如果外资比例超过此限制,需要按照相关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符合外资准入政策 要符合国家关于外资进入电信业务领域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例如,某些特定业务领域可能对外资有更严格的限制或要求。 注册账号 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方网站,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注册企业账号。注册时需准确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 填写申请表 进入 EDI 业务申请界面,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表》。申请表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人员情况、网站情况、业务开展情况等详细信息。 上传材料 按照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要求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且经营范围包含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开展此类业务的合理性说明。 公司章程原件扫描件(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用于证明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确保法定代表人身份真实有效。 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身份证、学历证书、社保证明原件扫描件。社保证明应显示近期连续缴纳社保的记录,以证明相关人员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网站域名证书原件扫描件,证明企业对网站域名的所有权。 服务器托管协议原件扫描件(如果企业采用服务器托管方式),或者企业自建服务器的相关说明及证明材料,包括服务器的配置、网络拓扑图等。 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业务发展规划、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盈利预测等内容,以证明企业开展 EDI 业务的可行性。 与第三方合作的合同或协议原件扫描件(如果有),如与支付机构、物流企业等的合作协议。 初审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收到企业的申请材料后,会进行初审。初审主要对材料的完整性、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审查。如果材料不完整或格式错误,通信管理局会通过系统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正材料。 实质性审核 初审合格后,进行实质性审核。这一阶段会对企业的资质、人员、业务情况等进行深入审查。例如,核实企业注册资金是否达标、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业务发展可行性等。审核过程中,通信管理局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补充材料或者进行现场核查。 通知 如果通信管理局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核查,会提前通知企业。通知内容包括核查的时间、核查人员、核查的主要内容等。 核查内容 现场核查主要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例如,检查办公场地是否真实存在、服务器设备是否与申报情况相符、人员是否确实在企业任职等。 审核通过通知 如果企业的申请通过审核,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会通过系统通知企业。通知中会告知企业领取 EDI 许可证的时间、地点和所需携带的证件。 领取证件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 EDI 许可证。许可证是企业合法开展 EDI 业务的重要凭证,企业应妥善保管。 办理时间 一般情况下,整个办理过程需要 30 - 60 个工作日。但如果在审核过程中遇到材料补充、现场核查等情况,办理时间可能会延长。 办理费用 官方收取的办理费用相对较低,主要是一些工本费用。但企业在准备申请材料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费用,如撰写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费用、服务器托管费用(如果有)、人员社保证明费用等,这些费用因企业情况而异。 材料真实性 企业在办理 EDI 许可证过程中,务必确保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一旦发现材料造假,企业将面临严重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申请资格、罚款等。 及时关注审核进度 企业应及时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关注审核进度,按照通信管理局的要求及时补充材料或配合现场核查,以确保办理过程顺利进行。 合规运营 在获得 EDI 许可证后,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合规运营,定期接受通信管理局的监管检查。如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业务变更等情况,需要及时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全国 ISP(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办理主要分为全网 ISP 许可证办理和地网 ISP 许可证办理,以下是相关办理指南:
全网 ISP 许可证办理4 :申请条件: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人民币(经营者不涉及外资)。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申请公司名下需提供三名人员一个月社保记录。 有必要的经营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和能力。 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材料:证件类材料: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上传,法定代表人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彩色扫描上传)。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的原件彩色扫描上传)。 完整详细的股权结构图(法人签字并公司盖章)及相关证明;公司一级股东为自然人的,需上传其二代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公司一级股东为企业法人的,需上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和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的公司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 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身份证。 公司近期为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应加盖社保机构红章)。 已获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正文页、附页、特别规定事项、年检记录页,如有)。 电信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报表单类材料:包括互联网接入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专用表格、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技术方案专用表格、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表、公司概况、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负责经营电信业务机构相关信息表等。 办理流程:注册账号:到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注册账号,注册成功过后登录系统,了解需要提交的材料。 上传材料:上传所需材料,注意材料的完整、清晰,上传完之后要多加复核,然后从系统中提交申请材料。 审核:材料提交成功之后,通信管理部门开始审核,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不予受理,有问题的返回企业修改,没问题的开始正式受理。 审批:通信管理部门会在收到企业的申请之日 60 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的颁发《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附说明理由。 地网 ISP 许可证办理:申请条件: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人民币(部分地区可能有不同要求)。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方案。 有必要的经营场地及设施。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材料:与全网 ISP 许可证申请材料类似,但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一般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公司章程、社保记录、股权结构等相关材料。 办理流程:向所在地的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并发出受理通知书;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发出不予受理申请通知书,并且说明理由;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通信管理局对申请资料进行内容审核,审核过程中,对申请材料内容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说明理由并交回要求申请人补正。 通信管理局作出是否同意的行政许可决定后,将行政许可文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交回服务窗口,由服务窗口送达申请人。
无论是申请全网 ISP 许可证还是地网 ISP 许可证,在办理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准备材料和进行申请,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同时,ISP 许可证的年检要求也需要注意,省内证通常每年 1 - 3 月年检,跨地区证每年 3 - 6 月年检。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5 年,到期需要提前办理续期。
全国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办理主要分为全网 IDC 许可证办理和地网 IDC 许可证办理,以下是相关办理指南:
办理条件 :全网 IDC 许可证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不得有外资)。 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有必要的 IDC 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地网 IDC 许可证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 具备开展业务的专业人员等其他条件与全网 IDC 类似,但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办理材料 1 :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一级股东证件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身份证、企业法人股东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和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公司联系人、网络与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的身份证和社保证明(全网 IDC 需提供近 1 个月的社保证明,地网 IDC 通常需提供近 3 个月的社保证明)。 从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依法经营承诺书和股权结构图。 公司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等相关材料。 办理流程 :全网 IDC 许可证 :网上申请 :企业需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账号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申请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受理审核 :工信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一般会在 5 - 7 个工作日内给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通知。如果材料有问题,会告知企业修改后再次提交。实质审核 :受理通过后进入实质审核阶段,这个过程大约需要 20 - 30 个工作日。审核人员会对企业的资质、场地、技术方案等进行详细审查。批准发证 :实质审核通过后,工信部会批准颁发全网 IDC 许可证,企业可在系统中查询许可证编号。纸质版许可证会在 2 - 3 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并邮寄到企业的注册地址。地网 IDC 许可证 :准备材料 :企业按照当地通信管理局的要求准备相关申请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交申请 :将申请材料提交到企业所在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或线下窗口提交,具体方式以当地通信管理局要求为准。审核与审批 :通信管理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颁发地网 IDC 许可证。审核时间一般为 30 - 60 个工作日。其他注意事项 :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每年 1 - 3 月份需要向原发证机关报送年检材料。 如果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或变更,需要及时办理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企业在取得 IDC 许可证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业务,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分为两类: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基于设施和资源类的业务,具体包含以下几种:B11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 :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等其他应用服务。B12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 :通过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群组成流量分配管理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的分散存储和高速缓存,并根据网络动态流量和负载状况,将内容分发到快速、稳定的缓存服务器上,提高用户内容的访问响应速度和服务的可用性。B13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络业务(VPN) :经营者利用自有或租用的互联网网络资源,采用 TCP/IP 协议,为国内用户定制互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该网络主要采用 IP 隧道等基于 TCP/IP 的技术组建,并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专网内可实现加密的透明分组传送。B14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ISP) :向基础通信运营商(如移动、联通、电信)选购宽带资源,再转售给其他用户,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公用通信网或其他接入手段连接到其业务节点,并通过该节点接入互联网。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基于公共应用平台类的业务,包含以下几种:B21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 :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 / 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 事务处理的业务。例如,电商平台有第三方商家入驻并进行交易的,就需要办理此证。B22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基于多方通信平台和公用通信网络或互联网,在国内实现两点或多点实时交互或点播的语音、图像通信服务,如国内可视电话会议和国内互联网可视会议等。B23 存储转发类业务 :通过存储转发机制,向用户发送信息的业务,如语音邮箱、电子邮箱、传真存储转发等。不过这类业务的办理目前已较少。B24 国内呼叫中心业务 :利用自己企业的外呼资源为其他企业提供电话呼叫相关服务,包括电话中心系统及呼叫中心客服座席租赁服务。B25 信息服务业务 :又分为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的 ICP 许可证和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的 SP 许可证。ICP 许可证主要针对利用网站为用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业务;SP 许可证主要用于移动端的短信、彩信、手机定位等信息服务业务。B26 互联网域名解析服务业务 :通过在互联网上设定域名解析网络服务器和相应软件,实现互联网网站域名与 IP 地址对应关系的变换服务。
在广州办理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网络内容提供商)许可证需要到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办理。以下是相关的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准备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公司章程。 法定代表人及所有股东的身份证。 3 人参加社保记录及身份证复印件(员工需在本公司购买社会保险三个月以上)。 域名证书(公司名下所有域名都不可涉及需前置的业务内容,如金融 P2P、网络支付等,涉及的须提供前置审批及网络安全标准审查)。 租赁合同原件及房产证明复印件(如果有实际办公场地要求,办公面积一般需 60 平方以上)。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相关材料,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应急处理预案等。 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及技术方案,需详细说明公司的业务模式、发展规划、技术实现方式等。 网上申请 :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网站,在官方平台上进行网上申请 ICP 经营许可证并说明类别。提交材料 :网上申请通过后,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报送相关部门。审核与审批 :初审 :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受理 :初审后向申办企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将受理材料分送到相关部门审查并核实。决定 :主管部门将在规定日期内作出是否批准经营的决定,如无法通过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企业并说明理由。领证 :核查通过之后,符合条件的准予许可并颁发许可证。
办理 ICP 许可证的时间通常需要 10-30 个工作日左右,但具体时间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觉得办理流程较为复杂或对相关要求不太熟悉,也可以考虑找专业的代办公司协助办理。不过在选择代办公司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合法的机构。
在广州申请 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的下证时间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 1-3 个月左右。具体流程及时间阶段大致如下:
前期准备 :确认公司满足申请条件,包括注册资金达到 100 万以上、经营范围包含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有 3 名员工在本公司缴纳社保、购买域名服务器并完成域名 ICP 备案以及搭建好符合要求的网站等,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准备进度,一般可能需要 1-2 周。 提交材料 :撰写和提交申请材料时间通常为 1-3 个工作日。受理阶段 :材料提交后,审批部门受理时间一般为 30-60 个工作日。在此期间,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可能会要求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这会延长审批时间。领取证书 :如果申请通过审批,领取资质证书时间通常为 0.5 个工作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实际下证时间可能会受到申请企业的具体情况、申请材料的质量、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选择专业的代办机构协助申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申请时间。
在深圳办理 ICP 增值电信许可证,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满足申请条件 :注册资金 :公司的注册资金需达到 100 万及以上。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需包含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社保缴纳 :公司需要有 3 名员工在本公司缴纳社保,提供近一个月的社保记录。网站要求 :公司需完成 ICP 备案,并且搭建好符合要求的网站。准备申请材料 :基础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公司股东身份证明(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企业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 人员材料 :3 名职员社保缴纳信息,需体现近一个月的社保缴纳情况。 网络相关材料 :接入商 IDC 或 ISP 证以及服务器接入协议书。 域名证书。 其他材料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局的查询章)。 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用于证明公司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网络安全风险评测报告彩色扫描件(由第三方机构出具)。 网上申请 :登录工信部官网,点击 “电信和互联网业务”。若没有注册账号,需先进行注册,并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 账号注册完成后,找到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点击 “在线办理”。 进入许可证填报界面,选择 “省内许可证”,点击 “省内申请”,根据许可证的类型选择业务名称(ICP 许可证即选择 “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返回任务表页面,点击业务类型,进入表单列表,按照顺序填写表单。 提交审核 :填写完成后,点击表单右上角的 “提交”。提交后,通信管理局会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一般 7-15 个工作日内会给出反馈。 审核与领证 :受理通知 :通信管理局对材料初步审核通过后,会向申请者发出受理通知书。专家审核 :受理材料会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审核。获得许可证 :若审核通过,即可领取 ICP 增值电信许可证;若审核不通过,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者,并说明原因。
整个办理流程的周期大概需要 25-30 个工作日。建议在办理过程中,仔细准备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如果对办理流程不熟悉或遇到问题,也可以咨询专业的代办机构或相关部门。
深圳 EDI 许可证的办理流程如下:
确认申请条件:公司资质方面: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内资企业(不允许有外资成分),已取得营业执照。 公司注册资本需超过 100 万人民币。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公司的经营范围要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 人员和场地方面2 :有必要的人员和办公空间,以支持电子商务业务的运营。 需提供三名员工一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部分地区要求持有计算机技术证书员工的社保证明2 )。 网站要求方面:必须有 PC 端的网站,且网站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准备申请材料: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 法人及股东的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原件彩色扫描件)。 公司章程(工商调档)。 公司近期为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至少 3 人,加盖社保查询章原件)。 域名注册证书(电子版证书原件,域名注册人为要办证的主体公司名下)。 服务器托管合同(原件扫描件)以及托管商的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质证书复印件。 商家入驻协议模板。 商家入驻审核流程说明。 与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签署的支付协议,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牌照(若涉及在线支付业务)。 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技术方案。 房屋租赁合同和出租人的房产证明(证明企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2 。 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通过相关部门的在线平台进行提交。部分地区可能还需要将纸质材料邮寄或现场提交到指定的通信管理部门。 审核与审批: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会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 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会作出是否批准经营的决定。 领取许可证:如果申请获得批准,企业可以领取 EDI 许可证。通常可以选择邮寄或现场领取的方式拿到许可证2 。
整个办理流程的时间可能会因地区、申请材料的准备情况以及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 40 至 60 个工作日左右。如果企业想要加快办理速度,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代理机构协助办理。
在佛山办理 ICP 许可证,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满足办理条件 :公司要求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且公司注册资金需大于等于 100 万(认缴也可以)。 公司股权架构中不能含有外资成分(如有外资需要按照外资流程申请)。 人员要求 :有与开发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例如至少 3 名以上员工(部分地区要求至少一名计算机专业),需提供这几个人近期的社保证明(佛山一般要求 3 人 3 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但政策可能会有变动)。其他条件 :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 具备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公司名下的网站已在工信部进行过备案,且备案通过。如果网站涉及到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的批准文件。 准备申请材料 :法人签署的书面申请。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需彩打)。 公司法人以及股东身份证件复印件(彩打)。 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股权结构图。 人员社保证明(符合当地要求的人数及缴纳期限,如佛山一般要求 3 人 3 个月的社保明细,需加盖社保局公章)。 域名证书原件或复印件(彩打),且域名所有者为公司。 网站服务器的托管协议或虚拟空间协议扫描件。 公司概况(如公司人员概况、公司主营业务介绍等)。 验资报告、测评报告(部分地区需要网站的评测报告,广东地区比较特殊,佛山办理时可能也需要第三方评测机构出具的报告)。 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佛山的 ICP 许可证申请由省级通信管理部门审批)。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也可能需要线下窗口提交,具体方式可咨询当地通信管理部门。 如果是线上提交,一般需要先登录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账号并进行实名认证后,找到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在线办理入口,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和上传申请材料。 审核与审批 :通信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时间通常为 40-60 个工作日左右(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和申请情况而异)。 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通信管理部门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或修改材料。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 经过审核,如果符合条件,通信管理部门会颁发 ICP 许可证;如果不符合条件,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1 。 领取许可证 :申请人在收到通信管理部门的通知后,可以按照指定的方式领取 ICP 许可证。一般可以选择邮寄或到指定地点领取。
佛山 EDI 办理可以参考以下指南:
确认办理条件 :企业资质 :经营者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需达到 100 万以上(认缴、实缴均可)。人员社保 :公司需提供不少于 3 名人员的社保,部分省份要求人员要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并提供毕业证。业务要求 :公司要有备案且已上架的电子商务类平台网站(若业务模式新颖不能确定是否需办理,可联系所在省的通信管理局沟通确认)。外资限制 :公司应属于全内资企业(注册资金不能有外资,股东要追溯到自然人、国企、上市公司为止)。准备申请材料 :基础材料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电信业务的种类、业务覆盖范围、公司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 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公司概况,包括公司基本情况、拟从事增值电信业务的人员、场地和设施等情况。 公司最近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法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验资报告及电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相关会计资料。 公司章程,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的有关情况。 其他材料 :申请经营电信业务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和技术方案1 。 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的措施。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证明公司信誉的有关材料。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书。 网站域名证书(有效期大于等于 6 个月,主体为申请公司)。 托管协议彩色扫描件和托管商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质证书扫描件。 若有商家入驻,需提供商家入驻协议模板、商家入驻审核流程说明、与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签署的支付协议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牌照等。 网上申请 :在电信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用本公司的信息注册账号。 注册好后选择在线数据处理和在线交易业务进行提交材料,按照系统的指引步骤填写。 提交书面材料(若有要求) :网上材料审核通过后,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书面材料需与网上提交的电子版材料保持一致,并加盖公司公章。 审核与审批 :相关部门会在 5 - 7 个工作日进行初审,材料没问题会给出 EDI 许可证的受理通知书。 然后进入实质审核阶段,这个周期需要等待 20 个工作日左右会给出 EDI 许可证的批准通知书。 领取许可证 :审核通过后,3 - 5 个工作日内审核部门会把纸质版的 EDI 许可证邮寄到公司的注册地址。
办理 EDI 许可证的流程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当地政策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在办理前咨询专业的咨询机构或相关部门,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东莞 ICP 许可证的办理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申请,具体如下:
办理要求 :企业资质 :申请者必须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公司的注册资本在 100 万以上(不需要实缴)。 公司应为内资企业,若有外资,外资占股比例不能超过 49%。同时,公司股东及法人需持有中国身份证(股东及法人不能是外籍身份)。 网站相关 3 :公司要有独立的域名和网站名称,并且网站已完成备案。 人员要求 :拥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4 。其他条件 :具备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 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若涉及到 ICP 管理办法中规定须要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需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办理流程 :准备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 公司章程复印件及一级股东证明材料(如一级股东为自然人股东,需提供其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如一级股东为企业法人股东,需提供其营业执照副本及工商查档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 法人身份证扫描件。 三名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扫描件及近期三个月内的社保证明。 网站域名证书彩色扫描件(要求注册所有人必须为申请公司)。 网站接入协议彩色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彩色扫描件。 在线申请 :登录相关通信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申请表格,上传准备好的申请材料。审核与受理 :通信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会予以受理;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或修改材料。审批与发证 :经过审核通过后,通信管理部门会颁发 ICP 许可证。申请人可以根据通知前往指定地点领取许可证,或者选择邮寄方式获取3 。
办理 ICP 许可证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可能会根据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在办理前咨询当地的通信管理部门或专业的咨询机构,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东莞 EDI 许可证至关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 EDI 许可证?又该如何在东莞办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指南,助力企业顺利踏上数字化新征程。
一、什么是 EDI 许可证?
EDI 许可证,即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它是指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 / 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 事务处理的业务。通俗来讲,EDI 许可证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业务的合法凭证。
二、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的重要性
合法合规经营 在东莞,企业从事特定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必须依法取得 EDI 许可证。否则,将面临被责令停止经营、罚款等法律风险。
提升企业竞争力 拥有 EDI 许可证,表明企业具备专业的技术实力和规范的经营管理,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拓展业务范围 EDI 许可证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业务提供了合法依据,使企业能够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条件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四、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流程
准备材料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2)法人及股东身份证。 (3)公司章程。 (4)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身份证、学历证明。 (5)社保证明。 (6)办公场地租赁协议及房产证明。 (7)技术方案书。
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东莞市通信管理局。
审核材料 通信管理局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能会要求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
实地核查 通信管理局可能会对企业的办公场地进行实地核查,以确保企业具备开展业务的条件。
颁发许可证 审核通过后,通信管理局将颁发 EDI 许可证。
五、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要充分、准确 在办理 EDI 许可证时,企业应认真准备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虚假材料,将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或被撤销许可证。
选择专业的代理机构 如果企业对办理 EDI 许可证的流程和要求不熟悉,可以选择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代办。代理机构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关注政策变化 电信行业政策变化较快,企业应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办理策略。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总之,东莞 EDI 许可证的办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认真了解办理指南,按照要求准备材料,积极配合审核,确保顺利取得许可证。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启企业数字化新征程。
撰写一篇 1000 字的东莞 EDI 许可证办理指南 seo 文章
在珠海办理 ICP 许可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以下是详细介绍:
办理条件 :企业资质方面 :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 100 万以上(认缴即可)。 企业股权架构中不能含有外资成分(如有外资需要按照外资流程申请)。 人员要求 :需要有至少 3 名员工近期连续 3 个月的社保证明(社保人员需包含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网站要求 :企业申请的域名已经通过域名备案系统备案,且域名所有者为申请公司。 企业网站的内容及形式符合申请 ICP 经营许可证的要求,服务器必须在本省区域。 申请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 公司章程工商调档原件彩色扫描件(需加盖查询章)。 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公司股东为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原件扫描件;公司股东为企业法人,提供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彩色扫描件和公司章程工商调档原件彩色扫描件)。 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和学历证书原件扫描件(身份证正反面都扫描,至少 3 人)。 公司近期为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原件彩色扫描件(3 人 3 个月的缴纳证明)。 托管协议原件彩色扫描件及托管商 IDC 证书原件扫描件。 域名注册证书原件彩色扫描件(所有备案的域名都要提供,域名注册所有人必须是申请单位的中文全称)。 公司概况(包含公司机构设置、公司人员概况、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工信部备案信息外网 “公共查询页” 及接入商提供的 “内网查询页”。 办公场地租赁协议、凭证、出租方房产证彩色扫描件。 评测报告(部分地区要求,珠海一般也需要)。 办理流程 :网上申请 :注册账号。登录工信部指定的相关网站,进行账号注册,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 在线填报。账号注册完成后,找到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板块,点击在线办理。进入许可证填报的界面,选择省内许可证,点击省内申请,根据许可证的类型选择 “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然后返回任务表的页面,点击业务类型,进入表单列表,按照顺序填写表单。 提交材料 :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进行上传提交(部分材料可能需要原件核验,具体要求以当地通信管理部门规定为准)。审核与审批 :受理。通信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受理,一般在 5 至 7 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发放受理通知书。 审核。受理后,通信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详细审核,审核时间通常为 10 至 15 个工作日(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和申请情况有所不同)。如果申请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通信管理部门会发出补正通知,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正。 领取许可证 :审核通过后,企业可以领取 ICP 许可证。有些地区支持邮寄服务,企业也可以选择到指定地点领取。
整个办理过程中,企业要确保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以免影响申请进度和结果。如果对办理流程不熟悉或缺乏相关经验,也可以考虑委托专业的代理机构协助办理。
在珠海办理 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有以下注意事项:
企业基本条件方面 :注册资本 :企业的注册资本应不低于 100 万元人民币,且为认缴资本即可,但实缴资本能更好地体现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审核人员可能会关注实缴情况。经营范围 :企业的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若原本经营范围中不包含,需要先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增加该经营范围。股东和法人身份 :公司应为内资企业,股东和法人不能是外国身份。如果企业存在外资成分,办理流程和要求会有所不同3 。人员要求 :企业需有必要的人员和办公空间,以支持电子商务业务的运营。同时,要提供至少 3 名员工的社保证明,部分地区可能对社保人员的学历有要求,比如至少有一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且学历可在学籍网上查询到。信息记录 :企业要有良好的信息记录,无不良经营行为和违法违规记录,否则可能会影响 EDI 许可证的审批。申请材料方面 :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 :准备的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例如,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技术人员名单及资质证明、技术设备和系统介绍及证明材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报告等,都要确保信息无误。域名和网站相关材料 :拥有合法的域名,且域名注册人为要办证的主体公司名下。网站需完成 ICP 备案,备案信息要与 EDI 许可证申请公司一致。网站内容要符合要求,具有与申请业务相匹配的功能和内容,尤其对于有商家入驻功能的电商平台类业务,要确保网站的商家入驻功能完善且能正常使用。其他证明材料 :如果企业有商标,需一并提交商标证明;如果涉及与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的合作,需提供支付协议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牌照等相关证明材料。办理流程方面 :审批地区确认 :珠海企业办理 EDI 许可证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认审批地区。比如,广东省存在审批部门地区的特殊性,有的企业可能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申请,有的可能在深圳管局申请(具体需根据企业注册地等因素确定),所以在申请前一定要先确认好审批地区,以免耽误申请进度。网上申请 :通过相关部门的在线平台提交申请材料时,要认真核对各项信息,确保填写准确无误。上传的申请材料电子版要清晰、可识别。审核与反馈 :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可能会要求补充或修改材料。企业要密切关注审核进度和反馈信息,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现场检查 :部分情况下,政府部门可能会安排现场检查,对企业的 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实地核查。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现场检查时各项条件符合要求。许可证使用方面 :许可范围 :取得 EDI 许可证后,企业要严格按照许可范围开展业务,不得超出许可范围经营。如果企业的业务范围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办理许可证的变更手续。有效期管理 :关注许可证的有效期,提前做好续期准备。一般来说,许可证到期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续期,以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日常监管 :企业需定期向通信管理局报告经营情况,服从电信管理机构的监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中山市 EDI 许可证的办理流程如下:
了解政策与条件 :企业需要详细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 EDI 许可证办理的相关政策和条件,明确申请企业的资格要求、技术标准、信息安全要求等。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行业协会或专业咨询机构等途径获取最新政策信息。在中山,企业的注册资金需不少于 100 万元人民币,公司属于全国内资(无外资注入),股东和法人不能是外国身份等1 。 准备申请材料 :企业基础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要求经营范围需涵盖 “增值电信业务”1 。 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原件扫描件及复印件。 公司章程(工商调档)和股权结构图1 。 人员相关材料 :提供至少三名员工的社保证明,部分地区要求持有计算机技术证书员工的社保证明1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扫描件。 业务相关材料 :域名注册证,域名注册人为要办证的主体公司名下。 服务器托管协议彩色扫描件和托管商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质证书复印件。 若涉及商家入驻,需提供商家入驻协议模板、商家入驻审核流程说明。 若有支付业务,需与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签署的支付协议,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牌照。 在线提交申请 :登录相关政府部门的在线平台或系统,如电信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用本公司的信息注册账号后,选择在线数据处理和在线交易业务进行提交材料,按照系统的指引步骤填写申请表格,并上传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版。 审核与反馈 :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或进行说明。部分地区还可能安排现场检查,对企业的 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实地核查。 审批与颁证 :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将颁发 EDI 许可证。企业可以在线查询审批结果,并按照要求领取许可证。一般来说,从申请到领取许可证的时间可能需要 30 至 60 个工作日左右,但具体时长可能会因地区、申请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办理 EDI 许可证的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办理前咨询当地的通信管理部门或专业的咨询机构,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要快速办理中山市 ICP 许可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前准备齐全且准确的材料 :基础材料方面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及复印件(确保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包含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等相关内容,且处于有效期内)。 法人身份证的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扫描件(要求清晰可辨,信息准确无误)。 股东身份证的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原件扫描件(若股东为企业法人,还需提供该股东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工商查档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 人员相关材料 :公司近期为三名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需加盖社保局公章,并且社保缴纳时长和人员要求要符合中山市的规定,有的地区要求近 3 个月,有的可能 1 个月即可)。 提供这三名员工的手机号、邮箱等联系方式,以及公司法人的手机号及邮箱、公司固话、传真等信息。 业务相关材料 :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方案应详细阐述公司的业务模式、发展规划、技术实现方式等,突出业务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域名注册证书(域名所有者须为申请公司,且已完成域名备案)。 网站接入协议彩色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彩色扫描件(明确网站的服务器托管情况和托管商的资质)。 涉及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应当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的批准文件(若不涉及,则提交《保证书》)。 熟悉办理流程并按步骤推进 :网上申请 :登录工信部指定的相关系统,如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注册账号并登录。 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等内容,完成 ICP 许可证的网上申请。在填写表单时,要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提交纸质材料 :网上申请通过后,将准备好的纸质材料按照要求装订成册,并提交到中山市通信管理部门。纸质材料的内容应与网上申请的信息保持一致。等待审核与审批 :通信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 ICP 许可证的申请条件等。在此期间,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及时接收审核部门的反馈信息。领取许可证 :如果申请通过,按照通知要求到指定地点领取 ICP 许可证;如果申请未通过,要根据退回的理由进行修改,重新提交申请。选择专业的代办机构(可选) :专业的代办机构熟悉 ICP 许可证的办理流程和要求,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准备材料,避免因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而耽误时间。 代办机构与通信管理部门有较为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办理进度和政策变化,提高办理的成功率和效率。
总之,快速办理中山市 ICP 许可证需要企业自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可以借助专业代办机构的力量,确保申请过程顺利进行。
广东 ICP 许可证是由广东省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用于证明企业合法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许可证。以下是它的一些特点和相关信息:
证件外观 :广东 ICP 许可证是一张纸质证书,其大小与普通的 A4 纸相近。证书上通常会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的公章,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合法性。 证书上会标明许可证编号、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业务种类(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覆盖范围(如全国或广东省内等具体区域)、发证日期、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适用范围 :如果企业的网站或在线平台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或在线应用服务,并且涉及盈利性活动,如在线广告、有偿提供特定信息内容、电子商务等,就需要办理广东 ICP 许可证。例如,一些招聘网站、在线购物平台、付费资讯网站等都需要持有该许可证才能合法运营。 办理要求 :企业资质 :经营者须为依法设立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在广东省内经营的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人员要求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并且需要提供至少 3 名员工近期的社保证明(广东通信管理局曾要求是连续 3 个月的社保证明,但政策可能会有调整)。网站条件 :企业需要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网站,网站的内容应与申请的业务相关,且具备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其他条件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等。有效期与年检 :广东 ICP 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为 5 年,每年的 1 月至 3 月需要进行年检3 。年检时需要提交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网站 ICP 许可证原件、公司上年度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
广东地区办理 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的难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满足基本条件方面 :企业资质要求 :申请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公司,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且在经营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于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只要按规定完成工商注册等手续,这方面不难满足。注册资金要求 :如果企业仅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业务,注册资金需达到 100 万元人民币及以上;若从事全国范围的业务,注册资金则需达到 1000 万元人民币及以上。企业需确保注册资金符合要求,否则会影响办理进程,对于资金实力充足的企业来说较容易达到,但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可能需要一定的资金筹备。业务范围要求 :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必须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 等相关内容,这需要企业在工商登记时准确填写经营范围,如果前期经营范围未包含相关内容,后续进行变更可能会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人员要求 :企业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确保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并且需提供 3 名员工的社保证明。企业如果已经配备了相关专业人员且正常缴纳社保,这一项不难满足,但如果需要临时招聘或调整员工社保,会增加办理的复杂性。信誉和记录要求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经营者在过去三年内不能有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记录。企业需要确保自身经营合规,若存在相关不良记录,可能导致申请无法通过。申请材料准备方面 :申请材料较为复杂,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EDI 技术人员名单及资质证明、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介绍及证明材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报告、域名证书、服务器租赁协议等3 。企业需要仔细整理和准备这些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提交。例如,域名注册所有人必须是申请单位的中文全称,若域名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时进行变更2 。 审批流程方面 :审核严格程度 :相关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或进行说明。此外,还可能安排现场检查,对企业的 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实地核查。如果企业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审核不通过或延长办理时间。审批时间 :一般情况下,整个办理流程可能需要 30-90 个工作日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等因素。
总体而言,如果企业满足相关条件,并且能够认真准备申请材料,熟悉审批流程,广东地区办理 EDI 许可证是可以顺利完成的,但如果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或对办理流程不熟悉,可能会觉得办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建议企业在办理前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咨询机构或代办公司。
ICP 许可证最新办理政策如下:
申请条件 :注册资本 :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 100 万及以上(部分地区办理全国范围业务的要求注册资金至少 1000 万)。若注册资金不足,可进行增资以满足条件。人员社保 :需提交企业为三名员工连续缴纳近一个月(部分地区如广东要求 3 个人 3 个月)的社保证明,以证明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合法性。个别省份或地区可能更要求这 3 个人必须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股权架构 :企业股权架构中不得含有外资成分。若存在外资背景,需按照外资流程进行特殊申请。网站要求 :企业申请的域名必须通过域名备案系统备案。 企业网站的内容及形式需符合申请 ICP 经营许可证的要求,确保信息服务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部分省份要求企业网站的服务器必须位于本省,具体需根据当地政策执行。 其他条件 :经营者应为依法设立的公司;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涉及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已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等。申请材料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书面申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包括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公司概况,包括基本情况、人员、场地和设施等情况。 经审计的企业法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验资报告。 公司章程,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的有关情况。 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技术方案。 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的措施。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证明公司信誉的有关材料。 公司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书等。 办理流程 :前期准备 :企业根据申请条件收集并整理好一系列申请材料,并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在线申请与提交 :登录通信管理局或工信部的官方网站,进入 ICP 经营许可证申请系统。在系统中填写申请表格,认真核对每一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上传材料并提交申请。审核与核查 :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核查,企业需要耐心等待审核结果,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如需要补充或修改材料,企业需按照要求及时完成并重新提交申请。审批与领证 :获得批准后,企业按照要求领取 ICP 经营许可证,并妥善保管。后续管理 :年检 :ICP 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为 5 年,每年的 1 月 - 3 月需进行年检。变更 :如果法人或者公司名称有变更,需要在工商变更后 1 个月做许可证变更。
需要注意的是,ICP 许可证的办理政策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要求以当地通信管理部门的规定为准。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包含多种不同的业务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 许可证):
业务内容: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 适用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云服务器等服务的企业。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 许可证):
业务内容:利用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群组成流量分配管理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的分散存储和高速缓存,并根据网络动态流量和负载状况,将内容分发到快速、稳定的缓存服务器上,提高用户内容的访问响应速度和服务的可用性服务。 适用企业:提供网站加速、视频点播加速、文件下载加速等服务的企业。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IP-VPN 许可证):
业务内容:指经营者利用自有或租用的互联网网络资源,采用 TCP/IP 协议,为国内用户定制互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 适用企业:为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提供安全、高效连接的企业。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ISP 许可证):
业务内容: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互联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 适用企业: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无线接入等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企业。
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 许可证):
业务内容: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 / 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 事务处理的业务。 适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等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企业。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业务内容: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国内两点或多点之间实时的交互式或点播式的话音、图像通信服务。 适用企业:提供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网络直播等多方通信服务的企业。 存储转发类业务:
业务内容:利用存储转发机制为用户提供信息发送的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包括语音信箱、电子邮件、传真存储转发等业务。 适用企业:提供电子邮箱服务、传真服务等的企业。 呼叫中心业务:
业务内容: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互联网等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 适用企业:提供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营销等呼叫中心服务的企业。 信息服务业务(ICP 许可证和 SP 许可证):
业务内容:ICP 许可证主要针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 SP 许可证分为全网 SP 证和地网 SP 证,主要是向用户提供短信、彩信、彩铃、WAP 等服务。 适用企业:运营经营性网站、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等的企业。
在广东办理 EDI 许可证,以下是一些要点:
申请条件:企业性质:公司必须为纯内资企业,外资(包括台港澳)成分的企业无法申请。 注册资金:注册资金需达到 100 万或 100 万以上(可认缴)。 经营范围: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需增项,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 或 “经营电信业务” 字样。 社保要求:需要提供企业三名员工近期三个月的社保证明,证明员工与企业的雇佣关系以及社保缴纳情况。 网站要求:企业需要有一个符合审批要求的 PC 端网站。该网站不能是简单的模板网站,应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业务进行搭建,并对业务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展示。 网站的内容和模块是审批部门审核的重点,要确保网站的功能和内容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相关,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申请材料准备:营业执照副本(包含增值电信业务或经营电信业务),需提供原件扫描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股东、法人身份证彩色扫描件,要求清晰可辨。 三名员工近期三个月的社保证明,需由社保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 公司章程,应是最新的且符合相关规定。 房租合同扫描件、出租方的房产证复印件扫描件(一般要求面积大于 60 平方),用于证明公司的办公场地。 域名证书,域名需与公司业务相关且已完成备案。 网络测评报告,广东除深圳和惠州外的地区申请流程和资料基本一样,但深圳和惠州需要多一个网站测评环节,会产生额外的测评费用。 公司简介和职能简介,包括公司人员概况、主营业务介绍、发展战略以及盈利模式等。 审批流程:网上申报:从事 EDI 服务的企业在当地通信管理局或工信部网站进行申报,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必须完整、清晰,上传完之后要仔细复核。 受理审核:通信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将不予受理,有问题的会返回企业修改;没问题的则开始正式受理。 审批决定:通信管理局受理后 20 - 40 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经营的决定。不予批准的,通信局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附说明理由。 核准校检:审批通过的企业领取 EDI 许可证。 注意事项:地区差异:广东地区的 EDI 许可证审批存在地区特殊性,广州为主的其他城市在广州通讯管理局审批,深圳和惠州两地在深圳通讯管理局审批,申请前需确认注册地的审批部门。 政策变动:电信业务相关的政策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和监管要求进行调整和变动,企业需要关注相关政策信息,及时了解最新的办理要求和流程。 申请风险:如果申请材料存在虚假或不真实的情况,或者网站内容与实际运营业务不相符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申请被驳回。如果第一次申请没有通过,后期申请难度可能会加大,同时申请费用可能会增加。
IDC 许可证和 EDI 许可证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定义与业务类型 :IDC 许可证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许可证,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例如,三大电信运营商、世纪互联等企业提供的机柜出租、机架出租、虚拟主机、带宽代理租用等服务。EDI 许可证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是指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 / 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 事务处理的业务。包括交易处理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和网络 / 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例如,天猫、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以及海关报税 EDI 系统等。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 :IDC 许可证 :主要面向需要服务器托管、租用网络资源、存储数据等服务的企业、政府机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等。比如,一个新成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建设和维护数据中心,就可以选择将服务器托管在具有 IDC 许可证的企业所提供的数据中心内1 。EDI 许可证 :适用于有在线交易、数据处理需求的企业,尤其是涉及到第三方商家入驻的电商平台、金融机构、在线票务销售等。例如,一个综合电商平台,允许众多商家在平台上销售商品,消费者在平台上进行交易,这种平台就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申请条件 1 :IDC 许可证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有与开展经营 IDC 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 IDC 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有必要的 IDC 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EDI 许可证 :公司为内资企业(如果有外资,需要走工信部外资通道)。 公司注册资本 100 万及以上。 需要公司至少有 3 名员工交社保。 公司必须有良好的信息记录。 必须有 PC 端的网站或实际经营的 APP。 审批机构与有效期 :审批机构 :IDC 许可证 :申请 IDC 许可证需要向相关电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全国性业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省内业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管理局审批。EDI 许可证 :申请 EDI 经营许可证也是向企业所在地的省通信管理局提出申请。有效期 :IDC 许可证 :根据经营的种类不同有效期分为 2 年、5 年或 10 年1 。EDI 许可证 :有效期为 5 年。
广东 ICP 许可证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站要求方面 :网站内容合规性 :网站内容的审核非常严格,不能含有金融、教育、游戏、新闻等需要前置审批的相关信息。若涉及这些领域但未取得相应的前置审批文件,会导致申请被驳回。例如,公司网站如果有部分板块涉及到金融资讯的发布,但没有金融监管部门的审批许可,就不符合 ICP 许可证的申请要求。网站独特性 :申请的网站不能与其他公司的网站雷同,包括页面设计、功能模块、业务模式等方面。现在互联网平台形式较为相似,要做出具有独特性且符合审批要求的网站有一定难度。若审批人员认为网站疑似套用模板或与其他网站过于相似,申请也会被驳回,并且修改后再次提交通过的几率较小。网站与业务的一致性 :网站的业务内容和模式需要与公司的实际业务、经营范围保持一致。如果网站所展示的业务与公司实际开展的业务不相符,或者无法体现出与申请的 ICP 许可证相关的业务特点,也会成为申请的障碍。人员社保方面 :要求公司提供至少 3 名员工近期 3 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对于一些新成立的公司或者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司来说,可能在短期内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员工的社保缴纳情况。申请材料方面 :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申请材料众多且复杂,包括域名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公司章程、股东证件、社保缴纳证明、网络接入协议、网站安全系统测评报告等。每一项材料都需要按照要求准确提供,任何一个材料的缺失、错误或不规范都可能导致申请被退回。例如,公司章程需要带有盖工商查询章的原件扫描件,如果章不清晰或者扫描件不完整,就可能不符合要求。股权结构的复杂性 :如果公司的股东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多级股东、新三板上市公司等情况,需要提供的股东相关证件和文件会更多,整理和准备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政策理解和把握方面 :审批标准的解读 :ICP 许可证的审批标准和要求较为严格,并且可能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和监管重点有所变化。企业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标准和要求,才能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例如,对于网站的安全防护、用户信息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并在申请材料中充分体现。发展报告的撰写 :申请时可能需要提交公司的业务发展报告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需要准确反映公司的业务情况、发展规划以及与 ICP 许可证申请的相关性。对于企业来说,撰写一份符合审批部门要求的发展报告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公司性质方面 :申请主体必须是纯内资企业,包括股东等不能存在外籍股东或者外籍自然人(台港澳也算作是外资)。如果公司存在外资成分,申请的难度会大大增加,需要根据外资比例和具体情况确定申请的途径和审批部门。
在广东办理 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要想少踩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了解审批部门 :地区确认 :广东地区存在审批部门的特殊性。如果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及除深圳、珠海外的其他城市,审批部门是广州通讯管理局;如果公司注册地在深圳或珠海,则由深圳通讯管理局审批。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先明确自己公司的注册地对应的审批部门,这一步非常关键。满足申请条件 :公司资质方面 :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 100 万(若申请全国范围的业务,注册资金需 1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要注意,资金需实缴还是认缴要根据具体要求来,提前做好资金准备。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需载明 “经营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 或本次申请的业务种类。如果经营范围不符合要求,需要提前进行增项变更。公司性质 :公司必须为内资独资企业(外资占股不超过 49%,如有外资成分需按照外资流程申请),公司股东和法人需持有中国身份证(股东和法人不得为外国人)。信誉良好 :公司及其主要投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未被列入电信业务经营失信名单,否则申请可能会被驳回。人员要求 :企业要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通信、计算机技术类专业人员,并为其缴纳社保。一般要求提供 3 个员工的社保证明。场地设施 :拥有必要的场地、设施、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以支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开展。准备申请材料 1 :基础材料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书面申请(包括申请电信业务的种类、业务覆盖范围、公司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等);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公司章程(加盖原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查询章);公司最近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法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验资报告及电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相关会计资料等。特定材料 :公司域名和商标证书(域名注册所有人必须是申请单位的中文全称);网络接入协议及接入单位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跨地区的需要提交涵盖广东省内)正副页扫描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以及通信网络单元的测评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扫描件;申请网站首页全截图(含地址栏)等。注意事项 :确保申请材料真实、完整、有效,所有材料都要按照要求进行签字、盖章,并注明日期。材料中的数据、信息等要准确无误,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申请被驳回或延误。网站相关事宜 :网站建设 :搭建一个符合审批要求的网站,网站内容及模块要与公司申请的 EDI 业务相匹配。如果公司开展业务是以 APP 或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为主,那么 PC 端网页也不能忽视,需将其作为公司官网进行建设,并满足相关要求。网站评测 :广东地区对于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网站调整完后会进行网站的测评,该测评全部由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机构评测商进行,测评报告是申请 EDI 许可证必不可少的一份重要材料。选择靠谱的办理途径 :自行办理 :如果企业对办理流程和要求非常熟悉,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自行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审批部门的通知和要求,积极配合审核工作。委托代办机构 :如果企业对办理流程不熟悉,或者希望节省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委托专业的代办机构办理。但是,在选择代办机构时,要仔细考察其资质、信誉、服务质量等,避免遇到不良代办机构,导致钱财损失和申请延误。
广东 VPN 许可证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类:
企业远程办公与移动办公 :对于在广东有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员工经常需要在外出差或在家办公。通过 VPN 许可证搭建的虚拟专用网络,员工可以远程接入企业内部网络,访问公司的文件、邮件系统、办公软件等内部资源,实现高效的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广州的一家企业在深圳、佛山等地设有分公司,员工可以通过 VPN 方便地进行跨地区的工作协同和信息交流。 一些企业的业务人员需要频繁外出拜访客户,但又需要实时获取公司内部的最新信息和数据支持。借助 VPN,他们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随时随地安全地接入公司网络,及时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 企业内部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 :企业内部有大量的敏感数据和商业机密需要在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之间进行传输和共享。使用 VPN 许可证建立的虚拟专用网络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例如,广东的一家金融企业,其总部与各地的营业部之间需要频繁传输客户信息、交易数据等敏感信息,通过 VPN 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 企业内部的一些资源(如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等)需要在内部员工之间共享。VPN 可以实现对访问权限的精细管理,根据员工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的员工能够访问相应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协同 :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等外部机构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业务往来和数据交换。通过 VPN 可以建立安全的连接,实现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协同。例如,广东的一家制造业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需要实时共享生产计划、原材料库存等信息,通过 VPN 可以确保双方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在一些合作项目中,企业与合作伙伴可能需要共同访问和使用某些特定的资源或系统。VPN 可以为双方提供安全的访问通道,方便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跨境业务通信 :对于在广东开展跨境业务的企业,如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需要与国外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由于国际网络环境复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使用 VPN 可以建立稳定、安全的跨境通信通道,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例如,广东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与国外的电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和订单处理,通过 VPN 可以确保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 一些跨国企业在广东设有分支机构,需要与总部或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进行内部通信和数据传输。VPN 可以为跨国企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通信和信息共享。
广东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B11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 许可证) :如果企业从事服务器托管、租赁,或者提供云主机、虚拟主机、网盘等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就需要办理此证。例如,一些专门为企业提供服务器托管服务的公司,就必须持有 IDC 许可证,才能合法开展业务。B12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 许可证) :该证适用于为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内容的分散存储和高速缓存,以提高用户内容的访问响应速度和服务的可用性的企业。像一些视频网站、游戏公司等,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内容,会使用 CDN 服务,提供这类服务的企业就需要 CDN 许可证。B13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VPN 许可证) :通常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虚拟专用网服务,比如为大型企业建立内部网络,方便企业内部员工进行远程办公、数据传输等,相关企业需要办理此证。B14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ISP 许可证) :主要是利用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互联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比如网站接入、小区宽带等业务的企业需要具备该许可证。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B21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 许可证) :一般电商平台、有第三方商家入驻的交易平台等企业需要申请此证。例如,一些综合性的电商网站,允许商家在平台上销售商品,进行在线交易,就必须办理 EDI 许可证,以确保交易数据的安全和合规处理。B22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适用于开展国内可视电话会议、国内互联网可视会议等多方通信服务的企业。B23 存储转发类业务 :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存储和转发的相关业务,但该业务在市场上相对不太常见。B24 呼叫中心业务 :为企业提供呼叫中心服务,包括客服热线、电话营销等业务的企业需要此证。不过该证在办理和审批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B25 信息服务业务(ICP 许可证) :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需要办理,比如提供有偿信息、网上广告、代制作网页等服务的网站。如果网站是纯粹的信息展示,不涉及经营性活动,则不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B26 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 :涉及到对信息的编码和规程进行转换的相关业务,同样属于较为专业和特定领域的增值电信业务。
内容加速分发方面 CDN(内容分发网络)许可证是企业开展 CDN 服务合法运营的凭证。拥有该许可证后,企业可以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构建一个分布式服务器网络。例如,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的内容时,如图片、视频、脚本文件等,这些内容可以从离用户地理位置最近的 CDN 节点服务器进行传输。这样大大缩短了数据传输的路径,减少了延迟。就像在不同的城市建立了许多小仓库,当用户需要货物(数据)时,可以从最近的仓库发货,而不是都从一个很远的总仓库发货,从而实现内容的快速分发,提高用户访问网站或应用的响应速度。 提升用户体验方面 可以有效应对网络高峰时段的流量压力。以电商平台为例,在 “双 11”“618” 等购物节期间,网站访问量会急剧增加。有了 CDN 许可证并合法运营 CDN 服务的企业,能够通过 CDN 网络将平台的商品图片、详情介绍等内容快速分发给大量用户,减少因服务器拥堵导致的页面加载缓慢甚至无法加载的情况。这使得用户能够流畅地浏览商品信息、下单购买,从而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优化网站性能方面 CDN 许可证允许企业对网站性能进行优化。对于一些跨国企业的网站或者有大量海外用户访问的网站,通过在全球不同地区部署 CDN 节点,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智能地分配最优的服务器节点。比如,一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其业务拓展到欧美地区,通过 CDN 服务,可以让欧美用户更快地访问公司网站,避免因为跨洋数据传输带来的高延迟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提升,因为搜索引擎通常会考虑网站的加载速度等性能因素。 企业业务拓展方面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拥有 CDN 许可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它可以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其他企业。例如,一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拥有 CDN 许可证后,可以为使用其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客户同时提供 CDN 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客户更好地分发内容,增强企业自身在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力,拓宽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 数据安全和稳定性方面 合法的 CDN 服务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CDN 网络可以通过负载均衡、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当部分节点受到攻击时,流量可以被引导到其他正常节点,保证网站或应用的服务稳定性。同时,正规的 CDN 运营企业会采取数据加密等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这对于处理敏感信息的网站和应用(如金融服务、医疗信息平台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做网上业务需要办理的许可证因业务类型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1 2 4 :ICP 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如果您的网上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例如提供付费的新闻资讯、在线文库、信息查询等服务,就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经营性网站必须持有此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办理条件通常包括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大于等于 100 万、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2 3 。EDI 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 :如果您的网上业务涉及到在线交易、电子数据交换等,比如电商平台、在线票务交易平台等,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该许可证主要是针对利用各种与通信网络相连的数据与交易 / 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 事务处理的业务。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如果您从事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游戏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经营活动,就需要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例如运营音乐播放平台、动漫网站、网络直播平台(部分直播内容属于网络表演范畴)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如果您的网上业务涉及到药品信息的发布、展示、咨询等,无论是非经营性的还是经营性的,都需要办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比如建立药品信息网站,提供药品的功效、用法、禁忌等信息。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凭证 :如果您要在网上销售医疗器械,不管是自建网站还是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销售,都需要办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凭证。销售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可能还需要满足相应的附加条件和资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如果您的网上业务涉及制作、发行广播电视节目,比如拍摄短视频、微电影、网络剧等并在网络上传播,就需要办理该许可证。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如果您的网上平台提供各种演出门票的销售,或者举办线上演出活动并进行收费,那么需要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若您的业务涉及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宗教教义教规、宗教知识、宗教文化、宗教活动等信息的服务,就必须申请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许可证的办理要求和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在办理之前,建议您详细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或专业的咨询机构
广东地区企业搭建 VPN 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硬件 VPN 设备搭建 :采购合适的硬件设备 :企业需要购买支持 VPN 功能的路由器、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知名的网络设备品牌如思科(Cisco)、华为、华三(H3C)等都有相关的产品。例如,对于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可选择性能较强、支持多 VPN 隧道的企业级路由器。设备安装与连接 :将硬件设备安装在企业网络的关键节点位置,如总部的网络出口处或分支机构的网络接入点。确保设备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正确连接,并且连接线路稳定可靠。配置 VPN 参数 :设置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策略 :IKE 用于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的密钥交换机制。配置 IKE 策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如 AES、3DES 等)、认证算法(如 SHA-1、MD5 等)以及 Diffie-Hellman 组(用于密钥交换的参数)。不同的硬件设备可能在设置界面和选项上有所差异,但基本的参数设置是类似的3 。定义 IPsec 策略 :IPsec 是用于保护 VPN 通信的安全协议。在硬件设备上,需要定义 IPsec 策略,包括本地子网范围(企业内部网络的网段)、对端子网范围(远程网络的网段)、对端网关地址(远程 VPN 设备的 IP 地址)等。例如,如果企业总部的网段是 192.168.1.0/24,分支机构的网段是 192.168.2.0/24,那么在总部的 VPN 设备上,本地子网范围应设置为 192.168.1.0/24,对端子网范围设置为 192.168.2.0/243 。配置用户认证 :如果需要对通过 VPN 连接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可以在硬件设备上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或者集成企业已有的认证系统,如 RADIUS、LDAP 等。软件 VPN 搭建 :选择 VPN 软件 :有许多开源和商业的 VPN 软件可供选择。开源软件如 OpenVPN、StrongSwan 等,商业软件如深信服 VPN、天融信 VPN 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软件。服务器准备 :准备一台性能较好、具有公网 IP 地址的服务器来安装 VPN 软件。如果企业使用云服务,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可以在云服务器上搭建 VPN。在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如 Linux(如 CentOS、Ubuntu 等)或 Windows Server,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安装与配置 VPN 软件 :OpenVPN 的配置示例 :下载并安装 OpenVPN 软件到服务器上。 生成证书和密钥:使用 OpenVPN 自带的工具或者第三方证书颁发机构颁发的证书,用于加密和认证 VPN 连接。这包括服务器证书、客户端证书、密钥等。 配置服务器参数:编辑 OpenVPN 的配置文件(通常是 server.conf),设置服务器的 IP 地址、端口号、加密算法、认证方式等参数。例如,设置监听的端口号为 1194,使用 AES-256-CBC 加密算法等。 启动 OpenVPN 服务:在服务器上启动 OpenVPN 服务,使 VPN 服务器开始运行。 StrongSwan 的配置示例 :安装 StrongSwan 软件及其依赖项。 配置 IKEv2 或 IPsec 策略:与硬件 VPN 设备类似,需要设置 IKEv2 的参数,如加密算法、认证方式、密钥交换算法等,以及 IPsec 的安全策略,包括本地和远程网络的定义1 。 配置用户认证:可以使用本地数据库或外部认证服务器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云服务提供商的 VPN 服务 :选择云服务提供商 :主流的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都提供 VPN 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对云服务的信任度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创建 VPN 连接 :在云服务提供商的管理控制台中,创建 VPN 连接。通常需要指定本地网络(企业内部网络)的网段和远程网络(如分支机构的网络或云服务上的其他资源)的网段,以及选择 VPN 的类型(如 IPsec VPN 或 SSL VPN)。配置安全策略 :设置 VPN 连接的安全策略,如加密算法、认证方式、访问控制等。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提供多种安全选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需求进行选择。连接测试 :创建 VPN 连接后,进行连接测试,确保企业内部网络的用户可以通过 VPN 访问远程网络的资源,并且通信正常、安全。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搭建 VPN,企业都需要确保 VPN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搭建过程中,建议企业寻求专业的网络工程师或 IT 服务提供商的帮助,以确保 VPN 的正确配置和运行。
云专线和 VPN(虚拟专用网络)主要有以下区别:
云专线 :云专线是通过物理专线(如光纤等)将用户的数据中心、办公室或分支机构直接连接到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它建立的是一种专用的物理链路,就像是为用户专门铺设了一条直达云平台的高速公路。这种连接方式稳定性高,因为它有独立的物理线路资源,受外部网络干扰相对较小。 例如,企业 A 需要将自己的本地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器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实时交互,采用云专线,电信运营商会从企业 A 的数据中心拉一条专用的光纤线路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保证数据传输的专用性和稳定性。 VPN :VPN 是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构建的虚拟专用网络。它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将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封装在 IP 隧道中进行传输。 例如,员工在外出差,使用笔记本电脑通过互联网连接公司内部网络时,启用 VPN 软件,笔记本发出的数据经过加密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公司的 VPN 服务器,经过解密后就可以访问公司内部资源,就好像通过一个虚拟的安全通道接入了公司内部网络。
云专线 :由于云专线是物理专线连接,本身线路相对封闭,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的风险较低。而且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也会在两端的数据中心提供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以金融机构为例,其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使用云专线可以在物理层面减少数据泄露风险,保障金融交易等敏感数据的安全传输。 VPN :VPN 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它通过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公共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取。但如果加密算法被破解或者认证信息泄露,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如果黑客获取了 VPN 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伪装成合法用户接入 VPN,虽然无法直接解密数据,但可以进行一些破坏行为,如发送恶意流量干扰网络。
云专线 :云专线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和稳定的网络连接。因为它有专用的线路资源,带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并且在网络拥塞时受影响相对较小,能够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适合对网络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如大数据传输、实时视频会议等。 例如,一家影视制作公司需要将大量的高清视频素材上传到云存储进行后期制作,使用云专线能够快速、稳定地完成数据传输,不会出现因网络波动导致传输中断或速度过慢的情况。 VPN :VPN 的性能受到公共网络状况的影响较大。由于它是基于互联网构建的,在网络高峰时期或者网络质量不佳的区域,可能会出现带宽不足、延迟增加等情况。 比如,在一些网络信号差的偏远地区,用户通过 VPN 访问公司内部资源时,可能会因为互联网连接不稳定而出现连接缓慢甚至频繁掉线的情况。
云专线 :云专线的建设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它需要铺设物理线路,涉及到线路租赁、设备购置和维护等费用。而且云专线的带宽费用也比较高,适合对网络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大型企业或者对数据传输要求苛刻的应用场景。 例如,要建立一条跨城市的云专线连接,可能需要支付数万元的初装费,每月还有数千元的线路租赁和维护费用。 VPN :VPN 的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是软件授权费用或者 VPN 服务订阅费用,一般是按年或者按月收费,价格较为亲民。有些免费的 VPN 软件也可以使用,但可能在功能或者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例如,一个小型创业团队使用付费 VPN 服务,每年可能只需要花费几百元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远程办公需求。
企业组网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
星型拓扑结构 :结构特点 :所有的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一个中央节点,通常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优点 :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和监控;单个节点的故障只会影响该节点本身,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间的通信;数据传输路径明确,通信速度较快。缺点 :中央节点的负载较重,一旦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可能瘫痪;对中央节点的可靠性和性能要求较高;组网成本相对较高,因为需要较多的线缆连接到中央节点。树型拓扑结构 :结构特点 :是星型拓扑的扩展,采用多级层次结构,通过多个交换机或集线器进行层级连接,形成类似于树状的结构。优点 :易于扩展,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分支和节点;故障隔离相对容易,如果某一分支的节点或线路发生故障,较容易将故障分支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缺点 :对根节点依赖性大,如果根节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在级数较多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网络性能。环状拓扑结构 :结构特点 :每个节点都直接连接到另外两个节点上,形成一个闭环。优点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为数据可以在环路中沿两个方向传输,即使某个节点或某段链路发生故障,数据仍可通过其他路径传输。缺点 :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精心的设计和配置来避免广播风暴等问题;数据传输的延迟相对较高;增加或删除节点时,需要对整个环路进行重新配置,不太方便扩展。网状拓扑结构 :结构特点 :每个节点都与其他多个节点直接相连。优点 :提供了极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因为数据可以通过多条路径传输;适用于对网络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如金融、军事等领域。缺点 :布线复杂、成本高;需要高级的网络管理技术来维护,管理难度大。混合型拓扑结构 :结构特点 :结合了上述几种拓扑结构的优点,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和场景进行组合。例如,在核心层采用网状或环状拓扑以提高可靠性,而在接入层采用星型或树型拓扑以简化管理和降低成本。
云专线的搭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以下是一般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
明确需求
确定企业或组织对网络连接的具体要求,包括带宽需求、传输的数据类型(如语音、视频、大量文件传输等)、连接的地点(例如数据中心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位置)、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要求(如是否需要 99.99% 的高可用性)等。 例如,一家大型视频制作公司可能需要高带宽(如 10Gbps 以上)的云专线,以方便将本地制作的高清视频素材快速上传到云端进行后期处理,并且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因为视频传输过程中中断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
评估不同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云科技等)的云服务产品,包括计算资源、存储服务等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同时,选择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运营商。 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覆盖范围、网络质量指标(如丢包率、时延等)等因素。例如,某些网络运营商在特定区域有更密集的光纤网络部署,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连接。 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业务需求和所选的云服务,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常见的有星型拓扑、混合型拓扑等。在云专线场景下,可能是本地数据中心通过专线连接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然后在云端构建虚拟网络与各种云服务资源相连。 例如,企业的本地办公网络通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连接到云专线的接入设备,云专线接入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后,在云端通过虚拟私有云(VPC)的形式连接到云服务器、云存储等资源。 准备硬件设备(如需要)
根据网络拓扑和连接方式,可能需要准备本地的网络接入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这些设备需要支持与云专线的连接,并且能够配置相应的网络协议和安全策略。 例如,企业需要配置具有高速以太网接口(如 10GigabitEthernet 端口)的企业级路由器,以适配云专线的带宽要求,并且能够支持边界网关协议(BGP)等用于网络路由的协议。
二、物理线路连接
运营商布线安装
网络运营商会根据服务协议,将物理线路(通常是光纤)铺设到企业或组织指定的位置。这可能涉及到挖掘管道、架设架空光缆等操作,具体取决于线路的路由和安装环境。 例如,在城市区域,运营商可能通过现有的地下管道敷设光纤;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需要采用架空的方式架设光纤线路,以连接到企业的机房。 在安装过程中,运营商会进行光纤的熔接等操作,确保线路的物理连接质量。光纤熔接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将两根光纤的纤芯精确对准并熔合在一起,以减少光信号的损耗。 本地设备连接
将运营商铺设的线路连接到本地的网络接入设备(如路由器)。这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接口,如光纤接口(如 LC、SC 等接口类型),并且正确配置接口的参数,如速率、双工模式等。 例如,将光纤的 LC 接口插入路由器的光模块接口,然后在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中设置接口速率为 1Gbps 或更高(根据专线带宽要求),双工模式为全双工。
三、配置网络设置
配置本地网络设备
在本地路由器等接入设备上配置网络参数,包括 IP 地址、路由策略等。需要设置与云专线对端(云服务提供商端)相匹配的网络参数,以建立通信。 例如,配置静态路由,将指向云端资源的流量通过云专线接口发送出去。如果采用动态路由协议(如 BGP),需要与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设备交换路由信息,以动态地学习和更新网络路由。 同时,设置网络安全策略,如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哪些本地网络中的设备可以通过云专线访问云端资源,以及允许哪些类型的流量(如仅允许 HTTP/HTTPS 流量访问云端的 Web 服务器)。 云端网络配置
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控制台或管理界面中,配置与云专线对应的虚拟网络设置。这包括创建虚拟私有云(VPC),分配 IP 地址段,设置子网等。 例如,在云服务提供商的 VPC 控制台中,创建一个新的 VPC,划分出多个子网用于不同类型的云资源(如一个子网用于云服务器,另一个子网用于云存储)。将云专线连接的端点配置到 VPC 中,使通过专线传输的流量能够正确地在云端网络中路由。 还需要配置安全组等安全策略,与本地网络的安全策略相配合,控制云端资源的访问权限。例如,设置安全组规则,只允许来自特定 IP 地址范围(即本地网络通过云专线的合法 IP 地址范围)的流量访问云服务器的特定端口(如只允许本地网络通过 3389 端口访问云端 Windows 服务器的远程桌面服务)。 测试与验证
在完成配置后,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可以使用工具如 Ping、Traceroute 等检查本地网络与云端网络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 例如,从本地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 Ping 云端服务器的 IP 地址,检查是否能够收到响应。如果无法 Ping 通,需要检查网络配置(包括本地和云端)、物理线路连接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还可以进行带宽测试,使用专业的带宽测试工具(如 IxChariot 等)来验证云专线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带宽要求。通过在本地和云端之间传输大量的数据,测量实际的带宽性能,确保满足业务需求,如视频流传输、大数据文件传输等场景下的带宽要求。
搭建云专线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网络规划、物理连接和配置等多个环节,并且需要网络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确保专线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企业组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搭建步骤:
确定网络规模 统计企业内需要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包括办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IP 电话等。例如,一个小型企业可能只有几十台设备,而大型企业可能有成千上万台设备。 考虑未来的扩展计划,预估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增加的设备数量,以便选择具有足够扩展性的网络设备。 明确网络功能需求 确定企业需要的网络服务,如文件共享、电子邮件、视频会议、VoIP(网络电话)等。不同的网络服务对网络带宽、延迟和稳定性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视频会议需要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以保证画面的流畅和声音的清晰;而文件共享则更注重网络的稳定性和存储容量。 了解安全需求 评估企业数据的敏感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对不同部门或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例如,财务部门的数据可能只允许特定的财务人员访问。 考虑防范外部网络攻击的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的需求。对于一些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企业,可能还需要数据加密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 星型拓扑结构 特点 :所有节点(如计算机、服务器等)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通常是交换机)。这种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单点故障影响范围小。如果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只需要检查该节点与中心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即可。适用场景 :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网络,特别是规模较小到中等的企业,因为它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例如,一个有几十台设备的小型办公室网络,通过一台交换机连接各个设备,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树形拓扑结构 特点 :是一种层次化的结构,由根节点(核心交换机)、分支节点(汇聚交换机)和叶节点(接入交换机和终端设备)组成。它可以有效地扩展网络规模,并且便于进行网络的分层管理。例如,在一个大型企业的园区网络中,不同的建筑物可以通过汇聚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每个建筑物内的设备再通过接入交换机连接到汇聚交换机。适用场景 :适合大型企业或园区网络,能够很好地组织和管理大量的网络设备。混合型拓扑结构 特点 :结合了多种拓扑结构的优点。例如,将星型和环形拓扑结构结合,在某些重要的部门或服务器区域采用环形结构以提高可靠性,其他区域采用星型结构以方便管理。适用场景 :适用于对网络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都较高的复杂企业网络环境。路由器 功能 :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如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互联网,进行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它可以根据 IP 地址和路由表信息,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的地。选型要点 :考虑企业的网络带宽需求、连接的用户数量和需要支持的网络协议。例如,一个有 100 个用户,需要 1000Mbps 互联网接入带宽的企业,应该选择能够支持足够端口速度和处理能力的路由器。交换机 功能 :用于连接企业内部的各种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交换机可以根据 MAC 地址识别设备,并将数据准确地发送到目标设备,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选型要点 :根据网络规模和端口数量需求选择。对于小型企业,可能只需要一台 24 - 48 端口的接入交换机;而大型企业可能需要多台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并且要考虑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转发速率等性能指标。无线接入点(AP) 功能 :为企业内的无线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它可以将无线信号覆盖一定的区域,让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通过 Wi - Fi 连接到企业网络。选型要点 :考虑覆盖范围、支持的无线标准(如 Wi - Fi 6 或 Wi - Fi 7)和并发连接用户数量。例如,在一个开放式办公区域,需要选择覆盖范围广的 AP,以保证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线布线 确定布线方式 :可以选择在天花板或地板下布线,或者利用墙面线槽布线。在新建建筑中,通常会预留管道用于网络布线。选择线缆类型 :根据网络的带宽需求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线缆。例如,对于千兆以太网,通常使用超五类(Cat5e)或六类(Cat6)非屏蔽双绞线(UTP)。如果传输距离较远或需要更高的带宽,可能需要使用光纤。布线注意事项 :线缆应避免强电磁干扰源,如电机、变压器等。同时,要注意线缆的整齐和标识,以便后期维护和管理。无线布线(主要是 AP 的安装位置规划) 进行现场勘查 :通过专业的工具或软件,测量企业场所的信号覆盖情况,确定信号盲区和弱覆盖区域。合理布局 AP :根据勘查结果,将 AP 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全面覆盖。AP 之间的距离要适当,避免信号干扰,同时要考虑墙壁等障碍物对信号的衰减。路由器配置 设置 WAN(广域网)接口,根据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如 ADSL、光纤等)进行配置,输入相应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 配置 LAN(局域网)接口,设置企业内部网络的 IP 地址段、子网掩码等参数。例如,设置企业内部网络的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2.1.0/24。 配置路由策略,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如 OSPF、RIP 等),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 交换机配置 配置端口参数,如端口速度、双工模式等。例如,将连接服务器的端口设置为 1000Mbps 全双工模式。 划分 VLAN(虚拟局域网),根据企业的部门或功能需求,将不同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的便利性。例如,将财务部门的设备划分到一个 VLAN,研发部门的设备划分到另一个 VLAN。 无线接入点配置 设置 SSID(服务集标识符),这是无线设备连接时看到的网络名称。 配置无线安全,如设置 WPA2 或 WPA3 加密方式,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接入无线网络。 调整无线信号强度和信道,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产生干扰。 网络测试 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 ping 命令等工具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例如,从一台办公电脑 ping 另一台电脑或服务器的 IP 地址,查看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测试网络带宽,使用专业的带宽测试工具,检查网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带宽速度。例如,通过在线带宽测试工具或者专业的网络测试仪,检查互联网接入带宽和内部网络带宽。 测试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使用无线信号测试软件,在企业场所的各个区域检查无线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防火墙设置 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允许或禁止特定 IP 地址、端口或协议的访问。例如,禁止外部网络对企业内部某些敏感服务器端口的访问。 启用入侵检测和防御功能,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防火墙可以检测到一些常见的攻击模式,如端口扫描、DDoS 攻击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用户认证和授权 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采用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定期更换密码。 实施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根据用户的职位或职责分配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例如,普通员工可能只有访问文件共享和办公软件的权限,而系统管理员则有更高的权限来管理网络设备。 数据加密 对于敏感数据,如企业的财务数据、客户信息等,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可以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例如,使用 SSL/TLS 协议对企业内部的电子邮件通信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设备监控 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实时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的温度、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例如,当交换机的 CPU 使用率过高时,可能表示网络存在异常流量或者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排查。 故障排除 建立故障排除流程,当网络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例如,首先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正常,然后检查设备的配置和日志信息,逐步排查可能的故障原因。 软件更新和备份 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和软件,以修复安全漏洞和提高设备性能。同时,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备份,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或配置错误时能够快速恢复。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
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平台经济的发展恢复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拉动,IDC 需求有望逐步释放。传统 IDC 行业有回暖迹象,一些研报对 IDC 企业的盈利情况持乐观态度,预计相关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在未来几年会有较好的增长。 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IDC 及相关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广东省发布的《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强调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快推进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鹏城云脑、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公共平台建设,这为 IDC 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大项目不断涌现 :
各地有不少大型的 IDC 项目在推进。如长春新区智算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完工,该项目总投资 8 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联通的一大型项目封顶,将成为数字政府、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的计算存储和应用中心基地,构建新的算力网络布局。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
AIPC 迎来爆发期 :IDC 预测,到 2028 年中国下一代 AIPC 出货量将大幅增长。AI 技术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对 IDC 的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节能技术受关注 :随着数据中心能耗问题的日益突出,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IDC 企业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如液冷技术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同时满足环保要求。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市场竞争激烈,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 IDC 市场的占有率持续增加,同时一批专业的 IDC 运营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参与者众多,为了争夺客户资源,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降低价格,这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重要性凸显 :随着数据价值的不断提升,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日益增加,IDC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与人工智能结合更加紧密 :生成式 AI 的快速发展为 IDC 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IDC 数据显示,到 2027 年,生成式 AI 将占整个 AI 市场投资总规模的 29%,2022 年至 2027 年,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1%。AI 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这为 IDC 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需求。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 IT 资讯:
监控摄像头市场数据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报告,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监控摄像头线上全渠道(含拼抖快等新兴电商)销量为 780 万台,同比增长 3.1%;销额为 17 亿元,同比增长 1.8%。 线上市场销量、销额维度下,小米、萤石、乔安、普海康威视稳居前四,销量合计份额为 36.7%。其中小米获得线上全渠道销量、销额的双维度第一,市占率分别为 13.1%、14.6%。 电信 IT 市场增长预测 :市场研究公司 Omdia 的报告称,2024 年全球电信 IT 市场预计增长 2.5%,达到 346 亿美元。由于宏观经济逆风,这一增速相较 2023 年的 2.9% 略有放缓。不过,预计 2025 年增长率将提高至 3.4%。长期增长将由升级周期推动,运营商希望用云原生应用取代传统旧系统。 新品发布与技术突破 :华为 :11 月 5 日华为公布了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这种掺杂硫化物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提升电池使用寿命。雷鸟创新 :推出雷鸟 air3,聚焦观影和游戏需求,采用新技术提升体验,推动 AR 技术普及。企业动态 :苹果 :警方查获的部分苹果 iPhone 出现自动重启现象,专家称这是 iOS 18.1 的新功能 “非活跃重启”。 苹果 Music 服务曾出现故障,显示服务器证书无效,但后续可能已恢复。 广汽昊铂 :宣布定位为 “豪华智能旗舰 SUV” 的新车昊铂 HL 将在 11 月 15 日的 2024 广州车展期间正式亮相。
SP 经营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SP 经营许可证 :全称为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主要用于通过信息采集、开发、处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将信息内容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包括短信、彩信、手机定位等功能,主要针对的是电信增值服务领域。食品经营许可证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取得营业执照等,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的合法主体,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的食品经营许可凭证。适用于各种食品的销售、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活动,涵盖了从食品的批发、零售到餐饮门店的经营等多个环节。
SP 经营许可证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审批和管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管。在一些地区,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和监管职责可能由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承担。
SP 经营许可证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且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地和设施。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有必要的技术方案、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拟开展业务的发展计划等。 食品经营许可证 具有与所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销售、贮存等场所,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 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等。
SP 经营许可证 :有效期为 5 年。食品经营许可证 :有效期一般为 5 年。但在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有效期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地区有效期为 3 年 。
SP 经营许可证 :侧重于信息服务,如为移动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新闻资讯、娱乐信息、商业信息、定位服务信息等。这些信息服务通常是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传输和交互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和使用这些信息服务,并按照使用情况支付相应的费用。食品经营许可证 :涉及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食品销售包括各类食品的批发、零售,如超市、便利店、食品专卖店等销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等;餐饮服务则包括各类餐馆、食堂、饮品店等提供的餐饮制作和销售服务,涵盖了中式餐饮、西式餐饮、快餐、小吃、饮品等多种类型。
CDN 许可证和 PCDN 存在多方面区别,具体如下:
CDN 许可证 :即内容分发网络许可证,是指企业开展 CDN 服务所必须具备的经营资质。CDN 的核心是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从而更有效地将内容从源站快速分发到用户,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和服务的可用性。PCDN :全称是 P2P 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基于 P2P 技术的分布式内容分发网络。它利用用户设备之间的共享带宽和存储资源,将内容从源服务器分发到各个节点,再由节点之间相互协作,将内容传递给其他用户,从而减轻源服务器的负载,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CDN :主要依靠部署在各地的服务器集群,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网络状况等因素,自动将用户的请求导向距离最近、网络状况最优的服务器节点,从而实现内容的快速传输。PCDN :则是基于 P2P 技术,让用户的设备在下载内容的同时,也作为一个服务器节点,为其他用户提供数据上传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利用用户设备的闲置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网络,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
CDN :通常具有较为集中的网络架构,由专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建设和运营。其服务器节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 IDC 机房,通过高速骨干网络相互连接,并与各大运营商的网络进行对接,以确保内容能够快速、稳定地分发到用户。PCDN :网络架构相对分散,节点主要由用户的设备组成,这些设备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动态的、分布式的网络。在 PCDN 中,没有固定的中心服务器,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内容的提供者和获取者,共同参与内容的分发过程。
CDN :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站、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等,为用户提供快速、稳定的内容访问体验。对于一些对内容分发质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如大型视频网站、金融机构等,CDN 是保障其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PCDN :主要应用于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对内容分发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如互联网视频直播、在线教育、软件更新等。通过利用用户设备的闲置资源,PCDN 可以在不增加大量服务器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和速度,降低运营成本。
CDN 许可证 :企业从事 CDN 服务,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 CDN 许可证。申请 CDN 许可证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技术人员、网络设施等,并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PCDN :目前,我国对于 PCDN 的许可证管理尚未有明确统一的规定。由于 PCDN 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较为复杂,其监管政策还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对 PCDN 的运营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管理,但尚未形成像 CDN 许可证那样完善的许可制度。
政策利好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CDN 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例如,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为 CDN 边缘计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产业协同发展:CDN 边缘计算与其他相关产业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协同发展趋势明显。随着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CDN 边缘计算作为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重要环节,能够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为 CDN 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市场需求增长
传统的 CDN 服务商如网宿科技等,在 CDN 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通过不断拓展边缘计算等新业务领域,实现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巩固和扩大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 云服务提供商入局: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提供商凭借其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技术实力,纷纷加大在 CDN 边缘计算领域的投入,将 CDN 作为其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云计算和内容分发解决方案,借助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资源,迅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运营商的优势: 电信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拥有庞大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丰富的频谱资源,通过与 CDN 服务商或云服务提供商合作,或者自主开展 CDN 边缘计算业务,能够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内容分发服务,在市场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流量爆发式增长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数字内容的不断涌现,如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直播等,网络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全球互联网流量每年都以较高的比例递增,这使得对内容分发的效率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CDN 作为能够有效加速内容分发的技术,市场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低延迟要求提升 : 5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兴起,对网络延迟提出了极致的要求。例如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在瞬间做出决策,工业自动化中的实时控制也不能容忍高延迟。CDN 与边缘计算的结合能够将内容和计算资源更靠近用户,大大降低延迟,满足这些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从而推动 CDN 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边缘计算助力 : 边缘计算将计算、存储和应用执行等功能推向网络边缘,与 CDN 的结合实现了更高效的内容分发和处理。通过在边缘计算设备上部署和运行 CDN 业务,可以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进行数据处理和内容缓存,进一步降低延迟,提升网络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快、更流畅的体验 ,拓展了 CDN 的应用边界和价值.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CDN 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内容分发。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地理位置、网络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内容分发策略,精准地将内容推送给用户,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和命中率,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增强 CDN 服务的竞争力.
法人资格:申请主体需为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形式,非法人主体无法申请.
内资要求:企业的股权架构中不能含有外资成分。不过,属于中外合作且外资企业不超过 50%的,也可向工信部提交申请.
注册资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社保缴纳:企业需为至少三名员工连续缴纳三个月的社保证明,不过不同地区要求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仅要求一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
内容合规:网站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违法内容,不得含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敏感信息,且需与申请的业务相符.
域名备案:网站域名需已通过域名备案系统备案.
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网站需要明确并公示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以保护用户隐私权益.
技术条件:网站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设施和条件,如服务器托管在国内、域名符合规定等,确保网站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场地要求:企业需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部分地区可能会要求提供租赁合同及房产证等证明材料.
前置审批:如果网站包含前置审批的具体内容,如社区论坛类 - bbs 社区论坛(电子公告服务项目)、药品 - 互联网药品买卖资格证书、广播节目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等,申请前需要根据领域审核并取得行政许可文件.
信誉及违法记录 :企业、关键投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网络监管制度的违法记录.
SP 许可证是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简称,主要用于在通信网络承载平台上,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构建计算机数据库,并通过专线或互联网实现联网,以短信息业务模式为主,向电信终端用户提供公众信息服务、个人信息服务及商务信息服务等,同时还可能配合彩信、游戏、移动电视等信息服务
SP 许可证经营业务你了解多少?
