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20-38815864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20号823
电话:020-38815864
邮箱:cs@cs003.vip

开源算法二次开发,备案责任算谁的?


发布时间:2025-07-31


现在数字技术发展得这么快,开源算法因为能自由使用、大家一起完善,成了科技创新的好帮手。很多企业和开发者会拿现成的开源算法改改,变成适合自己业务的新工具。但改完之后,这个备案的事儿该谁来负责呢?不少人都搞不清楚。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看看这里面涉及到哪些人。先说说原来开发这个开源算法的人。一般来讲,他们把算法公开的时候,该办的手续、该尽的义务都已经做了。可这并不代表,别人改了之后的备案还得他们管。毕竟二次开发可能改得挺多,甚至把算法的主要功能和用处都变了,这时候的算法已经是新东西了,原开发者哪能知道别人会改成啥样呢,自然没法负责。

再说说那些改算法的人,也就是二次开发者。他们对原来的开源算法做了实实在在的修改和优化,弄出了新的算法。而且《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这些规定里也说了,算法的改进者和使用者得承担备案的责任。二次开发者直接改了算法,对新算法的功能、特点还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最清楚,让他们主要负责备案,这事儿合情合理。

要是二次开发是企业委托别人做的,那企业也可能得担点责任。企业是最后用这个算法的,也是受益者,肯定得保证用的算法符合规矩。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二次开发者可以商量着在协议里说清楚备案责任怎么分,但就算这么约定了,企业该负的主体责任也跑不了。

举个实际的例子,有个互联网公司拿一款开源算法改了改,用到自己的推荐系统里。这家公司既是改算法的主导者,又是使用者,就自己主动去办了备案。这也说明,二次开发的主导方和使用方来承担备案责任是说得通的。

开源算法改完之后的备案,主要还是得二次开发者和最后用这个算法的企业来负责。大家把自己的责任搞清楚,积极去办备案,才能让开源算法的二次开发好好发展,给数字经济的创新添把力。


返回上一页
  • 返回顶部
  • 020-38815864
  • 微信咨询
    关注我们