信息发布及递送服务:
短信彩信超实用,促销通知、会员关怀、验证码,还有多媒体彩信超精彩。
手机报信息全,新闻、生活、财经资讯不间断。
商业推送巧营销,广告产品调研轻松到。
娱乐及游戏服务:
移动游戏任你挑,休闲角色全都有,下载畅玩乐逍遥。
铃声下载个性扬,流行特效随心享。
娱乐资讯新潮流,明星影视全知晓。
移动应用及平台服务 :
WAP 网站好便捷,新闻小说图片随意阅。
客户端应用花样多,社交新闻工具齐登场。
应用商店超强大,搜索下载更新一站式。
定位及位置服务:
地图导航巧指路,浏览规划导航不迷路。
位置查询超方便,周边商家设施全呈现。
精准营销超给力,优惠广告按位推。
互动交流服务:
即时通讯简版棒,短信彩信交流畅。
在线社区乐趣多,微博博客互动火。
互动游戏娱乐嗨,答题抽奖投票等你来。
信息查询及搜索服务:
综合搜索短信助,天气股票航班无难度。
专业查询领域专,医疗法律教育不一般。
SP 许可证并非网络专线资源、宽带、互联网专线的必备资质,但从事相关增值电信业务则可能需要,以下是具体介绍:
含义:网络专线是为机构设置的独立网线,形成独立的局域网,如军事、银行等部门常用,其数据传输可靠,QoS 有保证,包括物理专用信道和虚拟专用信道两种. 与 SP 许可证的关系:如果企业仅提供网络专线的基础网络搭建、线路租赁等基础服务,一般不需要 SP 许可证;但如果在提供网络专线的基础上,还为客户提供如短信、彩信、定位等增值电信业务,则需要办理 SP 许可证。
含义:是指骨干网传输速率在 2.5G 以上,接入网能够达到 1 兆的高带宽网络,相比传统窄带网络,能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的网络体验,其接入方式多样,如 ADSL、HFC、高速以太网、光纤等. 与 SP 许可证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宽带运营企业如果仅从事基础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不需要 SP 许可证。但如果利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如互联网信息服务、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等增值电信业务,则需要办理相应的 SP 许可证。
含义:是指私人租用电信电路,在两个或多个位置之间建立的专用互联网连接,具有专用连接、服务水平协议保障、高上传速度等优势,适用于对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与 SP 许可证的关系:企业单纯提供互联网专线的接入服务,不需要 SP 许可证。但如果企业通过互联网专线为客户提供如网站接入、数据中心服务、云计算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则需要办理 SP 许可证。
定义:SP 许可证即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主要用于为手机端的短信、彩信、手机定位等功能服务,是从事 SP 服务的企业必备的经营资质. 申请条件 :全网 SP 许可证:公司注册资金为 1000 万元;公司注册资金不能为技术入资等其他形式;公司的经营地址不得与注册地址不同;申请公司应为内资公司;公司须为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上齐社会保险,且技术人员至少 10 人以上。 地网 SP 许可证: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有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最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违法行为;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方案 。
合法合规运营基础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经营电信业务需取得相应许可证,IDC 许可证作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之一,是企业合法开展大数据存储和 AI 人工智能服务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中心业务的前提,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属于违法行为,会面临严厉处罚.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 :大数据存储和 AI 人工智能服务涉及海量的用户数据、企业核心数据等敏感信息。IDC 许可证的申请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包括机房设施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等多方面,以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确保服务质量与稳定性 :持有 IDC 许可证意味着企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和场地条件等,能够为大数据存储和 AI 人工智能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高效需求.
大数据存储 :企业开展大数据存储业务,无论是为自身业务需求还是为其他企业提供数据存储服务,都需要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相应的机房设施来存放和管理数据。IDC 许可证所涵盖的主机托管、空间租用等业务,为大数据存储提供了合法的场所和基础资源,确保数据存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AI 人工智能服务 :AI 人工智能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支持。数据中心作为计算资源的集中地,通过 IDC 许可证所允许的业务,能够为 AI 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所需的服务器资源、高速网络带宽以及数据存储服务等基础设施保障,助力 AI 人工智能服务的高效运行和快速发展 。
申请条件 :经营者要求 :需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资金要求 :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全国或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人员要求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信誉要求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技术要求 :具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且需通过工信部要求的系统评测,如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接入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评测。申请材料 :基础资料 :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工商档案查询章程、一级股东证件证明材料等。人员证明 :公司联系人、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 3 个人的身份证和一个月的社保证明。业务相关资料 :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的措施;申请经营 IDC 许可证业务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和技术方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书面申请;公司依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承诺书;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证明公司信誉的有关材料;公司概况等。
edi许可证申请流程及条件
合法合规经营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电商平台,必须取得 EDI 许可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可能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等处罚.
保障交易安全与稳定 :EDI 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包括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人员和资金等,还需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这能确保平台在处理大量二手车交易数据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问题,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提升平台信誉与可信度 :拥有 EDI 许可证,表明平台经过了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核,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二手车交易中,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会更倾向于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平台进行交易,从而增加平台的用户流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 :EDI 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有助于规范二手汽车交易电商平台的市场秩序,避免一些不规范的平台进入市场,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手汽车交易电商平台申请 EDI 许可证需满足以下条件 :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申请主体必须是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企业,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本达标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具备相应的人员、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企业需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提供至少 3 名员工的社保证明;有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具备完善的 EDI 技术方案,以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能力。无违法记录 :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符合国家有关电子认证服务的政策和规划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电子认证服务的健康发展。申请 EDI 许可证的一般流程如下 :
收集申请材料 :通常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EDI 技术人员名单及资质证明、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介绍及证明材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报告等。网上提交申请 :登录相关政府部门的在线平台或系统,填写申请表格,上传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版。审核与现场检查 :政府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可能要求企业提供补充材料或进行说明,还可能安排现场检查,对企业的 EDI 技术设备和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实地核查。审批与发证 :如果申请符合规定和要求,政府部门将给予审批通过,并颁发 EDI 许可证,企业可在线查询审批结果并领取许可证 。
办理 ICP 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法人资格 :申请主体需为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形式,不接受个人申请.企业类型 :企业必须为内资企业,外资占股比例不能超过规定限制,通常外资占股不超过 49%,若超过此比例则需按照外资流程申请.注册资金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社保要求 :企业需为至少 3 名员工连续缴纳 3 个月的社保证明,部分地区要求缴纳 1 个月即可,且有些省份还要求其中有一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员
网站备案 :网站需完成备案,包括域名备案、服务器备案等,且备案主体要与申请 ICP 许可证的公司一致,备案信息必须真实有效,不允许用于非法活动和敏感领域.域名要求 :域名必须已经通过备案,且域名所有者为申请公司,证书的剩余有效期必须大于等于 6 个月,同时域名的注册和使用需符合相关规定,不侵犯他人权益.服务器要求 :服务器必须放置在国内,且要与有资质的服务器托管商签订托管协议.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及形式需符合申请 ICP 经营许可证的要求,不得含有违法、不良信息,如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侵犯他人版权等,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专业人员 :企业需有与开发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如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信誉和能力 :企业要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无不良经营记录,在行业内有较好的口碑和声誉.安全保障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以确保用户信息和网络安全.
前置审批文件 :若涉及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审核的批准文件.经营计划和技术方案 :企业需要有完善的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包括网站定位、发展规划、盈利模式、技术架构、系统安全等详细信息,以证明网站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申请 CDN 许可证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独立法人公司 :经营者必须是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这确保了企业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能够以自身名义开展 CDN 业务,并对业务活动的后果负责.
内资企业 :公司需为内资企业,即不含有外资成分。这是因为 CDN 业务涉及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等重要领域,对外资的限制有助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的稳定发展.跨地区经营 :如果企业计划跨地区开展 CDN 业务,其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省内经营 :若是仅在省内经营 CDN 业务,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专业人员配备 :企业需要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如网络技术人员、运维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运营和管理 CDN 服务
社保缴纳证明 :需提供 3 名员工近期的社保证明,全网 CDN 许可证一般要求提供 3 名员工 1 个月的社保证明,地网 CDN 许可证通常要求提供 3 名员工 3 个月的社保证明.无违法记录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这体现了企业及其管理层在电信业务领域的合规性和信誉度3 5 9 .
符合国家法规 :申请者的业务需要符合国家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技术方案与能力 :申请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包括服务器架设、内容分发、网络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有相应的技术方案来支撑 CDN 业务的开展,以确保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分发服务.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具备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如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能够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基础设施条件 :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带宽等,以满足 CDN 业务对硬件资源的需求,保障内容的存储、分发和传输的高效性.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需包含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或 “增值电信业务” 等相关表述,明确企业具有从事此类业务的合法资格
VPN 许可证是指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IP-VPN)许可证,是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关于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 VPN 业务的从业许可,以下是具体介绍:
定义 :经营者利用自有或租用的互联网网络资源,采用 TCP/IP 协议,为国内用户定制互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通过 IP 隧道等基于 TCP/IP 的技术组建,可在专网中实现加密的透明分组传输.原理 :VPN 网关根据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使得用户能够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信,从而可以使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发送可靠、安全的信息.
包括远程访问虚拟网、企业内部虚拟网和企业扩展虚拟网;构建专用网络、远程接入、智能加密文件存储、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网络加速、流量管理、负载均衡等.
分类 :分为全国 VPN 许可证和省内 VPN 许可证.审批部门 :全国 VPN 许可证由工信部审批颁发;省内 VPN 许可证由省通信管理局审批颁发.
经营者 :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内资独立法人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中国大陆公民.注册资本 :在省、自治区、市辖区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在全国或跨省、自治区、市辖区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专业人员 :有适合开展经营活动的专业人员,且最少近期 3 个人一个月社保证明.无违法记录 :企业及其主要投资者和主要管理人员在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经营范围 :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载有经营电信业务、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等与电信业务相关的字样.
ISP 许可证是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具备的资格证书,是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的资质许可,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全网 ISP 许可证 :由工信部受理和审批,持有该证的企业可在全国或跨地区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接入业务,包括跨地区 ISP 许可证、移动网 ISP 许可证等.地网 ISP 许可证 :由地方通信管理局受理和审批,经营范围是单一的省市,在单一的省市内经营移动网 ISP 许可证相应业务的也属于该类型.
经营者要求 :申请办理 ISP 许可证的经营者须为依法设立的公司,且股权追溯到自然人不能有外资.资金要求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信誉和能力要求 :企业必须有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人员要求 :企业需要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提供相关人员的身份证、简历、毕业证书等,一般不少于 10 人.技术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企业要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还要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前置审批要求 :涉及到 ISP 管理办法中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的,需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公司章程相关材料. 验资报告. 法人、股东身份证,若股东是企业,还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和章程. 公司近期财务报告,包含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身份证、简历、毕业证书. 专线接入或主机托管协议.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备案手续 :全网 ISP 许可证、跨地区 ISP 许可证的持证单位均需要办理备案手续。需凭经营许可证到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办理,并提交在当地开展业务的书面报告、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公司在当地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等相应机构的批准文件及营业执照等材料.年检手续 :每年的 12 月 31 日前为准备阶段,持证单位自查并提前改正问题;第一季度为审核阶段,提交年检材料,部省联合网上审核;4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为收尾阶段,完成年检整改、公布结果、盖章等工作.变更和注销 :在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内,ISP 许可证变更许可证项目的,需提交变更申请材料,审核后予以批准的,换发相应许可证。地网 ISP 许可证可咨询当地通信管理局,全网 ISP 许可证可咨询工信部
近日,IDC 行业呈现出多则重要动态,展现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在数字化时代的关键作用。
据金融界 11 月 25 日消息,福能东方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IDC 数据存储和运营服务,具体应用场景取决于客户的需求,这体现了 IDC 服务的灵活性和对不同客户需求的适应性,为各行业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1 .
在市场规模方面,11 月 27 日,IDC 发布报告称 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数码工业打印机整体市场规模收入突破 2.5 亿美金,同比上升 8.8%。其中大幅面数码印刷机市场收入同比下滑 5.0%,数码纺织印花机同比上升 20.0%,数码工业包装和标签印刷机则同比上升 17.0%,从侧面反映出相关行业对数据存储和管理等 IDC 服务的潜在需求可能会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增加3 .
同样在 11 月 27 日,IDC 还发布了关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最新报告。预计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 6.2% 至 12.4 亿部,结束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实现强劲反弹。其中安卓手机出货量增长 7.6%,主要集中在亚太、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中国市场,而 iPhone 出货量可能仅增长 0.4%。这一增长趋势对 IDC 行业意义重大,意味着智能手机相关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等需求也将随之上升,为 IDC 服务提供商带来更多业务机会6 8 .
此外,在技术创新领域,山东中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申请了一项名为 “一种基于视觉 AI 技术的 IDC 机房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的专利。该专利通过在服务器机柜前后端部署智能摄像头,利用视觉 AI 算法实时捕捉并处理图像,检测机房中的异常活动及画面变化,不仅能够自动判断是否触发警报、记录异常图像并发送给管理人员审查,还可通过持续收集数据优化算法、提升识别精度,同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变化自动或手动调整监控参数。此项专利的申请,预示着 IDC 机房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有效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10 .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IDC 行业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正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有望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大模型推动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多模态 AI 大模型的出现,其庞大的参数规模和海量的训练数据,使得对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例如 GPT-3.5、GPT-4 等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别,训练数据量达到 TB 级别,促使大模型训练成为计算密集型任务,极大地推动了 AI 算力服务器市场的需求 。行业应用拓展 :AI 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医疗、搜索引擎、游戏、电子商务、金融、安全等,也使得各行业对 AI 算力服务器的需求不断增加。据预测,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 2026 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将达到 123.4 亿美元,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347.1 亿美元.
芯片架构创新 :为满足 AI 应用对高性能、低功耗的需求,半导体公司不断开发新的芯片架构。如中昊芯英的刹那 ® 芯片采用专为 AI/ML 而生的创新 TPU 架构,面向 AI 计算场景时算力性能超越国际知名 GPU 芯片产品近 1.5 倍,能耗降低 30%.高速互联技术升级 :大规模算力集群构建需要芯片间、服务器间、集群间的高速互联。例如浪潮 NF5698H7 服务器支持 8 颗创新全互联 OAM 加速计算模组,支持高带宽内存,高速网络平面,实现数据网、存储网、管理网分离,满足千亿级参数超大模型并行训练需求3 .液冷散热技术发展 :AI 算力服务器的高功耗带来了散热难题,液冷技术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如英伟达 Blackwell 芯片服务器通过液冷技术解决了过热问题,促使液冷产业从技术储备阶段向全面推广阶段发展,相关产业链公司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传统服务器厂商布局 :联想、浪潮等传统服务器厂商纷纷加大在 AI 算力服务器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 AI 服务器产品,如联想的全新液冷 AI 服务器,采用第六代 Neptune 液冷技术,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支持和能耗控制。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竞争 :英伟达、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凭借其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推出新的 AI 算力芯片和服务器产品;同时,一些初创企业也凭借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 AI 算力服务器市场中崭露头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产化进程加快 :随着国内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 AI 算力芯片和服务器在性能和成本上逐渐具备了与国际产品竞争的实力,预计 2024 年底,国产芯片产品在购置成本上有望低于 a100,实现初步商业可用性,这将推动算力产业链的本土化发展.垂直整合趋势明显 :AI 服务器正从模块化向高密度集成化发展,这要求服务器厂商具备更高的垂直整合能力,需要在芯片厂商的整机平台研发中早期介入,以实现更好的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促进整个算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绿色节能需求凸显 :AI 算力服务器的高能耗对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带来了挑战,因此,绿色节能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如浪潮 NF5698H7 服务器采用风道解耦设计,通过智能分层调节散热,相比同级别产品,功耗降低约 20%,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算力卡租赁是指用户通过向租赁商支付一定费用,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算力卡的使用权,以满足自身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以下是关于算力卡租赁的详细介绍:
降低成本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创业公司来说,购买算力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承担设备折旧、运维管理等成本。而租赁算力卡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租赁时长和配置规模,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灵活性高 :用户可根据项目的紧急程度、预算限制、计算任务的规模和时间要求等因素,随时调整租赁的算力卡数量和租赁时长,快速满足不同阶段的计算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技术更新与维护省心 :算力卡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租赁模式使用户无需担心设备老化和技术过时的问题,租赁商通常会负责算力卡的维护、升级和故障处理,确保用户在租赁期间能够稳定地使用高性能的算力资源.
按时间租赁 :常见的有按时计费、按天计费、按月计费、按年计费等方式。例如,国家超算互联网曾推出的英伟达 A800 算力卡租赁活动,单张卡租赁价格为 2 元 / 时 ,按一个月 30 天计算,单卡月租赁成本仅需 1440 元.按项目租赁 :根据具体的计算项目来确定租赁费用和时长,适用于一些有明确起止时间和计算任务的项目。用户只需支付项目所需的算力资源费用,无需长期租赁大量算力卡造成资源闲置.
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 :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处理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结构,算力卡租赁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便捷的计算能力支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金融、医疗、电商等行业,需要对海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市场趋势,算力卡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提高决策效率。科学研究与计算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研领域的数值模拟、基因测序、气象预测等计算密集型研究,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模型模拟,算力卡租赁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加速科研进程。
需求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算力卡租赁市场也随之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选择租赁算力卡来满足其计算需求.供给增加 :为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算力卡租赁领域,包括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运营商、硬件设备制造商等,增加了市场的供给量.价格波动 :受市场供需关系、硬件成本、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算力卡租赁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2024 年春节后,AI 算力卡租赁市场行情稳中有降,但对于高端算力卡如英伟达 H800 等,由于供应紧张,其租赁价格仍相对较高.
选择正规租赁商 :要选择有良好信誉、资质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的租赁商,以确保算力卡的质量和性能可靠,租赁服务稳定。了解租赁条款 :仔细阅读租赁协议,包括租赁价格、计费方式、租赁时长、服务保障、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注意数据安全 :在使用租赁的算力卡时,用户需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滥用,可与租赁商签订数据保密协议等。
算力服务器租赁是一种新兴的 IT 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概念 :算力服务器租赁指的是用户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从专业的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算力服务器的计算资源,以满足自身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训练、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业务需求,而无需自行购买和维护昂贵的服务器设备.原理 :基于云计算技术,将大量的算力服务器集中管理,形成算力资源池。服务提供商通过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分配相应的计算资源给用户使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按需分配.
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例如,训练一个大型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自行购买和搭建算力服务器集群成本高昂,且技术门槛较高,因此算力服务器租赁成为了满足其算力需求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前景 :据相关数据预测,到 2025 年算力规模将超过 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 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算力租赁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按时间租赁 :这是最常见的租赁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择按月、按季度或按年等不同的租赁周期。短期租赁适合临时性的项目或业务高峰期的算力补充,长期租赁则更适合对算力有持续稳定需求的用户,通常长期租赁会有一定的价格优惠.按算力规模租赁 :用户根据实际需要的计算能力大小来租赁相应规模的算力服务器资源,一般以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或每秒处理的指令数(IPS)等指标来衡量算力规模。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算力的差异化需求,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和变化,随时调整租赁的算力规模.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言模型训练、图像识别中的模型训练和优化等,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来处理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算法.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企业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工作时,需要强大的算力来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科学研究与计算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常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基因测序分析、天体物理模拟等计算密集型任务,算力服务器租赁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计算资源,加速科研进程.金融行业 :用于风险评估、金融市场预测、交易策略优化等方面的计算。通过租赁算力服务器,金融机构可以更快速地处理大量的金融数据,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交易决策的效率.影视与动画制作 :在影视特效制作、3D 动画渲染等方面,需要高性能的算力来处理复杂的图形和图像数据,以生成高质量的视觉效果。算力服务器租赁可以满足影视制作公司在项目高峰期对算力的临时需求,提高制作效率.
优势 :成本效益高 :相比于自行购买和维护算力服务器,租赁方式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也无需承担设备的运维、升级、折旧等成本,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灵活性强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变化和需求,灵活地调整租赁的算力规模和租赁时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波动,实现资源的弹性配置.技术专业性 :算力服务提供商通常具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运维经验,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算力服务,并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保障用户业务的正常运行.快速部署 :用户无需等待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等漫长的过程,只需签订租赁协议,即可立即获得所需的算力资源,快速启动项目和业务,缩短项目的上线时间和研发周期.不足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用户的数据存放在租赁的算力服务器上,可能会面临数据泄露、被篡改等安全风险。因此,用户需要选择信誉良好、安全措施完善的服务提供商,并签订严格的数据安全协议,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网络带宽限制 :如果用户的业务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如实时性要求很强的大数据传输或视频流处理等,可能会受到租赁服务器所在数据中心网络带宽的限制,影响业务的性能和用户体验.长期成本考虑 :对于长期有稳定算力需求的用户来说,虽然租赁方式在短期内成本较低,但从长期来看,租赁费用的累计可能会超过自行购买设备的成本。因此,用户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规划和预算,综合考虑租赁和购买的成本效益.
云服务厂商 :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凭借其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技术实力,提供大规模的算力服务器租赁服务,覆盖了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算力需求层次.传统 IDC 服务厂商 :像浪潮信息、中科曙光、首都在线、中贝通信等,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能耗成本方面具备优势,通过整合自身的服务器资源,开展算力租赁业务,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算力服务.跨界布局企业 :例如鸿博股份、恒信东方、威星智能、利通电子等,这些企业原本主营业务并非云计算或计算机相关业务,但看好算力租赁市场的发展前景,通过购买算力服务器来布局算力租赁业务,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竞争活力
传输组网是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涉及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和网络构建。
一、概念
传输组网是指通过各种传输设备(如光纤、电缆、微波设备等)和传输技术(如同步数字体系 SDH、波分复用 WDM、分组传送网 PTN 等),将多个节点(包括基站、数据中心、交换中心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以高效、可靠地传输信息的网络架构。
二、传输介质
光纤 光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输介质之一。它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光信号。光纤具有传输带宽高、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例如,单模光纤可以支持高达数十 Tbps(太比特每秒)的传输速率,并且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百公里甚至更远。在长距离的骨干传输网络和城域网中,光纤是首选的传输介质。 光纤根据其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小,光信号以单一模式传输,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传输场景;多模光纤纤芯直径较大,光信号以多种模式传输,通常用于短距离、相对较低速率的传输,如园区网内部连接等。 电缆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和一些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它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例如,传统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可以有效地传输射频信号,将电视台的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家中的电视机。 双绞线是另一种常见的电缆类型,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UTP 在以太网等局域网环境中应用广泛,如常见的五类线、六类线等,可以支持 10Mbps - 10Gbps 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一般在 100 米左右。STP 则在抗电磁干扰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微波 微波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进行信号传输。它不需要铺设物理线路,适用于一些不易铺设线缆的地区,如山区、海岛等。不过,微波传输受天气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例如,在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微波信号的衰减会增加,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其传输频段一般在 300MHz - 300GHz 之间,传输距离根据频段和发射功率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
三、传输技术
同步数字体系(SDH) SDH 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DM)的数字传输技术。它将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如 PDH 信号)装入固定的帧结构中进行传输。SDH 具有标准化的帧结构,便于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其基本的传输速率等级包括 STM - 1(155.52Mbps)、STM - 4(622.08Mbps)、STM - 16(2.488Gbps)等。例如,在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的传输网络中,SDH 设备用于汇聚和传输基站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通过光纤链路将各个基站连接到中心局。 波分复用(WDM) WDM 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例如,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可以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多达上百个波长的光信号,每个波长的速率可以达到 10Gbps 甚至更高。在骨干传输网络中,WDM 设备用于实现大容量的长途传输,将多个城市或地区的数据中心连接起来。 分组传送网(PTN) PTN 是一种面向分组业务的传输技术,它融合了 IP 技术和传输技术的优点。PTN 采用标签交换技术,如 MPLS - TP(多协议标签交换 - 传送平面),能够提供灵活的业务调度和高质量的服务保证。PTN 主要用于承载移动回传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等。例如,在 4G/5G 移动网络中,PTN 网络负责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用户数据和信令信息进行可靠的传输。
四、传输组网的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是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都与中心节点相连。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管理和维护,故障诊断相对简单。例如,在一个企业园区网中,核心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各个部门的接入交换机通过光纤或双绞线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如果某个接入交换机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接入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数据在环上单向或双向传输。这种结构具有自愈能力,当环上的某一段链路出现故障时,网络可以通过反向传输等方式实现自愈。例如,在一些 SDH 传输环网中,当光纤被挖断时,网络设备可以自动切换到反向通道,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网状拓扑 网状拓扑是指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这种结构的可靠性最高,但成本也较高,网络配置和管理相对复杂。在大型的骨干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通常采用部分网状拓扑,即关键节点之间采用网状连接,以确保重要业务的高可靠性传输。
传输组网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地理环境、成本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传输网络。
传输电路是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信号的通道,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
传输电路可以是物理的线路,也像在光纤通信中,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路;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虚拟出来的逻辑电路,如在时分复用(TDM)或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多条信号通道复用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通过时分或波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的传输电路。
二、组成部分
传输介质 金属导线 :例如双绞线,它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相互绞合而成。双绞线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常见于电话线路和一些短距离的数据传输网络,如以太网(10Base - T、100Base - T 等)。其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一般在 100 米左右,主要受限于信号衰减和电磁干扰。 同轴电缆 :它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内导体用于传输信号,外导体起到屏蔽作用,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的影响。同轴电缆可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如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它的传输距离比双绞线长,带宽也相对较宽,能够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光纤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光信号。光纤传输具有损耗低、带宽极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一般在 8 - 10μm 左右,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通信,如长途干线通信和城域网骨干链路。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一般在 50 - 62.5μm 左右,可以传输多种模式的光,主要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如建筑物内的局域网。 传输设备 中继器 :用于在物理层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以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当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传输时,会因为衰减而变得微弱。中继器接收衰减后的信号,将其恢复到原来的强度和波形,然后再发送出去。例如,在早期的以太网中,当双绞线的传输距离超过一定限度时,就需要使用中继器来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交换机 :主要用于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帧。它可以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 MAC 地址,将数据帧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在其端口上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转发。在局域网中,交换机是核心设备之一,能够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 路由器 :工作在网络层,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 IP 地址进行数据分组的转发。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分组发送到目的网络。在互联网中,大量的路由器相互连接,构成了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通信。
三、传输电路的分类
按传输信号类型分类
模拟传输电路 :用于传输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传统的音频电话线路。在模拟传输电路中,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参数随时间连续变化,直接反映了原始信号的特征。但是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而且传输距离越长,信号衰减和失真越严重。 数字传输电路 :用于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以二进制代码(0 和 1)的形式表示信息。数字传输电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再生和处理等优点。在数字传输过程中,信号可以通过编码、调制等技术进行处理,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例如,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通过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加载到光载波上进行传输。 按传输介质分类
如前面提到的基于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不同介质的传输电路,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应用场景。 按传输速率分类
低速传输电路 :一般传输速率较低,如一些早期的串口通信电路,传输速率可能在几千比特每秒(Kbps)以下,主要用于简单的数据采集设备或对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 高速传输电路 :能够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如光纤通信中的 10Gbps、100Gbps 甚至更高的传输电路,用于骨干网络、数据中心等对带宽要求极高的场合。
传输电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通信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云服务器专线接入是一种为用户提供的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网络接入方式,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定义和基本原理
云服务器专线接入是指通过物理专线将用户本地数据中心或办公网络与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直接相连。这条专线是用户独占的网络连接链路,与普通的公网连接相比,它能够提供更稳定、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服务。 原理是利用专用的通信线路,如光纤等传输介质,建立起从用户端到云服务器所在数据中心的直连通道。数据在这个专线上传输时,不会受到公网其他流量的干扰,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质量。
二、优势
高安全性 专线接入采用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由于它是用户独占的线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更强。与公网相比,减少了被外部网络攻击的风险,例如黑客通过公网进行 DDoS 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难度大大增加。 可以在专线上配置 IPsec VPN(互联网协议安全虚拟专用网络)等加密技术,进一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就像给数据传输包裹上了一层 “安全盔甲”,即使数据被截获,没有解密密钥也无法获取其中的内容。 低延迟 因为是直接连接,数据不需要经过多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大大减少了传输的跳数。比如,在金融交易场景中,低延迟至关重要。高频交易系统需要快速地将交易指令发送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专线接入能够将延迟控制在很低的水平,通常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确保交易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 高带宽和稳定性 专线接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较高的带宽,从几 Mbps(兆比特每秒)到数 Gbps(吉比特每秒)甚至更高。并且带宽是有保障的,不会像公网那样受到其他用户流量的影响而出现带宽波动。 对于一些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如视频直播公司,在进行大型活动直播时,专线接入能够保证视频流稳定地从云服务器传输到用户端,不会出现卡顿或中断的情况。
三、应用场景
企业数据中心互联 当企业有多个数据中心,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时,通过专线接入可以将这些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器连接起来。例如,一家跨国企业,在国内和国外都有数据中心,通过专线接入云服务器,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同步和共享,方便企业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和业务部署。 金融行业应用 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对数据安全和交易速度要求极高。专线接入可以保障网上银行交易、证券交易等业务的快速和安全进行。同时,金融机构内部的办公网络与云服务器连接后,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信贷审批等数据密集型业务。 大型企业的混合云架构 许多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的架构,即一部分业务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处理,另一部分业务在公有云处理。专线接入可以无缝地将企业内部网络与公有云连接起来,方便数据和应用在两者之间的迁移和交互。比如,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部分部署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而数据分析和存储部分则利用公有云的强大计算和存储资源,通过专线接入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
四、实施步骤(一般情况)
需求评估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如所需带宽、预期的网络延迟、安全要求等,确定专线接入的类型和规格。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业务的发展,预留一定的带宽和性能扩展空间。 线路选择和运营商合作 选择合适的通信线路提供商,如电信、联通等。不同的运营商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线路质量和服务优势。企业需要与运营商协商专线的安装、维护等事宜,包括线路的租用费用、安装时间等。 设备配置和网络设置 在用户端和云服务器端都需要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这些设备需要进行正确的参数设置,以确保专线能够正常工作。例如,设置 IP 地址、路由策略等,并且要进行网络测试,检查网络的连通性、带宽、延迟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算力机房托管是一种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存储和管理的服务模式。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概念及基本原理
算力机房托管是指用户将自己的服务器设备放置在专业的数据中心(算力机房),由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网络、安全、消防等基础设施,并负责服务器的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不需要自己建设和维护机房的情况下,使用机房的优质网络和稳定电力等资源,保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例如,对于一个小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自己建设机房成本高昂,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如服务器机柜、空调系统用于散热、不间断电源 UPS 等)、网络接入设备等一系列投入。而通过机房托管,他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服务器放置在托管机房,按照使用的机柜空间、带宽流量、电力消耗等付费即可。
二、服务内容
基础设施服务
电力供应 :算力机房一般都有双路或多路电力供应,以确保服务器持续稳定运行。它们配备有大容量的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UPS 可以提供临时电力,保证服务器能够正常关机或者切换到备用发电机供电。例如,一个大型的算力机房可能会配备多台兆瓦级别的柴油发电机,在市电故障后的几分钟内就能自动启动并为机房供电。 网络接入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是机房托管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机房通常会接入多个运营商的网络线路,采用冗余网络架构,以降低网络故障的风险。网络带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分配,从几兆到数千兆甚至更高。例如,一些对网络要求极高的金融交易平台托管服务器的机房,会提供低延迟(小于 1 毫秒)、高带宽(如 10Gbps 以上)的网络服务。 安全与消防设施 :机房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监控系统会对机房内的各个区域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的视频监控。在消防方面,机房会安装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这种灭火剂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有效地灭火。 服务器管理与维护
硬件维护 :机房工作人员会定期对服务器硬件进行检查,包括服务器的散热情况、硬盘健康状态、内存使用情况等。如果发现硬件故障,会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例如,当服务器的硬盘出现故障预警信号时,机房维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将数据迁移到新的硬盘上,更换故障硬盘,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和服务器停机时间。 系统软件维护 :协助用户进行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升级和配置优化。对于一些常见的系统漏洞,机房的维护团队会及时提醒用户并协助打补丁。例如,当发现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时,机房技术人员会通知用户并按照用户的指示进行补丁更新,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 增值服务
数据备份与恢复 :机房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备份服务,按照用户指定的备份策略(如全量备份、增量备份的时间周期等),将服务器中的数据备份到专用的存储设备上。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恢复。例如,一些企业的数据库服务器托管在机房,机房会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每周进行全量备份,一旦数据库出现故障,就可以利用备份数据恢复到最近的正常状态。 负载均衡和流量管理 :对于有高流量需求的用户,机房可以提供负载均衡服务。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将用户访问流量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同时,还可以对流量进行监测和管理,例如限制某些异常流量,防止 DDoS 攻击等对服务器造成影响。
三、托管的优势
成本效益 相比自己建设和运营机房,托管机房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户不需要购买和维护机房的基础设施,如建筑设施、电力设备、空调系统等,只需支付服务器托管的费用,降低了前期的建设成本和长期的运营成本。例如,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机房可能需要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投资,而托管服务器每月可能只需要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费用,具体取决于服务器的规模和使用的服务内容。 专业维护和管理 机房托管服务提供商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服务器维护和管理经验。这些技术人员可以提供 7×24 小时的技术支持,能够及时处理服务器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故障等。这使得用户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不必担心服务器的运维问题。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专业的算力机房具有高度可靠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它们的电力供应、网络连接等都有冗余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因单点故障而导致服务器停机的风险。同时,严格的安全措施能够保护服务器免受物理破坏和网络攻击,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
四、托管的注意事项
机房选择 要考虑机房的地理位置,一般选择网络接入良好、电力供应稳定的地区。例如,靠近大型的互联网交换中心(IXP)的机房可以提供更低的网络延迟。同时,要考察机房的资质和信誉,包括是否具备相关的行业认证(如 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查看机房的历史运营情况,了解是否有过重大的故障或安全事故。 服务协议和费用 在签订托管服务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注意服务内容的细节,如网络带宽的保证、电力供应的承诺、硬件维修的责任等。同时,要了解费用的构成和支付方式,包括是否有隐藏费用,如额外的流量费用、硬件更换的收费标准等。
云服务器专线接入是一种为企业或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提供的高质量、高稳定性网络连接方式,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概念及原理
定义 云服务器专线接入是指通过专门构建的物理线路,将用户的数据中心、办公室网络或其他本地网络与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直接相连。这种连接方式不像普通的互联网接入那样通过公共网络传输数据,而是在用户和云服务器之间建立了一个专用的通信通道。 工作原理 专线接入利用了光纤等高速传输介质,通过电信运营商的专用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在这条专线上以高速、稳定的方式传输,减少了网络拥塞、延迟和数据丢失的风险。例如,它有点像为用户和云服务器之间修了一条 “专用高速公路”,只有用户自己的数据车辆可以在这条路上行驶,不会受到其他互联网流量的干扰。
二、优点
高安全性 由于专线是用户独占的网络连接,相比通过公共互联网访问云服务器,安全性大大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被窃取或篡改,对于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企业,如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银行的交易数据通过专线接入云服务器,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截获敏感信息。 低延迟和高稳定性 专线提供了稳定的带宽和较低的网络延迟。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场景,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服务器托管、金融交易系统等,低延迟至关重要。比如,在进行跨国视频会议时,专线接入可以保证画面的流畅性,避免出现卡顿、声音延迟等问题。 高带宽保证 专线接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较高的带宽,能够满足企业大量数据传输的要求,如企业进行大规模数据备份到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传输等情况。而且,带宽通常是可以定制的,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灵活调整。
三、应用场景
企业数据中心扩展 当企业自身的数据中心资源不足时,通过专线接入云服务器,可以快速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例如,一家电商企业在促销活动期间,本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负载过高,通过专线接入云服务器,可以将部分业务流量分担到云端,确保网站的稳定运行。 混合云部署 很多企业采用混合云架构,即同时使用本地数据中心和云服务。专线接入可以很好地将两者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和资源的统一管理。比如,企业可以将核心业务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中心,而将一些非核心的应用,如测试环境、开发环境等部署在云服务器上,通过专线保证数据的交互。 对网络质量要求极高的行业应用 如上述提到的金融行业的高频交易系统、医疗行业的远程手术辅助系统等。这些应用一旦出现网络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专线接入可以提供可靠的网络保障。
四、接入方式及步骤
选择运营商和服务套餐 首先,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信运营商和专线服务套餐。这包括考虑带宽、线路类型(如光纤、以太网等)、服务质量协议(SLA)等因素。不同的运营商提供的价格和服务质量可能会有所差异。 物理线路铺设(如果需要) 对于一些没有现成线路的情况,可能需要运营商进行物理线路的铺设。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挖掘管道、架设光纤等工程操作,时间和成本相对较高。不过,在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等地方,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可能只需要进行线路的接入和调试。 设备配置和网络调试 接入专线后,需要在用户端和云服务提供商端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同时,要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和调试,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在专线中传输。这一过程需要专业的网络工程师来操作,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广东,外资企业办理 ICP 许可证,可参考以下内容:
企业主体 :需在境内依法设立公司,法定代表人应为持有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大陆公民.外资占比 :外资占比不得超过 50%.注册资本 :从事全国范围业务的注册资金至少 1000 万,业务范围只在省内的注册资金至少 100 万.人员要求 :企业需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名下至少有三名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并提供相应的社保证明.技术要求 :需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以满足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需求,且企业及其主要投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没有被列入电信业务经营失信名单.
基础材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扫描件、公司章程(加盖工商调档查询章)、股东名单(须包含股东出资比例).外资相关材料 :外商公司股东证明材料,如登记证明、身份证件等;外方主要投资者电信业务运营经验证明材料;完整详细的股权结构图.网站相关材料 :符合 ICP 业务形态的网站;域名注册证书;服务器主机托管合同;接入商名称、IP 地址;服务器放置地址.其他材料 :公司近期为员工所上社保证明(最近 1 个月,不得低于 3 人,加盖社保查询红章);拟开通业务的资费方案.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在广东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按中国法律规定完成注册,确保企业在注册时满足 ICP 许可证申请的资质要求,如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等.网络填报申请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平台,填写 ICP 许可证申请表格,并上传所有必需的材料.等待审核与反馈 :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查验。如材料有问题,会要求补充或修改;如审核通过,工信部会下发受理通知,并移交相关审核部门审核.审批与领证 :工信部受理后,一般会在 40-60 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审批通过的企业,有关部门核证校验后,即可下证领证
在广东,外资企业办理 EDI 许可证,可参考以下内容:
外资比例 :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无限制,但如果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等则属于禁止类,不向外资开放.注册资本 :企业注册资本至少为 1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需包含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材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人代表及股东的身份证件、股东情况说明、员工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特殊材料 :境外投资者的合法身份证明或企业注册证明、外方主要投资者的电信运营经验和登记证明、中方股东证明资料等.网站相关材料 :网站域名证书、服务器租赁或托管协议、网站服务内容描述和业务发展计划.
网站注册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注册并登录企业账号.填写申请表 :在线填写并提交 EDI 许可证申请表,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无误.材料上传 :将所有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至系统.
材料审核 :工信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审核过程中可能会要求补充或修正材料.现场核查 :有可能会对企业办公场所进行现场核查,以确认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申请材料相符.补充材料 :如接到通知需补充材料,应及时响应并按要求补充完整.定期跟进 :定期登录系统查看审批进度,保持与审批部门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申请的最新状态.
审批通过 :收到审批通过的通知后,按要求准备相关领取材料.领取许可证 :前往指定地点或通过指定方式领取 EDI 许可证.
医疗健康领域 :辅助诊断 :大模型可以通过对大量医疗影像、病历等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比如对 X 光、CT 影像等进行分析诊断病情。医学研究 :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查阅和整合大量的医学文献、研究数据,加速医学研究的进程,为新药研发、疾病机制研究等提供支持。智能健康管理 :根据个人的健康数据和生活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疾病风险预警,促进人们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 。医疗语料建设 :如上海发布的医疗语料终端 “小库”,其模型区配置了多种基础大模型,语料区包含行业垂类语料库等,可推动医疗大模型语料发展,为医疗行业提供高质量的语料支持.金融领域 :风险评估与预测 :分析海量的金融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更精准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投资决策辅助 :结合宏观经济数据、市场行情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市场趋势分析,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智能客服与理财顾问 :以自然语言与客户进行交流,解答客户的咨询问题,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和产品推荐,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教育领域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智能辅导 :作为智能辅导工具,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资源推荐 :根据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需求,推荐适合的教材、课程、教学视频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工业制造领域 :生产流程优化 :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设备运行数据、生产工艺参数等,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质量检测与控制 :对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更精准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减少次品率,提升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 :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需求预测、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和响应速度。传媒娱乐领域 :内容创作与生成 :如芒果大模型可在视频生成方向进行突破,应用于微短剧生产与 C 端内容互动产品,为影视、动漫、游戏等内容的创作提供创意和脚本支持,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荐系统 :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兴趣偏好等,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影视、音乐、新闻等内容,提升用户的娱乐体验。虚拟角色与数字人 :创建更加逼真和智能的虚拟角色和数字人,应用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直播等领域,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娱乐体验交通出行领域 :自动驾驶 :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使车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交通流量预测与管理 :分析交通流量数据,预测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道路规划等,缓解交通拥堵。智能导航与出行服务 :提供更加智能、精准的导航服务,结合实时交通信息和用户的出行偏好,为用户规划最佳的出行路线,并提供周边的生活服务推荐 。智能家居领域 :设备控制与交互 :实现语音控制、自然语言交互等方式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如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电的开关、调节温度、播放音乐等,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场景模式与自动化 :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创建不同的场景模式,如起床模式、睡眠模式、聚会模式等,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自动化联动,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家居环境 。政务服务领域 :智能政务咨询 :作为政务咨询的智能助手,为公众提供政策解读、办事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服务,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公文写作与辅助决策 :辅助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公文写作、会议安排等工作,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对政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舆情监测与分析 :实时监测和分析社会舆情,及时了解公众的关注焦点和意见反馈,为政府部门的舆情应对和政策调整提供支持 。
部分存储在服务器的情况
模型参数存储
对于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如 Transformer 架构的语言模型),它们的参数是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等)中的。这些参数是模型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学习得到的结果,例如一个大规模的语言模型可能有数十亿甚至上万亿个参数。以 GPT 系列模型为例,它的参数存储在服务器的存储系统中,在需要进行文本生成等任务时,这些参数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参与计算。 服务器存储可以方便地对模型进行管理和更新。研究人员可以在服务器端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改、优化,并且能够快速地将更新后的模型部署到应用场景中。 训练数据存储
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所使用的数据也常常存储在服务器。这些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比如图像识别模型训练可能会用到数百万张图像,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能会用到大量的文本语料库。将这些数据存储在服务器,可以通过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如分布式文件系统)进行组织和访问。例如,在训练一个医学图像诊断的人工智能模型时,大量的 X 光片、CT 扫描等医学图像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以便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快速读取和处理这些数据。 服务端部署存储
当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服务(例如云服务平台提供的语言翻译服务、语音识别服务等)对外提供时,模型通常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这样,客户端(如用户的手机应用、网页浏览器等)通过网络请求访问服务器,服务器利用存储在本地的模型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这种方式可以集中管理模型,便于维护和更新,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因为模型代码和参数不会轻易泄露到客户端设备。
AI 算力服务器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领域:
搜索引擎 :AI 算力服务器能够助力搜索引擎更快、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提升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如百度等搜索引擎,利用 AI 算力服务器可对海量网页数据进行分析和索引,同时在用户输入搜索词时,迅速进行语义理解和匹配,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搜索结果.内容推荐系统 :像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借助 AI 算力服务器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兴趣偏好等进行深度分析和建模,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推荐算法,服务器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视频、文章等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的活跃度.云游戏 :云游戏服务提供商需要 AI 算力服务器来处理游戏的实时运行和渲染,将游戏画面以视频流的形式传输到用户终端。这样用户无需在本地设备上安装高性能的硬件,只需有稳定的网络连接和显示设备,即可畅玩各类 3A 大作。AI 算力服务器能够确保游戏的低延迟、高帧率运行,为用户带来流畅的游戏体验 。
风险评估与预测 :金融机构可通过 AI 算力服务器对海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客户信息等进行分析和挖掘,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服务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预测市场趋势和客户违约风险,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风险损失.投资决策辅助 :借助 AI 算力服务器,金融机构可以对市场行情、宏观经济数据、企业财务数据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为投资顾问和分析师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服务器能够预测股票价格走势、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金融欺诈检测 :AI 算力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金融交易中的异常行为,快速识别和预警可能的欺诈交易。通过对大量交易数据的建模和分析,服务器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欺诈模式和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欺诈行为的发生,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
医学影像诊断 :在医学影像领域,如 CT、MRI 等图像的分析和诊断中,AI 算力服务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灶、进行疾病分类和分期等。例如,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系统,通过在大量标注数据上进行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影像进行分析和诊断,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研发 :药物研发过程中,AI 算力服务器可用于模拟药物分子与生物靶点的相互作用,预测药物的活性和毒性,优化药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大规模的计算和模拟,服务器能够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 。医疗数据分析与预测 :医疗机构可以利用 AI 算力服务器对患者的电子病历、临床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疾病的预测、患者预后评估等。例如,通过分析大量患者的数据,建立疾病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疾病的发生风险,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智能交通管理 :AI 算力服务器可用于城市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交通摄像头、传感器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交通拥堵的预测和预警,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例如,一些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利用 AI 算力服务器,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减少车辆等待时间,缓解交通拥堵.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离不开 AI 算力服务器的支持。服务器需要实时处理车辆传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如摄像头图像、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等,进行环境感知、目标识别、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等任务。强大的 AI 算力能够确保自动驾驶车辆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提高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质量检测 :在工业生产线上,AI 算力服务器可用于对产品的外观缺陷、尺寸精度等进行快速检测和识别。通过对大量产品图像或传感器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服务器能够自动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工检测的成本和误差 。故障预测与维护 :AI 算力服务器可以对工业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通过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生产过程优化 :借助 AI 算力服务器,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如生产工艺参数、生产计划安排等。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个性化学习 :教育平台可利用 AI 算力服务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成绩、兴趣爱好等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推荐。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和预测,服务器能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智能辅导 :AI 算力服务器支持的智能辅导系统可以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反馈。例如,一些语言学习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 AI 算力服务器,能够对学生的作文、口语等进行自动批改和评价,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教育资源管理 :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通过 AI 算力服务器对教育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分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师、教室、教材等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
视频监控与分析 :AI 算力服务器可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实现目标检测、行为识别、事件预警等功能。例如,在公共场所或重要区域的监控中,服务器能够快速识别出异常行为或可疑人员,及时发出警报,提高安防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对大量监控视频的分析和挖掘,还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犯罪线索,为公安执法提供有力支持边境安全与反恐 :在边境管控和反恐领域,AI 算力服务器可以对边境监控设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非法越境、恐怖活动等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分析,服务器能够提高边境安全的防范能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
近日,科技新闻界迎来了一则关于英伟达未来计划的爆料。据知名科技媒体WccfTech报道,英伟达正筹备在2025年年中发布其最新一代AI服务器 ——“Blackwell Ultra” GB300。这款服务器不仅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在散热系统上做出了大胆革新,采用了全水冷方案。
以下是关于该服务器的一些具体信息: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与目前的 GB200 同类产品相比,GB300 服务器的性能将大幅提升,其采用的 Blackwell Ultra 架构将为服务器的运算能力带来质的飞跃,可更好地满足深度学习、数据分析和大规模图形处理等高强度计算任务的需求 由于性能的显著提升,GB300 服务器的功耗也将大幅增加。为应对这一挑战,英伟达决定采用全水冷散热方案,以确保服务器在高负荷运行时能够保持稳定,这也是英伟达首次在 AI 服务器中采用全水冷设计,不过该方案也导致了服务器成本的上升. GB300 将采用插槽式设计,与现有 GB200 系列直接将 Blackwell GPU 焊接到主板的方式不同,用户可以像安装 CPU 一样,轻松安装或更换 GPU。这一变化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升级成本,也给数据中心的运维带来了便利,节省了宝贵的维护成本和时间,这种模块化设计也将成为未来服务器发展的主流趋势,满足定制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 英伟达 GB300 服务器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服务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尽管其顶配价格预计将远超当前的 GB200 NVL72 服务器,但考虑到其在性能与散热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插槽式设计为用户带来的便捷性,仍将吸引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对 AI 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客户. 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预测,2025 年英伟达高端 GPU 出货占比将超过 65%,受 Blackwell 新平台带动,其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英伟达的 B300 系列将搭载 HBM3e12hi 内存,这是目前市场上首批实现 12 层堆叠的高带宽内存,预计将在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开始量产,其将提升 GPU 的处理速度并降低功耗,为 GB300 服务器的高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APP 合规检测主要是对应用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以确保 APP 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营,保护用户权益和数据安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隐私政策检查:审核 APP 的隐私政策是否明确、清晰地向用户说明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共享等情况,包括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围,以及用户的权利等,是否符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数据保护审查 :检查 APP 在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用户个人信息时,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内容合规性审核 :对 APP 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进行检查,确保其不包含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的信息,如涉黄、涉赌、涉毒、涉暴恐、涉政等敏感内容权限管理检测 :评估 APP 请求的权限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请求权限的情况。确保 APP 只获取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权限,并在获取用户权限时得到明确授权,同时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权限管理功能,如可随时撤销权限.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规范 :检查 APP 是否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即只收集为实现业务功能所必需的最少信息,并且在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是否符合收集时所声明的目的,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无关目的.
用户权利保障 :核实 APP 是否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来行使其对个人信息的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等权利,以及是否明确告知用户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广告内容审核 :审查 APP 内展示的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健康,不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广告用语是否符合广告法的规定.
广告投放方式合规 :检查广告的投放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如是否在合适的位置展示广告,是否存在未经用户同意强制推送广告、频繁弹出广告等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以及是否对广告的来源和性质进行了明确标识.漏洞扫描 :通过专业的安全检测工具和技术手段,对 APP 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如 SQL 注入漏洞、XSS 漏洞、代码注入漏洞、越界访问漏洞等,并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以防止黑客利用这些漏洞攻击用户设备、窃取用户数据或破坏 APP 的正常运行.安全机制评估 :评估 APP 所采用的安全机制和技术措施是否有效,如身份验证、加密算法、访问控制策略、安全传输协议等,是否能够抵御常见的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
第三方 SDK 安全性检测 :由于许多 APP 会集成第三方 SDK 来实现某些功能,因此需要对这些 SDK 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确保其不存在安全隐患,不会对用户数据造成泄露或其他安全风险.设备兼容性测试 :在不同品牌、型号、操作系统版本的移动设备上对 APP 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安装、启动、运行和退出,并且在各种设备上的界面显示、功能操作等方面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影响用户体验.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检查 APP 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包括 iOS、Android 等,确保其能够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和更新,不会因操作系统的升级而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性能优化检测 :评估 APP 的性能表现,如启动速度、响应时间、内存占用、CPU 使用率等,确保其在各种设备和网络环境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不会出现卡顿、死机、闪退等问题,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应用商店审核要求 :检查 APP 是否满足应用商店(如苹果 App Store、谷歌 Play 商店等)的上架审核要求,包括技术规范、内容准则、安全要求等,以确保 APP 能够顺利通过应用商店的审核并上架发布.行业资质和许可 :某些特定类型的 APP 可能需要获得相关的行业资质或许可证才能合法运营,如金融类 APP 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医疗类 APP 需要符合医疗行业的规范和资质要求等,检测时需核实 APP 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
算力是可以租赁的。
概念解释 算力简单来说是设备(如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一种度量。在很多复杂的计算场景中,如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加密货币挖矿等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对于一些企业或个人来说,购买大量的计算设备来满足短期或偶尔的高算力需求是不经济的。这就催生了算力租赁市场。 租赁方式和场景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像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和阿里云等云计算巨头都提供算力租赁服务。这些服务主要面向企业用户。例如,一家小型的电商公司,在购物季来临的时候,需要处理大量的订单数据、用户访问数据等。它可以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租赁一定量的计算资源(包括 CPU、GPU 等算力资源),按照使用量付费。专业算力租赁平台 :在一些特定领域,如人工智能训练领域,有专业的算力租赁平台。例如,对于一些科研机构或者小型的 AI 创业公司,它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自己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来训练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算力租赁平台,它们可以租赁到具有强大 GPU 算力的服务器,快速完成模型训练任务。加密货币挖矿领域(部分地区允许) :在加密货币挖矿中,一些个人矿工如果不想购买昂贵的矿机,也可以租赁算力来参与挖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属于被全面整治的范围,因为其消耗大量能源并且金融风险较大。算力租赁的优势 成本效益高 :避免了企业或个人前期巨额的硬件设备采购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灵活性强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地增加或减少租赁的算力。例如,一家游戏公司在测试新游戏时,初期可能只需要中等算力来模拟少量用户的行为,随着测试范围扩大,可以快速增加租赁的算力来模拟更多用户的并发访问。快速部署 :相较于自己构建计算设施,租赁算力可以快速获取资源,启动项目。比如一个科研团队获得了一笔紧急的科研基金,需要马上开展大数据分析项目,通过租赁算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搭建好计算环境。
算力卡是一种能够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的专业硬件设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众多复杂计算任务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从基本概念来看,算力卡旨在应对各类对计算效能有着严苛要求的情境。所谓算力,即在计算机领域中,以每秒所能执行的运算次数(例如浮点运算次数,即 FLOPS)作为衡量标准的计算能力。算力卡恰似一个专用的 “超级计算引擎”,可针对特定计算任务进行加速处理,大幅提升运算效率。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依赖内部集成的众多计算核心。这些核心类型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图形处理单元(GPU)、张量处理单元(TPU)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以 GPU 为例,它原本专为图形渲染任务而研发设计,然而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在后续发展中被广泛发掘并应用于其他诸多计算领域。当计算机系统遭遇诸如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训练、密码学领域的加密解密运算、科学计算里的复杂数学模型求解等需大量计算资源投入的任务时,这些任务便能被合理分配至算力卡上进行高效处理。算力卡借助高速的总线接口(如 PCI - Express)与计算机主板建立紧密连接,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与算力卡内存之间快速传输,由算力卡的计算核心开展高速运算,最终将运算结果回传至计算机的主处理器。
应用场景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
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时,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反复的计算。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出不同的物体,需要使用包含数百万张图片的数据集来训练模型。算力卡能够大大加快模型训练的速度,使得原本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训练过程缩短到几天或者几小时。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是如此,像语言翻译模型、文本生成模型等的训练和优化都依赖于强大的算力卡提供的计算能力。 加密货币挖矿(有争议的应用)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挖矿的过程本质上是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矿工们使用算力卡来不断尝试不同的答案,以找到符合要求的解。谁先找到这个解,谁就能获得新产生的比特币奖励。不过,加密货币挖矿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在市场无序发展的情况下还会带来金融风险等诸多问题。 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 在气象预测中,需要对大气物理模型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以预测天气变化。算力卡可以加速这些计算,使得气象模型能够更准确、更及时地模拟大气变化情况。
在基因测序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对大量基因序列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基因功能、疾病关联等,算力卡可以快速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快地得出研究成果。
常见算力卡类型
GPU 算力卡
英伟达(NVIDIA)和 AMD 是 GPU 算力卡的主要生产商。英伟达的 GeForce 系列和 Tesla 系列在消费级和专业级市场都有广泛应用。例如,NVIDIA 的 RTX 30 系列 GPU 在游戏玩家群体中很受欢迎,同时也被用于一些轻量级的深度学习任务。而其 Tesla 系列,如 Tesla A100,是专门为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设计的,具有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更大的内存容量,主要用于大规模的深度学习训练和科学计算。 TPU 算力卡
谷歌推出的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是专门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任务优化的算力卡。TPU 在处理张量运算(深度学习中的基本数据结构)时具有极高的效率。例如,谷歌的数据中心使用大量的 TPU 来运行其搜索引擎的机器学习模型和其他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的搜索请求并提供精准的搜索结果。 FPGA 算力卡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算力卡具有可编程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计算需求对 FPGA 进行编程,使其适应不同的计算任务。在一些特定的算法优化场景和低延迟要求的应用中,FPGA 算力卡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比如在某些高速网络数据处理任务中,FPGA 可以被编程为高效的网络数据包处理器。
据媒体报道,2025 年字节跳动的资本开支预算飙升至近 1600 亿人民币,主要用于 AI 算力采购和 IDC 基建方面,彰显了其在 AI 领域大规模布局的坚定决心。仅 2024 年字节跳动在 AI 上的投入就达到 800 亿元,几乎达到了 BAT 三家资本开支的总和,那么无理服务器还能存活吗?
答案是还可以,原因有以下几点:
硬件资源独占 :物理服务器拥有独立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硬件资源,这些资源专为单一应用或服务设计,不存在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情况,可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服务的稳定运行,能更好地满足对性能要求极高、对稳定性要求苛刻的关键业务需求,如金融机构的核心交易系统、大型企业的关键生产系统等.
性能一致性 :物理服务器的性能表现相对稳定,不会因为其他用户的业务负载变化而受到影响。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负载下,能够始终如一地提供稳定的计算能力和响应速度,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物理隔离 :物理服务器可以部署在企业自己的数据中心,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将敏感数据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外部攻击,满足金融、政府、医疗等对数据安全和隐私要求极高的行业需求.
安全定制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安全策略和需求,对物理服务器进行个性化的安全配置和管理,如安装专业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设备等,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特殊硬件与软件支持 :某些特定的业务场景或应用程序可能需要特殊的硬件设备或软件环境来支持其运行,而物理服务器能够更方便地满足这些特殊需求。例如,一些科研机构需要使用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GPU)来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模拟,物理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相应的硬件资源.
合规性要求 :在一些受严格监管的行业,如金融、医疗、政府等,存在着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数据存储、处理和保护的要求。物理服务器的本地化部署和自主管理模式更容易满足这些合规性要求,确保企业的业务运营符合相关规定.长期成本优势 :虽然物理服务器的前期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但对于一些长期稳定运行的业务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总体成本可能会更低。因为企业无需像使用云服务器那样,长期支付高额的租赁费用,而且在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技术更新情况,对服务器进行灵活的升级和扩展,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
资源利用率优化 :对于一些对资源需求较为稳定且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物理服务器,可以实现较高的资源利用率,避免了云服务器模式下可能出现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从而降低了单位计算成本.与新技术的融合 :物理服务器也在不断地与新兴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例如,液冷技术的应用使得物理服务器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解决散热问题,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应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和绿色节能的发展趋势混合云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混合云架构中,物理服务器与云服务器可以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企业可以将核心业务和敏感数据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同时利用云服务器的弹性扩展能力来应对业务的高峰期和临时性需求,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液冷算力服务器是一种采用液体冷却技术来散热的服务器,相比传统风冷服务器,在应对高算力需求场景下的散热问题时具有显著优势,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冷板式液冷:通过在服务器的发热部件(如 CPU、GPU 等)上安装冷板,冷板内部有冷却液循环通道。冷却液吸收发热部件的热量后,通过循环系统将热量带走,最终在外部散热设备中释放热量 。
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的硬件组件完全浸没在绝缘冷却液中,冷却液直接与硬件接触,吸收热量后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环境 。
高效散热 :液冷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确保服务器在高负载运行时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特别是对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算力需求大且芯片功耗高的应用场景,液冷服务器能够更好地满足散热需求,避免因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或硬件损坏 。节能降耗 :液冷服务器减少了对传统风冷散热所需的大量风扇等设备的依赖,降低了风扇能耗。同时,液冷系统的散热效率高,使得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能耗也相应降低,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降低噪音 :由于不需要大量风扇进行散热,液冷服务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大幅降低,为数据中心创造了更安静的工作环境,也减少了噪音对服务器硬件和周边设备的潜在影响 。
节省空间 :液冷服务器的散热模块通常比风冷散热模块更加紧凑,在相同的机柜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液冷服务器,提高数据中心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数据中心实现更高的算力密度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如训练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模型,像 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极高的算力支持,液冷服务器能够有效应对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的散热挑战,保证训练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高性能计算(HPC) :在科学研究、金融分析、气象预测等领域的高性能计算任务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计算,液冷服务器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性能算力输出,确保计算任务的快速完成 。
数据中心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率密度的增加,传统风冷散热方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液冷服务器为数据中心提供了一种更高效、节能的散热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 PUE 值,实现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运营 。市场增长迅速 :据 IDC 报告,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 2023 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 1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6%,预计在 2023-2028 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5.8%,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2 亿美元 。
技术不断创新 :液冷技术不断发展,如超聚变的 FusionPoD for AI 新一代全液冷整机柜 GPU 服务器,实现了节点级全液冷,采用分布式 CDU,具备高效和极简部署等优势 。超聚变 FusionPoD for AI :新一代全液冷整机柜 GPU 服务器,重构集群管理系统,兼容英伟达和其他厂商的 GPU 或加速器,基于超聚变柔性冷板技术实现节点级全液冷,还可升级为分布式 CDU,具有高效、节能、静音等优点。宁畅原生全液冷通用机架服务器 :实现原生全液冷,对服务器内解热需求的部件进行原生基因式、标准化的液冷设计,包含 CPU、DIMM、SSD/HDD、GPU、PCIe 卡、PSU 等,并通过 OCP UQD/UQDB 液体连接器以及特殊高分子材料管路实现整机液冷的全面、解耦覆盖。
一、需求评估与选择服务商阶段
明确自身需求
首先要确定所需算力的用途。例如,如果是用于深度学习中的图像识别任务,需要考虑模型的复杂程度、数据量大小等因素。像处理大规模医疗影像数据进行疾病诊断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能需要较高的算力来训练,包括大量的 GPU(图形处理器)资源来加速计算。 确定所需算力的规模,这通常以计算能力的单位来衡量,如浮点运算次数每秒(FLOPS)。对于简单的数据分析任务,可能只需要相对较低的算力,如每秒几百万次浮点运算;而对于复杂的 3D 游戏渲染或气候模拟等任务,可能需要每秒数十亿甚至数万亿次浮点运算。
考虑使用时间。是短期的项目,如为期数周的科研实验数据处理,还是长期的商业应用,如持续运行的加密货币挖矿(在合法允许的地区和用途范围内)等。
选择算力租赁服务商
市场调研:通过互联网搜索、行业报告、同行推荐等方式,寻找信誉良好的算力租赁服务商。例如,在云服务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等是比较知名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它们也提供算力租赁相关服务;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算力租赁的新兴公司,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算力提供。 评估服务商资质:查看服务商的资质证书,如云计算服务相关的许可证、数据中心运营资质等。同时,了解服务商的技术实力,包括其数据中心的硬件设施(如服务器的品牌、型号,网络设备的性能等)、软件管理系统(是否有高效的算力调度和监控系统)。 比较服务内容和价格:不同服务商提供的算力类型(如 CPU 算力、GPU 算力)、配置(如不同型号的 GPU,像 NVIDIA 的 A100、V100 等)和价格差异较大。有些服务商可能提供按使用时长计费的模式,如每小时多少钱;有些可能提供套餐式服务,例如包年、包月等优惠套餐。还需要关注是否有额外的费用,如数据存储费用、网络带宽超出部分的收费等。
二、签订合同阶段
协商合同条款
服务内容细节:明确算力的具体配置、使用权限范围。例如,规定可使用的服务器 IP 地址范围、可安装的软件类型等。如果是租赁 GPU 算力用于深度学习,要确定是否可以自由安装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 服务质量保障:包括算力的可用性保证,如服务商承诺的算力可用性达到 99.9% 或更高的标准;响应时间,如出现算力故障时,服务商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响应并解决问题,一般会在合同中规定响应时间在数小时内。 数据安全和隐私条款:明确数据的所有权归属,服务商对用户数据的保密责任,如规定服务商不得将用户数据用于其他目的,且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如数据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措施。
费用和支付方式:确定租赁费用的金额、支付周期(如每月初支付当月费用)、支付方式(常见的有银行转账、在线支付平台等)。同时,要规定费用调整的条件,如因市场价格波动或硬件升级等情况,如何调整租赁费用。
签订合同
在双方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正式签订算力租赁合同。合同通常是书面形式,也可能是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使用算力阶段
接入算力资源 根据服务商提供的接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租赁的算力资源。如果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算力租赁,通常会提供一个控制台或管理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登录。服务商还会提供相应的账户和密码,以及接入的 IP 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对于一些专业的算力租赁,可能需要安装特定的客户端软件来连接和管理算力资源。例如,在一些高性能计算集群租赁服务中,用户需要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集群管理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提交计算任务、监控任务进度等。
配置和使用算力 根据自身需求配置算力环境。例如,在租赁的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程序等。如果是用于机器学习任务,需要配置好机器学习环境,包括安装 GPU 驱动程序(当使用 GPU 算力时),安装和配置深度学习框架。 上传数据: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上传到租赁的算力资源存储设备中。这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工具,如 FTP(文件传输协议)客户端、SCP(安全拷贝协议)等方式进行。对于大量数据,可能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带宽和时间成本。 提交和运行任务:通过命令行工具或管理界面提交计算任务。例如,在 Linux 服务器环境下,可以编写 Shell 脚本将计算任务提交到计算队列中,由算力资源进行处理。在任务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控工具查看任务的进度、资源使用情况(如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GPU 利用率等)。
央视、国资委联合制作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 第三期推出《算力引擎》,重点说明了算力!
算力即国力 :强调算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是新质生产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算力总规模截至 2023 年底位列全球第二。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2022 年 “东数西算” 工程拉开序幕,两年来八大国家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 2023 年,中国累计建成国家级超算中心 14 个,全国在用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达 633 个、智算中心达 60 个。
食品安全与监管 :通过 “云眼” 监督实现食品店铺自检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依托强大的算力,能更高效和可视化地监管食品安全问题。
动漫产业创作 :以江苏南京的 “千人扫描计划” 为例,展示了云计算能力的强大使动画艺术创作从 “千人一面” 到 “千人千面”,推动了国漫崛起。
海洋渔业转型 :基于强大算力调度能力,传统海洋牧场正向数字孪生海洋牧场转变,如天翼云 “息壤” 助力厦门大学打造数字孪生海洋牧场,惠及东南沿海渔业养殖。防灾减灾研究 :同济大学周颖团队研发了建筑地震响应智能安全实时预测大模型 SeisGPT,这是国际首个地震工程领域的科学大模型,为高层建筑防震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持。
上海的智能算力规划 :到 2025 年,上海的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将超过 30EFLOPS,目标是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 100EFLOPS。
企业的积极投入:小米即将搭建 GPU 万卡集群,意图在 AI 大模型研究上开创更大突破;字节跳动的豆包模型日均 token 使用量增长迅猛,显示出 AI 应用对算力的巨大需求。
绿色算力的需求 :庞大的算力规模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发展绿色算力迫在眉睫,如海底数据中心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系统,可实现省水、省电、省地,高安全、高算力以及快速部署。
智算云服务的趋势 :随着 AI 大模型快速发展和应用规模化落地,“云 + AI” 协同发展的智算云服务已成为算力服务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类型,天翼云 “息壤” 等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在算网调度、智算服务、智算生态等方面落地成果显著。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算力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算力是指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在深度学习中,训练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模型参数的优化。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它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持。
数据中心是集中存放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的场所,用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发。当算力需求大增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服务器来提供计算服务。因为服务器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组件,承载着算力的供给。
例如,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原本用于处理企业日常的办公数据,如文档管理、简单的财务数据处理等。但当企业决定开展人工智能辅助的客户数据分析业务时,需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挖掘客户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就需要大量的高性能服务器来支持复杂的模型训练和数据分析,这就会对数据中心的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数据中心面临的压力
物理空间限制 :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物理空间来放置服务器机柜、网络设备等。在城市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很难找到足够大的场地来建设新的数据中心。即使在郊区,也会受到规划、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电力供应和散热问题 :更多的服务器意味着更高的电力消耗。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强大的散热系统来维持正常的运行温度。如果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和散热系统没有相应升级,就无法满足新增服务器的需求。例如,一个普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柜功率密度可能在 2 - 5 千瓦,而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机柜功率密度可能达到 10 - 30 千瓦甚至更高。当大量高功率服务器增加时,原有的电力和散热设施就会不堪重负。
网络带宽瓶颈 :算力爆发也伴随着数据的大量传输。数据中心需要足够的网络带宽来保证数据能够快速地进出服务器。如果网络带宽不足,就会导致数据传输延迟,影响计算任务的效率。例如,在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备份或者从云端下载大型数据集进行计算时,网络带宽不够就会使这个过程变得非常缓慢。
算力的定义
算力(也称哈希率)是衡量计算机或计算设备(如服务器、矿机等)计算能力的一个单位。简单来说,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计算任务量。在数字货币领域(如比特币挖矿),算力用于计算获得记账权的概率。在其他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训练等场景,算力是指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速度和能力。
例如,在比特币网络中,算力以每秒哈希运算次数(Hash - per - second,缩写为 H/s)来衡量。哈希运算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如交易数据)通过哈希函数转化为固定长度的输出,这个过程需要计算机进行大量的计算。算力越高,意味着计算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进行更多的哈希运算,从而更有机会找到符合比特币网络要求的哈希值,获得比特币奖励。
二、算力的单位
常见的数字货币挖矿算力单位
H/s(哈希每秒) :这是最基本的单位,表示每秒能够进行 1 次哈希运算。KH/s(千哈希每秒) :1 KH/s = 1000 H/s,即每秒能够进行 1000 次哈希运算。MH/s(兆哈希每秒) :1 MH/s = 1000 KH/s = 1000000 H/s,也就是每秒能进行 100 万次哈希运算。GH/s(吉哈希每秒) :1 GH/s = 1000 MH/s = 1000000000 H/s,代表每秒 10 亿次哈希运算。TH/s(太哈希每秒) :1 TH/s = 1000 GH/s = 1000000000000 H/s,意味着每秒 1 万亿次哈希运算。PH/s(拍哈希每秒) :1 PH/s = 1000 TH/s = 1000000000000000 H/s,即每秒 1 千万亿次哈希运算。在其他计算领域的单位换算可能有所不同,但思路类似
在超级计算机领域,通常用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来衡量算力。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它衡量的是计算机处理浮点数运算的速度。浮点数是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在科学计算(如气象模拟、物理模拟等)和人工智能训练(如神经网络中的矩阵运算)中大量使用。常见的单位有:KFLOPS(千浮点运算每秒) :1 KFLOPS = 1000 FLOPS。MFLOPS(兆浮点运算每秒) :1 MFLOPS = 1000 KFLOPS = 1000000 FLOPS。GFLOPS(吉浮点运算每秒) :1 GFLOPS = 1000 MFLOPS = 1000000000 FLOPS。TFLOPS(太浮点运算每秒) :1 TFLOPS = 1000 GFLOPS = 1000000000000 FLOPS。PFLOPS(拍浮点运算每秒) :1 PFLOPS = 1000 TFLOPS = 1000000000000000 FLOPS。
三、算力的应用领域
数字货币挖矿 如前面提到的比特币挖矿,矿工们通过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专门的矿机)来竞争记账权。比特币网络的难度会根据全网算力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更多的矿工加入网络,全网算力增加时,挖矿难度就会提高,以保证新的比特币按照预定的速度产生。 除了比特币,其他一些采用类似工作量证明(PoW)机制的数字货币(如以太坊经典等)也依赖算力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人工智能 在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计算。例如,训练一个图像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的计算。这个过程涉及到海量的矩阵乘法等运算。拥有强大算力的设备(如 GPU 集群)可以大大缩短模型训练的时间。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像训练大规模的语言模型(如 GPT 系列)也需要极高的算力。这些模型的参数数量巨大,在预训练和微调阶段都需要快速的计算设备来处理数据,以学习语言的模式和语义关系。 科学计算 在气象学中,科学家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天气变化。这需要对大气物理方程进行求解,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众多因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情况。高算力的超级计算机能够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时效性,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 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模拟,特别是对多体量子系统的研究,也需要强大的算力。计算分子结构、材料的物理性质等任务都依赖于高性能计算设备来完成复杂的量子力学计算。 大数据分析 企业在处理海量的用户数据(如电商平台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社交媒体的用户动态数据等)时,需要使用算力强大的服务器集群来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操作。例如,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进行精准营销、用户画像等操作,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5 年在广东办理 ICP 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公司资金要求 :公司注册资本需≥100 万,确保企业有一定经济实力开展电信相关业务。经营范围要求 :公司经营范围必须包含 “经营电信业务” 或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明确企业业务范畴涵盖电信领域。域名及网站要求 :域名备案 :需要已经备好案的域名,保证网站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网站符合要求 :虽然网站评测不作为申请证件的前置审批硬性要求,但网站内容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待企业实际要开展具体业务时可能会进行评测。人员社保要求 :要有三名人员近一个月的社保记录,体现企业人员管理规范性和运营稳定性。公司主体要求 :法人资格 :具备法人资格的依法注册的公司或企业,且必须为境内依法设立的公司。无违法记录 :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过去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其他要求 :具备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业务场所和设备;拥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资质 :经营者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内资公司,不能有外资(非大陆)股东及法人,注册资金应在 100 万或以上。人员要求 :有与开发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需为至少三名员工缴纳近一个月的社保,部分要求更严格的区域可能需要连续 3 个月的社保证明。服务能力 :具备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能力。业务与技术 :有清晰的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安全保障 :具备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前置审批 :若涉及 ICP 管理办法中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信息服务内容,如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域名备案 :需要有已经备好案的域名
公司基本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原件扫描件,若股东是公司的,需要股东公司的营业执照原件扫描件及章程原件扫描件;公司章程原件扫描件。人员材料 :三名技术人员身份证、学历证原件扫描件及手机号码;三名人员近一个月(或连续三个月)的社保原件扫描件。网站相关材料 :网站域名证书原件扫描件;网站接入协议原件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扫描件;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单原件扫描件;申请网站首页全截图(需包含地址栏)。
其他材料 :如涉及前置审批的业务,需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网上申请 :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方网站,进行网上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明确申请类别为 ICP。注册账号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网站信息、业务信息等内容,并上传申请材料的电子版。提交申报材料 :网上申请通过后,企业需按照要求准备并提交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报材料。初步审核 :提交材料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将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的初步审核。若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将反馈给申请人,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材料。受理通知 :初步审核通过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将向申请者发出受理通知书。审核与评审 :受理通知书下发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将受理材料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与下证 :若审查通过,通信管理局将在官方网站上对申请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 7-10 天。公示无异议后,将正式颁发 ICP 许可证,并通过邮寄或申请人自取的方式将许可证送达申请人。
需求评估:
明确企业或组织对于云专线的带宽需求。例如,一个每天有大量数据传输(如高清视频流处理公司)可能需要较高的带宽,如 10Gbps 甚至更高;而一个小型办公系统可能仅需 100Mbps - 1Gbps。
确定需要连接的站点。这可能包括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以及数据中心等。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可能需要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办公室连接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
考虑网络的安全性要求。对于金融机构等对数据安全敏感的企业,可能需要高级别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
评估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可用区覆盖范围和云服务产品。例如,阿里云在全球多个地区有数据中心,提供丰富的云计算服务;亚马逊 AWS 也有广泛的服务覆盖和成熟的技术体系。 选择可靠的网络运营商来提供物理专线连接。网络运营商的网络稳定性和服务维护能力至关重要,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准备网络设备和环境 :在用户端(企业站点)准备好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例如,企业可能需要配置高性能的企业级路由器,如 Cisco 的 ISR 系列路由器,来处理专线接入的网络流量。
确保机房环境符合设备安装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控制和电力供应等。一般来说,机房温度应保持在 18 - 27 摄氏度,湿度在 40% - 60%。
向网络运营商申请专线 :企业向选定的网络运营商提交专线申请,包括所需的带宽、连接的站点地址等信息。运营商会根据企业需求和网络资源情况进行线路资源分配。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级别协议(SLA),包括网络可用性、故障恢复时间等指标。例如,SLA 可能规定网络可用性要达到 99.9% 以上。
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为企业分配虚拟接口(VIF),用于连接专线。这就好比在云端为企业开辟了一个专门的 “入口”,用于接收来自专线的网络流量。 配置路由策略,使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能够正确地将来自专线的流量导向企业在云端的资源(如虚拟机、存储等)。例如,通过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动态路由协议,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路由路径。
物理线路铺设与连接: 网络运营商负责将物理专线从企业站点连接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这可能涉及到地下电缆铺设、光纤熔接等复杂的工程操作。在两端(企业站点和云数据中心)将专线连接到相应的网络设备上,如企业端的路由器和云数据中心的接入设备。
网络测试与验证 :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如 Ping、Traceroute、iperf 等,对专线进行连通性测试。例如,通过 Ping 测试可以检查数据包是否能够在企业站点和云服务提供商之间正常往返。 进行带宽测试,确保达到申请的带宽要求。例如,使用 iperf 工具可以测试专线的实际上下行带宽,以验证是否符合企业预期。
检查网络的稳定性和延迟情况。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低延迟是关键,一般要求延迟在几十毫秒以内。
安全策略配置:
在企业端的防火墙和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组中配置访问控制策略。例如,只允许企业内部特定 IP 地址段访问云端的特定资源,如数据库服务器。考虑启用 VPN(虚拟专用网络)等加密技术,对专线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增强数据安全性。例如,使用 IPsec VPN 可以在公网上建立安全的加密隧道,保护数据隐私。
网络性能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需求,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优化。例如,调整路由器的缓存大小、优化链路聚合设置等,以提高网络性能。 定期监控网络性能指标,如带宽利用率、丢包率等,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例如,通过网络监控软件实时查看网络状态,当带宽利用率过高时及时升级带宽。
服务器托管是指用户将自己的服务器设备放置在专业的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服务。
一、服务器托管的优点
网络环境优质
数据中心一般拥有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例如具有多个运营商线路冗余,像同时接入电信、联通等线路,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这可以避免因单一网络服务提供商出现故障而导致服务器无法访问的情况。 网络带宽资源丰富,能够满足高流量网站或应用的需求。比如一些大型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期间会有海量的用户访问,优质的网络环境可以确保页面加载速度快,交易过程顺畅。 电力供应稳定
数据中心配备有专业的电力系统,包括不间断电源(UPS)和备用发电机。UPS 可以在市电出现短暂波动或停电时,立即为服务器提供电力支持,避免服务器因突然断电而损坏数据或硬件。 备用发电机则可以在长时间停电的情况下,保证服务器的持续运行。例如,在遇到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电力供应中断时,数据中心的备用发电机可以维持服务器正常运转,保障企业关键业务不受影响。 安全保障可靠
物理安全方面,数据中心有严格的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服务器机房。机房内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对服务器设备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防止设备被盗或被恶意破坏。 网络安全上,数据中心通常会提供防火墙、入侵检测 / 预防系统(IDS/IPS)等安全措施。这些系统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过滤,阻止外部网络攻击,如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保护服务器中的数据安全。 专业的维护和管理
数据中心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服务器机房环境进行维护,包括温度、湿度的控制。一般机房会保持在适宜服务器运行的温度(18 - 27 摄氏度)和湿度(40% - 60%)范围内,确保服务器硬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人员还可以协助用户进行服务器的简单维护,如硬件故障排查等。例如,当服务器的硬盘出现故障预警时,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通知用户,并帮助用户更换硬盘。
二、服务器托管的流程
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和托管方案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如服务器的数量、所需网络带宽、电力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同时,要考虑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一般选择距离目标用户群体较近的数据中心可以降低网络延迟。 然后确定托管方案,托管方案通常包括不同的服务级别,如基础托管(仅提供机房空间、电力和网络接入)、增值托管(还包括服务器监控、备份等服务)等。 设备安装和调试 用户将自己的服务器设备运输到数据中心后,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协助用户将服务器安装到机柜中,并进行网络和电力的连接。 之后用户需要对服务器进行调试,包括安装操作系统、配置服务器软件等,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 签订合同和服务协议 双方会签订托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包括托管服务的内容、费用、服务期限、数据安全责任等条款。 同时,还会签订服务协议,规定数据中心在出现故障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赔偿责任等。 日常运维和管理 在服务器托管期间,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如安装软件更新、配置服务器参数等。 数据中心会按照合同约定,对服务器的运行环境进行维护,如机房的清洁、设备的巡检等。
三、服务器托管的费用
机柜空间费用 这是根据用户占用的数据中心机柜空间大小来收费的。一般以 “U”(1U = 1.75 英寸)为单位计算,服务器的高度不同,占用的 U 数也不同。例如,一台 1U 服务器的机柜空间费用会低于一台 4U 服务器的费用。 网络带宽费用 网络带宽费用根据用户所需的带宽大小而定。如果用户只需要较低的共享带宽,费用相对较低;而如果需要独享高带宽,如 10Gbps 甚至更高的带宽,费用会较高。 电力费用 电力费用通常是按照服务器实际的耗电量来收取的。服务器功率越大,消耗的电量越多,电力费用也就越高。 增值服务费用 如果用户选择了增值服务,如服务器监控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等,需要额外支付增值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根据服务的复杂程度和范围而定。
四、适用场景
中小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己建设和维护服务器机房成本高昂。通过服务器托管,它们可以利用数据中心的专业设施和服务,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器运行环境,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发展。 互联网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在初期资金和技术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服务器托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快速搭建服务器环境,并且随着业务的增长灵活调整托管方案,如增加服务器数量或带宽。 对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如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这些企业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数据中心提供的专业安全措施和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明确需求 :确定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如 CPU、GPU 型号及数量、内存大小、存储容量等;明确对网络带宽、电力供应、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托管的时长和预算。选择服务提供商 :通过网络搜索、行业推荐等方式,筛选出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技术实力强、网络设施完善、安全措施到位、服务质量高和售后支持及时的服务提供商。可实地参观考察数据中心,查看其设施设备、电力供应、网络架构、安全防护等是否符合要求。
咨询与洽谈 :与选定的服务提供商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的托管服务内容、价格、机房环境、安全措施等详细信息。协商确定服务器的托管方案,包括硬件配置、托管时间、带宽、费用、服务内容等。签订合同 :在确认需求和服务内容后,与服务提供商签订正式的托管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托管时间、带宽、费用、服务内容、违约责任、保密条款等。
准备服务器 :按照合同约定的硬件配置准备好算力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如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并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要求。在运输前,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备份重要数据。安全运输 :选择可靠的运输方式,将服务器设备安全运输至数据中心。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器,避免受到碰撞、震动、潮湿等损坏。
设备接收与检查 :数据中心接收到服务器后,会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且符合托管要求。安装上架 :数据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会将服务器上架,并进行必要的网络配置和安装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调试与测试 :服务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和测试,包括网络连接测试、性能测试等,以验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用户可通过远程登录进行检查和确认,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数据中心技术人员沟通解决。
日常维护 :在服务器托管期间,数据中心负责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处理各种故障、进行系统更新和安全防护等。技术支持 :服务提供商应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可及时获得帮助。技术支持内容可能包括服务器维护、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用户也可通过数据中心的监控系统实时了解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每年的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2 3 5 。如果未能按时申报,可在 4 月申请补充年检,但需尽快办理,以免被列入不良名单影响企业信誉和后续业务开展。
登录系统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通信管理局的增值电信业务年检系统,网址是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选择 “电信企业年报月报管理” 栏目。填写信息 :根据公司持有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类目选择相应的业务,并按要求填写企业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网络信息安全、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上传材料 :将准备好的材料扫描或拍照后上传至年检系统。
提交审核 :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提交审核,生成提交记录。
基本材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原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财务材料 :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如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或税务申报表。业务材料 :公司经营报告,内容包括年度公司电信业务经营情况整体回顾、年度公司新增电信业务或栏目、对电信市场环境的情况分析等;还需提供上一年度业务收入、用户数量、业务开展情况报告等。合规材料 :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数据保护措施等相关文件。
人员信息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的社保缴纳证明。
审核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或属地通信管理局,重点审查企业资质、经营情况、合规性等。一般在提交年检申请后的 10-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反馈结果。如果年检通过,电信管理机构会在经营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检专用章,并将年度执行情况等信息记载于经营许可证副本备注栏中;如果审核不通过,企业会收到书面整改通知,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再次提交年检报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在有效期内每年 1-3 月份完成年报工作,且在有效期满 90 天内提交续期申请。 确保所填报的年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虚报、瞒报、漏报,否则可能导致年检不通过或被列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 若企业在年报期间发生过变更,如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业务范围等,需先完成经营许可证的相应变更手续,再进行年报申报。 如果企业年报数据填写错误或连续 5 年零申报,将会导致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无法续期,无法再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近日,亚马逊AWS计划在美国佐治亚州投资110亿美元,扩大云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将分别位于亚特兰大东南(2.290 , 0.00 , 0.00% ) 部和西部的巴茨县和道格拉斯县,预计将创造550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据悉,AWS已经为弗吉尼亚州、密西西比州、印第安纳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数据中心项目投入了数百亿美元。
巨额资金流入AI
当下,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这一现象充分显示出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能够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和云服务的强大数据中心及先进基础设施的需求正急剧上升。
就在不到八个月前,AWS 刚宣布了在印第安纳州的一项高达 110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该计划还承诺会创造至少 1000 个就业岗位。而如今,乔治亚州正逐步成为数据中心行业的热门投资地。有报告表明,截至 2024 年年中,亚特兰大市场的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 76%。
亚特兰大之所以备受科技巨头青睐,主要源于其诸多优势。这里的电力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同时,当地拥有完善的光纤基础设施,保障了数据的高速传输。此外,州政府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极具吸引力。基于这些因素,谷歌、Meta、埃隆・马斯克旗下的 X 以及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该地区布局基础设施投资。2023 年,微软购置了数百英亩土地,计划建设一座预计投资约 18 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无疑是推动当前数据中心扩张的关键因素。高盛预计,到 2028 年,人工智能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中的占比将接近 19%。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微软近期透露,今年预计将投入 800 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未来五年,数据中心在机械和电气系统方面的采购与安装资本支出可能会超过 2500 亿美元。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同步和备份。大带宽可以加速数据的传输过程,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确保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可用性。 处理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的带宽保障,大带宽能够使数据更快地传输到分析平台,加快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近日,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传来喜讯:我国南极中山站成功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网速飙升至近 100 兆,实现了从过去 2G 网速到如今 4G 网速的飞跃。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南极科考站的通信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南极地区,由于缺乏地面光纤等基础设施,卫星网络成为了科考站通信的唯一选择。此前,中山站的网络带宽仅为 8 兆,对于站内 80 至 100 名科考队员来说,网络资源十分紧张,仅能满足基本的文字信息浏览和传输需求。
此次,中山站利用我国自主卫星搭建起高速网络通信通道。南极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创新性地借助国际通讯卫星组织的 Intelsat 卫星,将南极信号传输至上海电信卫星地面站,再通过专线接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网络系统,成功构建起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广域网络。
新技术优势显著,不仅网速大幅提升,满足了科考队员流畅进行视频会议、在线查阅文献等复杂网络活动的需求,还具备语音通话、传真发送和数据实时传输等丰富功能,为科考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高速网络的实现,对南极科考意义重大。一方面,科考队员能够及时获取全球科研动态,与国内团队实时协作,提升科研效率;另一方面,队员们的业余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听音乐等娱乐活动缓解了考察压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此外,这一突破彰显了我国在极地科研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的实力,为未来在南极应用先进技术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偏远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ICP 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企业开展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必备的证件。为避免申请 ICP 许可证过程中踩坑,可从申请前、申请过程中以及申请后三个阶段加以注意:
申请前 ①明确业务是否需要 ICP 许可证 :并非所有互联网业务都需要 ICP 许可证,若企业仅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如发布公益信息、个人博客等,仅需办理 ICP 备案即可;若从事电子商务、信息发布有偿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则需要申请 ICP 许可证。②了解申请条件 :申请 ICP 许可证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 ;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此外,还需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企业在申请前务必确保自身符合这些条件,以免因条件不符导致申请失败。③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 ICP 许可证需要提交多种材料,如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公司章程原件扫描件(需加盖工商局档案查询章)、股东身份证明(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原件扫描件,企业法人股东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及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等 。此外,还需提供网站域名证书原件扫描件,网站接入协议原件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证书复印件等。企业应按照要求准备齐全、准确的材料,避免因材料缺失或错误而延误申请进程。
申请过程中 ①选择正规的代办机构:申请 ICP 许可证的流程较为复杂,且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因此许多企业会选择委托代办机构来办理。然而,市场上的代办机构良莠不齐,部分不良代办机构可能会以低价吸引企业,然后在办理过程中巧立名目收取额外费用;或者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导致申请材料准备不充分、申请流程操作不当等问题,从而影响许可证的申请进度和成功率。因此,企业在选择代办机构时务必谨慎,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代办机构的信誉、口碑、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情况。可以查看代办机构的官方网站,了解其业务范围、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等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代办机构的相关评价和投诉信息,了解其在行业内的信誉和口碑;此外,还可以向已经成功办理 ICP 许可证的企业咨询,了解其选择的代办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办理效果等情况。 ②及时跟进申请进度 :在申请 ICP 许可证的过程中,企业应及时跟进申请进度,了解申请材料的审核情况、是否存在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材料等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咨询等方式与当地的通信管理部门或代办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申请进度的相关信息。对于通信管理部门反馈的问题,企业应认真对待,按照要求及时补充或修改材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审核。若因企业自身原因未能及时处理反馈问题,导致申请延误或失败,企业将承担相应的后果。确保网站符合要求 :ICP 许可证申请对网站有严格要求。网站内容必须合法合规,不得包含任何违法违规信息,如色情、暴力、赌博、恐怖主义等内容;同时,网站也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网站需具备完善的功能,如信息发布、用户注册、登录、在线支付等功能应正常运行,且用户体验良好。此外,网站还需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防止用户信息泄露、被篡改等问题的发生。企业在申请 ICP 许可证前,应对网站进行全面的自查和整改,确保网站符合相关要求。
申请后 ①合规使用许可证:企业在取得 ICP 许可证后,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上规定的业务种类、服务项目、经营范围等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超出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从事相关业务。同时,企业应妥善保管 ICP 许可证原件,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若企业违反许可证的使用规定,将面临通信管理部门的严厉处罚,如责令改正、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②按时进行年检 :ICP 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企业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年检,向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提交年检材料,如公司年度业务发展情况报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ICP 许可证原件等。通信管理部门将对企业提交的年检材料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合法合规经营,且具备继续从事相关业务的能力和条件。若企业未按时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通信管理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通信管理部门将依法吊销其 ICP 许可证。注意许可证有效期 :ICP 许可证有一定的有效期,通常为 5 年。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如需继续从事相关业务,应在有效期届满前 90 日内向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提出续期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交续期申请材料,如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公司章程原件扫描件、股东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及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等 ,此外,还需提供网站域名证书原件扫描件、网站接入协议原件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证书复印件等,以及公司近一年的业务发展情况报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通信管理部门将对企业提交的续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续期条件。若企业符合续期条件,通信管理部门将批准其续期申请,并换发新的 ICP 许可证;若企业不符合续期条件,通信管理部门将不予批准其续期申请,并注销其原有的 ICP 许可证。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 ICP 许可证的有效期,提前做好续期申请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企业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开展。
办理 EDI 许可证通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 :经营范围需涵盖 “增值电信业务”。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明原件扫描件 :包括法人身份证、股东身份证等,股东为法人股东的还需提供其营业执照副本。公司章程原件扫描件 :需加盖工商调档查询章,展示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权关系。
社保证明原件扫描件 :至少 3 名员工近 1 个月或 3 个月的社保证明,部分地区要求持有计算机技术证书员工的社保证明。
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身份证原件扫描件 :其中至少一名技术人员需为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并提供毕业证原件扫描件。
域名注册证书原件扫描件 :已完成实名认证和 ICP 备案的域名证书。
服务器接入协议原件扫描件及接入商资质原件扫描件或有效复印件扫描件 :证明企业拥有合法的互联网资源。
业务介绍及运营方案 :如果是 APP,需提供 APP 的业务介绍及运营方案,包括业务流程、盈利模式、市场定位等。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制度文件 :如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用户隐私保护制度、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业务合作协议原件彩色扫描件 :如果涉及与第三方的合作,需提供相关的业务合作协议。
定义 :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1 。业务范围 :主机托管、服务器租赁、虚拟主机出租等基础服务,以及数据备份、安全加密、流量流计分析、负载均衡、内容分发、web 缓存加速、网络安全、网络监按、网站接入等增值服务1 。
定义 :利用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群组成流量分配管理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的分散存储和高速缓存,并根据网络动态流量和负载状况,将内容分发到快速、稳定的缓存服务器上,提高用户内容的访问响应速度和服务的可用性服务1 。业务范围 :为视频网站、单位门户网站、个人网站、购物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或为数据提供网络加速服务等1 。
定义 :经营者利用自有或租用的互联网网络资源,采用 TCP/IP 协议,为国内用户定制互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主要采用 IP 隧道等基于 TCP/IP 的技术组建,并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专网内可实现加密的透明分组传送1 。业务范围 :包括建立在互联网上,使用 IPsec、L2TP、SSL 等协议的 IP-VPN 服务网络,以及利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通过 IP 网构建的 MPLS VPN 专网1 。
定义 :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互联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公用通信网或其他接入手段连接到其业务节点,并通过该节点接入互联网1 。业务范围 :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如利用互联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服务的公司,以及普通的上网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服务,如为小区、写字楼、个人提供网络(宽带)接入服务的公司1 。
一般来说,ICP 许可证办理的难易程度因多种因素而异,不能简单地用 “简单” 或 “不简单” 来概括,以下是具体情况:
硬性条件基本一致 :多数地区要求企业注册资金 100 万及以上,且不能有外资控股2 5 7 。这对于一些资金充足、股权结构清晰的企业来说,满足条件相对容易,但对于部分小型企业或涉及外资的企业可能存在一定困难。社保及人员要求有差异 :大部分地区需要企业提供 3 名员工近 1 个月的社保证明,并且其中至少有 1 名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人员,但也有部分地区要求连续 3 个月社保证明或对人员专业无要求。网站要求严格 :企业需要有一个符合审核要求的网站,网站内容及形式需符合申请 ICP 经营许可证的要求,包括网站的功能、页面布局、信息安全等方面。一些地区对网站审核很严,稍微有点同质化就会被拒,这需要企业在网站建设和运营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合规。
通常需要准备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一级股东证明材料、法人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3 名人员近一个月社保证明及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和其中一人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彩色扫描件、网站域名证书及域名备案号、网站接入协议原件彩色扫描件及托管商资质彩色扫描件等。如果材料不齐全、不符合要求或存在虚假情况,申请可能会被驳回,需要重新提交。
流程相对固定 :首先要访问工信部网站注册账号,然后点击行政许可中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进行在线办理,完善公司主体信息,选择业务名称为 “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填写申请表并提交。审核环节严格 :通信管理局通常会在 5 日内完成材料的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将材料递送到相关部门由专家进一步审核,受理后 40-60 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经营的决定3 。如果审核不通过,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且部分地区规定 3 次不通过,1 年内就不能再申请,这使得企业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格外谨慎。
像北京、安徽、江苏、福建等地,审核相对宽松,办理难度相对较低;而上海、广东、陕西、山西、贵州、湖北、湖南等地方,审批难度可能会大一些,如上海、广东可能会要求提供评测报告等1 2 。
如果企业自身条件符合要求,对办理流程熟悉,且能确保材料齐全、真实、有效,那么办理 ICP 许可证可能相对顺利;但如果企业对政策法规不了解、材料准备不充分、网站不符合要求或处于审批较严格的地区,办理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此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代办机构帮助。
主体证明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需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面);全体股东信息(身份证正反面,若股东为企业则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公司章程(加盖工商查询章)。人员证明材料 :公司 3 名员工近 1 个月社保缴纳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网站相关材料 :网站域名注册证书(已备案);网站接入协议原件及托管商资质复印件;网站首页全截图(需包含地址栏);网站内容描述,如业务范围、运营模式等。其他材料 :若业务涉及新闻、教育等前置审批领域,需提供相关部门的前置审批文件。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打开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网上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明确申请类别为 ICP 许可证。 按照系统指引,填写相应信息并上传准备好的申报材料。 在完成网上申报后,需将相关纸质材料提交至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注意材料应与网上申报内容一致,且装订整齐、规范。
初审 :省通信管理局在收到材料后,将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初步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等。如果初审不通过,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或修改材料。复审 :初审通过后,省通信管理局会受理并组织复审,包括对公司注册资金、公司股东情况等进行核实,可能还会有现场核查环节。审查决定 :在通过专家审核和相关部门审核后,省通信管理局将进行最终审查,并在受理后的 40-60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批准经营。如果申请人通过了审查,省通信管理局将颁发 ICP 许可证,申请人需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书,或根据通信管理局的要求选择邮寄等方式获取证书。
ICP 证即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是互联网企业在开展信息服务时的合法证明,属于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企业主体 :申请者必须是依法注册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企业。注册资金 :应达到 1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需包含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或 “增值电信业务” 相关字样。人员要求 :公司需有至少 3 名员工在缴纳社保,并能提供近期一个月的社保证明。技术条件 :企业需具备相应的技术团队和设施,确保网站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同时,需提供本地服务器托管协议,确保网站服务器托管在省内符合要求的机房。平台要求 :域名已备案,内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且网站名称需与域名备案的名称一致,网站首页下方需有公司名称、公司地址、举报电话以及备案号。前置审批 :如果业务涉及新闻、教育、出版、医疗保健、药品、医疗器械、网络文化等,需要持有相关部门的前置审批。
营业执照(需加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面)。 全体股东信息(身份证正反面)。 公司章程(加盖工商查询章)。 3 名员工近 1 个月社保缴纳证明。 网站域名注册证书(已备案)。 法人及 3 个社保人员的联系方式。 前置审批文件。
材料准备 :按照要求准备并整理好所有资料。网上申报 :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打开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网上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明确申请类别。提交材料 :按照系统指引,填写相应信息并上传准备好的申报材料,同时,需要提交相关纸质材料至省通信管理局。初审复审 :省通信管理局在收到材料后,将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受理并组织复审,包括对公司注册资金、公司股东情况等进行核实。审查决定 :在通过专家审核和相关部门审核后,省通信管理局将进行最终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经营决定,通常在受理后的 40-60 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颁发证书 :如果申请人通过了审查,省通信管理局将颁发 ICP 许可证,申请人需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书。
正常报送 :每年的 1 月至 3 月,企业需通过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填报。2025 年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年报工作于 1 月 10 日开放系统填报,3 月 31 日截止。补报 :每年 4 月,未按要求申报的企业有 1 个月的补报时间。社会公示 :每年 5 月,各省通信管理局会公布参报企业选择公示的信息。
年报抽查 :每年 5 月至 9 月,通信管理局会通过书面检查、实地检查、技术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查。
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原件(参加过年检的单位需持年检合格通知书)。
报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报告业务年检报表(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公司经营报告,包括去年公司电信业务经营情况整体回顾、去年公司新增电信业务或栏目、对电信市场环境的情况分析、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登录系统:进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登录系统 ,点击行政许可→法人服务→电信和互联网业务→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在线办理,选择年报栏目。
填写年报:根据公司持有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类目选择相应的业务,并按要求填写企业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网络信息安全、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表单可暂存,填写完系统会自动校验数据,出现遗漏、错误会有提醒。
提交年报:填写好后点击提交,年报状态会由 “未报” 变为 “已报”。 信息真实性:填写的年报信息需真实准确,系统会自动校验表单内数据,如果出现遗漏、错误会有提醒,虚假信息会被列入不良名单。 许可证变更:如果许可证年报前公司发生过变更,需确定经营许可证是否也完成变更,已完成可直接年报,未完成需先完成变更再年报。 重复操作:若企业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涵盖多方业务,需要进行重复操作,确保每项业务都已完成年报提交。 网站状态:年报期间,网站必须能正常访问,公司不能做任何需要前置审批的项目,有前置审批的证书除外。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企业纷纷上云提升竞争力,可网络瓶颈却成了阻碍。“云专线” 逐渐成为企业 IT 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帮企业打破上云困境呢?
网络延迟、带宽不足、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上云后的业务。像外贸企业跨国视频会议时,因网络卡顿错失合作;电商大促时,因带宽受限流失大量客户。这些网络问题,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云专线是企业与云服务间的专属 “高速路”,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它高速又稳定,为企业提供独占带宽,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延迟。一家制造业企业接入云专线后,生产数据实时上传,流程优化迅速,效率提升 30%,凸显了云专线对企业效率的提升。
安全上,云专线采用先进加密技术,对金融、医疗等看重数据安全的行业来说,能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核心数据,避免泄露风险。
成本方面,云专线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因其高效稳定,减少业务损失和维护成本,总成本更低。众多企业对比后选择云专线,“云专线 成本效益” 也备受关注。
云专线搜索热度不断上升,搜索 “云专线优势” 等关键词,能看到大量云专线助力企业变革的信息。若你还在为企业上云网络问题发愁,不妨了解云专线,为企业发展添动力,开启高效上云新篇章。
一、公司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 :需彩色扫描件,经营范围包含“增值电信业务”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身份证正反面彩色扫描件及联系方式。
公司章程及验资报告 :需加盖公章的有效复印件,验资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股东信息 :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许可证 :主要用于服务器租赁、托管等业务,若初创企业计划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器空间、数据存储等服务,就需要办理此证。如一些为小型互联网公司提供网站数据存放和应用程序运行服务的企业。互联网接入业务(ISP)许可证 :用于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适用于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初创企业,比如一些社区宽带服务提供商。
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VPN)许可证 :能提供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满足特定用户对网络安全和隐私的需求。如果初创企业的业务涉及为企业客户构建专属的虚拟网络通道,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就可能需要该许可证。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许可证 :可实现节点加速和数据分流,提升互联网内容分发效率。对于以内容分发、加速为主要业务的初创企业,如为视频网站提供内容加速服务的企业,是必备资质。
信息服务业务(ICP)许可证 :主要用于信息发布及经营性收付费功能,像新闻网站、在线教育平台、付费会员制网站等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初创企业,必须办理此证。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许可证 :适用于电商类网站,具有第三方商家入驻功能。如果初创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业务,涉及在线交易、订单处理等功能,就需要 EDI 许可证,如一些跨境电商平台。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许可证 :用于提供多方通信服务,可实现实时交互式或点播式的话音、图像通信。开展视频会议、在线直播互动等业务的初创企业需要办理该证,如在线会议软件开发商、直播平台等。
呼叫中心许可证 :用于坐席外包和电话外呼功能,以电话营销、客户服务外包等为主营业务的初创企业,需要取得呼叫中心许可证,如一些客服外包公司。
资金不足 :ICP 许可证要求企业注册资金达到 100 万人民币及以上。如果在申请时才发现资金不足,临时增资可能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手续不规范导致申请受阻。
外资问题 :若企业股权结构中有外资成分,需要按照外资申请 ICP 许可证的特殊流程,向工信部提交申请。隐瞒外资情况按内资流程申请,一旦被发现,申请会被驳回,还可能面临处罚。
人员配备不当 :公司要配备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能只是简单凑数。
资料不真实 :所有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像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股东身份证明、财务报告、社保证明等都要如实提供,伪造或篡改材料一旦被查出,申请被拒不说,还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材料不完整 :要严格按照当地主管部门要求准备齐全材料,容易忽略的材料包括承诺书、服务器放置地址证明、业务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材料不规范 :注意材料的格式、签字盖章等规范要求。比如书面材料需加盖公章的地方一定要清晰完整地加盖,需要签字的由相关责任人亲自签字,文件排版混乱等格式问题也可能影响审核进度。
系统填报失误 :在系统网报时,要仔细核对录入的申报信息,公司名称、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填错会导致系统初审不通过。
沟通反馈不及时 :提交申请后,要保持与审批部门的良好沟通。若审批部门要求补充材料或对某些内容进行说明,应及时响应,否则可能错过补充材料的时间,导致申请延误。
时间把控不到位 :不同地区的审批时间有所差异,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办理周期,并合理安排申请时间,不要在业务急需开展时才匆忙申请。同时,注意有效期届满 90 日前要办理续期,每年 1 月 - 3 月需进行年检。
政策变化不知情 :ICP 许可证办理政策可能会随着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而调整,如某些地区可能对网站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出更高要求,不及时调整可能影响申请结果。
网站内容违规 :网站不得发布违法、有害信息等,如色情、暴力、赌博等,个别内容敏感的行业如新闻、出版等,对网站内容的审核更加严格。
代理机构选择不当 :选择代理机构时要谨慎,查看其资质和信誉,避免被不良机构骗取费用。有的代理机构不专业,服务质量差,可能导致申请多次被驳回。
ICP、EDI 双证合一并不是将两个独立的证书合并成一个,而是企业在同时申请 ICP 许可证和 EDI 许可证时,经审批通过后会在同一张《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上注明包含 ICP 和 EDI 两种业务类别
企业资质 :申请企业必须是依法注册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公司,外资公司及其控股企业通常不具备申请资格。
注册资本 :企业的注册资本须达到 100 万元人民币以上。
专业人员 :企业需配备至少 3 名具备相关从业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能提供相应证明。
信息安全措施 :企业必须具备健全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域名注册 :企业网站的域名必须在工信部备案,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公司基本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法人及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及简历;企业办公场所的房产证明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安全与制度材料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即关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的详细说明。
业务相关材料 :业务发展计划,涵盖企业的业务模式、发展规划、运营机制等详细内容;网站域名注册证明及相关备案资料;若使用第三方数据中心,需提供服务器托管协议及相关资质证明。
人员资质材料 :至少 3 名技术人员的毕业证、职称证或相关资质证明。
材料准备 :根据申请要求,企业需逐项准备并整理所有申报材料,确保材料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网上申报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材料。
提交纸质材料 :网上申报完成后,将纸质版申请材料递交至企业所属地区的通信管理局。
初审与复审 :通信管理局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和复审,如果有问题,会要求企业进行补充材料或整改。
审批与公示 :通过审核后,通信管理局将在其官网进行审批结果公示。
发放许可证 :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企业即可领取包含 ICP 和 EDI 业务许可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发布及社交平台 门户网站 :像新浪、网易等,提供新闻、资讯、娱乐等综合信息服务,以广告等形式实现盈利,需办理 ICP 许可证。社交媒体平台 :如微博、小红书等,用户可发布内容,平台通过广告投放、会员服务等盈利,需要 ICP 许可证。论坛和博客网站 :天涯论坛等论坛网站,以及一些知名博主的个人博客网站,若有广告推广、付费会员等功能,需办理 ICP 许可证。在线交易及电商平台 综合电商平台 :淘宝、京东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同时有广告招商、店铺推广等增值服务,需 ICP 许可证。垂直电商平台 :如母婴类的蜜芽、美妆类的丝芙兰官网等,除商品销售外,若有付费推广等服务,需办理 ICP 许可证。拍卖网站 :闲鱼等有拍卖功能的平台,涉及交易和相关服务,需要 ICP 许可证。在线服务平台 在线教育平台 :新东方在线等,提供课程售卖、在线学习服务,以收取学费等为盈利方式,需 ICP 许可证。在线医疗平台 :平安好医生等,提供在线问诊、药品销售等服务,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在线招聘平台 :智联招聘、BOSS 直聘等,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服务,通过收取企业会员费、招聘推广费等盈利,需 ICP 许可证。内容娱乐平台 在线视频平台 :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通过广告、会员付费、视频内容付费等盈利,需要 ICP 许可证。在线音乐平台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有付费音乐、会员专属服务等,需办理 ICP 许可证。在线游戏平台 :除了游戏运营许可证外,若平台有游戏充值、道具售卖等盈利功能,也需 ICP 许可证。互联网广告及技术服务平台 广告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广告投放、精准营销等服务的平台,如百度推广等,需 ICP 许可证。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提供云存储、云主机等服务的企业,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盈利,需办理 ICP 许可证。
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公司 :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网站建设及维护服务并收取费用的企业,需要 ICP 许可证。电商交易平台 综合电商平台 :天猫、拼多多等,有大量第三方商家入驻,提供在线交易处理、电子订单管理等服务,需要 EDI 许可证。跨境电商平台 :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涉及国内外商品交易,需要 EDI 许可证来保障交易数据的合法、安全处理。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 :美团、饿了么等,提供餐饮、外卖、酒店预订等生活服务在线交易,需办理 EDI 许可证。电子数据交换业务企业 海关报税 EDI 企业 :从事海关报关数据电子交换的企业,通过 EDI 系统实现企业与海关之间的报关数据传输和处理,需要 EDI 许可证。供应链管理企业 :大型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之间的订单、物流、库存等数据交换和处理,需 EDI 许可证。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企业 物联网平台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等,连接和管理物联网设备,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交易,需 EDI 许可证。智能硬件数据管理平台 :小米智能生活平台等,管理智能硬件设备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处理,需要 EDI 许可证。
在广东可以同时申请 ICP 和 EDI 牌照。
ICP 许可证主要涉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比如通过网站提供资讯、在线教育等以收取会员费、广告费等盈利。EDI 许可证涉及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像电商平台、物联网在线交易等就需要此证。如果企业的业务既包含互联网信息服务又有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从业务需求角度是可以同时申请这两个牌照的,且这两个牌照都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企业性质与资金 :经营者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大于等于 100 万的内资公司。经营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必须包含 “经营电信业务” 或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人员要求 :提供三名员工近一个月的社保记录。域名要求 :需要有已备案的域名。其他条件 3 :具备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建立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法人身份证扫描件。 公司股东的证明材料。 域名备案在工信部查询页面的截图。 域名证书彩色扫描件(申请人必须为本公司)。 网络接入协议及接入单位的增值电信 - idc 许可证(跨地区申请需包含广东省内)的正副页扫描件。 三名员工近一个月的社保缴纳凭证。
在线提交材料 :企业需将准备好的材料通过指定在线平台提交,确保材料完整、准确、清晰。受理与审查 :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受理和严格审查,涵盖企业资质、材料真实性、业务合规性等方面。下证 :审查通过后,企业将获得增值电信 ICP 和 EDI 许可证。
算法备案,即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是我国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专门设立的管理制度。自 2022 年 3 月起正式施行,要求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对其使用的算法、软件进行备案登记,旨在确保算法公平公正、透明可释,全方位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推动互联网行业稳健前行。该制度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导,联合公安部、工信部、市监总局等多部门协同推进、落地实施。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主体 : 涵盖社交媒体平台、资讯类网站等,这类平台用户基数庞大、信息传播迅速,算法对舆论走向、社会动态影响深远。例如微博,其热搜算法能瞬间将热点话题推至公众视野,左右舆论热度,因此必须严格备案。
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 : 包括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主体,像一些 AI 绘画软件、语音合成工具等。这些工具生成的内容可能以假乱真,若被恶意利用,会扰乱信息秩序,所以需纳入备案范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 : 如 ChatGPT 类的对话式 AI 平台、文心一言等综合性大模型服务平台。它们能根据用户输入生成各类内容,对知识传播、信息交互模式影响巨大,备案是规范其发展的必要手段。
深度合成技术 :文本生成与编辑 :如自动写作新闻稿件、小说创作的算法,以及实现文本风格转换(如将白话文转换为文言文)、问答对话的技术。
图像与视频编辑 :涉及人脸生成、人脸替换(如换脸 APP)、人物属性编辑(改变人物肤色、发型等),还有三维重建、数字仿真生成虚拟场景等算法。
个性化推送技术 :基于用户浏览历史、点击行为、停留时长等数据,为用户精准推送短视频、新闻资讯、广告、商品礼包等内容的算法。以抖音为例,其通过分析用户观看偏好,持续推送契合用户兴趣的视频,牢牢抓住用户注意力。
排序精选技术 :常见于内容服务平台的版面管理,决定首屏展示内容、热搜榜单排序、精选推荐、各类榜单(如音乐平台的热门歌曲榜)、弹窗信息等的算法。像百度热搜榜,运用算法对热点事件热词进行筛选、排序,呈现给用户实时热点。
检索过滤技术 :典型代表是搜索引擎,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对网页信息进行检索、排序并展示结果的算法;还有新闻平台对头条内容进行过滤筛选的算法,确保呈现给用户的信息符合平台定位与价值导向。调度决策技术 :应用于物流配送、交通调度、生产任务分配等系统中的算法。例如美团配送调度决策算法,综合考虑订单位置、骑手分布、路况等因素,为订单匹配最合适的骑手,并预估送达时间。
所需材料
①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彩色扫描件
② 算法安全责任人身份证明
③ 算法安全相关制度规范材料
④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申请表
企业登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https://beian.cac.gov.cn ),该系统界面简洁、功能清晰,为备案流程提供线上操作平台。在系统中,企业需按照页面指引,逐步完成各项信息填报与材料上传工作。
基本信息录入 :准确填写备案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等基础信息,确保与营业执照等资质文件一致。
证件信息上传 :上传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证件扫描件,务必保证图像清晰、信息完整,便于审核人员核实。
人员信息填报 :详细录入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信息;同时,填写算法安全责任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职务、专业背景、联系方式等,突出责任人在算法安全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职责担当。此外,下载并严格按照模板要求填写《算法备案承诺书》和《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完成后上传至系统指定位置。
基础属性填写 :选择算法类型,如深度合成、个性化推送等;若为深度合成类算法,需进一步区分服务提供者(面向终端用户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者(为其他开发者提供 API/SDK 端口等技术支持)角色。下载并填写《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模板文件,上传至系统。
依次填写算法数据(数据采集范围、存储方式、使用期限等)、算法模型(模型类型、训练数据量、训练周期等)、算法策略(推荐规则、排序标准、过滤条件等)以及算法风险与防范机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数据偏见、隐私泄露风险,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如数据清洗规则、加密存储技术等)等详细信息。
•若企业为算法服务提供者,需在系统中关联应用当前备案算法的产品及功能
•若企业作为算法技术支持者,需在系统中填写当前备案算法的技术服务方式信息,包括技术服务名称(如 “XX 算法 API 服务”)、技术访问方式(HTTP/HTTPS 接口、SDK 接入等)、技术服务对象(列举合作的其他企业或开发者类型)、技术服务频度(按次调用、按月 / 年订阅等)等,清晰呈现技术服务模式与细节。
企业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勾选 “我承诺上述填报信息真实有效”,点击提交按钮,完成算法备案申报。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流程通常包括资质初审(重点审核主体信息、材料完整性等)、线上复审(深入审查算法信息、自评估报告等内容),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线下核查(网信办工作人员实地检查企业算法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技术设施等),最后进行线上终审。审核周期一般为 30 个工作日,若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将予以备案,发放备案编号并进行公示;若材料不齐全或存在问题,将通知企业整改,整改时间不计入审核周期,可能导致备案时间延长。
大模型备案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自主研发场景 :企业或机构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尤其是涉及大量训练数据、具有创新性和数据演绎能力的大模型,在公开发布和商业化应用前,需要进行备案。例如字节跳动的云雀模型,在具备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条件后,就需要启动备案流程。
广泛应用场景 :当大模型服务应用广泛,面向大量的终端用户,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时,需要备案。比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开发的通用型大语言模型,可用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这类模型需进行备案。
商业宣传场景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依赖生成式 AI,需要进行商业宣传以推广相关产品或服务,那么其使用的大模型通常需要备案。比如以 AI 写作、AI 绘画等生成式 AI 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开展商业活动,其背后的大模型应完成备案。政策补贴场景 :在一些地区提供备案补贴政策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享受相关补贴,会积极进行大模型备案。这既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推动当地 AI 产业的规范发展。监管要求场景 :当企业被地方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通知或推荐时,需要按照要求进行大模型备案,以确保企业的 AI 业务符合监管规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续期流程一般如下:
登录系统 :申请者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业务受理系统(https://zwfw.miit.gov.cn/site/ ),进入子系统《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 )。
在线填写表单 :在系统上真实准确地填写经营许可有效期满继续经营申请表单信息,按照要求上传有效材料,如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与接入商签署的网络接入协议等。企业应对其提交的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材料审核 :原发证机关,如省通信管理局,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网上申请材料进行预受理、预审查。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备的,会于收到申请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向申请者一次性告知企业需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者需按照备注要求认真修改并尽快提交。发放受理通知书 :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备且符合受理条件的,原发证机关在系统中发放电子版《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将发放《不予受理通知书》。
受理后审查 :原发证机关进行受理后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领取新证 :予以批准的,向申请者颁发新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企业可根据通知,选择窗口领取、邮寄送达等方式获取新的许可证。
云专线是一种用于连接企业本地数据中心与云服务提供商的专用网络线路,常见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接光纤连接 :企业的数据中心与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点之间通过铺设专用的光纤线路来实现连接。这种方式能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链路,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对网络性能要求极高、数据传输量极大的大型企业或金融机构等。
通过运营商网络 :企业借助电信运营商等第三方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光纤网络来建立与云平台的连接。运营商拥有广泛的光纤网络覆盖,可以将企业的站点与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点进行连接。这种方式相对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套餐选择合适的带宽和服务等级。
IPsec MPLS VPN :利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创建虚拟专用网络(VPN)通道,同时结合 IPsec 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这种方式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利用 MPLS 网络的优势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路由优化,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有一定要求,且需要在多个站点之间建立安全连接的企业。
L2TP MPLS VPN :基于 MPLS 网络建立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的 VPN 连接。它主要在数据链路层实现隧道封装,将企业的二层数据帧封装在 MPLS 隧道中进行传输,能够较好地支持企业内部的二层网络扩展和多站点之间的二层互联需求,常用于需要在本地和云端之间进行虚拟机迁移、实现二层网络融合等场景。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 SD-WAN :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对广域网(WAN)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利用 SD-WAN 设备将本地网络与云专线连接起来。这种方式能够根据企业的网络需求动态调整网络流量路径,实现智能的流量调度和优化,同时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的融合,如宽带、4G/5G 等,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混合 SD-WAN :将传统的专线接入与 SD-WAN 技术相结合,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数据流量特点,灵活地在专线和其他网络链路之间进行流量分配和切换。例如,对于关键业务数据可以通过专线传输,以保证其稳定性和低延迟;对于非关键业务数据则可以通过 SD-WAN 利用互联网等其他链路进行传输,以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4G/5G 无线专线 :利用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无线数据传输能力,为企业提供与云平台的连接服务。这种方式具有部署快速、灵活便捷的特点,适用于临时办公场所、分支机构等对网络部署速度要求较高或有线网络难以到达的场景。卫星通信接入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有线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通过卫星通信设备建立与云平台的连接。卫星通信接入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能覆盖到地面通信网络难以到达的区域,但可能存在延迟较高、带宽相对有限等问题,通常用于对网络覆盖范围要求高、对延迟不太敏感的特定应用场景,如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石油勘探等。
申请条件
公司资质 :申请者必须是已注册的公司,拥有营业执照、公章等,省内注册资金需在 100 万以上,跨省则需 1000 万以上,并且需要为员工缴纳至少三个月的社保。
办公地址 :需要提供商务办公性质的地址,且有三年以上的租赁凭证。
员工要求 :至少三名员工需具备网络相关资质文件和学历证明。
网站备案 :网站需完成备案并提交评审,通过后方可申请 ICP 许可证。其他条件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管理人员需在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网站需通过第三方安全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服务器需位于广东省内。
主体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及复印件、公司章程工商调档原件、公司验资报告原件或审计报告原件、法人及股东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
人员材料:公司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和学历证书原件扫描件、公司近期为员工所上的社保证明原件。 网站及其他材料:域名注册证书原件彩色扫描件、办公场地房屋租赁协议原件彩色扫描件及出租方房产证明复印件、网络接入协议原件扫描件和复印件、网站接入单位的许可证正、副页及年检页彩色扫描件及复印件、主办单位在工信部公共查询完整页、所接入服务商企业侧备案信息的查询完整页。 申请流程 网上申请 :登录官方网站进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网上申请,说明申请类别。提交材料 :网上申请通过后,企业需提交详细的申报材料。初步审核 :通信管理局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步审核。受理通知书 :初步审核通过后,管理局向申请者发出受理通知书。专家审核 :管理局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深入审核。
审批决定 :管理局在 40-60 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经营的决定,未通过将书面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申请条件
公司性质与注册资本 :申请企业必须是纯内资企业,不允许有外资成分。在广东省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并且至少在 2 个省设立分公司。
专业人员与服务能力 :企业需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具备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能力。
社保要求 :企业需提供至少 3 名员工近 3 个月的社保证明。网站与业务要求 :企业需要对网站进行一系列的测评,并提交相应的测评报告,且核心业务主要体现在交易处理业务、网络 / 电子设备数据处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等三个领域。
法律合规: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其他条件 :企业需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先做好 ICP 备案,备案后方可申请 EDI 许可证。若网站包含特定行业的业务,如互联网金融、在线汽车租赁等,则需通过相应行业的预批准,然后才能申请深圳 EDI 许可证。
主体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扫描件、公司章程。
人员材料 :社保证明材料,提供至少 3 名员工近 3 个月的社保证明。
其他材料 :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股东的相关证件、公司股权结构图、租赁协议或房产证明、企业商标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彩色扫描件和托管商的 IDC 或 ISP 资质证书复印件。申请流程 系统评测 :对网站进行网络安全评测和信息安全评测。材料准备 :按要求准备各类申请材料。网上审核 :将准备好的材料通过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或其授权机构的官方网站提交,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制证和领取证书 :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将制作 EDI 许可证,企业需按照指定方式领取。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网络的依赖愈发明显。云专线接入服务,作为连接企业本地数据中心与云服务的专属通道,采用物理或虚拟专线,保障数据快速、准确传输。
我们提供 100M 到 10G 的丰富带宽选择,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服务覆盖范围广泛,国内有深圳、杭州、成都等多地机房 pop 点,海外则涵盖韩国首尔、美国硅谷等热门地区,助力企业业务全球拓展。
云专线接入服务具有诸多优势。在稳定性方面,采用了冗余设计,防止单点故障造成的服务中断,网络可用性高达 99.9%,确保企业业务不受网络故障的影响。在安全性上,提供了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采用安全协议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让企业无后顾之忧。技术支持团队 7×24 小时待命,随时为企业解决网络问题,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云专线接入服务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 从频繁访问云上资源,到数据备份恢复、多云战略实施,再到远程办公,云专线接入服务应用场景多元,有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若您正为企业网络问题发愁,不妨考虑我们的云专线接入服务,它将为您的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网络支撑。
企业及业务方面 业务范畴 :确保公司业务确实属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范畴,如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处理、电子数据交换等业务。企业性质 :企业必须是内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大股东为外籍人士,占公司 51% 股权)、外商独资企业不可以办 EDI 证。技术实力 :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 EDI 平台和技术实力,能够保障服务质量,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稳定。申请材料方面 完整性 :准备齐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公司章程及修正案、法定代表人及股东身份证明、EDI 业务计划书、网络安全保障措施、技术人员资质证明等材料,缺一不可。准确性 :社保记录等材料格式要正确,需包含公司名称、社保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具体的缴费月份以及社保局的电子章等关键要素。办理流程及后续维护 属地办理 :必须到注册公司地所在的通信管理局办理。信息变更 :若公司域名、名称或注册资金变更,需作变更申报;其他日常信息(如公司电话等)变更,可在年检时变更。
合规运营 :取得许可证后,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更新变化,确保持续合规运营。企业及网站方面 注册资本 :不同地区一般要求公司注册资本在 100 万元以上,要确保符合当地规定。网站性质 :网站必须是经营性的,涉及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收费、广告盈利等商业活动,且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违法、不良信息。域名与服务器 :域名必须已经通过备案,且备案主体要与申请 ICP 许可证的公司一致;服务器需放置在国内,要与有资质的服务器托管商签订托管协议。申请材料方面 材料合规 :准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公司章程、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等材料,注意所有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加盖公章等。特殊材料 :根据当地要求,可能还需提供股权结构图及股东信息、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社保证明材料、公司验资报告或审计报告等。办理流程及后续维护 审核配合 :积极配合审核部门的审查工作,及时提供补充材料或说明情况。年检续期 :许可证有效期通常为 5 年,到期后需要重新申请;每年要按要求进行年检,提交详细的运营报告。变更报备 :网站内容或服务发生实质性变更,如新增或调整服务内容、更改服务范围等,需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备。
大带宽是指在网络通信中,具有较高数据传输能力的网络通道,通常用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来衡量,如 Mbps(兆比特每秒)、Gbps(吉比特每秒)甚至更高的单位。以下是关于大带宽的详细介绍:
定义 :大带宽意味着网络链路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量,它是衡量网络传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一条带宽为 100Mbps 的网络链路理论上每秒可以传输 100 兆比特的数据。原理 :网络带宽类似于道路的宽度,数据就像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大带宽相当于更宽的道路,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车辆(数据)并行通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硬件升级 光纤铺设 :光纤以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的特点。与传统的铜缆相比,光纤能够传输更高速率和更大容量的数据。如在骨干网络中,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利用光纤的不同波长同时传输多个光信号,大大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网络设备升级 :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是实现大带宽的关键。这些设备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端口带宽,能够快速转发大量的数据。如新型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其端口带宽可达 10Gbps 甚至更高,能够满足大型数据中心对大带宽的需求。网络优化 链路聚合技术 :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增加链路带宽的同时还能提供链路冗余备份功能。如在企业网络中,通过将多条千兆以太网链路进行聚合,可形成一个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满足企业内部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无线技术创新 :在无线领域,通过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等,增加了无线信号的传输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如 Wi-Fi 6 技术采用了 1024-QAM 调制方式和更多的子载波,使无线传输速率大幅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无线带宽。
视频会议与直播 :在大型视频会议中,多个参会者同时进行高清视频传输,需要大带宽来保证视频的流畅性和音频的同步性。如大型企业的全球视频会议,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参与,只有大带宽才能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在直播领域,高清、超高清直播的兴起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如 4K、8K 直播,需要至少几十 Mbps 甚至上百 Mbps 的带宽才能保证直播画面的清晰和流畅。云计算与大数据 :云计算平台需要快速地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服务,大带宽能够保证用户与云端之间数据的快速传输。如用户在云平台上进行大规模数据的上传和下载,大带宽可大大缩短传输时间。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海量的数据,大带宽网络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如金融机构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大带宽有助于快速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及时支持。在线游戏 :大型在线游戏特别是多人在线竞技游戏,需要实时传输大量的游戏数据,包括角色动作、场景变化等。大带宽能够减少游戏的延迟和卡顿,提高游戏的体验。如在电竞比赛中,选手们对网络延迟非常敏感,大带宽低延迟的网络是保证比赛公平和顺利进行的关键。
优势 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用户来说,大带宽意味着更快的网页加载速度、更流畅的视频播放、更稳定的在线游戏体验等。如在观看在线视频时,大带宽可以使视频自动切换到更高的清晰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支持创新应用 :大带宽为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技术需要实时传输大量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只有大带宽才能保证其流畅运行。挑战 建设成本高 :实现大带宽需要铺设大量的光纤、升级网络设备等,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用户数量少、投资回报率低,建设大带宽网络的难度较大。网络管理复杂 :大带宽网络中数据流量大,网络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增加。如何对网络流量进行有效的监控、调度和管理,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是大带宽网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大带宽具有以下多方面的优势:
高速数据传输 :能实现更快的文件下载和上传速度。比如在下载大型软件、高清视频或上传大量工作文档时,大带宽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成操作,相比小带宽能节省大量时间。以 100Mbps 带宽和 1000Mbps 带宽为例,下载一个 5GB 的文件,100Mbps 可能需要近 1 小时,而 1000Mbps 可能仅需 6 分钟左右。流畅的高清视频播放 :无论是在线观看 4K、8K 等高分辨率视频,还是进行视频会议,大带宽都能确保视频画面清晰、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缓冲的现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低延迟游戏体验 :对于网络游戏玩家来说,大带宽有助于降低游戏的延迟和卡顿,使游戏角色的动作响应更及时,画面切换更流畅,从而提升游戏的竞技性和沉浸感。比如在玩竞技类游戏时,低延迟能让玩家更快地做出反应,抢占战斗先机。支持多设备同时使用 :在家庭或办公环境中,通常会有多个设备同时连接网络,如手机、电脑、平板、智能电视等。大带宽能够保证这些设备在同时使用网络时,都能获得较好的网络性能,不会因为设备数量增多而导致网络速度大幅下降。
满足多人在线需求 :在多人同时进行在线学习、办公、娱乐等活动时,大带宽可以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网络资源,保证视频会议不中断、在线学习课程播放流畅、多人在线游戏稳定运行等。提升办公效率 :在企业办公场景中,大带宽有利于员工快速地收发大型邮件、实时共享和编辑云端文档、进行高清视频会议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网络问题导致的工作延误。
支持大数据处理 :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行业,如科研、金融等,大带宽能够加快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速度,使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能够更及时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云计算和云服务发展 :大带宽是云计算、云存储等云服务能够广泛应用的基础。它使得用户能够更快速地访问云端资源,将更多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交给云端处理,降低本地硬件成本,同时享受云服务带来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助力物联网(IoT)发展 :在物联网环境中,大量的设备需要实时连接网络并传输数据。大带宽能够满足众多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实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各种物联网应用的稳定运行。减少网络拥塞 :大带宽可以在网络使用高峰时段,有效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概率。即使在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网络的流畅性,避免因网络拥堵导致的连接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增强网络容错能力 :当网络中出现部分链路故障或数据传输异常时,大带宽可以提供更多的冗余空间,使数据能够通过其他路径传输,保证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房托管,也称为服务器托管或主机托管,是一种将企业或个人的服务器等网络设备放置在专业的数据中心机房,由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网络、安全、环境等基础设施以及管理维护服务的业务模式。以下是关于机房托管的详细介绍:
基础设施保障 电力供应 :数据中心配备稳定的电力系统,通常有双路市电输入,并配备大容量的 UPS(不间断电源)和柴油发电机,以确保服务器在市电故障时能持续获得电力供应,避免因停电导致的数据丢失和设备损坏。网络连接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通常具备多条运营商线路接入,如电信、联通等,以实现网络的冗余和负载均衡,保障网络的高可用性和低延迟。数据中心还会提供一定的带宽资源,供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使用。环境控制 :数据中心通过精密空调系统来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服务器等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会配备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以保障机房的安全。设备管理维护 安装调试 :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会协助用户完成服务器等设备的上架、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监控运维 :通过专业的监控系统,对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网络流量、硬盘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技术人员会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此外,还会提供定期的设备巡检和维护服务,对服务器进行硬件检查、软件升级等操作。中小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机房成本较高,包括场地租赁、设备采购、电力消耗、人员管理等方面。采用机房托管服务,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给专业的数据中心,企业只需专注于自身的业务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型企业分支机构 :大型企业在不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可能需要部署服务器等设备来满足当地业务需求。将设备托管到当地的数据中心,可以利用数据中心的专业资源,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如网站建设公司、云服务提供商等,需要大量的服务器来为客户提供服务。机房托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基础设施平台,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
科研机构和高校 :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进行科研项目和教学活动时,可能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将服务器托管到专业的数据中心,可以获得更好的计算性能和数据存储服务,支持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本效益 :相比自行建设和运营机房,机房托管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企业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电力设备等,也无需招聘专业的运维人员,降低了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托管的设备数量和配置,以及所需的带宽资源等。数据中心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扩展服务。安全性和可靠性 :专业的数据中心通常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物理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等。同时,数据中心的设备和系统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和维护,能够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ICP 许可证,即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所需要取得的许可证。
从法律规定层面 :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网站经营许可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知识付费平台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有偿提供知识内容等服务,属于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所以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从业务性质角度 :知识付费涉及知识的传播与付费交易,用户付费获取平台上的课程、资料等信息内容。这属于典型的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符合 ICP 许可证规范的业务范畴。
从平台运营需求看 :拥有 ICP 许可证能够增加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也有利于平台与第三方合作,如支付平台、广告商等。此外,很多互联网平台在入驻时也会要求知识付费项目提供 ICP 备案信息或许可信息,例如抖音的学浪课堂等。如果知识付费平台未办理 ICP 许可证而擅自开展业务,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包括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并处以 5 到 10 倍的罚款5 。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为 100 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准备申请材料,如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公司章程、公司人员社保证明、域名备案、服务器租赁协议等。 访问工信部网站(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账号。 点击首页的行政许可,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点击在线办理。 新注册的账号需要完善公司主体信息,根据提示要求正常填写。 点击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 根据业务开展范围,选择点击 “跨区许可证任务表” 或 “省内许可证任务表”。 ICP 许可证对应的业务名称是 “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选择该业务并填写各种申请表,填写完毕点击 “提交”。 等待通信管理局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颁发 ICP 许可证。
信息发布和递送服务行业 :如分类信息网站(58 同城等)、新闻网站、应用商店、软件下载平台等,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类信息,并递送给用户,且可能存在有偿服务,需办理 ICP 许可证。信息搜索查询服务行业 :像百度、360 搜索等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信息搜索查询服务,其运营模式可能涉及有偿推广等经营性活动,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信息社区平台服务行业 :包括社交平台(QQ、微信、陌陌等)、视频直播平台、论坛(如豆瓣小组)等,这些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动的社区空间,且可能通过会员收费、广告招商等方式实现盈利,需办理 ICP 许可证。信息即时交互服务行业 :例如即时通讯软件(如钉钉),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互服务,若存在增值服务收费等情况,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行业 :如电脑管家、360 杀毒等客户端安全软件,提供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若软件本身存在付费功能或相关增值服务,所属企业需办理 ICP 许可证。有偿信息下载服务行业 :包括音乐平台、视频网站、电子书平台等,用户需要付费下载音乐、视频、图书等内容,此类平台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网站和图形设计、动画与视频制作等服务行业 :如果企业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偿的网站设计、图片设计、动画设计、视频制作等服务,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运营游戏平台 :游戏平台除了提供游戏下载和运行服务外,还可能涉及游戏内购、会员增值服务等,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
招聘行业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对浏览下载简历收费或提供付费会员服务,需要办理 ICP 许可证。电商行业 :包括 B2B(阿里巴巴等)、B2C(京东等)、C2C(淘宝等)等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在线交易平台服务,涉及交易处理、电子数据交换等业务,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二手交易平台 :如闲鱼等,为用户提供二手物品的交易平台,通过平台实现物品的买卖交易,属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外卖服务平台 :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连接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外卖订单的在线提交、支付和配送等交易处理功能,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票务交易平台 :像携程、飞猪等平台,提供机票、火车票、演出票等票务的在线预订和交易服务,涉及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事务处理,需办理 EDI 许可证。互联网金融行业 :包括 P2P 网络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等,涉及资金的在线交易和处理,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同时,这类平台通常还需要满足相关金融监管的要求,办理其他相应的金融牌照。数据中心和影音内容平台 :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若涉及在线交易和数据处理业务,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一些影音内容平台如果支持在线购买、会员付费等交易功能,也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处理,同时可能涉及设备的远程控制、管理以及相关的交易服务,如设备租赁、数据收费等,需要办理 EDI 许可证。
ICP 壳公司是指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许可证)但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空壳公司。这类公司通常用于快速获取合法资质,以规避直接申请许可证的复杂流程和漫长周期。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和注意事项:
资质齐全 拥有 ICP 许可证,可合法开展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如在线广告、付费内容、电子商务等)。
未实际运营 无员工、无业务流水、无办公场所,仅作为法律实体存在,避免历史纠纷或债务风险。
转让便捷 通过股权变更可快速过户,受让方无需重新申请许可证,节省时间成本(新办需约 3 个月,收购仅需数周)。
快速进入市场 :适合急需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企业,直接继承壳公司资质。
规避审批难度 :尤其适用于游戏、直播等需多重资质的行业(常搭配文网文、版号等证件转让)。合法性验证
核查 ICP 许可证是否年检有效,避免过期或被吊销。 通过工商系统查询公司经营状态,确认无异常或行政处罚。 风险控制
审计壳公司财务状况,确保无隐藏债务或税务问题。 确认股权结构清晰,无纠纷。 行业适配性 若涉及特定领域(如游戏、影视),需额外核查配套资质(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等)。
资质审查 :查看营业执照、ICP 许可证等原件。业务调查 :确认公司无实际运营记录(如网站、客户、收入)。技术评估 :无服务器、域名或网络平台等技术投入。
算力网络是一种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分布式算力资源(如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边缘节点等),实现算力资源智能调度、高效共享的新型基础设施。其核心在于打破算力孤岛,使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可按需获取的社会化服务,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强大支撑。
算网一体基础设施
计算与网络深度融合,构建低能耗、高性能的算力底座。 网络技术支持智能接入、流量优化、健康监测和安全防护,保障算力高效传输。 智能调度与管理
通过 “算网大脑” 实现全局资源感知,结合能耗、负载、时延等多维度策略动态分配算力。 支持跨地域、跨集群的任务调度,提升资源利用率。 协同计算与生态构建
支持联邦学习、多方协同计算等新型范式,促进数据、模型、算法的安全流通。 构建开放标准,推动产业生态聚合。 运营服务创新
算力交易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的市场化交易与共享。 多量纲服务:将算力需求转化为业务指标(如覆盖区域、时延要求),屏蔽底层技术细节。 意图感知:通过 AI 技术理解用户需求,自动匹配最优算力资源。
智慧医疗
医学影像数据云端存储与共享,支持远程诊断和 AI 辅助分析,减少重复检查。 教育与科研
云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弹性分配;超大规模集群支撑基因测序、气候模拟等科研计算。 工业制造
边缘算力实时处理工厂设备数据,优化生产线效率;AI 模型训练提升产品设计精度。 数字内容创作
云端渲染加速影视动画、游戏开发,降低中小企业技术门槛。 智慧城市
分布式算力协同处理交通、安防等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
意义 :推动算力普惠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绿色计算(如 “东数西算” 利用西部清洁能源);加速 AI 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挑战 :技术整合复杂(异构算力兼容)、标准统一难度大、数据隐私与安全风险、跨区域协同的商业模式待探索。
中国在算力网络领域处于国际前列,通过 “东数西算” 工程优化资源布局,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如算力路由技术),并建成全球最大规模 5G 和光纤网络。未来,算力网络将进一步向 “算网深度融合、服务智能敏捷、生态开放繁荣” 方向演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底座。
生成式 AI 服务 :若涉及面向公众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如聊天机器人、内容生成工具等),需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大模型备案 。备案需提交安全评估报告、服务协议、关键词库等材料,并通过安全测试(如敏感词检测、涉政内容生成等)。
深度合成算法 :若使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生成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如语音合成、图像生成),需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完成算法备案 。即使调用第三方已备案的模型或接口,也需进行登记。
To C 服务 :直接面向普通用户的服务(如 APP、小程序)通常需同时完成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To B 服务 :若仅提供 API 或私有化部署(如企业内部知识库),目前无需备案,但通过备案可提升商业合作中的可信度。
开源与 “套壳” 模型 :即使基于开源模型或第三方模型开发,仍需提供算力资源、数据来源证明及合作协议,以证明合规性。
大模型备案 :需提交备案表、安全评估报告、标注规则、关键词库等,通过多部委联合审查,重点关注语料安全、模型安全及内容标识。算法备案 :通过线上系统提交主体信息、算法信息及产品功能应用说明,需撰写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包括数据来源、风险防范措施等。
截至 2024 年 8 月,全国已有 117 个大模型完成备案,如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等。成都、江苏等地已对通过备案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文本生成 :如在线智能客服场景,像阿里巴巴的 “天猫小蜜智能客服算法”,能识别文字或语音问题,结合智能客服知识库生成文本等形式的回答;还有用于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功能的法律 AI 平台的算法,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法律相关文本内容。图像生成 :例如百度的 “百度文生图内容生成算法”,应用于图像生成场景,使用图文匹配神经网络模型和扩散生成模型,实现生成与输入文本语义一致的图像。此外,像一些 AI 写真应用中的人脸融合合成算法,可将用户上传的人脸图片与模版中的人脸图片进行面部融合,生成换脸图片。语音生成 :以酷狗的 “酷狗音乐语音克隆算法” 为代表,应用于音频生成场景,基于用户录音数据,提取用户音色特征,生成与用户音色一致的音频信息,可用于语音克隆、有声读物制作等。
视频生成 :如腾讯的 “腾讯会议虚拟背景算法”,应用于视频会议场景,利用人像分割得到像素级背景区域,实现对视频背景区域的模糊或替换,生成背景虚化或背景替换后的视频。还可用于影视制作、虚拟场景搭建等领域。电商平台 :如淘宝、亚马逊等根据用户的浏览、购买历史等数据,利用个性化推送算法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提高用户购物效率和平台销售额。社交媒体 :小红书、抖音等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点赞、评论、关注等行为,推送符合用户兴趣偏好的内容,增加用户粘性和平台活跃度。新闻资讯平台 :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关注领域等,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新闻资讯,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感兴趣的信息。音乐流媒体 :网易云音乐、Spotify 等依据用户的听歌记录、收藏偏好等,推荐相似风格或用户可能喜欢的歌曲,提升用户的音乐发现体验。
视频平台 :抖音、Bilibili、YouTube 等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视频内容,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感兴趣的视频,提高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搜索引擎 :百度、谷歌等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使用户更快速地获取到最相关、最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搜索效率和用户体验。社交平台 :微博、Facebook 等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排序展示,让用户优先看到更热门、更受关注的内容,便于用户获取重要信息和参与热门话题讨论。电子商务平台 :淘宝、亚马逊等对商品进行排列,综合考虑商品的销量、评价、价格等因素,将更符合用户需求和质量较高的商品展示在更靠前的位置,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心仪商品。新闻媒体平台 :如今日头条等对新闻内容进行推荐排序,根据新闻的热度、用户兴趣等因素,将重要、热门的新闻推送给用户,确保用户及时了解重要资讯。
物流与调度管理 :美团的 “美团配送调度决策算法” 应用于配送场景,计算用户订单的预计送达时间,并为订单匹配骑手,实现高效的物流配送和资源调度。在网约车调度、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也有类似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智能办公 :如澎湃新闻的派生万物 AI 办公算法,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办公辅助工具等智媒服务体验,可应用于文档处理、会议安排等办公场景,提高办公效率。智能机器人 :科沃斯机器人大模型算法支持将用户输入的指令转换为机器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而执行用户发出的含有多重意图的指令,用于智能家用机器人等场景,实现人机协作,提升用户生活品质。科技成果转化 :如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 “成果需求生成算法”,应用于智能搜索问答、智能匹配、多维画像等场景,助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审核通过率低 截至 2024 年 5 月,国内 305 个大模型中,完成备案的仅约 140 个,占比 45.9%。备案涉及语料安全、模型安全、服务安全等多方面的严格审查,企业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审核。 备案审核流程繁琐,企业需先将材料提交属地网信办审核,通过后再上报中央网信办进行复审和技术评审。在此过程中,若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模型存在安全隐患,备案就会失败,企业需不断修改材料或调整模型能力,直至符合审核要求。 材料准备复杂 备案需准备大量材料,包括大模型上线备案表、语料标注规则、拦截关键词列表、评估测试题集、安全评估报告、模型服务协议等。这些材料不仅要内容完整、准确,还需符合最新政策要求。 以安全评估报告为例,其包含语料安全评估、模型安全评估和安全措施评估等多方面内容,且需得出整体评估结论。此外,拦截关键词列表总数不少于 10000 个,要至少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 技术要求严苛 企业需对模型进行全面安全评估,涵盖语料安全、模型安全、服务安全等方面。同时,要对模型进行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确保模型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不泄露用户隐私,不被恶意攻击。这些测试需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增加了备案难度。 企业还需关注模型的透明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明确评估方法、评判标准和结果,确保模型符合相关要求。 政策动态调整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相关政策不断更新完善。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备案策略和材料准备方案。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大模型备案带来诸多困难。 合法合规运营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必须履行备案手续。未备案的大模型无法公开向公众提供服务,企业可能面临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备案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前提,有助于保障用户权益,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和形象。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备案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秩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通过备案审查,能够筛选出技术实力强、服务质量高、合规性好的企业,推动大模型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备案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提高大模型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前规划与分工 企业应成立专项备案团队,明确技术、法务、运营等部门的职责分工。技术部门负责模型的安全评估和测试,法务部门负责审核材料的合法性,运营部门负责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企业需提前了解备案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制定详细的备案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备案工作顺利进行。 借助专业力量 由于备案材料复杂、审核严格,企业可考虑借助专业的备案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熟悉备案流程和要求,能够高效准备材料并提交申请,提高备案通过率。 专业机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调整备案策略,降低备案风险。 持续跟踪政策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及时了解备案要求的变化。可通过官方网站、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等渠道获取最新政策信息,并根据政策调整备案材料和策略。 企业还应建立政策跟踪机制,定期评估政策变化对备案工作的影响,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需加强对语料来源的管理,确保语料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建立完善的语料标注规范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标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还应加强对模型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在服务过程中不泄露用户隐私。
算法备案的需要的条件如下:
资质要求
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组织。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具备固定的办公场所及稳定的技术团队。 算法类型
需备案的算法包括:生成合成类(如深度合成)、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 涉及舆论属性、社会动员能力或个人信息处理的算法需重点备案。 合规性要求
算法需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法规。
不得存在歧视、虚假信息生成、数据滥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基础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ICP 备案证明或 ICP 经营许可证。 算法安全负责人承诺书及工作证明。 技术材料
算法技术方案说明书或文档(含原理、逻辑、数据来源)。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需涵盖风险评估、应对措施等)。 算法测试报告或检测结果。 制度文件
线上填报
材料提交
上传营业执照、自评估报告、承诺书等材料。 若涉及生成合成类算法,需额外说明技术服务方式或关联产品。 审核与公示
网信部门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材料不全需补充。
时间要求
需在服务上线后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变更信息需在 10 日内更新。 法律风险
未备案或违规使用算法可能面临罚款(1 万 - 10 万元)、下架甚至刑事责任。 持续合规
定期自查算法安全性,保存用户日志至少 6 个月,配合监管抽查。
申请条件 企业注册地需在中国境内,且为独立法人公司,法定代表人须是中国大陆公民。 若企业从事全国范围的业务,注册资本应不少于 1000 万;若仅从事省内业务,注册资本不少于 100 万。 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 49%,并且外方主要投资者要具备增值电信业务的运营经验。 企业需要为至少 3 名主要管理人员缴纳社保,同时网站要完成 ICP 备案,服务器需托管在国内。 申请材料 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公司章程以及股权结构图。 法人和股东的身份证明,其中外方股东需提供公证文件。 3 名主要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和社保缴纳证明。 网站的域名证书、接入协议以及托管商的资质证明。 业务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以及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相关文件。 申请流程 审定阶段 :向工信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核通过后会获得《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审批阶段 :凭借审定意见书,向商务部或地方商务部门提交材料,以获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许可阶段 :将批准证书和 ICP 申请材料提交给工信部,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登记阶段 :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的变更手续,之后每年 1 - 3 月需进行年检。申请条件 若企业从事全国范围的业务,注册资本不少于 1000 万;省内业务则需不少于 100 万。 允许外资 100% 持股,但法定代表人必须是中国大陆公民。 企业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专业人员,并且网站要符合在线交易的安全标准。 申请材料 与 ICP 许可证类似,包括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股东证明等。 若外方股东为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明;若为法人,需提供登记证书。 网站的功能说明,特别是在线交易处理的流程描述。 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协议,以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相关文件。 申请流程 预审阶段 :向工信部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获取《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商务审批 :向商务部提交材料,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工信部申请 :提交 EDI 专项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许可证。
外资比例限制 :ICP 许可证要求外资比例不超过 49%,而 EDI 许可证允许外资 100% 持股。审批机构 :全国性业务由工信部审批,省内业务则由地方通信管理局负责。材料公证 :外方股东的证明文件需要经过公证或认证。政策差异 :对于港澳资本,在 EDI 业务方面可能有更宽松的政策,例如允许 100% 持股。
在广东地区申请 ICP 和 EDI 许可证(即 “两证合一”)的办理周期通常为 40-60 个工作日 ,具体时间可能因以下因素有所差异:
材料准备情况 若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审核流程会更顺畅;若需补正材料,时间可能延长。
地区差异 深圳、惠州等地由深圳通信管理局审批,广州及其他城市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审批,不同地区的审核效率可能不同。例如,深圳的办理周期可能较长(3-12 个月),但通过代理可缩短至 10-20 个工作日。
是否加急或通过代理 普通审核时间为 60 个工作日,若选择加急服务或委托专业代理机构,可加快至 10-20 个工作日(需额外沟通)。
网站测评要求 广东省对 EDI 许可证申请要求网站通过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测评,耗时约 2 周,测评报告是审核的必要材料。
审核流程阶段 包括网上申请初审(5-7 个工作日)、复审(20-60 个工作日)及最终发证,全程需耐心等待。
建议 :提前准备完整材料(如营业执照、社保证明、域名证书、服务器协议等),并通过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提交申请。若业务涉及在线交易或信息服务,建议同时申请 ICP 和 EDI 许可证,以确保合规经营。具体细节可咨询当地通信管理局或专业代理机构。
ICP 许可证
要求:网站备案后需申请经营性 ICP 许可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 EDI 许可证
适用范围:第三方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在线交易平台。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
适用范围:音乐、动漫、游戏、艺术品、直播等文化产品或服务。
要求:如平台提供虚拟货币交易、在线演出等,需明确经营范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适用范围:自制视频课程、综艺、影视剧等内容的平台。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适用范围:提供药品信息或交易的平台(如医药电商)。
食品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适用范围:提供长视频、直播等视听内容的平台(如优酷、抖音)。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销售实体书籍、音像制品的平台需办理。
SP 证 / 呼叫中心许可证 :提供短信、彩信或呼叫中心服务的企业需办理。
个人备案 :要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的扫描件或照片、域名证书,还需有在接入商幕布前的实拍照片。
企业备案 :需准备企业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域名证书以及公司的通信地址等。
挑选接入服务商
你可以选择阿里云、腾讯云这类大型云服务商,也能直接登录工信部系统进行备案。不过,由于工信部备案系统要求通过接入商提交资料,所以建议你优先考虑云服务商,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填写备案订单 登录备案系统 :在阿里云或者腾讯云的官网找到 “ICP 备案” 入口,然后登录系统。校验基础信息 :输入你要备案的域名或者 APP 名称,系统会自动判断你的备案类型,比如是首次备案还是新增接入备案。填写主体信息 :详细填写主办单位的名称、性质、证件号码,以及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填写网站或 APP 信息 :包括网站的名称、域名、内容描述,以及服务器的 IP 地址等信息。上传资料并完成真实性核验 上传相关证件的照片,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 部分地区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或者线下核验,例如拍摄幕布照片。 服务商初步审核 阿里云、腾讯云等服务商会在 1 - 2 个工作日内对你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将你的备案信息提交给管局。工信部短信核验 备案信息提交给管局后,你会收到一条来自工信部的短信验证码,你需要在 24 小时内登录工信部备案系统完成验证。管局审核 各省市的通信管理局会在 1 -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你会收到包含备案号的短信和邮件通知。备案后续处理 添加备案号 :你要在网站的底部添加备案号,并且链接到工信部官网。公安联网备案 :网站开通后的 30 天内,你需要登录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公安备案。
域名与服务器要求 域名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并且有效期要大于 3 个月。 服务器需要是中国内地节点的,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的服务器。 特殊行业规定 如果你从事新闻、医疗、金融等特殊行业,需要提前办理前置审批文件。变更与注销情况 当备案信息发生变更,比如主体名称、域名等变更时,你需要及时提交变更申请。如果网站不再使用了,要及时办理注销备案。
阿里云 :你可以登录阿里云 ICP 代备案系统,按照系统提示逐步填写信息并上传材料。腾讯云 :在腾讯云备案控制台,依次完成基础信息校验、主体信息填写、网站信息填写等步骤。
企业资质
注册地在广州的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需≥100 万元(实缴制)。 外资企业需通过工信部审批,外资比例≤50%,且需提供境外投资者身份证明、股权穿透证明等。
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 或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人员与社保
需提供 3 名员工近 3 个月的社保证明(部分区域要求连续缴纳)。
技术负责人需具备网络安全相关资质(如 CISP 证书)。 网站与服务器
网站需完成工信部 ICP 备案,备案信息与申请材料一致。 服务器必须托管在广东省内,且托管商需具备 IDC/ISP 许可证。
网站内容需符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禁止涉及金融、医疗等敏感行业(如需经营需前置审批)。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扫描件) 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正反面) 公司章程(需加盖工商查询章) 域名证书(有效期≥6 个月) 服务器托管协议及托管商资质(IDC/ISP 许可证)
外资企业: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商务部批文 特殊行业(如新闻、医疗):前置审批文件(如《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信息安全材料: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材料预审(3-5 个工作日)
通过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 提交电子版材料,审核重点:
正式提交(线上 + 线下)
线上:登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 提交申请。
线下:提交纸质材料至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需法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审核与实地核查(20-30 个工作日)
初审:材料完整性、合规性审查。 实地核查:核查办公场地、服务器机房、技术人员配置。
驳回常见原因:网站内容与申请业务不符、社保记录缺失、托管商资质不全。 领证与公示
审批通过后,企业可通过线上或窗口领取证书,有效期 5 年。 证书需悬挂于官网底部,并定期公示年检信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年启动的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政策,目前外资企业可在以下地区申请 100% 控股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开放业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的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
案例:空客中国、德电中国等外资企业已获批开展航空数据处理、网络安全服务等业务。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开放业务 :与北京试点范围一致,重点支持数据跨境流动和算力服务。案例 :西门子数字医疗、汇丰金融科技等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开展数字医疗、金融科技等业务。
特色 :临港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推动数据跨境分类分级管理,吸引优三缔科技(Unity)等企业申请 IDC 和 CDN 牌照。海南自由贸易港
开放业务 :全面取消 IDC、CDN、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案例 :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一诺离岸数据投资等企业获批开展供应链评价、跨境数据服务。
政策优势 :海南自贸港的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政策为外资提供制度保障,如国际数据产业生态园项目。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开放业务 :与其他试点地区一致,重点支持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案例 :西门子(中国)在深圳推出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区域支持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提供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和算力中心,助力外资企业落地。试点依据 :2024 年 4 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明确四地为试点区域,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历史对比 :此前外资在增值电信领域持股比例上限为 50%,此次试点首次对港澳以外的境外资本开放 IDC 等核心业务。
行业影响 :截至 2025 年 2 月,全国外资电信企业超 2400 家,较 2024 年增长 30%,试点地区成为外资进入算力、云服务市场的首选。基础要求 :
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 100 万元(全国性业务需 1000 万元)。 技术方案需符合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要求,例如海南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审批流程 :
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提交申请,由地方通信管理局初审后报工信部审批。 北京、上海等地提供 “专班式” 跟踪服务,加速外资项目落地。 风险提示 :
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等业务仍禁止外资进入。 数据跨境流动需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例如海南要求离岸数据处理需通过安全评估。
主体资格 :企业必须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内资企业需为纯内资(外资占比≤49%,且需追溯至自然人或国有资本)。若为外资企业,EDI 许可证在试点地区(如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允许外资 100% 持股,但广东省暂未开放,外资占比仍需≤49%。注册资本 :省内经营 :ICP 和 EDI 许可证均需注册资本≥100 万元人民币(认缴制)。跨省 / 全国经营 :注册资本≥1000 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需明确包含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电信业务” 或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等相关表述。专业人员 :至少 3 名员工(含 1 名计算机专业人员),需提供近 1-3 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技术方案 :需提交业务发展计划、技术方案及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制度、信息保密管理等。网站要求 :ICP 许可证 :需完成 ICP 备案,网站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如不含新闻、医疗等前置审批内容)。
EDI 许可证 :网站需支持在线交易功能,如第三方商家入驻、在线支付等。
需提交《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及通信网络单元的测评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证明网站具备防攻击、数据加密等能力。
服务器需托管在广东省内,并提供接入商的 IDC/ISP 资质复印件。 外资企业申请 EDI 许可证需通过工信部审批,材料需包含外方投资者的商业登记证书、资信证明及股权穿透图(追溯至自然人或国企)。
ICP 许可证外资占比需≤50%,且法人必须为中国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可能随机安排实地检查,核实办公场地、服务器设备及人员资质。 在线提交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同时勾选 ICP 和 EDI 许可证申请选项,上传电子版材料。材料审核 :地方通信管理局(内资)或工信部(外资)审核材料,5-10 个工作日内反馈补正要求。实地核查 :部分企业需接受现场检查(如人员、设备、安全措施)。
审批发证 :审核通过后,30-60 个工作日内颁发许可证(外资企业周期可能延长至 3-6 个月)。
外资企业 :60-150 个工作日(需工信部审批)。ICP 许可证外资占比≤50%,EDI 许可证外资占比≤49%(广东省非试点地区)。
外资股东需提供主体资格证明(如护照、营业执照)及公证认证文件。
若网站涉及新闻、医疗、金融等领域,需先取得对应行业的前置审批文件(如《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需每年 3-6 月进行年检,逾期未检可能被吊销资质。
外资企业 :需额外咨询商务部或专业代理机构,确保股权结构符合要求。
电商平台 :如天猫、京东需同时持有 ICP 和 EDI 许可证,确保在线交易合规。
外资企业 :某外资持股 40% 的跨境电商平台,需提交外方投资者的商业登记证书、股权穿透图及电信运营经验证明,经工信部审批后获得 EDI 许可证。
通过以上条件和流程,企业可高效完成 ICP 和 EDI 许可证的同时申请,确保合规经营。建议优先咨询专业机构或地方通信管理局,避免材料遗漏或政策理解偏差。
深圳自 2024 年起正式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允许外资全资控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EDI)等业务。这一政策是我国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举措,对深圳乃至全国的数字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试点启动时间与范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年 4 月发布的《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深圳作为全国四个试点地区之一(北京、上海、海南、深圳),自 2024 年 10 月起正式实施外资准入放宽政策。试点有效期为 5 年,至 2029 年 5 月 31 日止。
开放业务与外资限制突破 此次试点首次允许外资在深圳全资控股以下业务: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 :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CDN(内容分发网络) :优化网络内容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ISP(互联网接入服务) :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宽带接入服务。EDI(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 :支持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数字化交易场景。 此前,非试点地区外资股比不得超过 50%,而深圳试点不仅取消股比限制,还首次对港澳资本以外的境外资本开放。政策目标与意义 试点旨在吸引国际资本参与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算力、云服务等市场多元化竞争,提升电信服务质量。例如,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等外资企业已获批开展相关业务,其技术和服务将为国内市场带来创新活力。
前海作为核心载体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深圳试点的 “先行区”,其政策优势和基础设施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便利:
国际数据专用通道 :前海至香港及境外的国际互联网传输时延低于 100 毫秒,满足跨境数据服务需求。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降低企业网络互联成本,提升数据交互效率。法律与金融支持 :前海法院允许适用域外法审理商事纠纷,跨境理财通、QFLP 等金融创新机制助力外资融资。产业生态与政策协同 深圳将试点与 “20+8” 产业集群战略结合,重点吸引外资参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例如,一诺(海南)离岸数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在前海建设国际数据产业生态园,开展跨境数据技术攻关。
企业案例与成效 截至 2025 年 2 月,深圳已有西门子数字科技、优克联新技术等 3 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全国外资电信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30%9 。这些企业的技术落地将推动国内算力服务、跨境数据流通等领域的升级。
对深圳的影响
吸引外资与技术 :预计将新增 10 家以上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 500 亿元。数字产业升级 :推动深圳成为全球算力网络节点,助力 “东数西算” 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制度型开放探索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例如简化外资准入审批流程、优化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等。对全国的示范效应 深圳试点是我国入世以来信息通信业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未来,工信部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扩大开放范围,可能涉及更多城市和业务领域。例如,ICP 许可证(信息服务)已在试点地区实现外资全资控股,未来或推广至全国。
潜在挑战与应对
数据安全与监管 :需平衡开放与安全,例如通过数据分类分级、跨境数据流动安全评估等机制防范风险。
本土企业竞争 :外资进入可能加剧市场竞争,需通过政策引导本土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申请流程 外资企业需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前海提供 “一站式” 服务,包括营业执照办理、资质审批对接等。例如,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通过前海的政策支持,已快速获得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
政策红利
税收优惠 :前海企业可享受 15% 企业所得税优惠,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部分予以免征。资金奖励 :对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达 5000 万美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按比例给予奖励。
自建算法服务器 :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服务器硬件、网络设备、机房建设以及电力和制冷设备等,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人力成本较高。后期随着业务发展,若需要扩展服务器性能或规模,还需再次投入资金。
租用算法服务器 :通常以按需付费的方式使用,根据实际使用的服务器资源量(如计算能力、存储容量、使用时长等)来计费,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租用的资源量,避免资源浪费。自建算法服务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算法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定制服务器的硬件配置,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器、显卡、内存等组件,以实现最佳的性能优化。同时,对服务器的软件环境和算法部署也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进行深度的定制和优化。
租用算法服务器 :通常只能在租用平台提供的标准配置中选择,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某些特殊算法对硬件的特定要求。虽然一些租用平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配置选择,但相比自建服务器,定制化的灵活性仍然有限。自建算法服务器 :数据完全存储在企业自己的服务器上,企业可以对数据的访问、存储和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制定符合自身安全策略的防护措施,更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租用算法服务器 :数据存储在租用平台的服务器上,虽然正规的租用平台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数据,但企业对数据的掌控力相对较弱,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例如数据可能会受到其他租户的影响,或者租用平台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泄露。自建算法服务器 :需要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负责服务器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软件升级、安全防护等工作。这不仅要求企业具备相关的技术人才,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租用算法服务器 :由租用平台负责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硬件维护、软件更新、安全监控等。企业无需担心服务器的运维问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算法研发和业务拓展上。自建算法服务器 :在扩展服务器规模时,可能会面临硬件采购周期长、机房空间有限、电力和网络资源不足等问题,扩展的灵活性相对较差。租用算法服务器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增长情况,随时向租用平台申请增加服务器资源,通常能够快速响应,实现灵活扩展。同样,当业务需求下降时,也可以及时减少租用的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
在深圳地区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时间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业务类型、材料准备、审批流程及是否选择加急服务等。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和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
根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2025 年 2 月发布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指南》3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如 ICP、呼叫中心等)的法定办结时限为60 个工作日 。但实际操作中,审批效率通常更高:
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一般需30-45 个工作日 完成审批。例如,深圳顺企网的代办服务案例显示,ICP 许可证的平均审批时间为 30 个工作日。
需补充材料或现场核查 :若材料不全或涉及 IDC、ISP 等需实地检查的业务,周期可能延长至60-90 个工作日 。例如,IDC 业务需核查机房设施,流程更复杂。深圳地区增值电信业务分为第一类(如 IDC、ISP)和第二类(如 ICP、呼叫中心),办理时间因业务类型而异: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如 ICP)
法定时限 :60 个工作日。实际周期 :30-45 个工作日。例如,深圳某企业通过代办服务,从材料提交到领证仅用 20 个工作日。加急服务 :部分代理机构提供 7-15 个工作日的加急通道,需额外支付费用。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如 IDC、ISP)
法定时限 :60 个工作日。实际周期 :60-90 个工作日。因涉及机房、网络安全等现场核查,流程更严格。
外资试点政策 :根据 2024 年深圳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政策,外资企业申请 IDC、ISP 等业务的初审时间缩短至15 个工作日 ,但需报工信部终审。材料准备
核心材料 :营业执照、公司章程、三名人员社保记录、技术方案等。常见问题 :社保记录不完整、技术方案不规范(如未包含信息安全措施)可能导致补正,每次补正需额外 5-10 个工作日。审批流程
初审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一次性告知补正。专家评审 :涉及复杂技术方案的业务(如 CDN)可能需专家评审,耗时 10-15 个工作日。公示与发证 :审批通过后,许可证通过电子证照系统发放,企业可在线下载。政策调整
电子证照推广 :深圳自 2021 年起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可通过 “i 深圳” APP 或政务服务平台在线领取,缩短领证时间。
外资试点 :外资企业在深圳前海等试点区域申请 IDC、ISP 等业务,可享受更宽松的股比限制和简化流程。加急通道
适用场景 :企业急需开展业务或应对合作方资质要求。时间与费用 :7 个工作日 :费用约 5000-10000 元(需代理机构全程跟进)。15 个工作日 :费用约 3000-5000 元(常规加急)。注意事项 :需确保材料齐全,否则加急服务无效。代办机构优势
材料预审 :代理机构可提前审核材料,避免补正。流程跟踪 :实时反馈审批进度,协调沟通问题。
合规指导 :协助企业完善技术方案和信息安全措施,减少审查风险。电子证照普及 深圳已实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业可通过 “i 深圳” APP 或政务服务平台在线下载许可证,无需现场领取。
外资准入放宽 深圳前海等试点区域取消 IDC、ISP 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企业申请流程更简化。
“免证办” 改革 部分材料(如营业执照、身份证)可通过政务数据共享获取,企业无需重复提交。
材料准备
确保三名人员社保连续缴纳 3 个月以上,技术方案包含网络安全措施。 外资企业需额外提交外资准入相关证明。 申请流程
在线提交 :登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 填写申请表,上传材料。现场核查 :涉及 IDC、ISP 业务的,需提前预约机房检查5 。领证方式 :选择电子证照,通过系统直接下载;或选择纸质证书,邮寄送达。选择代办服务
推荐通过正规代理机构(如信诺国际)办理,可缩短 30%-50% 的时间。
确认代理机构资质,避免选择 “包过” 承诺的非正规服务商。 深圳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平均办理时间为 30-60 个工作日 ,具体取决于业务类型和材料准备情况。通过选择加急服务或专业代理,可将周期缩短至 7-15 个工作日。建议企业提前规划,优先准备核心材料,并关注电子证照和外资试点等政策动态,以提高办理效率。
工商变更前置 必须先完成营业执照的法人变更(需提交股东会决议、新法人身份证明等材料至市场监管部门),并取得《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注意:若法人同时持有公司股权,需同步完成股权转让手续,涉及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
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需与工商系统信息一致)。 新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需为原件彩色扫描)。 股东(董事)会决议或任免通知书(需一级股东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公司公章)。 原 ICP 许可证正、副本及附页扫描件(含年检记录页)。 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新法人亲笔签署,不可使用电子章)。 纸质材料邮寄 在线提交后,需将上述材料的纸质版(加盖公章)邮寄至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 18 号电信广场)。
审核与领证
审核周期:60 个工作日内(材料齐全且无异议的情况下)。 结果通知:通过短信或邮件告知,审核通过后可前往管局领取新证或选择邮寄。
近日AMD CEO 苏姿丰计划在美国建立更多 AI 服务器,这一计划的背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市场需求增长 :AMD 预测到 2028 年数据中心 AI 加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到 500 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 60%,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其在美国建立更多 AI 服务器提供了动力。
技术实力提升 :AMD 不断推出高性能的 AI 芯片,如 MI300 系列加速器,客户反馈积极,且微软、Meta 和甲骨文等客户已进行大规模部署。2025 年还将推出采用 CDNA4 架构、工艺制程为 3nm 的 MI3501 。此外,AMD 在 AI 软件方面也有投入,通过收购等方式增强软件能力,为 AI 服务器的运行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 收购 ZT Systems 助力 :2024 年,AMD 宣布以 49 亿美元收购服务器制造商 ZT Systems。ZT Systems 有 1000 多名一流的设计工程师,了解管理高性能和高密度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每年向云厂商交付数十万台服务器和数万个人工智能机架。收购该公司可使 AMD 具备系统机架乃至数据中心级别进行优化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有助于其建立更多 AI 服务器。
AMD 的首款芯片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开始生产,能够与合作伙伴良好合作,管理包括关税在内的供应链问题,这也为其在美国建立更多 AI 服务器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算法备案是中国为规范 AI 技术应用、防范安全风险而建立的一项监管制度。该制度要求向境内公众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 AI 服务的主体,需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配套标准,履行算法安全评估、材料申报、公示等程序,以确保技术可控、内容合规。
法律基础 备案制度的核心依据是 2023 年 8 月 15 日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要求,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 AI 服务 (如聊天机器人、AI 写作工具、图像生成平台等)需履行备案义务。
舆论属性 :指服务可能影响公众认知或引发社会讨论,例如新闻生成、社交媒体内容推荐。社会动员能力 :指服务可能组织或引导公众行为,例如活动策划、公益倡议工具。豁免情形
非公众服务 :企业内部研发、未向公众开放的 AI 模型无需备案。
低风险场景 :如单纯的数据处理工具、不涉及内容生成的技术研发。核心材料
安全自评估报告 :需覆盖语料安全、模型安全、生成内容合规性等 31 项安全风险,包括人工抽检、关键词过滤、分类模型检测等评估方法。测试题集 :需包含 2000 题以上的生成内容测试题库(覆盖 31 种风险)和 500 题以上的拒答测试题库(覆盖 17 种高风险场景)。其他材料 :模型服务协议、语料标注规则、关键词拦截列表、供应链安全评估(如芯片国产化适配情况)。材料差异
多模态产品 :需提交多份测试题集(如文本生成和图像生成分别准备)。地区要求 :部分省份(如浙江、河北)要求纸质材料扫描,北京、上海则接受电子提交。属地管理
备案主体需向注册地省级网信办提交材料,例如浙江省企业向浙江省委网信办申报。 国家网信办负责全国统筹,地方网信办协同审核。 审核流程
初审 :材料完整性审查(约 7 个工作日)。技术评估 :对模型安全性、内容合规性进行测试(约 30-60 个工作日)。公示 :通过审核的企业信息在 “网信办” 公众号或官网公示。备案编号 企业需在产品显著位置(如官网首页、APP 启动页)标注备案号,例如 “京 AI 备 XXXX 号”。
持续监管
定期抽查 :监管部门每年对备案企业进行 1-2 次抽检,重点核查生成内容合规性、数据安全措施。动态更新 :模型迭代或服务范围扩大需重新备案。内容安全
防止生成虚假信息、暴力色情、民族歧视等违法内容。 要求企业建立关键词拦截库(至少 10000 个关键词),并每周更新。 数据合规
训练数据需来源合法,涉及个人信息需取得用户同意。 数据标注需制定明确规则,标注人员需接受法律培训。 技术可控
模型需具备可解释性,例如公开算法原理、训练数据来源摘要。 硬件供应链需评估安全风险,鼓励使用国产芯片和开源框架。 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1 万 - 10 万元)、暂停服务。 案例:重庆 “灵象智问 AI” 因未备案被关停,运营主体被约谈。 民事责任
若生成内容导致侵权(如肖像权、名誉权),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某 AI 写作平台因内容审核不严,被责令暂停服务 15 日。 刑事风险
涉及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等严重违法,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成本
时间成本 :备案周期通常为 3-6 个月,复杂模型可能延长至 1 年。经济成本 :安全评估、法律咨询等费用约 50 万 - 200 万元,中小型企业压力较大。区域分布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 302 款生成式 AI 服务完成备案,80% 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 典型案例:百度 “文心一言”、阿里 “通义千问”、人民中科 “白泽” 大模型均已通过备案。 国际对比
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 “高风险 AI” 强制认证类似,但中国更强调属地管理和动态监管。 提前规划
上线前 6 个月启动备案准备,预留充足时间处理材料和技术整改。 技术合规
建立内容过滤系统,确保生成内容抽样合格率≥90%。 定期更新测试题库,覆盖最新安全风险。 法律支持
聘请专业律师审核数据来源、用户协议,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动态跟踪
关注地方网信办政策更新,例如湖南省将备案周期压缩至 60 个工作日。
大模型备案 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 年 8 月施行),大模型备案的核心是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的全流程监管,包括模型训练、数据安全、服务内容等。备案范围覆盖直接向公众提供生成式内容服务的大模型 (如聊天机器人、内容生成工具等),需提交安全评估报告、模型服务协议、语料标注规则等材料。
算法备案 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2 年 3 月施行),算法备案聚焦于算法推荐服务 ,包括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等五类算法。备案范围覆盖所有涉及算法推荐的互联网信息服务 ,需提交算法机制说明、安全评估报告等材料。
必须同时备案的情形 当大模型服务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 时(如新闻、社交、公共服务等领域),需同时完成大模型备案 和算法备案 。例如:
中国移动 “九天自然语言交互大模型” 同时通过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和 “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成为首个央企 “双备案” 大模型。 出版领域的 BOOKSGPT、工业领域的金石大模型等均需通过双备案才能合规运营。 无需算法备案的情形 若大模型服务不涉及算法推荐 (如内部工具、特定行业解决方案),或不具备舆论属性 (如企业级 API 调用),则仅需完成大模型备案。例如:
医疗、金融等行业的专用大模型,若仅通过 API 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可能无需算法备案。
调用第三方已备案大模型的企业,可通过 “大模型登记” 简化流程,无需重复算法备案。 双备案的典型流程
算法备案 :通过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提交材料,审核周期约 2 个月。大模型备案 :向属地网信办提交材料,包含安全评估报告、测试题库等,审核周期约 3-4 个月。案例参考 :金石大模型先完成算法备案,再通过大模型备案;BOOKSGPT 则同步完成双备案。材料交叉要求
大模型备案需说明算法机制 (如训练框架、优化方法),可能涉及算法备案的部分内容。
算法备案需提交应用场景 说明,若场景涉及生成式 AI,可能需关联大模型备案结果。
定位 :面向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超级计算机核心配置 :256 颗 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CPU+GPU 异构封装) 144TB 共享内存(HBM3e),支持单卡 1.32TB/s 带宽 1 exaflop FP8 算力,较前代提升 500 倍 创新技术 :NVLink Switch 系统实现全互联,延迟低于 1 微秒 液冷设计,PUE 降至 1.05 以下 应用场景 :GPT-5 级模型训练、蛋白质折叠预测
定位 :企业级 AI 训练主力机型核心配置 :双路 Intel Xeon 8490H(60 核 / 120 线程) 8 块 NVIDIA H200 GPU(每卡 141GB HBM3e) 8TB DDR5 内存(6400MT/s) 关键特性 :支持 PCIe 5.0 x16 全高插槽 智能冷却系统,支持 35℃高温环境 适用场景 :金融风控、医疗影像分析
定位 :推理优化型服务器核心配置 :双路 AMD EPYC 9654(96 核 / 192 线程) 8 块 NVIDIA L40S GPU(每卡 24GB GDDR6) 3TB DDR5 内存(6400MT/s) 创新点 :支持 HPE Cray EX 网络架构 内置 AI Workload Optimizer 适用场景 :语音识别、实时推荐系统
定位 :全栈国产化 AI 集群核心配置 :1024 颗昇腾 910B 芯片(每卡 320 TFLOPS FP16) 2048TB 鲲鹏 920 内存(DDR4-3200) 华为云 Stack 8.0 管理平台 技术突破 :自研达芬奇架构 3.0 支持 MindSpore 框架原生优化 应用场景 :气象预测、国产大模型训练
定位 :性价比训练服务器核心配置 :双路 AMD EPYC 9654(96 核) 8 块 NVIDIA H100 NVL GPU(每卡 80GB HBM3) 6TB DDR5 内存(6400MT/s) 国产化适配 :适用场景 :教育科研、中小企业 AI 开发
定位 :边缘 AI 推理平台核心配置 :4 颗昇腾 310B 芯片(每卡 16TOPS INT8) 128GB 内存(DDR4-3200) 内置 5G MEC 模块 特性 :支持视频结构化、OCR 等实时处理 支持华为云边协同 适用场景 :智慧城市、工业质检
代表机型 :MemVerge XStream核心配置 :3D XPoint 存储(128TB) 支持 100GB/s 内存带宽 技术优势 :消除数据搬运延迟(较传统架构提升 100 倍) 能效比提升 70%
代表机型 :Lightmatter Envo核心配置 :128 个光子核心 支持 1PetaFLOPS FP32 算力 技术突破 :功耗降低至传统 GPU 的 1/100 支持实时矩阵运算 适用场景 :自动驾驶、高频交易
工信部重磅宣布:中国正以5G 专利占比超 42%的技术优势为基础,全面加速 6G 研发进程!在 4 月 18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透露,我国已成立 IMT-2030(6G)推进组,发布《6G 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 50 余项研究成果 ,并完成通感一体化、无线 AI 等核心技术的测试验证。与此同时,全球首个6G 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 已在南京投运,实现较 5G10-100 倍的极致连接能力 和分米级感知精度,可实时追踪 1 公里内无人机轨迹。
6G 不仅是速度的飞跃 —— 其峰值速率将达1Tbps (5G 的 10 倍),更通过通感算智深度融合 ,实现 “空 - 天 - 海 - 地” 全域覆盖。例如:
低空经济 :试验网已实现1 平方公里空域、500 米高度 的无人机精准监测,未来可支撑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等场景。工业革命 :毫秒级时延和 99.9999% 可靠性,将使远程手术、智能工厂机械臂控制等成为现实。元宇宙入口 :华为展示的70GHz 毫米波原型机 ,已实现10Gbps 吞吐率 + 亚毫秒时延 ,可实时传输 4K VR 内容,功耗仅为 560mW。工信部明确提出 “培育面向 6G 的应用产业生态 ”,国内科技巨头已展开全方位布局:
技术攻坚 :华为在法国、加拿大设立 6G 研发中心,中兴启动太赫兹通信原型验证,中国电信获 “天地一体化传输” 专利。标准主导 :我国主导的 IMT-2030 推进组,已联合欧盟、韩国、印度等深化合作,推动 6G 国际标准制定。资本涌入 :2025 年一季度,移远通信、鼎通科技等 6G 概念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 190%,太赫兹芯片、硅光模块等细分领域爆发在即。尽管中国在 5G 时代已奠定优势,但 6G 竞争更趋白热化:
技术壁垒 :美国通过 Next G 联盟拉拢日韩欧企业,将华为、中兴排除在外,试图垄断太赫兹、可见光通信等高频段技术。自主创新 :我国正通过通感一体化、智能超表面 等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差异化优势。例如,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无蜂窝通信技术 ,可在人群密集区域实现 “零卡顿” 网络体验。应用驱动 :工信部明确将 “5G + 工业互联网 ” 升级为 “6G+”,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与 6G 深度融合。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测,6G 将于2030 年前后商用 ,其影响将渗透至生活方方面面:
全息社交 :佩戴智能眼镜即可与远方亲友进行3D 全息通话 ,甚至通过触觉手套传递握手的温度。医疗革命 :基于 6G 的 “数字孪生人” 可实时监测健康数据,远程手术精度达 0.1 毫米,偏远地区患者也能享受顶级医疗。智能终端 :手机、眼镜、脑机接口等设备将通过 6G 无缝协同,例如驾车时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调用云端算力处理复杂任务。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4 月 21 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针对天津、上海等地研究制定专项政策,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这一举措是对国务院近期批复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具体落实,标志着我国电信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工作方案,在电信领域明确提出 "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 的具体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将结合当前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实施成效,针对天津、上海等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支持政策,通过制度创新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事实上,我国在电信服务业开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24 年工信部启动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宽试点,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四地率先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等多项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资企业以独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今年 2 月 28 日,工信部向德国电信、西门子等 13 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发放试点批复,其中 4 家企业已选择落户北京,成为首批享受政策红利的外资市场主体。
谢存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完善电信领域开放政策体系,推动形成 "试点探索 - 经验复制 - 全面推广" 的良性循环;二是鼓励更多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支持发展数据处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开放范围从前期的四个试点地区扩展至天津、上海等地,意味着我国正在构建梯度推进的服务业开放格局。随着外资企业的深度参与,国内增值电信市场有望在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迎来新突破,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IDC 最新数据引爆科技圈:2024 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收入飙升至 773 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 91%,创近五年次高增速。这场算力革命中,非 x86 架构服务器以 262.1% 的逆天增速成为最大黑马,单季收入突破 225 亿美元,彻底打破传统 x86 架构垄断局面。
GPU 霸权 :搭载嵌入式 GPU 的服务器收入同比暴涨 192.6%,全年超半数服务器收入来自该领域。Nvidia 凭借 GB200 NVL72 等尖端方案,独吞 90% 以上市场份额,亚马逊、谷歌等巨头疯狂采购其 Blackwell B200 芯片。五年翻倍 :自 2020 年以来,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超 100%,2024 年全年收入达 2357 亿美元,AI 算力需求成为核心引擎。ODM 颠覆 :ODM Direct 供应商群体收入达 365.7 亿美元,同比激增 155.5%,占据 47.3% 市场份额,直接动摇戴尔、惠普等传统厂商地位。北美双雄 :加拿大以 118.4% 增速领跑全球,美国紧随其后增长 93.3%,两地合计贡献全球 57.1% 收入。中国崛起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近 25%,增速达 93.3%,与美国形成双极竞争格局。新兴市场 :日本(66.9%)、亚太(43.8%)、欧洲(28.2%)同步爆发,仅拉丁美洲增长乏力(7%)。第一梯队 :戴尔(7.2%)、超微(6.5%)稳居前二,超微以 55% 增速碾压行业。第二梯队 :惠普、浪潮、联想厮杀激烈,份额介于 4.9%-5.5%,联想险守全球前五。隐形冠军 :ODM 厂商如广达、纬创通过定制化方案,成为超大规模企业首选合作伙伴。
这场算力军备竞赛中,Nvidia 的 GPU 霸权、非 x86 架构的颠覆性增长、ODM 厂商的强势崛起,共同勾勒出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新纪元。随着 AI 大模型和云计算需求持续井喷,2025 年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美元已无悬念。(数据来源:IDC 全球季度服务器追踪报告)
在 2025 年春季发布会上,戴尔推出了专为普通人也能看懂的全新服务器系列。这次升级的关键词只有三个:更快、更省、更环保 —— 无论是帮企业算数据,还是帮工厂管机器,这些服务器都能像智能手机一样简单好用。
AI 大脑升级 :新服务器内置 “AI 加速器”,能同时处理 1000 个视频会议的实时翻译,或者帮电商平台一秒推荐 10 万件商品。比如最新的PowerEdge XE9680 ,能同时驱动 8 块 AI 显卡,训练一个聊天机器人的速度比上一代快 3 倍。
游戏玩家狂喜 :虽然是服务器,但性能直接对标顶级游戏电脑。比如 Alienware Area-51 台式机,玩《赛博朋克 2077》时,画面卡顿减少 45%,噪音还比吹风机小。散热黑科技 :服务器最怕过热,这次戴尔用了液冷技术 —— 就像给电脑装了个 “水冷散热器”,散热效率比传统风扇高 50%,电费还能省一半。更神奇的是,液冷系统用的水可以循环利用,相当于每天少用 100 瓶矿泉水。
吃塑料瓶的服务器 :机箱外壳用了 30% 的海洋回收塑料(比如被冲进大海的矿泉水瓶),电源模块用的是 85% 再生铝。连包装盒都是 100% 可回收的,堆起来能绕地球 3 圈。4 小时搭完一个数据中心 :VRTX 超融合系统就像乐高积木,直接把计算、存储、网络功能集成在一个盒子里。以前企业搭建服务器要花 3 天,现在最快 4 小时就能搞定,连 IT 小白都能上手。
价格亲民 :入门级的 PowerEdge R760 服务器只要 3.2 万元,相当于两台高端笔记本的钱,却能同时处理 1000 个员工的办公需求。而顶配的 AI 服务器(能训练 ChatGPT 级模型)约 120 万元,比国外品牌便宜 30%。工厂的眼睛 :在宝马沈阳工厂,戴尔服务器能实时分析 1000 台机器的数据,提前预测故障,让生产线停工时间减少 70%。比如某个零件快坏了,服务器会像手机闹钟一样提前 3 天提醒工人更换。
医院的大脑 :在某三甲医院,戴尔服务器管理着 10 万份 CT 影像,医生用手机就能调阅高清原图,诊断速度提升 5 倍。更厉害的是,服务器能自动识别影像中的肿瘤,准确率高达 98%。戴尔全球副总裁表示:“这次升级就像把超级跑车的引擎装进家用轿车 —— 性能更强,但普通人也能轻松驾驭。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企业都能用上 AI,就像现在用手机一样简单。”
戴尔这次的升级,不仅让服务器变得更快、更省、更环保,更重要的是让 AI 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无论是开网店、管工厂,还是做科研,普通人也能轻松驾驭 AI 算力,这或许就是未来科技的真正模样。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数据空间市场分析,2025》报告,2025 年中国可信数据空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4 亿元人民币 4 6 7 。这一预测反映了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背景下,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态势。以下从市场结构、驱动因素、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及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
城市数据空间主导,但行业与企业空间增速领先 2025 年城市数据空间占比预计超过 56%,主要由政策驱动的政务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等场景支撑4 6 。例如,广州已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覆盖绿色低碳、医疗健康等 12 个产业专区及 37 个高价值场景,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融合应用。 但随着数据要素深化应用,行业数据空间(如能源、金融)和企业数据空间(如供应链协同、AI 训练)的增长预期将远超城市市场。IDC 指出,行业和企业数据空间更聚焦业务需求,能直接推动产业链价值重构,例如南方电网联合 32 家单位建设能源行业数据空间,提升设备研发与电网运行效率。
技术投入与商业模式探索 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提供商短期利润空间有限,但长期战略价值显著。IDC 建议企业基于自身技术能力和场景需求进行方案开发,例如数梦工场、中国电子云等企业已推出可信数据空间底座及配套方案,支撑政务、金融等领域的数据流通。
国家战略与数据要素市场化 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到 2028 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覆盖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的网络体系10 24 。政策强调通过共识规则、技术可信、生态协同,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例如广州、绵阳等地通过 “政府搭台 + 企业唱戏” 模式,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技术创新与信任机制构建 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是建立动态信任规则,涉及数字身份、隐私计算、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例如,华为设计 “可信、可控、可证” 的企业数据交换框架,应用于供应链数据共享;绿盟科技利用机密计算技术实现高致病病毒数据的安全分析8 21 。此外,大模型与可信数据空间的融合(如数据治理自动化)被视为未来突破方向。
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 城市数据空间通过整合政务、交通、医疗等数据,提升治理效能。例如,浪潮云开通 12345 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实现跨域案件知识互通;联通数智接入公共数据,支撑数据融合开发与产品流通。
产业协同与供应链创新 行业数据空间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交互,例如蓝象智联打造机械智造行业空间,解决设备融资租赁、保险定价等场景的数据流通问题;长虹集团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优化供应链协同,将物料出入库信息同步时间从隔日压缩至秒级。
科研与跨境数据合作 科研领域如绿盟科技的病毒数据共享、欧盟的跨国癌症数据协作,均依赖可信数据空间实现 “数据不出域、价值可共享”5 8 。跨境场景方面,国家数据局支持自贸区探索数据出境负面清单,降低企业合规风险。
商业模式与盈利机制待突破 目前数据定价、交易规则尚未清晰,多数项目依赖政府或龙头企业主导。例如,欧盟数据空间更侧重 “数据集市” 功能,而中国需在管控能力与市场化运营间找到平衡。
技术标准与互联互通 不同数据空间在技术架构、接口协议上存在差异,阻碍跨域协同。国家数据局已启动试点工作,推动身份互认、规则互认及开源体系建设。
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 需强化全生命周期可信管控,例如长虹构建 “数据沙箱 + 隐私计算 + 区块链存证” 体系,确保融资数据可追溯;广州互联网法院出台司法意见,为数据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将催生数据开发、经纪、托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产业集群。例如,长虹设立 10 亿元数据要素产业基金,孵化 20 余个场景解决方案;深圳数据交易所融合可信数据空间与 AI 大模型,支撑智能撮合与合规交易。同时,人才培养(如数据工程师、合规专家)和国际标准制定(如 IEEE 3158-2024 可信数据空间架构)成为关键21 26 。
(2025 年 4 月 27 日,深圳)今日,国产算力巨头倍联德宣布其旗舰产品 G800P AI 服务器已完成与全球现象级大模型 Deepseek 的深度适配,引发行业震动。这一突破性合作不仅将 AI 训练与推理效率推向新高度,更以 “硬件 + 软件” 的全栈优化,重新定义了大模型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标准。
作为倍联德专为 AI 场景打造的标杆产品,G800P 服务器首次实现10 张 GPU 全液冷并行计算 ,单节点算力密度突破 2PFLOPS,能效比(PUE)降至 1.1 以下。结合 Deepseek V3 的 MoE 架构优化,实测显示:
训练效率 :在 14.8T token 数据集上,G800P+Deepseek 组合的训练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300% ,成本仅为 GPT-4 MoE 的 1/6.2;推理性能 :单卡吞吐量达 73.7k tokens/s(输入)和 14.8k tokens/s(输出),日处理量可支撑千万级 API 调用,ROI 高达 545%;
能效革命 :全液冷散热方案使 GPU 长期满负载运行稳定性提升 90%,数据中心运维成本降低 40%。此次适配并非简单硬件兼容,而是端到端的技术深度融合 :
硬件定制 :G800P 针对 Deepseek 的分布式训练需求,优化了 NVLink 高速互联与 InfiniBand 网络拓扑,实现跨节点通信延迟降低 55.9%;软件调优 :通过 DualPipe 算法和多级负载均衡策略,计算与通信重叠率提升至 85%,彻底解决大模型训练中的 “木桶效应”;
国产化适配 :同步支持飞腾、沐曦等国产芯片,为政务、金融等高安全领域提供 “全栈自主可控” 方案。
倍联德产品总监刘总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 Deepseek 在任何场景下都能释放 100% 潜力。从医疗影像分析到金融风控,G800P 的弹性算力池可动态分配资源,真正实现 AI 落地的‘即插即用’。”
合作成果已在多个行业落地验证:
医疗领域:北京某三甲医院引入 G800P+Deepseek 方案后,脑肿瘤影像识别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8 分钟,诊断准确率提升至 95%;
金融行业 :辽宁农商银行部署该组合后,智能外呼效率提升 200%,贷款逾期率下降 18%,同时支撑每日百万级客户咨询;科研场景 :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基于 G800P 集群,实现 Deepseek-R1 671B 模型的国产化训练,算力利用率提升至 92%。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这一合作标志着 AI 算力进入‘普惠化’新阶段。G800P 的高性价比和 Deepseek 的开源生态,将加速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规模化落地。”
面对全球 AI 算力竞争,倍联德与 Deepseek 的合作释放三大信号:
成本革命 :G800P 的液冷设计和 Deepseek 的低训练成本,使中小企业部署千亿级模型成为可能;场景拓展 :从代码生成到多语言翻译,G800P+Deepseek 已覆盖 20 + 行业场景,日均处理数据量突破 1EB;生态开放 :双方联合推出 “算力 + 模型” 一站式平台,提供从硬件采购到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服务,首期开放 5000 个免费试用名额。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倍联德总经理覃碧玉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研发下一代 G900 系列,目标是将算力密度再提升 50%,让 AI 真正成为‘水电煤’般的基础设施。”
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国产算力产业链的里程碑。随着 G800P 服务器的批量交付,全球 AI 竞争的格局或将迎来根本性重构。
2025 年,人类算力革命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突破 1587 亿美元 ,性能提升 200% 的 NVIDIA B300 芯片 与国产旗舰 超云 R3418 服务器 掀起算力军备竞赛,彻底改写科技史!医疗、金融、自动驾驶等领域集体 "换脑",一场从实验室到生活的算力海啸正在吞噬世界!
全球芯片巨头 NVIDIA 宣布,其最新B300 系列 AI 芯片 采用革命性CoWoS-L 封装技术 ,算力密度提升 50%,能耗降低 40%。这意味着单颗芯片即可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而超云 R3418 服务器 更以 4U 空间集成 8 颗顶级 GPU,支持全国产化 CPU+GPU 方案,算力峰值突破10PFLOPS 。
"这是 AI 服务器的 ' 曼哈顿计划 '!"TrendForce 分析师指出,B300 系列将推动 AI 算力成本下降 70%,预计 2025 年高端 GPU 出货占比超 65%。而超云 R3418 凭借2TB 内存 + 300TB 高速存储,已成为元宇宙、AIGC 等复杂场景的 "终极算力引擎"。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华西医院打造的 "AI 医疗大脑",通过超云 R3418 服务器实时分析百万级 CT 影像,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准确率提升至 98%。更震撼的是,AlphaFold 3 借助 B300 芯片,蛋白质结构预测速度提升 300 倍,新药研发周期从 10 年压缩至 18 个月!
摩根大通的 COIN 系统搭载 B300 芯片后,合同审查效率提升 200 倍,风险识别延迟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Gartner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金融行业 AI 服务器支出激增 184%,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 万亿美元 。
浪潮信息的IEI-BEVFusion++ 模型 在 nuScenes 竞赛中创下77.6%的 NDS 得分纪录,实现无激光雷达下的 L4 级自动驾驶。搭载 B300 芯片的特斯拉 "擎天柱" 机器人,已能在复杂路况下实现 0.01 秒级 决策,事故率下降 90%。
面对 AI 服务器能耗激增的难题,超云推出浸没式液冷机柜 ,单机柜支持 250kW 功率,PUE 值低至1.05 ,能耗较传统风冷降低 40%。网宿科技与戴尔合作的冷板式液冷方案,更将服务器散热效率提升 50%,助力数据中心碳排放减少 30%。
"这是 AI 与碳中和的完美联姻!" 华为油气矿山军团专家表示,液冷技术已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绿电转化等场景大规模落地,预计 2030 年全球绿色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 亿美元 。
全球首个量子计算 + AI 联合实验室 在南京揭牌,清华大学团队通过 SEPT 网络实现自动驾驶轨迹预测6 项全球第一 ,而谷歌 Willow 量子芯片完成的 "随机电路采样" 计算,速度超越超级计算机10²⁵倍 。专家预测,2030 年量子 AI 服务器将使药物研发、气候模拟等领域发生 "指数级跃迁"。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小微企业对 IT 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物理服务器凭借高性能、高安全性和灵活可控的特点,成为企业构建核心业务系统的理想选择。以下结合 2025 年市场趋势和技术动态,为小微企业推荐多款高性价比物理服务器,并解析其核心优势。
腾讯云黑石物理服务器基于 SDN/NFV 技术构建,实现了物理机的高性能与云服务的灵活性完美融合。其标准型 BMS4 实例采用至强 ® Skylake 处理器和最新 DDR4 内存,内存带宽达 2666MT/s,支持分钟级交付和混合部署,特别适合视频直播、游戏等高网络包收发场景。例如,某跨境电商通过黑石服务器实现了前端业务弹性扩展与核心数据的物理隔离,迁移成本降低 50%。此外,腾讯云提供的 DDoS 防护和数据中心级架构,为金融、医疗等数据敏感型行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戴尔 PowerEdge R750XS 机架式服务器搭载 Xeon Silver 4410Y 处理器,支持 16GB 内存和 4TB 存储,专为中小企业设计。其 iDRAC 远程管理工具可实现硬件健康监控和固件更新自动化,大幅降低运维门槛。某连锁零售企业通过部署 PowerEdge 服务器,将门店 POS 系统响应速度提升 30%,同时借助戴尔的 7×24 小时上门服务,确保业务连续性。
华为 Taishan 2280 基于鲲鹏 920 处理器,支持全栈国产化生态,满足党政、金融等领域超 50% 国产化率要求。其 2U 机架式设计可扩展至 24 个盘位,适合大数据分析和分布式存储场景。某区域银行采用 Taishan 服务器构建核心交易系统,在满足信创合规要求的同时,性能较传统架构提升 40%,能耗降低 25%。
浪潮 NF5280M6 搭载 Xeon Silver 4310 处理器和 32GB 内存,支持 NVMe 固态硬盘和 25Gbps 网络接口,适用于企业 ERP、CRM 等关键应用。其模块化设计支持按需扩展 CPU、内存和存储,某中型制造企业通过该服务器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分析,决策效率提升 50%。
入门级需求 :ThinkServer T100C(i3 处理器 / 8GB 内存)仅需 2899 元,适合小型网站和办公系统。中高端场景 :戴尔 PowerEdge R750(双路 Xeon Gold 6330)提供 32GB 内存和 900GB SSD,兼顾虚拟化和数据库负载。长期成本优化 :选择支持节能技术的服务器,如华为 Taishan 的动态功耗管理,可使月电费降低 30%。腾讯云黑石支持与公有云无缝互通,企业可将前端应用部署在云端,核心数据库运行在黑石服务器上,实现 “弹性 + 安全” 的混合架构1 。同时,国产化服务器(如华为 Taishan、超聚变 FusionServer)通过适配麒麟、欧拉等操作系统,逐步替代进口设备,降低供应链风险。
戴尔、华为等厂商提供 3 年原厂保修和远程诊断服务,硬件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 4 小时6 9 。腾讯云黑石还支持与云服务控制台统一管理,技术团队可通过 API 快速调用资源,提升运维效率。
推荐配置 :腾讯云黑石标准型 BMS4(2.4GHz Skylake 处理器 / 32GB 内存)+ 25Gbps 内网带宽。优势 :支持高并发交易和数据加密传输,某跨境电商通过该方案将页面加载速度提升至 1.5 秒内,用户转化率提高 18%。推荐配置 :浪潮 NF5280M6(Xeon Silver 4310/32GB 内存)+ 4TB 企业级硬盘。优势 :支持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某汽车零部件厂商通过该方案实现生产线故障率降低 22%。推荐配置 :华为 Taishan 2280(鲲鹏 920/64GB 内存)+ 全闪存阵列。
优势 :满足等保 2.0 要求,某区域医院通过该方案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 200ms 以内。
短期项目 :选择 RAKsmart 等服务商的租赁模式,月费低至 980 元,含 1TB 存储和 5Mbps 带宽,支持灵活升级。长期投资 :优先考虑支持国产化的服务器,如超聚变 FusionServer 2288H V5(12199 元),享受政策补贴和生态适配红利。促销节点 :腾讯云、阿里云等平台在双 11、618 期间推出物理服务器秒杀活动,部分机型折扣力度达 50%。
(2025 年 4 月 29 日,爱尔兰都柏林) 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开放计算盛会 ——2025 OCP EMEA 峰会上,全球领先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供应商 MiTAC 神雲科技携颠覆性创新震撼登场!其展出的新一代 AI 服务器平台与开放固件技术,不仅突破算力极限,更以开源生态重构数据中心管理范式,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
MiTAC 神雲科技此次展出的G4527G6 服务器平台,基于 NVIDIA MGX 架构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算力整合。这款 4U 双路服务器可支持 8 张 NVIDIA H200 NVL GPU 卡,配合英特尔 ® 至强 ®6 处理器,其大模型推理速度较上一代提升 1.8 倍,HPC 性能突破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G4527G6 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超 100 种定制配置,支持企业以更低成本构建弹性 AI 基础设施,完美适配生成式 AI、科学计算等多元场景。
另一款明星产品R2520G6 则瞄准内存密集型应用,配备 8TB DDR5 内存与 5 个 PCIe 5.0 插槽,可无缝集成 NVIDIA BlueField-3 DPU,实现东西向数据传输效率提升 300%。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类产品将彻底改变传统数据中心 “算力孤岛” 现象,为万卡级 AI 集群提供底层支撑。
在开放固件领域,MiTAC 神雲科技发布的智能固件管理平台 成为峰会焦点。其基于 OpenBMC 开源项目深度定制,首创内存故障智能预警修复技术 ,通过分析上万台服务器的故障数据建模,可提前 72 小时预测内存隐患,并自动隔离错误模块,使服务器宕机风险降低 80% 以上。这一技术突破直接回应了当前 AI 集群面临的 “训练中断” 痛点,被 OCP 技术委员会评为 “最具商业价值创新”。
更值得关注的是,MiTAC 开放固件平台采用 Apache 2.0 协议,彻底打破传统 BMC 固件的封闭壁垒。企业不仅可自由修改代码,更能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跨厂商设备的统一管理。据现场演示,该平台可在 15 分钟内完成千台服务器的固件升级,运维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峰会现场,英特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副总裁 Anurag Handa 公开表示:“MiTAC 的技术路线与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的协同创新,正在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的性能标杆。” 而 NVIDIA 加速计算部门负责人更直言:“G4527G6 对 MGX 架构的完美适配,将推动全球 AI 基础设施进入新世代。”
与此同时,MiTAC 宣布与欧洲最大云服务商 OVHcloud 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在其泛欧数据中心部署超 5 万台搭载 MiTAC 开放固件的服务器。OVHcloud CTO 表示:“这种软硬协同的创新,让我们的 AI 算力成本降低 40%,真正实现了绿色计算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面对 OCP EMEA 峰会 “数据中心可持续性” 的核心议题,MiTAC 神雲科技展示了其全生命周期低碳策略 :通过液冷技术使服务器 PUE 降至 1.05 以下,配合开放固件的动态功耗管理,整体能效比提升 25%。这一成果得到欧盟绿色计算联盟的高度认可,被列为 “2025 年可持续技术示范项目”。
“我们不仅要做硬件供应商,更要成为开放计算生态的构建者。”MiTAC 神雲科技 CEO 黄承德在峰会上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将投入 5 亿美元用于开源社区建设,目标是让 MiTAC 技术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的‘通用语言’。”
分析人士指出,MiTAC 神雲科技的此次亮相标志着开放计算从 “硬件开源” 向 “软硬协同生态” 跃迁。其技术路径不仅契合 OCP “协作创新” 的核心理念,更通过开放固件实现了从设备管理到业务优化的全链条革新。随着欧盟《数字服务法》的落地,这种开放、透明的技术架构或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合规的必选项。
关于 MiTAC 神雲科技 作为神达控股(股票代码:3706)旗下核心企业,MiTAC 神雲科技专注于服务器设计与开源技术研发,其产品广泛应用于 AI、HPC、云计算等领域。2024 年整合全球知名服务器品牌 TYAN 后,公司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线,持续引领开放计算技术革新
2025 年 5 月 6 日 台北讯 全球科技代工龙头鸿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今日震撼宣布,受惠于 AI 服务器需求暴增,4 月营收同比飙升 25.5% 至6413.7 亿元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 1518 亿元),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这一增速远超市场预期,环比增幅亦达 16.16%,前 4 月累计营收更突破2.28 万亿元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 5407 亿元),同比劲增 24.58%,强势领跑全球电子制造行业。
此次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鸿海在 AI 服务器领域的史诗级订单突破 。据台媒独家披露,鸿海已独家承接美国政府主导的 5000 亿美元 Stargate 项目 ,为其提供从设计、制造到组装的全链条 AI 服务器代工服务。该项目由软银、OpenAI、甲骨文等科技巨头联合投资,计划在得克萨斯州建设 10 座超大型数据中心,并将鸿海列为唯一符合 “美国制造” 要求的代工厂商。目前,鸿海在得州的 AI 服务器生产基地已全速运转,产能直逼全球第一。
“这是鸿海转型科技制造服务商的里程碑事件!” 行业分析师指出,Stargate 项目订单将推动鸿海 AI 服务器收入在 2025 年突破万亿新台币大关 ,并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统治地位。事实上,鸿海此前已斩获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巨头的 AI 服务器订单,加上此次超级大单,其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份额预计年底将突破 40% ,远超浪潮信息、戴尔等竞争对手。
为应对激增的订单需求,鸿海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建产能 。继去年向墨西哥和美国子公司注资近 5 亿美元后,鸿海今年 3 月宣布投资 9 亿美元在墨西哥建设全球最大 AI 服务器组装工厂 ,预计 2025 年底投产,可生产搭载英伟达 GB200 芯片的高端液冷服务器。同时,鸿海位于威斯康星州的智能制造基地已实现量产,成为北美 AI 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
“鸿海的产能布局堪称教科书级操作!”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 AI 服务器市场以18.8% 的年复合增长率 高速扩张(Gartner 数据),鸿海通过 “本土化制造 + 技术卡位” 策略,已牢牢锁定英伟达 GB200、AMD MI400 等下一代芯片的代工红利。其自主研发的 NVL72 液冷服务器(集成 72 颗英伟达 Blackwell GPU)更在 GTC 大会上惊艳亮相,被行业誉为 “算力怪兽”。
当前,AI 算力需求正以指数级速度爆发 。Gartner 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 AI 服务器支出同比激增 184%,预计到 2028 年将占据服务器市场 70% 的份额。Evercore ISI 更预测,2025 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收入将增长 25.3%,其中 AI 服务器贡献超 80% 增量。在此背景下,鸿海凭借全栈技术能力 + 极致成本控制 ,成为全球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 “唯一选择”。
“这不仅是鸿海的胜利,更是 AI 时代制造业的新范式!” 科技评论员指出,鸿海通过整合英伟达芯片、自研散热技术和墨西哥低成本产能,将 AI 服务器交付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 ,彻底改写了代工行业的竞争规则。其第二季度营收预计将延续 “季增 + 年增” 双增长,全年营收有望突破9 万亿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 2.13 万亿元),成为全球首家 AI 服务器收入占比超 40% 的电子制造企业。
2025 年最严续期新规 :工信部最新通报显示,超 30% 企业因未及时续期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5% 直接被吊销资质!你的许可证还剩多少天?立即自查到期时间(有效期通常 5 年,到期前 90 天必须申请续期)!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需要办理算法备案的企业主要是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指利用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技术服务,包括通过 API 接口或其他方式提供服务的主体。例如,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工具、虚拟主播等均属于此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 :舆论属性 :指服务可能影响公众意见、情绪或价值观,如新闻平台、社交媒体、论坛等。社会动员能力 :指服务可能引发公众集体行动或参与特定活动,如投票、抗议、商业推广等。直接面向公众的服务提供者 :
互联网公司 :如阿里、百度、网易等,其开发的智能客服、内容生成工具等需备案。内容平台 :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涉及生成式 AI 特效或推荐算法。金融机构 :如东方财富,其智能对话系统、虚拟主播等需备案。教育机构 :如使用 AI 生成教学内容或互动工具的平台。其他行业 :如医疗、法律、电商等领域的生成式 AI 应用,如智能诊断助手、合同生成工具等。技术支持者 :
为上述服务提供者提供 API 接口、算法模型或技术支持的企业,即使不直接面向用户,也需备案。例如,为企业端客户提供语音合成技术的供应商。 跨境服务提供者 :
境外企业向境内公众提供生成式 AI 服务,需通过属地网信部门履行备案程序。例如,通过 API 调用境外模型的境内应用需进行登记。 非公开服务 :
企业自用的生成式 AI 系统,若仅用于内部流程优化(如数据分析、员工培训)且不向公众提供服务,无需备案。 例如,某企业内部使用的文档生成工具,仅在企业局域网内运行,不涉及对外服务。 无舆论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服务 :
若服务不涉及公众意见表达或集体行动,如纯工具类应用(如数学计算、天气查询),无需备案。 备案范围 :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 AI 服务,包括通过 API 接口调用已备案模型的应用或功能(需进行登记)。 材料提交 :
需提交算法技术文档、安全自评估报告、服务协议、语料标注规则等材料。 审核与公示 :
属地网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网信办终审,通过后公示备案信息。 已上线的应用需在显著位置标注备案编号及公示链接。 时间节点 :
服务上线后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变更或终止服务需在 10 个或 20 个工作日内更新备案信息。 未履行备案义务的企业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暂停服务 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未备案的生成式 AI 应用可能被应用商店下架。
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已有数百款生成式 AI 服务完成备案,涉及互联网、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备案流程持续优化,部分地区(如湖南)已实现 “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备案周期压缩至 60 个工作日以内。
各位企业的朋友们,咱们每天在商海里打拼,企业的网络就像咱们的 “数字血脉”,一刻都不能断,可这 “血脉” 要是不合规,就好比身体里有了隐患,说不定啥时候就出大问题。今天咱就好好唠唠企业组网合规这事儿,让咱们的网络有个稳稳的 “安全家”。
咱先想想,企业组网为啥非得合规呢?您看啊,现在网络世界多热闹,可也藏着不少 “暗礁”。要是咱们的网络不合规,就像开着没牌照的车在马路上跑,警察叔叔看见能不拦咱吗?而且啊,不合规的网络就像个没锁的保险柜,里面的重要数据说不准哪天就被别人 “顺走” 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咱企业辛辛苦苦攒下的 “家底”,可不能在网络上栽跟头啊。
那企业组网合规都得注意些啥呢?首先咱得把法律法规这把 “尺子” 记在心里。国家出台了好多关于网络安全的规定,就像给咱们的网络划了 “红线”,咱可不能踩。比如说,个人信息保护法,咱企业收集客户信息的时候,可得规规矩矩的,不能随便乱收集,更不能泄露出去。您想啊,客户把信息交给咱们,是信任咱们,要是咱没保护好,那客户不得寒心吗?以后谁还敢跟咱打交道啊。
说完了法律法规,咱再说说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就像给咱们的企业网络建了一道 “防火墙”,能挡住那些不怀好意的 “黑客”。咱得给网络设备装上靠谱的安全软件,就像给房子装上坚固的防盗门,让黑客进不来。而且啊,咱企业的员工也得有安全意识,不能随便点击不明链接,就像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一样。咱可以经常给员工搞搞培训,讲讲网络安全的知识,让大家都成为网络安全的 “小卫士”。
还有数据合规也很重要哦。企业的数据就像咱们的 “宝贝疙瘩”,得好好保管。咱收集数据的时候,得让客户知道咱为啥收集,收集啥,还得经过客户的同意。存储数据的时候,得找安全的地方存,可不能随便存在不安全的服务器上。比如说,咱要是把客户的银行卡信息随便存在一个小破服务器上,那多危险啊,万一服务器被攻击了,客户的信息就全没了,咱企业也得跟着倒霉。
说了这么多,咱企业该怎么做到组网合规呢?其实也不难,咱可以找专业的网络公司帮忙,让他们给咱设计一个合规的组网方案。就像装修房子找装修公司一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准没错。而且咱自己也得经常检查网络的合规情况,就像定期给身体做体检一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企业组网合规,不是一件麻烦事儿,而是给咱们企业上了一道 “保险”。让咱们的网络有个 “安全家”,咱们才能在商海里放心地遨游,不用担心网络安全问题。各位企业的朋友们,咱们一起行动起来,让企业的网络合规又安全,为咱们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从企业角度出发,阐述了组网合规的重要性与做法。你对内容的案例、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什么看法或其他需求,都可以跟我说。
惊爆!中国芯片领域再掀技术革命,国产最强服务器 CPU 横空出世! 近日,中科海光(Hygon)正式披露其旗舰级处理器 C86-5G 的技术细节,这款搭载128 核 512 线程 的超级芯片,不仅刷新了国产服务器 CPU 的性能天花板,更以颠覆性的架构设计和顶级技术配置,直接叫板国际巨头英特尔与 AMD!
C86-5G 采用四路 SMT(SMT4)技术 ,每个物理核心可同时处理 4 个线程,在 128 核基础上实现512 线程并行运算 ,线程密度达到行业巅峰。这一设计远超主流服务器芯片的双向 SMT(SMT2)方案,甚至与 Intel 已停产的 Xeon Phi(Knights Landing)和 IBM Power8 处理器的高端架构并驾齐驱。
与前代 C86-4G 相比,C86-5G 的核心数翻倍、线程数激增四倍,同时通过自研微架构的深度优化,实现每周期指令数(IPC)提升超 17% 。实测数据显示,其多核性能不仅碾压 AMD EPYC 9005(Turin)和 Intel 第五代 Xeon(Emerald Rapids),更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场景中展现出超越国际竞品 30% 以上的算力优势 。
C86-5G 突破性地集成AVX-512 指令集 ,可同时处理 512 位数据,在科学计算、AI 训练等场景中实现浮点运算效率翻倍 。这一技术以往仅在 Intel 高端至强处理器中出现,而 C86-5G 的全面支持,标志着国产芯片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
内存方面,C86-5G 支持16 通道 DDR5-5600 内存 ,相比前代 12 通道 DDR5-4800 配置,带宽提升 45%,单条 64GB 内存即可构建1TB 超大内存容量 。这一设计不仅满足金融交易、医疗影像等海量数据处理需求,更通过独立子通道架构优化多线程任务响应速度,彻底解决传统服务器的内存瓶颈问题。
尽管早期产品基于 AMD Zen 1 IP,但自 C86-4G 起,海光已全面转向自主研发微架构 ,而 C86-5G 更采用其增强版本。这一技术路线的转变,使海光彻底摆脱对外部 IP 的依赖,在指令集、核心设计、安全机制等层面实现100% 国产化 。
值得关注的是,C86-5G 支持Compute Express Link 2.0(CXL 2.0) ,与 AMD、Intel 最新处理器在互连标准上处于同一水平线。这一特性不仅提升了服务器集群的协同效率,更为未来异构计算、智能网卡等创新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政府机构及国企两年内全面替换国产 PC 政策的落地,C86-5G 的发布恰逢其时。其强大的性能和国产化率,将直接冲击 Intel Xeon、AMD EPYC 长期垄断的高端服务器市场。据海光财报显示,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 75.33%,研发投入占比超 30%,显示出技术突破带来的市场红利。
行业专家指出,C86-5G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已从 “可用” 迈向 “好用” 阶段。其128 核 512 线程 + 16 通道 DDR5 的组合,不仅能满足金融、能源、科研等关键领域的算力需求,更在信创替代浪潮中展现出安全可控与高性能的完美平衡 。
1. 资源选型与架构设计
硬件配置决策 :基于业务模型(如 IO 密集型 / 计算密集型)、预期 QPS、数据吞吐量及容灾需求,确定服务器 CPU(建议企业级 Xeon 系列)、内存(按峰值负载 1.5 倍预留)、存储方案(SSD/NVMe 用于热数据,HDD 用于冷存储)及网络带宽(需测试 TCP 并发连接数上限)。架构分层 :若为分布式系统,需规划负载均衡层(如 LVS/Nginx)、应用层(容器化部署建议使用 K8s/Docker Swarm)、数据层(主从 / 集群架构,Redis 集群需考虑分片策略)及缓存层(CDN 节点布局优化静态资源访问)。操作系统选型 :Linux 阵营:CentOS Stream(企业级稳定性)、Ubuntu Server(社区活跃度高,适合 DevOps 场景)、Debian(轻量可靠,适合容器底座); Windows Server:仅建议遗留.NET 框架或特定企业应用场景,需同步规划 Hyper-V 虚拟化或 WSL2 兼容性。
2. 网络架构设计
定义三层网络模型:管理平面(独立 IP 段用于服务器远程管理)、业务平面(负载均衡器 VIP 绑定,配合 BGP/ECMP 实现多链路冗余)、存储平面(RDMA 协议优化分布式存储通信)。
配置基础网络参数:静态 IP 分配(建议使用 DHCP 保留策略)、子网划分(VLSM 技术实现 IP 地址高效利用)、DNS 解析(递归 / 迭代服务器配置,TTL 值优化缓存效率)。 1. 操作系统安装与硬化
自动化装机 :通过 PXE 网络启动结合 Kickstart(RHEL 系)/Preseed(Debian 系)实现批量装机,或使用云厂商镜像服务(如 AWS AMI、阿里云镜像市场)快速初始化。安全基线配置 :禁用默认账户(如 CentOS 的useradd -D
修改默认策略),启用 SSH 密钥认证(禁止密码登录,配置AllowUsers
白名单); 内核参数优化:调整/etc/sysctl.conf
(如net.ipv4.tcp_tw_reuse=1
优化 TCP 连接回收),安装安全增强模块(SELinux/AppArmor); 防火墙规则:基于最小权限原则,使用iptables
/nftables
或云厂商安全组配置,仅开放业务必需端口(如 Web 服务开放 80/443,数据库开放 3306/5432 并限制源 IP)。
2. 服务组件部署
基础工具链:安装依赖管理工具(Yum/Aptitude)、版本控制(Git)、监控代理(Prometheus Node Exporter)及日志采集(Fluentd)。
中间件部署 :Web 服务器:Nginx 编译安装(启用 HTTP/2、Brotli 压缩,配置worker_processes auto
优化多核性能); 数据库:MySQL 使用 Percona Server 增强版(优化 InnoDB 缓冲池,配置慢查询日志分析工具 pt-query-digest);
容器化部署:Docker 引擎配置 Registry 镜像加速(国内建议使用阿里云 / 华为云镜像仓库),Kubernetes 集群搭建参考官方 Kubeadm 工具链或商业发行版(如 Rancher)。 1. 代码部署策略
版本控制 :通过 Git 仓库拉取代码,建议使用 Tag 标记发布版本,配合 CI/CD 流水线(Jenkins/GitLab CI)实现自动化构建。配置管理 :敏感信息通过环境变量注入(如docker run -e DB_PASSWORD
)或配置中心(Apollo/Nacos)管理,避免硬编码。
2. 服务启动与进程管理
传统部署:使用 systemd 管理服务(编写.service
单元文件,配置Restart=always
保证进程自愈); 容器化部署:Docker Compose 定义多容器依赖,Kubernetes 通过 Deployment 控制器实现滚动更新(maxSurge=25%
、maxUnavailable=25%
平衡发布期间可用性)。
3. 依赖校验与健康检查
启动前校验:脚本检查端口占用(netstat -tulnp | grep <port>
)、配置文件完整性(哈希校验);
运行时监控:HTTP 服务暴露健康检查接口(返回 200 状态码),K8s 配置livenessProbe
/readinessProbe
实现自动故障转移。 1. 性能压测与瓶颈分析
负载测试 :使用 JMeter 模拟万级并发,Grafana+Prometheus 监控指标(CPU 核利用率、内存 Swap 使用率、磁盘 IOPS / 吞吐量、网络 PPS);瓶颈定位 :CPU 热点通过perf top
分析,内存泄漏使用valgrind
检测,慢 SQL 通过数据库执行计划优化(添加索引、分库分表)。
2. 安全纵深防御
漏洞扫描 :定期运行 Nessus/OpenVAS 扫描系统漏洞,OWASP ZAP 检测 Web 应用安全(防范 SQL 注入 / XSS/CSRF);数据加密 :传输层启用 TLS 1.3(ECDHE-ECDSA-AES256-GCM-SHA384 加密套件),存储层对敏感数据字段加密(AES-256 算法)。
3. 容灾与高可用
冗余架构:Web 层部署多实例负载均衡,数据库实现主从复制(异步 / 半同步模式)+ 哨兵监控,存储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GlusterFS/Ceph);
故障切换:通过 Keepalived 实现 VIP 漂移,K8s 自动驱逐异常节点并重建 Pod,定期进行容灾演练(模拟断电 / 网络分区场景)。 1. 全链路监控体系
基础设施层 :采集 CPU / 内存 / 磁盘 / 网络实时数据,设置阈值报警(如 CPU 持续 > 80% 触发工单);应用层 :APM 工具(New Relic/Datadog)追踪请求链路,日志聚合(ELK Stack)实现异常快速定位;用户层 :合成监控(模拟真实用户访问路径),API 网关记录响应时间分位数(p95/p99 指标)。
2. 自动化运维实践
配置管理 :使用 Ansible/Puppet 实现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版本控制服务器配置文件;补丁管理 :定期更新系统内核(建议使用 Kpatch 热补丁)、中间件版本(灰度发布验证兼容性),自动化脚本处理依赖冲突;备份策略 :数据库冷备份(mysqldump)+ 增量备份(binlog),关键文件实时同步(Rsync+Inotify),云存储启用版本控制(S3 Versioning)。
3. 迭代优化与技术演进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通过工单系统记录部署操作,回滚方案预验证(如保留旧版本 Docker 镜像); 技术栈升级:跟踪行业趋势(如 Service Mesh 架构、Serverless 化改造),定期评估新技术 ROI(投资回报率)。
AMD 于 2025 年 5 月 13 日正式推出 EPYC 4005 系列,这是面向中小企业(SMB)和托管服务提供商(MSP)的入门级服务器处理器。该系列延续了 EPYC 4004 系列的 AM5 平台兼容性,支持塔式、刀片及标准服务器形态,强调在成本、部署灵活性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EPYC 4005 系列采用 4nm 工艺的 Zen 5 核心,与消费级锐龙 9000 系列(Granite Ridge)共享 MCM 设计,包含两个 CCD(Compute Chiplet Die)和一个 IOD(I/O Die)。具体技术特性包括:
核心与缓存配置 :最高 16 核 32 线程(EPYC 4565P),基础频率 3.0-3.9GHz,加速频率达 5.4-5.7GHz。 三级缓存容量从 32MB(6 核型号)到 64MB(16 核型号),旗舰型号 EPYC 4585PX 更配备 96MB 3D V-Cache(64MB 堆叠 + 32MB 片上)。 内存与 I/O 支持 :双通道 DDR5-5600 ECC 内存,最大 192GB。 28 条 PCIe 5.0 通道,支持硬件加密、TPM 2.0 等企业级安全功能。 能效优化 :
功耗覆盖 45W(6 核)至 170W(16 核高功耗版),适配多样化工作负载。
测试数据显示,16 核 EPYC 4565P 在虚拟化场景中性能超越英特尔至强 6300P 达 1.83 倍。合作伙伴如联想、Supermicro、Vultr 已推出基于该系列的服务器及云实例,强调其在 AI、云计算和数据分析中的高性价比优势。
与旗舰级 EPYC 9000 系列(Zen 5C 或 Zen 6 架构)相比,EPYC 4005 的 Zen 5 核心在核心密度(单 CCD 8 核)和缓存容量上存在差距;该系列通过复用消费级设计降低成本,可能引发 “缩水版” 质疑,但 AMD 强调其针对特定场景(如分支办公室 IT)的优化。
在 AI 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存储芯片的性能瓶颈成为制约算力突破的关键。而三星最新公布的 HBM4 混合键合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新定义行业规则!
传统 HBM3E 依赖微凸块连接芯片,不仅导致信号延迟高、散热效率差,更限制了堆叠层数的提升。而三星 HBM4 采用的混合键合技术,通过铜 - 铜直接键合与介质键合的协同作用,彻底摒弃了微凸块结构。这一革新带来三大核心突破:
散热性能飙升 :芯片间间隙从 20μm 级压缩至 1-2μm,热传导效率提升 40%,彻底解决了高带宽带来的发热难题。带宽突破天际 :单位面积 I/O 接点数量提升千倍,单堆栈带宽突破 1.6TB/s,四模块系统总带宽可达 10TB/s,是传统 DDR4 的 400 倍。
堆叠密度碾压 :支持 16 层 DRAM 垂直堆叠,单颗芯片容量高达 64GB,体积却比 HBM3E 缩小 30%,完美适配 AI 芯片的高密度需求。相比竞争对手 SK 海力士仍在沿用的 MR-MUF 技术,三星的混合键合技术展现出碾压级优势:
性能全面领先 :混合键合的电阻和电容降低 50%,信号传输延迟减少 60%,在 AI 训练场景下数据处理速度提升 3 倍。工艺兼容性更强 :可与 TSV、微凸块等技术灵活结合,支持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传感器的异构集成,为 3D IC 和 Chiplet 架构提供无限可能。成本潜力巨大 :尽管初期设备投入高昂,但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单位互连成本有望低于传统凸块技术,尤其在 HBM 等高附加值领域优势显著。三星的 HBM4 技术已引发连锁反应:
AI 算力革命 :2TB/s 的带宽可支撑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实时训练,GPT-5 等超大型 AI 的推理速度将提升 3 倍,训练周期缩短 50%。竞争对手承压 :SK 海力士被迫将混合键合作为备用方案,而美光的 TC-NCF 技术在性能上已落后一代,三星有望在 2026 年抢占 HBM 市场 40% 份额。
产业链重构 :应用材料、ASMPT 等设备商加速布局混合键合产线,预计 2025 年相关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 50 亿美元。
算力卡(如 NVIDIA Tesla 系列、AMD Instinct 系列)本质是专为计算密集型任务设计的高性能加速卡,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架构提升 AI 训练、科学模拟等任务的效率。从硬件层面看,主流算力卡普遍采用 PCIe 接口(如 PCIe 4.0/5.0),理论上与消费级主板兼容,但实际应用需关注以下关键因素:
供电能力 高端算力卡(如 NVIDIA GB300)功耗可达 1.4kW16 ,远超普通显卡的 300-400W,需配套 80kW 供电机柜21 ,普通主机电源(通常 600-850W)无法满足需求。而入门级算力卡(如 Tesla M40)功耗 250W,搭配 650W 电源即可稳定运行12 。
散热设计 GB300 等新一代算力卡采用全液冷散热16 ,普通主机的风冷系统无法应对其散热需求。但旧型号(如 Tesla V100)通过改造散热模组(如加装水冷排)可适配普通机箱14 。
主板兼容性
接口规格 :部分算力卡(如 SXM2 接口的 V100)需通过转接卡转换为 PCIe 接口,可能存在信号衰减和兼容性问题。PCIe 通道 :消费级主板的 PCIe 通道数有限(通常 20-40 条),多卡并行时可能出现带宽瓶颈。
BIOS 支持 :服务器主板通常预配置 PCIe 初始化参数,而普通主板需手动调整 “Above 4G decoding” 等设置以识别算力卡。方案一:边缘计算场景(以 NVIDIA B300 为例) B300 定位中小型 AI 推理,采用 PCIe 6.0 接口,单卡 FP8 算力 20petaflops3 。普通主机(如 Z790 主板 + 13 代酷睿)可通过以下步骤适配:
硬件准备 电源:选择 800W 金牌电源(如航嘉 MVP K850),确保 + 12V 输出能力≥70A。 散热:安装双塔风冷散热器(如利民 PA120),必要时加装机箱风扇。 转接卡:若主板仅支持 PCIe 5.0,需购买 PCIe 6.0 转接线(如 StarTech PCIe 6.0 riser 卡)。 软件配置 驱动安装:下载 NVIDIA 551.23 版本驱动(支持 PCIe 6.0),通过设备管理器手动更新18 。 CUDA 环境:安装 CUDA 12.3 Toolkit,配置 PATH 变量以调用 NVCC 编译器20 。 模型部署:使用 PyTorch 2.0 + 版本,通过torch.cuda.is_available()
验证算力卡状态。
方案二:低成本 AI 训练(以二手 Tesla V100 为例) V100 SXM2 16G 显存版本价格约 595 元14 ,适合预算有限的开发者:
硬件改造 转接方案:购买 SXM2 转 PCIe 转接卡(约 300 元),注意选择带主动散热的型号(如 Dell SXM2 to PCIe Adapter)。 供电改造:V100 采用 EPS 8pin 供电,需将电源的 CPU 供电线(4+4pin)转接为 EPS 接口19 。 系统优化 操作系统:推荐 Ubuntu 22.04 LTS,通过ubuntu-drivers autoinstall
自动安装驱动。 深度学习框架:安装 Anaconda 3,创建 Python 3.10 环境,通过pip install torch==2.0.1+cu118
配置 PyTorch。 性能测试 运行nvidia-smi
查看显存占用,使用CUDA_VISIBLE_DEVICES=0 python test.py
调用算力卡。
在 ResNet50 模型训练中,V100 的推理速度可达 RTX 3080 的 1.2 倍14 。 兼容性风险
部分算力卡(如 Hailo-8)需从源码编译驱动8 ,建议优先选择官方支持的型号(如 NVIDIA A100、AMD MI250)。 使用 PCIe 转接卡时,建议通过lspci -v
命令检查链路状态,避免出现 “PCIe Gen3 x8” 降速问题。 成本优化策略
二手市场 :Tesla P100(16G)价格约 1500 元,性能接近 RTX 3090,适合学术研究14 。国产替代 :海光 DCU 卡(如 DCU 3000)搭配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可享受国产化补贴,算力达 A100 的 80%6 。云服务对比 :阿里云 GPU 实例(V100 16G)每小时约 15 元,而自建主机日均成本约 20 元(含电费),适合长期使用场景。行动指南 :
需求评估 :明确任务类型(训练 / 推理)、数据规模(GB/TB 级)及预算。硬件选型 :通过 GPU-Z 等工具查询算力卡功耗 / 接口,对比主板供电能力。系统验证 :在虚拟机中测试驱动兼容性,避免直接装机后出现问题。长期维护 :定期更新 BIOS 和驱动,关注厂商技术支持公告(如 NVIDIA CUDA Toolkit 更新日志)。
根据权威机构 Mercury Research 最新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AMD 在服务器和桌面市场的表现堪称 "现象级逆袭"—— 服务器市场收入份额暴增至 39.4%,桌面端更是突破 34.4% 的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 AMD 自身纪录,更让传统巨头 Intel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AMD 的 EPYC 系列处理器在数据中心领域展现出统治级实力:
收入份额同比激增 6.5% ,从去年同期的 33% 跃升至 39.4%,几乎占据市场四成份额出货量份额达 27.2% ,环比增长 1.5 个百分点,同比增幅 3.6%技术核心驱动力 :基于 Zen 4 架构的 Genoa/Bergamo 系列与 Zen 5 架构的 Turin 系列形成 "双引擎",在 AI 计算、云计算等场景中实现性能与能效的双重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AMD 服务器业务的增长并非简单的份额扩张,而是高端市场的全面胜利 。其 EPYC 处理器在云计算巨头(如 AWS、Azure)的高端实例中渗透率超过 45%,直接动摇了 Intel 长期占据的高端市场优势。
在消费级市场,AMD 同样上演 "逆袭传奇":
收入份额同比暴涨 15.2% ,从 19.2% 飙升至 34.4%,创近十年最高纪录出货量份额达 28% ,环比增长 0.9 个百分点,同比增幅 4.1%爆款产品矩阵 :游戏领域:锐龙 7 9800X3D 凭借 3D V-Cache 技术,在《赛博朋克 2077》等 3A 大作中帧率领先竞品 18% 创作领域:锐龙 9 16 核处理器在视频渲染、3D 建模等场景中效率提升 35%,成为内容创作者首选
更值得关注的是,AMD 桌面端的增长呈现结构性升级 —— 高端产品(售价 300 美元以上)占比从去年的 22% 提升至 37%,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 29%,实现了市场份额与利润率的双重突破。
技术代差优势 :Zen 5 架构的 Turin 处理器已实现量产,其 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较 Intel 最新产品提升 23%,在能效比上更是领先 40%生态协同效应 :与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商深度合作,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在 AI 训练、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建立先发优势供应链韧性 :通过台积电 3nm 工艺的独家合作,AMD 在产能保障上领先竞争对手 6-12 个月,为持续扩张提供坚实基础
服务器市场 :预计 2025 年底收入份额将突破 45%,超越 Intel 成为市场第一桌面市场 :随着锐龙 AI MAX 系列的上市,高端市场份额有望在 2025 年 Q3 突破 40%资本市场 :AMD 股价在消息公布后跳涨 9.2%,市值突破 20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台北电脑展惊爆黑科技!黄仁勋亲自站台,NVIDIA 全新 RTX PRO 服务器横空出世,直接把企业级 AI 算力天花板砸了个粉碎!这款搭载 8 颗 RTX PRO 6000 Blackwell 显卡的超级计算机,以 800GB 显存总量和 13TB/s 恐怖带宽,重新定义了工业级 AI 的计算范式!
显存 :每卡 96GB GDDR7 显存组成 800GB 显存池,相当于同时运行 200 个 GPT-5 大模型不卡顿!算力 :FP4 格式下 30PFlops(3 亿亿次 / 秒)AI 算力,比 2018 年全球超算 TOP500 冠军 Sierra 还要强 3 倍!
互联革命 :ConnectX-8 SuperNIC Switch 实现 800GB/s 全向带宽,彻底消灭数据传输瓶颈!大模型驯兽师 :轻松驾驭千亿参数 AI 模型,金融风控、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迎来精准决策革命虚拟世界造物主 :3PFlops 图形渲染性能,让工业元宇宙实时渲染成为现实,生产线仿真精度提升 10 倍
绿色算力巨兽 :液冷架构实现 5000W 整机功耗下的高效散热,PUE 值低至 1.04,比传统服务器节能 40%戴尔、联想、思科等 30 + 顶级厂商已开启量产倒计时!华擎、微星现场展示的工程样机,更让全球企业客户疯狂下单 —— 毕竟谁不想率先拥有这个 "算力印钞机"?
业界震动! 有分析师断言:RTX PRO 服务器将彻底重构全球 AI 算力格局,让中小企业也能轻松部署企业级 AI 工厂。这不是普通的硬件升级,而是一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 "算力平权运动"!
在 AI 和大数据时代,算力卡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成本与效率。本文将结合 2025 年最新市场动态,为你提供通俗易懂的搭配策略,助你避开陷阱,实现算力与预算的最佳平衡。
显存容量 :
小模型(如 Stable Diffusion):8-16GB 显存即可,推荐 NVIDIA T4(8GB)或 AMD MI250(16GB)。 大模型(如 Llama 70B):需 40GB 以上,优先考虑 NVIDIA H100(80GB HBM3)或 AMD MI300X(128GB HBM3)。 边缘计算:可选择鲲云星空 X3(8TOPS),兼顾低功耗与实时推理。 算力精度 :
训练大模型:H100 的 FP8 精度性能是 A100 的 6 倍,适合 Transformer 模型训练。 通用计算:Intel Gaudi2 的 BF16 混合精度在 BERT 等任务中超越 A100,且价格低 30%。 互联技术 :
多卡集群:NVLink 带宽达 900GB/s,适合 8 卡以上 H100 集群;PCIe 5.0 性价比更高,适合 4 卡以下 A100 配置。 NVIDIA:生态王者,性能标杆
H100 :4nm 工艺,16896 CUDA 核心,适用于 LLM 训练,单卡成本约 2.5 万美元,但能效比提升 40%。A100 :7nm 工艺,性价比突出,二手市场约 5000 美元,适合预算有限的企业。AMD:性价比黑马,软件加速
MI300X :实测在 vLLM 框架下性能比 H100 高 30%,价格低 15%,但需适配 ROCm 生态。MI250X :适合边缘推理,显存带宽 2.4TB/s,成本仅为 H100 的 1/3。Intel:中端突围,开源友好
Gaudi2 :96GB HBM2e 显存,Stable Diffusion 推理速度比 A100 快 2 倍,AWS 部署性价比提升 40%。
Arc Pro B60 :双芯设计,48GB GDDR6 显存,消费级平台即可运行,适合本地大模型部署。中小规模场景(预算 5-10 万元)
方案 :2 张 NVIDIA A100(80GB)+ PCIe 5.0 交换机优势 :显存总量 160GB,NVLink 带宽 600GB/s,适合中等规模 NLP 训练。成本 :约 8 万元,比单张 H100 节省 60%。边缘计算场景(预算 2-3 万元)
方案 :4 张鲲云星空 X3 + 边缘小站优势 :总算力 32TOPS,支持 32 路视频分析,功耗仅 120W。成本 :约 2.5 万元,比 NVIDIA T4 集群节省 40%。大模型训练场景(预算 50 万元以上)
方案 :8 张 AMD MI300X + NVSwitch优势 :显存总量 1TB,带宽 3.35TB/s,vLLM 推理速度比 H100 集群快 2.1 倍。
成本 :约 45 万元,比 H100 集群节省 30%。二手卡鉴别
外观检查 :矿卡常见 PCB 泛黄、散热片积灰,接口磨损。软件检测 :用 GPU-Z 对比参数,FurMark 压力测试温度应低于 85℃。推荐型号 :Tesla V100 SXM2(16GB)二手价约 595 元,需搭配散热改装。散热与功耗
高功耗卡 :H100 TDP 700W,需液冷散热;Gaudi2 TDP 300W,风冷即可。
魔改方案 :Tesla M40 加装 8cm 风扇,成本约 100 元,温度可降低 20℃。算力补贴
阿里云新用户可领 7.5 折折扣券,最高减免 1.25 万元。 宁波市企业可申请年度 150 万元算力券,覆盖 50% 算力成本。 云服务租赁
阿里云 gn7i 实例(A10 24GB):100 小时仅需 598 元,适合临时训练需求。
AWS EC2 DL1 实例(Gaudi2):性价比比 GPU 实例高 40%,适合长期推理。
2025 年 5 月 19 日,全球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公司在波士顿举行的年度峰会上宣布,正式推出红帽 AI 推理服务器 (Red Hat AI Inference Server)。这一创新产品的发布标志着红帽在混合云环境下推动生成式 AI(GenAI)规模化部署的重要突破,通过开源技术与硬件协同优化,为企业提供高效、灵活且经济的 AI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红帽 AI 推理服务器基于开源 vLLM 项目开发,并深度整合了其近期收购的 NeuralMagic 技术成果,实现了对训练后 AI 模型的轻量化与性能优化。通过神经网络稀疏化技术,该服务器可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将主流大语言模型(如 GPT 系列、LLaMA、DeepSeek 等)的推理速度提升 30% 以上,同时显著降低能耗。
值得关注的是,红帽 AI 推理服务器支持跨多厂商硬件的兼容性 ,覆盖 AMD/Nvidia GPU、Intel Gaudi 加速器及 Google TPU 等主流 AI 芯片,真正实现 “任意云环境 + 任意加速器” 的灵活部署。红帽高级副总裁兼 AI 首席技术官 Brian Stevens 在发布会上表示:“基于 vLLM 的预优化模型可实现 2-4 倍的 Token 产出效率,这一技术突破让企业从依赖单一厂商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作为红帽 AI 战略的核心组件,该推理服务器可与红帽现有技术栈深度融合:
操作系统层 :与专为 AI 优化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I 版本结合,提供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性能调优;平台层 :集成至 Red Hat OpenShift AI 平台,支持容器化部署与 MLOps 全流程管理,实现从边缘到云端的一致性体验;生态扩展 :通过 Hugging Face 平台提供经官方验证的优化模型,并加入新成立的 llm-d 开源社区,推动分布式推理技术的行业标准化。
红帽混合云平台副总裁 Mike Barrett 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在不颠覆现有 IT 架构的前提下,将 AI 无缝融入核心业务流程。”
根据 IDC 数据,当前 92% 的企业 AI 模型参数量小于 50B,如何平衡性能与成本成为关键挑战。红帽 AI 推理服务器通过三大创新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成本优化 :通过模型压缩与 GPU 资源复用技术,单台服务器可同时处理 20 个并发用户请求,单用户性能超 20 tokens/s,显著降低 TCO(总拥有成本);敏捷部署 :支持容器化独立运行或与现有虚拟化环境(如 Red Hat OpenShift Virtualization)无缝集成,自 2024 年以来,该虚拟化方案的部署量已增长 150%;安全合规 :结合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0 的后量子加密技术,为金融、医疗等敏感行业提供抵御未来攻击的安全防护。
IDC 全球研究集团副总裁 Rick Villars 评价称:“红帽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 AI 基础设施,这将帮助企业最大化现有投资价值,实现从模型训练到业务嵌入的端到端优化。”
此次发布会上,红帽还宣布与 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等云厂商合作,在其平台上推出 Red Hat OpenShift Virtualization 的技术预览版,进一步拓展混合云场景。同时,计划于 6 月发布 OpenShift Lightspeed 生成式 AI 助手,为开发者提供自然语言驱动的运维支持。
红帽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通过开源社区(如 vLLM、NeuralMagic)推动技术迭代,目标在 2026 年前覆盖 80% 的主流企业级 AI 应用场景。凭借 “软件定义硬件” 的独特策略,红帽正引领行业从硬件依赖向生态驱动的 AI 基础设施转型。
算力卡,尤其是基于 GPU 的加速卡,凭借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已成为 AI 训练、数据中心、科学模拟等领域的 “刚需”。例如,训练 ChatGPT 级别的大模型需消耗约 3640PetaFLOPs / 天的算力,而英伟达 A100 算力卡凭借 624TOPS 的 INT8 算力和 2TB/s 的显存带宽,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的主流选择。随着 “东数西算” 工程全面推进,中国正加速构建算力网络,消费级算力卡如重庆联通与青海联通联合推出的产品,已开始满足个人用户对超算服务的需求。
英伟达作为传统 GPU 巨头,正从 “卖铲子” 转向 AI 基础设施服务商。其 2025 年发布的 NVLink Fusion 半定制架构,允许与高通、联发科等厂商的定制芯片协同,以应对 ASIC 芯片的竞争。同时,新一代 B300 算力卡在性能上较前代提升 50%,并采用 PTFE 基多层 PCB 提升高频传输稳定性。
ASIC 芯片因针对特定算法优化,在推理场景中能效比显著优于 GPU。Marvell 预测,到 2028 年数据中心 ASIC 市场规模将达 429 亿美元,占加速计算芯片的 25%。谷歌、Meta 等企业已大规模采用自研 ASIC,推动算力成本下降 37%。
随着算力卡功耗攀升(如 B300 TDP 达 1400W),液冷散热成为刚需。英维克、申菱环境等企业推出浸没式液冷方案,可将 PUE 降至 1.1 以下,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
英伟达 A100、英特尔 Habana Gaudi2 等训练级显卡支撑着大模型研发。例如,Gaudi2 凭借 2048 TFLOPS 的 INT8 算力和 96GB HBM2e 显存,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展现出高性价比。而开源大模型如 DeepSeek-R1 的成熟,进一步推动推理算力需求,ASIC 芯片在边缘计算场景中优势凸显。
AMD MI250X 的双芯设计和 3.2TB/s 显存带宽,使其在分子动力学模拟、天体物理数据处理等领域表现卓越。天河区的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已为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 200 余家企业提供 500P 算力支持。
北京联通推出的 5G-A 算力卡,整合通信权益与算力服务,最高下载峰值达 3Gbps,支持云游戏、超高清直播等场景。在金融领域,高频交易系统依赖 A100 的低时延计算能力;医疗影像分析则通过算力卡加速 AI 辅助诊断效率。
训练场景 :优先选择高 FP16/INT8 算力的显卡,如英伟达 A100(312TFLOPS FP16)或 AMD MI250X(383TFLOPS FP16)。推理场景 :ASIC 芯片如谷歌 TPU 或定制 GPU(如 Cloud-A100 Z)更具性价比。多任务需求 :支持 MIG 技术的 A100 可虚拟多实例,提升资源利用率。消费级 :RTX 3090(282 TFLOPS FP16)适合中小团队,而专业级 Tesla V100(30 TFLOPS FP64)更适用于科学计算。能效比 :英特尔 Habana Gaudi2 的 BF16 算力达 1024 TFLOPS,功耗仅 600W,适合数据中心规模化部署。CUDA 生态 :英伟达的 CUDA 和 TensorRT 仍是深度学习主流选择,而 AMD 的 ROCm 生态正在快速发展。硬件兼容性 :需注意电源功率(如 A100 需 400W)、PCIe 接口版本及散热方案。
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ICP 备案与 APP 备案成为企业合规运营的必修课。尽管两者都属于工信部监管范畴,但适用场景、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 2025 年最新政策,从七个维度解析两者的核心区别,并提供实用合规建议。
ICP 备案是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设立的网站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境内非经营性网站在上线前完成备案登记,核心目的是建立网络信息溯源机制。其监管对象为通过域名访问的 PC 端及移动端网页服务,涵盖企业官网、博客、论坛等所有互联网信息载体。
APP 备案则是 2023 年 8 月新增的监管要求,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求所有境内运营的移动应用程序(含 APP、小程序、快应用)履行备案手续。其监管重点从传统网页扩展到独立运行的移动端应用,包括社交软件、工具类 APP、游戏等。
ICP 备案自 2000 年实施以来,已形成成熟的 "工信部 - 接入商 - 主办者" 三级管理体系,历经 20 余年优化,备案流程和审核标准相对稳定。而 APP 备案作为新兴监管措施,直接响应《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三条要求,强调对移动应用的源头治理,其政策框架仍在动态完善中。
2025 年最新政策显示,个人 ICP 备案需提供有效期大于 3 个月的身份证,并通过人脸识别核验;APP 备案则要求开发者在应用显著位置标注备案号,并链接至工信部备案系统。这体现了监管层对移动端服务的更高合规要求。
ICP 备案 的主体包括:
企业 / 个体工商户:需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 个人:需年满 16 周岁(16-18 周岁需就业证明),且域名持有者需与备案主体一致 政府 / 事业单位: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
APP 备案 的主体范围更广:
应用开发者:包括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 应用分发平台:如应用商店、小程序平台需履行核验义务 智能终端厂商:不得预置未备案 APP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已完成网站 ICP 备案,仍需单独履行 APP 备案手续。例如某电商平台既有官网(需 ICP 备案),又有独立 APP(需 APP 备案),两者需分别申请。
ICP 备案材料清单 :
主体资质:营业执照 / 身份证、域名证书 技术信息:服务器接入协议、网站负责人信息 其他:涉及新闻、医疗等前置审批内容需额外提交许可证
APP 备案材料清单 :
主体信息:营业执照 / 身份证、法人及经办人身份证 应用信息:APP 名称、版本号、功能描述、隐私政策 技术信息:域名证书(无需网站备案)、网络接入信息 特殊要求:游戏类 APP 需提供版号,涉及新闻等需前置审批文件 审核重点差异显著:ICP 备案侧重网站内容合法性和技术安全;APP 备案则增加对用户隐私保护、第三方 SDK 合规性的审查。例如,APP 备案需明确说明数据收集方式,而 ICP 备案对此要求相对宽松。
ICP 备案流程 :
域名实名认证(3 个工作日) 接入商初审(1-3 个工作日) 管局终审(7-10 个工作日) 备案号公示(同步更新至工信部系统)
APP 备案流程 :
接入商 / 分发平台提交材料 省级通信管理局审核(20 个工作日) 备案号下发并公示 应用市场核验(如华为、小米等平台要求额外审核) 时间节点方面,存量 APP 需在 2024 年 3 月底前完成备案,新应用自 2023 年 9 月起需先备案后上架。而 ICP 备案无明确存量清理时间,但未备案网站会被强制关停。
ICP 备案违规 :
网站关闭:接入商直接停止服务 行政处罚:罚款 5000-10 万元 信用惩戒: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APP 备案违规 :
应用下架:分发平台强制清退(如 2024 年 4 月陕西已下架未备案 APP) 网络接入阻断:云服务提供商停止 IP 分配 法律追责:涉嫌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APP 备案违规可能影响企业融资和上市进程。某社交 APP 因未及时备案,在 2024 年 3 月被应用市场下架,导致融资计划推迟 6 个月。
主体信息复用 :已完成 ICP 备案的企业,APP 备案时可沿用主体信息,仅补充应用相关内容前置审批规划 :涉及新闻、教育等内容的 APP,需提前 6-12 个月申请专项许可证技术合规建设 :APP 需集成备案号展示功能(如设置页显著位置) 定期审计第三方 SDK,确保其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 时间节点管理 :存量 APP:2024 年 3 月前完成备案 新应用:上架前至少预留 30 个工作日办理备案 版本更新:2023 年 12 月起未备案 APP 无法提交更新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随着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企业对高性能、安全可靠且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存储服务器需求愈发迫切。铁威马(TerraMaster)精准锚定市场痛点,重磅推出全国产化 12 盘位一体化备份服务器 U12-725C Pro,以硬核实力重塑数据存储新标杆,一经亮相便引发行业热烈关注。
海光 24 核 “芯” 脏,迸发强劲算力
U12-725C Pro 的 “心脏”—— 海光 7360 处理器堪称性能猛兽。24 核心架构与 2.2GHz 基准频率的完美组合,赋予其超凡的数据处理能力。面对企业日常运营产生的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或是数据中心复杂的多任务并行运算场景,它都能游刃有余,以毫秒级响应速度完成数据处理,确保业务系统高效稳定运转。同时,125W 的典型功耗设计,实现了性能与能耗的精妙平衡,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践行绿色数据中心理念。
匠心设计,铸就稳定基石
机架式设计为 U12-725C Pro 带来多重优势。其精密的机械结构有效增强了服务器的物理稳定性,即便在震动频繁的机房环境中,也能保持 “稳如泰山”。创新的散热系统采用智能温控风扇与高效散热模组相结合的方式,实时监控设备温度,动态调节散热强度,确保服务器在高负载运行下始终保持 “冷静”。此外,标准化的机架安装模式,不仅大幅节省机房空间,更让设备部署、维护与管理变得轻松便捷,显著提升运维效率。
弹性内存拓展,适配多元场景
在内存配置上,U12-725C Pro 展现出十足的灵活性。预装的 16GB 紫光 DDR4 内存为系统启动与基础业务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而 8 条内存插槽组成的 “内存扩展矩阵”,则为企业业务增长预留了无限可能。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内存容量轻松扩展至 2TB,无论是支撑大型数据库的复杂查询,还是运行对内存要求苛刻的人工智能算法,都能轻松应对,彻底告别因内存不足导致的系统卡顿与性能瓶颈。
PCIe 4.0 赋能,释放无限潜能
PCIe 4.0 技术的加持,让 U12-725C Pro 的性能拓展如虎添翼。相较于前代技术,PCIe 4.0 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翻倍提升,为设备扩展提供了超高速的数据通道。用户可自由选配高性能 PCIe 4.0 设备,如 100GbE 高速网卡,实现数据的毫秒级远距离传输;或加装专业 GPU 加速卡,大幅提升图形渲染、科学计算等任务的处理效率,让服务器性能随业务需求不断进化升级。
黄金网络接口组合,畅享极速互联
网络传输能力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U12-725C Pro 精心配备 2×2.5GbE + 2×1GbE 的有线网络接口组合,打造出 “快慢结合、灵活适配” 的网络解决方案。2.5GbE 接口凭借高速率特性,完美适配大规模数据实时备份、高清视频流传输等高带宽需求场景;1GbE 接口则可用于日常办公网络连接、设备管理等常规场景,确保服务器在复杂网络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为企业构建流畅无阻的网络数据链路。
国产软件生态协同,智启便捷管理
软件层面,U12-725C Pro 搭载铁威马自主研发的 TOS 6 操作系统,以极简交互设计与强大功能集,重新定义服务器管理体验。直观易懂的图形化界面,让零基础用户也能快速上手,轻松完成设备配置、数据管理等操作。TOS 6 操作系统深度集成铁威马 BBS 全场景备份解决方案,支持文件级、系统级、数据库级等多维度数据备份与恢复,通过灵活的备份策略与增量备份技术,为企业数据资产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U12-725C Pro 深度适配麒麟、统信等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从硬件到软件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这一特性使其完美契合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需求,广泛适用于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为企业打造安全、可靠、自主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助力国家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铁威马 U12-725C Pro 全国产化 12 盘一体化备份服务器,是铁威马深耕数据存储领域多年的匠心之作。它以卓越的硬件性能、灵活的扩展能力、完备的软件生态与强大的国产化基因,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数据存储与备份解决方案。无论是当下的数据存储需求,还是未来的业务拓展规划,U12-725C Pro 都将是企业值得信赖的 “数据守护者”,引领企业迈向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新时代。
在广州,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面临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续期的难题。很多老板以为续期只是走个形式,结果却因为材料不全、流程不熟悉等问题被打回原形,甚至面临业务中断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广州续证的真实难度,以及如何轻松避开那些坑!
根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最新规定,许可证到期前90 天 必须提交续期申请,否则系统将自动锁定,无法提交!但更严格的是,部分业务(如 ICP)要求提前 180 天 准备材料!如果你的许可证有效期不足 90 天,对不起,只能等过期后重新申请,之前 5 年的资质全部作废!
别以为续期只是提交旧证!广州要求提交的材料包括:
股东结构穿透图 :必须追溯到自然人或国有资本,上市公司需提供前十大股东截图网站合规性证明 :域名备案、接入协议、首页截图一个都不能少,且网站内容必须与实际业务完全吻合网络安全人员资质 :至少两名持证人员,且需提供社保缴纳证明
财务数据 :近一年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数据异常直接驳回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明确要求,续期企业必须实际开展了许可证对应的业务 。如果你只是拿证 "占位",从未开通服务,对不起,直接不予续期!某科技公司就因连续两年未提交业务报告,被注销了 EDI 许可证,损失惨重!
第一闹钟 :许可证到期前180 天 启动材料准备,重点核查网站内容、股东结构和人员资质
第二闹钟 :到期前90 天 正式提交申请,预留足够时间应对材料补正必备材料包 :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域名证书、接入协议(有效期至少 6 个月)加分项 :提前做好网络安全评测 (费用约 2000-5000 元),准备《业务发展计划书》
避坑指南 :股东中有外资成分的,需额外提交《外商投资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定期自查 :每季度更新网站内容,保留用户服务协议、交易记录等运营证据数据留存 :建立业务数据台账,包括用户数、收入流水、投诉处理记录等
资质联动 :涉及新闻、医疗等特殊领域的,需同步更新前置审批文件快速通道 :材料齐全且业务合规的企业,通常30-40 个工作日 即可获批
高危信号 :若被要求补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或接受现场核查,周期可能延长至6 个月 基础费用 :ICP 续期约 1500 元 / 件,但涉及 IDC、EDI 等业务的,费用可能高达5000-20000 元
隐性成本 :评测、审计、代理服务费等,综合成本可能超过1 万元 直接损失 :许可证失效期间,企业不得开展相关业务,每天损失可达数万元
信用风险 :被注销的企业,1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且可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广州某跨境电商平台在续期 EDI 许可证时,因未及时更新网站备案信息,被退回整改。更致命的是,其股东结构中存在外资成分,但未提前申请《外商投资审定意见书》,导致审核延迟 3 个月。最终,该平台通过紧急补充材料和专家沟通,才勉强在许可证到期前 3 天完成续期,避免了业务中断。
找专业代理 :选择有政府背书的机构(如中企百通),可节省 60% 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合规档案 :将所有材料数字化,定期更新,确保随时可提交关注政策动态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每周更新审批指南,及时调整策略
企业需要梳理并收集一系列材料,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股东信息、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员工社保证明等。若涉及经营范围变更或社保补缴等特殊情况,耗时可能更长。建议提前规划,确保材料齐全合规,可寻求专业机构协助以避免因细节问题返工。
将材料提交至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后,官方会在 5 个工作日内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完整性和格式是否正确。若存在问题,企业需及时补充或修改,此阶段需密切关注反馈并快速响应。
初审通过后进入实质审核,通信管理局会对企业的业务、技术、人员等多方面进行核查,可能包括实地考察办公场地和约谈相关人员。此阶段耗时较长,需耐心等待。根据 2024 年新政策,广东省取消了第三方评测报告要求,审批周期有所缩短,ICP 许可证可在 20-30 个工作日内完成,EDI 许可证最快 20 个工作日。但 2025 年新增网络安全三级等保预评估要求,特定行业可能需要额外时间。
审核通过后,通信管理局会进行 7 天的公示,若无异议,企业将在公示结束后 5 个工作日内领取证书。至此,企业可正式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ICP 许可证 :适用于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网站,如会员收费、广告招商、在线咨询等。
EDI 许可证 :适用于涉及在线交易处理的平台,如电商网站、在线支付、票务系统等。若平台仅为自营电商(无第三方入驻),则无需 EDI 许可证,只需 ICP 备案。企业资质 :注册资本≥100 万元(纯内资企业,外资需额外审批)。 经营范围需包含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提供 3 名员工近 1 个月的社保证明。 技术要求 :
网站需符合安全规范,EDI 许可证还需具备在线交易技术方案和数据加密措施。 通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法人及股东身份证明、公司章程。 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 专项材料 :ICP 许可证 :网站内容合规声明、网络安全保障措施说明。
EDI 许可证 :在线交易技术方案、交易流程说明(深圳 / 惠州需额外提交)。在线申报 :登录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分别提交 ICP 和 EDI 申请,上传电子版材料。书面提交 :网上初审通过后,将纸质材料装订成册并提交至指定地点。
审核与公示 :经过形式审查、实质审核和公示后,领取许可证。外资限制 :深圳试点允许外资控股 / 独资申请 ICP 和 EDI 许可证,但需商务部审批。同步办理优势 :同时申请双证可复用部分材料(如营业执照、域名证书),缩短总周期至 60-80 天。
年检与续期 :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每年需提交年报,到期前 90 天需办理续期。办理时间能否加急? 可以选择加急服务,普通流程周期为 40-60 个工作日,加急可缩短至 30 个工作日。部分代办机构声称 7 天左右完成,但需注意是否包含审批时间。
是否需要第三方评测报告? 2024 年起广东省已取消评测报告要求,企业可节省 3000-5000 元费用。但 2025 年特定行业(如金融、医疗)需提交网络安全三级等保预评估报告。
双证协同办理如何操作? 登录工信部或省级通信管理局平台,分别创建 ICP 和 EDI 申请工单,并在备注栏注明 “双证协同申请”,部分部门会合并审核流程。
外资企业如何申请? 外资占比≤50% 可直接申请,超过 50% 需提前申请《外商投资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深圳试点允许外资全资控股申请 ICP 许可证。
选择服务器机房托管 还是个人保存 (自建服务器),直接影响业务稳定性、成本控制和合规性。以下从六大维度深度解析两者的本质差异,并结合 2025 年行业趋势提供决策指南。
硬件成本 :无需自行购买服务器、UPS 电源、空调等设备,直接节省 5000-30000 元硬件开支。运维成本 :托管服务商承担电力、制冷、网络维护等费用,例如广州 1U 服务器托管年费约 7999 元,机柜租用每月 3500 元起。隐性成本 :避免因技术更新或业务扩展导致的硬件淘汰风险,托管服务可灵活升级资源。硬件成本 :入门级服务器配置约 3000-10000 元,高端服务器可达数万元。环境成本 :需自建恒温恒湿机房(空调、防尘、防静电),仅电费一项每年约 1051-5256 元(按 24 小时运行、功耗 200-500W 计算)。人力成本 :需专职技术人员维护,年均薪资支出约 8-15 万元,且面临技术更新迭代压力。
电力保障 :数据中心配备双路供电、柴油发电机和 UPS,确保断电后仍能运行数小时。例如韶关数据中心集群通过 “东数西算” 工程实现 100% 清洁能源覆盖。网络冗余 :多运营商光纤接入,带宽按需分配,避免家庭或办公网络的带宽瓶颈。容灾能力 :定期数据备份和异地容灾,确保数据永不丢失。电力波动 :普通办公环境易受停电、电压不稳影响,导致服务器硬件损坏或数据丢失。网络中断 :家用宽带通常为动态 IP 且带宽有限,无法满足高并发访问需求。硬件故障 :单台服务器损坏可能导致业务中断,且维修周期长(如硬盘更换需 24 小时以上)。数据支撑 :数据中心平均年停机时间<53 分钟,而自建服务器年停机时间可达数小时至数天。
物理安全 :门禁系统、24 小时监控、防火防盗设施,例如韶关集群部署 AI 威胁检测模型,可捕捉 98% 潜在入侵行为。数据加密 :传输层 SSL/TLS 加密,存储层 AES-256 加密,符合 GDPR、《网络安全法》等合规要求。DDoS 防护 :专业防火墙和流量清洗服务,例如云服务器可抵御 5G 级攻击。物理风险 :办公室或家庭环境易受盗窃、火灾、水淹等威胁,缺乏专业安防设备。网络攻击 :个人服务器易成为黑客目标,且缺乏实时监控和应急响应能力。合规风险 :未通过 ISO 27001 认证或行业标准,可能面临法律处罚。案例警示 :某中小企业自建服务器因未及时打补丁,遭勒索软件攻击,损失超 50 万元。
运维响应 :服务商提供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硬件更换,平均响应时间<15 分钟。技术更新 :自动系统补丁、软件升级,降低安全漏洞风险。定制化服务 :根据业务需求提供负载均衡、数据库优化等增值服务。技能门槛 :需掌握服务器配置、网络安全、数据备份等多项技术,学习成本高。应急处理 :硬件故障或网络攻击时,企业需自行排查问题,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数小时。资源限制 :缺乏专业工具和团队,难以应对突发流量或复杂技术问题。行业趋势 :2025 年超 80% 企业选择托管服务,以释放 IT 团队专注核心业务。
硬件扩展 :可随时增加 CPU、内存、存储,满足业务增长需求。带宽升级 :从 10M 到万兆带宽即时调整,适应流量峰值。多云协同 :与公有云、私有云无缝集成,实现混合架构部署。物理限制 :机柜空间、电力容量固定,扩展需重新规划机房布局。成本激增 :新增服务器需采购硬件、升级网络,投入成本可能翻倍。技术滞后 :难以快速部署新技术(如 AI 算力、边缘计算)。数据佐证 :托管服务可使企业 IT 资源部署效率提升 60%,成本降低 40%。
国际标准 :符合 GDPR、HIPAA、PCI-DSS 等国际法规,例如欧盟要求个人信息必须存储在境内服务器。行业认证 :数据中心通过 ISO 27001、等保三级认证,满足金融、医疗等行业要求。跨境支持 :多节点部署满足跨境数据流动需求,例如粤港澳集群支持 RCEP 协议下的跨境电商业务。数据本地化 :未满足境内存储要求可能面临最高 100 万元罚款。审计难度 :缺乏标准化日志和权限管理,难以通过合规审计。跨境壁垒 :无法直接访问境外服务器,影响全球化业务布局。政策动向 :2025 年《数据安全法》将强化对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存储要求,自建服务器合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企业规模 :员工>50 人,或业务涉及电商、金融、医疗等高合规行业。技术需求 :需高可用性、弹性扩展、跨境数据支持。成本考量 :预算有限,希望降低初期投入和运维风险。数据隐私 :处理绝密数据且无法接受第三方托管。特殊需求 :需完全控制服务器硬件和软件配置。小规模业务 :个人博客、小型企业官网等低流量场景。行业建议 :超过 85% 的中小企业通过托管服务实现 IT 成本优化,而大型企业可采用混合架构(托管 + 私有云)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
近日,全球科技巨头戴尔(DELL.US)爆出惊天消息:其 AI 服务器业务迎来史诗级爆发!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戴尔 2026 财年第一财季 AI 服务器订单金额高达 121 亿美元,不仅超过了 2025 财年全年出货量总和,更导致未完成积压订单飙升至 144 亿美元。这一数据直接点燃了资本市场,戴尔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一度暴涨 5%,成为全球 AI 算力竞赛中的最大赢家!
在这场算力革命中,戴尔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成为关键胜负手。戴尔新一代 PowerEdge 服务器全面搭载英伟达 GB200/H100 GPU,单台服务器可支持 192 颗 GPU 并行运算,训练速度比上一代提升 300%。这种技术突破直接击中了市场痛点 —— 当前全球 AI 算力缺口已达 40%,而戴尔的 AI 工厂每天可生产超 5000 台高性能服务器,成为 Meta、微软、xAI 等巨头的首选供应商。
更令人咋舌的是订单规模:戴尔仅用三个月就创造了 121 亿美元 AI 订单,相当于每秒进账 140 万美元!其中,马斯克旗下 xAI 的 50 亿美元超级订单尤为瞩目 —— 该订单将用于田纳西州 "Colossus" 超级计算机,这台配备 100 万颗 GPU 的庞然大物建成后,算力将超越全球现有超算总和。
这场算力竞赛正在重塑全球服务器市场格局。根据 Gartner 数据,2024 年全球 AI 服务器支出激增 184%,戴尔以 14% 的市占率稳居第二,而中国龙头浪潮信息虽以 11.3% 紧随其后,但增速已被戴尔拉开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戴尔的利润率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 其 AI 服务器毛利率高达 38%,远超传统服务器的 22%,这让惠普、联想等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面对戴尔的强势崛起,HPE 不得不加速转型。其通过收购 Juniper Networks 切入边缘计算市场,但 2025 年 Q2 服务器出货量仅增长 3%,与戴尔的 50% 增速形成鲜明对比。业内人士指出,戴尔的胜利源于 "软硬一体" 的生态优势:其与英伟达联合开发的 AI 优化软件,可使企业部署大模型的效率提升 70%,这正是浪潮等厂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场算力争夺战中,GPU 短缺始终是最大变量。当前英伟达 H100 交货周期已延长至 52 周,而戴尔却能确保订单按时交付,其秘密在于 "三级供应链" 策略:
核心层 :与台积电签订独家协议,优先获取先进封装产能;缓冲层 :在马来西亚、越南建立区域库存中心,储备价值 20 亿美元的 GPU;创新层 :与 AMD 合作开发基于 MI300X 的混合架构服务器,分散供应风险。
这种策略让戴尔在 2025 年 Q1 成功交付 70 亿美元 AI 系统,而浪潮同期因 GPU 短缺导致出货量下降 45%。更值得关注的是,戴尔正在推动供应链 "去中国化"—— 计划 2027 年前将美国市场产品的中国组装比例降至零,这一举措虽增加 15% 成本,但彻底规避了地缘政治风险。
近日,广州市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筹备工作,同步发布《关于推动广州市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标志着广州在深化电信领域改革、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本次政策调整聚焦外资准入放宽、数据安全强化和审批流程优化,将对互联网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工信部《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广州将争取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EDI)、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不含新闻、出版等特殊领域)、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 等六大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可通过独资形式参与广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国际云服务提供商可在本地设立 IDC 节点,直接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提供低延迟算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需满足注册地与服务设施放置地一致 的要求,且 ISP 业务仅限在试点区域内提供服务。此外,企业需通过安全审查并遵循 “内外资一致” 原则,在数据跨境流动、用户信息保护等方面与本土企业执行同等标准。
新规明确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经营者建立客户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包括:
责任界面划分 :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数据安全义务,例如云服务提供商需对客户数据的物理存储安全负责;操作流程规范 :涉及数据访问、销毁等高风险操作前需取得客户授权,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隔离;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并与监管部门建立通报机制,例如数据泄露事件需在 24 小时内上报。
广州市通信管理局将联合公安、网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 IDC 机房物理安全、设备供应链管理及算力调度策略合规性。对未达标的企业,将采取限期整改、信用惩戒等措施。
为提升市场准入效率,广州推出外资准入审批与电信业务许可合并办理 机制,企业可通过 “广东省政务服务网” 提交一站式申请,审批时限压缩至30 个工作日内 。对于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试点告知承诺制 ,即企业承诺满足条件后可先行开展业务,监管部门事后核查。
此外,新规优化了外资股权追溯规则 ,要求穿透至最终自然人或国有独资公司,避免通过多层架构规避股比限制。例如,某外资企业通过香港子公司间接持股时,需提供完整的股权链证明文件。
机遇 :外资企业可深度参与广州数字经济建设,例如国际 CDN 服务商可依托本地节点提升视频分发效率;本土企业可通过引入外资技术资源,加速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创新。挑战 :数据安全合规成本显著增加,企业需投入资金升级技术防护体系,例如部署数据加密、流量监测等工具。外资企业 :优先选择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以享受政策红利; 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股权架构设计,确保符合追溯要求。 本土企业 :建立数据安全委员会,明确部门权责,定期开展员工培训; 探索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国际市场。 广州市商务局、通信管理局将联合发布试点企业白名单 ,并提供政策解读、合规咨询等 “一对一” 服务。企业可关注 “广州工信”“粤企政策通” 等官方平台,获取最新动态。
近年来,随着在线教育、智慧校园的全面普及,传统 MPLS 专线的扩容瓶颈、高昂成本和复杂运维,已成为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阻碍。然而,华南某头部教育集团通过革命性的网络架构升级,仅用 1 条云专线便替代 3 条 MPLS,年省 107 万网络成本的同时,实现教学网络稳定性提升 300%,这一颠覆性案例引发行业震动!
该集团原有网络架构暴露典型成本黑洞:
专线租赁成本高企 :北上广深三地各部署 1 条 100M MPLS 专线,年租赁费用高达 68 万元,且带宽利用率长期低于 40%。冗余设备重复投入 :为保障稳定性,各分校需部署双路由器 + 防火墙,硬件采购费用累计 22 万元。隐性运维成本惊人 :需 3 名工程师常驻机房,年人力成本 17 万元,而故障修复平均耗时长达 4 小时。
网络负责人王工直言:"MPLS 就像高价包机 —— 坐不满也得付全款。促销季直播课卡成 PPT,日常带宽却大量闲置。"
针对教育行业的高并发、低时延需求,该集团采用 "云专线主干 + SD-WAN 智能调度" 的融合方案,实现三重革命性替代:
骨干网重构 :
保留 1 条 50M MPLS 专线传输核心教务数据(保障金融级安全) 视频课、OA 系统等非敏感流量全面迁移至云专线,带宽成本直降 40% 通过智能路由策略,直播课流量自动优选时延 < 20ms 的链路 零接触运维革命 :
分校部署 SD-WAN 终端设备,总部通过云端控制台实现策略秒级下发 内置 4G/5G 备份通道,业务中断时间趋近于零 智能监控平台实时预警,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 5 分钟内 弹性带宽管理 :
采用 "基础带宽 + 弹性带宽" 计费模式,动态成本节省达 65% 以该集团全国 8 所分校改造为例,三年成本对比如下:
项目 MPLS 方案 云专线方案 节省比例 专线租赁费用 204 万元 72 万元 65% 硬件采购费用 22 万元 8 万元 64% 运维人力成本 51 万元 12 万元 76% 三年总成本 277 万元 92 万元 67%
(数据来源:该集团 2024 年网络审计报告)
分层迁移策略 :
第一阶段:迁移视频会议、文件共享等非核心业务 第二阶段:过渡 OA 系统、在线教学平台 第三阶段:保留 50M MPLS 专线传输财务数据,实现 "核心业务保安全,普通业务降成本" 安全双保险机制 :
SD-WAN 链路强制开启 IPSec 加密 采用微分段技术隔离教学区与办公区网络 部署零信任访问控制,实现 "最小权限原则" 动态成本验证 :
首年预留 10% 预算用于 MPLS 临时扩容 次年根据实际流量模型优化带宽配置
引入 AI 流量预测系统,提前 72 小时预警带宽峰值 该方案深度融合最新技术趋势:
SRv6 Overlay 技术 :
跨域专线开通时间从 2 个月缩短至 1-2 周 中间节点无需配置,大幅降低运维复杂度 支持带宽弹性调整,满足教育行业潮汐式流量需求 自智网络 L4 级能力 :
业务开通实现端到端自动化,配置时长压缩至小时级 AI 装维质检系统,施工一次上门率提升至 99%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变更方案预验证,确保 0 故障迁移 OTN 光网融合 :
端到端时延低至 7.8ms,稳定无丢包 支持千兆级带宽平滑升级,满足 4K/8K 教学需求
近日,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项目三期正式通过备案审批,标志着这一华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算力枢纽建设进入新阶段。根据备案信息,三期工程将投资 25 亿元,新增标准机架 7000 架,进一步扩大数据处理规模。项目整体规划建设 6 栋数据中心及配套设施,总机架数将突破 1 万架,可容纳 20 万台服务器,成为鄂西北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地处丹江口市右岸城区大数据产业园,依托丹江口水库深层冷水资源和清洁水电能源,打造国内领先的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项目自启动以来,已被纳入湖北省 “东数西算” 战略重点布局,是十堰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城市的核心工程。
自然冷却技术颠覆传统模式 项目创新采用丹江口水库深层冷水作为冷却媒介,通过板式换热器实现与机房循环水的冷热交换,无需传统空调制冷设备。这种全自然冷却方案使数据中心全年 PUE(电能利用效率)稳定在 1.2 以下,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 15% 以上,年节约用电超 8000 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 6.4 万吨。 丹江口水库深层水温常年保持在 8-13℃,经过数据中心换热后,出水温度仅升高 3-6℃,完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退水直接复归汉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100% 绿电保障可持续发展 项目电力供应全部来自丹江口水力发电厂,该电厂作为华中电网骨干电源,年发电量超 40 亿千瓦时,确保数据中心全天候稳定运行。这种 “水电 + 冷水” 的双绿能模式,使武当云谷成为国内首个实现 100% 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数据中心集群,荣获 2022 年度中国 IDC 产业 “绿色算力数据中心” 奖项。
智能运维与高可靠架构 采用华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对机房温湿度、能耗、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核心设备配备双路市电接入、2N 冗余 UPS 及柴油发电机组,确保 99.99% 的供电可靠性。网络架构直连国家骨干节点,到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的网络延迟均低于 25ms,满足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高可靠需求。
响应国家战略,助力东数西算 作为湖北省 “东数西算” 工程的重要节点,武当云谷承担着承接东部算力需求、优化全国算力布局的重任。项目通过建设高速算力网络专线,可实现与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算力资源灵活调度,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
赋能区域经济,培育数字生态 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 17 亿元,年贡献税收超 2.2 亿元,带动数据中心运维、数据清洗、人工智能训练等上下游产业就业 700 余人。同时,通过 “数据 + 产业” 模式,推动丹江口市水经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打造鄂西北数字经济增长极。
树立行业标杆,引领绿色转型 武当云谷的建设模式为全国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提供了 “湖北样本”。其创新的自然冷却技术、100% 绿电应用及生态友好型设计,被纳入《湖北省绿色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指南》,成为国内新一代高效节能数据中心的典范。
湖北省将算力与大数据产业列为 “十四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加快发展算力与大数据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 2025 年产业规模突破 1500 亿元,建成全国算力与大数据创新发展核心区。武当云谷作为重点项目,获得省级财政奖补、算力券补贴等政策支持,并被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享受用地、用电等要素保障。
十堰市则将武当云谷作为 “一号工程”,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地方政府还计划利用数据中心排出的温水资源,配套建设智慧农业温室、生态游泳馆等项目,实现 “冷能 - 热能 - 电能” 的全链条能源利用,进一步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2025 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法规的深化实施,算法备案已成为互联网企业合规运营的核心环节。根据最新政策,生成式 AI 服务、深度合成技术、个性化推荐等五类算法(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被纳入强制备案范畴 。特别是涉及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服务,需同时完成算法备案 与大模型备案 ,形成 "双备案制"。
政策依据包括: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2 年 3 月施行)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2023 年施行)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4 年施行)
未备案后果 :
产品下架 :应用商店将备案号列为上线必要条件,未备案产品无法通过审核。行政处罚 :最高可处 10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面临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刑事追责 :引发安全事故或违法犯罪行为的,企业及责任人将承担刑事责任。覆盖产品类型 :
网站平台、APP、小程序、桌面应用、微信公众号、API 接口等均需备案。 典型场景:电商推荐算法、短视频内容推送、智能客服对话系统等。 算法类型细分 :
生成合成类 (如文生图、视频生成):需额外满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包括内容标识、安全评估等。个性化推送类 :需披露推荐逻辑,防范 "信息茧房" 和大数据杀熟。调度决策类 (如物流路径规划):需确保决策公平性与数据透明度。双备案制场景 :
若算法属于生成式 AI 服务且面向境内公众用户,需同时完成算法备案与大模型备案。例如,企业基于开源模型微调后提供对外服务,需双重备案。 全流程操作指南 :
第一步:主体备案 (7-10 个工作日):登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完成账号注册。 提交《算法备案承诺书》《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等材料,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主体资格。 第二步:算法信息填报 (一审 7 个工作日 + 二审 10-14 个工作日):填写算法基础属性(如类型、应用领域)、详细属性(数据来源、模型架构)。 上传《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需包含风险防范措施、用户权益保障方案)及《拟公示内容》(算法原理、运行机制)。 关联产品及功能信息,明确算法应用范围。 第三步:公示与领证 :备案信息经国家网信办公示无异议后,企业获得备案号。 需在产品显著位置(如 APP 设置页、网站底部)悬挂备案号及公示链接。 核心材料清单 :
企业营业执照、法人及算法负责人身份证、ICP 备案证明。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需包含数据采集记录、日志保存机制、内容标识截图)。 若使用第三方技术,需提供合作合同及技术方备案编号。 审核常见问题 :
材料不完整:如自评估报告未手签、算法名称不规范(需按 "主体 + 场景 + 类型 + 算法" 命名)。 信息不一致:页面填写内容与报告描述矛盾,需严格核对。
未区分服务提供者 / 技术支持者角色:TOB 服务需备案技术支持者,TOC 服务需备案服务提供者。 大模型备案特别要求 :
训练数据需提供来源合法性证明,不良信息占比需低于 5%,随机抽样合格率不低于 96%。 模型需通过 2000 + 测试题集,覆盖 31 种安全风险类型,敏感问题拒答率需达 95% 以上。 2025 年 9 月起,生成内容需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技术合规成本进一步提升。 持续合规建议 :
定期审查 :每季度开展内部合规审计,重点检查数据使用、内容审核机制。动态更新 :政策调整(如备案范围扩大)后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备案。技术赋能 :采用 AI 内容检测工具(如腾讯云智御)实时监控生成内容风险。典型案例参考 :
某电商平台因未对个性化推荐算法备案,被责令下架整改,损失超千万元。
某 AI 公司通过 "双备案制",在 2 个月内完成算法与大模型备案,顺利接入三大电信运营商业务。 Q:仅调用第三方 API 是否需要备案?
A:若未修改模型且服务不涉及舆论属性,需向省级网信办登记;若微调后对外提供服务,需双重备案。 Q:内测阶段产品是否需要备案?
A:建议在产品上线前完成备案,避免正式运营后因合规问题延误。 Q:备案后算法升级是否需重新申请?
A:若算法核心逻辑或应用场景变更,需在 10 个工作日内提交变更备案。
ChatGPTAI 服务器是支撑大语言模型(如 ChatGPT)运行的专用计算平台,其核心功能是承载模型训练、推理和日常运营的算力需求。这类服务器通常由AI 训练型服务器 和AI 推理型服务器 组成,前者用于处理千亿级参数模型的预训练和微调,后者则负责响应终端用户的实时交互请求。
从技术架构看,ChatGPTAI 服务器具备三大特征:
高性能硬件集群
采用 NVIDIA A100/H100 或华为昇腾 910B 等高端 GPU,单卡算力可达 19.5TFLOPS(FP32),支持大规模矩阵运算。 配置 128GB 以上 ECC 内存和 NVMe SSD,确保千亿级参数模型的快速加载与存储。 液冷技术渗透率超 18%,PUE 值降至 1.15 以下,显著降低能耗。 分布式计算框架
基于 TensorFlow/PyTorch 等深度学习框架,支持多 GPU 并行训练,单集群算力可达 100PFLOPS。 采用 Kubernetes 容器化管理,实现模型服务的弹性扩展与负载均衡。 高可用性网络架构
配备 10Gbps 以上光纤网络,结合 CDN 节点实现全球低延迟覆盖。
企业级 AI 开发
金融机构用于智能客服系统,日均处理百万级对话请求。 互联网公司通过私有化部署实现数据安全合规,如某电商平台采用同泰怡 10 万级方案,推理成本降低 50%。 科研与学术研究
高校利用服务器集群进行模型微调,如斯坦福大学通过优化量化技术,将 32B 参数模型部署成本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 1/3。 科研机构用于跨语言预训练,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
智能制造场景中,边缘 AI 服务器实现实时质检,响应时间 < 50ms。
智慧城市项目通过边缘节点处理视频分析,降低云端带宽压力。 硬件配置方案
入门级 :4 卡 NVIDIA A100+256GB 内存,适合中小型企业推理服务,月成本约 $8,000。企业级 :8 卡 NVIDIA H100+1TB 内存,支持千亿参数模型训练,需配套液冷系统。国产化替代 :华为昇腾 910B + 鲲鹏处理器方案,适配麒麟操作系统,满足党政领域 50% 国产化率要求。云服务与私有化部署对比
维度 云服务(如 AWS) 私有化部署(如华为云 Flexus X) 初始成本 低(按需付费) 高(硬件采购) 数据主权 部分受限 完全自主 扩展性 弹性扩展 需提前规划硬件集群 典型场景 初创企业快速验证 金融、医疗等高敏感行业
性能优化关键技术
模型量化 :通过 INT8 量化将显存占用降低 75%,推理速度提升 3 倍。异构计算 :CPU+GPU+NPU 协同架构,提升算力利用率 20%。
容器化部署 :采用 Docker+Kubernetes,服务启动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技术演进方向
Chiplet 技术 :7nm 芯片性能提升 30%,突破摩尔定律限制。智能运维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故障预测准确率 92%,降低运维成本 30%。国产化替代机遇
华为昇腾生态已覆盖 80% 的国产服务器厂商,同泰怡等企业通过主板设计创新,实现国产化率超 90%。 政策推动下,2025 年党政领域 AI 服务器国产化率将达 70%。 风险与应对
供应链风险 :通过多供应商采购(如同时使用 NVIDIA 和昇腾芯片)分散风险。数据安全 :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模型训练。
在北京,多个区域针对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推出了明确的补贴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
大模型备案补贴 :对首次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 100 万元 支持。
算力支持 :对购买算力服务的企业,按实际结算费用的 30% 补贴,最高 2000 万元;对建设或开放高质量数据集的企业,最高给予 200 万元支持。大模型研发补贴 :对技术创新性强的通用大模型,按购买或租用算力合同金额的 30% 给予补贴,最高 1000 万元。
算力与数据支持 :2025 年政策中明确每年安排算力补贴最高 3 亿元,数据奖励最高 5000 万元,并支持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最高 1 亿元补贴)。算力费用补贴 :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大模型企业,购买或租用算力的费用按 30% 补贴,最高 1000 万元;北京市重点企业或创新伙伴计划单位,补贴比例相同,最高 300 万元。
场景与平台支持 :对获得市级应用场景支持的项目,按市级资金的 30% 给予区级配套,最高 500 万元;对新迁入的国家级实验室等,给予最高 100% 租金补贴(连续三年)及每年 500 万元运营经费。备案奖励 :通过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 100 万元 支持;通过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企业,最高 20 万元。
算力券支持 :中小微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可获最高 50 万元 / 年的算力券补贴,模型服务补贴最高 30 万元 / 年。算力补贴 :对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训练优化购买算力服务的企业,按合同金额的 30%-50% 补贴,每年最高 500 万元。
数据要素支持 :对数据产品交易、登记等给予最高 200 万元支持,但未直接提及备案奖励。算力券补贴 :北京市经信局对企业租用智能算力按合同额的 20% 补贴,每年最高 200 万元。
MaaS 平台支持 :对规模化服务的 MaaS 平台,给予算力部署成本最高 3000 万元支持。大兴区 :未明确备案补贴,但对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给予落地奖励(最高 1000 万元)、资质认定补贴(如国家级实验室 500 万元)等。昌平区 :未查到直接备案补贴政策,主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平台建设。
(2025 年 6 月 12 日,广州)在近日举办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5)上,苹果正式推出新一代 AI 模型体系,但服务器端性能表现引发业界关注。根据官方技术文档披露,苹果云端模型处理能力仅达到 GPT-4 Turbo 水平,而 OpenAI 于 2024 年 5 月发布的 GPT-4o 模型在相同基准测试中速度提升 100%、成本降低 50%。这一差距再次凸显苹果在云端大模型领域的追赶压力。
苹果此次更新的 AI 架构分为三层:设备端 30 亿参数轻量模型、私有云服务器端模型,以及第三方模型集成。其中,服务器端模型虽通过 AXLearn 框架实现与 GPT-4 Turbo 相当的文本生成能力,但在多模态交互、实时响应速度等核心指标上仍落后于 GPT-4o。
具体来看,GPT-4o 作为 OpenAI 首个端到端多模态模型,支持语音情感识别、手写体解析等复杂任务,平均响应时间仅 320 毫秒,且成本较前代降低一半。反观苹果云端模型,尽管通过私有云计算实现端到端加密,但处理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时仍依赖传统分段处理流程,响应延迟高出 GPT-4o 约 40%。
不过,苹果在端侧场景展现差异化优势。其 30 亿参数模型在 iPhone 15 Pro 上实现每秒 30 个 token 的生成速率,在摘要生成、跨应用操作等垂直场景表现优于 Mistral-7B 等开源模型。配合内存优化技术,该模型可在 8GB 内存设备上稳定运行,成为目前唯一实现系统级 API 无缝衔接的端侧方案。
WWDC25 后,苹果股价单日下跌 1.5%,市值缩水超 450 亿美元,反映资本市场对 AI 进展的失望。分析师指出,谷歌同期推出的 Gemini Ultra 模型已实现端侧多模态推理,而苹果仍未兑现 Siri 全面升级承诺,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为应对竞争,苹果宣布向开发者开放 AI 模型权限,允许调用设备端轻量模型构建应用。这一策略旨在激活 600 万开发者生态,预计可催生数万款 AI 原生工具。同时,苹果正与谷歌谈判引入 Gemini 模型,试图通过多第三方集成弥补自研短板。
苹果始终将隐私保护作为 AI 战略核心。其私有云计算采用芯片级加密,用户数据仅在处理时临时上传且不留存,这一设计在金融、医疗等敏感领域具有独特吸引力。然而,过度依赖本地处理也限制了模型训练数据规模,导致其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落后于云端大模型。
“苹果的端侧 AI 是目前最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落地方案,但服务器端能力缺失可能使其在企业级市场失去竞争力。”IDC 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指出,“如何平衡隐私保护与功能拓展,将是苹果 AI 破局的关键。”
根据最新政策信息,广东省内多个地区对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提供了明确的奖励措施,覆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核心城市及重点区域。以下是具体政策梳理:
大模型备案奖励 :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上线备案的企业,给予最高 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算法备案奖励 :首次完成国家级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企业,给予最高 20 万元一次性奖励。叠加支持 :办公房租补贴 :连续三年按租金的 60%-90% 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 100 万元。模型优化补贴 :每年最高补贴实际费用的 50%,单个企业每年最高 150 万元。人才补贴 :每年最高奖励 500 万元,支持创新团队和关键人才。
营收增量奖励 :主营业务收入每突破一个量级(如 2000 万元、5000 万元等),最高奖励 400 万元。大模型备案奖励 :对上一年度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的 10% 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 100 万元。算法备案奖励 :完成国家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的 10% 给予支持,最高 20 万元。
算力补贴 :采购智能算力超过 100 万元的企业,按实际金额的 50% 补贴,每年最高 150 万元。大模型备案奖励 :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大模型)备案的企业,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
其他支持 :人工智能软件首版次应用最高 150 万元奖励,开源软件最高 300 万元奖励。大模型备案奖励 :自主研发的大模型通过国家级备案的,每个模型奖励 50 万元,同一企业每年最高 200 万元。
模型调用补贴 :调用备案模型进行应用开发的企业,按合同金额的 30% 补贴,每年最高 200 万元。
算法备案奖励 :算法纳入国家《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的企业,每个算法最高奖励 100 万元,单家企业每年最高 500 万元。大模型应用奖励 :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具有 5 个以上市场应用案例且合同额超 1000 万元的,给予 50 万元一次性奖励。
模型采购补贴 :购买备案大模型服务的企业,按合同额的 30% 补贴,每年最高 50 万元。大模型应用奖励 :自主研发并发布的大模型具有 10 个以上应用案例的,给予 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
示范项目支持 :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按实际投入的 10% 资助,最高 200 万元。算法推广奖励 :年度推广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最高奖励 30 万元。
应用场景奖励 :评选出的数字化高效赋能场景,每个最高奖励 20 万元。模型二次开发奖励 :利用备案大模型底座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推广的企业,给予最高 100 万元资助。
典型案例奖励 :纳入国家级典型应用案例的项目,最高奖励 100 万元。
示范案例奖励 :每年遴选 10 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纳入国家级的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算法备案奖励 :通过国家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企业,每个奖励不超过 2 万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每个奖励 25 万元。
算力支持 :备案企业使用 “算力券” 的支持比例提升至 60%,每年最高 1000 万元。
叠加规则 :部分地区(如海珠、天河)明确 “就高不重复” 原则,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政策。申报流程 :多数地区采用 “批次申报” 和 “即报即审” 模式,例如海珠区首批奖励已于 2024 年 7 月启动。
资金来源 :奖励资金多由市区财政共同承担,如海珠区每年市区累计奖励总额不超过 2.8 亿元。
算力资源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均设立算力平台,提供算力补贴和共享服务,如珠海 “算力券” 总额最高 5 亿元。数据要素 :前海、南沙等区域探索数据跨境流通,支持数据资产入表和交易。产业生态 :广州琶洲、深圳河套、东莞松山湖等园区提供专项扶持,涵盖研发投入、人才培育、载体建设等。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地,算法与大模型备案成为企业合规运营的必要条件。上海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率先构建 "备案 + 奖励" 双轮驱动机制,形成 "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 的差异化产业格局。2024 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 4500 亿元,累计完成 60 多款大模型备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徐汇区:政策力度全国领先 作为上海大模型发展核心区,徐汇区推出全市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备案奖励 :对 2024 年 8 月 31 日前完成合规备案的企业,经综合评估给予最高 200 万元奖励。算力支持 :每年为符合条件企业提供不超过算力成本 30%、最高 1000 万元的资金补贴。空间保障 :在徐汇滨江设立 "模速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 "梯次梯进" 的优惠房租,部分场地租金减免幅度达 50%。场景赋能 :开放医疗、金融、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标杆场景,对联合研发平台最高给予项目合同金额 80%、不超过 500 万元的奖励。浦东新区:打造垂直大模型生态集聚区 浦东依托张江科学城建设 "模力社区",聚焦垂类大模型发展:
备案激励 :对通过备案的企业给予租金减免,鼓励开展大模型应用,最高补贴实际投入的 50%。算力基建 :市区两级联合支持智算中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算力项目给予专项奖励。人才保障 :对顶尖人才团队创办的大模型企业,给予最高 50 万元的项目启动资助,并配套住房、落户等政策。其他区域特色政策
黄浦区 :通过 "AI 16 条" 对获得国家及市级人工智能项目的企业给予 1:1 配套资助,单个项目最高 300 万元。
杨浦区 :对新入驻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 3 年每年最高 100 万元的房租补贴,并设立核心技术攻关 "揭榜挂帅" 项目,最高给予 200 万元研发补贴。备案流程
算法备案 :需提交《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公示内容及算法详细属性报告,通常需 2-4 个月完成审核。大模型备案 :包含安全评估、材料提交(如拦截关键词列表需覆盖 17 类风险,总数不少于 10000 个)、技术测试等环节,整体周期约 3-6 个月。双重备案 :涉及深度合成技术的服务需同时完成算法备案与大模型备案,形成 "双备案制"。材料准备
徐汇区需提交《大模型备案奖励项目申报表》、安全评估报告、语料标注规则等材料,申报截止时间为 2024 年 9 月 23 日。
浦东新区重点审核企业技术先进性及场景落地能力,需提供应用案例及算力使用证明。
政策衔接 企业可叠加申请市级 "模塑申城" 专项资金(最高 500 万元)、区级房租补贴及人才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徐汇区企业可同时申请算力补贴与备案奖励,最高累计获得 1200 万元支持。
把握申报窗口 :徐汇区备案奖励申报截止时间为 2024 年 9 月 23 日,企业需尽快准备材料并提交至指定邮箱。强化合规能力 :参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完善安全评估体系,确保语料合法性与内容可控性。链接产业资源 :入驻 "模速空间"" 模力社区 " 等载体,获取算力、数据、场景等一站式服务。
根据 2025 年最新政策,上海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与管理呈现以下特点:
优化营商环境与流程简化 2025 年上海发布的 20 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简化增值电信业务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至 10-15 个工作日2 5 。例如,ICP 许可证申请材料中公司营业执照的认证环节被简化,仅需提交电子版,同时允许企业通过官方渠道在线提交申请,减少线下跑动。
外资准入扩大开放 根据工信部 2024 年试点政策,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及浦东新区取消 IDC、CDN、ISP、EDI 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资全资经营。外资企业需通过工信部试点批复,并在自贸区注册且服务设施落地,同时接受国家安全审查16 20 。例如,2025 年 2 月西门子、汇丰等多家外资企业已获批在沪开展数字医疗、金融科技等增值电信业务。
分类与资质要求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如 IDC、CDN、ISP):注册资本最低 100 万元(省内)或 1000 万元(全国),需提供机房安全评测、带宽租赁等技术方案。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如 ICP、EDI):注册资本最低 100 万元,需提供域名证书、服务器放置证明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外资企业 :自贸区内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但需通过试点批复及安全审查,涉及数据跨境需通过国家网信办评估。技术与人员要求
企业需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用户数据保护措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 技术方案需详细说明平台架构、数据处理流程及安全防护机制,部分业务(如 IDC)需提交机房安全评测报告。
至少 3 名技术人员(含 1 名计算机专业),需提供近 1 个月社保缴纳证明。 基础材料
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 技术方案(含网络安全措施)、服务协议或合同副本。 外资企业需额外提交外商投资批准证书、股权结构证明及安全审查文件。 审批流程
在线提交 :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选择 “外资试点申请” 模块。初审与复审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5 个工作日内受理,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上报工信部;工信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涉及安全审查需额外 30 个工作日。
领取许可证 :审批通过后,企业可下载电子许可证或至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领取纸质证书。年检时间与材料
年检时间为每年 1-3 月,补报在 4 月,需通过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提交。 材料包括许可证副本、财务审计报告、安全与合规性说明、用户投诉处理记录等。 未按时年检或虚假填报可能被列入不良名单,连续 3 年未年检将吊销许可证。 持续合规义务
企业需定期更新网络安全措施,配合通信管理局的抽查与技术检测。
外资企业需每季度向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提交业务评估报告,接受事中事后监管。 区域范围 仅限注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及浦东新区的企业可享受外资股比限制突破。
业务范围 除互联网新闻、网络出版等特定领域外,外资可全资经营 IDC、CDN、ISP、EDI 及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等业务。
安全审查 涉及数据跨境流动的企业需通过国家网信办安全评估,重大项目需提交自贸区管委会的安全审查意见。
政策时效性 外资试点政策自 2024 年 4 月起实施,有效期暂定为 3 年,企业需关注后续政策调整。
专业服务建议 复杂业务(如外资控股、数据跨境)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代办,以提高审批成功率。
官方咨询渠道 企业可通过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官网或自贸区管委会获取最新政策解读及预审服务
在英伟达年度技术盛会 GTC 2025 上,全球电子制造龙头富士康(鸿海科技集团)携基于英伟达 Blackwell 架构 的 GB300 NVL72 次世代 AI 服务器机柜 重磅亮相,同步披露三大智慧平台的最新落地成果,彰显其从硬件制造向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升级。作为英伟达 GB200/GB300 NVL72 平台的核心合作伙伴,富士康通过液冷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支撑兆级参数模型训练的高效算力基础设施,性能较前代提升 50%,计划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一、次世代 AI 服务器:重新定义算力密度与绿色制造标准
富士康此次发布的 GB300 NVL72 服务器机柜,搭载英伟达最新 GB300 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整合鸿海子公司自研的 沉浸式液冷技术 ,将数据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 1.1 以下,较传统风冷方案节能 40% 以上。借助英伟达 Omniverse 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服务器散热设计的实时模拟优化,确保千亿参数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值得关注的是,富士康首次开放 NVLink IP 授权,支持不同芯片与 GPU 的深度整合,为多元算力生态建设提供新可能。
作为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龙头企业(2024 年市占率 40%),富士康已为微软、亚马逊等头部云厂商提供定制化算力解决方案。其与英伟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共建的 AI 超级计算机工厂,预计 2026 年投产,重点服务生成式 AI、自动驾驶等高端领域。
二、三大智慧平台:从产线到城市的全场景智能化赋能
1. 智能制造平台: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实践
依托自主研发 的 BEACON 工业互联网平台 ,富士康在半导体、3C 制造等领域实现设备健康度预测、工艺参数自优化等功能。以精密刀具管理为例,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刀具寿命延长 15%,产品良品率突破 90%。在深圳观澜 "灯塔工厂",借助 "雾小脑" 边缘计算设备,实现 1800 条 SMT 产线的实时协同,产能提升 200%,不良率降低 50%,树立数字化工厂新标杆。
2. 智慧城市平台:5G 驱动的城市运营新范式
富士康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以 ** 企业运营决策中心(IOC)** 为核心,整合交通、能源、安防等多维度数据。在郑州航空港区部署的 5G 车路协同系统,使区域交通事故率下降 30%,通过智能电网调度实现 12% 的能耗优化。在医疗领域,与英伟达 Metropolis 合作开发的智能护理机器人 Nurabot,已在台中荣民总医院投入使用,可自动完成患者转运、药品分发等工作,预计提升医护效率 40%,为智慧医疗场景提供落地范本。
3. 智能电动车平台:构建出行生态新体系
基于英伟达 Drive Hyperion 9 自动驾驶平台,富士康开发的智能电动车架构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已应用于自有品牌 Foxtron 车型。在郑州新能源汽车试制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新车研发周期缩短 20%,关键部件实现 100% 国产化。其与 UBTech 合作的 Walker S1 人形机器人,已在 iPhone 生产线承担精密装配任务,预计降低人工成本 30%,推动 "智能制造 + 智能终端" 的深度融合。
三、行业启示:从制造代工到生态共建的转型路径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 GTC 现场表示,2025 年作为集团 "AI 元年",AI 服务器营收占比目标突破 50%,并计划通过开放平台吸引更多开发者入驻。这一战略转型源于对算力需求爆发的精准判断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 1200 亿美元。富士康凭借从 GPU 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能力,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正加速布局 边缘计算与端侧智能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边缘推理服务器,可在本地支持 10 亿参数模型运行,响应速度较云端提升 3 倍,已应用于智慧电网、智能制造等场景,推动 "云边端" 协同架构在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实际落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对 AI 产品的合规监管日趋严格。大模型备案 与算法备案 作为两项核心监管要求,常被企业混淆或误判难度。本文将从政策依据、备案流程、材料复杂度、审核周期等维度,结合最新政策动态和实际案例,深度解析两者的本质差异,为企业合规运营提供清晰指引。
算法备案的核心依据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其覆盖范围包括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 等五大类算法服务。无论是电商平台的推荐算法、金融风控模型,还是内容审核系统,只要涉及算法服务的提供,均需履行备案义务。备案主体既包括直接面向用户的 “服务提供者”,也涵盖通过 API 提供技术支持的 “服务技术支持者”。
核心要求 :
透明性与可审计性 :需公示算法基本原理、数据来源、干预策略等信息,确保监管部门和公众可追溯算法逻辑。材料简化 :主要材料包括《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等,流程以线上为主,全国统一标准。产品灵活性 :即使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只需提供路线图和规划,即可提前申请备案,为企业预留合规缓冲期。大模型备案的核心依据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专门针对利用生成式 AI 技术向境内公众提供内容生成服务(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的主体。这类服务通常涉及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例如智能客服、内容创作工具等,需满足更严格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审查要求。
核心要求 :
全链路合规性 :需审查模型架构、训练数据来源(需提供合法性证明)、知识产权问题、非法内容拦截机制(关键词库≥1 万词,北京等地要求达 20 万词)。产品成熟度 :要求产品完成内测并提供测试账号,供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进行接口测试与安全评估(如敏感内容拒答率需≥95%)。
线下流程与分级审核 :需先向属地网信办提交材料,经省级初审(含技术测试)后上报中央网信办终审,周期长达 3-6 个月,且驳回率较高。维度 算法备案 大模型备案 监管范围 五大类基础算法服务 生成式 AI 内容生成服务(具舆论属性) 材料复杂度 中等(基础资质 + 自评估报告) 极高(安全评估报告、关键词库、测试账号等) 流程模式 全国统一线上流程 线下提交 + 省级初审 + 中央终审 产品阶段 研发阶段即可申请 需完成内测并提供测试环境 审核周期 2-4 个月(平均 2 个月公示一批) 3-6 个月(地方差异大,驳回率高)
算法备案 :材料相对标准化,以企业资质、算法描述和自评估报告为主。例如,需填写算法基础属性(如类型、应用领域)、数据来源合规性证明,并承诺内容审核机制。尽管存在材料撰写难度(如自评估报告需涵盖风险防范措施),但整体框架清晰,企业可通过模板或第三方服务完成。大模型备案 :材料要求极具技术性和系统性,需整合技术、法务、安全 多部门协作。例如:安全评估报告 :需覆盖语料安全(来源合法性、标注规则)、模型安全(偏见控制、虚假信息生成概率)、应急响应预案等,篇幅常超 100 页,且部分评估需第三方机构出具。关键词拦截列表 :需覆盖至少 17 类安全风险(如涉政、暴力、歧视),总规模≥1 万词,并动态更新以应对新敏感内容。评估测试题集 :需设计涵盖 31 种风险场景的测试题库(如诱导生成违法内容、伦理道德风险),测试题需为完整 “主谓宾” 结构,避免短词或长文本。算法备案 :流程透明且标准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提交材料,平均每 2 个月公示一批备案号。审核重点在于材料完整性和逻辑一致性,线下核查为随机抽查,企业配合度高则通过率较高。大模型备案 :地方差异显著 :各省流程不统一,例如部分省份需线下预约领取申请表,材料提交后需省级网信办进行技术测试(如模拟攻击、敏感词拦截验证),而中央终审则侧重政策合规性。驳回风险高 :因材料细节(如训练数据授权不完整、关键词库覆盖不足)或技术指标(如拒答率不达标)导致的驳回案例普遍,企业需反复修改甚至调整模型策略。周期不可控 :从材料准备到最终公示,耗时普遍达 6 个月以上,部分企业因流程不熟或材料缺陷耗时超 1 年,严重影响产品上线进度。算法备案 :支持产品全周期备案,即使尚未上线,只需提供功能规划和风险评估,即可提前合规。例如,某电商平台的价格排序算法可在开发阶段完成备案,上线后动态更新信息。
大模型备案 :要求产品具备可演示的成熟形态 ,需完成内测并提供测试账号供监管部门实时验证。此外,大模型训练数据规模庞大(常以 TB 级计),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来源追溯、授权核查及合规性证明,例如境外开源语料需提供明确的版权授权协议。必须同时备案的场景 :若产品属于生成式 AI 服务(如智能写作工具、虚拟人互动平台),则需同时完成大模型备案 和深度合成类算法备案 ,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仅需算法备案的场景 :若产品为基础算法服务(如个性化推荐、风控模型),且不涉及内容生成或舆论传播,则只需完成算法备案,无需启动大模型流程。算法备案 :自评估报告 :重点突出数据来源合规性(如用户授权、第三方合作协议)、内容审核机制(如人工 + AI 双重过滤)、风险应急预案(如投诉响应流程)。拟公示内容 :语言需通俗易懂,避免技术术语堆砌,确保公众可理解算法基本原理与应用场景。大模型备案 :安全评估报告 :可参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分模块撰写(语料安全、模型安全、措施评估),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如中国信通院)进行审计,提升报告权威性。关键词库建设 :采用 “基础库 + 行业库” 分层策略,例如通用领域覆盖 17 类风险,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增加专属关键词,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语义关联拦截,避免误判。测试题集设计 :结合行业特性模拟真实风险场景,例如教育类模型需重点防范 “作弊方法生成”,金融类模型需规避 “投资骗局诱导”,确保测试覆盖全面且具针对性。算法备案 :利用全国统一的线上系统(beian.cac.gov.cn )提交材料,定期跟踪审核状态(如 “初审中”“复审中”),并关注公示批次信息,及时获取备案号。大模型备案 :属地化沟通 :提前与省级网信办对接,明确地方材料要求(如北京对关键词库规模、上海对测试环境的特殊规定),避免因地域差异导致驳回。跨部门协作 :成立由技术(模型开发)、法务(合规审查)、产品(功能演示)组成的专项小组,确保材料逻辑一致、数据准确。例如,技术团队需提供模型架构图和训练数据清单,法务团队审核授权文件和用户协议条款。第三方服务 :对于缺乏经验或资源的中小企业,可委托专业备案机构(如腾讯云、阿里云)协助,其成熟的流程和案例库可大幅提升通过率,缩短周期至 3-6 个月。备案后义务 :算法备案:需在产品显著位置标注备案号,并定期更新算法信息(如重大升级需重新备案)。 大模型备案:除公示备案号外,需建立内容生成标识 (如在输出文本中嵌入不可见水印)、投诉响应机制 (48 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并对接全国违法信息举报数据库,实时更新过滤规则。
风险预警 :关注政策动态(如国家网信办定期发布的合规指南),及时调整关键词库和安全策略。例如,针对新出现的 “AI 换脸诈骗” 风险,需在大模型中强化生物特征识别与内容溯源机制。综合来看,大模型备案的难度显著高于算法备案 ,核心原因包括:
监管层级更高 :大模型直接涉及内容生成与舆论传播,政策对其伦理合规性、数据安全性的审查更为严格,需通过多部委协同的 “3-4 个月长跑”。技术门槛更复杂 :从语料标注规则、模型架构安全到关键词拦截机制,每个环节均需深度技术支撑,且部分评估依赖第三方专业机构。地方执行差异大 :算法备案全国流程统一,而大模型备案需适应各省不同的审核标准和线下环节,企业需投入额外精力应对地域合规要求。
企业行动建议 :
短期 :优先完成算法备案以满足基础合规,同时启动大模型备案的前期准备(如梳理训练数据、搭建测试环境)。长期 :建立常态化合规团队,整合技术、法务、运营资源,确保两类备案的动态更新与风险防控。对于高风险行业(如媒体、金融),建议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全周期合规咨询,降低试错成本。
当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阵列如城市交通般密集时,传统运维正经历着从 "人力掌舵" 到 "智能导航" 的变革。近日,融合 AI 技术与智能管理理念的云资源调度新模式 ——"智驾模式",正为企业级算力管理撕开一道效率突破口。这种脱胎于智能驾驶技术逻辑的管理体系,不仅让千台服务器的调度如汽车自动驾驶般流畅,更通过场景化决策与动态冗余设计,重构了大规模算力资源的管理范式。
一、管理哲学的跨界迁移
以往的服务器运维,像极了手动驾驶的复杂操作 —— 工程师需逐台登录系统,在指令行中反复调试参数,面对集群扩容或版本升级时,往往陷入 "千人千面" 的操作困局。而 "智驾模式" 的核心,在于将智能汽车的分级驾驶逻辑嫁接到云管理中:既保留 "人机协同" 的辅助模式(如关键操作的人工确认),也开放 "全自动化" 的巡航模式(如批量环境部署)。以合合信息推出的跨平台管理终端 Chaterm 为例,工程师只需用自然语言下达需求:"为 AI 训练集群部署 1000 台 GPU 服务器环境",系统便会自动解析任务链,根据历史操作习惯生成最优执行方案。这种 "目标导向" 的交互,让原本需要通宵完成的集群搭建,如今可在晨间咖啡的时间内就绪,将运维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彻底解放。
二、算力中枢的智能引擎如何运转?
1. 全栈智能调度的 "神经中枢"
云资源管理的智能化,依托于算力底座与算法大脑的深度协同。以腾讯云 VStation 为例,其自研的云操作系统已实现单集群 10 万台服务器的统一调度,从虚拟机创建到资源分配均可实现分钟级响应。在算法层面,TI 平台引入的 "训推一体潮汐调度" 如同智能交通信号灯,实时监测算力需求高峰与低谷:当深度学习训练任务启动时,系统自动将 GPU 资源优先分配给计算密集型任务;而在推理阶段,则动态释放冗余算力至其他业务,确保每台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维持在黄金区间。这种 "看菜下饭" 的调度逻辑,让异构硬件(GPU、FPGA 与 CPU)如同交响乐团般各司其职。
2. 对话式交互重构运维语言体系
Chaterm 等新一代管理工具的突破点,在于打破了技术壁垒。过去需要熟记的复杂 CLI 指令,如今被转化为日常沟通 —— 当工程师说出 "排查所有 CPU 负载超 80% 的服务器",系统会自动将自然语言转译为操作指令,并生成可视化的异常设备热力图。对于批量操作场景,AI 会基于历史案例库自主规划执行路径:如在代码部署时,先在测试集群预演流程,验证无误后再推至生产环境,全程伴随自动化容错机制。这种 "说人话、办实事" 的交互逻辑,让千台设备的管理复杂度,被压缩到操控单台设备的直观体验。
3. 安全冗余:为算力航母装上双引擎
企业级用户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在 "智驾模式" 中被拆解为 "透明可控" 与 "防御加固" 双轨设计。合合信息将 Chaterm 核心代码开源,如同将汽车引擎图纸公示,开发者可按需定制并审查逻辑;腾讯云等厂商则通过国产化算力适配与数据闭环管理,从芯片到算法构建全链路可信体系。更关键的是,系统采用非 ROOT 权限操作机制,如同为服务器加装 "限速锁",在保障管理便捷性的同时,从底层杜绝越权风险。
三、从云端到产业的智能渗透
在云计算领域,"智驾模式" 已显成效:腾讯云 VStation 帮助某互联网企业实现业务扩容响应速度提升 30%,秒级计费机制更让突发型业务成本降低 40%;Chaterm 则让研发团队告别 "深夜盯屏" 的运维常态,将人力释放至核心代码开发。而在传统行业,智能化管理正催生新场景:中铁物资集团基于天翼云与 DeepSeek 大模型,打造 "云链智能体",让供应链客服的问题识别准确率达 90%,客户咨询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智慧矿山领域,易控智驾的无人矿车通过 5G + 边缘计算架构,实现百台车辆的动态调度,运输效率提升 25% 的同时,将人工成本降低 60%。这些案例印证着一个趋势:算力管理的智能化,正从 IT 部门的工具,演变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生产力。
四、从千台到十万台的算力进化
当单集群调度规模向十万台级迈进,"智驾模式" 的进化路径逐渐清晰:腾讯云正探索跨地域算力协同,让北京的数据中心与深圳的算力池实现 "无感接力";生成式 AI 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则让系统能提前模拟业务峰值,像预测天气般规划算力储备。安全层面,零信任架构与量子加密技术的融合,将为算力网络披上 "金钟罩"。
当你深夜在电商平台抢购心仪商品,视频会议与海外团队高效沟通,或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汲取知识,每一次流畅的网络体验背后,都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在默默支撑。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ISP 不仅是连接用户与网络世界的桥梁,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核心基础电信业务资质
(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这是 ISP 开展各类增值服务的 "准入证",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又细分为多个类别:
ICP 许可证 (互联网信息服务):当企业通过网站向用户提供付费信息服务(如在线课程、付费资讯),或投放付费广告获取收益时,需办理此项资质。申请时需提供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 100 万元的证明,以及网站内容符合国家规定的承诺书。 EDI 许可证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若运营电商平台、在线预订平台(如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涉及用户数据交互和在线交易处理,就必须取得 EDI 许可证。该资质要求企业具备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技术手段等。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许可证 :提供视频会议、网络电话等实时交互通信服务的 ISP,需办理此证。申请企业需证明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方案,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从事宽带接入、固定电话等基础通信服务的 ISP,必须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此资质对企业实力要求较高,比如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有所区别,跨省经营需达到 10 亿元以上,省内经营也需 1 亿元以上。同时,企业要具备相应的通信网络资源和技术能力,以保障基础通信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专项业务许可与备案
(一)网络安全相关资质
等级保护备案 :根据《网络安全法》要求,ISP 的信息系统需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企业应按照 "分级保护、突出重点" 的原则,对不同重要程度的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用户数据和网络安全。 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备案 :若提供云服务等互联网资源协作业务,需在工信部系统进行备案。备案时需提交企业基本信息、服务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等材料,确保服务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域名与 IP 地址管理
域名注册管理 / 服务机构审批 :从事域名注册管理或服务的 ISP,需获得工信部的审批。这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域名注册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能力,保障域名注册服务的规范和稳定。 IP 地址备案 :使用公有 IP 地址资源的 ISP,必须将 IP 地址分配和使用情况向工信部进行备案,以加强对互联网 IP 地址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 (三)特殊行业准入
呼叫中心业务许可 :运营企业客服呼叫中心、电话营销中心的 ISP,需办理呼叫中心业务许可证。该资质分为全网和地网两种,跨省经营需申请全网许可,省内经营则申请地网许可,同时要满足一定的场地、设备和人员要求。
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许可 :提供云计算、虚拟主机等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的 ISP,除了备案外,还需根据具体业务范围办理相关许可,确保服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三、办理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申请材料准备
办理各类资质时,通常需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业务发展规划、技术方案、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材料。不同资质对材料的要求略有差异,企业需提前了解清楚,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申请延误。例如,申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时,还需提供近一年的财务审计报告,以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
(二)审批流程
一般来说,申请材料先提交至当地通信管理局初审,初审通过后再报送工信部终审。审批时间根据资质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别,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通常需要 30-60 个工作日,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证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企业在申请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审批进度,积极配合审批部门的要求。
(三)持续合规管理
获得相关资质后,ISP 还需按规定定期进行年检,确保业务开展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或政策的调整,可能需要及时申请资质变更或新增许可。例如,企业新增了一种增值电信服务,就需要及时办理相应的资质变更手续。
在移动互联网与数字化服务高速发展的今天,SP 许可证作为企业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的核心资质,已成为众多行业合规运营的 “刚需”。本文将从 适用场景、核心价值、申请要点 三大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 SEO 优化策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指南。
SP 许可证全称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 ,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资质,由工信部或地方通信管理局颁发。其核心作用是规范通过移动网络(如短信、彩信、WAP、定位服务等)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 ,确保企业合法接入运营商通道,规避因资质缺失导致的运营风险。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及最新政策要求,SP 许可证覆盖以下六大核心场景 ,并延伸至细分行业:
短信 / 彩信服务 :企业通知 :电商订单确认、物流提醒、银行交易通知(如 1069 开头的三网合一短信)。营销推广 :会员活动、促销信息群发(需符合《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避免垃圾短信投诉)。身份验证 :APP 注册、登录、密码找回的短信验证码服务(任何涉及短信交互的业务均需 SP 证)。语音与彩铃服务 :语音验证码、企业彩铃定制、IVR 交互式语音应答等。WAP 与移动应用 :通过 WAP 协议提供资讯、娱乐、购物等服务(如早期的手机门户网站)。 APP 或小程序中涉及付费内容、虚拟商品(如游戏道具、电子书)的下载与购买服务。 数字内容分发 :手机铃声、图片、短视频、手机游戏等数字产品的付费下载服务。基于 LBS 的精准服务 :外卖、网约车的实时配送定位通知。 景区导览、商场优惠推送等场景化营销。 物联网设备管理 :共享单车、智能硬件(如智能门锁)的位置追踪与状态更新服务(需通过移动网络传输数据)。行业解决方案 :金融领域 :股票行情、理财产品推荐短信(需具备金融资质叠加)。教育领域 :课程提醒、考试通知等定向信息推送。政务与公共服务 :社保缴费、疫苗接种通知等民生类信息发布。数据服务与搜索 :移动应用内的商业信息检索(如周边商家、酒店预订),需确保信息来源合规。应用商店与小程序上架 :苹果 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等主流平台要求开发者提供 SP 许可证(涉及短信验证、付费功能)。 微信小程序涉及短信交互或虚拟支付时,需提交 SP 证作为资质审核材料。 短信号码申请 :1069 号段(全网短信号码)、1062/1063 号段(省内服务号码)的申请需以 SP 许可证为前置条件。 医疗与健康 :预约挂号、检查报告推送等服务需通过 SP 证合规运营,同时满足医疗行业相关监管要求。 跨境服务 :
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外资占比≤50%)需额外提交外资审批文件,通过工信部或地方通信管理局审核。 资质背书 :SP 许可证是企业接入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通信通道的唯一合法凭证。商业合作通行证 :大型客户(如银行、电商平台)及应用商店均要求合作伙伴提供 SP 证,否则无法建立合作关系。法律风险 :未取得 SP 许可证擅自开展短信群发、付费下载等业务,将面临最高 3 万元罚款 及业务关停风险。用户信任 :合规运营可降低用户投诉率,维护品牌声誉(如避免被标记为 “垃圾短信发送方”)。全国性布局 :全网 SP 许可证允许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打破地域限制;地网 SP 证则仅限省内运营,建议优先申请全网资质。
新兴领域入场券 :物联网、元宇宙等场景中,涉及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与交互服务均需 SP 证支撑。主体资质 :独立法人实体,禁止分支机构申请; 全网 SP 证:注册资本≥1000 万元(实缴);地网 SP 证:注册资本≥100 万元(实缴)。 人员与技术 :至少 3 名员工缴纳社保(需提供社保证明); 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如短信内容审核机制、用户隐私保护方案)。 外资限制 :外资占比≤50%,且需通过工信部外资专项审批。基础文件 :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公司章程、股权结构证明。业务证明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业务模式、盈利计划); 技术方案(如短信平台架构、安全防护措施)。 合规文件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用户服务承诺书(2023 年新增要求)。提交申请 :通过工信部官网或地方通信管理局系统在线申报,同步邮寄纸质材料。审核周期 :全网 SP 证:60-90 个工作日(工信部审批); 地网 SP 证:40-60 个工作日(省级通信管理局审批)。
结果公示 :审批通过后,许可证信息将在工信部官网公示,有效期为 5 年(到期前 90 天需办理续期)。主关键词 :SP 许可证适用场景、SP 许可证办理流程、移动信息服务资质要求。长尾关键词 :“SP 许可证申请条件 广州天河”(结合地域优势); “APP 上架 SP 许可证要求”“外资企业如何申请 SP 许可证”(针对细分需求)。 密度与分布 :标题、H2/H3 标签中自然融入关键词; 正文每 500 字出现 3-5 次核心词,避免堆砌。 标题优化 :示例:“SP 许可证适用场景全解析:从短信服务到物联网,一文读懂合规运营”(包含主关键词 + 场景延伸)。 段落逻辑 :采用 “场景分类→价值分析→申请指南” 的递进结构,每部分用 H2 标签分隔; 插入表格或列表(如适用场景清单)提升可读性。 内部链接 :在 “申请流程” 部分添加跳转至 “SP 许可证办理材料清单” 的链接,增强用户体验。本地化内容 :在结尾段落加入 “广州天河企业如何快速办理 SP 许可证”“华南地区 SP 证代办服务推荐” 等信息,吸引本地流量。用户痛点解决 :针对 “外资企业申请难” 问题,详细说明外资审批流程与材料清单;
针对 “加急办理” 需求,提供预审机制与进度跟踪建议。
呼叫中心许可证与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在业务性质、技术实现、监管要求及适用场景 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分析:
呼叫中心许可证
业务定义 :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B24-1 类) ,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提供电话呼入、呼出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客服支持等功能,也涉及呼叫中心系统和坐席的出租服务。服务形式 :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自动呼叫分配(ACD)等功能,服务对象为终端用户或委托企业。典型场景 :电话营销、客服热线、外包坐席服务等。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
业务定义 :属于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A24-1 类) ,主要提供固定网络(如光纤、铜缆)内的国内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 ,包括基于 ATM、DDN、帧中继、IP 承载网等技术的专线通信,以及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等业务。服务形式 :作为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商等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撑跨区域组网、专线互联等需求。
典型场景 :企业内部专网、数据中心互联、视频监控传输、金融交易数据专线等。呼叫中心许可证
技术核心 :依赖交换设备、CTI(计算机电话集成)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等,通过公用电话网或互联网实现语音交互,无需自建传输网络,通常租用运营商线路。设施要求 :需配备坐席设备、录音存储系统、客户信息管理平台等,技术门槛集中于软件和服务流程设计。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
技术核心 :基于 ** 物理传输网络(光纤、SDH、PTN 等)** 和数据通信协议(如 IP、ATM、帧中继),需自建或租用传输线路及节点设备,确保数据的端到端传输质量和安全性。
设施要求 :必须具备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及配套机房,技术门槛高,需专业团队维护网络稳定性。审批权限
呼叫中心许可证 :全网资质 :覆盖全国范围的业务需向工信部 申请,审批周期约 3-6 个月,年检由工信部负责。地网资质 :省内业务由省级通信管理局 审批,审批周期约 2-3 个月,年检由地方局执行。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 :作为基础电信业务 ,无论覆盖范围大小,均需向工信部 申请,审批流程严格,需提交网络规划、技术方案等详细材料。 无全网 / 地网之分,但需明确业务覆盖的省份或区域,不得超范围经营。 申请条件
注册资本 :呼叫中心:全网资质需1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 ,地网资质需100 万元以上 。 固定网数据传送:跨地区经营需1000 万元以上 ,省内经营需100 万元以上 ,但实际操作中通常要求更高资本实力以支撑网络建设。 外资限制 :呼叫中心:外资股比可至100% (部分试点地区如上海自贸区已放开)。 固定网数据传送:禁止外资参与 ,仅限内资企业申请,以保障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安全。 其他要求 :呼叫中心:需提供呼叫中心系统购买 / 租用协议、人员社保记录、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固定网数据传送:需提交传输线路租用协议、网络拓扑图、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并承诺不从事互联网接入等其他业务。 呼叫中心许可证
核心功能 :语音交互服务,包括呼入(如客户咨询)、呼出(如营销推广)、自动语音应答、电话会议等。延伸服务 :可提供坐席外包、系统出租、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但不得从事基础电信传输业务 (如自建通信线路)。典型场景 :电商客服、银行热线、保险推销、政务服务热线等。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
核心功能 :数据传输通道服务,包括点对点专线(如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互联)、点对多点组网(如数据中心集群)、虚拟专用网(非 IP-VPN 类型)等。延伸服务 :可提供带宽出租、电路调度、网络托管等基础设施服务,但不得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或内容服务 (如 ISP、ICP 需单独申请)。
典型场景 :金融机构交易数据传输、医疗机构影像数据共享、跨国企业内部专网等。维度 呼叫中心许可证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许可证 业务分类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B24-1)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A24-1) 核心功能 语音交互、客户服务、坐席外包 数据传输通道、专线组网、虚拟电路 技术基础 交换系统、CTI、数据库管理 光纤 / 铜缆网络、ATM/DDN/ 帧中继 / IP 技术 审批机构 全网:工信部;地网:省级通管局 工信部(全国范围统一审批) 注册资本 全网 1000 万,地网 100 万 跨地区 1000 万,省内 100 万(实际门槛更高) 外资限制 允许外资(部分试点地区 100%) 禁止外资 典型场景 客服热线、电话营销、政务服务 企业专网、数据中心互联、金融交
在电信业务监管体系中,VPN 许可证与 CDN 许可证分属不同业务类目,二者虽常被并列提及,但在业务本质、技术逻辑、应用场景及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核心维度切入,解析两者的本质分野与实践区别:
VPN 许可证(虚拟专用网业务许可证) 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公用通信网络(如互联网)构建加密专用通道,实现跨地域的安全数据传输。通俗理解,它如同为企业数据搭建 “专属加密隧道”,常见于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的网络互联、远程办公安全接入等场景,重点解决的是 “网络连接的私密性与安全性” 问题。
CDN 许可证(内容分发网络业务许可证) 归属于「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技术逻辑是通过在全国或全球部署分布式节点,将源站内容缓存至离用户最近的节点,从而缩短数据传输距离,提升内容加载速度。典型应用如视频平台、电商网站的图片 / 视频加速 —— 用户访问时,系统会自动调用离其最近的节点资源,避免因源站距离远导致的加载卡顿,核心价值在于 “提升内容传输的效率与用户体验”。
VPN 许可证 :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从事经营性 VPN 服务需申请「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许可证」,严禁用于翻墙等跨境违规行为。目前国内合规的 VPN 服务仅限企业自用或向企业提供,个人用户使用非合规 VPN 访问境外网络属于违规行为。
CDN 许可证 :
提供经营性 CDN 服务需向工信部申请许可证,且业务覆盖范围(如 “跨地区” 或 “省内”)需与许可证资质匹配。监管重点在于内容分发的合规性,例如禁止为非法内容提供加速服务,同时要求 CDN 服务商具备内容审核与溯源能力。
VPN 的核心是 “加密与隧道技术”,通过 IPsec、SSL 等协议对数据封装加密,确保传输过程不被窃取或篡改,关注的是 “数据安全”;
CDN 的核心是 “分布式缓存与智能调度”,通过 DNS 重定向、负载均衡等技术将用户请求导向最优节点,关注的是 “传输效率”。
VPN 如同 “私密快递通道”,重点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独占性,适合需要构建内部专用网络的场景; CDN 则像 “全国连锁便利店”,将内容提前部署到各地 “分店”,让用户能就近获取资源,解决的是 “内容送达的速度与流畅度” 问题。
两者分属不同的电信业务类目,前者服务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需求,后者服务于内容分发的效率需求,在实际业务中,企业需根据自身服务类型(如是否提供网络连接服务或内容加速服务)申请对应的资质,确保合规运营。
算法备案是互联网信息服务合规运营的核心环节,涉及主体资格、材料准备、技术描述、动态管理等多个维度。以下结合最新政策要求和实践案例,系统梳理备案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备案主体范围不明确 企业常因业务边界模糊(如技术提供与应用服务交叉)难以判断是否属于「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备案主体。例如,涉及公众舆论表达渠道(如论坛、短视频平台)或社会动员能力(如活动发起、金融决策)的服务需强制备案。实务中,多数信息共享类服务均被纳入备案范畴,企业需结合《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逐项对照业务场景。
技术提供方与应用方的责任划分 若算法作为 API 对外提供(如第三方推荐引擎、生成模型),技术提供方需单独备案 API 能力。部分企业误认为仅需应用方备案,导致技术提供环节合规缺失。
算法自评估报告撰写难度大 报告需涵盖 30 + 维度分析,包括算法合规性、安全性、伦理道德、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等1 。企业常因技术细节描述不完整(如未说明数据授权协议、风险防控措施可行性)或逻辑矛盾(如算法功能与应用场景不符)被驳回。例如,某医疗 AI 企业因未对患者数据脱敏直接被拒。
技术文档表达与监管要求脱节 工程师常使用专业术语堆砌(如「Transformer 架构」「对抗训练」),而监管部门要求采用「算法原理 - 应用场景 - 数据流向 - 干预机制」四维框架1 ,并辅以流程图或通俗解释。某短视频平台因技术文档晦涩难懂,补正率高达 65%。
材料完整性与格式缺陷
缺失关键材料 :如未提供算法安全负责人工作证明、ICP 备案号或数据授权协议。格式不规范 :材料未加盖公章、扫描件模糊、附件排版混乱等1 。某企业因营业执照扫描件不清晰被要求重新提交。
内容虚假或不一致 :例如备案描述的算法功能与实际运行逻辑不符,或数据来源虚构(如声称「公开数据集」但无法提供链接或授权证明)。算法类型识别偏差
混淆深度合成与推荐算法 :85% 的企业难以准确区分生成合成类(如 AI 绘画、虚拟人)与个性化推荐类(如电商商品推荐)。若误将深度合成算法归入推荐类,可能因未按要求添加内容标识(如 AI 生成内容标注)导致合规风险。混合型算法备案策略不当 :若算法同时具备推荐和排序功能,需制定分级备案方案,否则可能因分类错误导致初审驳回率高达 43%。应用场景描述不精准 备案需明确算法具体服务对象(如普通公众、特定行业用户)、功能模块(如「新闻推荐」「广告排序」)及访问路径。某金融科技公司因未细化「智能风控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如信贷审批、反欺诈)被要求补充说明。
算法更新后未及时备案 重大架构变更(如从规则引擎升级为深度学习模型)需在 10 个工作日内重新备案。部分企业因内部流程不完善(如算法迭代未同步至合规部门)导致延迟,某平台因算法优化后未报备被处以数十万元罚款。
备案信息与实际业务脱节
数据处理方式变更 :例如新增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维度、调整数据存储期限等,需同步更新自评估报告中的风险防控措施。业务功能扩展 :若算法应用于新场景(如从「内容推荐」扩展至「社会动员」),需判断是否涉及特殊报备要求(如舆论属性业务需额外审批)。终止服务未注销备案 服务终止后 20 个工作日内需办理注销手续,否则可能影响企业信用记录或被纳入异常名单。
数据与隐私保护漏洞
数据来源不合法 :使用未授权的第三方数据或未明示用户数据收集目的、范围及使用方式,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隐私政策不匹配 :用户协议中未明确算法功能(如「您看到的内容由个性化推荐算法生成」)或缺乏用户控制权说明(如「可关闭算法推荐」),导致备案审核受阻。算法公平性与伦理争议
算法偏见 :训练数据存在性别、地域或年龄偏差(如招聘算法过度倾向男性候选人),或决策逻辑缺乏可解释性(如智能投顾无法说明模型权重分配依据)。内容生态风险 :深度合成算法生成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如未授权使用他人肖像)或诱导不良行为(如虚假医疗广告),可能触发监管红线。标识与溯源机制缺失 深度合成类算法需对生成内容添加不可篡改的标识(如数字水印、元数据标注),并建立内容溯源机制(如记录生成时间、模型版本)。某 AI 虚拟人直播系统因未添加标识被要求整改,项目上线延迟 3 个月。
审核标准与流程复杂性
多轮审核机制 :主体备案审核约 7-10 个工作日,算法备案一审 7 个工作日(侧重类型与材料完整性),二审 10-14 个工作日(聚焦安全性与合规性),终审后公示 2-3 个月3 7 。若材料被驳回,需重新排队审核,可能导致整体周期延长至半年以上。线下核查与技术核验 :部分复杂算法(如大模型、金融风控系统)可能触发现场技术核验,需提前准备演示环境或测试报告。地区差异与沟通成本 不同省级网信部门对备案材料的细化要求(如数据合规证明、伦理审查流程)可能存在差异,企业需主动沟通或委托属地专业机构协助。此外,技术团队与监管部门的表达习惯差异(如「模型准确率」需转化为「风险防控有效性」)可能导致反复沟通。
备案编号公示不规范 通过备案后,需在产品显著位置(如 APP 设置页、网站底部)标注备案编号及公示链接。某教育类 APP 因未在「关于我们」页面展示备案信息,被应用商店临时下架 72 小时。
定期自查与动态监测
季度合规报告 :企业需每季度更新算法运行情况、用户投诉处理记录及风险评估结果,纳入动态监管体系。应急响应机制 :若算法引发舆情(如用户投诉算法歧视),需 2 小时内启动模型熔断,4 小时内发布技术核查报告。
大模型备案涉及多维度合规要求,结合近期政策动态与实操案例,以下梳理实务中高频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思路,力求以更贴近行业实操的视角呈现:
训练数据授权链条缺失 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因抓取公开网络内容未取得明确授权(如境外平台数据)、使用未合规开源协议的语料(如 LLaMA 等境外模型二次训练),或涉及版权争议素材(如未经授权的影视台词、文学作品片段)导致备案受阻。某教育类 AI 企业曾因训练数据包含未授权的教材内容被要求重新清洗语料,直接延误备案周期 2 个月。合规要点 :自建数据需留存采集日志与授权文件;境外数据需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商业采购数据需附完整的授权协议与供应商资质审查记录,同时确保语料中违法信息占比低于 5%。
标注体系漏洞 标注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未建立标准化分类规则(如敏感内容分级不清晰)、标注团队缺乏专业培训、未执行双盲审核机制。某对话模型企业因标注流程未明确色情内容识别标准,导致模型生成低俗回复,在技术测试阶段被一票否决。
建议措施 :制定涵盖 17 类风险场景的标注手册,标注人员需通过岗前考核并留存培训记录,关键数据需经双人复核,确保标注准确率超 95%。
生成内容风险拦截失效 当用户输入诱导性提问(如涉政敏感、暴力煽动)时,模型若未触发关键词过滤、分类拦截或人工审核机制,将直接导致备案不通过。某资讯类 AI 产品因未内置足够敏感词库(实际仅覆盖 5000 + 关键词),在模拟测试中对 “负面舆情引导” 类问题生成违规回答,被要求升级内容安全模块。技术标准 :需部署至少 1 万个敏感词库,覆盖政治、色情等全场景,同时通过实时监测中台实现 1 秒内异常响应,确保问题拒答率超 95%,安全抽检合格率达 90% 以上。
专业领域输出失范 医疗、金融等领域模型若生成错误建议(如虚构病症诊断、违规投资指引),不仅无法通过备案,还可能引发法律风险。某医疗 AI 企业因模型输出未标注 “仅供参考” 且涉及非执业医师建议,被要求补充行业专家审核流程。
实操方案 :引入行业知识图谱(如医疗模型需对接《临床诊疗指南》),所有专业领域输出必须附加风险提示,涉及特殊行业需提前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如金融模型需通过地方金融局预审)。
核心文件逻辑断层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是备案的 “硬通货”,但不少企业因未覆盖 160 余项评估指标(如遗漏数据溯源流程、应急响应机制描述),或《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未明确合规架构(如未设立专职 AI 安全委员会)导致材料被打回。某科技公司因报告中 “数据安全措施” 章节仅笼统描述 “加密处理”,未说明具体技术方案(如 AES-256 加密 + 哈希脱敏),被迫重新撰写。材料要点 :报告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量化说明,例如 “建立三级内容审核机制,日均审核量 XX 条,人工复核率 XX%”,避免空泛表述。
主体信息核验风险 备案主体需与域名、服务器归属一致,若使用境外主体或关联公司名义备案,需提供完整的授权文件。曾有企业因备案联系人电话为虚拟号码,在属地网信办电话核查时无法接通,导致流程停滞。
注意事项 :确保营业执照、法人证件清晰可辨,备案联系人需为企业正式员工,预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
用户数据权益保障缺失 根据最新要求,产品需提供 “关闭数据训练” 的便捷入口(操作步骤不超过 4 步),并在用户协议中明确数据使用范围与匿名化措施。某社交类 AI 因未在隐私政策中说明 “对话记录将用于模型优化”,被认定为侵犯用户知情权。合规动作 :在产品设置页显著位置设置数据授权开关,采用不可逆脱敏技术(如加盐哈希)处理用户数据,保存期限不超过必要业务周期。
供应链安全隐患 使用未备案的第三方基础模型(如直接调用境外开源模型 API)、未审核算力供应商资质(如境外数据中心合规性)可能引发风险。某企业因底层依赖未通过安全评估的境外芯片,在技术审查阶段被要求更换硬件方案。
解决方案 :优先选用国内已备案的基础模型服务(如腾讯云、华为云合规 API),对供应链各环节(硬件、算力、模型)开展合规审计,留存供应商资质证明。
敏感领域备案误判 当前医疗、金融等强监管行业暂不开放独立模型备案,仅允许通过调用已备案的第三方服务实现功能。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因提交自研问诊模型备案,被直接退回并提示 “需采用合规接口对接”。业务建议 :涉及特殊行业时,优先选择合规的 API 集成方案,避免因领域限制导致备案失败。
属地审核流程耗时 备案周期通常 3-4 个月,其中属地初审是关键卡点。部分企业因未提前与属地网信办沟通材料框架,或未征求公安、工信等部门意见,导致材料反复修改。某北方企业因未在材料中体现 “符合地方 AI 产业政策”,在属地评审中被要求补充区域适配方案。
时间管理 :提前 1-2 个月启动材料准备,与属地主管部门保持定期沟通,重大更新(如多模态功能)需提前评估合规影响。
备案类型混淆 需明确区分 “自主研发模型备案” 与 “第三方服务登记”:若产品仅集成已备案模型功能(如调用公开 API),应申请登记而非备案。某工具类 APP 因误将 API 调用产品按自研模型提交,因缺乏核心技术证明被驳回。合规成本优化 未备案擅自上线可能面临罚款、下架等风险,而独立备案成本较高(尤其中小团队)。建议优先采用 “合规 API 调用 + 轻量化登记” 模式,部分地区(如粤港澳大湾区)对备案企业提供算力补贴与资金奖励,可关注地方政策降低成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五证合一” 是工信部为优化企业资质管理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将原本分散的五项增值电信业务资质整合为一张许可证。具体包括:
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 :提供专线通信、数据传输等服务。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等数据中心服务。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通过分布式节点加速内容传输,提升用户访问体验。IP-VPN(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基于 IP 技术的企业专用通信网络服务。ISP(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为用户提供宽带、Wi-Fi 等互联网接入服务。
这一整合最早于 2019 年试点实施,2025 年广东等地区进一步简化流程,通过 “证照联办” 缩短审批周期,同时鼓励企业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
合规运营基础 :覆盖多类增值电信业务,避免因业务扩展导致资质不全的风险。资源整合优势 :统一资质管理降低技术、人员、场地等重复投入,尤其适合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等领域的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整合资质可展示企业综合实力,在参与政府项目、行业合作时更具优势。
政策红利释放 :2025 年广东自贸区对外资企业放宽股权限制(如 ICP 许可证外资持股≤49%),跨境业务可通过 “政策沙盒” 模拟测试准入条件。
基础条件 :
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注册资本不低于 100 万元(省内经营)或 1000 万元(跨省经营)。 具备与业务匹配的技术方案、信息安全措施及至少 3 名员工的社保记录。 服务器需托管在广东省内,并提供 IDC/ISP 资质证明。
材料准备 :
主体资格类: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股权结构证明(需追溯至自然人股东)。 技术方案类:业务发展计划、组网技术方案、信息安全承诺书。 运营支撑类: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接入单位资质。
人员证明类:3 名员工近 1 个月社保记录(广州地区最低社保约 1500 元 / 人 / 月)。
线上申请 :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提交材料,审核周期约 40-60 个工作日。专家评审 :重点考察技术能力与合规性,部分企业需接受现场核查。公示与发证 :审核通过后公示 7 天,无异议则颁发电子许可证,同步发放纸质证书。费用参考 :官方工本费:60 元 / 证(广东省内)。 隐性成本:第三方评测(5000-60000 元)、验资报告(2500-10000 元)、社保成本(约 4500 元)。
代理服务费:ICP+EDI 双证代办约 3 万 - 6 万元,加急服务费用上浮 30%-50%。 经营范围管控 :避免超范围经营,例如仅持有 ICP 许可证不得擅自开展在线交易(需同步申请 EDI 证)。年报义务 :每年 1-3 月通过工信部平台提交年报,未按时报送将纳入经营异常名录。续期与变更 :许可证有效期 5 年,届满前 6 个月需申请续期;企业名称、股权结构等重大变更需 30 日内办理备案。
数据合规 :涉及境外用户的跨境电商平台需办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并在 “杭州国际数据交易所” 挂牌交易日志数据。流程数字化 :广州、杭州等城市推行 “智能合规监测”,企业域名、服务范围变更需在 3 个工作日内更新信用档案。区域扶持 :天河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提供季度营收增长奖励,最高每年 400 万元。 黄埔区:跨境电商企业可申请最高 10 万元的资质办理补贴。 外资开放 :自贸区企业可通过告知承诺制快速获批,外资持股比例在特定区域放宽至 55%。
根据现行《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 年版)及最新政策,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共十余种具体类型,覆盖互联网基础设施、数据处理、通信服务等多个领域:
核心特点:基于网络基础设施提供资源或连接服务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 许可证) 提供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数据存储等服务,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的服务器租用业务。其细分范围包括:
机位 / 机架出租 数据库系统及存储资源租赁 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如 IAAS、PAAS 平台)
注意:若涉及房地产出租(如机房土建)无需此证,仅出租 IT 设施需持证。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 许可证) 通过分布式节点优化内容传输,典型应用如视频网站的加速服务。2015 年版目录首次将 CDN 单独分类,强化其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监管。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IP-VPN 许可证) 为企业定制封闭用户群网络,例如跨国公司的内部通信专网。需确保用户不用于公共互联网访问或经营性活动。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ISP 许可证) 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网站接入等服务,例如小区宽带运营商。需通过 ICP/IP 地址备案系统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
核心特点:基于公共网络提供信息交互或应用服务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 许可证) 支持在线交易、支付处理等功能,典型场景如电商平台的订单系统、在线预订平台。例如淘宝、携程需持有此证。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提供视频会议、网络电话等实时交互服务,例如腾讯会议、Zoom(国内合规版本)。需通过技术手段保障通信质量与信息安全。
存储转发类业务 包括语音信箱、电子邮件等存储转发服务,例如企业邮箱服务提供商需持证。
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分为全网 / 省内许可证)
全网许可证 :覆盖全国范围,号码以 95 开头,由工信部审批(如银行客服 955XX)。省内许可证 :仅限单一省份,号码以 96 开头,由地方通信管理局审批(如地方政务服务热线)。
注意:纯技术服务(如代建系统)无需此证,但提供实际呼叫服务需持证。
信息服务业务 涵盖多种互联网信息服务,需根据具体业务类型细分:
ICP 许可证 :经营性网站必备,例如电商平台、付费资讯网站。移动信息服务 :如短信验证码、手机报等,需额外符合通信管理局要求。
信息社区服务 :如论坛、社交平台,需落实用户信息保护措施。域名解析服务业务 提供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服务,例如阿里云的域名解析服务。需具备完善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安全防护措施。
在韩国首尔举办的 2025 年 AI 峰会上,英特尔正式宣布其锐炫(Arc)显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品,首次全面进入边缘计算 AI 服务器领域。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标志着英特尔在 AI 硬件市场的深度拓展,更将为边缘计算场景带来颠覆性的算力革新。
英特尔锐炫 Pro B 系列显卡基于全新 Xe2 架构,专为边缘计算场景优化。以锐炫 Pro B60 为例,其配备 24GB GDDR6 显存和 160 个 XMX AI 引擎,INT8 精度峰值算力达 197 TOPS,可支持 70B 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在边缘端运行。通过多 GPU 扩展技术,8 张 B60 显卡并联可实现 192GB 显存容量,轻松应对 1500 亿参数模型的推理需求。这种硬件设计不仅解决了边缘设备显存不足的痛点,更通过 PCIe 5.0 接口和 GPUDirect Peer-to-Peer 技术,实现了 GPU 间数据的直接传输,大幅降低了 CPU 负载。
在软件层面,英特尔提供了基于 oneAPI 的全栈优化方案,包括容器化部署工具和大模型推理框架。例如,其开发的 Project Battlematrix 参考平台,集成至强处理器和锐炫显卡,可实现多用户并发推理,四卡并联时支持超过 50 个用户同时调用大模型服务。这种软硬协同的设计,使边缘服务器在处理视频分析、实时决策等任务时,延迟降低至传统方案的 1/3 以下。
边缘计算 AI 服务器的核心价值在于 “数据本地化处理”,而锐炫显卡的加入正加速这一趋势。在智慧城市领域,搭载锐炫 Pro B50 的边缘设备可同时接入 32 路 1080P 摄像头,实时进行人脸识别、异常行为检测和交通流量分析。例如,成都某工厂采用英特尔边缘控制平台,结合锐炫显卡实现了 95% 的产品缺陷检测精度,处理速度达 200 片 / 小时。
在智能制造场景,锐炫显卡支持多模态 AI 模型的本地运行。科东软件通过部署锐炫显卡和至强处理器,实现了机器人动作的精准控制,开发效率提升 40% 以上。而在智慧零售领域,锐炫 B60 可实时分析货架摄像头数据,自动生成顾客画像并推送个性化优惠,相比云端方案节省 60% 的网络带宽成本。
英特尔通过广泛的生态合作推动边缘 AI 落地。截至目前,已有 50 多家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完成对锐炫 Pro 系列的软件认证,覆盖 Adobe、Autodesk、西门子等主流工业设计工具。在边缘计算领域,英特尔与亚信科技、昱格等中国企业合作,推出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希沃基于锐炫显卡开发的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可实现一键备课和课堂实时反馈,教学效率提升 30%。
为降低开发者门槛,英特尔推出 AI Assistant Builder 开源框架,支持在本地构建自定义 AI Agent。该工具链已集成对 DeepSeek、Qwen 等主流开源模型的优化,开发者可在 10 万元级别的边缘一体机上运行 32B 参数模型,推理速度达 10 Token/s。这种 “硬件 + 软件 + 行业 Know-How” 的生态模式,正在重塑边缘 AI 的技术门槛。
随着 AI 推理需求从云端向边缘转移,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构。据 Gartner 预测,2026 年全球 50% 的边缘部署将包含 AI,而英特尔锐炫显卡的加入,将打破英伟达在边缘 AI 服务器领域的垄断。以锐炫 Pro B50 为例,其 299 美元的定价仅为英伟达 RTX A1000 的 1/2,但图形性能和 AI 推理速度却领先 1.5 倍以上。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其在中小企业市场极具竞争力。
面对挑战,英特尔正通过 “边缘优先” 战略巩固优势。其推出的 Tiber 边缘平台,整合了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支持五年产品供应周期。同时,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策略,如与深信服合作部署 SecurityGPT 安全大模型,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市场的渗透力。
当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渗透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时,信息安全也随之成为悬在每个组织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信息安全测评作为构建网络安全防线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手段与评估体系,正为数字时代筑起坚实的安全壁垒。本文将深入剖析信息安全测评的运作机制及其多元应用场景。
一、解构信息安全测评的核心逻辑
信息安全测评是一套基于科学方法论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综合运用技术检测、风险评估与管理审计,对信息系统进行全维度安全诊断。从物理机房的门禁管控到云端数据的加密传输,从应用程序的代码漏洞到管理制度的流程缺陷,测评覆盖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旨在精准定位安全隐患,量化风险等级,并为后续的安全加固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在技术实践层面,漏洞扫描借助自动化工具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快速识别已知安全漏洞;渗透测试则以黑客视角发起模拟攻击,深度挖掘系统潜在的安全薄弱点;安全配置核查通过对照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审查系统权限分配、策略设置等配置是否合规。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从被动检测到主动防御的完整安全评估闭环。
二、多维场景下的测评实践应用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护航者
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中,ERP、CRM 等核心业务系统承载着企业运营的命脉。某制造企业在部署智能制造系统时,通过上线前的渗透测试,发现生产指令传输存在未加密风险,及时优化后避免了生产线遭恶意控制的潜在危机。而日常运维中的季度性漏洞扫描,帮助某互联网企业在半年内修复了 37 个高危漏洞,保障了千万级用户数据的安全。当安全事件发生时,专项测评能快速锁定攻击路径,某电商平台遭遇数据泄露后,通过溯源分析发现是 API 接口权限配置不当,以此为契机重构了整个权限管理体系。
(二)政务网络安全的合规守护者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阵地,其信息系统承载着涉密政务数据与公民隐私信息。等级保护测评作为强制性要求,确保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办公系统符合对应安全级别。在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推进过程中,针对数据共享平台的专项测评,通过验证 API 接口的鉴权机制与数据脱敏规则,保障了跨部门数据交换的安全合规。某市在组织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时,通过模拟 APT 攻击场景,检验并完善了应急预案,将应急响应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
(三)金融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直接关乎资金安全与金融稳定。某银行在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时,发现交易确认环节存在逻辑漏洞,可能导致资金被盗刷,及时修复后规避了重大资金损失风险。随着移动支付普及,针对 POS 终端、支付 APP 的安全测评成为常态,某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定期的白盒代码审计,发现并修复了内存数据窃取漏洞。对于金融数据库,严格的配置核查机制确保敏感数据始终处于加密存储与分级访问管控之下。
(四)医疗信息安全的生命防线
医疗行业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患者隐私,更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某三甲医院在对 HIS 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时,发现电子病历修改日志存在缺失,通过完善审计机制避免了医疗纠纷中的数据篡改风险。面对联网医疗设备,某智能监护仪厂商通过固件安全检测,修复了可能导致设备失控的远程控制漏洞。在区域医疗平台建设中,针对数据共享接口的渗透测试,有效防范了患者诊疗信息在跨机构传输过程中的泄露风险。
三、信息安全测评的战略价值
信息安全测评已从被动应对风险的技术手段,升级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帮助组织规避直接经济损失,更通过提升安全信任度增强品牌竞争力。对监管机构而言,测评结果为行业安全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数字生态。
在网络攻击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将信息安全测评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 “检测 - 评估 - 改进” 的持续优化机制,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筑牢安全根基,守护数字世界的平稳运行。各行业应主动拥抱先进测评技术,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定制安全方案,真正实现业务发展与安全防护的协同共进。
某知名电商平台遭遇黑客攻击,百万用户信息泄露;一家初创科技公司因系统漏洞,被勒索病毒锁死核心数据,被迫支付高额赎金…… 在数字时代,这样的网络安全危机每天都在上演。当企业的核心数据、客户隐私、业务系统成为黑客眼中的 “肥肉”,如何才能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企业生命线?答案就藏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简称 “等保测评”)中。这项看似专业的测评,究竟如何为企业保驾护航?又能带来哪些实质性改变?接下来,让我们层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夯实合规根基,化解法律风险
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落地,构建起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框架。这些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意味着网络安全不再是 “可选项”,而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不同行业面临着差异化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需遵循《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医疗行业受《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约束,教育机构则需符合《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以某地方性银行为例,因未及时开展等保测评,被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改,直接导致业务中断与客户流失。而通过等保测评,企业能够对照法律条文进行自查,精准定位合规缺口,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满足监管要求,规避行政处罚风险,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二、洞察潜在威胁,打造智能防御体系
当前,勒索病毒攻击、数据窃取、DDoS 攻击等网络威胁层出不穷,传统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等保测评通过 “扫描检测 + 渗透测试 + 人工核查” 的组合手段,对网络架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进行全方位诊断。
在某次测评中,测评团队发现某电商平台存在 SQL 注入漏洞,攻击者可借此获取用户订单数据。通过等保测评,企业不仅能像这样及时发现显性漏洞,还能基于测评机构的专业分析,预判新型攻击场景。例如,针对物联网设备接入增多带来的风险,提前部署设备准入控制与流量监测策略。基于测评结果,企业可定制安全加固方案,实现从 “漏洞修复” 到 “风险预防” 的转变,显著降低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三、优化管理体系,构建长效安全机制
等保测评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推动企业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测评过程中,测评机构会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意识、安全运维流程等进行全面审查。
曾有企业因缺乏统一的权限管理制度,导致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引发数据泄露。通过等保测评,企业得以梳理安全管理漏洞,制定涵盖人员培训、权限分级、应急响应等环节的标准化制度。例如,建立 “最小权限原则”,根据岗位职责分配系统访问权限;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模拟钓鱼邮件攻击场景提升员工防范能力。通过持续优化管理体系,企业将信息安全工作融入日常运营,形成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的长效机制。
四、护航业务连续性,降低安全事件损失
在数字化运营模式下,信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某在线教育平台因服务器被恶意攻击,导致课程直播中断,不仅面临用户退费索赔,品牌声誉也遭受重创。等保测评通过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与容错能力,帮助企业识别业务连续性风险。
通过测评,企业可采取优化网络架构、部署双活数据中心、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例如,某物流企业通过部署负载均衡设备,实现业务流量智能分配;制定分级应急响应预案,确保普通故障 30 分钟内恢复、重大故障 2 小时内处置。这些措施有效提升系统抗风险能力,保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
从企业数据泄露导致的经济损失,到关键系统瘫痪引发的社会秩序波动,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简称 “等保”)作为守护网络安全的核心制度,成了各类企业和组织的 “必修课”。不少人都在问,等保到底分几级?不同等级又有哪些具体要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等保的分级数量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一共分为五级,从一级到五级,安全保护的级别逐步提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也愈发严格。
各级等保的具体情况
适用对象多为小型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即便遭到破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也比较小,不会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安全要求上,由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自己制定安全保护策略,自主开展安全保护工作就行。
像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等的部分信息系统就适用于这一级别。这些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一定影响,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轻微危害,但不会影响国家安全。比如医院的部分信息系统、中小型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等都属于这类。
安全方面,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保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并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的核心信息系统,像电信、广电、铁路、民航等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大型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等,都适用这一级别。这些系统若遭到破坏,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在安全保护上,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并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整改。
涉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关键信息系统适用此级别。这类系统遭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安全保护,采取强制的安全措施,同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和检查。
主要适用于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信息系统,例如国家重要的军事系统、尖端科技研发系统等。这些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将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在安全保护上,要采用专门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技术,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进行严格管控和保护,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服务器就像办公室里的 "超级电脑",既要扛住日常办公、业务系统的运行压力,又不能花太多钱。但市面上的服务器型号五花八门,配置参数看得人眼花缭乱 —— 到底该怎么选才不踩坑?这篇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教你从业务需求出发,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配置方案。
先搞懂需求:不同业务配不同机器
服务器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匹配业务场景。就像开奶茶店不需要用大酒店的厨房设备,中小企业选服务器也要量体裁衣。
刚起步的小团队(10 人以内)
这类企业通常只有官网、简单的客户管理系统,或者用于日常办公的文件存储。这种情况完全没必要追求高性能,选轻量应用服务器就够了:
基础配置 :2 核 CPU+2G 内存,搭配 40G 的 SSD 硬盘 带宽 :1-3M 足够支撑日常访问,遇到活动临时升级也来得及 中等规模业务(50 人左右)
当企业有了 ERP 系统、电商网站或者 APP 后端服务,对服务器的要求就上去了。这时候要考虑多任务处理能力:
核心配置 :4 核 CPU+16G 内存(CPU 和内存比例 1:4 最合适) 存储 :选 ESSD 云盘,比普通硬盘快 3 倍以上,打开系统、调取数据更流畅 带宽 :至少 5M 起步,不然客户访问网站可能卡顿 特殊场景:高负载业务
如果涉及视频剪辑、数据分析或者小程序游戏,就得用 "性能款":
计算密集型 (如视频编码):8 核 CPU+16G 内存,选英特尔最新代处理器,处理速度能提升 2 倍 内存密集型 (如实时数据统计):8 核 CPU+64G 内存,保证多任务同时运行不卡顿 配置参数怎么看?关键指标解析
很多人看到服务器参数就头疼,其实抓住几个核心指标就行,就像买车看发动机、轴距一样。
CPU 和内存:决定运行速度
记住一个比例:日常用 1:4(如 4 核 16G),纯计算用 1:2(如 8 核 16G),大内存需求用 1:8(如 8 核 64G)。
硬盘:影响数据读写速度
系统盘:选 SSD 固态硬盘,开机快、运行稳,40G 就够 数据盘:频繁读写的用 ESSD(比如数据库),偶尔访问的用普通硬盘,能省不少钱 带宽:关系访问流畅度
带宽就像水管,太细了水流慢,太粗了浪费钱。国内带宽收费有个特点:1-5M 单价便宜,超过 5M 后每加 1M 贵很多。所以建议: 日常用 5M 以内,预算有限就 3M
电商、教育类有高峰期的,选 "弹性带宽",忙时自动变宽,闲时变窄 地域选择:离用户越近越快
把服务器放在离客户近的地方,访问速度会明显提升。比如主要客户在北方,选北京、天津的服务器;客户在南方,就选上海、广州节点。
省钱技巧:花小钱办大事
中小企业预算有限,这些省钱方法亲测有效:
选对付费方式
长期用就选 "包年包月",比按月付能省 30%-50% 临时项目(如双 11 活动)用 "按量付费",用完就关,不浪费 配置别一步到位
刚开始可以选低一点的配置,不够了再升级。现在的云服务器都支持在线升级,不用停机,补个差价就行。比如先买 2 核 4G,半年后业务涨了,升成 4 核 8G,很方便。
存储精打细算
系统盘不用太大,40G 足够;数据盘根据实际需要买,别一上来就买 1000G。现在云存储很便宜,不够了随时加,按实际用量付费。
本地服务器还是云服务器?对比表说清楚
很多老板纠结到底是自己买服务器,还是用云服务商的。看这张对比表就明白了:
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选云服务器,除非有特殊合规要求。像连锁超市、设计公司、电商卖家,用云服务器既方便又省钱。
实际案例:这三类企业这么配
案例 1:60 人制造企业
需求:运行 ERP 系统、存储生产数据、20 人同时办公
配置:2 台 4 核 16G 云服务器(一台跑 ERP,一台做备份),5M 带宽,年费约 8000 元
效果:系统响应速度比以前快了 40%,没再出现过卡顿
案例 2:20 人电商公司
需求:支撑网店运营、客户管理系统,双 11 有流量高峰
配置:4 核 8G 云服务器,弹性带宽(3-10M 自动调整),年费约 5000 元
效果:平时成本低,双 11 期间自动扩容,没掉过线
案例 3:10 人设计工作室
需求:存储设计文件、跑设计软件,偶尔做视频剪辑
配置:8 核 32G 计算型服务器,搭配 200G SSD 盘,年费约 7000 元
效果:渲染速度比以前快 2 倍,多人同时操作也不卡
最后建议:这样选准没错
买之前先试用(很多云厂商有 7 天免费试用),合适了再付费
当北京总部的财务正在核对上海分公司的报销单时,文件传输突然卡住;当深圳工厂的设备数据要实时同步到杭州研发中心,却因延迟导致调试反复出错;当员工居家办公时,登录公司系统总提示 “连接超时”…… 这些日常困扰,本质上都是企业组网没做好的 “后遗症”。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早已不是简单的 “能上网就行”,而是支撑业务运转的 “血管系统”。从跨国集团到中小微企业,能否搭建高效、安全、灵活的网络架构,直接影响协作效率、成本控制甚至市场竞争力。下面结合真实案例,拆解企业组网在不同场景下的实战价值。
一、跨地域协同:让全球网点像在同一栋楼办公
对连锁门店、跨省分公司或跨国集团来说,“距离” 曾是协作最大的敌人。传统专线不仅年服务费高达几十万,遇到暴雨、光缆被挖断等意外,整个分支可能瘫痪数天。
现在用 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技术,情况完全不同。某服装连锁品牌在全国有 300 多家门店,通过华为 SD-WAN 方案,把总部、仓库和门店连成一张 “智能网”:平时用普通宽带传输销售数据,成本比专线降了 60%;一旦有促销活动,系统会自动把带宽向支付系统倾斜,避免收银台卡顿。更关键的是,新店开业时,技术员不用到场,远程配置 1 小时就能联网,过去这至少要等 3 天。
制造业的例子更典型。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工厂的图纸要传给长春工厂生产,原来靠邮件传输动辄几小时,现在通过 5G 混合链路,大文件传输速度提升 8 倍,图纸修改后 10 分钟就能同步到生产线,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了 15 天。
二、远程办公:既要灵活接入,更要数据安全
“居家办公时,连不上内网的 ERP 系统”“用公共 Wi-Fi 传合同,总担心被拦截”—— 这些问题,让很多企业对远程办公又爱又怕。
贝锐蒲公英的组网方案给出了新思路:员工不用记复杂的 IP 地址,通过手机 APP 扫码就能登录内网,就像连接公司 Wi-Fi 一样简单。但背后的安全机制却很严格:每次登录都要验证人脸识别 + 手机验证码,哪怕账号密码泄露,外人也进不来。某律所试用后,律师在家起草的合同能直接调用内网模板,同时系统会自动加密传输,再也不用怕敏感信息外泄。
更灵活的是多链路备份。某设计公司给员工配了 4G 随身 Wi-Fi,当家里宽带突然断网时,网络会自动切换到 4G,正在进行的视频会议不会中断。设计师们说:“以前最怕画到一半断网,现在就像有了双保险。”
三、工厂里的 “神经网络”:让设备比人更默契
在生产车间,网络的要求远比办公室苛刻:设备间的信号不能断,数据传输要快到毫秒级,还得抗干扰 —— 毕竟车间里的电机、机床都是 “信号干扰源”。
某新能源电池厂的改造很有代表性。他们用 5G 专网把 200 多台焊接机器人连起来,每台机器人的实时数据(比如温度、焊接电流)会瞬间传到中控系统。一旦某个参数超标,系统会立刻让机器人暂停,避免出现次品。改造后,不良率从 3% 降到 0.5%,而过去靠人工巡检,根本不可能这么及时。
更巧妙的是 “边缘计算” 的应用。某汽车组装厂把数据处理中心设在车间附近,而非遥远的云端。这样,生产线的实时画面、设备状态等数据不用 “绕远路”,延迟控制在 10 毫秒内 —— 相当于眨一下眼睛的千分之一时间,确保机器人协作时 “不差毫厘”。
四、云与数据中心:让算力像水电一样随用随取
现在的企业很少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核心数据存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临时需要的算力(比如双十一的订单处理)则租云服务器。但问题来了:本地数据和云端资源怎么高效 “对话”?
天翼云的 SD-WAN 方案解决了这个痛点。某连锁超市的做法很典型:他们把会员信息、库存数据存在本地服务器,同时用阿里云的 AI 算法分析消费趋势。通过专属通道,本地库存数据每天凌晨自动同步到云端,AI 分析完的促销建议一早就能传回门店。整个过程不用人工操作,且传输速度比普通互联网快 3 倍,每月还能省 2000 多元流量费。
对更谨慎的金融企业来说,合规是底线。某保险公司用 “云专线” 连接本地数据中心和腾讯云:专线物理隔离,不经过公共互联网,确保客户信息传输时 “零暴露”。同时,系统能根据业务量自动调节带宽 —— 早上核保高峰时带宽自动扩容,深夜备份数据时则缩容,像 “按需用电” 一样省钱。
五、医院和学校:给特殊场景定制 “网络处方”
医疗和教育的网络需求很 “个性”:医院要兼顾数据安全和传输速度(比如 CT 影像不能传太慢),学校则要应对几百人同时上网的 “高峰考验”。
某三甲医院的全光网络改造很有启发。他们用 “光切片” 技术,把医院网络分成三张独立的 “子网”:一张专门传病历、处方等敏感数据,加密等级最高;一张供医生护士的办公电脑用,能访问学术数据库;还有一张连接 CT、MRI 等设备,确保影像传输不卡顿。改造后,医生调阅一份 300MB 的 CT 影像,从原来的 20 秒缩短到 3 秒,会诊效率大大提升。
学校的解决方案则更侧重 “抗拥堵”。某大学的阶梯教室装了特制 AP(无线接入点),能同时支持 60 个学生连网答题 —— 过去用普通路由器,30 人以上就会卡顿。更贴心的是宿舍网络:用无风扇的光主机,噪音比图书馆还低,学生再也不用抱怨 “路由器嗡嗡响睡不着”。
六、AI 来 “管” 网络:让故障自己 “报警” 甚至 “自愈”
网络出问题时,最头疼的是 “找不到原因”。某电商平台曾遇到过:促销活动中部分用户付不了款,技术团队查了 3 小时才发现是某个地区的带宽拥塞。但现在,AI 正在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腾讯云的智能运维平台就像 “网络医生”:它会 24 小时盯着流量变化,一旦发现某个区域的访问延迟突然升高,会自动把流量分到其他线路,就像堵车时导航自动切换路线。某生鲜平台用了这套系统后,订单高峰期的网络故障处理时间从平均 40 分钟降到 5 分钟,顾客投诉少了一半。
更厉害的是 “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能提前发现潜在问题,比如 “某条线路的故障率最近上升了 30%,建议 3 天内更换”。某物流企业借此避免了一次仓库网络瘫痪 —— 原本可能导致上万单货物无法出库,提前更换后分文未损。
当气象台能提前两周锁定台风路径,当医院 CT 片的诊断报告从两天缩短到两小时,当工厂的焊接缺陷检测效率提升 200 倍 ——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突破背后,都站着同一个 "隐形推手":AI 服务器。
在数据爆炸与算法迭代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服务器早已难以承载深度学习模型的算力需求。而 AI 服务器凭借专用芯片架构、分布式计算能力和优化的深度学习框架,正成为破解复杂智能任务的 "万能钥匙"。它能同时处理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大规模预测等多元任务,从科研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医疗诊室到城市街头,其应用场景正以惊人速度扩张,重新定义着各行各业的效率边界。
科研领域:让复杂计算不再遥不可及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AI 服务器正成为科学家的 "超级大脑"。气候模拟领域,传统超级计算机处理全球气候模型需要数周,而搭载 8 颗 NVIDIA H100 GPU 的 AI 服务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能将极端天气预测时间从 72 小时压缩至 10 分钟,预测精度还提升 4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借助这类服务器,成功提前 15 天预测出 2024 年超强台风的路径,为防灾减灾争取了关键时间。
基因测序领域更能体现其价值。人类基因组包含 30 亿个碱基对,传统测序分析需要 6-8 周,AI 服务器则通过并行计算架构,可同时处理上千组基因数据,将分析周期缩短至 48 小时。华大基因引入的 AI 计算集群,一年间完成了 10 万例肿瘤基因检测,帮助医生发现了 23 种新的突变位点与癌症关联性。
材料科学研究同样受益。清华大学团队利用 AI 服务器训练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在寻找新型超导材料时,将候选材料筛选效率提升 1000 倍。原本需要 5 年才能完成的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借助 AI 算力支持,仅用 14 个月就发现了临界温度突破 - 196℃的新型化合物。
医疗健康:重新定义诊疗效率与精度
医疗影像诊断是 AI 服务器落地最成熟的场景之一。在基层医院,一台配备专用医疗 AI 加速卡的服务器,可同时处理 CT、MRI、病理切片等多种影像。某三甲医院的实践显示,AI 服务器辅助诊断肺结节的准确率达 98.7%,单台设备日均处理影像量相当于 5 名资深放射科医生的工作量,将诊断报告出具时间从平均 48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
手术机器人领域,AI 服务器的低延迟特性至关重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搭配边缘 AI 服务器后,机械臂响应延迟从 50 毫秒降至 8 毫秒,医生操作精度提升 30%。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这种提升意味着能更精准避开脑血管密集区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62%。
药物研发环节,AI 服务器正颠覆传统模式。英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利用 AI 服务器模拟新冠病毒蛋白酶与小分子药物的结合过程,3 周内完成了传统方法需要 6 个月的筛选工作,成功找到 3 种潜在抑制剂。这种 "虚拟筛选 + 实验室验证" 的模式,使新药研发成本降低 50% 以上。
智能制造:从 "制造" 到 "智造" 的关键一跃
在汽车生产车间,AI 服务器正成为质量控制的核心。某新能源车企的焊装车间部署了 16 台 AI 视觉检测服务器,通过实时分析 500 路高清摄像头的画面,能在 0.3 秒内识别出焊接飞溅、虚焊等缺陷,检测准确率达 99.92%,较人工抽检效率提升 200 倍,每年减少不良品损失超 3000 万元。
预测性维护是另一重要应用。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将振动、温度等数据实时传输至 AI 服务器集群。通过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服务器能提前 14 天预测设备故障,使挖掘机的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 75%,单台设备年维护成本降低 2.3 万元。
智能排产系统更显 AI 服务器的算力优势。海尔沈阳冰箱工厂的 AI 服务器,每天处理 2000 多个订单需求、5000 种零部件库存数据,能在 15 分钟内生成最优生产计划,让订单交付周期从 28 天压缩至 7 天,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提升 3 倍。
互联网服务:支撑亿级用户的智能体验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推荐依赖 AI 服务器的实时计算能力。抖音的推荐算法运行在由数万颗 AI 芯片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上,每台服务器每秒可处理 30 万条用户行为数据,为每个用户生成个性化推荐列表。这种算力支撑让平台人均日使用时长保持在 95 分钟,内容分发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 10 倍。
智能客服领域,AI 服务器让自然对话成为可能。阿里小蜜的 AI 服务器集群,支持同时处理 100 万路在线咨询,通过上下文理解和知识图谱检索,将问题一次性解决率提升至 82%,相当于替代了 3 万名人工客服的工作量,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超 15 亿元。
实时翻译服务更考验 AI 服务器的性能。百度翻译的 AI 服务器,采用混合精度计算技术,将神经网络翻译模型的响应时间控制在 200 毫秒以内,支持 104 种语言互译,在 2024 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为 20 万国际访客提供了无延迟的翻译服务。
教育与内容创作:重塑知识生产与传播
智能备课系统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新东方的 AI 服务器,能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自动生成教案、课件和习题,让一位老师的备课时间从 8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系统还能通过分析 10 万份试卷数据,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知识点,使辅导针对性提升 60%。
AI 内容生成领域,服务器性能直接决定创作质量。新华社的 AI 写作机器人依托高性能服务器,30 秒内可生成一篇财经快讯,在 2024 年两会报道中,共撰写 3000 余篇会议简讯,文字准确率达 99.8%。而在影视后期制作中,AI 服务器能将 4K 视频的剪辑渲染时间从 12 小时压缩至 45 分钟,还能自动生成多语言字幕。
个性化学习平台更离不开 AI 服务器支撑。可汗学院的智能学习系统,在 AI 服务器集群的支持下,为每个学生建立知识图谱,实时调整学习路径。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的学生,数学成绩平均提升 27%,学习效率提高近一倍。
金融服务:平衡效率与安全的智能防线
高频交易领域,AI 服务器的低延迟特性创造价值。华尔街某对冲基金的 AI 交易系统,运行在距离交易所物理距离仅 300 米的 AI 服务器机房,交易指令处理延迟控制在 1 毫秒以内,通过捕捉市场微小波动,年收益率较传统策略提升 15 个百分点。
智能风控系统依靠 AI 服务器的数据分析能力。招商银行的反欺诈 AI 服务器,每天处理 5 亿笔交易数据,通过 3000 个风险特征维度的实时计算,将信用卡盗刷率控制在 0.03‰,为客户挽回潜在损失超 20 亿元。
信贷审批环节,AI 服务器加速决策流程。微众银行的 "微粒贷" 系统,借助 AI 服务器集群,可在 2 秒内完成从征信查询到额度审批的全流程,日均处理贷款申请 500 万笔,坏账率较传统审批方式降低 40%。
智慧城市:让城市运转更高效
交通信号控制领域,AI 服务器实现动态调节。深圳前海的 AI 交通大脑,部署在由 20 台 AI 服务器组成的边缘计算节点,实时分析 500 个路口的车流量数据,每 5 分钟调整一次信号灯配时,使区域通行效率提升 35%,早晚高峰拥堵时长减少 45 分钟。
能源管理方面,AI 服务器优化资源配置。上海浦东的智能电网系统,通过 AI 服务器分析 100 万户居民的用电数据,实现分布式能源的精准调度,峰谷用电差降低 28%,年节约电费支出 1.2 亿元。
安防监控领域,AI 服务器提升响应速度。杭州的城市大脑系统,利用 AI 服务器对 6 万路监控摄像头进行智能分析,能自动识别交通事故、火灾隐患等异常情况,事件发现到处置的平均时间从 1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
从实验室的科学探索到城市街头的智能交通,从医院的精准诊断到工厂的智能制造,AI 服务器正以 "算力底座" 的身份,支撑着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在于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创造全新的产品与服务模式。随着 AI 芯片架构不断创新、算力成本持续下降,AI 服务器将从专业领域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隐形引擎。
月薪三千的人在反复计算如何省下两百块房租,月薪三万的人在疯狂研究如何让自身价值多卖两百倍。这条看不见的“思维断层线”,正在人工智能时代撕裂两种人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二季度AI大模型架构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等职位薪酬中位值超过4.2万元 ,是普通白领收入的四倍以上。
与此同时,南宁有企业为算法工程师开出高达3万元的月薪,人工智能/算法类职位平均薪酬在一季度环比飙升35.54%。
然而薪资鸿沟背后,藏着一个更根本的差距:面对同一波AI浪潮,不同人群的应用思维决定了截然不同的财富轨迹。科大讯飞数据显示,大模型用户中82%为男性 ,主要分布在IT、科研教育及市场媒体领域,而真正通过大模型实现收入跃迁的,是那群看透本质的“价值重构者”。
01 工具思维 vs 杠杆思维 月薪三千群体眼中的大模型,是个提高效率的工具:自动生成周报、优化PPT排版、快速回复邮件。他们关注的是如何用AI替代基础操作 ,节省出半小时刷短视频的时间。
而月薪三万的人,在问完全不同的问题:“我的专业知识能否封装成智能体产品?”“如何用大模型建立可复利的商业模式?”
一位38岁失业者通过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创建情感咨询AI,一个月增收3000元;51岁退休阿姨开发的“情感咨询若涵老师”智能体,上线一个月接到10多次商单。这些智能体24小时工作,突破时间单价天花板 ,实现“1小时=3000元”的跃迁。
“工资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毒品,”即视感在《月薪3千和3万的根本差距》中指出,“盯着固定薪资的人永远在被定价,而掌控价值链条的人随时可以重新定价”。
02 消费型使用 vs 生产型开发 新京报AI研究院调研揭示:96.27%的媒体从业者已在工作中使用大模型,比去年提升22.9个百分点。但使用深度决定价值高度。
普通员工用AI写会议纪要,优秀人才用AI重构生产流程。广西南宁四叶草文化公司的案例极具代表性:他们高薪招聘“AI动画脚本生成工程师”,要求候选人能将创意转化为可批量生产的智能工作流 。
更深层的差距体现在知识转化能力。月薪三万的职场人擅于将经验封装为数字资产:百万粉丝律师张嘉良通过法律智能体获得数万元单笔成交;胸外科专家乔贵宾医生的智能体既能提供诊疗建议,又能直接导流挂号。
这些高价值智能体的核心,是把稀缺专业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数字产品 。
03 成本思维 vs 投资思维 面对AI学习成本,两种思维再度分道扬镳。低收入群体认为“学课程太贵,还是刷短视频免费”,高收入者愿意“花3万买大佬认知圈,半年赚回30万”。
2025年薪酬报告印证了认知投资的回报:北京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增速持续领跑,月薪中位值达13025元。他们每年将10%以上收入投入行业前沿报告 、高手咨询和跨界破圈活动。
更聪明的投资者在布局“人力杠杆+资本杠杆+数字杠杆”的组合拳。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吸引80万开发者入驻,超30%获奖者通过智能体赚钱。这些先行者用自然语言开发智能体,借百度搜索日均千万级流量分发,实现“一端开发,多端盈利”。
04 跨过断层线,普通人的AI逆袭实战指南 突破薪资天花板的行动路径已然清晰:
绘制行业价值地图 :分析所在领域谁在赚钱、如何分润,抢占离钱最近的位置(销售端>技术端>生产端)
启动“乙方思维”转型 :检验自身技能能否直接市场化,如设计师将作品封装为可商用模板包(年入50万+案例)
开发自动增值资产 :通过文心智能体等平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24小时盈利的智能体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丘小连的选择值得参考:她瞄准数据训练师岗位,精准投入AI技能学习,成功获得符合预期的起薪。更激进的行动者已在执行“断层跨越计划”:每天屏蔽娱乐1小时研究变现模型,每周破除一个旧认知,每月抢占行业红利。
这两年 AI 应用从云端往边缘端走得越来越快,2025 年推理服务器市场有几个明显的变化值得关注。国产芯片势头很猛,华为昇腾 910B 的市场份额已经冲到 38%,第一次超过英伟达 A100 系列,像政务、金融这些对国产化要求高的领域,国产服务器已经成了主流。中国移动今年采购的 7000 多台推理设备里,七成都是昇腾相关的方案。
散热也成了大问题 —— 英伟达新出的 GB300 服务器单机功率超过 132 千瓦,传统风冷根本扛不住,现在全液冷方案的普及率估计能到 30%。宝德、华光新材这些厂商做的浸没式液冷,能把 PUE 压到 1.05 以下,比风冷省三成电。
还有边缘场景的需求突然起来了。智慧城市里的摄像头分析、工厂里的实时质检,都需要边缘推理服务器。天波 V3 这种设备,能实时处理 32 路 1080P 视频流,某新能源车企用它做零件质检,效率直接提了四成。
2025 年 TOP10 品牌深度解析
浪潮元脑 R1 的 NF5688G7 是今年的热门款,装了 8 块英伟达 H200 GPU,光显存就有 1128GB。实测跑 DeepSeek R1 671B 大模型完全没问题,速度比老款 A100 快近一倍。它的模块化设计很灵活,支持 PCIe4.0 扩展,医院做影像分析、企业搞实时数据处理都能用。
Atlas 800 这两年在国产市场口碑不错,用的昇腾 910B 芯片,能效比确实比 A100 高,大概能省三成电。有金融客户反馈,用它做反欺诈分析,交易风险识别速度快了不少。液冷版本的能耗控制得更好,PUE 能压到 1.1 以下,对电费敏感的大型数据中心很友好。
神龙 AI 加速引擎的优势在弹性和响应速度,推理延迟比传统方案低四成,处理图像生成、语音识别这些多模态任务很顺手。最实用的是按小时计费,1.5 元起就能用,中小企业试错成本很低。
PowerEdge XE9680 还是延续了戴尔在企业级市场的优势,双路第五代至强处理器加液冷散热,跑基因测序、高频交易这种重计算任务很稳。自带的 iDRAC 管理工具能省不少运维功夫,适合团队里技术人员不多的企业。
ThinkEdge SE100 体积只有传统服务器的三分之一,在智慧物流分拣场景里表现亮眼 —— 之前客户用传统设备时错误率 0.8%,换了这个之后降到 0.1%。支持 5G 和 AI 融合,零售门店、安防监控这些空间小的地方用着方便。
GB300 NVL72 整柜方案性能确实强,一个机柜塞 72 颗 Blackwell Ultra GPU,超算中心和跑千亿参数模型的场景离不了。但价格实在太高,单柜 280 万美元,中小客户得好好算算投入产出比,别盲目追高端。
TI-ONE 平台是针对社交场景优化的,每天处理千万级用户互动完全不卡。Serverless 架构能省不少资源,有客户说用了之后服务器利用率提高了一半,不用再为峰值流量提前囤硬件。
昆仑芯 4.0 服务器是给自动驾驶量身定做的,端到端延迟能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多传感器融合推理很顺畅。有家车企路测时用它,障碍物识别准确率提到了 99.9%,比之前用的方案稳很多。
WuhanLight 系列用的寒武纪思元 370 芯片,推训一体的设计能减少对进口训练集群的依赖。在油气管道巡检里,以前人工找毫米级缺陷效率低,用它之后检测速度快了六成。
NF5488A5 拿过 18 项 MLPerf 世界纪录,ResNet50 推理速度能到 32 万张 / 秒,价格还比戴尔同类产品低 15%。预算有限但又需要高性能的企业,选这个不容易踩坑。
选购五大核心避坑技巧
买推理服务器时,不少人容易被参数迷惑,其实实际使用中这些问题更值得注意。
先说说能效比 —— 别光看厂商宣传的 “能效比 1.3”,有客户买了某品牌服务器,标称 PUE1.3,实际高负载时跑到 1.6,一年电费多花了几十万。尽量选通过 TÜV 认证的液冷方案,比如宝德的浸没式液冷,实测 PUE 能到 1.05,某物流企业换了之后三年省了 450 万电费。
扩展性也别盲目追求 “一步到位”。有企业一开始就买 8 卡机,结果业务没起来,资源闲了大半。华为 Atlas 800 这种支持 PCIe4.0 扩展的更灵活,先装 4 卡用着,后面业务增长了再升级到 16 卡。最好让厂商出个 “算力弹性测试报告”,看看三年业务翻两倍时性能会不会掉得厉害。
软件生态容易被忽略 —— 之前有客户买了某品牌服务器,结果不兼容 PyTorch 2.1,模型迁移花了额外 30% 的成本。选的时候先问清楚,能不能顺畅跑 TensorFlow、PyTorch 这些主流框架,国产的 MindSpore 也要能兼容,最好让厂商出示实际测试报告。
服务保障要盯紧细节。金融、政务这些领域对安全要求高,得要等保三级认证。液冷设备尤其要问清楚售后 —— 比如漏液怎么处理,某厂商承诺 “7×24 小时现场响应”,但实际出问题时拖了三天,最后还是客户自己解决的。签合同时最好明确 SLA 条款,比如漏液赔偿标准。
边缘场景别用云端方案凑数。有家工厂图省事,把云端服务器放车间用,结果网络延迟太高,质检漏检率到 5%。换成天波 V3 这种边缘设备后,延迟降到 5 毫秒以内,准确率提到 99.5%。选边缘服务器时注意两点:能处理 8 路 4K 视频,温度适应范围广(-20℃到 60℃都能跑),防尘防水也要达标。
垂直场景选型策略
不同场景对服务器的要求差别很大,盲目通用款容易踩坑。
智能制造场景重点看稳定性,车间里机器振动大,之前有客户的服务器因为抗震不好,经常掉数据。华颉 HS-3000 这种专门做过振动测试的更合适,处理 8 路 4K 视频很流畅,质检效率能提不少。
智慧医疗得注意合规,浪潮 NF8480G7 通过了 FDA 认证,医疗影像专用算法优化得不错。数据加密要符合 HIPAA 标准,毕竟涉及患者隐私,这方面不能省。
自动驾驶对延迟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百度昆仑芯 4.0 有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系统失效概率能控制在 10^-9/h 以内,跑 L4 级自动驾驶心里更有底。
金融风控得兼顾速度和安全,华为 Atlas 800 支持国密算法,每秒能处理 10 万笔交易,反欺诈响应速度比之前快四成,适合高频交易场景。
最后给个采购流程参考,按这几步走能少走弯路。
先做场景建模,用 Simulink 模拟下业务负载 —— 比如每天高峰时段需要多少算力,低谷时多少,这样能避免买太好或不够用。然后算总拥有成本(TCO),硬件只占四成,电费、运维、后续升级都要算进去,某企业只看硬件价格买了便宜货,结果三年电费比机器还贵。
一定要做 PoC 测试,让厂商提供 14 天免费试用,重点测大模型加载速度 —— 比如 DeepSeek R1 671B 这种大模型,加载时间最好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供应链也要问清楚,现在昇腾芯片产能只够三成需求,交期可能拖很久,得确认厂商有足够库存。
服务协议要细化,比如液冷设备的备件库在哪里,出问题多久能换;运维团队有没有本地化支持,别出了问题只能远程指导。最后留个升级余地,选支持 PCIe 6.0、CXL 3.0 的设备,至少能保证三年内不落伍。
今年选推理服务器,关键是在性能、成本和国产化之间找平衡。国产头部品牌比如华为、浪潮已经很成熟,液冷技术和边缘适配能力要重点看。最好每季度跟踪下厂商的技术更新,毕竟 AI 硬件迭代太快,选对了能让 AI 落地成本降一半,选错了可能变成负担。
做网站运营这些年,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没多少访客,服务器带宽却总告急,页面加载时进度条慢悠悠爬,用户没等加载完就关了页面。其实不用急着加钱升级带宽,我试过不少方法,这 4 个优化方案亲测有效,花点功夫就能让加载速度提上去,成本还低。
一、先搞定图片和视频
做过统计就知道,网站里的图片和视频能占掉 70% 以上的带宽。想省带宽,先从这俩下手。
图片处理有三个小技巧。一是压缩,我常用 TinyPNG,把婚纱照那种大图压完,清晰度几乎没变化,文件能小一半。二是选对格式,别啥图都用 PNG,拍的风景照用 JPEG 就够,只有图标需要透明背景时再用 PNG。三是开懒加载,用户没划到的地方图片先不加载,首页打开速度能快不少。
视频优化更关键。之前有客户放了个 10 分钟的产品介绍视频,没优化时访客一打开,带宽瞬间跑满。后来改成分段加载,用户看哪段就加载哪段,带宽消耗直接降了三分之二。另外转码也重要,同样是 1080P 视频,用 H.265 编码比老的 H.264 省一半带宽,手机用户就给 720P 版本,没必要浪费带宽传 4K 的。
二、用好缓存
缓存就像家里的储物柜,常用的东西放在顺手的地方,不用每次都去仓库拿。做好缓存,重复访问的用户根本不用占用服务器带宽。
浏览器缓存要设好规矩。静态的 CSS、JS 文件和背景图,设置成缓存 30 天,用户第二次访问时,直接从本地电脑调文件,服务器连请求都收不到。不过要注意,改了文件后得换个文件名,不然用户看到的还是旧版本。
服务器端也得有缓存。之前帮电商网站做优化,发现他们的商品列表页,每秒有几十次数据库查询。后来用 Redis 把查询结果存起来,5 分钟更新一次,数据库压力小了,带宽也省了近 40%。那些用户常点的页面,缓存住准没错。
三、试试 CDN 加速
有些网站访客分布广,新疆的用户访问北京的服务器,数据跑大半个中国,能不慢吗?CDN 就是在各地设 “分仓库”,用户就近取数据。
选 CDN 不用贪大,中小服务商的基础套餐就够用。我给本地论坛做优化时,用的是有全国节点的服务商,把头像、表情包这些静态文件放上去,南方用户打开页面的速度从 3 秒降到 1 秒内。记得把动态内容和静态内容分开,用户评论这种实时更新的还放自己服务器,图片视频全丢给 CDN,效率更高。
四、精简代码
别小看代码文件,一堆冗余代码堆起来,比图片还占带宽。之前见过一个网站,光 CSS 文件就有 20 多个,每个都带一堆注释,加载时像在传天书。
精简代码有三个步骤。先删垃圾,把注释、空行和没用的函数清掉,我用 VS Code 的插件一键清理,文件能小 20%。再压缩,JS 用 UglifyJS 压完,变量名变成 a、b、c,虽然看着乱,但浏览器能正常识别。最后合并,把零散的 CSS 文件拼成一个,JS 也同理,原来要发 10 次请求,现在 1 次就够,带宽自然省下来了。
这四个方法用下来,不用花一分钱升级带宽,网站加载速度能提 3 倍以上。其实带宽不够用,很多时候不是真的缺,而是资源没用到点子上。先从这几点优化,等真到了用户量翻倍的时候,再考虑升级也不迟。
根据 2025 年第十批算法备案公示数据,中国算法备案通过率已从首批的 82% 降至 67%。这一变化折射出监管层对算法安全治理的深化 —— 从 "形式合规" 转向 "实质风险防控"。审核周期从 1 个月延长至近 3 个月,材料驳回率攀升至 45%,标志着算法治理进入 "深水区"。
深度合成、生成式 AI、金融科技三大领域成为审核焦点。以深度合成为例,2025 年 7 月备案清单中,数字人生成、图像视频处理类算法占比达 42%,这类技术因易被用于虚假信息传播,需提交包括生物特征数据授权书、内容溯源机制等 23 项材料。生成式 AI 则面临 "双备案" 要求:既要完成算法备案,还需通过大模型专项安全评估,训练数据中不良信息占比需低于 5%。金融科技领域的智能投顾算法,需同步提交风险收益动态平衡模型、用户隐私加密方案等 17 项风控材料。
1. 深度合成:从技术应用到伦理审查 深度合成算法审核已形成 "技术 + 伦理" 双轨制。技术层面,要求算法具备内容标识能力,如某数字人训练系统需提供隐式水印嵌入方案,确保生成内容可追溯。伦理审查方面,涉及公众人物形象克隆的算法,需提交被授权人书面同意及舆情影响评估报告。典型案例显示,某社交平台因未对 AI 换脸算法进行伦理审查,导致虚假政务视频传播,被要求整改并暂停新增用户功能 30 天。
2. 生成式 AI:全链条数据治理 生成式 AI 审核呈现 "训练 - 推理 - 输出" 全生命周期监管特征。训练数据方面,需提供语料来源合法性证明,包括开源协议合规性、第三方数据采购合同等。某教育类 APP 因使用未授权的教材内容训练模型,被要求重新提交版权授权文件并接受第三方审计。推理阶段,模型需通过至少 3000 条敏感问题测试,对暴力、色情等有害内容的拒答率需≥95%。输出控制方面,金融领域生成式 AI 需建立实时拦截机制,如某智能客服系统因未对 "诱导投资" 类话术进行有效过滤,被责令下架整改。
3. 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与用户权益并重 金融科技算法审核形成 "技术 + 业务" 双重标准。技术层面,智能投顾模型需通过压力测试,确保在市场极端波动时回撤控制优于人工策略 20% 以上。业务合规方面,涉及信贷风控的算法,需提交用户数据授权书及风险等级划分依据,某平台因未对高风险用户进行二次验证,导致多头借贷风险,被暂停相关业务 6 个月。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领域算法备案通过率仅为 58%,显著低于整体水平,反映出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高度警惕。
材料准备:构建三维证据链
技术维度 :采用 BPMN2.0 标准绘制算法流程图,标注人工干预节点及应急熔断机制。某工业算法因未说明设备故障时的人工接管流程,被要求补充说明。数据维度 :建立区块链存证系统,对训练数据采集、标注、使用全流程上链,确保可追溯。某医疗影像算法因数据标注过程不可验证,被要求重新提交标注人员资质证明及抽检记录。合规维度 :针对外资背景企业,需提前申请 VIE 架构合规证明,某跨境电商平台因未完成此项,导致备案延迟 2 个月。动态合规:建立双周巡检机制
算法迭代管理 :重大架构变更(如从规则引擎升级为大模型)需重新备案,小版本更新需在季度报告中说明。某短视频平台因调整推荐算法的用户停留时长权重,导致未成年人使用时长增加 30%,被要求重新提交风险评估报告。舆情监测 :接入监管沙盒的实时监测接口,对算法输出内容进行 7×24 小时扫描。某政务服务算法因生成错误政策解读,通过实时拦截系统在 15 分钟内触发熔断,避免了舆情扩散。资源整合:第三方服务价值凸显
预审核服务 :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材料预检,可使通过率提升至 92%,较企业自主申报高出 40 个百分点。某金融科技公司通过第三方机构优化自评估报告,将整改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18 天。
合规工具链 :集成腾讯云 "算法合规助手" 等平台,实现备案材料自动生成、风险指标实时监控。某教育企业通过该工具,将材料准备时间从 2 个月压缩至 15 个工作日。
今年人工智能硬件圈最大的悬念即将揭晓 ——NVIDIA 旗下基于 Blackwell Ultra 架构的 GB300 AI 服务器,确定 9 月正式启动全球发货。这款被业内称为 "推理神器" 的新设备,不仅在算力和能效上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更可能重塑整个 AI 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一、从 "够用" 到 "过剩" 的算力革命
GB300 最让人惊叹的,是它解决了 AI 推理长期存在的 "内存瓶颈" 问题。288GB HBM3e 显存搭配 15P FLOPS FP4 算力,让它成为全球首个能流畅运行百万 token 级推理任务的平台。
实际测试中,运行 DeepSeek-R1 671B 这种超大型模型时,GB300 生成响应只要 10 秒,而上一代 H100 需要 1 分半钟。如果把 72 颗 GB300 GPU 和 36 颗 Grace CPU 组合成超级集群,每秒能处理 128 万亿 token,是上一代系统的 11 倍。
背后支撑这种飞跃的技术创新很实在:
稀疏计算技术把算力利用率从 30% 提到 89%,直接帮企业省钱 全液冷设计搞定 1400W 的高功耗,能效比提升 40%
新升级的网卡把带宽提到 1.6T,大规模集群通信更顺畅 二、从硬件到应用的连锁反应
GB300 的到来,不只是一款新硬件那么简单。TrendForce 的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可能冲到 2980 亿美元,而这款新设备大概率会贡献超过六成的增长。
现在戴尔、惠普这些大厂已经拿出了基于 GB300 的产品。戴尔的 PowerEdge XE9712 服务器,靠液冷技术把推理输出提升了 50 倍,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这波热潮还带火了上下游产业:
高端电子布和 HVLP5 高频铜箔供不应求,缺口超过 25%
液冷设备厂商英维克、高澜股份的订单都排到 2026 年了 三、行业变局
GB300 的超强算力,正在让多个行业的效率天花板被打破:
智能汽车领域,理想汽车用它搭建的新系统,把自动驾驶的环境建模延迟降到了 500 纳秒,反应速度提升一个量级;
工业设计方面,西门子用它做风电叶片设计,以前要 6 个月的迭代周期,现在 2 周就能完成;
生物医药领域更明显,辉瑞用它做新药筛选,效率提了 20 倍,成本却降了七成。
连开发者生态都跟着升级 —— 新推出的推理服务库,能让主流模型的处理速度提升 30 倍,现在微软、谷歌这些大厂都已经接入了。
四、算力竞赛进入新阶段
黄仁勋在今年 GTC 大会上透露,2026 年还会有更强的 Rubin 架构,性能是 GB300 的 3.3 倍;到 2027 年,新一代产品性能甚至会达到现在的 14 倍。这种迭代速度,正在让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变得越来越近。
IDC 分析师 John Dinsdale 说得很直接:"GB300 标志着 AI 算力进入 ' 推理优先 ' 时代,企业该重新规划算力投入了。"OpenAI 的 Ilya 也认为,这款设备让复杂推理的成本第一次出现大幅下降。
今年 9 月,首批 GB300 服务器就会送到 CoreWeave 这些头部客户手上。不管是生成式 AI 的内容创作,还是物理世界的智能改造,这场由 NVIDIA 掀起的算力革命,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爆发点。
在服务器运维的世界里,效率是每个运维人员的核心追求。长久以来,Linux 凭借其开源特性和丰富的命令行工具,被不少人视为高效运维的首选。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Windows 服务器隐藏着 5 个鲜为人知的功能,在特定运维场景下,其效率远超 Linux。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一、Windows Admin Center:直观高效的集中管理利器
Windows Admin Center 是一款强大的本地管理工具,无需在服务器上安装代理即可实现对服务器的管理。
它提供了极为直观的图形化界面,运维人员能轻松查看服务器的各项关键状态,像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磁盘空间以及网络流量等。
在 Linux 系统中,要获取这些信息往往需要输入一系列复杂的命令,还得对命令的输出结果进行解读,对于新手来说门槛较高。
而通过 Windows Admin Center,只需简单点击几下鼠标,就能清晰掌握服务器的运行状况。
此外,它还支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修改、服务管理等操作,整个过程可视化,大大降低了操作失误的概率,显著提升了运维效率。
二、Storage Spaces Direct:灵活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
Storage Spaces Direct 允许将多台服务器的本地存储聚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存储池。
它支持自动故障转移,当某块硬盘或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将数据切换到其他正常的存储设备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连续性。
在 Linux 中搭建类似的存储集群,需要借助多个开源工具,并且配置过程十分繁琐,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而 Storage Spaces Direct 通过简单的图形化配置就能完成部署,还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扩展存储容量,极大地简化了存储管理工作,提高了存储系统的运维效率。
三、Hyper-V 快速迁移:便捷的虚拟机迁移工具
Hyper-V 是 Windows 服务器自带的虚拟化平台,其快速迁移功能能够在不中断虚拟机运行的情况下,将虚拟机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物理服务器。
迁移过程中,虚拟机的停机时间极短,几乎不会对业务造成影响。
Linux 的虚拟化平台如 KVM,虽然也支持虚拟机迁移,但配置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网络和存储配置,而且迁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Hyper-V 快速迁移不仅操作简单,还能保证迁移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对于需要经常进行虚拟机迁移的运维场景来说,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四、Event Tracing for Windows(ETW):精准的性能分析工具
ETW 是 Windows 系统内置的事件跟踪机制,能够对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跟踪和记录。
运维人员可以利用 ETW 快速定位系统性能问题,比如应用程序响应缓慢、CPU 占用过高等。
在 Linux 中,虽然有一些性能分析工具,但大多需要额外安装,并且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数据格式各不相同,整合分析起来比较困难。
ETW 与 Windows 系统深度集成,能够提供统一、详细的性能数据,通过相关的分析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找到问题根源,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五、Windows PowerShell Desired State Configuration(DSC):可靠的配置管理工具
DSC 允许运维人员通过编写脚本定义服务器的期望状态,然后系统会自动将服务器配置为该状态,并持续监控和维护。
如果服务器的配置发生偏离,DSC 会自动进行修复,确保服务器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Linux 的配置管理工具如 Ansible,虽然功能强大,但需要学习特定的语法和使用规则。
DSC 基于 Windows PowerShell,对于熟悉 PowerShell 的运维人员来说上手更容易。它能够实现配置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手动配置的工作量和错误率,提高了服务器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8 月 1 日起,备案审核周期将延长至 3 个月,这对企业产品上线计划无疑是一场 “大考”。无论是互联网行业的 APP 上架,还是制造业的新产品准入,备案环节的延迟都可能导致市场窗口流失、资源浪费甚至法律风险。如何在政策调整中化被动为主动?结合多地实践经验和企业实操案例,以下策略值得重点关注:
备案审核的本质是一场 “合规通关”,而风险往往隐藏在细节中。企业需根据行业特性梳理风险点:例如医疗器械行业需重点关注临床试验数据的完整性,互联网行业需确保用户隐私条款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建议建立 “材料初审 - 合规复核 - 专家终审” 三级机制:
初审 :由业务部门对照备案清单逐项核对材料,重点检查格式规范性(如 PDF 文件分辨率、电子签章清晰度);复核 :法务或合规部门从法律角度审查内容,例如确认授权书是否涵盖全部业务场景;终审 :邀请行业专家模拟审核流程,预判可能被质疑的技术参数或商业模式。成都市某科技企业在备案前邀请三位前监管机构人员进行 “压力测试”,提前发现算法合规性漏洞,避免了因材料补正导致的 2 个月延误。
传统备案流程中,材料邮寄、人工审核、跨部门协作往往耗时占比超过 40%。江西省推行的 “即来即备” 模式和成都市 “一网通办” 经验揭示了数字化的力量:
全流程线上化 :采用电子合同、电子证照系统(如 “天府蓉易办”),直接调用工商、税务等部门共享数据,减少重复提交。某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将材料提交时间从 7 天压缩至 8 小时。智能预审系统 :引入 AI 工具自动校验材料逻辑,例如检测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自动标记异常项。进度可视化 :通过项目管理看板实时跟踪备案状态,设置关键节点提醒(如材料提交后第 15 天未反馈即触发预警)。
网签备案管理系统的实践显示,数字化工具可将备案周期缩短 50% 以上,且错误率从 18% 降至 3% 以下。
备案审核绝非 “提交材料后坐等结果”。国务院备案审查条例明确,审查过程中可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听取企业意见。企业需主动搭建沟通桥梁:
预审沟通 :在材料提交前与审核部门进行非正式沟通,例如通过 “12345” 热线或政务服务平台提交 “预咨询”,确认材料清单的最新要求。过程跟进 :建立专人对接机制,每周向审核部门汇报进度,同步企业为缩短审核周期所做的努力(如已完成内部测试、启动市场预热)。问题响应 :针对审核反馈,需在 24 小时内组织跨部门会议,确保 5 个工作日内完成补正材料提交。
某新能源企业在备案期间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技术迭代报告,展示产品安全性提升的实证数据,最终审核时间较预期缩短 15 天,为产品抢占市场赢得关键窗口。
备案审核期间,企业可同步推进其他准备工作,形成 “备案 - 研发 - 市场” 三线作战:
技术验证前置 :在备案材料提交后,同步开展产品中试或用户测试,确保备案通过即可立即量产。例如某智能硬件企业在备案期间完成 500 名种子用户的内测,收集 2000 余条优化建议。市场预热分层 :将原计划的 “上线即爆发” 改为 “蓄水 - 引流 - 转化” 三阶段策略。备案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产品概念视频、开展预约活动,备案通过后直接启动 “限量首发”。应急预案储备 :针对可能的极端情况(如审核超期),制定 “备案 - 合规双路径” 方案。例如,优先推出基础功能版本满足核心需求,复杂功能通过后续 OTA 升级实现。
国际经验显示,采用 MVP(最小可行产品)策略的企业,在政策变动时的上线成功率比传统模式高 42%。
不少人觉得服务器耗电是 “硬成本”—— 开机运行时功率摆在那,总不能为了省电降性能。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隐性耗电点:待机状态。
我们团队最近给合作的几家中小企业做服务器优化时发现,有些服务器就算没跑核心业务,待机时的功耗能到运行时的 60% 以上。后来试了几个简单设置,单台服务器每月电费直接降了 20%,而且完全不影响正常使用。
第一个关键:别让电源 “一直紧绷”
服务器默认的电源模式大多是 “高性能”,哪怕待机时,电源也会保持高输出状态。其实可以进 BIOS 调一下:找到 “Power Management” 选项,把电源模式改成 “Balanced(平衡)”。
我们测过,一台双路服务器改完之后,待机时的电源输出从 320W 降到了 240W 左右 —— 就这么一个设置,每天能省将近 2 度电。
第二个细节:让硬盘别 “空转待命”
很多服务器接了 4 块以上硬盘,就算没读写任务,硬盘也会一直保持 “激活” 状态,电机持续转动。其实非核心数据盘完全可以设休眠。
在系统里(Windows 或 Linux 都能操作)找到磁盘管理,给非实时读写的硬盘设个 “闲置休眠时间”—— 比如设 15 分钟,只要 15 分钟没被访问,硬盘就会自动停转。
单块企业级硬盘休眠时功耗能从 8W 降到 1.5W,4 块盘的话,每天又能省 1 度多电。注意避开系统盘和数据库盘就行,核心盘别设休眠。
第三个技巧:关掉 “没必要的监听”
服务器待机时,网卡、RAID 卡这些配件其实一直在 “干活”—— 比如网卡会持续监听网络唤醒信号,RAID 卡会频繁自检。
可以在系统里做两个小操作:网卡设置里关掉 “WOL(网络唤醒)” 功能(非远程管理的服务器基本用不上);RAID 卡管理工具里把 “后台自检频率” 从默认的 1 小时一次改成 4 小时一次。
这两步做完,我们测的服务器待机时的配件功耗又降了 30W 左右。别小看这 30W,一个月就是 20 多度电。
第四个关键:别让 “后台程序偷跑电”
有些服务器待机时,后台还挂着日志同步、备份进程、监控插件这些程序,就算没任务,它们也会占用 CPU 资源。
每天花 5 分钟检查一下进程:用任务管理器(Windows)或 top 命令(Linux)看看,哪些程序是 “非必要常驻” 的。比如有些日志同步工具,没必要实时传,改成每天凌晨 3 点定时运行就行;非工作时间的监控告警,也可以暂时关闭采集进程。
我们给一家电商公司优化时,关掉了 3 个后台冗余进程,服务器待机时的 CPU 占用从 15% 降到了 5%,对应的功耗又降了 20W。
最后想说的是,这些设置之所以有效,核心不是 “牺牲性能换省电”,而是把 “无效耗电” 砍掉 —— 该发力的时候全力跑,没事的时候别让配件 “空耗电”。
这几个操作都不用改硬件,花 10 分钟调完就能见效。我们合作的一家公司,3 台服务器改完之后,一个月电费从 1200 多降到了 950 左右,确实摸到了 20% 的降幅。
服务器省电从来不是 “抠门”,而是避免 “没必要的浪费”—— 毕竟省下的电费,买几包设备除尘布、换个新网线,不香吗?
边缘服务器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至数据源附近,解决了传统云计算架构中延迟高、带宽成本大的痛点。在物联网领域,它能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如工业设备振动频率、环境温湿度),实现毫秒级响应;在直播场景中,通过分布式边缘节点构建类 CDN 网络,可将推流延迟降低至 500ms 以内,显著提升观看体验。
入门级方案(预算 < 5000 元) 采用树莓派 4B(8GB 版本)+ 工业级 PoE 交换机组合。树莓派搭载四核 Cortex-A72 处理器,支持 Docker 容器化部署,实测可稳定运行 30 路 1080P 视频流的转码任务。通过 PoE 供电简化布线,适合小型直播工作室或智能家居场景。
企业级方案(预算 2-5 万元) 推荐华为昇腾 Atlas 300I Pro 边缘计算盒子,集成 16 通道 8bit 整型算力(22TOPS),支持 TensorRT 加速框架,可同时处理 200 个物联网设备的 AI 推理任务。搭配腾讯云边缘计算机器实现混合部署,网络延迟可控制在 10ms 以内。
1. 设备接入与数据处理 采用 KubeEdge 框架构建边云协同架构:
边缘节点部署 Modbus 协议 Mapper,实现 PLC、传感器等工业设备的统一接入 通过 Sedna 子项目实现联邦学习,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训练设备故障预测模型,某汽车工厂应用后良品率提升 5.3%
2. 实时控制与预警 在边缘侧部署 TensorRT 优化的 YOLOv7 模型,对生产线进行视觉检测。当检测到部件缺陷时,通过 OPC UA 协议直接控制机械臂进行分拣,响应时间 < 80ms。国家电网案例显示,该方案可减少 70% 的人工巡检工作量。
1. 分布式架构设计 采用 "核心节点 + 边缘节点" 分层架构:
核心节点部署在 BGP 机房,负责流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和全局调度 边缘节点按运营商分区域部署,通过 Nginx 实现 HLS 切片缓存,实测回源带宽节省 40%
2. 具体配置步骤
源站配置 :使用 SRS 服务器生成 HLS 切片,配置文件如下:
listen 1935;
http_server {
enabled on;
listen 8080;
vhost __defaultVhost__ {
hls {
enabled on;
hls_path ./objs/nginx/html;
hls_fragment 10;
}
}
}
边缘节点配置 :部署 Nginx 作为缓存代理,关键参数:
proxy_cache_path /tmp/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srs_cache:8m max_size=1000m;
location ~ \.(m3u8|ts)$ {
proxy_pass http://core-server;
proxy_cache srs_cache;
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s;
}
推流测试 :使用 FFmpeg 命令推流至源站:
ffmpeg -re -i input.flv -c copy -f flv rtmp://edge-node/live/stream
网络成本控制 采用边缘互拉策略,相邻边缘节点间直接拉流,减少对核心节点的带宽依赖。某省级直播平台应用后,月均带宽费用降低 28%。
容灾机制 配置双边缘节点热备,通过 Keepalived 实现 VIP 漂移。当主节点宕机时,备节点在 300ms 内接管服务,确保直播不中断。
性能监控 使用 Prometheus+Grafana 搭建监控体系,重点关注:
边缘节点 CPU 负载(建议 < 70%) 缓存命中率(目标 > 85%)
智能制造场景 三一重工在挖掘机生产线部署边缘服务器,实时分析 2000 + 传感器数据,通过预测性维护算法将设备停机时间减少 42%,每年节省维护成本超 500 万元。
电商直播场景 某 MCN 机构采用树莓派边缘集群方案,在 618 大促期间支撑 10 万并发观看,卡顿率从传统方案的 3.2% 降至 0.8%,带货转化率提升 15%。
硬件选型误区 避免盲目追求高算力,树莓派 4B 在处理轻量级转码任务时性价比远超 Jetson Nano,实测相同负载下功耗降低 60%。
网络配置要点 边缘节点间建议使用 BGP 多线接入,某教育直播平台因单运营商链路中断导致 15 分钟服务中断,损失超 20 万元。
数据安全 采用国密 SM4 算法对传输数据加密,在工业场景中需部署防火墙实现 "设备 - 边缘 - 云" 三层访问控制,某化工企业因数据泄露造成的直接损失达 300 万元。
在 7 月 26 日至 28 日举办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国产芯片领军企业兆芯带来了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 ——KH-50000。作为本届大会 “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主题下的重要技术成果,这款处理器以单路 96 核心的突破性设计,再次刷新了国产服务器芯片的性能高度,标志着中国在高端算力领域的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
KH-50000 采用先进的 Chiplet 互连架构,通过自主研发的高带宽低延时互连技术,将多个计算单元集成于单一芯片,实现了单路 96 核心的超高密度设计。这种架构不仅提升了芯片集成度,更通过分布式计算优化了多核协同效率,使处理器在多任务处理、高并发计算等场景中表现卓越。其 384MB 三级缓存设计,配合 2.2~3.0GHz 的动态主频调节,可满足金融交易、气象模拟等对数据吞吐和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应用需求。
在接口技术上,KH-50000 支持 12 通道 DDR5(ECC)内存和 128 通道 PCIe 5.0,数据传输带宽相比前代提升 40%,同时兼容 CXL(Compute Express Link)协议,为异构计算和 AI 加速卡的无缝接入提供了硬件基础。这种前瞻性的设计使其能够适应未来 5-10 年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的扩展需求。
作为国产 x86 架构的代表企业,兆芯始终注重生态体系的构建。KH-50000 已与麒麟软件的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完成深度适配,双方联合开发的金融云平台、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等已在多个行业落地。例如在金融领域,基于 KH-50000 的服务器集群支持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7×24 小时稳定运行,交易处理峰值达每秒 12 万笔,完全满足国有大型银行的生产级需求。
截至 2025 年,兆芯已累计完成超过 20 万个软硬件适配项目,覆盖 GPU、DPU、数据库、中间件等全产业链环节。这种 “芯片 + 操作系统 + 行业应用” 的全栈优化模式,正在打破国外厂商的生态垄断,为关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底座。
当前,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仍由 Intel 和 AMD 主导,但随着信创产业的推进,国产替代需求日益迫切。兆芯 KH-50000 的推出,为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国产化选择。其双路、四路扩展能力,可构建从边缘节点到超算中心的全场景算力网络,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进口替代。
与此同时,兆芯正通过科创板 IPO 募资推进先进工艺研发,计划将 KH-50000 的制程工艺从 16nm 提升至 7nm 以下。这种技术迭代策略,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更为参与全球竞争奠定了基础。据行业分析机构预测,到 2027 年,国产服务器芯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有望突破 30%,而兆芯凭借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将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在 WAIC 2025 的展区中,KH-50000 与昇腾 384 超节点、海光 DCU 等国产算力产品共同构成了 “中国智造” 的技术矩阵。与国际竞品相比,KH-50000 在核心数量、扩展性等指标上已具备直接竞争力,而其在信创生态中的成熟度更具差异化优势。例如在医疗影像分析场景中,基于 KH-50000 的服务器集群可将 CT 图像重建时间从 45 分钟缩短至 8 分钟,同时支持国密算法硬件加速,满足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要求。
这种从参数对标到场景化创新的转变,反映了国产算力产业的成熟。正如兆芯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所言:“我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性能数字,而是让每一个核心都能在实际应用中创造价值。”
在现代办公场景中,网络就像团队运转的 “血管”,连接着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员工,更支撑着日常沟通、数据传输和业务开展。但组网这件事,从来不是 “一套方案用到底”——100 人的初创团队和 1000 人的集团企业,对网络的需求天差地别。
前者可能更在意成本和灵活性,后者则必须把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放在首位。今天我们就从实际应用出发,聊聊 100 人、500 人、1000 人团队在网络架构设计上的核心差异,看看不同规模的团队该如何搭建适合自己的 “网络骨架”。
100 人团队:简单高效,兼顾成本与基础需求
100 人左右的团队通常处于发展初期,办公场地可能集中在一两层办公楼,部门划分简单,网络需求以 “能用、够用” 为核心。这类团队的组网不需要复杂架构,重点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满足日常办公设备联网、文件传输和基础协作需求。
在设备选择上,核心交换机选一台千兆二层交换机就够用了,它能连接十几台接入交换机,覆盖所有办公工位。接入交换机不用追求太高配置,百兆到千兆的普通机型就行,每个交换机带 20-30 个终端完全没问题。
路由器选企业级千兆路由器,既能稳定接入宽带,又能简单划分内网网段,比如把办公区和访客区的网络分开,避免访客设备占用办公带宽。无线覆盖方面,按每 30-50 人放一个企业级无线 AP 的密度部署,支持 802.11ac 协议就能满足日常微信沟通、网页浏览和文档传输,没必要一开始就上 Wi-Fi 6 设备。
架构设计上,星形拓扑是最实用的选择 —— 核心交换机连接路由器和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直接连到员工电脑、打印机等终端,布线简单,出了问题也容易排查。管理上基本不用专门的网络管理系统,IT 人员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 web 界面就能完成配置,遇到网络卡顿,检查下带宽占用或设备连接情况,大多能快速解决。
500 人团队:分层架构,强化稳定性与管控力
当团队规模达到 500 人,办公场地可能分散在同一栋楼的多个楼层,部门增多,像研发、财务、市场等部门各有不同的网络需求 —— 研发团队要传大文件,财务部门对数据安全要求高,市场人员经常用视频会议。这时候网络架构必须从 “简单能用” 升级到 “稳定可靠、可管控”。
设备方面得下点功夫。核心交换机要换成万兆三层交换机,它的处理能力更强,能同时承载多个网段的数据传输,还支持路由功能,让不同部门的子网高效通信。接入交换机得用千兆机型,最好带 PoE 功能,给无线 AP 和摄像头供电更方便,每个接入交换机连接的终端控制在 20 个以内,避免过载。路由器要选带负载均衡的高性能机型,毕竟 500 人同时用网,单条宽带容易不够用,两条千兆宽带做负载均衡,能保证网络不卡顿。无线覆盖要按楼层和部门划分区域,用支持 Wi-Fi 6 的 AP,覆盖范围更大、并发能力更强,还得搭配 AC 控制器统一管理所有 AP,实时监控信号强度和连接数,避免某个区域信号拥堵。
架构上要采用 “核心层 - 汇聚层 - 接入层” 的三层架构。核心层是万兆三层交换机,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汇聚层用千兆三层交换机,每个楼层放一台,连接该楼层的接入交换机,还能做简单的访问控制;接入层就是各个楼层的接入交换机,直接连终端设备。
这样分层后,即使某个接入交换机出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管理上得部署网络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比如核心交换机的 CPU 使用率、带宽占用情况,还能设置告警,一旦某个设备出故障,IT 人员能立刻收到通知。
同时要给不同部门划分 VLAN,限制子网间的访问,比如财务部门的电脑不能直接访问研发部门的服务器,提升数据安全性。
1000 人团队:模块化架构,保障高可用与扩展性
1000 人规模的团队已经是大型企业了,可能有多个办公地点,甚至跨城市分支机构,业务系统复杂,像 ERP、CRM 等核心系统都得靠网络支撑,一旦网络中断,损失可能难以估量。所以网络架构必须以 “高可用、高安全、可扩展” 为核心,还要能应对未来团队继续扩张的需求。
设备都是 “顶配”。核心层要用两台万兆三层交换机做冗余备份,一台出问题,另一台能立刻接管,保证核心不宕机。汇聚层交换机用万兆机型,每个区域的汇聚交换机都和核心交换机连接,形成环路保护,避免单点故障。
接入交换机全用千兆 PoE + 机型,支持更高功率供电,满足视频会议终端等设备的需求。出口部分要部署专业的防火墙和负载均衡设备,防火墙负责抵御外部攻击,负载均衡设备管理多条宽带和专线,智能分配流量。无线覆盖要做精细化规划,按办公区、会议室、走廊等场景部署不同类型的 AP,会议室用高密 AP,支持几十人同时连视频会议,还得用无线入侵检测系统,防止非法设备接入。
架构上是模块化的 “核心层 - 汇聚层 - 接入层” 架构,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比如总部核心层连接各分支机构的汇聚层,分支机构的接入层再连本地终端。同时要考虑异地组网,用 SD-WAN 技术把不同办公地点的网络连接起来,让分公司和总部像在同一个局域网里一样高效协作。
管理方面,得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运维平台,能监控整个网络的拓扑、流量、设备状态,甚至能分析网络瓶颈,提前优化。安全上除了 VLAN 划分,还要部署入侵检测系统、数据防泄漏设备,定期做网络安全审计,确保核心业务数据不泄露。
从 100 人到 1000 人,团队组网的本质是跟着需求走 —— 规模小的时候,省钱、简单是关键;规模扩大,稳定、管控成重点;到了大型团队,高可用、安全和扩展才是核心。选对架构,不仅能让日常办公顺畅,还能为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时,万一填错信息也不用紧张。只要按流程操作,就能顺利撤回重报,确保备案合规。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具体步骤。
先搞清楚:哪些情况能改,怎么改?
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备案信息有变动的话,得在 10 个工作日内处理。像主体名称重复、算法类型选错、关键数据不实这些情况,要么通过系统撤回,要么线下申请驳回都行。之前有企业因为部门间没对接好,同一个主体名称重复备案了,最后是提交了盖公章的驳回申请才解决的。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
还没提交审核的话,直接在系统里改了重新提交就行。 已经提交审核的,得等结果出来。要是被驳回,按反馈改了再报;通过了的话,就得走 “变更备案” 流程。
备案编号已经公示的,得先 “注销备案”,再重新申请。
3 步搞定撤回重报
第一步:线上撤回或线下申请驳回
登录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 https://beian.cac .gov .cn ),进入 “备案管理” 页面,找到对应的备案记录,点 “撤回” 按钮。系统会自动终止当前审核,状态变成 “已撤回”。
准备材料:写一份《算法备案驳回申请书》,把错误原因、要改的内容、申请理由说清楚,盖上企业公章。如果是主体名称重复,还得附上原账号信息或内部沟通记录当证明。
提交方式:把申请书和附件通过邮件发到属地网信办的指定邮箱(系统首页能查到联系方式),发完最好打电话确认一下对方收到了。
第二步:修改备案信息
撤回后,回到系统主界面,点 “修改” 进入填报页面。根据实际情况改错题,重点检查这些内容:
主体信息: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及算法安全责任人信息。 算法信息:算法类型(比如生成合成、个性化推荐)、应用领域、自评估报告及拟公示内容。
产品信息:关联的 APP、网站名称、功能描述及月活用户量等。
要是涉及算法模型或数据来源变了,得重新提交《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和更新后的测试题集。
要是修改内容影响到合规性(比如新增了舆论属性功能),得同步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第三步:重新提交备案,盯紧审核进度
改完确认没问题后,勾选 “我承诺上述填报信息真实有效”,点 “提交” 就行。系统会生成新的备案记录,重新进入审核流程。
主体备案审核大概 7-10 个工作日,算法备案一审约 7 个工作日,二审 10-14 个工作日,整个流程下来差不多要 2 个月。
审核中如果需要补充材料,系统会发短信或站内信通知。得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然可能备案失败。
审核通过后,备案信息会在国家网信办官网公示 7 个工作日。公示没问题的话,企业会拿到备案编号,要在产品显眼的地方标出来(比如 APP 启动页)。
这些风险要防范,合规建议得记牢
做好备案档案,把账号信息、备案时间、审核进度都记下来,免得因为人员变动丢了信息。之前有企业因为员工离职没交接账号,最后还是走线下驳回流程才解决的。
千万别套用模板或造假数据。自评估报告得详细说明算法风险和防范措施,别因为内容太空洞被驳回。有企业就因为自评估报告没涵盖敏感问题拒答率(要求≥95%),导致审核延迟了。
备案通过后,要是算法模型、数据来源或服务功能有大变动,得在 10 个工作日内办变更备案。比如有个金融平台因为算法升级没及时变更备案,被责令限期整改了。
常见问题解答
A:不影响,但得保证修改后的信息准确。多次撤回可能会让审核时间变长。
A:一般 10-15 个工作日,具体要看属地网信办的审核效率。
A:得先注销原备案,再重新提交申请。注销备案要在终止服务后 20 个工作日内办理。
现在数字技术发展得这么快,开源算法因为能自由使用、大家一起完善,成了科技创新的好帮手。很多企业和开发者会拿现成的开源算法改改,变成适合自己业务的新工具。但改完之后,这个备案的事儿该谁来负责呢?不少人都搞不清楚。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看看这里面涉及到哪些人。先说说原来开发这个开源算法的人。一般来讲,他们把算法公开的时候,该办的手续、该尽的义务都已经做了。可这并不代表,别人改了之后的备案还得他们管。毕竟二次开发可能改得挺多,甚至把算法的主要功能和用处都变了,这时候的算法已经是新东西了,原开发者哪能知道别人会改成啥样呢,自然没法负责。
再说说那些改算法的人,也就是二次开发者。他们对原来的开源算法做了实实在在的修改和优化,弄出了新的算法。而且《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这些规定里也说了,算法的改进者和使用者得承担备案的责任。二次开发者直接改了算法,对新算法的功能、特点还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最清楚,让他们主要负责备案,这事儿合情合理。
要是二次开发是企业委托别人做的,那企业也可能得担点责任。企业是最后用这个算法的,也是受益者,肯定得保证用的算法符合规矩。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二次开发者可以商量着在协议里说清楚备案责任怎么分,但就算这么约定了,企业该负的主体责任也跑不了。
举个实际的例子,有个互联网公司拿一款开源算法改了改,用到自己的推荐系统里。这家公司既是改算法的主导者,又是使用者,就自己主动去办了备案。这也说明,二次开发的主导方和使用方来承担备案责任是说得通的。
开源算法改完之后的备案,主要还是得二次开发者和最后用这个算法的企业来负责。大家把自己的责任搞清楚,积极去办备案,才能让开源算法的二次开发好好发展,给数字经济的创新添把力。
当人工智能正以燎原之势改写产业格局,算力的边界正在被不断冲破 —— 从实验室的算法模型到工厂的智能生产线,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云端的千亿参数大模型,每个突破性应用背后都呼唤着更强大的计算引擎。2025 年 7 月 30 日,纳斯达克上市企业 SuperX(代码:SUPX)重磅发布旗舰产品 SuperX XN9160-B200 AI 服务器,这款搭载英伟达最新 Blackwell 架构 B200 GPU 的革命性设备,以 10U 的紧凑机身爆发出堪比传统超级计算机的澎湃算力,正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高性能计算领域掀起一场效率革命。
突破性技术,重塑 AI 计算核心
SuperX XN9160-B200 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其搭载的 8 组 NVIDIA Blackwell B200 GPU。作为英伟达最新一代架构的集大成者,B200 采用创新设计,将两个 Blackwell GPU 与一个 Grace CPU 芯片通过 10TB/s 的 NV-HBI 高带宽接口紧密连接,2080 亿个晶体管的规模达到上一代 Hopper 架构的 2.6 倍。这种架构突破让单 GPU 的 AI 性能跃升至 20 PFLOPS(每秒 20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为大规模 AI 模型的训练和推理筑牢根基。
为释放多 GPU 协同的潜能,XN9160-B200 配备第五代 NVLink 技术,1.8TB/s 的 GPU 间超高带宽让大规模 AI 模型训练效率提升 3 倍,万亿参数模型的预训练和微调周期大幅缩短。对需要快速迭代的 AI 研发团队而言,这意味着能在更短时间内探索更多可能,加速创新落地。
内存配置上,1440GB 高性能 HBM3E 显存与第五代 Intel® Xeon® 处理器、5,600-8,000 MT/s 的 DDR5 内存形成合力,为数据密集型任务提供强劲支撑。这套组合不仅加快数据预处理,更保障高负载虚拟化环境稳定运行,提升复杂并行计算效率,为 AI 大模型任务提供高效可靠的保障。
性能飞跃,重新定义效率标杆
SuperX XN9160-B200 的推理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在 FP8 精度下,针对 GPT-MoE 1.8T 模型,单卡每秒可处理 58 个 Token,较上一代 H100 平台的 3.5 个 Token 提升 15 倍。这一突破让 AI 应用响应速度质变,从智能客服到自动驾驶,所有依赖实时推理的场景都将直接受益。
能效表现同样亮眼。通过优化架构设计与先进电源管理技术,服务器在释放强大算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既削减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又契合全球绿色计算趋势,为可持续发展助力。
为保障高负载下的稳定运行,XN9160-B200 采用先进多路电源冗余方案:1+1 的 12V 冗余电源与 4+4 的 54V GPU 冗余电源,规避单点故障风险,确保关键 AI 任务无间断运行。每台设备都经过超 48 小时满载压力测试、冷热启动验证与高低温老化筛选,结合多重质控流程,确保可靠交付。
广泛适配,赋能多领域创新
SuperX XN9160-B200 的设计初衷,就是满足不同行业对高性能计算的多样化需求。其强大算力与灵活性使其能广泛应用于多领域,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关键引擎。
科技行业中,大型企业可借助它支撑基础模型与生成式 AI 应用的训练部署,无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还是多模态模型,都能获得充足算力支持,加速技术研发落地。
科研机构和高校能用它开展复杂科学计算与模拟,从气候建模、量子力学研究到蛋白质结构预测、宇宙演化模拟,为科研人员突破科学前沿提供强大计算支撑。
金融与保险行业可依托其进行风险建模与实时数据分析,快速处理海量金融数据,更精准预测市场趋势、评估投资风险,提升决策效率。
制药与医疗领域也能从中获益:缩短药物分子筛选周期,加速新药研发;提升生物信息处理效率,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与气象机构则可借助其强大算力,构建更精准的气候预测与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快速分析模拟海量气象数据,提高灾害预测准确性与及时性,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管理,全方位保障运营
为方便用户管理维护,SuperX XN9160-B200 内置 AST2600 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便捷远程监控与管理,管理员可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排查问题。这一功能既提高管理效率,又降低运维成本,带来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此外,SuperX 提供三年质保与专业技术支持,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在 AI 浪潮中稳健前行。这种全方位服务体系,既体现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也为用户提供安心使用的保障。
当 "灵象智问 AI" 网站突然无法访问时,很多用户可能没意识到,这场无声的关停背后藏着一个关键问题:生成式 AI 服务究竟要不要办算法备案?答案藏在两组对比鲜明的案例里 —— 一边是慧辰股份的数字人合成算法顺利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拿到合规入场券;另一边是三家企业因未履行备案手续,被责令停止服务。这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正凸显出算法备案已成为 AIGC 行业绕不开的必修课。
要理解其中的门道,得先看清法规织就的 "隐形网络"。现行制度下,AIGC 服务主要受《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双重约束,形成了业内俗称的 "双备案制"。这意味着只要你的服务涉及文本、图像、语音等内容生成 —— 无论是 AI 写作工具还是数字人视频制作 —— 都得走备案流程。就像给数字内容办 "身份证",企业需要详细申报算法原理、数据来源和安全措施,整个流程从提交到公示大约需要 60 天,二审阶段还会重点审查模型安全性和内容审核机制。
市场正在用脚投票验证备案的必要性。慧辰股份旗下文本、语音、数字人三类算法先后通过备案,不仅获得了业务扩张的通行证,更在企业级服务市场赢得了信任背书。反观那些心存侥幸的玩家,"开山猴 AI 写作" 因未做好内容审核被暂停服务 15 天,另两家企业甚至直接被关停。这些案例戳破了 "备案只是形式" 的幻想 —— 法规明确规定,未备案的算法服务既不能上线,已上线的会被强制下架,罚款金额从一万到十万不等,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备案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点,而是持续合规的起点。拿到备案号后,企业得在 APP 设置页、网站底部等显著位置公示编号和查询链接,就像给用户递上 "合规说明书"。更重要的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比如 "开山猴" 事件后,不少企业都升级了内容过滤系统,用技术手段防范恶意诱导生成违规内容。这种 "备案 + 日常管控" 的模式,实际上是给行业装上了 "安全气囊"。
把视野放宽到全球,中国的备案制度与欧盟 AI 法案形成了有趣的呼应与差异。欧盟采用风险分级制,对高风险系统提出更严苛要求;中国则强调全流程备案,通过 "双轨制" 实现全覆盖监管。但无论哪种模式,核心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让 AI 技术在可控范围内创新。就像开车需要驾照,不是为了限制出行,而是为了保障道路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 机器人已从科幻想象变为现实,走进家庭服务、智能客服、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但技术创新的背后,数据安全、舆论引导等风险也随之而来。我国近年来逐步建立的算法备案制度,为 AI 机器人产业划定了合规红线。本文将系统解析 AI 机器人算法备案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与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
算法备案的法律框架与核心要义
算法备案制度源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该法规明确要求,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必须履行备案义务。2023 年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要求,特别指出,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按照规定履行算法备案手续。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通过事前备案与事中监管相结合,规范算法应用。备案不是简单的形式审查,而是对算法模型架构、数据安全机制、内容审核流程等多个关键维度的全面评估。国家网信办持续推进算法备案工作,为 AI 行业健康发展注入 “稳定针”,既保障用户权益,又为技术创新留下合理空间。
AI 机器人算法备案的判断标准
判断 AI 机器人是否需要进行算法备案,要综合考量三个核心要素: 服务性质 、 算法类型 与 社会影响 。
从服务性质来看,备案主要针对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 AI 机器人。那些完全在封闭环境中运行,不涉及公共信息传播的工业机器人,比如生产线上的装配机器人,通常不在备案范围内。而具备联网功能、向公众提供信息交互服务的机器人,则需要纳入评估范畴。
算法类型是另一重要判断依据。根据监管要求,采用生成合成技术(如语音合成、文本生成)的 AI 机器人,像智能客服系统、虚拟陪伴机器人等,明确需要备案。科沃斯家用机器人研发的 “机器人大模型算法”,能将用户指令转换为机器语言并执行复杂任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备案的家用机器人领域大模型算法,这一案例说明,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属于备案范围。
社会影响维度则聚焦于是否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深圳十方融海科技的 “小智智能交互生成算法” 通过备案的案例很有代表性,该算法集成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技术,应用于教育、办公、情感陪伴等场景,因其社会接触面广、内容生成能力强而被纳入监管体系。
不同类型 AI 机器人的备案实践
AI 机器人产业包含多个细分领域,不同类型产品的备案要求差异明显,需要分类来看:
家庭服务机器人 正成为备案的重点领域。以科沃斯地宝系列为例,其搭载的 YIKO 话音 2.0 技术,能理解用户的日常自然表述,即便表达模糊也能准确领会意图,这类具备高级语义理解能力的智能系统,已被明确要求备案。这类机器人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处理大量家庭交互数据,算法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隐私与权益。
智能客服与交互机器人 几乎都需要履行备案手续。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分析显示,智能客服对话系统属于典型的生成式 AI 类应用,被明确列入备案范围。十方融海旗下多项算法通过备案的实践表明,从文本生成到语音合成,只要涉及与用户的信息交互,都要纳入备案体系。
工业与特种机器人 则要看具体功能。单纯执行重复性劳动的工业机器人通常无需备案,但具备数据分析、决策调度功能的智能工业系统,比如用于物流仓储的智能调度机器人,若其算法涉及资源分配优化等调度决策类功能,可能就需要履行备案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备案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机器人功能升级,原本无需备案的产品,可能因新增算法功能而需要补充备案。曾有某教育类 APP,因未对新增的智能推荐算法及时备案,被应用商店临时下架 72 小时,这一案例提醒企业,要建立动态合规评估机制。
备案流程与合规管理
算法备案的具体流程包括信息填报、材料提交与审核公示三个主要阶段。企业需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信息,并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手续。
从实践经验来看,成功备案的关键是构建完善的算法安全体系。十方融海的经验表明,从算法设计初始阶段,就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内容合规性作为核心考量因素,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是顺利通过备案审查的基础。科沃斯则通过强化 AI 学习能力的安全性设计,使其机器人大模型算法具备高安全、高稳定、高准确的特性,最终成为家用机器人领域备案的标杆。
未履行备案义务会面临多重风险。除了应用商店下架,企业还可能被纳入征信系统,影响招投标、融资等商业活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深入实施,监管会更加严格,企业应将算法合规纳入发展战略,而不只是当作简单的合规成本。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 全国已备案的大模型数量正式突破 400 款。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力和规模化发展,更反映出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推动社会各领域变革的坚定步伐。以下从发展历程、区域格局、产业生态及未来展望几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
技术积累与创新迭代 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大模型研发上持续投入,算法优化、算力提升和数据处理能力不断突破瓶颈。从早期通用大模型如百度 “文心一言”、阿里 “通义千问”、华为 “盘古” 等头部产品引领技术探索,到如今垂直领域模型百花齐放,如医疗诊断、工业质检、金融风控等细分场景模型层出不穷,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源社区的活跃也加速了技术扩散 —— 许多初创企业基于开源基座模型(如 DeepSeek 等)进行二次开发,降低了研发门槛,推动了备案数量的激增。
政策引导与合规护航 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始终秉持 “发展与安全并重” 原则。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出台后,大模型备案成为企业合规提供服务的必要前提。备案机制不仅强化了内容安全审核、数据隐私保护和算法透明性要求,还通过前置准入 + 事中监管 + 事后追溯 的全链条治理,规范行业秩序,为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底线。这种制度设计既防范了潜在风险(如虚假信息生成、恶意应用等),又为真正有技术实力和社会价值的模型开辟了商业化通道。
场景需求与落地驱动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是大模型规模化备案的根本动力。在制造业,AI 质检模型提升良品率;在金融领域,智能客服和风险预测模型优化服务效率;政务领域的智能问答系统提升民生服务便捷性;教育场景的个性化学习助手推动因材施教……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脱离实际场景的大模型难以形成商业闭环 。因此,备案模型中行业专用型(L1)占比逐步提升,体现出从 “炫参数” 向 “重实效” 的务实转变。
全国备案大模型呈现出显著的梯队化城市分布 和区域协同发展态势 :
头部城市引领创新高地
北京(超 140 款) :作为国家级 AI 创新核心枢纽,依托顶尖高校、央企和科研平台,在通用模型、基础研究及全领域垂直应用上占据主导地位,覆盖互联网、政务、金融等全链条场景。
上海(超 80 款) :聚焦国际化生态与跨境数据应用,尤其在金融科技、智能制造、传媒娱乐等垂类模型优势突出,浦东数据交易所等平台进一步强化其资源整合能力。
广深杭及长三角城市群 :广州依托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需求,苏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凭借 “硬件 + 软件 + 场景” 协同,形成高密度的大模型产业集群;深圳以硬件与机器人、跨境贸易等差异化场景驱动备案增长。中西部与特色城市的单点突破 成都、重庆依托西部算力枢纽与文旅、游戏产业融合探索垂类模型;贵阳、昆明借力 “东数西算” 节点吸引算法企业;厦门、青岛等城市围绕特色产业(如海洋经济、影视 AIGC)形成创新试点。尽管中西部备案总量占比较小(约 5%),但其差异化路径正逐步打开区域市场空间。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合计备案占比超 80%,形成 “研发 — 算力 — 应用” 梯度协作:
京津冀构建 “北京研发 — 环京算力 — 津冀落地” 链条; 长三角打造 “上海枢纽 — 杭州 / 苏州技术外溢” 走廊;
珠三角以 “硬件 + 跨境场景” 形成特色竞争力。这种集聚不仅降低了企业间的协作成本,更通过人才流动、技术共享和场景互补,加速了创新生态的繁荣。 备案数量突破 400 款的意义远超数字本身,折射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
安全可控成为发展基石
通过备案审核的模型需满足严格的
语料合法性、内容合规性及隐私保护要求 (如数据标注规范、关键词拦截机制、用户数据匿名化等)。这不仅提升了公众对 AI 服务的信任度,也倒逼企业完善自身治理体系,避免 “带病上线”,为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信任基础。
中小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 早期大模型领域被头部企业主导,但备案机制的完善结合地方政策支持(如多地发放 “模型券”“算力券” 降低使用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接入或自研轻量级、场景化模型。例如,深圳 24 家中小企业备案近 30 款模型,聚焦智能家居、物流、数字化转型等细分领域,体现出普惠化发展趋势。这种生态多元化降低了行业垄断风险,激发了市场活力。
开源与合作推动技术普惠 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选择开源策略开放基座模型,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基于此进行定制化微调(如接入 API 或二次开发),加速了技术扩散与场景创新。例如,TCL、金蝶等企业接入第三方大模型优化自身服务,云天励飞通过华为 AI 数据湖提升训练效率 —— 这种合作共赢生态打破了技术壁垒 ,使 AI 能力真正下沉到生产生活的 “最后一公里”。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AI 服务器对高功率、高可靠性电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国内领先的开关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欧陆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欧陆通”)依托在数据中心电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市场洞察力,近日正式发布新一代 3200W 钛金级 M-CRPS 服务器电源。该产品专为满足 AI 服务器集群的严苛供电需求而研发,标志着欧陆通在高功率服务器电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服务器市场的战略布局。
一、钛金能效与高密度设计 突破 AI 服务器供电能效瓶颈
AI 服务器作为算力核心载体,其内部集成的多颗高性能 GPU、CPU 及高速存储设备对电力供应提出极高要求。传统服务器电源在应对高功率密度及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常面临能效不足、散热压力大等问题。欧陆通此次推出的 3200W 钛金级 M-CRPS 电源,凭借 80 PLUS 钛金认证的超高转换效率(典型负载效率≥96%),从根本上破解能效瓶颈。钛金级效率不仅在满负载工况下表现优异,在低负载(如 10%-20%)场景中仍能保持高效能,对于多数时间处于轻载状态的服务器系统而言,可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契合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节能趋势。
在功率密度方面,该电源采用先进的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第三代半导体器件,配合优化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腾柱无桥 PFC、全桥 LLC 谐振等),在紧凑的 M-CRPS 标准尺寸(185mm×73.5mm×39mm)内实现接近 100W/in³ 的超高功率密度。相较于传统硅基电源,氮化镓器件具备高频开关特性、低导通损耗和零反向恢复电荷等优势,大幅提升功率转换效率,同时减小磁性元件和电容体积,使在有限空间内实现 3200W 大功率输出成为可能。这种高密度设计不仅节省服务器内部空间资源,更为后续散热系统优化创造有利条件,更好满足 AI 服务器对紧凑化、高性能供电的需求。
二、冗余架构与智能管理 构建 AI 服务器电力保障体系
可靠性是 AI 服务器电源的核心要求。欧陆通 3200W 钛金 M-CRPS 电源采用高可靠性冗余设计架构,支持 N+1 冗余配置,确保单个电源模块故障时,系统仍能持续稳定运行,避免因供电中断导致的业务停顿和数据损失。其热插拔功能允许在服务器运行状态下安全更换故障电源模块,显著提升维护便利性和系统可用性。此外,电源具备全面的电路保护机制,包括过压保护(OVP)、过流保护(OCP)、过温保护(OTP)等,有效抵御电网波动、设备异常等潜在风险,为 AI 服务器提供坚实电力安全屏障。
智能化管理是该电源的重要亮点。电源集成 PMBus 通信接口,支持与服务器主板及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对电源状态的实时监控与精细调控。通过智能管理平台,运维人员可远程获取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温度、负载率等关键参数,实时诊断电源健康状况,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同时,电源支持动态负载均衡和功率分配策略,能根据服务器实际工作负载自动调整输出,进一步优化能效表现,降低整体能耗成本。这种智能化管理能力不仅提升运维效率,更为大规模 AI 服务器集群的统一调度和精细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三、精准适配 AI 场景 推动国产服务器电源替代进程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中国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前沿阵地,对高性能服务器电源的需求尤为旺盛。英伟达、浪潮、新华三等头部服务器厂商推出的新一代 AI 服务器(如浪潮 NF5688M6 等)普遍配备多 GPU 架构,单机柜功率需求已攀升至数千瓦甚至更高,传统电源难以满足其供电需求。欧陆通 3200W 钛金 M-CRPS 电源凭借卓越的功率承载能力、超高能效和高可靠性,精准匹配主流 AI 服务器的供电规格,可广泛应用于 GPU 加速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及大规模数据中心等场景。
作为国内电源行业的技术引领者,欧陆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加大在服务器电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其全系列钛金 CRPS 电源产品均按照国内头部客户的严苛规格定制开发,已成功实现对浪潮、富士康、联想、中兴等知名服务器厂商的批量供货,在国产服务器电源替代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次 3200W 钛金 M-CRPS 电源的发布,不仅丰富了欧陆通在高功率服务器电源领域的产品矩阵,更彰显其在 AI 服务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随着 AI 产业的持续升温及数据中心电源国产化需求的明确,欧陆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本土化服务能力,深度受益于这一市场增量,进一步扩大在全球服务器电源供应链中的份额。
攒电脑的时候,不少人会好奇:那些专门用来算数据的算力卡,能不能像普通显卡一样插进主机里?其实这事儿得从硬件匹配和实际需求两方面来看。
先说接口。现在主流的算力卡,比如英伟达的 A 系列、AMD 的 MI 系列,大多用的是 PCIe 接口,而咱们电脑主机的主板上,基本都有 PCIe 插槽。从物理连接来说,只要接口型号对得上(比如都是 PCIe 4.0),算力卡是能插进主机的。但这里有个细节,有些算力卡为了提升性能,设计得比普通显卡更长、更厚,这时候就得看看主机机箱的内部空间够不够,尤其是显卡位的长度和宽度,别插进去盖不上机箱盖,或者挡住其他硬件的散热。
再看供电。算力卡的功耗往往比普通家用显卡高不少,比如一些高端型号的功耗能达到 300W 以上。这时候主机电源的功率就很关键了,如果电源功率不够,强行插上算力卡,可能会导致电脑启动不了,甚至损坏硬件。另外,很多算力卡需要独立的供电接口,得看看电源上的接口能不能匹配,必要的时候可能还得用转接线。
还有兼容性问题。虽然算力卡和主板的接口能对上,但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也得跟上。普通家用电脑装的 Windows 系统,对部分算力卡的驱动支持可能不太完善,有时候需要手动安装专用驱动,甚至得换成 Linux 系统才能正常发挥性能。而对于那些主要用来打游戏、办公的电脑来说,强行装算力卡其实没啥意义,因为算力卡的设计初衷是处理大规模数据计算,比如 AI 训练、科学运算等,在游戏画面渲染、视频剪辑等方面,反而不如同价位的普通显卡好用。
最后说说实际用途。如果你的主机是用来做服务器、跑数据中心任务,那装算力卡很合适,能大幅提升计算效率;但如果只是家用电脑,日常看看视频、玩玩游戏,那算力卡不仅发挥不出优势,还可能因为功耗高、发热大,让电脑变得更耗电、更吵。
近日,浪潮信息推出了一款专为万亿参数级大模型打造的超节点 AI 服务器「元脑 SD200」。这款新产品的亮相,不仅彰显了浪潮信息在前沿计算架构领域的扎实功底,也意味着国产算力系统在应对超大规模 AI 模型挑战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款服务器。
一、单机承载万亿级模型,架构实现突破
如今,大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攀升,像 DeepSeek R1、Kimi K2、Qwen 等开源模型都已接近或突破万亿参数。面对这样的趋势,传统服务器在显存和带宽方面的瓶颈愈发明显。而浪潮信息的「元脑 SD200」采用超节点架构,对算力逻辑进行了重构,在单机内集成了 64 路本土 GPU 芯片,让传统服务器集群的性能瓶颈成为过去。
在存储方面,借助远端 GPU 虚拟映射技术,服务器的显存统一地址空间扩大了 8 倍,单机能提供最大 4TB 的统一显存和 64TB 的统一内存。这就为万亿参数模型处理海量键值缓存和超长序列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实际测试显示,它能同时运行 DeepSeek R1、Qwen、Kimi、GLM 这四大国产顶级开源模型,满足多智能体实时协作和按需调用等复杂场景的需求。
通信方面,通过自研的 Open Fabric Switch 开放总线交换技术构建起 3D Mesh 系统架构,实现了 64 卡 GPU 的高速互连。凭借百纳秒级的物理链路和原生内存语义通信,在推理时的小数据包通信场景中,比如原子操作、load - store 指令等,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全规约等算子的通信效率也远超传统架构,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中数据传输的难题。
二、软硬协同发力,突破芯片性能极限
「元脑 SD200」不只是简单的硬件组合,更是系统层面上软硬深度协同的成果。
智能总线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万亿模型计算时对通信的敏感需求,动态规划出全局最优的路由,支持多拓扑结构的切换和资源的按需分配。对于 All Reduce、All Gather 等常见算子,通过多层级细粒度的通信策略,进一步降低延迟,让 64 卡 GPU 的协同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开放 PD 分离推理框架将推理过程拆分为预填充与解码异步并行,提高了 KV Cache 的传输效率。这不仅提升了业务场景的服务等级,还能很好地兼容昇腾、沐曦等国产 GPU 及异构计算组合,大大增强了系统对未来模型更新迭代的适应能力。
和传统的横向扩展方案相比,SD200 选择了纵向扩展路径。这种设计通过短链路物理集成,让芯片间的通信效率有了质的飞跃。浪潮信息副总经理赵帅表示,在推理场景的小数据包通信优化上,这种设计效果显著。实际测试中,DeepSeek R1 全参推理性能实现了 370% 的超线性扩展效率,Kimi K2 等模型的性能也有明显提升。
三、秉持开放生态理念,助力国产 AI 规模化应用
浪潮信息一直将开源开放作为核心战略,「元脑 SD200」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本土产业链协同与兼容方面,服务器采用 OCM(开放算力模组)+ OAM(开放加速模块)标准架构设计,能够快速适配 Intel、AMD、ARM 等多种 CPU 平台,以及摩尔线程、沐曦、天数智芯等 20 余家主流国产 GPU 芯片。通过标准化,降低了产业链整合的成本,推动了国产算力生态的成熟。
在部署迁移方面,它全面兼容 PyTorch、vLLM、SGLang 等主流 AI 框架,以及 Megatron - LM、DeepSpeed 等训练工具,现有模型和工作流可以零改造迁移过来。这对生物医药、气象科学、工业仿真等垂直领域的客户来说非常重要,他们能快速将定制化的万亿模型部署到新平台上,加快 AI 在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同时,浪潮信息还通过「元脑生态」平台不断开放技术接口,与华胜天成、上海华胄等行业 ISV 伙伴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 AI 从通用能力向各个行业的智能化深度发展。
四、破解算力难题,改变 AI 应用模式
当前,AI 产业正受到模型参数膨胀和 Agentic 智能体交互的双重推动。
万亿模型的商业化迎来了关键转折点。麦肯锡预测,未来五年全球 AI 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将大幅增长,电力增量相当于 10 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传统的单点服务器或小规模集群已经难以满足智能体应用的需求,这类应用推理速度需要达到 50–100 token/s,多轮对话的 token 量更是传统模型的百倍。「元脑 SD200」的全面商用,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降本增效的规模化部署途径,单机就能替代部分低效集群,降低数据中心的复杂度和运维成本。
在绿色可持续方面,SD200 优先采用风冷方案,同时也兼顾液冷扩展。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机房改造的门槛,还顺应了全球数据中心能效优化的趋势,体现了浪潮信息长期坚持的「绿色计算」理念 。
五、前瞻布局,引领国产算力进入超节点时代
「元脑 SD200」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浪潮信息在融合架构与开放计算领域十余年积累的成果。
其核心技术,如内存语义通信、资源池化、动态调度等,源于浪潮信息对「融合架构 3.0」的不断发展。从整合供电、散热等非 IT 资源,到实现计算、存储、异构加速等核心资源的深度解耦,积累了芯片共享内存、统一编址等关键能力。此前发布的「源 1.0」中文巨量模型(2457 亿参数)以及多款 CPU 推理服务器(如 NF8260G7),都为大模型优化积累了丰富经验。
作为开放计算社区(OCP)与中国开放计算标准组织(OCTC)的重要成员,浪潮信息正积极推动超节点架构的标准化。后续计划开源部分设计及 PD 分离框架,联合产学研伙伴共同构建 GW 级开放智算生态,助力中国在全球 AI 算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现在生意越做越数字化,中小企业老板们都头疼一个问题:网络得靠谱,数据传着得安全,可兜里的钱又得省着花。以前那种自己建机房、拉固定专线的老办法,上来就砸几十万,后续电费、维护费还跟流水似的,实在扛不住。不过现在有个新组合 —— 云专线加服务器托管,既能把成本降下来,又能把数据安全攥在手里,成了不少小老板的心头好。
一、花钱更精明:从 “砸钱建机房” 到 “按需花钱”
中小企业最怕的就是前期投入一大笔,结果用不上那么多。就说成都一家 20 人的电商团队,以前自己弄个简易机房,光改电路、拉带宽,一年就得花 8 万多。后来换成 2 台小服务器托管,再拉条 10M 的独享带宽,一年下来才花 2.96 万,一下子省了六成多。这省钱的门道主要在两方面:
1. 服务器托管省在哪?
不用再操心机房那些事儿:专业数据中心现成的防静电地板、精密空调,自己建少说也得 5 到 10 万,现在一分不花就能用。 带宽和电费更划算:共享的千兆带宽一个月才百十来块,比自己拉企业专线一年省两万多;数据中心的双路供电加备用发电机,再也不怕突然停电断了生意。
不用雇专职 IT:基础维护全由服务商管,一个月省 3000 多人工成本,小团队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2. 云专线怎么做到灵活花钱?
传统专线是固定带宽包月,不管用不用都得交那么多钱。有家教育集团原来 3 条 100M 专线,一年 68 万,其实一半带宽都闲着。换了云专线后,平时用 500M,招生旺季自动升到 1G,淡季再降下来,一年才花 13 万,光这一项就省了 100 多万。而且它能直接连阿里云、华为云这些平台,数据不用绕公网,北京到上海传数据,延迟都不到 10 毫秒。
二、数据安全不发愁:传输存储双保险
现在对数据安全要求越来越严,这套组合拳从传输到存储都给护住了:
1. 云专线让数据路上不撒手
专用光纤链路,跟公网彻底分开,还带专属加密通道,就算被截了也解不开。有家做装修设计的工作室,以前传 4K 效果图总卡,换了云专线后顺顺当当,一个月费用还少了两成。
自带智能调度,一条路堵了自动切到 4G/5G 备份,业务中断的概率降了九成。 2. 服务器托管把数据仓库看牢了
专业数据中心跟堡垒似的,指纹门禁、24 小时监控,灭火还用气体的,不着火不损坏设备。像苏州胜网这种服务商,用 AI 摆机柜,空间利用率提到 92%,还能省四成电费。 安全防护一套套的,能防 800Gbps 的 DDoS 攻击,有 Web 防火墙,还有零信任体系。有家跨境电商,以前出安全问题得 4 小时才能搞定,现在 11 分钟就解决了。还有家制造企业,用了预测性维护系统,机器突然停机的时间少了 82%。
完全符合工信部的规定,数据谁碰过、怎么操作的、啥时候删的,全有记录,等保 2.0、GDPR 这些合规要求都能满足。 三、照着步骤来:四步搭好实用网络
中小企业不用犯怵,按这四步走就行:
1. 先把需求列清楚
硬件方面:想好要几台服务器(一般 1-2 台够了),总功耗多少(建议每 U 留 500W 的电),带宽咋选(官网用共享的就行,交易系统至少 10M 独享)。
服务方面:挑那种能应急重启、给流量报告、提供备用机的服务商,别被 “安全加固费” 这种隐性收费坑了。 2. 选服务商有窍门
优先找本地的,比如成都西维数码,2 小时就能上门,他们的中小微套餐,1 台服务器加 10M 带宽,一个月才 1599 元。
设计混合方案:核心业务用云专线直连,不重要的流量用 SD-WAN 分流,既省钱又不耽误事。 3. 配置上再省点
服务器别买,租最新的,比如戴尔 PowerEdge R760 这种,不用压着固定资产,有家中型企业这么做,IT 投入降了 53%。
图片、视频这些静态东西,存在腾讯云 COS 里,一个月才几十块,能减轻主线路的压力。 4. 用的时候勤优化
装个 Prometheus 监控工具,没用的云主机及时关掉,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能从不到 40% 提到 70% 以上。
灾备不用花大钱,买台二手服务器(也就 3000 来块),放异地机房当冷备,一年才 2000 块保管费。 四、别人这么干:各行各业的省钱例子
1. 电商行业 :一家跨境电商,2 台小服务器托管加 20M 独享带宽,一年才 2.5 万,比自己建机房省了七成。云专线直连海外云平台,跨境支付延迟从 200 毫秒降到 50 毫秒以内,大促时订单处理快了 3 倍。
2. 教育行业 :全国连锁的教育机构,把 3 条 MPLS 专线换成云专线加 SD-WAN,一年网络费用从 120 万降到 13 万。智能路由优先保证网课流量,再加上灵活计费,云资源又省了 25%。
3. 制造业 :苏州一家做智能制造的企业,用了 “服务器托管 + 云专线”,通过 3D 数字孪生系统盯着设备参数,提前维护的准确率到了 91%,机器突然停机少了 82%,一年省了 15 万维护费。
在算法合规实践中,不少企业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同一套算法既用在 APP 上,又部署在网页端,这种情况能合并备案吗?结合现行法规要求和实操经验,答案是 “可以,但有前提”。关键在于把握 “技术同源” 与 “平台差异” 的平衡,既满足监管要求,又提高备案效率。
现行法规对算法备案的界定,是以 “服务类型” 为核心,而非看载体是 APP 还是网页。因此,跨平台算法要合并备案,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主体必须统一 备案主体得是算法的实际运营方,且 APP 与网页的运营主体要完全一致。比如某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算法,无论在其官方 APP 还是 PC 网页上运行,只要都是该电商公司直接运营,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的主体也统一,就符合主体要求。如果存在子公司代运营等情况,需额外提供关联关系证明和责任划分承诺书,明确主备案方的责任。
算法得是 “同一套” APP 和网页端用的算法必须同源 —— 模型结构、核心逻辑、训练数据得完全一致。实操中,这需要通过技术文档来证明:比如提供算法流程图,标注清楚跨平台调用的核心链路;附上代码版本控制记录(如 Git 提交日志),证明两端部署的是同一套代码;甚至可以提供性能测试报告,说明不同终端的算法输出结果一致性。
平台差异要讲清楚 即便算法同源,APP 和网页的服务形式、功能细节难免有差异。备案时必须如实说明:比如 APP 端支持离线缓存推荐结果,网页端依赖实时加载;或者 APP 侧重短视频推荐,网页端更侧重长文内容。这些差异不影响合并备案,但需要在材料中列明各平台的访问地址(如 APP 的应用商店链接、网页域名)、用户规模,以及算法在不同终端的适配方案(如响应式设计如何保证推荐逻辑稳定)。
对企业来说,合并备案最大的价值是 “降本提效”,但操作上需要做好材料整合。
效率提升体现在哪里? 最直接的是材料复用。算法原理说明、安全自评估报告等核心文件只需做一份,不用为 APP 和网页重复编写。比如某资讯平台的内容推荐算法,其 “用户画像构建逻辑”“内容匹配规则” 等核心说明,对 APP 和网页端是通用的,只需在材料中补充两端的差异化细节(如 APP 如何利用设备传感器数据优化推荐,网页如何通过 Cookie 记录偏好)。
从审核周期看,合并备案能减少重复审核,通常比分开备案缩短 30% 左右时间。常规备案流程约 2-4 个月,合并备案大多能控制在 3 个月内。
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步是整合技术文档。在算法说明里加一章 “跨平台部署方案”,讲清楚两端如何共享核心模型(比如通过云端 API 同步数据)、前端如何适配(如 APP 用原生 SDK,网页用 JavaScript 接口)。 第二步是规范填报信息。在备案系统的 “服务形式” 里,同时勾选 “移动应用程序” 和 “网站平台”,分别填写 APP 的应用商店链接(如苹果 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和网页的 ICP 备案号、域名。 第三步是补充风险防控细节。不同平台的安全风险点不同:APP 端要说明本地数据存储的加密方案(如 SQLite 加密);网页端要讲清楚 XSS 攻击防护(如内容安全策略配置),这些都得在自评估报告里单独列明。
实际操作中,算法部署可能更复杂,这些场景需特别注意:
混合架构怎么备案? 如果算法采用 “云端核心模型 + 终端轻量化运行”(比如 APP 和网页都调用同一云端 API,但本地有简单推理),备案时要提供云端 API 的接口文档(含参数、响应格式),以及终端 SDK 的技术说明,证明核心逻辑仍由云端统一控制,终端只是适配层。
用到第三方技术怎么办? 若跨平台算法调用了第三方能力(如接入大模型 API),除了主算法的备案材料,还得附上第三方的算法备案编号和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算法合规中的责任划分。比如某教育平台的智能答疑算法,既用了自研的推荐逻辑,又接入了第三方大模型,备案时需同时提交自研部分的技术文档和第三方的备案证明。
多语言版本要额外说明吗? 如果网页或 APP 有中英文等多语言版本,需在 “服务对象” 中注明覆盖范围,并提供语言模型训练数据的来源证明(如公开数据集的授权协议),避免被认定为 “不同算法”。
合并备案的材料要兼顾 “通用性” 和 “差异性”:
核心材料不能少 营业执照、算法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和工作证明(需体现管理职责)、算法自评估报告(含公平性测试、数据安全措施)、跨平台架构图(标注各终端的调用链路),这些是基础。
平台差异材料要补充 APP 端需提供应用商店上架截图、隐私政策链接;网页端要附 ICP 备案证明、SSL 证书;如果有小程序,还得加微信 / 支付宝的接入协议。
后续管理要跟上 算法更新后,若只是参数微调,可在年度报告中记录;若模型结构变了,得重新备案。另外,备案编号要在 APP 的 “关于我们” 和网页底部显著位置公示,且链接要能跳转至国家网信办的公示页面,比如某视频平台就在两端的设置页专门做了备案信息专区。
金融、医疗等领域的企业要更谨慎: 金融行业需额外满足银保监会的算法风控要求,比如信贷推荐算法要附风险模型的验证报告;医疗领域的 AI 辅助诊断算法,得提供卫健委的伦理审查证明,这些都得在跨平台备案中一并提交。
某头部内容平台的跨平台推荐算法是这么做的: 技术上,用 “云端 Transformer 模型 + 终端嵌入式推理”,APP 和网页通过统一 API 调用核心模型; 材料上,除了常规文档,还加了性能测试报告(对比 APP 的 GPU 推理和网页的 WebGL 推理延迟),以及两端的隐私保护方案(APP 用差分隐私,网页用 Cookie 加密); 最终顺利通过合并备案,备案编号在公示信息中明确标注 “服务形式:移动应用、网站”。
备案被驳回往往不是单一问题所致,需从材料质量、算法透明度、数据合规等多维度排查。
材料准备环节最易踩坑。不少机构图省事直接套用网络模板,导致《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与实际业务脱节,要么漏掉《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这类关键文件,要么营业执照扫描件模糊不清,甚至忘了附上算法负责人的工作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组建技术、合规、法务跨部门团队重新梳理材料,确保覆盖备案要求的所有指标。同时,用 OCR 技术提升扫描文件清晰度,建立内部预审机制,让材料完整性得到自动校验。
算法透明度不足是另一大痛点。有些机构对推荐逻辑的描述含糊其辞,只说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却不说明具体的特征工程步骤;风险控制机制更是语焉不详,连异常交易拦截规则都没讲清楚。改进的关键在于用 “流程图 + 伪代码 + 通俗解释” 三重方式呈现算法架构,比如用 Visio 画信贷审批算法的决策树,把每个节点的输入输出和权重参数标明白。还得补充《算法可解释性报告》,像年龄每增长 10 岁对违约概率预测值的影响范围,这类量化数据能大大提升说服力。
数据合规藏着不少暗礁。有的机构把数据来源标为 “公开数据集”,却拿不出授权证明;用户协议里找不到 “关闭数据训练” 的功能入口;境外语料占比超过 30% 也不做特殊说明。这些问题得靠区块链存证来解决,通过蚂蚁链等平台给授权证明加上时间戳,确保数据溯源链条完整。同时,在 APP 设置页面新增 “数据使用管理” 模块,配上一键关闭算法训练的开关,隐私政策里的 “数据控制” 条款也要同步更新。
模型安全风险防控不到位也容易碰壁。比如 300 条敏感问题测试没通过,识别不出虚假交易场景;生成内容里混进涉政敏感信息;或者根本没建立人工监看机制。这就需要部署多模态内容过滤系统,结合 NLP 文本分类和图像识别技术,针对金融领域定制 2000 多个关键词库,像 “高息揽储”“虚拟货币” 这类风险词都要覆盖到,还得通过对抗性测试验证拦截效果。“机器初筛 + 人工复核” 的双层审核机制也不能少,人工团队每天抽检 1% 的算法输出结果,审核日志至少要保留 3 年。
二、核心材料补正
《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是备案的重头戏,这几处必须重点完善。数据合规性方面,自采数据要附上《网络数据采集授权书》,境外语料得有经过公证的安全承诺书。公平性验证可以借助 PAI 平台的 “公平性检测插件” 生成《偏见检测报告》,确保不同性别群体的风控通过率差异控制在 3% 以内。应急响应部分要制定详细的《算法故障应急预案》,明确系统崩溃时的人工接管流程,比如信贷审批如何转为线下审核的具体操作步骤。
技术文档体系也得重新梳理。《算法版本迭代日志》不能少,要清晰记录从规则引擎到深度学习模型的演进过程,每次重大变更的时间戳和影响范围都得标清楚。《算力可追溯性报告》也很关键,通过阿里云等云服务商获取训练过程的 GPU 使用记录,能证明模型训练没用到违规算力资源。
第三方审计与认证能给备案加分不少。可以委托有 CMA 资质的机构做黑盒测试,重点验证算法在压力场景下的稳定性,比如并发量突增 100% 时的响应时间是否在合理范围。申请 ISO/IEC 27701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把证书作为数据安全能力的有力证明。
三、建动态合规体系
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是长效保障。版本控制上,用阿里云 OSS 版本管理功能自动存档备案材料,设置 5 年保留期,模型架构调整这类重大变更得走董事会审批流程。实时监测方面,部署算法审计沙箱对生产环境流量进行 1:1 镜像监测,一旦发现拒绝服务请求占比超过 5%,立刻触发人工审核。
地域差异化合规要特别留意。北京、上海要求额外提交《差距分析报告》,说明当前技术与国家标准的差距,比如信贷模型的误拒率得比行业平均水平低 20%。广东有政策红利,符合条件的机构能申请最高 100 万元的备案奖励和 500 万元算力券补贴,能有效降低合规成本。
用户权益保障得落到实处。APP 启动页要显眼展示备案编号和网信办公示链接,信贷产品页面加个 “算法说明” 入口,用动态图表解释额度计算逻辑。申诉机制也得完善,开通算法决策复核通道,用户在线提交异议申请后,3 个工作日内就得反馈人工复核结果,比如信用评分调整的具体原因。
四、技术升级与协作
可信计算技术能提升合规水平。用华为泰山服务器构建可信执行环境(TEE),让算法代码在加密容器里运行,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满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最新要求。跨境传输数据可以用联邦学习,在中美两地部署加密节点,确保境外数据不出境也能完成联合建模。
内容安全防护要做深做细。针对智能客服这类生成式 AI 金融算法,部署 “内容安全 AI 审核” 系统,实时拦截涉恐、虚假宣传等 31 类风险内容,把《输出内容过滤机制报告》作为备案附件。建个舆情监测矩阵,用网络爬虫抓取社交媒体上的算法相关讨论,及时处理 “高息贷款” 这类误导性内容。
跨部门协作能提高合规效率。成立 “算法合规委员会”,由 CTO 牵头,每月开次联席会议,重点审查算法变更的合规影响,比如模型更新会不会导致歧视性结果。开发合规知识库系统,自动同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最新政策,设置关键词预警,比如 “双备案” 触发专项培训。
外部资源也要善加利用。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能获取行业白皮书、测试数据集等资源,还能参与制定金融算法合规团体标准。和腾讯云、阿里云这些头部云服务商合作,用他们的 “备案助手” 插件自动校验材料格式,能降低一半的补正率。
五、案例借鉴与工具包
看标杆案例能学经验。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一次通过备案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开发了 “算法透明可视化平台”,用户能查到每笔信贷审批的 12 个关键决策因子及依据,比如 “近 6 个月信用卡使用率超过 80%”;还建了 “数据合规沙盒”,对第三方数据源提前评估,确保接入的征信数据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风险事件要引以为戒。某 P2P 平台因智能投顾算法未备案被罚 800 万元,核心问题出在用户协议没说清算法推荐的法律性质,分不清是 “投资建议” 还是 “信息展示”;而且训练数据里有未授权的上市公司财报,构成了商业秘密侵权。
长效合规工具包能省不少事。材料模板库有《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数据跨境传输安全评估报告》等 12 类文档模板,带智能填充功能,能自动关联企业工商信息。自动化检测平台可以接入腾讯云 “算法合规预评估平台”,输入业务类型、数据来源等信息,3 分钟就能生成《备案风险诊断报告》,标出境外语料占比 28% 这类高风险项。培训资源包有《金融算法合规培训课程》,含 30 个微视频,比如 “特征工程中的公平性设计”,还能通过在线考试系统确保技术团队掌握核心要求。
金融算法备案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动态合规管理的起点。企业得建 “技术 + 管理 + 文化” 三位一体的合规体系,定期搞压力测试,比如模拟监管抽检场景,再请外部专家顾问帮忙持续优化。随着 2025 年 “双备案” 机制(算法备案 + 大模型备案)实施,金融机构更得提前布局,把合规要求融入算法全生命周期,在技术创新和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
拿到 ICP 许可证,不少企业觉得 “万事大吉”。可现实是,每年都有上千家企业因为后续管理疏忽,要么被列入不良名单,要么直接丢了资质 ——ICP 许可证这张 “互联网通行证”,若跟不上年检、变更的节奏,很可能变成埋在经营里的 “定时炸弹”。
“以为 3 月底截止,忙忘了,4 月补报时发现系统关了”—— 这是很多企业踩过的坑。按照规定,ICP 许可证年检每年 1 月 1 日到 3 月 31 日必须完成,4 月虽然有补报期,但各地政策松紧不一,有些省份超期 15 天就直接锁系统。
杭州一家做跨境电商的公司就吃过亏:2024 年忙着拓展海外业务,把年检的事抛在了脑后。等 4 月中旬想起时,系统已关闭,ICP 证被暂停使用。那段时间,平台没法提现,合作的支付渠道也卡了脖子,光违约金就赔了 20 多万,更别说客户流失的损失。
年检要准备的材料,别嫌麻烦 : 营业执照副本、上一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得齐全)、业务经营报告(别只写流水,得说清新增了哪些业务、用户量变化),还有网络安全措施说明 —— 现在管局对 “防诈骗、防虚假信息” 查得严,这块写不明白很容易被打回。
尤其要注意,2025 年起,所有材料得在线上提交 PDF 加密版,纸质版要邮寄到当地通信管理局。有企业因为文件没加密,直接被退件,等重新准备好,早过了截止期。
企业换了法人、迁了地址,甚至只是改了网站域名,都得给 ICP 许可证做变更 —— 这个 “30 天时限”,是红线,不是建议。
去年北京有家科技公司,股东变更后换了法人,工商手续办得顺顺当当,唯独忘了 ICP 许可证变更。结果融资尽调时,投资方发现 ICP 证上的法人还是老名字,直接质疑公司合规性,原本板上钉钉的投资拖了 3 个月才落地,错过了项目扩张的最佳时机。
这些变更细节最容易漏 :
不光是公司名称、法人,注册资本变了也要改; 网站换了服务器接入商?得重新提交接入协议,IP 地址必须和备案信息对得上(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查得特别严,合同 IP、实际指向 IP、报备 IP 得 “三统一”);
域名过期不用了?别以为扔着就行,得去注销备案,不然被别人抢注用去搞违规网站,原备案主体可能被连带追责。福建有家酒店就吃过这亏,过期域名被用来做侵权网站,虽然最后没判它赔偿,但官司打了大半年,光律师费就花了 10 多万。 ICP 许可证有效期是 5 年,不是拿到就能用一辈子。有企业以为 “到期前再办就行”,结果卡在材料上 ——2025 年续期新规里,要求企业注册资本实缴至少 30%(最低 300 万),还得有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的技术负责人,社保得交够 6 个月。
广州一家在线教育平台就栽在了这:许可证到期前 1 个月才开始准备续期,发现技术负责人的学历不够,临时招人、补社保根本来不及,最后许可证过期,平台被迫停了 20 天,学员退费潮差点把公司拖垮。
续期材料得提前攒 :近三年的审计报告(现金流量表不能少)、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以上的测评报告(这个测评至少要 2 个月)、业务发展报告(得有用户规模、收入结构的具体数据,空泛的 “前景良好” 没用)。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 “没当回事” 造成的。给企业提几个实在建议:
建个 “资质台账” :用 Excel 记清楚许可证有效期、下次年检时间、最近一次变更信息,设置提前 60 天的提醒(手机日历、企业微信都能弄)。服务器别瞎换 :尤其是北京、上海,要求服务器必须托管在本地机房,跨省托管一查一个准。换接入商前,先问清楚对方有没有 IDC 资质。关注地方 “土政策” :海南自贸区企业年检能自动延 30 天,上海外资持股超 50% 办不了 ICP—— 各地规矩不一样,打 12381 工信部热线问问,比自己瞎猜靠谱。别全指望自己人 :如果公司没专门的合规岗,找家有增值电信业务代理资质的服务商帮着盯,年费也就几千块,比被罚几万、丢了资质划算多了。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加速落地,备案已成为企业进入合规赛道的 “通行证”。但不少企业在备案实操中陷入认知偏差:盲目追求材料的 “全面性”,将技术细节、应用设想等内容无序堆砌,结果反而因信息过载导致审核受阻。事实上, 大模型备案的核心在于精准传递关键信息,而非内容的繁复程度 。
从审核逻辑来看,备案材料的 “可读性” 直接影响通过率。监管部门日均处理海量备案申请,审核人员更关注材料的核心价值 —— 能否快速明确模型的功能边界、安全机制及合规底线。若企业提交的材料充斥冗余信息,核心功能描述被技术参数淹没,安全措施说明夹杂无关流程,审核人员难以高效定位关键内容,自然会增加补正或驳回的概率。
想要提升备案效率,企业需建立 “精准化备案思维”:
聚焦核心要素 :用简练语言勾勒模型的核心能力,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方向;明确应用场景的边界,避免模糊表述;直指解决的行业痛点,让审核人员快速把握模型的实际价值。 强化安全叙事 :在数据安全、算法治理等关键环节,突出 “怎么做” 而非 “是什么”。例如,数据脱敏环节应说明采用的加密技术及验证机制,而非罗列数据处理的全流程,让安全措施的实效性一目了然。
构建逻辑闭环 :从技术架构到应用场景,从安全措施到合规承诺,各模块需形成有机衔接。避免出现 “技术描述与应用场景脱节”“安全措施与风险点不匹配” 等逻辑断层。
此外,企业需深度研读备案细则。不同应用领域(如金融、医疗)的模型备案,在材料侧重点上存在差异;跨区域运营的模型,还需兼顾地方监管的特殊要求。唯有结合自身业务特性精准匹配备案规范,才能避免 “材料齐全却不符合要求” 的尴尬。
大模型备案的本质,是通过规范的信息披露建立行业信任。企业与其在材料篇幅上做加法,不如在信息精准度上做乘法 —— 用清晰的逻辑、聚焦的内容、合规的表述,为模型的合规发展筑牢根基。在行业规范化进程中,这种 “精准备案” 思维,将成为企业在大模型赛道持续领跑的重要筹码。
河北鑫海化工的渣油加氢装置最近火了 —— 这套年处理能力 200 万吨的设备,自从用上备案后的大模型,能耗降了 5 个百分点,一年多赚 1200 万。万华化学的氯碱车间更厉害,靠 AI 调参数,光碱液浓度稳定这一项,每年就少赔 150 万退货损失。这不是个例,随着 2023 年生成式 AI 备案政策落地,一批化工企业靠合规的大模型应用,在生产线上挖出了真金白银。
一、生产工艺优化:告别凭经验调参数,数据说了算
催化裂化装置的老师傅们最怕原料波动。过去按经验拧阀门,反应器温度忽高忽低,能耗最多能差 10%,副产品多出来 3% 都算正常。现在不一样了,鑫海化工跟百度智能云合作的大模型,把 30 万小时的生产数据嚼透了,建了个 "数字分身"。
这套系统盯着 1200 多个参数 —— 反应器温度、进料组分、催化剂活性…… 实时算出最优操作方案。操作工小王说:"以前调一次参数得试两小时,现在模型直接给指令,渣油转化率稳稳提了 1.2%。" 在榆林能源的环氧树脂项目上,大连化物所的智能模型更神,72 小时干完了过去 6 个月的工艺优化活,让丙烯收率提高了 4.5 个点。
二、设备运维:机器还没喊疼,AI 先报警
化工设备坏一次,生产线停一小时就少赚 50 多万。去年有家氯碱厂的离子膜电解槽没及时换,多耗了 50 万度电,白白扔了 35 万。现在万华化学的机泵上装了 12 类传感器,振动、温度数据实时传给大模型,轴承有裂纹能提前三天预警。
"6 月那次高压泵预警太关键了," 设备科长老李记得清楚,"模型说轴承有问题,拆开一看果然有裂纹,这一下就保住了 300 万的设备,还没耽误生产。" 他们用的中控 TPT 模型,连离子膜寿命都能算准,避免了过早更换,一年省 80 万。算下来,设备综合效率提了 15%,一年少停 120 小时,光压缩机维护就省了 40% 成本。
三、质量控制:从 "差不多" 到 "刚刚好"
32% 浓度的碱液,浓度稍不稳,一个月退货就得赔 50 多万。过去化验员取样分析,等结果出来时,反应早跑偏了。现在万华的氯碱装置里,大模型盯着 pH 值,废液中和时间从 5 小时压到 1 小时,中和剂一年省 20 万。
最绝的是催化剂分析,以前人工测积碳得等几小时,现在模型分钟级出结果。碳酸钠投加更精准,原盐杂质一波动,模型马上调用量,全年少用 851 吨,省 130 万。"以前怕不合格,总往高了调,其实是浪费," 技术员小张说,"现在浓度稳稳卡在 32%,不多不少,一年又省 150 万。"
四、备案不难,这几步走对就行
不少企业怕备案麻烦,其实摸清路数很简单。鑫海化工的备案材料里,光安全法规就列了 300 多条,行业问题库 8000 多个案例,把模型怎么学的、数据从哪来的写得明明白白。
网信办检查有几个关键点:敏感问题不能乱答,比如 "危险品泄漏咋处理" 就得有规范回复;备案号要挂在官网显眼处,万华化学直接嵌在氯碱板块首页。山东这边政策好,通过备案最高补 500 万,还优先评示范项目。但也得注意,某企业因为没设敏感词拦截,第一次就没通过,后来建了 1.2 万个词的过滤库才搞定。
五、未来不止这点甜头
现在头部企业都在往全链条智能走。大连化物所的新模型,从实验室催化剂设计到工厂 3D 建模全能干,新技术研发周期从 10 年压到两三年。中控的模型更能算 "小时利润",盯着市场价格调生产,某炼厂边际效益提了 8%。
就像刘中民院士说的,大模型正在改写化工生产的老规矩,未来十年,靠 AI 吃饭还是凭经验干活,差距会越来越大。那些已经备案落地的企业,正在生产线的每一个阀门、每一次反应里,悄悄积攒着竞争力。
现在数字经济跑得飞快,算力早就成了企业发展的 “核心引擎”。为了帮企业更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相关部门专门推出了 500 万算力补贴申领政策。但对第一次备案的企业来说,想顺利拿到这笔补贴,材料准备的 “全不全、合不合规” 是关键。所以我们整理了这份自查表,帮大家少走弯路,高效搞定材料自查。
一、企业基本信息材料自查
二、算力需求相关材料自查
三、资质与信用证明材料自查
四、财务相关材料自查
五、自查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自查流程
收集材料:先找个人专门负责,把上面提到的所有材料都收齐,缺一份都不行。 逐一核对:拿着这份自查表,对着每一项 “自查要点” 检查材料,符合要求就打√,不符合就打 ×。 整改完善:碰到打 × 的材料,先弄明白问题在哪,然后赶紧补材料、改错误,或者重新准备,直到符合要求。
复核确认:改完之后,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保所有材料都打了√,最后整理成完整的申领材料包
(二)注意事项
材料时效性:所有材料都要在有效期内,像身份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这些,快过期的话提前去续,别等提交的时候才发现过期了。 信息一致性: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些基本信息,在所有材料里都得一样。要是有变更,一定要把完整的变更证明带上,不然容易被打回。 官方要求:多盯着补贴申领的官方平台,看看有没有新要求,别按老经验准备材料。有不懂的地方,赶紧打官方咨询电话或者发邮件问,别自己瞎猜。 材料备份:准备好的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都备份一份,万一丢了或者官方让补充提交,能及时拿出来。 提交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查和提交,别拖到最后一天才弄,万一出点意外赶不上就亏了。 其实只要按这份自查表一步步来,把材料准备到位,企业申领 500 万算力补贴的成功率会高很多,拿到补贴后,也能更有力地推进数字化转型。
无需懂代码、不用复杂配置,跟着这份指南操作,新手也能快速拥有专属个人博客,甚至 10 分钟内完成从 “选服务器” 到 “发文章” 的全流程。
这套方案是新手最优解 —— 可视化操作多、自动配置多,还能后续灵活扩展功能(比如加评论区、图片库)。
推荐配置 :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2 核 2G+50GB SSD),新用户首年低至 30 元,性价比极高。操作步骤 :登录腾讯云控制台,搜索 “轻量应用服务器”,点击 “创建实例”; 应用模板直接选「WordPress 博客」(不用自己装 PHP、MySQL); 确认配置后付款,3 分钟内系统自动完成环境部署 + 生成公网 IP (记好这个 IP,后续要用)。 服务器创建后,回到 “实例详情页”,在「应用信息」模块找到宝塔面板登录地址、默认账号、默认密码 ; 复制地址到浏览器打开,输入账号密码,直接进入管理界面(第一次登录会提示安装基础组件,点 “一键安装” 即可,不用管细节)。 宝塔面板左侧点「软件商店」,搜索 “WordPress”,点击「一键部署」; 填写 2 个关键信息:域名:暂时没有域名?直接填第一步记好的 “服务器公网 IP”; 数据库:默认生成即可(记好数据库密码,后续可在宝塔「数据库」模块找回); 点击 “提交”,系统自动安装,1-2 分钟后会提示 “安装成功”,并给出 WordPress 后台地址。 访问 http://你的服务器IP/wp-admin
,输入安装时设置的 “管理员账号密码”,进入博客后台; 左侧点「文章」→「写文章」,用 WordPress 自带的可视化编辑器 (像用 Word 一样)写内容:直接打字、粘贴图片(拖进编辑器就行)、加标题; 写完点右上角「发布」,立即生效!
想查看效果?直接在浏览器输入你的服务器 IP,就能看到刚发布的文章。 如果不想等 ICP 备案(国内服务器需备案,约 7-20 天),想当天就能访问博客,选这套方案。
推荐平台:DigitalOcean(新手友好,支持中文支付); 操作步骤:注册 DigitalOcean 账号,登录后点击 “create”→“Droplet”(即服务器实例); 应用模板选「WordPress」,配置选 “Basic”(1 核 2G 足够,月付约 5 美元); 付款后,5 分钟内生成服务器 IP+WordPress 管理员账号 (会发邮件到你的注册邮箱)。 打开邮件里的 “WordPress Admin URL”,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后台; 按「文章」→「写文章」的流程创作,发布后直接用服务器 IP 访问博客,全球都能打开。 后台「外观」→「主题」,选免费主题(比如 “Twenty Twenty-Four”),一键切换博客风格;
装 “WP Super Cache” 插件(后台「插件」→「安装插件」搜索),开启缓存后页面加载更快。 适合只发纯文字、追求极简的新手 —— 不用买服务器,全程在线操作,还能享受全球 CDN 加速。
访问 Vercel 官网(https://vercel.com/ ),用 GitHub 账号登录(没有就注册一个,免费); 点击 “New Project”→“Import Template”→搜索 “Hugo”→选择 “Hugo Starter”→点击 “Deploy”,1 分钟内生成博客网址 (比如 “xxx.vercel.app”)。 回到 Vercel 项目页,点击 “Edit” 进入在线编辑器; 找到 “content” 文件夹→新建 “xxx.md” 文件(MD 是简单的文字格式,比如 “# 标题” 代表大标题,“加粗 ” 代表加粗);
写完点击 “Commit Changes”,10 秒内自动发布,打开生成的博客网址就能看到文章。 国内服务器:先在腾讯云完成 ICP 备案(免费,有引导流程),备案通过后,在宝塔面板「域名」模块添加域名,再去域名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后台做 “解析”(指向服务器 IP); 国际服务器 / Vercel:直接在域名服务商后台解析到服务器 IP 或 Vercel 提供的地址,不用备案。 语法检查:用「Grammarly」浏览器插件(支持中文,避免错别字); 封面图设计:用「Canva」(搜 “博客封面” 模板,替换文字 / 图片,1 分钟出图);
图片压缩:用「TinyPNG」在线压缩(避免图片太大拖慢加载速度)。 跟着以上任意一套方案操作,10 分钟内就能完成博客搭建 + 发布第一篇文章。不用怕出错 —— 大部分步骤都是 “一键操作”,就算遇到问题,对照 “避坑指南” 也能快速解决。现在就选一套方案,开启你的个人博客之旅吧!
一、为什么必须做安全自评估?
现在算法已经深入金融风控、医疗诊断、智能交通这些关键领域,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 比如用户数据泄露、模型被对抗攻击篡改结果、代码里藏着未修复的漏洞,这些问题一旦爆发,不仅会造成业务损失,还可能违反法规。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有算法备案的要求都很明确,咱们算法工程师作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角色,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补救。通过系统化的自评估提前找出风险点,既能保证技术合规,也能给算法应用加上一道安全防护网。
二、核心核查 Checklist(160 项)
下面分 5 个核心模块整理了 160 项核查指标,每一项都标注了具体要求,大家可以直接对照着填核查结果(打√或填状态)。
(一)数据安全模块(30 项)
数据是算法的基础,从采集到销毁的全流程都要盯紧,这部分重点查 30 项内容:
(二)模型安全模块(40 项)
模型是算法的核心,从设计到退役的每一步都可能有风险,这部分重点查 40 项:
(三)代码安全模块(25 项)
代码是算法落地的载体,漏洞往往藏在细节里,这部分重点查 25 项:
(四)部署运行安全模块(35 项)
算法上线后不是万事大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更要盯紧,这部分重点查 35 项:
(五)合规性模块(30 项)
法规是底线,这部分重点查 30 项合规要求,确保算法应用不踩红线:
三、Checklist 怎么用?(实操指南)
光有清单不够,得知道怎么落地,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具体用法:
1. 多久查一次?
月度自查 :不用全查,重点盯高频风险项 —— 比如数据加密有没有失效、API 接口鉴权有没有问题,花 1-2 小时就能搞定; 季度全面核查 :160 项指标全部过一遍,每一项都要确认,最后形成核查报告(注明通过项、不通过项、整改计划); 专项核查 :重大版本更新前、新业务上线前,额外查一次相关模块(比如新业务用到医疗数据,就重点查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2. 查到问题怎么改?(5 步整改流程)
标记问题 :在 Checklist 里把 “不通过” 的项标出来,写清楚问题具体是什么(比如 “依赖包有 2 个高危漏洞未修复”); 找根因 :别只看表面,要挖根本原因 —— 比如 “依赖包漏洞” 可能是因为没定期扫描,而不是忘了修复; 定方案 :针对根因出整改方案,要明确谁来改、什么时候改完 —— 比如 “每周五下午用 OWASP 工具扫依赖包,高危漏洞 24 小时内修复,由开发组长负责”; 验结果 :整改完要重新核查,确认问题解决 —— 比如漏洞修复后,再扫一次确认没有高危漏洞; 存记录 :把核查表、整改方案、验证结果都归档,万一后续有审计,能拿出来证明。 3. 指标能自己调吗?
当然可以,不同行业、不同技术场景,风险点不一样,大家可以这么调整:
按行业加指标 :做金融的可以加 “反欺诈算法合规性核查”,做医疗的加 “病历数据隐私保护专项核查”; 按技术加指标 :如果用生成式 AI,要加 “prompt 注入防护核查”“生成内容合规性检查”; 按业务减指标 :如果算法不用跨境数据,“跨境数据合规” 相关的指标就可以暂时不用查。
四、实操案例:遇到问题怎么处理?
给大家举个真实案例,方便理解怎么用 Checklist 解决问题:
问题:模型训练数据没做去标识化
核查结果 :× 不通过(对应数据安全模块第 5 项); 实际情况 :采集了一批医疗数据,直接用来训练模型,数据里还留着患者的完整身份证号; 根因分析 :数据预处理时忘了做去标识化,也没人做数据抽检; 整改方案 :用差分隐私工具脱敏身份证号(只留前 6 位和后 4 位,中间用 * 代替),以后预处理完要抽样 10% 检查; 验证过程 :脱敏后抽 100 条数据,人工看有没有完整身份证号,再用隐私计算工具测脱敏合规性; 归档记录 :把脱敏前的数据样本、脱敏后的样本、工具检测报告,都存在项目的安全文件夹里。
五、最后说两句
这 160 项指标覆盖了算法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退役的全生命周期风险,不是说要大家花很多时间去查,而是要把核查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写代码时想想有没有漏洞,部署前看看有没有合规风险,慢慢就成习惯了。
技术在变,风险也在变,大家要定期更新 Checklist,别让指标过时。毕竟安全不是一次性的事,而是持续优化的过程,只有把每一个小风险都堵住,算法应用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在服务器上部署 Stable Diffusion 时,因硬件配置、环境依赖、参数设置等差异,常出现各类报错。本文整理 5 个高频问题,从现象分析到实操解决,帮你快速排查故障,顺利启动模型。
一、显存不足(最常见):RuntimeError: CUDA out of memory
1. 报错现象
启动模型生成图片时,终端提示 “CUDA out of memory. Tried to allocate XX MiB (GPU XX; XX GiB total capacity; XX GiB already allocated; XX MiB free; XX GiB reserved in total by PyTorch)”,生成任务直接中断。
2. 核心原因
模型本身占用显存高(如 SD 1.5 基础模型加载后约占 2-4GiB,大模型 / LoRA 叠加后更高); 生成参数设置不合理(如分辨率过高、批次数量过大); 3. 解决步骤
(1)优先优化参数(无需硬件升级)
降低生成分辨率 :将默认的 512×512/768×768 降至 384×384,或启用 “分块生成”(如 WebUI 中设置 --xformer s 参数,支持低显存下高分辨率生成); 减少批次数量 :在配置文件或 WebUI 中,将 “Batch Size” 设为 1,“Batch Count” 根据显存调整(2-4 为宜); 启用显存优化参数 :启动命令中添加以下参数(二选一,根据服务器显卡适配):
python launch. py --medvram --opt-split-attention
# 2. 深度优化(适 合 4 -6Gi B 显存,可能牺牲少量速度)
python launch. py --lowvram --opt-split-attention-v1
(2)清理残留显存占用
nvidia-smi # 找到占用显存 的 Python / PyTorc h 进程,记 录 PID
kill - 9 [ PID ] # 替换[ PID ]为实际进程号, 如 kill - 9 12345
(3)硬件 / 驱动辅助优化
若服务器支持多卡,启用多卡分布式推理(需修改配置文件,示例: --device-id 0, 1 指定使用 0、1 号显卡); 升级 NVIDIA 驱动至 515 + 版本(适配 PyTorch 2.0+,减少显存浪费):
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driver- 535 # Ubunt u 系统示例,根据显卡型号选择驱动版本
二、驱动版本不兼容:CUDA error: no kernel image is available for execution on the device
1. 报错现象
加载模型时提示 “CUDA error: no kernel image is available for execution on the device”,或启动后直接提示 “PyTorch not compiled with CUDA enabled”。
2. 核心原因
NVIDIA 驱动版本与 Stable Diffusion 依赖的 PyTorch/CUDA 版本不匹配(如驱动支持 CUDA 11.6,但 PyTorch 安装的是 CUDA 12.1 版本); 3. 解决步骤
(1)确认版本匹配关系
先查看服务器显卡支持的最高 CUDA 版本:
nvidia-smi # 右上角显示“ CUDA Version : XX . X ”, 如 12.2
再对照 PyTorch 与 CUDA 的适配表(推荐组合):
(2)重装驱动(若版本不匹配)
sudo apt-get purge nvidia-*
sudo ubuntu-drivers autoinstall # 自动安装适配显卡的推荐驱动
三、Python 环境冲突: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xxx'
1. 报错现象
启动时提示缺失模块,如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diffusers'”“No module named 'transformers'”,即使已执 行 pip instal l 仍报错。
2. 核心原因
服务器存在多个 Python 版本(如 Python 3.8/3.10), pi p 安装的依赖包被写入非当前使用的 Python 环境; 3. 解决步骤
(1)统一 Python 版本并创建虚拟环境
安装指定 Python 版本(推荐 3.10,兼容性最佳):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 .10 python3 .10 -venv python3 .10 -pip
# 1. 在 Stable Diffusio n 根目录创建环境
source venv/bin/activate
(2)在虚拟环境中重新安装依赖
用官 方 requirements.tx t 安装(避免版本遗漏):
cd /path/to/stable-diffusion-webui
# 安装依赖(添加--no-cache-di r 避免缓存冲突)
pip install --no-cache-dir -r requirements. txt
pip install diffusers== 0.21.4 transformers== 4.30.2 # 示例版本,根据报错提示调整
四、依赖包版本不兼容:AttributeError: module 'xxx' has no attribute 'yyy'
1. 报错现象
加载模型或生成图片时,提示属性不存在,如 “AttributeError: module 'torch.nn' has no attribute 'SiLU'”“AttributeError: 'UNet2DConditionModel'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enable_xformers_memory_efficient_attention'”。
2. 核心原因
关键依赖包版本过高或过低( 如 diffuser s 版本与模型要求不匹配, xformer s 版本与 PyTorch 冲突); 手动升级包时破坏了原有依赖关系( 如 pip install --upgrade torc h 导致其他包不兼容)。 3. 解决步骤
(1)回退到稳定版本
查看 Stable Diffusion 官方推荐的依赖版本(以 WebUI 为例,根目 录 requirements.tx t 标注了推荐版本);
# 回 退 diffuser s 和 transformers(示例)
pip install diffusers== 0.21.4 transformers== 4.30.2
pip install xformers== 0.0.20 # 适 配 PyTorch 2.0.1
(2)修复依赖关系
pip install [冲突包名]==[推荐版本]
五、模型文件损坏 / 路径错误:OSError: Unable to open file
1. 报错现象
加载模型时提示 “OSError: Unable to open file (unable to open database file)” 或 “ValueError: Could not load model [模型路径]”,且路径看似正确。
2. 核心原因
模型文件下载不完整(如 ckpt/safetensors 文件大小远小于官方标注,或下载时断连导致损坏); 模型路径包含中文 / 特殊字符(如 “模型库 / SD1.5.ckpt”),服务器环境无法识别; 模型格式不兼容(如将 LoRA 模型放入主模型目录,或模型版本与 Stable Diffusion 版本不匹配)。 3. 解决步骤
(1)验证模型完整性
查看官方模型大小(如 SD 1.5 官方 ckpt 约 4.27GiB),对比本地文件:
ls -lh /path/to/models/ Stable -diffusion/[模型文件]. ckpt # 查看文件大小
若大小不符,重新下载(推荐从 Hugging Face 官方库或国内镜像站下载,避免断点续传)。 (2)修正模型路径与格式
主模型(ckpt/safetensors)→ models/Stable-diffusion/
# 错误路径:/home/user/模型/ SD1 .5 . ckpt
# 正确路径:/home/user/models/ SD1 .5 . ckpt
(3)适配模型版本
若使用较新模型(如 SDXL),需确保 Stable Diffusion 已升级到支持版本(如 WebUI 需更新至 1.5+):
2025 年算法备案新规把 “敏感内容拦截率不低于 95%” 明确为硬性指标,这道合规红线,NLP 工程师再也绕不开。
前段时间有个典型案例:某头部社交平台因为没及时更新 “暗语黑话” 词库,直接被驳回备案。这事儿其实早该预警 —— 静态词库面对每天都在变的网络语言,早就力不从心了。今天就从政策解读到技术落地,拆一套能真正用起来的方案,帮大家稳稳跨过 95% 拦截率这道坎。
一、躲不开的合规压力,绕不过的技术难题
先把合规底细说清楚:现在算法备案是全流程监管,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没达标的企业,轻的罚 1 万到 10 万,重的可能直接暂停服务。
最关键的是技术审查环节 —— 监管部门会拿 300 条敏感问题做测试, 拒答率必须≥95% ,而且要求拦截关键词列表的规模得超过 1 万条。这里藏着个核心矛盾:怎么保证 “不漏拦” 的同时,还能 “不瞎拦”?
更头疼的是网络黑产的手段越来越精。比如用 “啋票” 代替 “彩票” 搞谐音,把 “敏感词” 拆成 “敏 感 词” 加空格,甚至用 “mgc” 这种拼音缩写绕检测。还有更隐蔽的,在正常对话里藏敏感词组合,比如聊 “游戏” 时偷偷掺 “赌” 的内容。
以前靠 “字符串精确匹配” 的静态词库,碰到这些花样,漏检率普遍超过 15%,根本达不到备案要求。
不过也有做得好的案例,比如 vivo 的谛听系统 —— 他们维护了 100 多万条敏感词,再配上多维度检测策略,不仅平均响应时间能压到 50ms,拦截准确率还做到了 99.2%。这说明只要词库管得好,完全能守住内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二、搭三层防御体系:从基础匹配到对抗进化
要解决漏检问题,得从 “单一匹配” 升级成 “多层防御”,这里分三层讲具体怎么做。
1. 基础检测层:先把 “固定敏感词” 抓牢
核心是建一个 “全且新” 的敏感词库,数据源得全 —— 政府发的公告、行业标准、历史违规记录、用户举报内容,甚至竞品的词库都可以参考。收集来的内容别直接用,最好用 “AI 初筛 + 人工标注” 过滤噪音,比如把无关的谐音词、误报的正常词汇删掉。
匹配引擎优先选 AC 自动机算法,处理大规模词库的效率高,像单字词、固定短语这类明确的敏感词,用它来匹配又快又准。
针对谐音变体,得做个拼音映射表 —— 把中文转成拼音后再匹配。比如 “啋票” 这种多音字,要把所有可能的读音都列出来,一个个查,避免漏网。
2. 增强语义层:让系统 “看懂” 上下文
光靠字符匹配不够,得让系统理解语义。比如 “顶级” 这个词,在 “顶级工艺” 里是正常描述,但在 “顶级疗效” 里就是违规宣传,这时候就得靠语义分析区分。
可以用词向量模型 —— 把文本转成高维向量,通过 “语义相似度” 判断。比如 “敏”“感”“词” 这三个字拆开,在向量空间里会显示高度关联,系统就能识别出这是故意拆分的敏感词。
还有 BERT 这类预训练模型,能读懂上下文语境。腾讯云之前提过一种 “上下文窗口检测技术”,就是分析敏感词周围的词汇关联性,哪怕敏感词被 “澳_门” 这样的特殊符号隔开,也能揪出来。
3. 对抗进化层:跟黑产 “动态博弈”
黑产的手段在变,我们的防御也得跟着进化。
首先要做对抗训练 —— 在训练数据里掺各种 “绕过样本”,比如故意加空格、换谐音的敏感词,让模型提前适应这些套路。实测下来,这么做能让模型的鲁棒性提升 40% 以上。
然后要应对突发热点 —— 比如某件热点事件里突然冒出来的新敏感词,得部署实时检索引擎,通过 “事件关键词聚类” 自动找风险词。比如某明星塌房后,相关的不当言论词汇,能快速加到词库里。
DeepSeek 系统有个好办法:动态生成正则规则。比如碰到 “澳__门”“澳・门” 这种加特殊符号的变体,系统能自动生成对应的正则表达式,不用人工一条条加规则,效率高很多。
另外,组合检测也很有用。比如配置 “澳门 + 博彩 + 网站” 的组合规则 —— 只有这三个词同时出现才拦截,既能减少误判,又能抓准故意绕检测的内容。把这种组合规则和拼音检测结合,比如 “ao_men+bo cai+wang zhan”,防御网会更密。
三、工程化落地:让词库 “活” 起来,还能稳运行
技术方案再好,落地时出问题也白搭。这里讲三个关键工程实践,保证词库能持续生效。
1. 动态更新:新词别等 72 小时,4 小时就得用上
要建 “三级触发” 的更新机制:
每日全量更新:保证基础词库不过时,比如每天凌晨自动同步最新的监管词汇; 热点事件实时更:比如突发负面事件时,10 分钟内启动应急更新,把相关敏感词加上; 用户举报闭环:用户举报的敏感内容,2 小时内审核,确认后马上加进词库。 之前有个电商平台这么改了之后,新词响应时间从 72 小时缩到 4 小时,拦截率直接涨了 18 个百分点。
更新流程也得规范:先 AI 初筛(比如自动识别谐音、缩写),再人工复核(重点看模糊词、易误判的内容),最后增量发布(别一次性全更,避免出问题)。
还要给敏感词分级,比如分 P0 到 P4 级:P0 是暴恐、涉政这类高风险词,得秒级生效;P4 是低风险的边缘词汇,按周更新就行,这样能省资源。
2. 分布式架构:千万级词库也能快响应
词库规模大了,容易卡性能。这时候要靠分布式架构:
用消息队列同步多节点词库,比如 Kafka,保证所有服务器上的词库一致; 词库加载用动态加载技术,更新时不用重启服务,对 7×24 小时运行的平台特别重要; 灰度发布:新规则先更 10% 的流量节点,观察 48 小时,没异常再全量推,万一出问题还能回滚。 3. 管理平台:全生命周期可控,还能追溯
建一个专门的词库管理平台,要能做到:
版本控制:每次增删改都留记录,比如删一个关联了很多规则的词时,系统得提示 “这个词还在用,删了会影响 XX 检测”,避免误操作。IBM 就是这么做的,能减少很多故障。 区块链存证:更新人、时间、原因这些元数据,用区块链存起来,改不了,方便备案时查。 实时监控:拦截量、误报率、响应时间这些指标,得实时看,一旦超标就告警。比如误报率突然涨到 8%,马上查是不是新规则有问题。 4. AI 辅助工具:少做重复活,多盯策略
别让工程师天天手动加词,用工具提效:
智能挖掘工具:比如化妆品平台,用 AI 扫最新的监管文件,自动提取禁用成分词,不用人工一条条找;
语义扩展工具:基于词向量相似度,自动生成近义词。比如加 “赌博” 时,工具会自动推荐 “投注”“赌资”“坐庄”,批量加入词库。 四、合规落地:不光要达标,还要能稳住
1. 人机协同:别让 AI 一个人判
AI 不是万能的,得人工兜底。比如:
AI 负责 90% 的常规检测,把模糊的、易误判的内容推给人工; P0 级敏感词直接拦,不用等人工;但像 “文化隐喻”“专业术语” 这类模糊内容,比如某句古诗被滥用,得人工判断后再处理。 有个内容平台这么调整后,误判率从 8% 降到 2.3%,拦截率还保持在 96.7%,顺利过了备案。
2. 怎么评估效果?别只看 95% 拦截率
除了 “总体拦截率≥95%”,还要盯这些指标:
技术筛查合格率≥98%:AI 筛出来的敏感内容,人工复核时正确率要高; 人工抽检合格率≥96%:随机抽 4000 条语料,人工查的时候,系统的判断正确率得达标; 分场景达标:31 类风险场景(比如暴恐、虚假信息、低俗内容),每类的拦截率都得够,不能只看总体; 误拦截率≤5%:别把正常内容拦了,比如用户发 “今天买了彩票”,别误判成敏感词。 建议画个 “敏感度 - 覆盖率” 矩阵:横轴是风险等级(P0 到 P4),纵轴是检测覆盖率。要求 P0 级 100% 覆盖,P1 级 98% 以上,P2 到 P4 级在控制误判的前提下尽量覆盖,这样资源能用到刀刃上。
3. 持续优化:跟黑产耗到底
定期搞红队测试:找专门的安全团队,模拟黑产的最新手段,比如用 AI 生成的隐晦敏感词,测词库能不能拦住,发现漏洞马上补。
还要分析漏检案例:比如某段时间谐音词漏检多,就强化拼音映射表;特殊符号拆分多,就优化正则规则。
政策也得盯:比如监管新增了 “AI 生成内容” 的敏感词要求,得马上调整词库策略。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审计,把过时的词、冗余的规则清掉,别让词库变 “臃肿”。
4. 备案材料怎么准备?
除了拦截关键词列表,还得准备这些:
词库更新机制说明:把 “三级触发”“人机协同” 这些流程写清楚,附上个流程图最好; 敏感词分级标准:说明 P0 到 P4 级怎么定的,各等级的更新时效、处理方式; 检测效果评估报告:附 300 条测试用例的结果,再针对 31 类风险场景,每类准备 200 条测试用例,涵盖日常对话和敏感诱导场景,证明系统真的能达标。
现在不少企业做服务器国产化适配,都栽在 “单个零件合格,凑一起却用不了” 的坑里:比如国产操作系统装好了能开机,但厂里的 ERP、MES 系统一跑就崩;数据库数据迁过去,结果高峰期转账、下单总出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没考虑 “操作系统 - 中间件 - 数据库 - 业务应用” 这一整套链路的配合,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作为最底层的基础,能不能踩对坑,直接决定适配能不能成。
3 个避坑要点,破解适配核心难题
避坑要点 1:操作系统适配 —— 别只看 “合规名录”,兼容性才是真刚需
常见坑 :很多团队选操作系统,就盯着有没有进 “国产化名录”,至于硬件能不能跑、业务软件能不能用,完全没提前测。最后服务器倒是装好了,问题却一堆:
硬件上:RAID 卡、万兆网卡没合适的驱动,原本能跑满的性能,直接掉了一半还多; 软件上:老版本的 ERP、MES 系统,依赖的.NET Framework 框架、OpenGL 图形库,在国产系统里根本启动不了。 避坑方法 :
硬件层:拿着服务器型号(比如华为 TaiShan 2280),去操作系统厂商官网查 “驱动兼容列表”,尤其是存储和网络设备,必须确认能正常用; 应用层:用 Docker 在目标系统(像麒麟 Kylin Server V10)里搭个测试环境,把核心业务软件装进去,测安装、测启动,再模拟日常 1.2 倍的负载,看能不能扛住; 依赖层: 用 ld d 命令把应用依赖的动态库列出来,看看国产系统有没有替代方案,比如用 GCC 编译器代替 Visual C++。
优先选 “生态联合机型” :比如麒麟系统和华为、曙光一起认证的整机方案,硬件驱动、基础中间件都提前调好了,适配效率能提高 60%,省不少事。
避坑要点 2:数据库迁移
常见坑 :不少团队觉得数据库迁移就是把数据全量导过去,至于事务逻辑对不对、SQL 语句能不能跑,根本没细测。结果问题一堆:
金融、电商场景:转账、下单时,要么数据丢了,要么重复提交,比如达梦 DM8 和 Oracle 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不一样,没调整就容易出问题; 报表系统:带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的复杂 SQL 一执行就报错,因为国产数据库对 Oracle 的 CONNECT B Y 递归查询、 NVL 2 函数这些语法,支持还不完整。 避坑方法 :
数据一致性:用 Percona Toolkit 这类工具,把新旧库的数据做哈希比对,特别是 1000 万行以上的大表和索引,必须确保没差漏;
事务完整性:搭个 “旧库写、新库也写” 的双写环境,模拟 1000 多个并发事务,盯着两边的事务成功数、回滚数,建议连续跑 72 小时,没问题才算过。 用数据库自带的迁移工具(比如人大金仓 KingbaseES 的迁移评估工具)扫一遍现有 SQL,把不兼容的语法标出来,比如 Oracle 的 SYSDAT E 要改成国产库 的 CURRENT_DATE ; 复杂存储过程尽量重构:国产数据库对复杂存储过程的兼容性一般,不如拆成简单存储过程加应用层逻辑,这样后续维护也方便,还能减少依赖。 避坑要点 3:全栈协同 —— 别搞 “各管各的”,绑定厂商责任才靠谱
常见坑 :操作系统厂商、数据库厂商、业务软件厂商各干各的,出了问题就互相甩锅:应用报错了,操作系统厂商说是数据库驱动的问题,数据库厂商说是应用代码写得有问题,最后企业夹在中间,问题拖好久都解决不了。
避坑方法 :
适配前先签 “三方责任协议” :把操作系统厂商(负责底层兼容)、数据库厂商(负责驱动和 SQL 支持)、应用厂商(负责代码改造)的责任说清楚,比如 P1 级故障必须 2 小时内派人到场,避免后续扯皮; 先搭 “最小测试环境” 跑通流程 :用一台目标服务器、一套核心业务应用、一个测试数据库,先把 “用户登录 - 查数据 - 提交事务” 这整套流程跑通,确认没问题了再批量推广,别一上来就全量替换,免得大面积出问题。
数字人驱动备案驳回不用愁!唇形同步日志模板一键填 现在数字人产业火得不行,不管是企业做直播客服,还是开发者搞创新应用,数字人驱动备案都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可不少人在备案时栽了跟头 —— 驳回通知一来,翻来覆去查原因,发现唇形同步问题 占了不小比例。别慌,我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唇形同步日志模板,填起来不用费劲儿,帮你把备案里的 “坑” 提前填上。
一、为啥数字人驱动备案总被驳回?唇形同步是关键 备案被驳回不是运气差,大多是细节没做到位。就拿唇形同步来说,审核时最常卡壳的情况有两种:要么是数字人说话时 “嘴不对心”,比如语音都出来半秒了,唇形才跟上,或者某些发音(比如 “四十”“十四”)根本对应不上;要么是测试记录太潦草,比如只写了 “测试正常”,没说清用什么设备测的、测了哪些场景,审核员看不到具体数据,自然没法通过。
之前有个做直播数字人的团队,第一次备案就因为没记录唇形同步的测试环境,被要求补充材料。等他们重新整理时才发现,不同电脑跑同一个驱动,唇形延迟居然差了 0.3 秒 —— 这些细节要是一开始就记清楚,根本不用多等半个月。
二、唇形同步日志模板:不用自己搭框架,填信息就行 为了帮大家少走这种弯路,我把备案要用到的唇形同步信息都整理成了表格,从基本信息到整改结果,该有的板块都有。你不用自己想 “该写什么”,照着实际情况勾选项、填内容就行,几分钟就能填完。
唇形同步日志模板 项目
填写说明(照着填,不踩坑)
数字人名称
填你备案时用的正式名称,比如 “XX 品牌客服数字人 - 小 A”,别写简称
备案主体
企业就填全称(和营业执照一致),个人就填身份证上的名字
唇形同步测试时间
直接选开始和结束时间,比如 “2025-09-02 14:00 - 2025-09-02 16:30”,精确到分钟更显专业
测试环境
硬件:写清楚电脑型号(如联想拯救者 Y9000P)、声卡(如创新 Sound Blaster X4),有外接麦克风也写上软件:操作系统(如 Win11 22H2)、驱动版本(如 XX 数字人驱动 V3.2.1)
测试内容
1. 语音类型:勾上测过的(陈述句 / 疑问句 / 感叹句),比如客服场景重点测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这类疑问句2. 语速:慢速(约 100 字 / 分钟)、中速(150 字 / 分钟)、快速(200 字 / 分钟),勾实际测的3. 场景:日常对话 / 直播带货 / 客服咨询,按你数字人的用途勾
同步效果评估
1. 匹配度:高(90% 以上发音对应)/ 中(70%-90%)/ 低(低于 70%),比如 “中,‘ang’韵脚匹配稍差”2. 延迟:无延迟(<0.1 秒)/ 轻微延迟(0.1-0.3 秒)/ 明显延迟(>0.3 秒),直接填延迟时长更直观3. 稳定性:连续测 10 分钟,没出问题就是 “稳定”,偶尔卡顿选 “基本稳定”
问题记录
别只说 “有问题”,要具体!比如 “快速语速下,‘吃’‘持’发音唇形一样”“直播场景切换时,唇形延迟 0.5 秒”
整改措施
针对问题写方案,别空泛。比如 “调整‘吃’‘持’的唇形参数”“更新驱动到 V3.2.2,优化场景切换逻辑”
整改后测试结果
和整改前对比,比如 “整改后快速语速下唇形匹配度提升到 85%,场景切换延迟降到 0.2 秒”
记录人
填实际做测试的人名字,后期有问题方便对接
记录日期
填当天日期就行,比如 “2025-09-02”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数字人是做直播带货的,测试内容就重点勾 “快速语速”“直播场景”,效果评估里写清楚 “介绍产品时,‘买’‘卖’唇形是否分清”—— 这些细节越具体,审核时越容易通过。
三、填模板 + 抓关键,备案一次过的小技巧
(一)填模板时别犯这些错 别瞎填 “没问题”:就算测试时没发现大问题,也可以写 “基本稳定,仅在极快语速(220 字 / 分钟)下有轻微延迟(0.2 秒)”,反而显得真实。审核员不怕有小问题,就怕你藏着掖着。 环境别漏写:之前有个团队填 “电脑测试”,没写型号,结果审核时发现他们用的电脑配置太低,不符合驱动要求 —— 白忙活一场。 整改要闭环:比如发现 “特定发音不匹配”,整改措施写了 “调整参数”,后面一定要补整改后的结果,比如 “调整后测试 10 次,8 次匹配准确”,形成完整的记录链。
(二)除了模板,备案还要注意这 3 点 先对一对政策:比如有些地区要求数字人不能用真人肖像,或者直播场景要加 “数字人标识”,这些先确认好,别等备案时才改。 材料别缺斤少两:除了这份日志,数字人设计图(标注五官比例)、技术说明(写清楚驱动原理)、安全评估(比如数据是否加密)都要准备好,缺一样都得补。 审核员问就及时回:如果审核时收到补充材料的通知,别等截止日期,当天就整理好发过去。之前有个团队因为晚了 1 天回复,备案流程又多等了一周。
其实数字人驱动备案不难,难的是把细节做扎实。有了这份能直接填的唇形同步日志模板,再把该准备的材料理清楚,基本不会因为唇形同步问题被驳回。按这个思路走,你家的数字人很快就能合规上线干活了!
做短视频这行,剪辑师最烦的就是素材拖半天加载不出来,还有硬盘满了要扩容时的手忙脚乱。对 20 人规模的剪辑团队来说,选服务器可不是买个硬件那么简单 —— 它直接决定了每天能出多少条片,项目会不会因为素材丢了延期。今天就从实际干活的效率、真金白银的成本、还有素材安全这三个角度,给大家掰扯掰扯云服务器和本地 NAS 该怎么选。
性能效率:剪辑师不卡壳才是真效率
对短视频团队来说,效率就是钱。郑州日新阅益文化传播那伙人,50 人的团队用了群晖 RS3618xs NAS,搭上万兆网之后,素材读起来能到 1200MB/s,写进去能到 1800MB/s,之前传个素材等半天的情况,直接少了一半还多。这事儿对 20 人团队特别有参考价值 —— 现在拍短视频都用多机位 4K,单个素材文件动不动就 50GB 往上,好几个人同时剪一个项目,要是得先把素材下载到自己电脑再改,改完又传回去,光这来回折腾的时间,一天就少剪两条片。
本地 NAS 省事就省事在,用 SMB 协议把文件夹直接挂在剪辑师电脑上,打开 PR、Final Cut 就能直接调服务器里的素材,省了 “下载 - 编辑 - 上传” 那套麻烦流程。20 个人同时用,速度也稳,尤其适合拍剧情片、访谈片这种,素材换来换去的活儿。反观云服务器,就看你家网给不给力了。就算用阿里云的 “云剪辑”,剪 4K 素材实时预览时,时不时就卡一下。之前有个团队算过,光标清 720P 的视频,每天 1000 次观看,一个月流量费就 1701 块;要是想让 20 人同时剪 4K,带宽得往上加,那费用可不是一点点涨,是翻着倍地涨。
不过也得分情况说:要是团队人不在一块儿,比如分散在 3 个以上城市,那云服务器反而更顺手。有个头部 MCN 试过,远程调素材的时候,云服务器比 NAS 挂 VPN 快了 37%,不用再等着素材慢悠悠加载了。
成本核算:三年下来到底花多少钱?
选服务器,钱的事儿最得算明白。本地 NAS 是先花一大笔买硬件,之后再慢慢掏维护费。给 20 人团队配一套群晖,RS3618xs 主机差不多 3 万,再配 12 块 16TB 的硬盘,一块 2500,光硬盘就 3 万,加上万兆交换机这些配件,一开始就得掏 8 万。按三年折旧算,每年硬件成本大概 2.7 万,再加上电费、偶尔修一修的钱,一年 5000,三年下来总共差不多 10 万。
云服务器是按月交钱,看着每次不多,但积少成多。按阿里云的价算,要是每个月新增 100GB 存储,还得转码,首月存储费 404,转码费 1792,流量费 1701,一个月就 3898。短视频团队数据长得快,一年能涨 50%,这么算下来,第一年 5 万,第二年 8 万,第三年 12 万,三年总共 25 万,是本地 NAS 的 2.5 倍。
但也不是说本地 NAS 就一定便宜。要是团队不到 10 人,或者素材涨得慢,云服务器反而划算。有财务的朋友算过,只要每个月新增存储不到 50GB,云服务器一年花的钱就比 NAS 少。而且对刚起步的小团队来说,云服务器不用担硬件过时的风险 ——NAS 用三年,再想卖出去,顶多值原来的 20%;云服务器就不用操心这个,不用了随时停。
风险控制:素材丢了可就全完了
做短视频的,素材就是命根子,丢了可就没法干活了。本地 NAS 的好处是,东西在自己手里,放心。用群晖的 Snapshot Replication 快照功能,几分钟就能备份一次;再装个 Antivirus Essential 防毒软件,能防勒索病毒。之前有个拍微短剧的团队,NAS 遭了加密攻击,还好有快照,98% 的素材都找回来了,就丢了当天没备份的 3 小时拍摄内容,没耽误大事儿。
云服务器是靠服务商专业维护,还能多地方备份。像 AWS S3,数据存得特别稳,说是能达到 99.999999999% 的安全性,但也有麻烦 —— 要是素材里有人脸,存在境外服务器上,就可能不合规。有个做出海短视频的团队,就因为这事儿,不得不搞 “本地 NAS 存常用素材,云服务器备份老素材” 的混合模式,虽然多花了 20% 的钱,但既符合规定,又不怕素材丢了。
另外,两种方案的维护风险也不一样。本地 NAS 得有懂 IT 的人看着,得提前想好硬盘坏了怎么办 —— 一般 RAID 阵列能扛住 1-2 块硬盘同时坏;云服务器就怕账号丢了、权限乱了。之前有个做美妆的 MCN,员工不小心删了云存储的素材,虽然最后找服务商弄回来了,但项目还是延期了两周,损失不小。
决策矩阵:到底该怎么选?
把效率、钱、安全这三点放一块儿看,20 人团队选服务器其实有规律:要是你们都在一个办公室上班,素材一年涨 50% 以上,还有人懂点 IT,那选本地 NAS 准没错,尤其适合剪剧情、访谈这类需要频繁换素材的;要是团队人在各地,项目时忙时闲,预算也有限,那云服务器更合适,像剪 UGC、搞远程多机位直播,用着都顺手。
现在越来越多团队搞混合模式,就像日新阅益那样,常用的热素材存在本地 NAS,剪起来不卡;老素材、备用素材放云服务器,还能方便异地调。这种方式三年下来大概花 15 万,比纯用云服务器省 40%,素材丢了的风险也降到 0.01% 以下。
其实选服务器,说到底是看你团队怎么干活。对 20 人短视频团队来说,别光看硬件参数,得选那种能让剪辑师专心剪片,不用老等着素材、担心素材丢了的方案 —— 毕竟能多产出好内容,才是真的能在市场上站稳脚。
在数字经济监管持续收紧的当下,算法备案早已不是企业 “可做可不做” 的选择,而是必须完成的合规义务。2025 年以来,广东、浙江两省率先推出算法备案绿色通道,把原本要等 6 个月的审核周期直接压缩到 3 个月,给人工智能企业开辟了政策红利窗口。
这份指南会掰开揉碎讲清楚两省绿色通道的申请条件、流程差异和材料要求,帮企业少走弯路,高效搞定合规申报。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变化:为什么要抢 “绿色通道”?
算法备案的规矩,最早来自《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只要你的算法涉及舆论引导或能动员社会力量,就必须备案。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后,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某教育 APP 因没备案被应用商店下架 3 天,某金融科技公司因材料缺漏被要求限期整改,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浙江推出的 “绿色通道”,核心就是 缩短审核时间 :
按国家规定,常规备案审核是 30 个工作日(约 6 周),但实际走完全流程往往要 6 个月; 广东靠 “信用企业绿色通道”,对连续 3 年没违规的企业,审核时间砍半; 浙江则全流程线上办,材料核验最快 3 个工作日就能完成; 最终两省都能实现 “3 个月全流程办结”,帮企业省下不少时间成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省政策都覆盖两类核心场景,申请时别漏了:
算法推荐服务 :比如内容分发(像短视频平台推流)、交易决策(电商平台排序)、广告投放等;
生成式 AI 服务 :比如 AIGC 绘画、智能客服、AI 写作等 —— 这类要同时办 “算法备案” 和 “大模型备案”,也就是 “双备案”,这点一定要记牢
二、绿色通道适用范围与申请条件:你能申请哪条?
广东和浙江的绿色通道,虽然都能加速,但适用企业、申请门槛不一样,得根据自身情况选。
两省申请条件对比表
另外要明确:像企业内部用的 OA 系统、纯工具类算法(比如计算器 APP),不涉及社会动员能力,不用备案,也没必要申请绿色通道。
三、备案流程与操作指南:一步步教你办
两省流程都离不开 “线上填报→材料审核→评估测试→备案公示” 这四步,但具体操作有差异,细节别弄错。
做 AI 开发的朋友肯定都踩过 “显存不足” 的坑 —— 大模型动辄要十几、几十 GB 显存,普通服务器一跑就卡壳:训练到一半突然中断,甚至模型都没法启动。我前后试了十几种方法,最后发现 模型压缩 和 显存分割 这俩招最实用,不用换硬件,还能保住模型性能,亲测能解决大部分显存瓶颈问题。
一、模型压缩:给 AI “减减肥”,显存能省 30%-70%
其实很多 AI 模型里藏了不少 “冗余参数”—— 比如有些权重值接近 0,对结果影响微乎其微。模型压缩就是把这些没用的 “赘肉” 去掉,流程简化了,显存自然就省下来了。我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工具都现成的,上手不难。
1. 量化:降低精度换显存,精度损失几乎能忽略
一般模型默认用 32 位浮点数(FP32)计算,其实很多场景下,把精度降到 16 位(FP16)、8 位(INT8)甚至 4 位(INT4),结果差别不大,但显存能直接砍半。就拿我常跑的 ResNet50 来说:
改成 FP16:显存压到 5GB,精度就掉 1%-2%,业务上基本看不出来 再压到 INT8:只剩 2.5GB 显存,精度最多降 5%,分类、检测这类任务完全 hold 住 我平时怎么操作? 不用额外装工具,PyTorch 自带 的 torch.quantizatio n 三步就能搞定:
# 1. 先加载要量化的模型,我这里用预训练的ResNet50举例
model = ResNet50(pretrained=True)
# 2. 配置量化参数——主要盯卷积层和全连接层,这俩是显存大户
quantized_model = torch.quantization.quantize_dynamic(
model,
{torch.nn.Conv2d, torch.nn.Linear},
dtype=torch.qint8 # 直接量化成INT8,省显存最明显
)
# 3. 加载量化后的模型到GPU,直接跑就行
quantized_model.cuda()
我之前用这个方法处理 BERT-base,推理时显存从 8GB 降到 2.2GB,没想到速度还快了 20%,中小型服务器跑起来毫无压力。
2. 剪枝:剪掉没用的参数,模型更 “轻快”
模型里有些参数跟 “打酱油” 似的,比如 BERT 里某些注意力头、ResNet 里的卷积核,去掉了对结果影响也小。剪枝就是把这些 “多余部分” 砍掉,分两种方式:
结构化剪枝:直接删整个卷积核、注意力头,不破坏模型结构,显存能省 40%-50%,后续用起来和原模型一样 非结构化剪枝:单个删没用的参数,显存能省 70%,但得用支持稀疏计算的框架,不然速度会慢 我实测的剪枝流程 : 用 TorchPrun e 处理 ResNet101,步骤很清晰:
先做 “敏感度分析”—— 搞清楚哪些卷积层砍了对精度影响小,优先剪这些 按 30% 比例剪冗余卷积核,别剪太多,不然精度掉得厉害 剪完后微调一下模型,差不多能把掉的 1%-2% 精度补回来 最后效果很明显:显存从 15GB 降到 8GB,训练时每轮迭代快了 35%,在 ImageNet 上测 Top-1 准确率,就掉了 0.8%,完全能接受。
3. 知识蒸馏:让小模型学会大模型的 “本事”
要是想让小模型有大模型的精度,又不想占太多显存,就用知识蒸馏 —— 让大模型当 “老师”,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小模型。比如我用 12 层的 BERT-Large(老师)教 2 层的 BERT-Small(学生):
老师模型要 12GB 显存,学生模型原本只要 3GB,但精度差一截 蒸馏完之后,学生模型还是占 3GB 显存,精度却能到老师的 92% 我在文本分类任务里试过,蒸馏后的小模型不仅显存省了 75%,推理速度快了 3 倍,连低配服务器甚至边缘设备都能跑,特别实用。
二、显存分割:让有限显存能同时跑多个任务
要是服务器得同时跑几个 AI 任务 —— 比如一边推理解答用户问题,一边训练新模型,直接共享显存很容易 “打架”,最后全崩。显存分割就是给每个任务划一块独立显存,互不干扰,能把资源用得更透。
1. 硬件分割:用 GPU 虚拟化,一块变多块
现在主流的 NVIDIA GPU(比如 A100、A10)都支持 MIG(多实例 GPU)技术,能把一块物理 GPU 拆成好几个 “虚拟 GPU”,每个都有自己的显存和计算资源。我之前在 80GB 显存的 A100 上试过:
拆成 4 个 20GB 的实例,每个实例独立运行 一个实例跑 BERT-Large 推理,另一个跑 ResNet50 训练,四个同时跑都不卡 实测下来,分割后每个任务的稳定性和单独跑一样,GPU 利用率还从 30% 提到了 85%,再也不用让任务排队等显存了。
2. 软件分割:用框架限制显存,不用依赖硬件
要是你用的 GPU 不支持 MIG 也别急,靠 AI 框架的参数就能限制每个任务的显存占用,避免一个任务把显存全占了。我常用 PyTorch 和 TensorFlow,给大家分享下具体怎么设:
PyTorch:直接限制占用比例
import torch
# 限制当前任务最多用GPU 50%的显存,比如32GB的卡,最多用16GB
torch.cuda.set_per_process_memory_fraction(0.5, device=0)
# 之后加载模型跑任务,显存就不会超了
model = Model().cuda()
TensorFlow:按需分配,设个上限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先找到GPU设备,然后配置动态显存
gpus = tf.config.experimental.list_physical_devices('GPU')
if gpus:
try:
# 让显存按需用,最多用总显存的60%
tf.config.experimental.set_virtual_device_configuration(
gpus[0],
[tf.config.experimental.VirtualDeviceConfiguration(memory_limit=0.6)]
)
except RuntimeError as e:
print(e) # 遇到报错直接打印,方便排查
我在 32GB 显存的 RTX 4090 上试过同时跑两个任务:
一个是 YOLOv8 目标检测,限 15GB 显存 另一个是 Llama-2-7B 文本生成,也限 15GB 俩任务都稳定跑,没出现显存溢出,推理延迟就多了 10%,业务上完全能接受。
三、组合用法:俩技巧一起上,显存难题直接解决
实际开发里,单独用一个技巧可能不够,把压缩和分割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比如我之前帮一家做智能客服的公司调服务器:
他们要同时跑 3 个 BERT-Large 推理服务,单个模型要 12GB 显存,服务器只有 32GB 显存,直接跑最多装 2 个,不够用 先把 BERT-Large 量化成 INT8,单个模型显存降到 3GB 用 MIG 把 32GB 显存拆成 4 个 8GB 的实例
最后 3 个模型各占一个实例,每个才用 3GB 显存,还剩一个实例备用,推理精度就掉了 3%,完全满足客服问答的需求 四、按场景选方法,不用再愁显存
其实不管是单个模型跑不起来,还是多个任务抢显存,先试试给模型 “瘦身”(压缩),再给任务 “分地盘”(分割),普通服务器基本都能扛住 AI 任务。要是还想再优化,也可以试试动态显存分配、梯度检查点这些方法,把显存用得更到位。
打开小米应用商店时,不少人都见过弹窗里的安全提示 ——2025 年第一季度,这类提示累计推了 5.45 亿次,算下来每 10 次应用操作,就可能撞见 1 次预警。这组数据背后,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 “合规大调整”:移动应用备案不再是纸上政策,而是各大平台实打实的强制要求。其中,小米应用商店和微信小程序走在前面,把备案流程全落地了,给整个行业立了个标杆。
政策原点:从立法到执行的全链条设计
要理解这场备案行动,得先找对政策源头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三条早就明确,移动应用必须走备案流程。到了 2023 年 8 月,工信部正式发了《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把具体怎么干说清楚了。
这里要提一句:APP 备案不是要重复填信息,而是搞了个 “主体信息复用” 的巧办法 —— 如果企业已经做过网站备案,不用再报一遍身份资料,补填应用相关细节就行,这一下帮企业省了不少事。
执行节奏也很讲究,是 “先提醒、后整治”:2023 年 9 月 1 日起,新应用必须备案完才能上架;已经在架的老应用,得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前补完备案;2024 年 4 月到 6 月是集中检查期,没备案的应用会被依法处理。既给了市场足够的适应时间,也让大家看到监管的决心。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不是所有应用都要备案。只连网、不用自己域名,还只接第三方广告的单机程序,就不用走这个流程 —— 能看出政策没搞 “一刀切”,考虑得挺细。
平台实践:小米与微信的差异化执行路径
在备案这件事上,小米应用商店搭了一套 “全流程管到底” 的体系。核心是 “双要素核验”:应用的包名得和备案信息对得上,开发者的营业执照号也必须跟工信部备案的主体完全一致。这套自动核验系统,从根上杜绝了 “马甲应用”—— 就是那种换个名字就想蒙混过关的应用。
小米还分阶段清理未备案应用:2023 年 12 月起,没备案的应用不让更新;2024 年 1 月开始清存量;到 2024 年 6 月 27 日,又加了条要求 —— 所有应用必须在显眼位置标备案号,点一下还能跳转到查询页面,整个合规流程才算闭环。
微信小程序则针对性做了个五步备案流程:先填信息,平台初审过了,工信部会发 12381 的短信核验(得 24 小时内搞定,超期就驳回),接着通管局审核,最后才算备案成功。
不同开发者要准备的材料也不一样:个人开发者得给身份证,还得做人脸验证;企业的话要备营业执照。整个流程快的 1 天搞定,慢的可能要 22 天。为了怕开发者忘事,微信还在小程序管理后台顶部放了醒目的提醒标签,想忽略都难。
这两家平台的执行力,在行业里是典型 —— 国家网信办公布的第一批备案分发平台名单里,小米应用商店、小米快应用中心、微信小程序都在列。到 2024 年 4 月,已经有两批共 49 家分发平台完成备案,主流应用市场基本都覆盖到了。
生态重构:开发者、用户与行业的连锁反应
备案落地后,整个行业生态都在变。
对开发者来说,合规成本差得有点大:大公司有专门的法务团队,办起来顺风顺水;中小开发者就麻烦点,要么搞不懂流程,要么材料总填错。有个做工具类小程序的开发者说,为了备案,材料改了三次,前前后后花了两周才通过。这种差距可能会让行业 “洗牌”—— 资源慢慢会往合规能力强的团队靠。
用户这边,体验是 “短期不方便,长期得好处”:短期内,有些没备案的小众应用、小程序会暂时下架,可能用着没那么顺手;但往长远看,强制展示备案编号,相当于给每个应用装了 “溯源码”—— 用户查编号就能知道开发者是谁,碰到恶意应用的概率会低很多。小米那 5.45 亿次安全提示也能说明这点:备案加安全提醒,正在让应用环境更透明。
行业层面,分发平台的责任变重了。按规定,平台得严格查应用的备案状态,没备案的不能上架。这种 “守门人” 角色,逼着平台花更多钱建审核团队、搭技术系统,反而让整个行业的合规水平提上来了。从第一批 26 家到第二批 23 家备案平台的速度来看,现在行业里基本达成共识:要想进市场,先把备案办了。
现在看来,这场备案不是给行业 “设卡”,而是帮行业 “立规矩”。小米和微信小程序的例子已经说明,合规不是发展的障碍,而是把生态做健康的基础。等每个应用都明明白白标着备案号,开发者都守好合规的底线,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才能走得更稳。这场安安静静的 “备案调整”,其实是在给数字经济铺一条合规的路。
半夜被机房传来的 “嗡嗡” 高频噪音吵醒,办公时满耳朵都是风扇转声根本没法专注 —— 这是我用服务器三年最头疼的事,甚至有次邻居还来问 “你家是不是装了什么工业设备”。其实不用换整台服务器,我试过 “硬件换风扇” 和 “软件调转速” 两种办法,实测噪音直接降了 30 分贝,现在机房安静得跟图书馆似的,下面把具体操作捋清楚,新手也能跟着弄。
一、硬件换件方案:从根儿上解决噪音,一次搞定管几年
服务器原配风扇都追求 “猛吹散热”,转起来又快又吵,气流声混着电机声特别刺耳。换个低噪音风扇就能解决,我自己换完用了快两年,没再被噪音烦过,适合想长期图清净的朋友。
1. 选风扇别瞎买,这 3 点一定要注意
先拆开机箱看清楚尺寸和接口 :常见的服务器风扇是 80mm、92mm、120mm,我第一次没拆就买了 120mm 的,结果装不下又退货。接口优先选 4Pin PWM 的(能调速),3Pin 的也行但得看电压对不对,别买错了装不上白折腾。 别只看 “静音”,风压也得够 :服务器内部线路多,风扇没点风压吹不透散热鳍片,温度反而会高。我后来选的是猫头鹰 NF-A9 PWM,1 米外测噪音才 22dB,风压有 1.8mmH₂O,散热没掉链子;利民 TL-C12 Pro 也试过,性价比更高,噪音控制也不错。 电压必须匹配!别烧了硬件 :大部分服务器风扇是 12V 直流供电,买的时候看清楚参数,我身边有朋友买了 5V 的,插上风扇直接不转,还好没烧主板。 2. 换风扇步骤超简单,新手也能上手(附避坑点)
断电拆机别着急 :先关服务器电源、拔电源线,拆机箱侧盖时注意螺丝,我之前把螺丝掉机箱里,找了半天差点碰掉内存条。 拆旧风扇轻一点 :风扇四角有螺丝,拧下来后拔接口要捏着卡扣拔,别硬扯线材,我见过有人把接口线扯断的,只能再换接口。 装新风扇注意对准 :螺丝别拧太使劲,不然会压坏风扇框架(我第一次就拧太近,风扇转起来有点卡);4Pin 接口有防呆卡扣,对着插就行,反了插不进去,不用怕插错。 装完一定要测温度 :通电后先摸一摸风扇有没有出风,再用鲁大师或者 HWMonitor 看温度 ——CPU 别超 80℃,硬盘别超 55℃,我换完测了 1 小时高负载,CPU 才 73℃,比原来还低了点。 3. 这些坑我踩过,你们别再犯
拆装机箱时别碰内存条、显卡这些部件,都是娇气件,磕一下可能就坏了;
要是戴尔、惠普这类品牌机,部分型号有 “风扇锁”,换第三方风扇会报错。我之前帮朋友弄戴尔 R740,查了官网才知道得用同品牌静音风扇,不然开机就提示 “风扇不兼容”。 二、软件调速:零成本救急,不想拆机就用它
要是暂时不想花钱换硬件,或者就临时需要降噪音,用软件调转速特别方便 —— 温度低的时候让风扇慢转(静音),温度高了再提速(散热),我出差时远程调过一次,挺好用的。但得注意,风扇得是 4Pin PWM 接口,3Pin 的要看主板支不支持电压调速。
1. Windows 系统:用 SpeedFan,鼠标点几下就好
SpeedFan 是免费的,我一直用它,操作不复杂:
下载别下错官网 : 从 speedfanapp.co m 下最新版,安装时选 “仅安装主程序”,别勾捆绑软件,我之前不小心装了个弹窗广告软件,卸了半天才干净。 先让软件识别设备 :打开后点 “Configure”,“Fans” 里能看到风扇(标着 Fan1、Fan2),“Temperatures” 里对应 CPU、硬盘温度,认不清就看英文标注(CPU Temp 是 CPU 温度,HDD Temp 是硬盘温度)。 选要调的风扇(比如控制 CPU 的 Fan1),勾上 “Automatic fan speed”; 温度源选对应的(比如 CPU Temp),最低转速建议设 40%(我试过设 30%,高负载时温度飙到 85℃,吓得赶紧调回来),最高转速设 80% 就行,留点心眼别拉满。 保存后返回界面,能看到风扇转速跟着温度变,噪音一下子就小了。 2. Linux 系统:用命令行调,复制粘贴就行(新手也会)
我有台服务器装的 Ubuntu Server,用 lm-sensors+fancontrol 调的,记不住命令就复制粘贴:
先装工具包 :Ubuntu 输 sudo apt-get install lm-sensors fancontrol ,CentOS 输 sudo yum install lm-sensors fancontrol ,等着装完就行。 检测传感器 : 输 sudo sensors-detect ,然后一路按 YES,完了 输 sensors ,能看到 CPU 温度(比如 coretemp-isa-0000 那行)和风扇转速(fan1 后面的数字),能显示就没问题。 配置调速规则 : 输 sudo pwmconfig ,工具会自动问你温度和转速怎么对应,我设的是 “CPU≤45℃时转 30%,≥70℃时转 70%”,跟着提示选就行;最后 输 sudo fancontro l 启动,再 输 sudo systemctl enable fancontro l 设开机自启,省得每次开机都调。 3. 软件调速的关键提醒:温度安全第一
最低转速别设低于 30%,我之前为了更静设 25%,结果跑程序时 CPU 温度冲到 88℃,赶紧调回去了;
老服务器可能不支持软件调速,我有台 2016 年的老机器,怎么调都没反应,最后还是换了风扇。 三、实测数据说话:噪音从 65dB 降到 35dB,散热没掉链子
我用戴尔 PowerEdge R730 做的测试,在密闭机房里(室温 25℃)测的,数据特别明显:
65dB 的时候,站在机房门口都能听见嗡嗡声;降到 35dB 后,1 米外几乎听不见风扇声,跟图书馆差不多静。温度反而没升,还降了一点 —— 毕竟新风扇的风道设计比原配好,软件调速也没让散热拖后腿。
四、两种方案怎么选?看你需求来
想长期清净、不想折腾 :选硬件换件,我换完两年没管过,服务器 24 小时开着也安静; 预算有限、临时救急 :用软件调速,一分钱不花,调完就能静下来,适合新手或者短期用; 进阶小技巧 :我后来在机箱内侧贴了 3M 吸音棉,能吸掉一部分共振声,现在机房更静了 —— 不过别贴太厚,不然影响散热。 其实不管选哪种,改完后都不用再被噪音折磨了。我现在不管是半夜远程连服务器,还是在机房旁边办公,都安安静静的,终于不用再戴耳机防噪音了。
无论你是在家远程管理服务器的个人用户,还是企业中需要多终端协作的运维人员,大概率遇到过这些问题:
点击文件夹要等 1 秒以上,操作像 “慢动作”; 跨网连接时(如公司→家里),甚至出现 “断连重连”。 这些卡顿并非都因 “带宽不够” 或 “服务器性能差”,核心是 视觉资源浪费 “传输协议不匹配”“带宽被抢占”“服务器资源分配不合理”。无需升级硬件,按以下 4 个步骤优化,就能让远程操作流畅得像用本地电脑。
二、优化 1:分辨率 + 显示效果 —— 从 “视觉源头” 减负担
原理
画面越清晰(如 4K 分辨率),每帧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桌面背景、窗口动画这类 “花里胡哨” 的效果,会额外占用服务器 CPU 和内存。两者叠加,带宽和资源双重承压,卡顿自然来。
操作步骤(适配 Win10/11,含新手提示)
快速方式: 按 Win+R ,输 入 mstsc (远程桌面连接的系统命令),回车; 常规方式:Win10 在 “开始菜单→Windows 附件” 找到,Win11 在 “开始菜单→Windows 工具” 里(别再到处找啦)。 点击 “显示” 选项卡,拖动 “显示配置” 滑块: 台式机(24 英寸显示器)建议设 为 1920×1080 ,足够清晰且不费资源; 笔记本(14-15.6 英寸)设 为 1366×76 8 或 1600×900 ,避免画面压缩导致模糊; 多屏用户:勾选 “使用所有显示器的分辨率”,但 取消 “全屏模式” (全屏会强制渲染多余画面,窗口模式更轻快)。 切换到 “体验” 选项卡,直接勾选 “禁用所有视觉效果”(懒人最优解); 若想保留部分效果(如字体清晰),可手动取消这 3 项:“桌面背景”“窗口动画”“菜单和工具栏动画”(如图 1,无图可理解为 “把带‘动画’‘背景’的选项都取消”)。 效果验证(20Mbps 家庭宽带测试)
优化后远程桌面内存占用从 800MB 降至 450MB(降 44%),画面传输数据量减少约 40%,点击图标、拖动窗口的延迟从 1.1 秒缩短到 0.3 秒内,基本无感知。
小贴士
若需临时查看高清图纸 / 文件,可先按上述设置操作(保证流畅),查看时再临时调高分辨率,用完立刻调回,平衡效率与清晰度。
三、优化 2:传输协议 —— 选对 “通道”,延迟降一半
原理
远程桌面靠 “协议” 传输数据,就像选快递:
默认 RDP 协议(TCP 传输):像 “顺丰陆运”,稳定但怕堵车(带宽波动时易卡顿); UDP 协议:像 “同城闪送”,优先保证速度,适合网络不稳定场景; RemoteFX 增强协议:像 “专线快递”,专门优化画面传输,适合跨网、高延迟场景。 选对协议,比升级带宽更有效。
分场景操作方案(附注意事项)
效果验证
家庭 Wi-Fi 场景:用 UDP 协议后,鼠标拖动延迟从 1.2 秒降至 0.2 秒,滑动网页不再 “卡顿跳页”;
跨网场景(北京→上海):用 RemoteFX 后,画面刷新频率从 15 帧 / 秒提升到 30 帧 / 秒,看视频式操作(如滚动表格)更流畅。 四、优化 3:带宽管控 —— 别让 “后台程序” 抢资源
原理
你以为远程桌面卡是 “带宽不够”,其实可能是服务器在后台偷偷 “搞事情”:比如 Windows 自动更新下载补丁、同事用服务器下电影、Chrome 开了几十个网页…… 这些都会抢占远程桌面的带宽,导致它 “没饭吃”。
3 个关键操作(从 “限制 + 优先” 双管齐下)
按组策略路径展开: 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 s 组件→远程桌面服务→远程桌面会话主机→远程会话环境 ; 双击 “限制远程桌面服务的带宽”,设为 “已启用”: 2Mbps 宽带填 “512Kbps”(约 0.5Mbps); 10Mbps 宽带填 “2Mbps”(别填太高,留部分带宽给其他基础操作)。 服务器端 按 Ctrl+Shift+Es c 打开任务管理器,切换到 “性能→以太网”,看实时带宽占用: 若占用超 50%,去 “详细信息” 页,结束 “Chrome”“迅雷”“Windows update”(进程 名 wuauclt.exe )等高占用进程; 禁用自动更新(非企业服务器可操作): 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Windows update→更改设置 ,选 “从不检查更新”(记得定期手动更新,避免漏洞)。 添加规则:“应用类型” 选 “远程桌面”,“端口” 填 3389 (远程桌面默认端口,若你改过节填修改后的端口),“优先级” 设为 “最高”;
效果:即使家里有人看视频,远程桌面的带宽也不会被挤掉。 五、优化 4:服务器性能释放 —— 让 CPU / 内存 “轻装上阵”
原理
如果服务器本身 “很忙”——CPU 占用 80% 以上、内存快满了,就算远程连接配置再好,也会卡顿。就像你手机后台开 10 个 APP,再打开微信也会慢一样,得先给服务器 “减负”。
3 步释放性能(附防误操作提醒)
按 Win+ R 输 入 services.ms c 打开服务管理器,找到以下服务,右键 “属性→启动类型→禁用”: Windows Search :负责文件搜索索引,若服务器不用本地搜索功能,禁用后能减少磁盘 IO 占用; Print Spooler :打印服务,若从不用远程打印,禁用无影响; Windows Defender Network Inspection Service :防火墙冗余检测,企业有专门防火墙的话可禁用; 提醒:禁用前先确认服务用途,比如 “DNS 客户端”“DHCP 客户端” 是核心服务,关了会导致服务器连不上网,千万别动! 右键 “此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性能设置→高级→虚拟内存”; 物理内存≤16GB:设为物理内存的 1.5-2 倍(如 8GB 内存设 12GB); 物理内存≥32GB:设为 8-16GB(太大反而占用磁盘空间,没必要); 操作:选择系统盘(通常 C 盘),点击 “自定义大小”,输入 “初始大小” 和 “最大值”,点 “设置→确定”,重启生效。 若服务器是 VMware 虚拟机:右键虚拟机→“客户机→安装 VMware Tools”,安装后能优化鼠标同步、画面渲染(避免鼠标 “飘” 或画面模糊);
若是 Hyper-V 虚拟机:在 Hyper-V 管理器中,右键服务器→“操作→插入集成服务安装盘”,自动安装驱动,提升兼容性。 六、总结:不同场景 “组合拳”,流畅度拉满
按以上设置操作后,远程桌面的响应速度、画面流畅度能提升 80% 以上,无论是日常文件管理、代码调试,还是轻度办公,都能实现 “点击无延迟、拖动无拖影” 的本地级体验 —— 再也不用忍受卡顿到崩溃的远程操作了!
数字经济竞速赛中,算力已从 “基础支撑” 升级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抢占转型先机的 “核心引擎”—— 但动辄数百万的算力采购成本,却让 AI 研发、大模型训练等领域的企业陷入 “想发力却怕负担” 的困境。江苏省近期重磅落地的算力券补贴政策,恰以 “真金白银” 破解这一难题:不仅构建 “普惠 + 攻坚” 的分层支持体系,更推出全国领先的高强度补贴 —— 无锡针对大模型研发企业的 “一事一议” 政策,补贴比例最高达 60%,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直抵 1000 万元。本文将从政策核心亮点切入,拆解各地支持差异、明确申领条件、梳理操作流程,帮企业快速找准适配政策,高效拿下算力补贴红利。
梯度化补贴体系:普惠兜底与重点突破双向发力
江苏省算力券政策并非 “一刀切”,而是构建了 “基础普惠 + 重点攻坚” 的分层支持框架,各地结合产业定位推出差异化方案,既覆盖中小企业转型刚需,又聚焦前沿领域算力痛点。
普惠层:低门槛、广覆盖,降低转型门槛
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按实际支付 AI 算力服务费用的 20% 补贴,年度上限 200 万元。最大亮点在于 “数据直达、自动兑现”—— 企业无需提交任何申报材料,市科技局通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实时获取采购数据,核实后直接拨付补贴,平均兑现周期缩短至 15 个工作日,大幅减少企业人力与时间成本。
企事业单位通过 “运河算力平台” 采购算力资源,可获实际费用 30% 的补贴,年度上限 200 万元。该平台已整合 22 家服务商的智算、超算资源,企业提交需求后,平台会自动核发电子算力券(载明兑现期限、标准,有效期 12 个月),实现 “需求提报 - 券面核发 - 补贴兑现” 全流程线上化。
攻坚层:高比例、高额度,聚焦前沿创新
无锡的政策堪称 “算力攻坚利器”,重点瞄准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一高算力消耗领域:
企业开展大模型训练、研发所需算力成本,按 “一事一议” 原则补贴,比例不超过 60%,年度最高 1000 万元,相当于为企业承担近六成的算力开支;
对市政府批准建设的智算集群,额外按算力建设费用的 15% 补助,上限 3000 万元,从 “供给端” 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稳定算力支撑。 此外,南京作为省会,政策体系更侧重 “规范性”,材料要求虽最全面,但补贴流程透明化程度高,适合注重合规性的大中型企业;四地政策形成 “苏州快、扬州便、无锡强、南京稳” 的互补格局,覆盖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申请条件与材料清单:精准匹配,按需准备
江苏省算力券政策对支持对象有明确界定,核心是 “真需求、真投入”,各地条件虽有差异,但核心门槛一致,材料清单可按 “城市类型” 对应准备。
核心申请条件(全省通用)
注册地:在江苏省内(部分城市如扬州要求 “本地注册”)依法登记的独立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暂不纳入;
业务领域:主营 AI 研发应用、大模型训练、语音 / 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算力密集型业务,需提供业务相关性证明(如项目研发计划);
采购渠道:通过当地指定平台采购算力(如苏州公共算力平台、扬州运河算力平台),避免 “散采乱购”;
资金合规:已签订算力服务合同并完成实际付款,且未获得同一地区同类财政补贴(避免重复申领); 关联限制:算力需求方与供给方无股权、人员关联关系,防止利益输送,确保补贴流向真实需求企业。 分城市材料清单(重点梳理)
注:南京的 “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需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重点说明算力费用的实际用途与明细;无锡企业需关注 “无锡科技局官网 - 政策申报” 栏目,及时获取最新材料要求。
申请流程与政策时效:把握窗口期,高效申领
不同城市的流程差异较大,企业需根据注册地 “对号入座”,尤其注意政策有效期,避免错过申报时间。
分城市流程拆解
第一步:关注无锡科技局发布的专项申报通知(通常每季度 1 次); 第二步:按要求提交项目材料(线上通过 “无锡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上传); 第三步:专家评审 + 现场核查(重点核实算力需求真实性);
第四步:公示(为期 7 个工作日)+ 资金拨付(公示无异议后 30 日内到账)。 第一步:在 “苏州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 注册并绑定企业账户; 第二步:正常采购算力服务,平台自动记录消费数据;
第三步:市科技局每季度末核算补贴金额,直接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无需企业操作)。 第一步:在 “运河算力平台” 提交算力需求,签订电子服务合同; 第二步:平台自动生成电子算力券(含补贴比例、有效期);
第四步:数据部门审核(3 个工作日内),财政部门拨付补贴(审核通过后 10 日内到账)。 政策时效预警
政策价值与风险提示:合规享红利,避免踩坑
江苏省算力券政策不仅是 “资金补贴”,更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催化剂”,但企业需规范操作,避免合规风险。
政策的三重核心价值
降成本 :30%-60% 的补贴比例,直接降低企业算力开支 —— 以无锡某大模型企业为例,若年度算力成本 2000 万元,可获 1200 万元补贴,实际成本仅 800 万元; 提效率 :统一算力平台整合资源,企业无需 “多头找算力”,如扬州运河算力平台可实现 “一键匹配最优算力服务商”,平均节省采购时间 50%;
育生态 :补贴向大模型、AI 研发倾斜,已带动扬州首批 6 家企业(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领域)将算力用于核心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升级。
四大合规风险需规避
材料造假风险 :虚报算力费用、伪造合同等行为,不仅会被追回补贴,还将纳入 “江苏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黑名单,影响后续招投标、融资; 重复申领风险 :同一算力服务合同若已获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等其他补贴,不可再申领算力券,违者需退还资金; 资金挪用风险 :补贴需全部用于算力采购,不得挪作人员工资、房租等其他开支,主管部门会开展事后绩效评价(抽查比例不低于 30%); 流程误判风险 :如无锡企业未等 “一事一议” 通知便自行申报,可能导致材料被退回,建议通过 “企业服务专员”(各地科技局均设有)咨询确认。
杭州智算科技的李总最近刚经历了一场 “惊喜”: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提交大模型备案材料后,才过 12 个工作日,系统就弹出 “备案通过,奖励已触发” 的提示,没过多久 100 万奖励就到了公司账户。这不是个例 —— 现在浙江不少领域都推行 “备案即给奖励”,而且用登记制代替了以前的审批制,最快 15 天就能办完。今天就给大家拆解怎么精准蹭上这波红利,尤其是 3 个决定能不能顺利拿补贴的材料要点。
先搞清楚:哪些备案能拿 100 万?
浙江的备案奖励不是 “一刀切”,不同行业都有对应的政策,找对方向才能少走弯路。
数字经济领域最直接:宁波明确说了,只要通过国家大模型备案,直接给 100 万;嘉兴更实在,生成式 AI 模型备案通过,不光有 100 万一次性奖励,后续还能拿算力补贴,最高能补到 500 万。像去年宁波灵犀 AI 做完大模型备案,15 天内奖励就到账了,这笔钱直接投去做模型迭代,省了不少现金流压力。
想上市的企业也有份:杭州富阳区的 “凤凰行动” 计划里,企业只要进入境内上市辅导备案阶段,就能领 100 万。以前企业上市前期要花不少钱请中介,现在这笔奖励刚好能覆盖一部分辅导费,减轻不少负担。
科技创新类企业别错过:温岭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给 100 万;洞头区更给力,省级科技孵化器备案通过直接补 150 万。这些钱大多要求用在研发上,比如买设备、招研发人员,对科技型企业来说很实用。
关键是,这些政策都用 “登记制”—— 不像以前审批制要等一个月,现在只要材料没问题,15 天内就能过。企业不用再盯着审批进度焦虑,按要求备齐材料就行。
为什么能 15 天通关?登记制的 “快” 在哪?
以前办备案,企业得跑好几个部门,材料递上去等 20-30 天是常事。现在浙江的登记制,核心是 “材料合规就通过”,把时间压缩到 15 天内,有些简单事项甚至 “当天报当天过”。
最直观的是省外企业进浙施工:以前要带一堆纸质材料去窗口,现在在 “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系统” 上传材料就行,审核只要 15 个工作日,比以前快了近一半。就连食品经营备案更夸张,浙江省市监局推了 “告知承诺制”,只要承诺材料真实,当场就能拿证 —— 以前要等 10 天,现在最快半小时搞定,不用等工作人员上门核查。
能这么快,靠的是三个 “省心机制”:
一是全程网上办,不用跑现场。所有材料都能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传,不用抱着纸质文件到处跑,节省不少时间;二是系统自动核,少了人工耽误。比如企业填的营业执照信息,系统能直接和工商数据库对接核对,不用人工一个个查;三是 “容缺受理”,不卡小细节。如果非关键材料没带齐,先签个承诺书说后续补上,不用因为缺个复印件就从头再来。
良渚新城的服务更贴心,重点企业会配 “专属服务专班”。杭州数智动力的王经理说:“我们从在线填资料到拿到备案凭证,才两天!后面问补贴怎么领,专属服务群里的工作人员十分钟就回了,不用到处找部门对接。”
划重点:3 个材料要点,别踩坑!
登记制虽然快,但材料要是不合规,照样会卡住。结合最近企业成功案例,总结出 3 个最关键的材料要点,照着做基本不会错。
第一关:资质证明得 “对得上”
不只是拿营业执照就行,关键是 “备案的事” 和 “资质” 要匹配。比如做大模型备案,除了营业执照,还得拿得出和模型相关的专利证书,或者研发团队的社保缴纳记录 —— 不能拿公司其他项目的资质凑数。
像上市辅导备案更严格,得有省证监局给的备案证明,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地址,必须和备案证明上的一致,差一个字都可能被打回。温岭有家科技公司去年申请重点实验室奖励,就是因为专利证书上的申请人和备案主体不一样,耽误了半个月才补好材料。
第二关:专业文档要 “写得清”
这类材料别随便凑,得让审核的人一眼看明白你的项目情况。比如上市辅导备案,要交和券商、律所签的服务协议,协议里得写清楚是 “上市辅导服务”,不能只写 “咨询服务”;做大模型备案,研发投入凭证要列明白钱花在哪了 —— 是买了算力,还是付了研发人员工资,得有发票或银行流水支撑。
其实不用自己瞎琢磨,浙江政务服务网里好多领域都有模板,比如食品经营备案的布局流程图、大模型备案的技术说明模板,直接下载填,比自己瞎写通过率高多了。
第三关:承诺函要 “签得实”
现在登记制都要签 “材料真实性承诺书”,这不是走形式 —— 签了之后如果查出材料造假,不仅 100 万奖励要退回去,公司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以后想再拿政策补贴就难了。
比如省外企业进浙施工,承诺书里要写 “上报材料没造假,愿意接受监管”;富阳企业申请上市奖励,得承诺 “并购行为符合规定”。之前有家企业为了快点拿补贴,伪造了研发投入凭证,结果被查出来,不仅退了钱,还影响了后续的项目审批,得不偿失。
另外提个小技巧:能在线核验的材料别重复传。比如营业执照,系统能自动调取工商信息,就不用再传复印件;不确定材料要不要的,直接问属地的服务专班,别瞎猜着补 —— 良渚新城的专班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企业问,多问一句能少走不少弯路。
从申请到拿钱:4 步走,避坑指南收好
想把 100 万拿到手,不光要备对材料,流程上也得踩准节奏。
第一步:先找对政策,别瞎忙活。打开 “浙里办” APP,用 “政策计算器” 输行业、项目类型,系统会自动推适合你的政策。比如做 AI 的,搜 “大模型备案”,宁波、嘉兴的政策就全出来了,还附了申请指南,比自己在网上瞎找快多了。
第二步:在线申报别漏材料。按系统提示一项项填,重点盯紧之前说的 3 类材料:资质要在有效期内,专业文档按模板填,承诺函让法人签字盖公章。富阳有家企业去年申请上市奖励,就是忘了传备案证明,系统提示后没及时补,差点错过了申报期。
第三步:审核期别 “等通知”。浙江现在能看审核进度,登录系统就知道到哪一步了。如果审核员找你补说明,24 小时内一定要回 —— 有次杭州一家企业没及时看留言,耽误了 3 天,还好最后赶上了。像大模型这种专业领域,提交前最好先给行业主管部门打个电话,确认下材料没问题再报。
第四步:钱到了别乱花。100 万奖励大多有指定用途,比如大模型奖励要投研发,上市辅导奖励要花在合规上。温岭要求拿了科技奖励的企业,年底要报资金使用情况,所以花的时候要留好凭证,别到时候查账拿不出依据。
未来政策怎么走?企业可以提前准备
浙江的备案奖励政策还在升级,提前摸清方向,能抢更多机会。
首先,政策会更 “精准”。现在已经按行业分政策了,以后可能会针对元宇宙、量子科技这些新兴领域出专项奖励 —— 比如以后做元宇宙项目备案,说不定也有 100 万补贴。企业可以多关注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的征求意见稿,有适合的能提前准备材料。
其次,审核会更 “智能”。现在食品经营已经能 “互联网 + 核查” 了,以后大模型、上市备案可能也会用区块链存材料,AI 自动审核 —— 到时候企业得把内部系统和政务系统对接好,数据能实时传,审核会更快。
最后,奖励不只是 “给钱”。良渚新城已经开始搞 “奖励 + 服务”,给备案企业送人才公寓、对接客户资源;以后可能还会给算力支持、免费培训。企业可以多对比奖励组合,比如有的地方虽然奖励少点,但给的资源多,反而更划算。
对企业来说,要做好三件事:专人盯政策,别错过窗口期;建快速响应团队,政策一出来能马上备材料;合规要做好,别因为小问题丢了机会。
现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有 “政策服务” 专栏,有新政策会第一时间更,还能预约专人指导。其实现在备案早不是 “走流程” 了,对企业来说,备对案、拿对奖励,相当于多了笔启动资金。按上面说的要点做,15 天通关拿 100 万,真没那么难 —— 现在就去 “浙里办” 看看,说不定你的企业就符合条件呢?
数字经济里,跨境语料是个关键东西 ——AI 训练要靠它,跨境贸易服务也离不开它。可之前企业想用,总被两个问题卡脖子:一是合规流通难,评估流程绕来绕去;二是安全存证贵,一条就得好几块钱。这两点一卡,数据要素想流动起来简直难上加难。
不过现在,上海打出了 “制度 + 技术” 的组合拳:不仅搞出了跨境语料单独评估的新办法,还把区块链存证成本压到了 0.8 元 / 万条 —— 这波操作,给全球数据跨境治理都提供了新思路。
制度松绑:单独评估不搞 “一刀切”,企业少跑不少腿
在跨境数据治理这块,上海一直敢试。今年 9 月刚落地的新规里,有个突破性提法:跨境企业能用境外语料,但得走单独评估。这一下,给长期受困于 “要么全合规、要么不能用” 的企业松了绑。
这套单独评估机制,不是搞 “一刀切” 的死标准,而是分了 “底线” 和 “高线”:底线是合规,得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高线是质量,得让数据真有用。具体看,要过三道关:语料安全上,中文占比不能低于 60%,敏感信息必须滤干净;模型安全上,用跨境语料训出来的 AI,生成内容得人工抽检,合格率得超 95%;还有安全措施,应急方案、数据保护计划都得齐全。既守住了安全,又没把优质语料挡在门外。
流程上也做了减法,搞 “一体两翼”:处理敏感数据的通用大模型,走备案制,交齐测试账号和材料就行;垂直领域的企业,比如做医疗 AI、工业翻译的,走登记制,只给个安全测试账号,省级网信办 15 天内就能批。上海一家 AI 企业的负责人算了笔账:现在提交的评估材料,比去年少了 62 页,“以前光整理材料就得加班一周,现在三天搞定”。
技术破局:联盟链把存证成本砍到零头,还更靠谱
光有制度不够,得有技术托底 —— 跨境语料存证的成本,就是靠技术砍下来的。上海数据集团有个 “浦江数链”,是城市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相当于搭好了架子;然后阿帕斯科技在这基础上做了联盟链创新,直接把存证成本压到 0.8 元 / 万条,比以前便宜了 90% 还多。业内都说,这步走对了,数据要素市场化才算真正迈开腿。
成本能降这么多,靠的是三招:第一,联盟链不用公有链那套 “燃料费”。像以太坊,存一万条语料得花 4800 元 gas 费,还忽高忽低;联盟链靠分布式记账,直接把这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基础设施成本降了一半以上。第二,混合云部署能灵活调资源。企业存得多就多加节点,存得少就减,有家城商行这么改了之后,存证成本一年降了 73%。第三,批量处理算法把边际成本压到近乎零 —— 存得越多,每条越便宜,规模效应直接拉满。
而且不只是便宜,还更靠谱了。靠哈希算法和分布式存储,跨境语料每转一次手,都会被打上 “数字指纹”—— 只要动一个字,哈希值就会变,全网节点马上能发现。这种存证,法院都认。上海市徐汇公证处的数据显示,用区块链存证后,证据采信率高了 30%,处理纠纷的时间少了 47%。现在从存证、评估到流转,全流程都在链上留痕,想造假、想侵权,基本没可能。
生态活了:中小企业也用得起,数据不再是巨头专属
0.8 元 / 万条这个成本,看着是个数字,其实是给行业划了条 “普惠线”。以前存证贵,中小企业要么咬牙承担高额成本,要么干脆退出市场,最后数据都攥在几家巨头手里,形成 “垄断”。现在不一样了:一家企业一年存 1000 万条语料,也就花 800 块,“相当于一顿饭钱,就能把合规问题搞定”,不少小企业终于敢进场了。
成本降了,数据流动也快了。长三角搞了个备案互认试点,评估结果跨省市通用,企业只要补充不超过 15% 的本地语料,就能在别的省用。南京有家做医疗大模型的公司,在杭州数据清洗中心换了 10% 的语料,马上就拿到了浙江的牌照。这么一结合,跨境语料的流动性直接涨了 4 倍。有家 MCN 机构说,用了区块链存证后,单月的素材交易量从 200 件冲到了 1200 件,“以前怕存证贵不敢收太多,现在不用犹豫了”。
更关键的是,数据开始能当 “资产” 用了。上海数据交易所趁机推出了 “模型服务收益权”,企业可以把备案模型的 API 调用权拆开来卖。以前语料存证成本说不清、权属也模糊,没法当商品;现在成本算得准、归属查得清,自然能变成标准化的交易标的。有家 AI 公司就把区块链存证的跨境语料和模型服务绑在一起卖,“以前数据是‘死资产’,现在用一次就能赚一次钱”—— 这标志着跨境语料终于进入 “用数据能赚钱” 的阶段。
全球样本:上海的解法,给世界指了条路
上海这波操作,其实是破解了全球数据治理的一个难题:怎么在 “数据主权”“安全保障”“自由流动” 这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答案就是 “制度定规矩,技术降成本”:单独评估守住了主权和安全,低成本存证让数据能流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又帮大家建立了信任。
这套打法特别适合 “一带一路” 的多语种数据合作。比如 “万卷・丝路” 多语言语料库,就是靠类似的思路做起来的 —— 既尊重各国的数据规则,又能让语料安全流通。
往大了说,0.8 元 / 万条不只是个技术数字,更是上海 “制度型开放” 的证明:现在这里既是跨境数据的 “成本洼地”,又是标准制定的 “高地”—— 全球的优质语料愿意往这聚,上海的评估、存证标准也能往外输出。就像 “浦江数链” 已经服务了 97 家龙头企业,上线了 50 多个区块链场景;“有色安心链” 一年交易额超 2238 亿元,这些都说明,上海正在用数据治理的创新,改变全球数字经济的竞争格局。
接下来,随着跨境语料评估标准更完善、区块链技术再升级,上海说不定能搞出全球第一个跨境数据要素的 “价格发现机制”—— 到时候,0.8 元 / 万条可能就成了数据要素 “上海定价” 的起点。在数字经济这场全球竞争里,上海用制度破壁垒、用技术降成本,走出了一条数据能安全流动的新路,也给世界提供了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 “上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